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绍兴名字的由来
公元1131年赵构皇帝逃至绍兴觉得心情很好,江山会被收复,所以有了一句“绍祚中兴”,并改元为绍兴,而越州也就成了绍兴城。
绍兴古称越、会稽,曾有过浙江第一大城市的越都时代,也有过中国40“大邑”的宋都时代。
绍兴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小黄山文化开始,至今已有约9000年历史。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
(1)诸暨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绍兴市全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形成群山环绕、盆地内含、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征,地形骨架呈“山”字形。
地貌可概括为“四山三盆二江一平原”,而在面积分配上,则表现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全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而下,最高点为位于诸暨境内海拔1194.6米的会稽山脉主峰东白山,最低点为海拔仅3.1米的诸暨“湖田”地区,中部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和台地。
市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形较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频繁。
❷ 诸暨的名字的来历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诸暨属越。(史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春秋时属越国,越王允常曾先后在境内埤中、大部、勾乘建都,子勾践迁都会稽(今绍兴)。故诸暨为越国古都早于绍兴,诸暨为都时,绍兴为诸暨属地。西汉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新莽时期,改名为疏虏。东汉建武初,复原名。
1949年5月6日诸暨解放,至6月22日,诸暨属中共萧绍诸杭临时委员会管辖。6月归第十专署管辖。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诸暨县,设立诸暨市,由绍兴市代管。
(2)诸暨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诸暨地理环境: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会稽山脉与龙门山脉之间,浦阳江中游。北纬29°43′,东经120°14′。毗邻绍兴市柯桥区、嵊州市。东阳市、义乌市、浦江县、杭州市桐庐县、富阳区、萧山区等县(市、区)。
诸暨气候特征:诸暨市境地处浙中内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较多,光照充足,年温差大于同纬度邻县,小气候差距显著,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气候特征。
❸ 诸暨古代叫什么
就叫诸暨诸暨,为我国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史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诸暨属越。至春秋时,越国先后建都于境内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曾以境内勾乘山为休养生息、图谋复国之所。
