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字百科 > 胶州名字的由来

胶州名字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1-04-15 21:52:30

1. 为什么胶州叫金胶州

胶州市

黄海明珠——金胶州,全国经济综合势力百强(县)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的近郊,有一座朝气蓬勃的卫星城市-胶州。

胶州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40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辖1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是山东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胶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4000多年前,就有先人在这里刀耕火种,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三里河文化。有300多年历史的“胶州大秧歌”驰名中外。自古以来,胶州商业贸易相当发达。唐宋时期曾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是长江以北唯一通商口岸,素有“金胶州”之美誉。

胶州依托海港、空港、铁路、高速公路,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体式交通网络,胶济、胶新、胶黄3条铁路和同三、济青、环胶州湾3条高速公路纵穿境内,距青岛国际机场不足30分钟车程,是山东半岛连接内陆各省及进出省内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胶州市积极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GDP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出口创汇额连续十余年居山东省各县市首位,利用外资额名列全省前茅,已吸引美国爱默生、法国拉法基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落户,成为山东半岛地区吸纳外资最多的(县)市。拥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处产业功能齐备、专业特色明显的高水准项目承接平台,形成了机械、汽车及配件、化工、食品、轻纺服装、木器家具、家电电子等七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民营经济和城市化三大带动战略,加快建成胶州湾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仓储物流基地。2004年在全国百强市排名中跃升至33位,提升了25个位次。

2005年,胶州市生产总值达到287.4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6.86亿元,实现税收总额15.7亿元,辖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7亿元,全市外商直接投资 4.9亿美元,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利用内资22.85亿元。

当前,胶州抢抓青岛协办奥运、挺进西海岸带来的发展机遇,制定了“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新目标:力争在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经济发展速度继续保持半岛地区领先地位。

宋金海战

【宋金海战】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率兵4路进攻南宋,其中一路为水军,由工部尚书苏保衡任水军都统制,益都尹完颜郑家奴为副都统制,率战船600余艘、军士7万余人,由胶西(今青岛胶州市)海港出发。驶出胶州湾后,主帅驻泊在灵山卫附近的唐岛,船队则绵延海上数里。南宋朝廷命李保为浙西路副总管,率仅有的100余艘战船,于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从江阴出发,北上迎战。十月,李保水师到达今日照市石臼所海上,与金兵相隔仅30里。李保力排众议,率舟出击,在今青岛胶南市鸭岛附近与金兵鏖战,金兵战船顿成火海而全军覆没。因鸭岛当时名为陈家岛,故又称"陈家岛海战"。

2. 山东各市名称的由来,具体点

一、山东省省名由来 山东,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秦据关中,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两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称。明初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清初设置山东省,自此,"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

二、济南市市名由来 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今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公元前16年设立济南国。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设济南市。

市中区 辖区原为古历城属地,1955年9月起称济南市市中区。因地处济南市市区中南部而得名。

天桥区 1955年9月8日定名为天桥区,因辖区内建有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历下区 春秋战国属齐国,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1955年9月改称历下区。

槐荫区 因其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1955年改称为槐荫区。

历城区 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县建历城区。

长清区 秦置卢县,东晋改为太原县,隋始名长清县,因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2001年6月26日撤县设长清区。

章丘市 公元556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596年,改称为章丘县。1992年,撤县设章丘市。

平阴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年)改称平阴县。因境内地处古东原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济阳县 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置县,因其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

商河县 因有河水流经,故名河县,1086年改为商河县

三、青岛市市名由来 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市南区 1949年6月2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为市南区公所,1951年改为市南区人民政府。因位于青岛市市区的南端,故名市南区。

市北区 清属即墨县仁化乡,为青岛市辖区之一。境域变化多次,因地处青岛市老城区北部而得名。

四方区 四方区建于1951年,沿用原四方村之名。

李沧区 1994年,青岛市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由原沧口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和原崂山区的李村镇(崂山区政府所在地)合并后设置。

黄岛区 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黄岛划归青岛市,为黄岛区。因地处黄岛而得名。

崂山区 1988年改设崂山区,因境内崂山而得名。

城阳区 1994年5月设城阳区,因处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阳而得名。

胶州市 1987年撤县设立胶州市,因境内有胶水而得名。

即墨市 秦代,即墨始定为县。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滨(今平度市朱毛村)而得名。公元596年移至今址。1989年9月设立即墨市、

平度市 据《重修平度县志?叙》载,"平度"汉旧县名也。《通志》引《说苑》闾邱先生对齐宣王,顾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之言,谓义盖取此。明始称平度州,1914年改平度县,1989年10月撤县设市。

