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廊坊的名字由来
从一所朱门高宅演变而来的地名“廊坊本叫侍郎房,一千年前把名扬。一南一北龙凤河,宝井吐珠兆吉祥……”一段歌谣,传唱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廊坊名字的由来。廊坊名字的由来,与出生在当地的一位历史名人紧密相连。他的名字叫吕琦,曾任五代时期后晋兵部侍郎。吕琦在历史上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的儿子却是赫赫有名。“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就是吕琦的儿子,北宋初年曾任宰相。吕琦在任时,在老家也就是现在的廊坊市区盖了一所大宅院。由于房屋高大,远近闻名,加上房子的主人是兵部侍郎,就成了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管它叫“侍郎房”。叫的时间长了,“侍郎房”变成了村名。又经过长期的口传笔写,慢慢地,就演变成为郎房——— 廊房——— 廊坊。滕中新老人曾在廊坊市党史部门工作多年。老人告诉我们,廊坊在200多年前,还只是一个小村落,那时的名字叫“郎房”。清乾隆十四年《东安县志》(东安,现廊坊市安次区)记载:“郎房,离城(指东安县城,现安次区光荣村)三十里;方位,县城东北路。”那时的廊坊,只有十几户人家。“郎房”演变成“廊房”,源于晚清光绪年间京奉铁路(现京山铁路)的修建。铁路修通后,1897年在郎房村西设立火车站,站牌为“廊房”。滕中新说,这一变化,可能是由于当时修建铁路的勘测人员很多来自北京,在北京前门一带有廊房头条、廊房二条等地名,因此这些早期的铁路修建者将“郎房”写成了“廊房”并被沿用下来。从“廊房”变成“廊坊”,则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滕中新分析,这可能是当时的人们为了书写好看、方便或者图省事,将“房”写成“坊”。
② 河北省的简称的由来
河北省简称“冀”的由来
在中国的远古时代,有一位治水的英雄叫“禹”,人们尊崇他,称他为“大禹”,又因为他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开国君王,又称他为“夏禹”。
在大禹的时代,洪水泛滥,他治理洪水以后,曾以山川大势,划全国为“九州”(这里的“州”不是行政区划,而是地理区域)。
到了战国时代,即公元前475至前221年,中国有一部记载上古之事的书叫《尚书》,其中有一篇地理著作叫《禹贡》,对这件事作了记载。
“九州”中头一个就是冀州,河北这块土地是古冀州的组成部分,以后不少朝代都在这里设过冀州,所以河北就简称为“冀”。
(2)香河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河北省的其他别称
河北省又以“燕赵”代称,因为在战国时期,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争夺霸业。在现在河北省境内,就主要的地理区域说,北有燕国之地,南为赵国之城,所以后世就以“燕赵”作为河北的代称。
中国到了封建社会晚期,金(公元1115至1234年)、元(公元1271至1368年)、明(公元1368至1644年)、清(公元1644至1911)四个朝代都先后建都北京,河北作为国都的屏护,倍受重视。
古时把国都附近的地方称为“畿辅”,所以河北大地又有“畿辅之地”或“京畿”的美名。现在,河北省依然作为首都北京的屏护,也常常被称为“畿辅之地”或“京畿”。
河北省的地理环境
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北距北京283公里,东与天津市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
隶属廊坊的“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被京津两市包围,成为河北省的一块“飞地”,为首都的“后花园”。
河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有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
河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1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7月平均气温18℃至27℃,降水量分布特点为东南多西北少。
河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文化,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拥有长城、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庙宇、清东陵、清西陵等3项5处世界文化遗产。
③ 河南跟河北名称的来历
1、河南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2、河北省
战国史,黄河以北的骑过土地称为河北。汉设河北县,唐设河北道。1928年设河北省。因古代属冀州地区,所以简称冀。
(3)香河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河南、河北的现代发展:以2018年为例:
1、河南
2018年,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55.86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9.38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2034.83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731.65亿元,同比增长9.2%。2018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0%,高于第二产业4.4个百分点。
