❶ 台风名的由来
国际上统一的命名方法是由台风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当某个台风造成了重大损失,将从这个名单上除名,以用来单独保留。
2009年的8号台风“莫拉克”造成台、闽、浙、赣如此重大损失,遇难人数600人以上,8000余人被困,造成台湾数百亿台币损失,大陆损失近百亿人民币,被除名,暂未公布替补命名。
2009年的16号台风“凯萨娜”造成菲律宾、南海诸岛、越南共计307人死亡,造成农业经济损失重大,暂未公布替补命名。
2009年的17号超强台风“芭玛”造成菲律宾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台湾降水量打破全年记录,给海南、广西等省造成一定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惨重无法估计,暂未公布替补命名。
2006年的1号强台风“珍珠”(Chanchu),在菲律宾、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104人死亡以及12亿美元的损失,替补命名为“三巴”(Sanba)。
2006年的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Bilis),在菲律宾、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800多人死亡或失踪以及44亿美元的损失,替补命名为“马力斯”(Maliksi)。
2006年的8号超强台风“桑美”(Saomai),在马利安那群岛、菲律宾、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台湾省总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替补命名为“山神”(Son Tinh)。 2006年的16号超强台风“象神”(Xangsane),在菲律宾、海南、越南、柬埔寨、泰国总共造成279人死亡以及7.47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替补命名为“丽琵”(Leepi)。
2006年的22号超强台风“榴莲”(Durian),在菲律宾、越南、泰国总共造成于819人死亡,经济损失无法估计,替补命名为“山竹”(Mangkhut)。
2005年的9号强台风“麦莎”(Metsa),给我国华东地区造成重大损失。40万人被撤离,上海地铁停运。仅浙江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元(其中宁波损失27亿元)。江苏发生狂风暴雨天气,并且造成经济损失达12亿元。替补命名为“帕卡”(Pakhar)。
2005年的14号超强台风“彩蝶”(Nabi),在日本造成21人死亡,替补命名为“杜苏芮”(Doksuri)。
2005年的19号超强台风“龙王”(Longwang),给我国台湾、福建、广东、江西等地造成大风大雨,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替补命名为“海葵” (Haikui)。
2004年的1号台风“苏特”(Sudal),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带来一定自然灾害和经济损失,替补命名为“银河”(Mirinae)。(韩国命名)
2004年的14号强台风“云娜”(Rainne),“云娜”台风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替补命名为“凡亚比”(Fanapi)。
2003年的7号超强台风“伊布都”(Imouto),造成菲律宾、我国华南地区重大人员伤亡。仅在中国广西就造成12人死亡,损失超过5亿元。替补命名为“莫拉菲”(Molave)。
2003年的14号超强台风“鸣蝉”(Mamei),造成韩国150多人丧生。损失无法计算。替补命名为“彩虹”(Mujigea)。
2002年的6号强台风“查特安”(Chataan),登陆日本关东平原,造成多人丧生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替补命名为“麦德姆”(Matmo)。
2002年的15号台风“鹿莎”(Rusa),袭击韩国西部,替补命名为“鹦鹉”(Nuri)。(马来西亚命名)
2002年的26号台风“凤仙”(Pongsona),造成关岛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替补命名为“红霞”(Noul)。
2001年的26号热带风暴“画眉”(Vamei),虽然不是很强,但它是有史以来最靠近赤道的台风,所以被除名了,替补命名为“琵琶”(Peipah)。
❷ 八号台风即将形成,为何将八号台风命名为“巴威”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台风的命名规则——实际上,多年之前,台风(达到热带风暴强度的热带气旋)都是编号管理,而没有通俗的名称。
1998年12月1日至7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上,各成员单位也就是会受到台风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同意了台风委员会提出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方案。从2020年1月1日起,台风的学名即热带气旋编号继续在内部使用,而对媒体、民众使用的则是俗名,如今年的黑格比、蔷薇、米克拉、海高斯等。
(2020年第八号台风路径图)
❸ 台风的名字是从何而来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概是说太平洋上的风暴叫台风(大西洋的叫飓风),每个环太平洋的国家提供几个名字,然后轮着叫,完了一轮再从头开始,中国提供的有龙王,悟空什么的,很久以前那个海棠也是中国命名的哦……(找到了,详细的在下面)