胶南市 胶南历史上多分属胶州、诸城,1946年成立胶南县,因地处胶县南部而得名。

莱西市 1941年,莱阳县先后析出莱东、莱西和莱西南县。1950年,莱西南与莱西县合并为莱西县。1958年,莱西、莱阳两县合并为莱阳县。1962年两县分立。1991年撤莱西县设莱西市。

四、淄博市市名由来 因原境内辖淄川、博山两县而得名。1945年建立淄博特区专员公署,1955年3月9日设立淄博市。

张店区 张店城区,古称黄桑店。因地处交通要冲,过往商旅多在此栖身。宋代,黄桑店中有一张氏店门庭大,客房多,生意兴隆,遐迩闻名。后来黄桑店之名渐被张家店取代。至元代,称之为张店。1955年4月,正式成立张店区。

临淄区 临淄原名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更名为临淄。1970年改称临淄区。

淄川区 因淄河流经境内而得名。1956年称淄川区。

博山区 其一,博山全境尽山,几无平坦之地,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其二,因境东南有"博山",故以山名为县名。1955年3月改为博山区。

周村区 战国前,因此地位于丘陵、平原的交接处,故名为昼,曾因人少聚居而名为昼,后因字音转变和临水居称昼屯,北宋年间演变为周村。1955年4月设周村区。

桓台县 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县。1914年易名耏水县,旋改桓台县。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而名。

高青县 1948年,由原高苑县和青城县合并而成,取两县首字而得名。

沂源县 1944年5月建沂源县,因境内沂河发源地而得名。

六、东营市市名由来 原为村名,1964年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设在该村。翌年,惠民地区东营办事处在此成立,198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即以"东营"为名。

东营区 1984年,市辖东营区、牛庄区建立。1987年两区合并为东营区。因系东营市政府驻地,故名。

河口区 1982年11月设立河口区。因黄河自1855年起先后7次改道在境内入渤海,建区时境域仍有黄河入海口而得名。

垦利县 此地原有垦区和利津洼两个名称,取其首字而得名。1941年9月,垦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为建置之始。1943年4月,垦区正式称垦利县。

利津县 在周秦时代属齐国。隋代建永利镇,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因邑内有东津码头,取永利、东津之字得名利津。

广饶县 西汉初置广饶县,隋移置千乘县,金改乐安县。1914年,全国改定重复县名,乐安县复称广饶县。广饶县名之由来,概取"海滨广斥,饶于鱼盐"之吉祥义。

七、烟台市市名由来 烟台之名源于"兵事"。1398年,为防御倭寇,加强海防,在沿海设置了烽火台,遇警昼则生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以资戒备,后将这种火台称为烟台。烟台市因市区内烟台山而得名。1983年11月,由烟台地区改建为地级烟台市。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兴建的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1985年3月20日动工兴建。1992年5月4日升格为副地级。

芝罘区 因境内有芝罘岛而得名。秦始皇三次东巡此岛,始有"之罘"之称,后改为"芝罘"。1983年11月改为芝罘区。

福山区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伪齐帝刘豫登此山,称两水镇一带为"福地",因名此山为福山,金天会九年(1131年)置县,故名。

莱山区 相传800多年前,在今莱山大地上,一夜间来了一座小山(今烟台莱山机场内马鞍山),当时取名"来山",后因山上草木丛生,遂演变为莱山,由此得名建镇建区。

牟平区 牟平因处牟山之阳平川地而得名。唐麟德二年(665年)置牟平县,1994年12月撤县设区。

龙口市 1986年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因原黄县有龙口镇而得名。

莱阳市 因地处莱山(今旌旗山)之阳,故称莱阳。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昌阳为莱阳。1987年4月改名莱阳市。

八、潍坊市市名由来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以潍城、坊子为基础建潍坊特别市,取潍城、坊子首字命名。1949年6月改称潍坊市。

潍城区 潍城区以旧潍县城得名。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潍州,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77年)改潍州为潍县,1949年6月为潍坊市,1984年,潍坊市组建为地级省辖市后,设立潍城区。

坊子区 因潍坊市1984年在坊子设立县级区而得名。

寒亭区 夏代,寒浞在此建国,史称古寒国。汉王莽后改古国为亭,始称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1983年建寒亭区。

奎文区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原潍城区以境内白浪河为界划分为两个区,白浪河以东因建有"奎文阁",故名奎文区。

青州市 青州之名起源较早,是古九州之一。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按古代五行学说,东方属木,其色为青,青州在中华大地的东方故名。

诸城市 原名东武,西汉初年置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诸城,取汉故诸县城为名。1987年7月撤县建市。

