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云南大理‘蝴蝶泉’名字的来历
关于蝴蝶泉的由来,传说在苍山云弄峰下有一对男女青年,男的叫霞郎,女的叫霁姑,他俩深深相爱,常在泉边约会对歌。因霁姑的美貌被霸主虞王看中,就来抢亲纳妾。霞郎用计救出霁姑,虞王紧追不舍,他俩走投无路,双双跳人泉中,殉情而死,最后化为一双蝴蝶,在泉上翩翩起舞,此后人们就把无底潭叫作蝴蝶泉。这奇景,引来了无数瑰丽的诗篇,明代杨慎(蝴蝶戏珍珠花)一诗写道:“漆园仙梦到绡官,栩栩轻烟袅袅风。九曲金针穿不得,瑶华光碎月明中。”清代诗人沙深,在(上关蝴蝶泉)诗中赞道:“迷离蝶树千蝴蝶,衔尾如缨拂翠恬。不到蝶泉谁肯信,幢影幡盖蝶庄严。”
1962年,郭沫若来游,听当地同志介绍阿霁阿霞的爱情传说,即兴写下了长达76行的(蝴蝶泉》
㈡ 洱海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
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洱河、叶榆河、叶榆泽、弥河、“昆弥川”、昆明池等名,由西洱河塌陷形成,高原湖泊,外形如同耳朵,故名洱海。虽面积没有滇池大,但由于水位深,蓄水量却比滇池大。苍山洱海,山水相依。
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白族人民没有见过海,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
(2)大理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洱海的小故事
传说在古时候,帝王的女儿刚刚嫁人,丈夫就出征打仗了,一去十几年未归,听回来的人都说他已经死了,这位刚出嫁的公主就开始日夜哭泣,最终是以泪流成河洱海出现,此时公主也已经快寿命殆尽的时候,恰逢这时她的丈夫刚好归来,可是相聚之时又是永别之时。
公主的丈夫痛不欲生,大声对天发誓说自己要化山守海,二人生生世世以山水为伴,由此便有了洱海和苍山,苍山洱海相守至今,每当渔民打渔看到苍山上方两股云来回缠绕时便要赶紧收网回家。
因为这是公主和丈夫相聚之时,他们都会因为短暂的相聚而欣喜哭泣,而此时洱海变会掀起狂潮,风气云涌,非常害怕,每当这个时候洱海周边的人都会闭门不出,直到结束。
㈢ 大同 大连 大理 城市名字来历
大同 :
辽·宋·金
辽承唐制,即道--州(府)--县三级。康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为辽之陪都,大同城名始称于此,统二州七县:弘州(河北阳原县)、德州(内蒙丰镇西北岱海边),大同县、云中具、天成县(今天镇)、长青县(今阳高县东南)、奉义县(今大同市东北)、怀仁县(今怀仁东,大同南30公里)、怀安县(今河北怀安镇东南)西京大同广袤20里,建有西京同文殿,设留守衙。北门东为大同府衙,西为大同驿。重熙十七年(1048年)分云中置大同县。(隋开皇年间为防御突厥进攻,在大同川即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大连市得名于大连湾;也是不容置疑的。大连市最早兴建大连湾镇一带,后来才逐渐移筑于东、西青泥洼渔村。
一八九八年,沙俄强行租借旅大。次年七月三十一日,沙皇政府把清泥洼一带命名为“达里泥”(意距离彼得堡“遥远的”地方)。“达里尼”,正是利用“大连”的谐音与俄语的,“遥远的”一词相符。日俄战争后日本辽东守备军司令命令废除“达里尼”,自一九零五年二月十一起改称“大连市”。
大理:
公元897年至公元902年,权臣郑买嗣在广大人民反对南诏统治者的大势下,先后杀了南诏王隆舜及其子舜化贞,夺得了政权,改国号“大长和”。在大长和国建立后36年,权臣东川节度使杨干贞杀了郑隆旦(大长和国三世国王),灭了大长和国,拥立清平官赵善政为国王,国号“大天兴”。过了10个月,杨干贞又废赵善政而自立为王,国号“大义宁’”。在南诏灭亡后短短的30多年间,这里像走马灯一样先后发生了三个短命政权的交相更替。由于彼此间的混战及实行苛政重赋,引起了奴隶、自由民及各部落百姓的纷纷起义。这时,南诏派往通海的节度使段思平(白族,大理喜洲阁洞垮村人,为南诏开国功臣段俭魏之后)把持地方势力,以“减尔税粮丰,宽尔诺役三载”的诺言,与滇东“三十七部”的贵族反抗武装在石城(今曲靖)会盟,于公元937年率军到达洱海,攻破龙尾城(今下关),打垮了杨干贞,占领了羊直咋城(今大理县城地区),灭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号称“大理国”的新政权。据史书记载,段思平建立政权之后,“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可见他改国号日“大理”,就是要大大调理各方面的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理”与“治”同义,“大理”即是“大治”的意见。
从此,“大理”一词便被沿袭成为以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地区的专有地名。
㈣ 大理为何名为大理丽江为何名为丽江
“大理”一①词来源于南诏国第十一①世王世隆的国号“大礼国”`.“礼” 与“理”谐音,为“大治大理,以礼治国”的意思`.“大理”一①词最早 见于后晋天福二②年段思平建立的“大理国”,“大理”开始以国号的形 式泛起`.“理”与“治”同义,“大理”乃是“大治”的意思`.此后, “大理”一①词便被沿袭成为洱海为中央的白族地区的专有地名`
“丽江”一名,始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行政区丽江路。《元史·地理志》说:“路因江名。”就是说,“丽江”地名的由来最早起源于金沙江的别称“丽水”。
㈤ 大理三塔的得名来由是
