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字百科 > 兴化名字由来

兴化名字由来

发布时间:2021-03-19 19:44:39

① 莆田名字的由来

莆田名字的由来:“蒲田”二字,后代几乎都是写作“莆田”。改写原因很多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莆田这个地方在古时是一片大海,后来随着地壳运动逐渐形成平原,但其地蒲草从生,水患频繁,农田难以耕作,所以将“蒲”字删去三点水写为“莆”。

另一种解释是“莆”“蒲”二字古籍中本来就通用,写作“莆”只是更简易罢了。当然还有其他解释,如认为黄石旧时称为莆田里,“莆田”只是置县时最初治所在莆田里的缘故。但不管怎样,莆田的命名与海有关、与“蒲”有关,也与“田”有关。

(1)兴化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福建省份为8个专区及福州、厦门两市。莆田、仙游两县隶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50年4月起,第五行政督察区更名为晋江专区。至1970年5月,莆、仙两县隶属不变。

1970年6月,莆田、仙游两县由晋江专区划归闽侯专区,同时把闽侯专区机关从闽侯螺洲迁至莆田城厢。1971年4月,改闽侯专区为莆田专区。同年5月,改莆田专区为莆田地区。莆田地区辖莆田、仙游、闽清、福清、平潭、长乐、闽侯、永泰8县。

1983年5月,撤销莆田地区,原辖属的福清、闽清、平潭、长乐、永泰5县划归福州市管辖。

② 有谁知道江苏省兴化市戴窑镇“元友村”的名字的由来么村里还有个叫卫成忠的人才哦!~~~

自己去查
求采纳

③ 兴化在古代叫什么

兴化啊~~
以前是楚国大将昭阳的食邑
所以就叫昭阳 (昭阳这两的字还蛮好听的!!)

还有一种名称叫“楚水”

这两个随你选啦

不过,还是祝你宝宝漂漂亮亮,平平安安,一生幸福健康啦!

④ 泰州有哪些地名选一个谈谈它得名的由来,古今的变迁

地级泰州市,下辖海陵区、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市、兴化市。1997年,海陵区、姜堰市、泰兴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组建高港区。目前,泰州下辖四市两区和泰州经济开发区。
姜堰属泰州。崇祯《泰州志》载:“《禹贡》(泰州)淮海为扬州,言北据淮,东距海为扬州之域。周武王封泰伯于吴,其地属吴。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之地,遂属楚……”这方宝地究竟经历了多少人间沧桑,谁也说不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镇北天目山发现了宋代和汉代墓葬,出土北宋政和铁钱、两汉陶器、铁剑、铜镜、五铢钱等。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地方文物工作者在天目山遗址进行考古调查,获得鬲、豆、罐、箭镞、网坠、铜削等。二十一世纪初年,发现的遗物有陶、铜、石、骨、蚌、牙等质料的人工器物,鹿、獐、犬、鱼、鳖、蚌、鸟等类动物遗骨。考古证实,姜堰这块宝地,至少在6800年左右我们的祖先即在此生息了。 对于“姜堰”这个名字从何而来,众说不一。称“三水”者有之,称“罗塘”者亦有之。它究竟何时取名,乳名什么,学名何称,至今仍是姜堰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姜堰这个名号,最早出现在北宋泰州军的境内。宋史卷八十八载:“泰州,上,海陵郡。本团练,乾德五年(967年)降为军事。”“军”的范围有多大?西至海陵(泰州),东至如皋,北至临泽(高邮),南至孤山(靖江),约有五六个县的地方。在这本地图集上标出的地名只有十五六个,姜堰就是其中一个。 民国六年(1917年)《姜堰乡土志》载:“姜堰市者姜堰镇之改称也,古名三水,以江、淮、湖皆积于此故名之,其水由西来至湾子口,一向东,一向北,相触回旋为罗纹而成塘,故又名罗塘。”崇祯《泰州志》载:“姜堰,州治东四十五里天目山前,潴运行水北至西溪通运盐河以达上河。嘉佑二年(1057年)守王纯臣移堰近南宋庄侧,宣和二年(1120年)大水,移于罗塘港,近运河口。”又传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泰州富商姜仁惠,置田产若干,在州治东天目山附近。当时,东有海水、南有江水,北有淮水,常为患。姜仁惠、姜锷父子两次出钱出力,先后两次率领民众筑堰抗洪,最后迁堰(坝)至罗塘港,近运河口。上坝、下坝、大概即这个时候形成的。 姜堰,又名“三水”、“罗塘”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宣统泰州志》载:“罗塘港——州治东四十五里,今姜堰河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姜堰镇南街,曾发现一块石碑,上刻“罗塘古镇”四个大字。立碑年代为道光十六年(1836年)。“三水”也好,“罗塘”也罢,最古老的名字还是“姜堰”。 “姜堰”这个水利建设的成功,是我们的祖先艰苦卓绝、与天地奋斗的结果。当年一筑坝,二迁坝址,这样大的工程,姜氏父子出钱出力,百姓们自带工具,自建工棚,但基本是以工代赈。他们出大力,流大汗,夏天不怕烈日当空,冬季不怕天寒地冻,就是这样勒紧裤带,一锹一锹地挖土,一车一车地推泥,终于垒起“姜堰”这块丰碑。 百姓们为了纪念姜仁惠,姜锷父子,不忘他们率领民众筑堰的功绩,逐将大堤命名为“姜堰”。姜堰因此得名。 姜堰市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越、楚,秦代属东海郡,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海陵为吴陵,南唐元元年(937)年升为泰州。 民国初年废州设县,县治泰州。1940年10月,泰县抗日民主政权于海安建立。 1949年5月,泰县人民政府驻姜堰镇西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县与县级泰州市两度分合,1962年1月复称泰县,县治姜堰镇。 1994年撤县设市,改称姜堰市。1996年隶属新设立的地级泰州市。

