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扶宁县来历
原抚宁县境,商、周时属孤竹国。
战国时为燕国之辽西郡。
秦,为辽西阳乐之地。
西汉,置骊城县。
东汉及三国时置临渝县。
西晋及南北朝,为平州阳乐县。
唐武德二年(619年),始设抚宁县。
辽初置新安镇,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复设抚宁县。元时,隶属平滦路。
抚宁区在秦皇岛市的位置
明清时,隶属永平府。
清乾隆二年(1737年),划深河以东之地于山海关设临榆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建都山设治局,划抚宁、临榆县长城以北绝大部分土地归其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抚宁、临榆属河北省唐山专区。
1961年6月,恢复抚宁县建制;
1983年5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抚宁县归秦皇岛市管辖。
2015年7月,撤销抚宁县,设立秦皇岛市抚宁区。
❷ 甘肃省各市县名称的由来
1、兰州: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是由皋兰山得名。由于古人约定俗成的省略方法,皋兰一词去“皋”留“兰”,得名兰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州,金城郡改为兰州,置兰州总管府,府治子城,“兰州”之称即始于此,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1941年7月始设兰州市。现为甘肃省省会。兰州又称“金城”,古时沿用此称时间最久、流传地域最广。
2、嘉峪关: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因有万里长城西起点──天下雄关嘉峪关而得名。“嘉峪关”意为“美好的山谷”,市域南靠祁连山,北倚马鬃山,东接酒泉盆地,西为平坦的戈壁,地处走廊西段最窄处。
3、金昌:金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金昌一名,因金川河从境内流经,取金字,因金昌系从永昌县析置,取昌字,二字相合而得名。汉置番和县,明为永昌卫,清改永昌县。1981年由永昌县析置金昌市。金昌盛产镍,其储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同类矿床中,居世界第二位,因有镍都之称。
4、榆中:县名。早在春秋战国时,秦“辟数千里,以河为境,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因县地处榆塞之中,故名榆中而得名。榆中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
5、白银:白银位于甘肃省中部,兰州市东北部。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在这里建厂采矿冶炼金、银。又因所采之矿多为白银,故也称“白银厂”,白银由此得名。
6、景泰:景泰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据说以明代宗年号景泰命名。又曰建县之时,以县境由原靖远县北区、原红水县两地组成,用靖字代靖远区,用永泰的泰字代红水县地,先拟为靖泰,后取靖字谐音恰为景泰,含有永期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故名景泰。
7、武威:武威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上游。武威在西汉初为匈妈所占据,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征服河西,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后来把这块地方取名武威,并设武威郡,以显示西汉王朝的军威和武功到达河西而得名。
西汉时称姑臧,东汉时改称武威。明代改凉州卫,清代改武威县。1985年改为武威市。
8、天水: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中游和嘉陵江上游,地当陕、甘、川三省之要冲。天水地名的由来,《秦州志》记载:郡前有湖,冬夏无增减,故有天水之名。
相传,汉武帝时期,在今天水市西南,有一日,突然地显红光,雷电交加,天摇地动,山崩地裂。地面裂开一道大缝,天水注入其间,遂成一湖。自此有湖水与天河相通之说,当地民众称为天水井。后来,汉武帝在湖帝建起城池,命名天水。天水县之名始于五代。
9、张掖:张掖地名源自“伸张国掖,以通西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张掖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张掖本来是匈奴觻得王的地盘,故被称为觻得,汉朝改其名为张掖,意思是伸张中国的臂掖,“以威羌狄”。
10、平凉: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公元358年,秦符坚欲讨前凉,于高平镇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由此得名 。
❸ 歙县名的来历
歙县历史来历:
据歙县下冯塘、新洲等地出土石器证实,旧石器时代,歙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1世纪以后,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属扬州,为“蛮夷”所属之地。