大理三塔(崇圣寺三塔)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雪峦万仞、镂银洒翠的点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为苍洱间的胜景之一。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
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则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凡17层砖,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放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
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锋;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千寻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10级密檐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97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
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坪(相等)”。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㈥ 云南省的名字由来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开西地南夷,置县24,云南为其一。
取县名为“云南”有三种说法,一是“彩云南现”说,建县时,县治驻地现云南驿村北面的龙兴和山出现五彩云霞,县城在彩云之南称“云南”;二是“云山之南”说,云山即(现宾川鸡足山,常凝云气高数丈,县城在云山之南称云南;三是“武帝追梦”说,相传汉武帝夜梦彩云,遣使追梦,在今祥云县境追到彩云,因置云南县 。
唐朝,南诏王阁罗凤遗使到长安拜唐王,王问:君在何方?使遥指南曰:南边云下。于是在朝廷心目中“云南”便为祖国西南边疆地域的代称,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王便封阁罗凤为“云南王”。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云南县的地域上曾设过云南郡、云南赕、云南州,“云南”两字一直沿用。
明至清代为区云南县与省名的使用混暇,常将云南县称为“小云南”。民国七年(1918年),为免省县同名,将“云南县”改名“祥云县”。
(6)大理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云南著名景点
1、昆明市石林风景区
昆明市石林风景区,又称为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离云南省会昆明78公里。范围达350平方公里。昆明市石林风景区开发为游览区的主要是: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2、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
3、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北76米处有梅溪,东靠滇藏公路。
4、三江并流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 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三江并流的上部在西藏东南部,下部分在云南省。
㈦ 大理寺的名称由来
寺的名称与古代官名有关.
明清时以礼、户、吏、兵、刑、工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所居称“寺”。秦时,凡宦官任外廷职务的,官合通称为寺。如大理寺、大常寺、鸿胪寺等。后来,官府都引申为“官寺”。
东汉明帝时,天竺国僧摄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经东来,止于洛阳鸿胪寺。以后,在雍关以西专筑藏经之舍,命名“白马寺”。由此,“寺”便成为僧人藏经、讲佛的场所。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公元424年),以“伽蓝”为僧寺名,隋炀帝大业中改称道场,唐朝又复改称寺,一直至今。
我国的寺与庙有本质的区别,寺是外来宗教的宣讲所,供奉的是佛,这些佛是超然世外的。人们在寺中的祈求,寻求的是精神上的安慰。而庙奉供的多是历史上的名人,如关帝庙、忠武庙、孔庙;有些则是百姓世俗的宗教场所,如主生死祈福的东岳庙等。
㈧ 白族名称的由来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与古代的羌人有渊源关系。早在公元1世纪(汉代)以前就分布在洱海一带。公元2世纪,汉武帝就在这里设置了郡县,公元3--4世纪,由于战乱,不少汉族人曾避难来到白族地区,部份与其融合;公元715年由云南东部迁到洱海地区的大量各族人民融合于白族。14世纪前后有不少屯军的汉族人在此地,后来也与当地白族人融合。后来部份彝族、阿昌族人先后也有融合到白族中去的。自称“白子”、“白尼”,“子”、“尼”都是“人”的意思。汉意为“白人”。旧称“民家”,他称“那马”、“勒墨”。据说因为他们崇尚白色,故称“白”。 要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带等地,贵州、四川凉山州及湖南省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
㈨ 大理为什么又称下关啊!