寿光市 寿光因闾邱长老向齐宣王乞寿的故事而得名。西汉(前148年)置县,1993年设立寿光市。

安丘市 因安丘侯国而得名。安丘春秋时因其地山丘起伏,河谷纵横,在山水环抱之中,故称渠丘。西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七月癸酉,封将军张说为"安丘懿侯",食邑古渠丘地三千户,国名"安丘"。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置安丘县。1994年撤县设市。

高密市 因境内有密水,"其源言之谓高",故有高密之名。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高密市。

昌邑市 古称邑、都昌。春秋时设城邑,为齐七十二城之一,宋建隆三年,建新城,称昌邑,为县治所。1994年6月撤县设市。

昌乐县 昌乐县古称营丘。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乐县,以"都昌"、"长乐"两地名之尾字取名昌乐县,寓昌盛安乐之意。

临朐县 西汉始设临朐县,因县城东临朐山而得名。

九、济宁市市名由来 秦置任城县;因地濒济水,五代时又设济州,初治巨野;但金时巨野一带常被水淹,而任城地势高亢,遂迁之。元时则取安宁意,更名为济宁府,后升为济宁路。明代,济宁路降为州。清初,改为直隶州。民国初年,改为济宁县。1946年设济宁市。1953年设济宁专区,1976年专区改称地区。1983年10月撤销济宁地区设省辖地级市。

市中区 秦置任城县,1913年改济宁县,1946年划济宁县城关设立济宁市,1983年改市中区。

任城区 1993年12月设任城区,因境内自秦至明代先后设置任城县、任城国而得名。

曲阜市 曲阜之名在《礼记》一书中就已出现,因"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周为鲁国都。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始设鲁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更名为曲阜。1986年设立县级曲阜市。

兖州市 充州之名由来已久,《禹贡》记载:"河惟兖州"。言此州东南据济水,西北据河。禹时分天下为九州,兖州即为九州之一,相传以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的"水"而得名。""与"兖"字同音、通用,故名。1992年建市。

邹城市 公元前221年设驺县,唐初改驺县为邹县,1992年10月改名邹城市。

汶上县 1208年始称汶上县,取汶水在上之意而得名。

泗水县 秦置卞县,南朝宋初,卞县废,466年复置。591年更名为泗水县,因泗河发源于境内而得名。

微山县 1953年8月,建立微山县,因境内微山湖而得名。

鱼台县 秦置方与县,唐宝应元年(762年)改为鱼台县,因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

金乡县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置金乡县,因境内金山而得名。

嘉祥县 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县地置县。因春秋鲁哀公时西狩获麟的故事发生在境内,取其祥瑞之意而得名。

梁山县 梁山县始建于1949年8月,因境内梁山而得名。

十、泰安市市名由来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金天会十四年(1136年)以泰山郡腹地置泰安军,"泰安"之名始此,取"泰山安四海"之意。1985年3月,设地级泰安市。

泰山区 1985年5月设泰山区,因境内泰山而得名。

岱岳区 岱岳区因境内泰山而得名。泰山古时亦称岱岳。(哈哈,俺家乡)

新泰市 西晋泰始年间,大臣羊祜表奏晋武帝,取新甫山(境内山名)、泰山首字为县名。1983年成立新泰市。

肥城市 肥城因周封肥子国而得名。1992年9月撤县建市,称肥城市。

宁阳县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于宁山之南置县,故名宁阳。

东平县 东平,古称东原。《尚书?禹贡》载:大野既潴,东原底平。东原底平是为东平得名之始

十一、威海市市名的由来 为加强海防,抵御外来侵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朝政府"析文登县辛汪都三里立威海卫",取"威震东海"之义。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

环翠区 1987年成立地级威海市时,以境内名胜环翠楼将原县级威海市命名为环翠区。

荣成市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成山卫设县。雍正帝钦赐嘉名,"以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1988年撤县设市。

文登市 文登之名源于文登山。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而名。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置文登县。1988年撤县设市。

乳山市 乳山之名源于大乳山。山在今市境南部海滨,山势浑圆丰满,顶峰挺拔突出,状如乳房,故名。1941年2月建县,1993年8月改为乳山市

十二、日照市市名的由来 日照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宋元祜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设日照县。1989年升格为地级市。1994年设区带县。

东港区 1992年12月7日,原日照市行政区域设立县级东港区。以李鹏总理题词"黄河滩头千年睡,日照东岸巨港出"之意得名。

五莲县 1947年建五莲县,因境内五莲山而得名。

莒县 莒地多产芋,时人称"芋"为莒,并食之,故以莒为部落名。商属姑幕,周称莒国,秦置莒县,隋设莒州,1913年改州为县

十三、莱芜市市名由来 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子国,部分莱民流落于今淄川西南一带,因此地荒芜故名。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升为地级市。

