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襄樊的由来
2800年的岁月,“南船北马”的地理位置,众多的人文景观——宝刹禅林、古城遗址、三国遗迹以及历代名人的墓冢、故居……这便是襄樊扔有的全部历史吗?2800年的历史是从樊城建城算起的,那襄阳城的历史有多长呢?
《神秘的襄阳城》中的很多问题现在并没有答案,但它可以引起我们的思索。
神秘一——
襄阳建城的三种说法
2800年前,周宣王把一块丰饶的土地封给了身边的要臣仲山甫,樊城在那时建城。那么襄阳城呢?襄阳的建城有三个说法:
1、襄阳“上古为襄国”。襄阳上古时期确有许多小国,如商周时期就有“卢、彭、罗、濮、邓”等。卢国在南漳县境武安镇西,罗国、濮国在宜城钟祥境内,彭国在今谷城境内,邓国在今襄樊市区及樊城以北。可是,却找不襄国的记载。
2、襄阳的前身为古邓国。《史记.索隐》中记载,襄阳城凤林关以北是古邓国的地盘,楚国的北部边境在这一带。但邓国原在黄河流域,是夏以前的古国,西周中直才迁到汉水中游今襄城区一带,那这之前的襄阳与谁有关呢?
3、襄阳古为“方城”。杜棣生据《竹书纪年》、《诗经》等典籍考证是西周周宣王的大将方叔创建襄阳,名为“方城”,地点 在万山附近,万山原名也叫“方山”。万山至襄阳城之间有“大城西垒”,即楚国的“北津戍”旧址。现在的襄阳城是汉宋时奠定的规模格局。
神秘二——
襄阳城得名的三种说法
1、一般人认为,汉水经过襄樊这一段,名叫“襄河”(流传在天门仙桃一带的小调《玉娥郎》有唱襄河的内容,就名叫《襄河谣》)。山南水北为“阳”,襄阳城在汉水即“襄河”以北,应名为“襄阴”,为何叫襄阳?
2、《荆州记》说“驾山而下谓之‘襄’”,襄阳城南岘山北麓的十里小河因而名叫“襄水”,襄阳城因此而得名。东汉应劭也这样解释说:襄阳“城在襄水之阳”。
3、襄阳城的得名可能与牛郎织女在天河的浪漫神话传说有关。汉水和天河在先秦的口中都叫“汉”,在他们的心目中,汉水和天汉是一回事。西汉毛苌《诗传》就说:“汉,天河也。”刘邦被项羽封在汉中,心中老大满,萧何劝刘邦说:“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大王王汉,抚其民,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襄樊段汉江基本是东西走向,让襄城区与樊城区隔江相望。这一段汉江的走势与天上的牛郎织女段天河十分类似。“牛郎、织女”的名称,目前可见的最早出处为《诗经.小雅.大东》。襄阳和襄河的“襄”字,与《诗经.小雅.大东》中的“虽则七襄”同用一个“襄”字,可能有内在联系。
神秘三——
襄阳城布局的三种情况
1、襄阳城的城址由万山附近的“方城”,经过襄阳城西的“北津戍”,逐步迁移到现在的位置。襄阳城的现址,3000年以前还是不稳定的沙洲,沼泽与河道,两年多年前才稳定来来成为陆地。这里的陆地是由万山一带逐步向东扩展的,所以襄阳的城堡是逐步由西向东迁移发展的。
2、襄阳城的格局,西离山5公里,南离山2.5公里,东离江1.5公里,北依汉江为天堑。山城之间有平原良田自然河流和人工护城河,避开了山洪毁城和敌人依山攻城,可谓“其险足固,其土足食”。各城门皆有瓮城,东南西门的护城河和防御设施范围宽达300多米,堪称“世界之最”。这“铁打的襄阳”里有多少奥秘可寻?