因为下关是大理州、市政府所在地。
下关镇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是大理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云南滇西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其前身为云南省下关市,建市于上世纪50年代,是云南最早建市的四个地区之一,后80年代下关市与大理县,凤仪县合并成立大理市,下关成为大理市的下属镇。
下关镇是滇西物资集散和交通枢纽的重镇。本镇西依苍山,东有洱海,年降水量695.3㎜、年均气温15.1℃,昼夜温差小,环境污染少,山林、水、风、地热矿等自然资源丰富。下关国土面积168.7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为4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5万人。
大理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据文献记载,4世纪白族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许多氏族部落,史书中称为“昆明之属”,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前221年, 秦朝开始经营西南,在西南地区建立行政机构,自此开始中央王朝对大理的统治。
(9)大理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下关镇的人文地理
下关镇不但是滇西的现代化重镇,又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遗迹的城镇。其前身龙尾关古城始建于唐朝,其地处进入南诏国都的咽喉地带,曾是南诏与唐朝抗争的古战场,“天宝之战”即发生在此。
下关镇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和城遗址、《南诏徳化碑》、佛图寺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大唐天宝战士冢;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将军洞、龙尾城遗址、大展屯东汗墓遗址、大理州人民政府办公楼。镇内有21个少数民族,主要以白族为主,民俗丰富多彩。
㈩ 大理的来历谁知道,告诉我!
大理”这个名称从何而来? 在后晋天福元年 (公元936年),即大理国建立以前,“大理”一词还没有见诸于有关洱海区域的史籍。司马迁的《史记》称洱海附近一带为“叶榆”,当时洱海也叫叶榆泽 (又称 “叶榆水”)。汉元封二年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这里设置了云南 (今祥云)、叶榆 (今大理、洱源)、邪龙 (今巍山)、比苏(今云龙)4县,隶属益州郡;东汉、蜀汉、晋、南朝,先后归人永昌、云南和东西河阳等郡属。唐开元廿五年(公元737年),蒙舍诏 (在今巍山)的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六诏,建立了南诏地方割据王朝,于公元739年迁都大和城 ( 又叫太和城,在今大理太和村西)。到了阁逻凤的孙子异牟寻又迁都羊苴咩城 (即今大理城)。在南诏统治时期,在这个区城一直无 “大理”之称。 南诏是封建军事奴隶制性质的政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度行将被新兴的封建领主制所取代。反映在南诏统治集团内部便出现了贵族豪强趁南诏政权衰微之机,内则清平官 (即宰相)专政,外则节度使 (即都督)擅权的混乱局面。在清平官和节度使中,大多数是代表新兴封建领主势力的先进汉族和 “白蛮”大姓豪族,其中以郑、赵、杨、段的势力最大。这种状况,造成了新旧势力之间互相争夺政权的局面。公元897年至公元920年,权臣郑买嗣在广大人民反对南诏统治者的大势下,先后杀了南诏王隆舜及其子舜化贞,夺得了政权,改国号“大长和”。在大长和国建立后26年,权臣东川节度使杨干贞杀了郑隆 (音旦,大长和国三世国王),灭了大长和国,拥立清平官赵善政为国王,国号“大天兴”。过了10个月,杨干贞又废赵善政而自立为王,国号“大义宁”。在南诏灭亡后短短的30多年间,这里像走马灯一样先后发生了三个短命政权的交相更替。由于彼此间的混战及实行苛政重赋,引起了奴隶、自由民及各部落百姓的纷纷起义。这时,南诏派往通海的节度使段思平 (白族,大理喜洲阁洞谤村人,为南诏开国功臣段俭魏之后)把持地方势力,以“减尔税粮半,宽尔摇役三载”的诺言,与滇东 “三十七部”的贵族反抗武装在石城 (今曲靖)会盟,于公元937年率军到达洱海,攻破龙尾城 (今下关),打垮了杨干贞,占领了羊苴咩城 (今大理县城地区),灭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号称 “大理国”的新政权。据史书记载,段思平建立政权之后, “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可见他改国号“大理”,就是要大大调理各方面的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理”与“治”同义,“大理”即是 “大治”的意见。 从此,“大理”一词便被沿袭成为以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地区的专有地名。 蒙古宪宗三年 (公元1253年),忽必烈 “革囊渡江”征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行省,国王段氏被任为大理世袭总管。蒙古至元七年 (公元1270年)置大理路,辖境包括现今大理、洱源、巍山、祥云、永平,以及姚安、大姚、保山、腾冲等地,治所在羊苴咩城。明洪武十五年 (公元1382年),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 (云南内地共设有20个府),辖境相当于现在的大理、祥云、宾川、洱源、云龙等县。这当中,作为洱海周围的大理县也数易其名,元朝至元二十六年 (公元1289年)置太和县,1913年改名大理县,羊苴咩城也就改称大理城。 由此可见,“大理”一词作为专有地名,是段恩平建大理国后才出现的。 胡蔚本《南诏野史》记载:“德宗甲子兴元元年,牟寻迁居史城,改号大理国”。但此书成书较晚,史料多不确切。又(元史,地理志)记载:“至异牟寻又迁于再郡史城,又徒居苴咩城,即今府治,改号大礼国。”于是,有一种说法认为大理的得名可能与此有关。 有一种说法认为,“大理国”的“大”字是限制词,和“大长和国”、“大灭兴国”、“大义宁国”的“大”字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