莱城区 莱城区是1992年11月因县级莱芜市升为地级市而设立的县级区。

钢城区 1992年11月,莱芜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设立钢城区。因为境内有省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莱钢,故名

十五、德州市市名由来 德州之名源于安德县,安德县之名源于德水,秦更黄河名为德水,因德水流经县内,故以为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德州卫。1950年6月建立德州专区,1964年更名为德州地区,1994年12月改设地级德州市。

德城区 明洪武七年移德州治于今城区,始名德州。民国元年改称德县。1946年6月德县解放后,置德州市。199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县级德州市更名为德州市德城区。

乐陵市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乐陵县。大阜曰陵,乐则取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义也。1988年9月1日,撤县设市。

禹城市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改祝阿县为禹城县。1933年10月18日,撤销禹城县设立禹城市。

陵县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在今陵县城置安德县。公元九年王莽改制,设定安公国,治所安德(今陵县县城),元宪宗二年(1252年),升将陵县为州,称陵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为陵县。洪武七年(1374年),将陵县、安德县合并称德州,州治所在陵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安德县,称陵县,今陵县之名称始于此。

宁津县 公元1128年,因临鬲津河而得名的临津城毁于大水,迁至现址,取"安宁"之意,改名宁津县。

庆云县 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庆云县。城东有一卧龙岗。冈上树繁草盛,其上空常被云雾笼罩。史记天官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是谓卿云。"卿云,古以为祥瑞之气,取其意,且卿通庆,故取名庆云。

临邑县 秦时置漯阴县。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改称临邑县。

齐河县 金天会八年(1130年)撤齐河镇设县,始称齐河县。另,齐河县,因城临济水,济水又名齐水故名。

平原县 平原县因周围地形平坦而得名为平原邑。秦代(公元221年)以平原邑置平原县。

夏津县 夏津县原称县(汉置),隋大业间改县置夏津县。以华夏民族及地处古黄河大渡口而得名。

武城县 战国时属赵地,因地处赵国东部边塞,四无山阜,为防御强齐入侵,岁饬武备,修筑城防以屯兵,是谓武备之城。西汉初年,设东武城县。西晋太康年间,改称武城县

十六、聊城市市名由来 聊城市因史称聊摄国故名。明代称东昌府,1912年山东省废府设道,境域为济西道,1914年改为东临道,1949年8月改设聊城专区,1967年改称聊城地区,1997年8月撤地设市。

东昌府区 1998年3月设东昌府区,因明代称东昌府,境内有东昌湖故名。

临清市 卫河古称清河,临清因傍清河而得名。西汉初始置清渊县,330年改清渊县置临清县。1958年建县级市,1963年撤市复县,1983年撤县复市。

高唐县 高唐因地处沼泽之丘而得名。汉朝置县,元、明、清升县为州,1912年复改县。

茌平县 秦置茌平县,因县境在茌山之平陆而得名。

东阿县 因济、二水沿今东平湖两岸入境,河曲形成大陵称"阿"。东阿置邑,始见《春秋》,名柯。战国改称阿,秦始称东阿,属东郡。汉置县相沿至今。

阳谷县 隋朝设县时取东阿、阳谷县界"阳谷亭"为名。

莘县 春秋为卫国莘邑,秦置阳平县,606年称莘县。

冠县 因春秋时曾在此设冠氏邑而得名。隋(586年)置冠氏县,1269年升州改称冠州,1370年降州为县,定名冠县。

十七、滨州市市名由来 1992年3月,因惠民地区行署驻地滨州市,惠民地区改为滨州地区。2000年6月,滨州地区撤地设市,改为地级滨州市。

滨城区 2000年6月10日,设立滨州市滨城区,因辖区为滨州市城区所以命名滨城区。

沾化县 1042年置招安县。1195年更名为沾化县,县名取义于汉代龚遂治渤海"海滨之民"复沾圣化。

博兴县 后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献祖李国昌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

邹平县 西汉以前,夏封舜后姚姓为邹侯,在邹平之域,立邹侯国。公元前201年置邹平县。

惠民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定州升为武定府,置惠民县为附郭,因有明代开凿的排水渠惠民沟而得名。

阳信县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阳信县,因治所为韩信自燕伐齐屯兵驻地,又居古笃马河之阳,县名由此而得。

无棣县 春秋设无棣邑,因北界"无棣水"而得名。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置县,袭称无棣县。

十八、菏泽市市名由来 "菏泽"原系天然古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始以菏泽作为地方名称。1949年设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00年设地级菏泽市。