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台风,美国 军方于关岛上设置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次大战习惯对各台风给予名字,方便识别。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2000年起,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负责。
现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台风的名字,由国际气象组织的十四个东亚区内的会员提供,各交十个名字,分为五组。台风中文名字的命名,是由我国气象局与香港和澳门的气象部门协商后确定。 中国大陆为台风命名,多半采用神话及花的名称,如龙王、风神、海神、悟空、杜鹃,而同样是花名的“海棠”,则将成为第一个对台造成重大影响的大陆命名的台风。
目前参与命名的14个国家及地区,各取了10个名字,每当太平洋上有热带低压形成台风,就依当初140个名字的排列顺序依序使用;5年多来,140个名字已经用掉了128个等到全部用过,就再轮流一遍。
巧合的是,自从实行台风命名制度以来,对台湾造成伤亡最大的6个台风,竟有4个都是由韩国(包括韩国与朝鲜)命名的,如2001年7月的“桃芝”、2004年7月的“敏督利”都是由朝鲜所命名,2001年9月的“纳莉”及2001年6月的“奇比”则是由韩国命名。以至于台湾的气象局人员一听到“韩国”台风就头疼。
事实上,韩国与朝鲜为台风命名的来源多半取撷自大自然的动植物名称及花名,不像美国取名“风暴”、“大雨”这么有威胁性,但这些意为燕子、天鹅、蝴蝶、海鸥、百合、蒲公英、蔷薇的台风,却让台湾吃尽了苦头。台媒戏称:中国人素来相信姓名学,难道台风命名也有玄机?
实际执行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负责。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定为热带风暴时,即根据以下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四位中首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该年顺序号。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气旋,名为“科罗旺”;0313即2003年第13号热带气旋,名为“杜鹃”。
柬埔寨
达维
康妮
娜基莉
科罗旺
莎莉嘉
中国
龙王
玉兔
风神
杜鹃
海马
朝鲜
鸿雁
桃芝
海鸥
鸣蝉
米雷
中国香港
启德
万宜
凤凰
彩云
马鞍
日本
天秤
天兔
北冕
巨爵
蝎虎
老挝
布拉万
帕布
巴蓬
凯萨娜
洛坦
中国澳门
珍珠
蝴蝶
黄蜂
芭玛
梅花
马来西亚
杰拉华
圣帕
鹦鹉
茉莉
苗柏
密克罗尼西亚
艾云尼
菲特
森垃克
尼伯特
南玛都
菲律宾
碧利斯
丹娜丝
黑格比
卢碧
塔拉斯
韩国
格美
百合
蔷薇
苏特
奥鹿
泰国
派比安
韦帕
米克拉
妮妲
玫瑰
美国
玛莉亚
范斯高
海高斯
奥麦斯
洛克
越南
桑美
利奇马
巴威
康森
桑卡
柬埔寨
宝霞
罗莎
美莎克
灿都
纳沙
中国
悟空
海燕
海神
电母
海棠
朝鲜
清松
杨柳
凤仙
蒲公英
尼格
中国香港
珊珊
玲玲
欣欣
婷婷
榕树
日本
摩羯
剑鱼
鲸鱼
圆规
天鹰
老挝
象神
法茜
灿鸿
南川
麦莎
中国澳门
贝碧嘉
琵琶
莲花
玛瑙
珊瑚
马来西亚
温比亚
塔巴
浪卡
莫兰蒂
玛娃
密克罗尼西亚
苏力
米娜
苏迪罗
云娜
古超
菲律宾
西马仑
海贝思
莫拉菲
马勒卡
泰利
韩国
飞燕
浣熊
天鹅
鲇鱼
彩蝶
泰国
榴梿
威马逊
莫拉克
暹芭
卡努
美国
尤特
麦德姆
艾涛
艾利
韦森特
越南
潭美
夏浪
环高
桑达
苏拉
❹ 台风名称的由来
台风命名方法:
1)台风命名法是指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或热带气旋命名法。
2)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3)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4)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台风名字的由来:
1)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
2)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3)台风的命名,多用”温柔”的名字,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妮妲”,为泰国的女士的名字。如茉莉、玫瑰等花名。一方面是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一方面因为台风的到来,会带来充沛的雨水,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的旱情,改变当地的高温现象,并非彻底的“大凶大恶”。
中国内地提供的10个名称分别是:龙王、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其中“龙王”已由“海葵”取代。
台风和飓风都是发生的热带海洋上空的强烈空气漩涡,因发生的地域不同,名称各异。
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发
生的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称为"飓风";
在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叫"热带风暴";
在澳大利亚则称为"威力o威力"。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规定,人们所惯称的台风,现改称为热带气旋。全球每年出现的热带风暴(含台风的和飓风)大致有约80个,其中大约76%发生在北半球。
我国沿海、中美洲、加勒比海,是经常受台风和飓风袭击的地带。台风是最强烈的灾害性天气系统。