2、河北
2018年,河北省生产总值实现36010.3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8.0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6040.1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6632.2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2:46.6:44.2,调整为9.3:44.5:46.2,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7772元,比上年增长6.0%。
④ 河北这个名字的由来
河北,因位于黄河下游以北而得名。“河北”是个古老的名称,最早以地域名称见诸于战国史籍,唐初始成为大行政区的名称,中华民国(1928年)由直隶省改为河北省。
⑤ 香河肉饼的来历传说
香河肉饼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其前身却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突厥饼。据说当时游走于我国北方草原大漠的游牧民族---突厥族,因为牛羊肉非常充足,面食稀少,所以来客人了,请他们吃面食,就是一种相当高的优待。
因此,在平时招待客人时,主人都会专门做成皮儿特别薄的肉馅饼,以表示自己的热情好客。后来,这种制饼的方法流传到了同样是古代少数民族聚居的回鹘及回回地区。
在明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就有大批回族人被迁移到北京东部河北香河一带。在移民香河的回族中,有个姓哈的人家搬过来不久,就开了家小饭店,并且取名“哈家店”。随之而来的自然还有他祖传的制饼技术。
后来,经过上百年的传承、研究、改进,哈老板及其子孙创造出了风味独特的香河肉饼。
但是,这香河肉饼能够迅速传遍全国,不仅与“哈家店”老板的技术有关,更重要的是还有曾经吃过并且不吝溢美之词的乾隆皇帝的推动。
因为哈老板把肉饼的形状味道发展到最佳状态,并且有人称其制作技术已经炉火纯青,所以引得喜欢微服私访的乾隆也赶来了。
1770年的一天,闲来无事,乾隆带着刘罗锅到了香河,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该吃点什么来。
突然,在路边,他们看见了“哈家店”香河肉饼的牌子,于是顿时想起,来香河,能不尝尝他们的肉饼吗?于是,二人挪步进去,直接就要香河肉饼。
少顷,跑堂的就端来了肉饼。而刚咬一口香河肉饼,乾隆就呆了,原来人间竞有如此美味。刚吃完,乾隆就高兴地要把自己的墨宝留下来。
这首小诗是这样写的:“香河有奇饼,老妪技艺新,此店一餐毕,忘却天下珍。”
就这样,因为乾隆皇帝的称赞,本来就小有名气的香河肉饼更是载誉全国,名扬天下。又因为香河在北京的东面,所以许多北京人又管香河肉饼叫京东肉饼。
⑥ 廊坊名称的来历:为什么叫廊坊
廊坊名字的由来,与出生在当地的一位历史人物紧密相连。他的名字叫吕琦,曾任五代时期后晋兵部侍郎。吕琦在历史上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的儿子却是赫赫有名。“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就是吕琦的儿子,北宋初年曾任宰相。
吕琦在任时,在老家也就是现在的廊坊市区盖了一所大宅院。由于房屋高大,远近闻名,加上房子的主人是兵部侍郎,就成了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管它叫“侍郎房”。
叫的时间长了,“侍郎房”变成了村名。又经过长期的口传笔写,慢慢地,就演变成为郎房——廊房——廊坊。如今,昭示廊坊历史的侍郎房牌楼就伫立在老廊坊西大街原址。
(6)香河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廊坊市位于华北平原中东部,河北省中部。廊坊境域北起燕山南麓丘陵地区,南抵黑龙港流域。廊坊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廊坊市地处海河流域中下游,素有“九河下梢”之称。
廊坊涌现出西晋文学家张华、唐代诗人王之涣、北宋名相吕端、宋代文学家苏洵、元代名相史天泽、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刘六、刘七等人物;境内有5条铁路干线,7条高速公路,10条国家和20条省级公路。
⑦ 进香河路的名称由来
解放前,在北极阁山下曾有一条进香河,但因此河长期淤塞,垃圾遍地,臭味熏天。解放后便被填平了,在其河道上修建了今天的进香河路,那么,“进香河”之名起源于何时?又因何而得名呢?
说起进香河的起源,最早可上溯至东吴大帝孙权在南京建都时。当时,此地靠近皇宫,地位十分重要。于是,孙权下令引后湖(玄武湖)水开凿潮沟,并与运渎、青溪、秦淮河和玄武湖相连,构成当时南京的河道体系。进香河最早就是潮沟的一部分。据说,六朝时秦淮河上的船队可经潮沟直抵皇宫门前。
隋灭陈后,隋文帝杨坚下令平毁南京城,潮沟便失去了它的作用,慢慢地便被淤塞了。直到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在鸡笼山(北极阁)上大建庙宇,据统计,当时鸡笼山上建有历代帝王庙、关公庙、真武庙、功臣庙、蒋王庙、都城隍庙、卞壶庙(纪念东晋忠臣卞壶)、忠烈庙、刘越王庙(纪念南唐大将刘仁)、曹武惠王庙(纪念北宋开国功臣曹彬)共十座庙宇,统称为“十庙”。后来,为了方便人们来鸡笼山进香礼佛,朱元璋下令疏通了山下已淤塞多年的潮沟。久而久之,来鸡笼山进香的人便把这条河称为“进香河”了。据说,当年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也曾从这条河到鸡笼山进香,因此,在民间也有人称之为马娘娘进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