牡丹区 2000年,设立菏泽市牡丹区,以原县级菏泽市的行政区域为牡丹区的行政区域,因境内牡丹园而名。

鄄城县 春秋时期为卫国鄄邑,秦时改鄄邑为鄄城,西汉初置鄄城县,因境内鄄邑、鄄城而得名。

郓城县 春秋鲁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鲁在此驻军并筑城名郓,郓城自此而得名。

巨野县 西汉始建巨野县,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

成武县 秦置成武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曾将县名"成"作"城"。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城"改"成",复为成武县。

单县 古称单父,春秋为鲁国单父邑,秦置单父县,汉代三次为县侯国,一次为县王国。唐末置辉州,宋置单州,明初改称单县。

定陶县 定陶之名缘于陶丘。《说文》"陶丘再成丘也,在济阴",这里有丘双层,像陶灶,故名。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出海至齐,辗转至陶,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定居焉,故曰定陶"

曹县 明洪武二年,曹州治因水患近盘石镇(今县城),至四年降州为县,始有曹县之名

3. 青岛地名的来历

明代万历七年(1579年),即墨县令许铤曾遍察即墨四方海域及乡土,主持过《即墨县志》的编纂。可以说,许铤是第一个全面了解青岛的人。尽管青岛在当时,还仅有一个小小的浮山所,但坐落于青岛湾畔的一座小岛“青岛”,亦被许铤所提及。

“青岛”这个名称,原来指小青岛(也叫琴岛),以岛上“山岩耸秀,林木蓊郁”而得名。“青岛”之名的出现,就现在已发现的典籍文献来看,最早有明确记载的是在明代中叶,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3)胶州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按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分类系统,青岛土壤主要有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土等5个土类。

青岛海区港湾众多,岸线曲折,滩涂广阔,水质肥沃,是多种水生物繁衍生息的场所;胶州湾、崂山湾及丁字湾口水域营养盐含量高,补充源充足,异样菌量比大陆架区或大洋区高出数倍乃至数千倍,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

尤其是胶州湾一带泥沙底质岸段,是发展贝类、藻类养殖的优良海区。该海区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经济无脊椎动物、潮间带藻类等资源也很丰富。

4. 大家帮帮我告诉我胶州有哪些老街,位置,名字的由来和以及相关的小故事,本人将不胜感激

钱市街 驴市街
这是以市场命名的街

我年龄不大 等我回家 一定帮你问问老人
.............