春秋时期属吴国,战国初属越国,后属楚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置歙县,属会稽郡(治三阴,即今浙江绍兴)。楚汉之际属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长兴),此时,歙县含今歙、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等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楚国;六年(前201年),属荆国(治今淮南);十二年(前195年),属吴国(治今江苏沛县)。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属江都国(治今江苏扬州)。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鄣郡改为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本县仍属之。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派部将贺齐出兵征服金奇、毛甘等山越部落后,从歙县析分出始新(今浙江淳安)、新定(今浙江遂安)、犁阳(今屯溪)、休阳(今休宁)四县,连同歙县、黟县共六县设新都郡。
三国时,属吴新都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属扬州。梁武帝承圣二年(553年),划出新安郡所辖歙、黟、海宁三县,置新宁郡。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撤新宁郡,复置新安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新安郡并入东阳郡,歙县并入海宁县;十一年(591年),复置歙县,置歙州,辖新安郡属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歙州改为新安郡,仍领休宁、歙、黟三县,郡治在歙。义宁年间(617-618年),汪华起兵占郡地,迁郡治于歙乌聊山,筑郡城。此后至清末,歙县一直未郡、州、路、府治。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汪华附唐,受封越国公。改新安郡为歙州。贞观元年(627年),歙州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属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年),歙州又改为新安郡;唐肃宗乾龙元年(758年),新安郡复改为歙州,隶属浙江西道节度使,本县隶属不变。大历五年(770年),歙州领六县,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的“一府六县”建制基础。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唐亡,淮南节度使杨渥仍称唐哀宗天佑年号,歙州附之。919年,歙州隶吴。937年,吴亡,隶南唐。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称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领六县,治所在歙县。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称徽州路,辖县不变。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称兴安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直至清末。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徽州府直属中书省。洪武二年(1369年),降婺源州为县,徽州府仍领六县,即: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
清太祖顺治二年(1645年),徽州府改隶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仍领六县。康熙元年(1662年),徽州属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徽宁道。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庆、徽州二府之名)。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3年6月,属芜湖道;17年8月,废道, 直属安徽省;21年10月,属安徽第十行政督察区;29年3月,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属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抗战胜利后,皖南行署撤销,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8日,歙县解放,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同年5月13日,属徽州专区;1956年3月,属芜湖专区;1961年4月,属徽州专区;1974年,属徽州地区。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黄山市,辖三区四县,即: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黟县、休宁县和祁门县。
❹ 江苏什么宁县
江苏省有睢宁县和阜宁县。