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为越国古都,西施故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县,属会稽郡,历代未废,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县(市)之一,是中国于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期,境内的次坞、东白湖、陈宅、璜山和浣东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越王曾先后在境内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诸暨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 诸暨文化昌盛,人杰地灵。历史上有为国献身的绝代佳人西施,有王冕、陈洪绶、杨维桢等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近代更有不少志士仁人,涌现出俞秀松、张秋人、宣侠父等中共早期革命家;当代有赵忠尧、金善宝、毛汉礼等著名科学家。
❹ 诸暨是什么意思
诸暨之境,为我国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史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诸暨属越。至春秋时,越国先后建都于境内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曾以境内勾乘山为休养生息、图谋复国之所。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越地置会稽郡,设诸暨县。西汉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新始建国年间,更名疏虏。东汉建武初,复原名。东汉兴平二年(195),分部分地入丰安、汉宁二县。三国吴时,改汉宁为吴宁。西晋属会稽郡。东晋属会稽国。南朝复属会稽郡。隋文帝开皇中,属吴州。九年(589),吴宁县废,原诸暨地复归诸暨。大业中,仍属会稽郡。唐时,属会稽郡及越州。高宗仪凤二年(677),划诸暨、会稽部分地置永兴县。武后垂拱二年(686),复分诸暨县之吴宁故地入东阳县。光启三年(887),诸暨改称暨阳。五代属吴越国越州东府。吴越王天宝三年(910),复名诸暨。宋初,属两浙东路越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属绍兴府。孝宗乾道八年(1172),分东北10乡置义安县,治今枫桥。淳熙元年(1174),废义安,其地复入诸暨。元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绍兴路。成宗元贞元年(1295),升为诸暨州。至正十九年(1359),改名诸全州。二十六年,降州为县,仍复旧名。明、清时,均属绍兴府。
民国元年(1912)废府,直属浙江省。民国3年省下设道,诸暨属会稽道。16年废道,直属浙江省。民国24年9月至37年4月,属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区;37年4月至38年,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6日诸暨解放,至6月22日,诸暨属中共萧绍诸杭临时委员会管辖。6月13日~11月16日,归第十专署管辖。其后,诸暨属绍兴专区。1952年1月,绍兴专区撤销,直属浙江省。1953年2月,划归金华专区。1957年9月,划归宁波专区。1964年9月,复属绍兴专区。1968年5月,属绍兴地区。1983年7月起,属绍兴市。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诸暨县,设立诸暨市,由绍兴市代管。
❺ 诸暨为什么叫诸暨
诸暨县名由来新解作者:●张仲清 阅读次数:944时间:2006-6-19 先秦无诸暨之名,自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会稽郡置诸暨县,除新莽时期、唐光启年间、元至正十九年曾一度改为疏虏、暨阳、诸全州以外,均以诸暨之名见于典籍,直至今日,为浙江望县。
诸暨县名的来历,历来多有探求,众说纷纭,各持一端,向无定说。清乾隆《绍兴府志》及光绪《诸暨县志》对前人陈说作了概括,但未能统一说法。《绍兴府志·地理志》说:
“(诸暨)周为越允常之都。《路史》:夏后氏后。诸暨有诸山暨浦,允常之都。春秋时句无地,或曰夫概王之故邑,先名上诸暨,亦曰句吴。《国语》:句践之地,南至句无,韦昭解:今诸暨有句无亭是也。《水经注》:诸暨县,古越地也,夫概王之故邑,先名上诸暨,亦曰句吴矣。寇仲温《诸暨县记》:诸暨,槠概也,吴王阖闾弟夫概所封之地。”
光绪《诸暨县志·沿革表》基本沿袭《绍兴府志》,隐去《路史》、《水经注》及寇仲温的吴王阖闾弟夫概封邑之说,坚持越王之都,句无之地,并纠正县南句乘山之“句乘”为“句无”之讹。
以上材料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越王允常之都,地名句无;二、夫概王之封邑,曰句吴;三、有诸暨浦,或称槠概。后之论者,一般未及句无(或句吴),只就诸暨加以阐发,以致望文生义,于诸暨本义大相径庭。一种说法是县西有山,山上多槠木,所以称为槠山,省而为诸山,又有概浦,省而为既浦,转音为暨浦,诸暨因此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境有五泄山、七十二峰、峰恋林立,认为诸山即诸多山峰,又有概浦,因称诸暨。又有一种说法是说“禹会计而诸候毕及也”。“诸,众义;暨者,及也。诸侯毕及而停留于此,故称诸暨。还有诸国暨国南迁,无诸夫概封邑,诸物萃聚等说法,莫衷一是。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从诸暨二字的字面理解,且以今音来释古音,不免牵强附会。
如果以多槠木而名槠山,省而为诸山,或许还说得通,但概浦之“概”从何解释?以诸多山峰而名诸,实属可笑。多山多峰,非独诸暨有之。诸国暨国南迁,更是“亡是公“之言。至于吴王阖闾弟夫概王之封邑,想必是因“句无”讹为“句吴”而来。《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九年,吴王阖闾率弟夫概伐楚,破楚军,入郢都。后因秦救兵至,在楚之稷地大败夫概。“夫概师败退却。”九月(十年),潜归,自立为吴王。阖闾闻之,乃释楚师,欲杀夫概。奔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徐天祜注:“司马彪曰:汝南有堂溪亭”。属楚地,可见夫概的封邑不在越而在楚。吴王阖闾之时,吴越国界当在太湖,所以阖闾伐越,破欈李,在嘉兴市南。阖闾伐越,未至句无,何得封弟夫概于越地!后夫差伐越取得胜利,也未见授封吴王室子弟于越的记载。此说极可疑。我认为,诸暨之名应从禹会之事、句无之地去考辨,才能得诸暨县名来历之实。
《左传》:“禹会诸侯于涂山。”《国语·鲁语》:“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曰:“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禹会之事,少康之封,无余之迹,因世代辽远,考无实据,但秦始皇因山名郡,实非偶然,必有所本。据《左传》、《国语》,所记一事,故涂山、会稽山即为一山,涂即会稽,会稽当为涂的越语复音缓读。
这样说有何依据呢?我们可以从“会稽”二字的越语古音中找到答案。会稽的“会”,许慎《说文解字》:“会,合也。”段王裁注:“合也,见《释诂》。《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凡曰会计者谓合计也,皆非异义也。”盖一音盍(何),与合音同。且古文会写作“彡合”取“合”声,是会与合音义皆同。越语合、无一音之转,窃疑合(会)为“无”之通假。会稽的“稽”,《说文》:“留止也”。段注:“古兮切,十五部。”而“兮”字,《说文》曰“语所稽也,从丂八,象气越亏也。”段注:“胡鸡切,十六部。”查从“丂”之字,如乎、号、亏等,其读音均在“乌、呼”之间。稽、兮叠韵,又以古、胡发声,其声亦近,亦当在“乌、呼”之间。稽与夷,同韵邻纽,也可通转。《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吴古故从由拳辟塞,度会夷,奏山阴。”又《外传记地传第十》:“杭坞者,句践杭也,二百石长、买卒七士人,度之会夷,去县四十里。”度“会夷”即度会稽,为同音通假。又夷与余同音可通假,《吴越春秋》寿梦等三子曰余味,《春秋》写作“夷未”。余的读音,《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说:“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去县三十五里”。今绍北有朱储村,有盐灶遗址,董楚平先生认为“余”古音储,而储、涂音近,与除同音。“是知余古音涂”。稽与夷通,夷与余通,可见稽、夷的古音同“余”。可以这样说,“会稽”实为“无余”的通假,是“余”(涂)的复音缓读,所以会稽山本名应是余(涂,古作嵞山)。