⑤ 兴化乌巾荡的由来

汤诰是咸丰年间临泽有名的大财主,乡里人都称他“汤百万”。汤诰原是江南苏州人,农家出身,家境贫寒。汤诰有个姐姐嫁在临泽仲庄村。汤诰的外甥见家乡的荒地很多,无人耕作,便写信给舅舅汤诰,要他到临泽来开荒种地。汤诰得到消息后,于是告别了父母,单身来到了仲庄村,与外甥一家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开始了向荒地要粮食、向荒地要财富的辛勤劳动。
年仅二十来岁的汤诰,自小种地,十分勤劳,农家活是样样精通,开荒种地不在话下。仲庄的一大片荒芜的土地,经过汤诰的辛勤耕耘,就像蚕食桑叶一样一口一口地变成了良田。汤诰在仲庄渐渐地拥有了田产。临泽的仲庄,便成了汤诰扎根的第二故乡。
汤诰种田经验丰富,深知肥是农家宝,种田不可少,越是贫瘠的荒地越需要用肥来改善土壤的道理。但是肥从何来?在过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向河流荡滩要肥,靠罱河泥来解决肥源。于是汤诰为了开荒,一要翻地,二要罱泥,常常是早上头顶星星出门,晚上身披星星回家。
临泽的东乡是荡滩沼泽地,种田的人家一般都要到十里之外的临泽东乡罱泥。而仲庄位于临泽的西部,水路更远。下荡罱一泥船来回要有二三十里路。汤诰是个弄船、罱泥的好把式,只要哪里的河泥、荡渣肥效好,他就往哪里去。汤诰听说兴化北边有个荡,河泥很肥沃,就不顾又要多走十多里水路,立即去罱泥。兴化北荡的泥渣很肥,罱上来的泥都是黑烁烁的,一船泥要抵其他河里的好几船。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果汤诰开荒田长出的粮食比熟田的粮食还要好。汤诰靠开荒种田渐渐地富了起来,便在仲庄砌了新房,开了河道。据说仲庄过去有座石桥就是汤诰砌的。
汤诰在仲庄靠开荒种田富了,但十乡八里的都在谣传:汤诰在兴化北荡发了个外快财,罱了一船银元宝。这个谣传后被汤诰知道了,但他没有去辟谣,而是逢人一笑了之,仍然种他的田,仍然去兴化北荡罱泥。这就更让人怀疑汤诰一定是得了外快财,
一年春节,汤诰在家办了几桌春绪酒,请邻居、朋友来喝酒。这时候汤诰就把他在兴化荡里罱了“银元宝”的事告诉了大家。
汤诰说,我在兴化的北荡罱泥,从来没有罱到金银财宝,罱的都是一船船乌黑乌黑的荡泥,这乌黑乌黑的荡泥就是一船船的乌金,它比金元宝、银元宝值钱。我这一片荒地就靠这个荡里的乌金发起来的。是靠这一船船乌金肥了这片土地,才长出了好庄稼。汤诰说,这兴化北荡的泥草湿重,肥效高,一船能顶几船用,而且特别能改善荒地板结的土壤。汤诰的一番话,让乡邻们很佩服。于是后来也有很多农户和汤诰一起驾船去兴化的北荡罱泥。后来,兴化北荡就被人叫做“乌巾荡”。