5. 胶州以前叫什么名字是不是叫红岛

这是两个地方。。。

6. 求胶州市各个村庄名称的来历

唉。。。难。。大河流。因为有一条大河流吗
可现在河流呢。。。。。

7. 胶州的的民间故事有哪些

转自互联网,仅供学习

浅谈胶州湾民间故事的特色
刘好军
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沿岸有着独特的人文和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这里的山山水水,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是我国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植根于人民的沃土,在民间世代飘香,争奇斗艳。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经青岛市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先后出版了《崂山民间故事集》、《城阳民间故事集》、《红岛民间文学集》和《黄岛民间故事集》(资料本)等。这些民间故事集所收录的部分胶州湾民间故事,仅仅是胶州湾民间故事的一个缩影。纵观这些故事集(包括资料本),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具有浓郁的胶州湾地域特色
我们知道,民间文学(或者干脆说是民间故事)的传承形式有五种形式;一是家庭传承,二是地域传承,三是职业传承,四是江湖传承,五是书面传承。其中的地域传承,主要是指同一地缘或辖区甚至是乡镇、村居范围内的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民族是一个乡土观念极强的民族,邻舍百家,乡里社会是人们除了家庭以外相处接触最多的社交范围,农村尤为明显,城镇则具有更大接触的社交范围。许多民间故事讲述者所讲述的故事来源于此。崂山、城阳、黄岛等民间故事讲述者所讲述的故事同样带有地域传承的形式。这些故事的讲述者由于绝大多数是胶州湾沿岸土生土长的农民、渔民、盐民和其它劳动人民,因此,他们是本地域民间故事的传承者。其一,他们所讲述民间故事的主要听众是本地域的人们;其二,关于本地域内的民间故事,特别是风物故事、人物故事、生活故事等主要靠他们来传承。上述故事集中收入的民间故事,有许多带有明显的胶州湾地域特色。如风物故事中《青岛的传说》、《青岛和黄岛的传说》、《黄岛的来历》、《胶州的传说》、《胶州湾的传说》、《白沙河的传说》、《马濠的传说》《摩天岭的传说》、《海西湾的由来》等,这些民间故事通过神奇、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生动形象的向人们解释了这些风物的来历。而另一类风物故事,如《流亭的传说》、《城阳村的由来》、《院后庄的由来》、《管家楼的来历》、《李仙庄的来历》等则在反映过去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时,也反映了胶州湾沿岸人民不畏强暴、征服自然,战胜邪恶的坚强毅力。此外,胶州湾的民间故事,也不无例外地涉及到人物故事,《孙同告官》、《铁腿苟明郎》、《薛禄的传说》、《高风翰嫁女陪画》、《孔子为什么没到黄岛来》等故事,通过历史名人或地方名人的传说,使地域传承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显示出浓厚的胶州湾地域特色。
二、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
胶州湾自团岛北上沧口、女姑、棘洪滩,经上马、红岛、河套南入营海、红石崖,终于薛家岛,面积约43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60平方公里,是山东最大的半封闭型内湾。古往今来,富饶的胶州不仅养育了沿岸儿女,也孕育出独特的海洋文化。而胶州湾民间故事,作为胶州湾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具有浓厚的胶州湾海洋文化色彩。在近年编辑出版的民间故事集中,《红岛民间文学集》中海洋文化色彩最为明显。该有100余篇民间故事,有近三分之一与胶州湾有关。在反映海洋文化的民间故事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海洋风物的传说。这些故事很多,它是千姿百态,呈奇显秀的自然景物和虚拟想象巧妙结合的产物,显示出胶州湾浓厚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城阳民间故事集》中《青龙沟的故事》、《红岛民间文学集》中《大洋十二景观的传说》、《姊妹石、石船、点灯崖和姊妹屋》、《鱼骨庙、龙母和龙王庙的传说》等,用神奇独特的故事解释了这些景观的来历。胶州湾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地,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便傍海煮盐,以盐入贡。《皂户村的来历》是多年来民间故事采风中唯一的一篇反映胶州湾盐民煮盐的故事,篇幅不长,但却反映了胶州湾煎盐的过程和盐民的困苦,对胶州湾盐业的兴起作了生动的注释。另一类能反映胶州湾海洋文化的民间故事,则是海洋生物故事,主要是鱼虾的传说。《崂山民间故事》中《蟹子和虾为什么一进锅就变红》、《黑鱼和鳗鱼》、《鳝鱼》,《红岛民间文学集》中的《鲸鱼巡航队》、《海蜇》、《光鱼》等,通过妙趣横生的故事,反映了这些海洋生物的来历和特性,这些故事,为构筑胶州湾海洋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具有胶州湾沿岸劳动人民鲜明的美学特色
在民间故事中,什么是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学?我认为应做如下的解释:这就是;大公无私,舍已为人,主持公道,同情弱者,善良朴实,勇于牺牲,反对邪恶,坚持正义,憎恶罪恶。勤劳与懒惰,善与恶,美与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善的一定美,恶的一定丑,这就是劳动人民的美学,胶州湾的民间故事,同样具有鲜明的胶州湾沿岸劳动人民的美学特征。