诸暨与会稽本为一名。《水经注·渐江水》:“允常卒,句践称王,都于会稽。《吴越春秋》所谓越王都埤中,在诸暨。”《宏治府志》:“北界山阴康乐里,有地名邑中(本作埤中)者,是句践所立宗庙,在城东明中里。”《说文》:“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盖越王句距“徙治山北”之前,其都城在诸暨,句践之时,诸暨或称为“都”,缓读为“句无”(或无句),并习以呼之,一直沿用。从“诸”的读音看,也当于“都”同。《说文》说“诸,从言者声。”“都,从邑者声。”凡以“者”发声的如屠、堵、诸等字,其古音皆相同,可知诸、都为同音通假。而都、诸与余(涂)音亦同。都为无余(或即余)之“都”,也即无余“披草莱的而邑”之邑,是越国的肇兴之地。所以秦始皇在设郡置县时,将越之中心故地,以涂山(会稽山)为界,一分为二,山之北称为山阴,山之南以复越都之称,名为诸暨,不是没有道理的。诸暨在秦时包括今萧山,汉景帝时分诸暨北部为余暨,诸、余同音异构,所以有上诸暨、下诸暨之称。新莽时改诸暨为疏虏,称余暨为余衍,虽字有别,其实音同。
横贯诸暨之江曰浦阳江,《越绝外传记地传》曰:“浦阳者,句践军败失众,懑于此,去县五十里。”浦阳之名也当得之于都或涂。《水经注·渐江水》:“城临对江流,江南有射堂,北带乌山,先名上诸暨,亦曰句无矣。”乌山即涂山(会稽山)。会稽山一名覆釜山。覆釜为涂之缓读,乌、浦、涂音同而字异,浦阳者涂山之阳。唐光启间改诸暨为暨阳,亦当本于此。
综上所述,愚以为诸暨与会稽实为一名。皆由“都”(或余、涂)字假音缓读而来。越人因都名山,而为都山,借而为涂山,又缓读为会稽山;因都,或因都山而名江、而为都江或都阳江,借而为浦江或浦阳江;读“都”为“句无”,假借而为“诸暨”。秦始皇名诸暨为县,实本于此。
❻ “诸暨”地名的由来
先秦无诸暨之名,自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会稽郡置诸暨县,除新莽时期、唐光启年间、元至正十九年曾一度改为疏虏、暨阳、诸全州以外,均以诸暨之名见于典籍,直至今日,为浙江望县。
诸暨县名的来历,历来多有探求,众说纷纭,各持一端,向无定说。清乾隆《绍兴府志》及光绪《诸暨县志》对前人陈说作了概括,但未能统一说法。《绍兴府志?地理志》说:“(诸暨)周为越允常之都。《路史》:夏后氏后。诸暨有诸山暨浦,允常之都。春秋时句无地,或曰夫概王之故邑,先名上诸暨,亦曰句吴。《国语》:句践之地,南至句无,韦昭解:今诸暨有句无亭是也。《水经注》:诸暨县,古越地也,夫概王之故邑,先名上诸暨,亦曰句吴矣。寇仲温《诸暨县记》:诸暨,槠概也,吴王阖闾弟夫概所封之地。”
光绪《诸暨县志?沿革表》基本沿袭《绍兴府志》,隐去《路史》、《水经注》及寇仲温的吴王阖闾弟夫概封邑之说,坚持越王之都,句无之地,并纠正县南句乘山之“句乘”为“句无”之讹。
以上材料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越王允常之都,地名句无;二、夫概王之封邑,曰句吴;三、有诸暨浦,或称槠概。后之论者,一般未及句无(或句吴),只就诸暨加以阐发,以致望文生义,于诸暨本义大相径庭。一种说法是县西有山,山上多槠木,所以称为槠山,省而为诸山,又有概浦,省而为既浦,转音为暨浦,诸暨因此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境有五泄山、七十二峰、峰恋林立,认为诸山即诸多山峰,又有概浦,因称诸暨。又有一种说法是说“禹会计而诸候毕及也”。“诸,众义;暨者,及也。诸侯毕及而停留于此,故称诸暨。还有诸国暨国南迁,无诸夫概封邑,诸物萃聚等说法,莫衷一是。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从诸暨二字的字面理解,且以今音来释古音,不免牵强附会。