⑥ 兴化府的由来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兴化”名称由来已有1000多年历史。五十年代末期,连年战乱,百姓备受兵匪骚扰。当时,割据莆田和仙游的兴泰、游洋、庄边、白沙等山区的林居裔势力接连打败官军,一度兵临泉州城下,州城几为所破。宋朝廷屡次派兵镇压,但因地势险阻,无法取胜,至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方被征服。宋太宗“阅游洋图志,念游洋地险,欲以德化之”,遂决定在游洋另设县治,取名“兴化”,寓“兴行化民”之意,并置兴化军,统辖兴化、莆田、仙游三县。自此以后,又有“兴化路”、“兴化府”。故“兴化”即成莆田、仙游之统称。

⑦ 有谁知道兴化 上官河 的历史和名字的由来

上官河是流经兴化城东及城南市区的一条南北方向的主要河道。自东门泊向东的水路为车路河,向西经长安大桥,沿原水泥制品厂南侧(今“金花园公寓”)拐弯往南由昭阳桥、五里大桥至陵亭阁(今临城镇老阁村)的水路则为南上官河,即南官河,古时称之为“南津”。
千百年来,半村半郭的南津流域,水上舟楫穿梭,堤上绿树如烟;秀美的田园与繁华的市井融为一体,星罗棋布的名胜景观点缀其间,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和讴歌。
自北宋至明代400多年间,兴化境内的丁溪、草堰、白驹、刘庄、小海等盐场生产的原盐由串场河经驳盐河(今蚌蜓河)进入南津,再经陵亭阁(老阁)向西至高邮、扬州,向南至海陵(今泰州);而行往兴化城区的船舶,则由串场河进入车路河经南津抵达。此外,由海陵(今泰州)、扬州及江南、安徽等地区前往兴化、盐阜的商船、客船和官船也经过该水域,故南津水道十分繁忙。
南宋建炎年间(1127年至1130年),因战事需要,兴化设立了驿政铺递机构,利用绵延30多华里的南津河东大堤建成“南塘”驿道,用快马传递官府文书、军事要件。这条古驿道浓荫蔽日,逶迤南去,由兴化、五里亭、八里铺、贾庄铺(今开发区魏家庄)、孟家窑铺(今开发区胥家、宦家一带)至河口铺驿与高邮驿站交接。
在驿道所经过的八里铺(今临城镇八里村)东侧“蒯墩”上,蓊蓊郁郁的树丛掩映着一座十分高大的荒冢,这便是被誉为一代“兵仙”的“兴汉三杰”之一韩信麾下的谋略家蒯通墓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蒯通名彻,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以多谋善辩著称。陈胜、吴广部将武臣用其策,降燕、赵三十余城。韩信用其计,遂定齐地。后来,蒯通劝韩信背汉自立,未被采纳。公元前196年,韩信在未央宫被萧何、吕后处死时高呼:“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汉高祖刘邦得知后,欲烹杀蒯通。蒯通大呼冤枉。刘邦斥责道:“汝教韩信造反,罪过韩信,理应受烹,有何冤哉?”蒯通回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高材疾足,方能先得。臣闻跖犬吠尧,尧岂不仁?犬但知为主,非主即吠。臣当时只知韩信,不知陛下,我何罪之有?”刘邦认为言之有理,便赦免了他。蒯通获赦后,怕刘邦出尔反尔,遂逃到“巫风极盛”的楚国滨海之地(今兴化一带)。死后,他被当地“土人”葬于八里铺东侧土墩上,故称“蒯墩”,其旁碧水名“蒯墩河”,与南津汇成一体。蒯通生前著有谋略学著作《隽永》、《蒯子》和《战国策》等。蒯通墓葬,在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由兴化知县胡顺华根据“胡元旧志”载入《兴化县志》中。