马克思说过:“没有爱情,就没有人类。”作为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民间文学,从来没有脱离这一题材。胶州湾民间故事里,表现这一题材的主题思想十分鲜明,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包办婚姻,歌颂坚贞不屈的纯洁爱情,深刻地表达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愿望和理想,既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又闪耀着浪漫主义色彩,充满着劳动人民的美学哲理。故事中的男女青年,无论是人、是神,大都忠厚老实,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心慧貌善,纯洁无瑕,忠贞不渝。如《青岛和黄岛的传说》、《哭长城》、《红蛇姑娘》、《画中人》等故事里的主人公,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和朴素的爱情。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夫妻情深》中李洪喜和刘小姐历尽磨难,几经坎坷终成百世良缘。刘小姐的形象,经过讲述者的艺术提练,具有了劳动妇女对美好婚姻追求与向往的个性。
扬善惩恶,褒贬分明,是劳动人民美学的重要内容。在胶州湾的民间故事中,农民、渔人、长工、穿山甲、狐仙等都是勤劳善良、正直勇敢的美的化身,而龙王、皇帝、县官、官兵、和尚、地主、阎王、鬼怪等,又无一不是贪婪狠毒、恃势凌弱的丑恶象征。这些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心境,是真实生动的。
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劳动人民要在民间文学作品中表现自己的美学意识,表现人民的力量、智慧、正义和同情,常常要突破时空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去大胆而合理的杜撰想象。于是,民间故事中的幻想诞生了。
幻想的产生,不仅丰富了民间故事的内容,而且也是劳动人民的美学观念更加瑰丽多彩。民间故事中的想象是民间艺术中浪漫主义的表现。由于民间故事产生于现实生活的土壤,所以内容更加反映了现实斗争。有些悲剧故事的结尾里,表现的异常明显。《胶州的传说》中,最后是这样收的尾:两条蛟龙与四个鱼头人身的怪物打斗,怪物败阵而逃,蛟龙正要追赶,却见陆地下沉,两只蛟龙扎进水里,用身子扛起了正在下沉的陆地。后来人们在陆地上建起了一座新城,起名叫“胶州”。其实,那两只蛟龙与四只怪物同归于尽了,但讲述者没有满足现实,而是将两只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蛟龙,化作人们为之崇敬和爱戴的形象,唤起人们对其中永久的怀念和崇高的爱,这种浪漫主义的神奇结尾,正是劳动人民乐观主义精神的深刻表现。
在胶州湾民间故事中,还常常运用拟人化、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等一些特别手法,丰富幻想。动物可以说话,狐仙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并参与人的社会生活及斗争,帮助弱者克服困难,这在胶州湾的民间故事中常见。《公治长》中主人公通晓的鸟语甚是有趣;《白花蛇治麻风病的传说》让人们感受到了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穿山甲》可以帮人惩治恶狼;《狐妻》、《狐治赌》等虽然说的是狐仙助人和惩治坏人的故事,但都分明是描写劳动人民同自然和邪恶的斗争。这些幻想不仅合理,且很富有诗意,极大地完善和升化了劳动人民的美学内容。
三、地道的胶州湾沿岸民间文学语言特征
民间故事是口头语言艺术。语言技巧,对于故事讲述者来说至关重要。我所接触到的胶州湾民间故事讲述者,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有的不通文墨。但他们都有着较好地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由于他们大都是祖居胶州湾畔的劳动者,因而故事语言并非文雅凝炼、词藻华丽,使人生涩难懂,而是既熟悉民间的俗言俚语,又精通五行八作的习惯用语和套话,使所讲的故事,朴实无华的保持质朴的本色,通过庄户话、百姓腔、方言土语灵巧得当的运用,使故事内容保持了原貌,适应了群众的欣赏习惯,从而使民间故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穿山甲》中的开篇介绍穿山甲的药用价值时,这样说道:“有个祖传治奶的秘方共五味药,那就是:王不留、穿山甲、当归、通草、天花粉,各用三钱,水煎后给缺奶的小媳妇喝了,那奶立时就来了,能把小孩灌得咕嘎咕嘎的喘不过气儿来。”还有《智斗小鬼阎王》,开头这样说:“这人姓刘,叫刘聪明。说他聪明,其实远远抵不过他老婆。平常过日子打谱,动个心眼什么的全都指着老婆”。《酒鬼成仙》中的开头更有趣:“古时候有个酒鬼,离了酒就没法活,喝得家里连锅也揭不开了,就要去做贼挖窟窿”。这些故事语言非常朴实凝炼,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浓郁,寥寥数语,便引人入胜,使人想知道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如何。
四、几点值得商榷的意见
胶州湾民间故事是青岛市民间文学三集成工作的一个丰硕成果,是民间文学界一件可喜可贺之事,对于研究胶州湾的历史学、社会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但仍然存有一些不足之处,现将我的几点意见谈出来,供与会的同志及有关部门参考。
我们知道,胶州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世纪的上古时代,劳动人民就在这块沃土上生息繁衍,至今沿岸还保留着中国古老的长城遗址齐长城、秦朝不其城、明代的马濠运河等遗址,阳武侯墓以及秦代方士徐福的炼丹洞,但由于在组织采风中,人员少、采风时间短,对有关齐长城、不其城、马濠运河以及阳武候薛禄和盐业的故事只采集到故事的个别小段,片言只语,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此外,在胶州湾民间故事的众多讲述者中,缺少象宋宗科那样的民间故事讲述大家。宋宗科由于身世独特,阅历丰富,所讲故事不仅在数百个之多,而且故事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博古通今,形成多采多姿,要文有文,要武有文,灵活自然,妙趣横生,可谓庞然驳杂,缤纷有致。而胶州湾的民间故事讲述者不仅缺乏宋宗科那样的身世阅历,而且所讲故事的数量和质量也远远不如宋宗科。胶州湾沿岸究竟有无民间故事家,目前难以断定,如通过发掘有这样的民间故事讲述家,集中力量组织采录,岂不是为胶州湾民间文学宝库再添瑰宝?
另外,就整个胶州湾民间故事而言,各篇故事搜集整理者众多,水平不一,形成艺术风格,特别是语言特色的不统一,是允许的,不可强求的,正因为如此,反显出故事格调的完美统一,浑然一体,但对个别庸俗化的民间故事,整理者在落笔时,是否应有取舍,我想应对某些内容做去伪存真的工作,取其精华,除其糟粕,净化艺术语言,使其更加科学化、艺术化,增加美感,那么,我们胶州湾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定将再结硕果。