如果以多槠木而名槠山,省而为诸山,或许还说得通,但概浦之“概”从何解释?以诸多山峰而名诸,实属可笑。多山多峰,非独诸暨有之。诸国暨国南迁,更是“亡是公“之言。至于吴王阖闾弟夫概王之封邑,想必是因“句无”讹为“句吴”而来。《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九年,吴王阖闾率弟夫概伐楚,破楚军,入郢都。后因秦救兵至,在楚之稷地大败夫概。“夫概师败退却。”九月(十年),潜归,自立为吴王。阖闾闻之,乃释楚师,欲杀夫概。奔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徐天祜注:“司马彪曰:汝南有堂溪亭”。属楚地,可见夫概的封邑不在越而在楚。吴王阖闾之时,吴越国界当在太湖,所以阖闾伐越,破?李,在嘉兴市南。阖闾伐越,未至句无,何得封弟夫概于越地!后夫差伐越取得胜利,也未见授封吴王室子弟于越的记载。此说极可疑。我认为,诸暨之名应从禹会之事、句无之地去考辨,才能得诸暨县名来历之实。
《左传》:“禹会诸侯于涂山。”《国语?鲁语》:“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曰:“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禹会之事,少康之封,无余之迹,因世代辽远,考无实据,但秦始皇因山名郡,实非偶然,必有所本。据《左传》、《国语》,所记一事,故涂山、会稽山即为一山,涂即会稽,会稽当为涂的越语复音缓读。
这样说有何依据呢?我们可以从“会稽”二字的越语古音中找到答案。会稽的“会”,许慎《说文解字》:“会,合也。”段王裁注:“合也,见《释诂》。《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凡曰会计者谓合计也,皆非异义也。”盖一音盍(何),与合音同。且古文会写作“彡合”取“合”声,是会与合音义皆同。越语合、无一音之转,窃疑合(会)为“无”之通假。会稽的“稽”,《说文》:“留止也”。段注:“古兮切,十五部。”而“兮”字,《说文》曰“语所稽也,从?八,象气越亏也。”段注:“胡鸡切,十六部。”查从“?”之字,如乎、号、亏等,其读音均在“乌、呼”之间。稽、兮叠韵,又以古、胡发声,其声亦近,亦当在“乌、呼”之间。稽与夷,同韵邻纽,也可通转。《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吴古故从由拳辟塞,度会夷,奏山阴。”又《外传记地传第十》:“杭坞者,句践杭也,二百石长、买卒七士人,度之会夷,去县四十里。”度“会夷”即度会稽,为同音通假。又夷与余同音可通假,《吴越春秋》寿梦等三子曰余味,《春秋》写作“夷未”。余的读音,《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说:“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去县三十五里”。今绍北有朱储村,有盐灶遗址,董楚平先生认为“余”古音储,而储、涂音近,与除同音。“是知余古音涂”。稽与夷通,夷与余通,可见稽、夷的古音同“余”。可以这样说,“会稽”实为“无余”的通假,是“余”(涂)的复音缓读,所以会稽山本名应是余(涂,古作?山)。
诸暨与会稽本为一名。《水经注?渐江水》:“允常卒,句践称王,都于会稽。《吴越春秋》所谓越王都埤中,在诸暨。”《宏治府志》:“北界山阴康乐里,有地名邑中(本作埤中)者,是句践所立宗庙,在城东明中里。”《说文》:“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盖越王句距“徙治山北”之前,其都城在诸暨,句践之时,诸暨或称为“都”,缓读为“句无”(或无句),并习以呼之,一直沿用。从“诸”的读音看,也当于“都”同。《说文》说“诸,从言者声。”“都,从邑者声。”凡以“者”发声的如屠、堵、诸等字,其古音皆相同,可知诸、都为同音通假。而都、诸与余(涂)音亦同。都为无余(或即余)之“都”,也即无余“披草莱的而邑”之邑,是越国的肇兴之地。所以秦始皇在设郡置县时,将越之中心故地,以涂山(会稽山)为界,一分为二,山之北称为山阴,山之南以复越都之称,名为诸暨,不是没有道理的。诸暨在秦时包括今萧山,汉景帝时分诸暨北部为余暨,诸、余同音异构,所以有上诸暨、下诸暨之称。新莽时改诸暨为疏虏,称余暨为余衍,虽字有别,其实音同。
横贯诸暨之江曰浦阳江,《越绝外传记地传》曰:“浦阳者,句践军败失众,懑于此,去县五十里。”浦阳之名也当得之于都或涂。《水经注?渐江水》:“城临对江流,江南有射堂,北带乌山,先名上诸暨,亦曰句无矣。”乌山即涂山(会稽山)。会稽山一名覆釜山。覆釜为涂之缓读,乌、浦、涂音同而字异,浦阳者涂山之阳。唐光启间改诸暨为暨阳,亦当本于此。