元代末年,兴化“四圣观”(东岳庙西侧)道长柴默庵在城南南津河畔建成一座园林式“道院”修道,潜心研究道学理论,并撰有《百心箴》一书。他在一首诗中赞道:“少干施主少抄堤,野鹤孤云自在飞。有水有山还著我,莫教尘土污霞衣。”后来,人们将这座“道院”改建成“柴仙祠”,从而成为南津河畔一大景观。
明洪熙元年(1425年),人称“五朝元老”的高谷,一次路经南津一带时,被眼前“烟柳飞轻絮”的迷人风光吸引,仿佛进入人间仙境,于是,赋诗赞叹:“津高南望路遥通,烟树苍茫翳碧空。万井人家春色里,数声啼鸟夕阳中,繁枝影浸平桥水,落絮迎香小径风。多少征帆从此去,长条无计挽匆匆。”同时,首次将此景区命名为“南津烟树”,列入“昭阳十景”之中。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为解决因卤水倒灌污染南津河水而带来的饮水困难,兴化知县刘廷瓒在南津河畔驿道上建造了几座六角重檐“井亭”,每座亭上均悬有由兴化书法家陆锡(明礼部主事、“辽城汉节”陆容之孙)题写的“南津义井”匾额,亭内正中则筑有广口甜水井,供驿道人马和津上航行人员饮用。“井亭”为南津流域古驿道上又一人文景观。
明嘉靖十年(1531年)后,曾任四川马湖(今四川宜宾)知府的宗周辞归故里兴化,在南津河流经郊区南城外的百花洲(今机具厂厂区)建屋隐居。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冬至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春,官至福建提学副使的“中原才子”、文学家宗臣由北京归隐兴化百花洲,在其父宗周书屋旁建成“芙蕖馆”读书养病。其时,他的好友《封神演义》作者陆西星、被誉为“东海贤人”的哲学家韩乐吾,以及归乡省亲的“状元宰相”李春芳和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等前往百花洲探望,并游览、观赏“南津烟树”美景,留下了许多传世诗文。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后,兴化籍进士、曾任河南按察司副使的解宋,在南津附近的隔垛上(今昭阳镇花园村)建成一座私家园林建筑“解家花园”(又称“南花园”)。后来,其孙刑部尚书解学龙对“解家花园”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扩建,使之成为南津河畔最大最美的人文景观。
明万历九年(1581年),兴化知县凌登瀛又将“南津烟树”景区列入“昭阳十二景”中,并作诗云:“步出城南隅,遥睇津亭上。沧浪清且涟,新条亦欣长。晓拂玄都气,暮挹瑶池沆。抚兹芳媚辰,令人起遐想。华胥如可游,鸣琴足偃仰。”

⑧ 兴化昭阳湖来历!!!!!!!!!!!