作 者:刘好军
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办事处
电话:0532—87805406 邮编:266111

8. 胶州名字由来

盛产各种胶吗?。。。其实很多地方的名字是古书上的某个字来的

9. 胶东名字的由来

胶东——胶东半岛的简称。
因为山东省南面有一个最出名的城市叫“青岛”,(在地图上标出)青岛旁边还有个城市叫“胶州”,在胶州这儿海岸弯进去一块叫“胶州湾”。所以这片土地叫做胶东半岛

10. 青岛市名的由来

青岛市市名由来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
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市南区 1949年6月2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为市南区公所,1951年改为市
南区人民政府。因位于青岛市市区的南端,故名市南区。
市北区清属即墨县仁化乡,为青岛市辖区之一。境域变化多次,因地处青岛市老城区北
部而得名。
四方区 四方区建于1951年,沿用原四方村之名。
李沧区 1994年,青岛市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由原沧口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
和原崂山区的李村镇(崂山区政府所在地)合并后设置。
黄岛区 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黄岛划归青岛市,为黄岛区。因地处黄岛而得名。
崂山区 1988年改设崂山区,因境内崂山而得名。
城阳区 1994年5月设城阳区,因处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阳而得名。
胶州市 1987年撤县设立胶州市,因境内有胶水而得名。
即墨市秦代,即墨始定为县。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滨(今平度市朱毛村)而得名。公
元596年移至今址。1989年9月设立即墨市、
平度市据《重修平度县志·叙》载,"平度"汉旧县名也。《通志》引《说苑》闾邱先生
对齐宣王,顾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之言,谓义盖取此。明始称平度州,1914年
改平度县,1989年10月撤县设市。
胶南市胶南历史上多分属胶州、诸城,1946年成立胶南县,因地处胶县南部而得名。
莱西市 1941年,莱阳县先后析出莱东、莱西和莱西南县。1950年,莱西南与莱西县合并
为莱西县。1958年,莱西、莱阳两县合并为莱阳县。1962年两县分立。1991年撤莱西县
设莱西市。

青岛”本是指胶洲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就是今天的小青岛),面积仅零点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十七公尺有余,北侧距陆地一华里多(约720公尺)。[即墨县志]卷一“岛屿”条目中记载,“青岛,县西南百里”。是说“青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山川脉络图”和“七乡村庄图”中都标注有这个海中岛屿。[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从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开始从海中间逐渐移向陆地。“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胶澳志]中说:“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青岛村地处“青岛”的对岸,为什么叫青岛村,未见记述,但从我国地名命名的特点来分析,是不是可以说青岛村是以*近“青岛”得名的,青岛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岛命名了。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六月,清廷决定在胶澳设防,胶澳就是现在青岛市区当时的名字,调派登洲镇总兵章高元移驻胶澳。建总兵衙门于青岛村旁。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即德国侵占的前半年多,胶澳镇的商贸店铺已达60余家,成为一个繁华的小镇。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德国派兵侵占了胶澳。1898年3月6日,德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据[胶洲湾]一书记载,1898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借用“青岛”这个名称命名胶澳租借地的新市区为青岛,范围也只有现市南区和市北区的一部分,青岛也只是整个胶澳租界地中的一个区。

1922年,中国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了胶澳租借地,定名为“胶澳商埠”(直属中央政府),同年十一月先后颁布[胶澳商埠章程及青岛市施行自治制令],这是称为“青岛市”的最早记载。这个青岛市也只是胶澳商埠的一部分,并受胶澳商埠的监督。直到1929年,胶澳商埠局撤消,原胶澳商埠的辖区被命名为青岛特别市,从这时起,青岛这个地名才代表了全市区。此后,尽管所辖范围时有变迁,但青岛市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现在,青岛市辖范围一万余平方公里,计有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即墨,平度,胶洲,胶南,莱西五市。

可见“青岛”这个名称是由岛名到村名,由村名到区名,最终到市名的。其中,也反映出青岛的发展历程。

阅读全文

与胶州名字的由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岩名字寓意 浏览:278
制作名字的软件叫什么 浏览:460
好听的游戏情侣名字大全 浏览:856
姓名带薇的女孩名字 浏览:861
冬樱开头名字 浏览:168
晞彤这个名字寓意 浏览:446
猫咪名字大全phpwind 浏览:958
李性四个字的名字 浏览:956
lol好听的名字 浏览:909
善字开头的名字 浏览:295
张翊泽名字打分 浏览:389
带瑾的女孩高雅名字 浏览:886
2016女孩名字大全及寓意 浏览:170
三个字酒店名字 浏览:658
1999年12月18男孩名字 浏览:807
自己名字的含义作文 浏览:267
贷款公司小组名字大全 浏览:13
古代宫赋名字 浏览:934
四个人的微信群名字 浏览:300
怎么看名字五行缺啥 浏览: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