综上所述,愚以为诸暨与会稽实为一名。皆由“都”(或余、涂)字假音缓读而来。越人因都名山,而为都山,借而为涂山,又缓读为会稽山;因都,或因都山而名江、而为都江或都阳江,借而为浦江或浦阳江;读“都”为“句无”,假借而为“诸暨”。秦始皇名诸暨为县,实本于此。
❼ 诸暨的由来是诸山暨水还是诸侯会暨
先秦无诸暨之名,自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会稽郡置诸暨县,除新莽时期、唐光启年间、元至正十九年曾一度改为疏虏、暨阳、诸全州以外,均以诸暨之名见于典籍,直至今日,为浙江望县。
诸暨县名的来历,历来多有探求,众说纷纭,各持一端,向无定说。清乾隆《绍兴府志》及光绪《诸暨县志》对前人陈说作了概括,但未能统一说法。《绍兴府志?地理志》说:“(诸暨)周为越允常之都。《路史》:夏后氏后。诸暨有诸山暨浦,允常之都。春秋时句无地,或曰夫概王之故邑,先名上诸暨,亦曰句吴。《国语》:句践之地,南至句无,韦昭解:今诸暨有句无亭是也。《水经注》:诸暨县,古越地也,夫概王之故邑,先名上诸暨,亦曰句吴矣。寇仲温《诸暨县记》:诸暨,槠概也,吴王阖闾弟夫概所封之地。”
光绪《诸暨县志?沿革表》基本沿袭《绍兴府志》,隐去《路史》、《水经注》及寇仲温的吴王阖闾弟夫概封邑之说,坚持越王之都,句无之地,并纠正县南句乘山之“句乘”为“句无”之讹。
以上材料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越王允常之都,地名句无;二、夫概王之封邑,曰句吴;三、有诸暨浦,或称槠概。后之论者,一般未及句无(或句吴),只就诸暨加以阐发,以致望文生义,于诸暨本义大相径庭。一种说法是县西有山,山上多槠木,所以称为槠山,省而为诸山,又有概浦,省而为既浦,转音为暨浦,诸暨因此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境有五泄山、七十二峰、峰恋林立,认为诸山即诸多山峰,又有概浦,因称诸暨。又有一种说法是说“禹会计而诸候毕及也”。“诸,众义;暨者,及也。诸侯毕及而停留于此,故称诸暨。还有诸国暨国南迁,无诸夫概封邑,诸物萃聚等说法,莫衷一是。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从诸暨二字的字面理解,且以今音来释古音,不免牵强附会。
如果以多槠木而名槠山,省而为诸山,或许还说得通,但概浦之“概”从何解释?以诸多山峰而名诸,实属可笑。多山多峰,非独诸暨有之。诸国暨国南迁,更是“亡是公“之言。至于吴王阖闾弟夫概王之封邑,想必是因“句无”讹为“句吴”而来。《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九年,吴王阖闾率弟夫概伐楚,破楚军,入郢都。后因秦救兵至,在楚之稷地大败夫概。“夫概师败退却。”九月(十年),潜归,自立为吴王。阖闾闻之,乃释楚师,欲杀夫概。奔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徐天祜注:“司马彪曰:汝南有堂溪亭”。属楚地,可见夫概的封邑不在越而在楚。吴王阖闾之时,吴越国界当在太湖,所以阖闾伐越,破?李,在嘉兴市南。阖闾伐越,未至句无,何得封弟夫概于越地!后夫差伐越取得胜利,也未见授封吴王室子弟于越的记载。此说极可疑。我认为,诸暨之名应从禹会之事、句无之地去考辨,才能得诸暨县名来历之实。
《左传》:“禹会诸侯于涂山。”《国语?鲁语》:“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曰:“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禹会之事,少康之封,无余之迹,因世代辽远,考无实据,但秦始皇因山名郡,实非偶然,必有所本。据《左传》、《国语》,所记一事,故涂山、会稽山即为一山,涂即会稽,会稽当为涂的越语复音缓读。