昭阳湖,有大、小两湖东西相连。元代地理家于钦《齐乘·山川志》称,昭阳湖“周八十里,北属滕,南属沛。诸山之泉俱汇于此。下流与薛水合,自金沟达于泗水。”薛水亦称薛河,源自滕县宝峰山,有东、西二支流,汇入昭阳湖,再南流入泗水,由金沟南汇微山、吕孟诸湖。其时,南北湖面时断时续,并未通
© 2016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昭阳湖
连。
《明史·地理志》记载说:“昭阳湖在沛县东八里。”清代著名学者郝质玗在《游昭阳湖记》中也称:“昭阳湖去沛城十余里,东西皆被黄水淤,而沛之昭阳独存焉,故溢而为湖。”
上述史料说明,至迟在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昭阳湖已经初步形成,且由两个东西相连的小湖组成。明代湖水南北浸润,渐成一体,距沛城仅数里之遥,其水域南端恰在沛境之内。其后,尽管生态环境不断变化,但这种自然形成的湖区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昭阳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是由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昭阳湖北接滕、峄二县,登舟北眺,峄山、凫山青翠苍莽,逶迤相连;湖西大堤高、宽二丈,南北一百余里,堤岸曲折有致,将一碧湖水紧紧地挽在身边。堤外,湖陵故城,龙飞千古的沛城,浓缩了几千年的历史风云。向南,微山岛、黄山、留城相属,直达古城徐州。这里山水相宜,文化古迹一个连着一个,像一条无限延伸的文化长廊。明代大学者黄道周《博物典汇》的描绘,把人带进诗意般的境界:“东眺滕峄,而崇岭峻岩,危磴干云,乔林拂日者,则千山头也。北顾邹鱼,而素萦碧联,磊磊砢砢岿然在望者,则峄山也。”实在是一幅层次分明的泼墨山水画了。
黄道周还有一段游昭阳湖的精彩描写:“日暮返棹而归。放舟芙蕖丛中,一望无极。亭亭者如夷光出浣,丽华晓妆,嫣然有态;偃偃者如新妇得配,倦而忘起;而风吹英落,又如姮娥脱遗,上接太虚之舍,下临元冥之宫……”比喻奇妙,令人遐想不已。“香风徐来,阵阵扑面,顾而乐之,安得关汉卿、罗贯中、李笠翁辈?再则如佛印其人者,与之烹酪把酒舱中,作诗论古,讲鸠摩什说,无为人生一大快也。”邀同道,论古今,真有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了。读妙语如入妙境,如悟人生,游人置身山水之间,穷天地物理,自然超然物外,乐不思归了。
黄道周崇祯时曾任礼部尚书,狷介亢直,不惮生死,当廷讥刺皇帝。他因“三君子案”下狱西曹,后被贬谪充军。此文写于他遭贬返闽过沛之时,其华丽意象之中的隐隐不平之鸣,正透露了他当时的真实心境。

⑨ 泰州兴化陈姓的由来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洒洒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之陈氏。
4、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
5、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

二、迁徙分布
自陈国内乱后,陈氏有几次外迁,分别为陈留、阳武户牍乡和固始。唐朝初期和中期,中原陈氏有两次南迁福建。
一是唐高宗总章二年,朝廷派陈政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蛮獠啸乱",陈政卒后,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平定局势后,设置了漳州郡。因之被后人称为"开漳圣王",其子孙称为"开漳圣王派"。
二是颖川陈实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挤,迁至福建同安,其后子孙兴旺,在福建发展成为"太傅派"陈氏。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陈氏入台,始于明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于明末随郑成功入台湾,为陈氏入台始祖。陈氏迁入越南的历史比较久远。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陈煚,于1228年创建越南陈朝,传8世13王,历时175年。
陈氏移居日本,始于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去的水手,此后有的在琉球群岛落户。明清以后,闽粤等沿海地区的陈氏,有许多人出海谋生。例如,陈臣留率亲族百余人迁居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另有一些人迁至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美、英、法、澳大利亚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灭纣后,把黄帝之后封于蓟,帝尧之后封于祝,帝舜之后封于陈。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们。
【郡望】
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陈氏,其开基始祖为齐王建三子陈轸。
广陵郡:西汉置国。此支陈氏,出自汉武帝之子刘胥之后所改陈姓后裔。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匈奴族陈氏。
武当郡:北魏置郡。这一支出自陈寔之后。
冯翊郡:汉武帝置郡。此支陈氏,出自陈宣帝之子沅陵王陈叔兴之后。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陈氏,出自唐代迁居京兆的陈寔后裔陈忠之后。
渤海郡:此支陈氏,宋太尉高琼之后。明洪武初,高谅入赘海宁城东陈明谊家为婿,其子荣遂承外家之姓为陈氏,而以父之高氏郡望为郡望,故称渤海陈氏,以别于外家原宗之颖川陈氏。