睢(suī)宁县,名字由水系睢水取“睢水安宁”之意而得来。江苏省徐州市辖县,位于徐州市东南部,西北部与东部分别与徐州市铜山区和宿迁市宿城区、宿豫区接壤,北部与邳州市毗邻,南部与西部和安徽省泗县、灵璧县相连。睢宁县处于徐连经济带的中心区域,是徐州都市区“一城两翼”的重要一翼。设有一个省级开发区,五大工业园区:宁江工业园、八里金属机电产业园、临空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区、桃岚化工园。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位于睢宁县境内,京沪高铁徐州至上海段辅助通道—徐宿淮盐城际铁路在睢宁过境设站,这将使睢宁县步入高铁时代,进一步的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阜宁县,属江苏省盐城市所辖县之一。地处江淮平原中部,县域介于北纬33°26′~33°59′、东径119°27′~119°58′之间,南北长52.5公里,东西宽48公里,面积1438.29平方公里;人口110.9万,辖4个街道,13个镇,“两区两园一湖”。阜宁县背倚苏北平原,面临苏中水网,南与建湖县毗邻,北与滨海县接壤,东与射阳县相连,西与淮安市、涟水县隔废黄河相望,西南与淮安市淮安区交界。阜宁是历史悠久的县份。古称黄浦,宋称庙湾,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县,史载阜宁“阜明水秀,乡坊稠密,土地肥饶,民灶辐辏”,素有“江淮乐地”之称。阜宁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是著名的“散文之乡”、“淮剧之乡”、“杂技之乡”、“全国建筑之乡”和“长寿之乡”
❺ 董志塬名称的由来
董志塬位于中国甘肃省东部。汉代称彭池塬,简称彭塬。北起驿马关至庆阳城一线,南止泾河谷地,东西介于马连河和蒲河间。包括甘肃省庆阳县大部及宁县、合水县各一部分。南北长87千米,东西宽36千米左右。面积2260平方千米。为陇东面积最大而较平坦完整的黄土塬。塬面海拔1200~1450米。有13条较大河沟呈辐辏状向塬心伸入,分割塬面成多数碎块。一般沟壑深150~200米。大小沟壑占面积的61%,荒坡又占沟壑面积57%。塬面年降水量约在500毫米左右,年均温8~10℃,无霜期150~180天。为冬小麦主产区。 “八百里秦川不及董志塬的一个边边”。在位于甘肃陇东黄土高原上有这样一个随处都可听到的传说,这一传说其真正含义如何无人考证,也无法考证,但其传说确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一传说对我这个地道的陕西关中人来说听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平常我听到这一传说既当作茶余饭后的一种笑料而已,仅是一笑了之。
董志塬位于甘肃庆阳境内,主要是指西峰周边地区,该地区气候湿润,黄土层深厚,加之有子午岭林区对其的庇护,使得董志塬这个靠天吃饭的旱塬连年风调雨顺,粮食稳产高产,群众生活相对富裕。对“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一条边边”仅是董志塬上的一种传说,另外还有环县的一种传说,既“若大的董志塬竟不如一个曲子川”。曲子是环县的一个乡镇,只因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地势平坦,水草丰美而将其称为曲子川。在环县人看来这一传说仅形容当地的富裕,并未与董志塬上人情淡薄相提并论,更未有贬低董志塬漠视生命的不仁之意,据说该传说也同样出自于一个乞讨者之言。
有年我回到关中老家,向村里的长者聊起此话题,他们都对此传说不屑一顾,论其经济基础、文化底蕴和历史上的灿烂辉煌都是若干个董志塬也无法比拟的。也正在此,一位长期在庆阳西峰工作且已退休的老人揭开了谜底。原来历史上河南常常发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大批量的逃荒乞讨者对善良、憨厚,土地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大西北情有独衷,他们出了家门一路西行,首先来到地处河南西大门的关中平原,尽管关中地域宽广,物产富饶,粮食自给有余,也难以招架如此规模的乞讨者,于是每遇行乞者上门乞讨总是一小块馍馍打发了之,所有行乞者多年在关中的建树也仅能维持生计。一天有位乞讨者在一位僧人的指引下,不顾劳累,穿越沟壑到达了董志塬,塬上的一位主妇见其精疲力尽,随请其到家中休息,管其吃喝后打发其继续自己的“职业”,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周围人家你端给馍馍,他给其饭菜,是这位乞讨者深感自豪与庆幸。董志塬边沟壑纵横,交通落后,信息不灵,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对外来之人有一种倍感亲切、亲热之情。经过几天的“劳动”这一个乞讨者收获频丰,由此发出了“八百里秦川不及董志塬一个边边”的感慨。然而,在此好景并不常,到了真正的董志塬其收获也不甚理想,于是在一路北上,到达环县的曲子后,当地的人家不但给其吃喝,还给其衣穿,使这位行乞者不及乐乎,由此又发出了“若大的董志塬竟不如环县的一个曲子川”的长叹。据说在曲子实现了“富裕”之后的行乞者利用其所得还施舍了亲邻,最后该乞讨者根据自己一路乞讨所积累的“越前行,条件越好,收获越大”的嘎经验继续北上,进入了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均不同的另一个平原地区,其最后的境况也就无人知晓了。
离开“八百里秦川”我的家乡关中近30年且长期又在兰州工作,周围结识了不少的庆阳朋友,又因工作关系经常去庆阳出差,可以说对庆阳的经济、文化等风土人情有一定了解,特别是其勤劳淳朴的民风经常吸引着我的注目。董志塬因与关中平原比邻且隔河相望,因而二者无论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其相近、相似、相同之处,庆阳一带就连说话的口音也都带有一股浓郁的“秦腔”味,因而每当我这个老陕出差来到庆阳就真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我期盼着董志塬真能够同“八百里秦川”一样,在西部大开发中成为我国本世纪西部经济建设的一个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