这样说有何依据呢?我们可以从“会稽”二字的越语古音中找到答案。会稽的“会”,许慎《说文解字》:“会,合也。”段王裁注:“合也,见《释诂》。《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凡曰会计者谓合计也,皆非异义也。”盖一音盍(何),与合音同。且古文会写作“彡合”取“合”声,是会与合音义皆同。越语合、无一音之转,窃疑合(会)为“无”之通假。会稽的“稽”,《说文》:“留止也”。段注:“古兮切,十五部。”而“兮”字,《说文》曰“语所稽也,从?八,象气越亏也。”段注:“胡鸡切,十六部。”查从“?”之字,如乎、号、亏等,其读音均在“乌、呼”之间。稽、兮叠韵,又以古、胡发声,其声亦近,亦当在“乌、呼”之间。稽与夷,同韵邻纽,也可通转。《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吴古故从由拳辟塞,度会夷,奏山阴。”又《外传记地传第十》:“杭坞者,句践杭也,二百石长、买卒七士人,度之会夷,去县四十里。”度“会夷”即度会稽,为同音通假。又夷与余同音可通假,《吴越春秋》寿梦等三子曰余味,《春秋》写作“夷未”。余的读音,《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说:“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去县三十五里”。今绍北有朱储村,有盐灶遗址,董楚平先生认为“余”古音储,而储、涂音近,与除同音。“是知余古音涂”。稽与夷通,夷与余通,可见稽、夷的古音同“余”。可以这样说,“会稽”实为“无余”的通假,是“余”(涂)的复音缓读,所以会稽山本名应是余(涂,古作?山)。
诸暨与会稽本为一名。《水经注?渐江水》:“允常卒,句践称王,都于会稽。《吴越春秋》所谓越王都埤中,在诸暨。”《宏治府志》:“北界山阴康乐里,有地名邑中(本作埤中)者,是句践所立宗庙,在城东明中里。”《说文》:“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盖越王句距“徙治山北”之前,其都城在诸暨,句践之时,诸暨或称为“都”,缓读为“句无”(或无句),并习以呼之,一直沿用。从“诸”的读音看,也当于“都”同。《说文》说“诸,从言者声。”“都,从邑者声。”凡以“者”发声的如屠、堵、诸等字,其古音皆相同,可知诸、都为同音通假。而都、诸与余(涂)音亦同。都为无余(或即余)之“都”,也即无余“披草莱的而邑”之邑,是越国的肇兴之地。所以秦始皇在设郡置县时,将越之中心故地,以涂山(会稽山)为界,一分为二,山之北称为山阴,山之南以复越都之称,名为诸暨,不是没有道理的。诸暨在秦时包括今萧山,汉景帝时分诸暨北部为余暨,诸、余同音异构,所以有上诸暨、下诸暨之称。新莽时改诸暨为疏虏,称余暨为余衍,虽字有别,其实音同。
横贯诸暨之江曰浦阳江,《越绝外传记地传》曰:“浦阳者,句践军败失众,懑于此,去县五十里。”浦阳之名也当得之于都或涂。《水经注?渐江水》:“城临对江流,江南有射堂,北带乌山,先名上诸暨,亦曰句无矣。”乌山即涂山(会稽山)。会稽山一名覆釜山。覆釜为涂之缓读,乌、浦、涂音同而字异,浦阳者涂山之阳。唐光启间改诸暨为暨阳,亦当本于此。
综上所述,愚以为诸暨与会稽实为一名。皆由“都”(或余、涂)字假音缓读而来。越人因都名山,而为都山,借而为涂山,又缓读为会稽山;因都,或因都山而名江、而为都江或都阳江,借而为浦江或浦阳江;读“都”为“句无”,假借而为“诸暨”。秦始皇名诸暨为县,实本于此。
❽ 诸暨怎么念
zhu 第一声,ji 第四声。
“暨”原先是“稽”,是绍兴的会稽山的简称。
传说,会稽和诸暨的名字是因为大禹治水成功,到会稽山下论功行赏而得名。山下有个叫诸暨的地方,“诸暨”就是诸多诸侯聚集在一块开会讨论治水成功并论功行赏的意思。
(8)诸暨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临义乌。
诸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越国故地、西施故里,诸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设诸暨县,属会稽郡。诸暨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
昔有钱塘名区之繁盛。现为中国百强县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
❾ 绍兴诸暨名字的由来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县,据《元和郡县志》:“县有暨浦,诸山,因以为名。”
❿ 诸暨一词什么意思
诸暨市是一个县级城市的名字,是越国古都,原来的“暨”是“稽”是绍兴的会稽山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