⑩ 江苏省兴化市的历史文化

兴化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地处苏北里下河腹地。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地势低洼,形如“锅底”,故有“水乡”之称。因四面环水,交通不便,地处偏僻,向有“自古昭阳好避兵”的说法。《兴化县志》(张志)载诗云:“我邑独少宛马来,大泽茫茫不通陆;外人羡着桃花园,万钱争租一间屋”。
相传, 春秋时兴化属吴, 战国时属楚, 为楚将昭阳的食邑。他是楚王族昭、屈、景三姓的后裔, 曾与魏战于襄阳, 以下八城有功,受封于海滨之地(即兴化一带),死后葬于城西阳山。故兴化又名“楚水”、“昭阳”。 秦汉隋唐时,兴化先后隶属于临淮、广陵、江都,皆古扬州地,其范围在海陵(今泰州)之北, 盐渎(今盐城)之南。

据《方舆纪要》载,原兴化县境本为海陵县的一部分。五代十国时期吴杨溥武义二年(公元920年),自海陵县划出部分为招远场,后改为兴化县,这是兴化县治的开始。五代《南畿志》亦有类似记述,并载当时的兴化县隶属于江都府。《文献通考》记述,吴改江都府,置兴化县。南唐时属海零(后下通称泰州)。

宋代的兴化,始隶扬州,后改泰州。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升高邮军为承州,割县(兴化)治之;高宗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复兴化县治,隶泰州。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又建高邮为军,仍以兴化隶属,后友隶泰州。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复隶高邮。

元代(公元1271-1368年),兴化属高邮府,隶扬州路。明代(公元1368-1644年)兴化属高邮州,隶扬州府。清(公元1644-1911年)初沿袭明的旧制,为扬州府高邮州兴化县,后直隶扬州府。

辛亥革命以后,兴化县直属江苏省。1933年省下设专区,兴化县又隶属于盐城专区。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一度率军、政机构撤至兴化。1939年国民党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率部进犯黄桥时,其军部即驻兴化城内。1941年,日军侵占兴化城,炮制了汉奸政权伪政府。

早在1938年至1939年,我党就在兴化境内建立了秘密组织,进行革命活动,发展革命力量。1940年初,在兴化农村建立了中共兴化县委,不久又建立了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当时的兴化县属苏中二分区。1945年8月,日寇投降。不久我军首次解放兴化城。1946年冬,我军暂撤,县城被国民党军占领,但农村的大部分仍在我控制之中。1948年底,兴化第二次解放。成立兴化县人民政府,隶属于扬州地区。

进入九十年代,兴化工农业飞速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兴化撤县建市,改为兴化市。近又改隶新成立的泰州地级市。

兴化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自古出了不少文化名人。明代接连有三个宰相:高谷、李春芳和吴【生生】;著名的文学家《水浒》作者施耐庵、中原才子宗臣(《古文观止·报刘一丈书》作者);清代又有“扬州八怪”两怪郑板桥、李【鱼单】以及刘熙载、任大椿、李详等文化名人。

阅读全文

与兴化名字由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岩名字寓意 浏览:278
制作名字的软件叫什么 浏览:460
好听的游戏情侣名字大全 浏览:856
姓名带薇的女孩名字 浏览:861
冬樱开头名字 浏览:168
晞彤这个名字寓意 浏览:446
猫咪名字大全phpwind 浏览:958
李性四个字的名字 浏览:956
lol好听的名字 浏览:909
善字开头的名字 浏览:295
张翊泽名字打分 浏览:389
带瑾的女孩高雅名字 浏览:886
2016女孩名字大全及寓意 浏览:170
三个字酒店名字 浏览:658
1999年12月18男孩名字 浏览:807
自己名字的含义作文 浏览:267
贷款公司小组名字大全 浏览:13
古代宫赋名字 浏览:934
四个人的微信群名字 浏览:300
怎么看名字五行缺啥 浏览: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