它常常带来狂风暴雨,海潮侵袭造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和局部地区风暴潮、海啸、山崩、泥石流和滑坡等严重的自然灾害。每年全球由台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60-70亿美元,人员死亡约20000人。
❺ 为什么叫巴威台风
台风的命名是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14个国家,每个国家选取了10个名字,共计140个名字轮流来命名的。这次轮到了“巴威”。
❻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例如“格美”、“麦沙”“台风”这个词本身又是从何而来
台风的命名
以前台风并无名字,而是按照每年发生次序编号,国际间并无统一规定.但当同时有二,三个台风发生时,会常不明所指而发生混淆,於是自1947年起,统一由美军驻关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负责派飞机侦察,当达台风强度者,即予以命名,以资分辨.命名的原则是北半球一八0度以西,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四组女性名字,周而复始,轮流使用;北半球一八0度以东,另定数组女性名字使用.至於南半球所发生之台风,则使用男性名字.如此则可分辨台风所发生之区域和先后的次序而不致混乱.
1979年北半球再变更命名方式,中及西北太平洋(东经一八0度以西)至南海台风名称改以男,女性名字相间排列,仍分四组,共84个名字.又(1990)再度修改为每组23个男,女名字相间排列共四组.
1999年前台风的名字是由珍珠港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的,香港天文台和台湾中央气象局都采纳它们发出的台风英文名,然后将它翻译为中文名.2000年后有中文之台风名制定,分别由各国合作制定对当地有特色之台风名.如:
中国 China:悟空 (Wukong),杜鹃 (Dujuan)等等.
柬埔寨 Cambodia:灿都 (Chanthu)等等.
北韩 DPR Korea:鸿雁 (Kirogi),凤仙( Pongsona)等等.
中国香港 Hong Kong, China:婷婷 (Tingting),启德 (Kai-tak)等等.
日本 Japan:圆规 (Kompasu)等等.
老挝 LAO PDR:凯萨娜 (Ketsana)等等.
澳门 Macau:梅花 (Muifa)等等.
其实台风的命名是依照所定之表去命名!以下便是1979至2000年后的台风命名表!!
年份 命名机构
1979-1989 JTW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1989-1996 JTW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1996-2000 JTW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2000-later JMA日本气象台
❼ 台风巴威是根据什么命名的
台风“巴威”是越南提供的10个名字之一,意为越南北部一山名。
2020年8月27日上午8点30分前后,“巴威”在中朝交界附近的朝鲜平安北道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
上午10点钟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其中心仍位于朝鲜平安北道境内,就是北纬40.1度、东经124.8度,最大风力有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
8月27日08时至28日08时,黑龙江中东部、吉林大部、辽宁东部、内蒙古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黑龙江东南部、辽宁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50毫米)。
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❽ 台风巴威是怎么形成的
2020年8月15日21时许,日本气象厅将位于关岛东南方向上的热带系统认定为低压区。
8月17日13时许,该低压区西行至关岛西南,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其扰动编号90W。随后该热带扰动继续西行,移向菲律宾吕宋岛以东洋面。
8月19日18时许,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
8月20日14时许,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提升为“MEDIUM”的评级。
8月21日6时许,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为“HIGH”的评级,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当日9时许,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当日21时许,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布烈风警报(GW),中央气象台亦将其认定为热带低压[4] ,随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其正式编号09W。当日晚间,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亦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其当地名称Igme。
8月22日9时许,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随后,日本气象厅亦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其国际编号2008,并将其命名为巴威[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