3、襄阳城“背山面水”、“藏风聚气”。岘山像翠屏耸峙西南,汉水似玉带环绕东北。号称“城湖”的护城河玉璧一般与清澈的南渠一起点缀其间,十分美丽。这样的传统风貌,本身就是一个十分罕见的大规模的古风特色旅游公园。
摘自襄樊吧“http://post..com/f?kz=128764203”
⑵ 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什么时候改的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游。襄樊,是襄阳与樊城的合称,汉江穿城而过,南为襄阳、北为樊城。襄阳筑城于汉初、樊城始于西周,综合建城史长达2800余年。古代襄阳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要道。
现代襄樊建市于1950年5月,由当时襄阳县的襄阳与樊城两镇组成。1979年6月升为省辖市,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在合称襄樊、升格规模后,这座城市迅速在汉江经济带上崛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中国轻工城市中的领跑者。然而地名彷佛尴尬襄樊无法愈合的伤口,60年来,襄阳称谓在城市前行中一步步远离母体。
魏晋之后,无论政权如何更迭,襄阳始终是“府、道、郡,公署、专区、地区”等区域性概念以及作为治所“县”的地域性概念——这一复合形态存在。1950年代,管辖新生襄樊的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地级机构)驻在襄阳古城,襄阳县治则移至樊城。在其后“以粮为纲”指导的数十年内,襄阳始终是湖北农业的旗帜,襄樊则跻身新兴工业城市行列。1983年8月19日,襄阳地区与襄樊市合并,地级襄樊仍辖襄阳县。1984年城区改革,古城所在的江南片区以“襄城”之称增设新区,也就是说现今游客要找的襄阳,在称谓上变成了襄城。
襄阳称谓名不符实,不止让游客尴尬。多年来,各界有识之士为此奔走呼吁。其间,当地屡次展开的区划调整都让“襄阳”错失“回归”良机。1992年8月1日,民政部批准襄阳县政府驻地由市区樊城迁至郊外的张湾镇,襄阳称谓在地理上彻底远离襄樊核心区。2001年底,襄阳撤县建区。至此,襄阳名实分离成为城市演进的历史伤口。
事实证明:襄阳称谓的迁移与复制是不尊重历史的。既然是错误的、不严肃的,当然需要及时修正与复原。在践行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襄樊更名正当其时,这也正是民间躁动的根本原因。
原来历史只需要被尊重
对整座城市的未来,任何人都有美好憧憬的权利。那么,襄樊2007年启动的更名论证,可以视作官方用有限行动向市民表达的无限尊重。只不过,民间期待太急迫了。
如今,经历阵痛的工业襄樊在艰难转型后苦苦寻求崭新蜕变,两千余年的丰厚积淀反倒上升为城市竞争的核心内涵。城市名称理所当然进入城市崛起的考量范围——襄阳,这两个字太具诱惑了!
最近五年,襄樊决策层频繁更迭,旅游在2009年上升至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动力极。主政者通过各种场合发出“打好三国文化牌”的声音,这种高调的声音远超出行动的想象。2010年春天,当新一波外地游客莅临襄樊,探访襄阳城外隆中山谷的诸葛亮隐居地时,会走上更加便捷的旅游专线。作为响应湖北建设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具体步骤,襄樊以隆中景区为龙头打造的“三国旅游链”初现端倪。
在襄樊,更名在政界与民间保持异乎寻常地一致。在政界,更名的收益愿景一旦被诉诸报告就太有说服力了,而再现襄阳显赫的历史渊源对草根意义何在?透过市民的网络发言不难看到,他们仅只需要还原被人尊重的过往。这种情味浓郁的自然流露,成为更名(还原)工程的有力推手。
总体上看,襄樊无论如何都要为自己正名。毋庸置疑的是,这个棘手浩繁的工程只是在还原历史。鉴于城市整体更名需要大量消耗,目前市民倾向于在保持整体建制与区划基础上,改“襄城区”为“襄阳区”、现“襄阳区”另行命名。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襄樊更名呈现更多公益与文化的色彩,因此更多市民乐意分享这件“快乐的烦恼”。他们坚信,只要顺应历史的脉络前行,城市一定令他们生活更美好。
⑶ 襄樊改名为襄阳的原因
襄阳市原名襄樊市。201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更名“襄阳”凸显文化底蕴
“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对位于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襄樊,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给予了极高评价。
据悉,对于襄樊更名“襄阳”的讨论,早于数年前就已民间引发热论。据消息称,从2007年开始,襄樊市政府就正式启动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的调研论证工作。
有襄樊市民认为,“襄阳”地名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襄阳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改襄樊为“襄阳”,以更开放的胸怀融入当今中国主流经济圈,势在必行。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冻国栋教授认为,将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是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在历史上,襄阳的地位就高于樊城,此次改名更凸显了襄阳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尚重生教授认为,襄樊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此次更名实为大打文化牌,文化意图十分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名襄阳市,将会扩大该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对旅游业有一个较大的促动。
⑷ 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呢
在1950年到2010年之间,湖北有个城市叫襄樊。说到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它的知名度非常低,别说外省人了,就是省内人也不一定都知道这个地方。
然而,这个地方本来的名字并不是襄樊。在1950年以前的两千多年里,它都叫另外一个名字,而这个名字,绝对是如雷贯耳,华夏大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名字叫襄阳。
或许韩国襄阳郡的这件事给了中国襄阳市很大的刺激。很多国人都骂棒子搞阴谋,抢我文化不要脸。在韩国的这种刺激下,中国人好像有点顿悟,来了一次暂时性的反省和补救。襄樊在岘山文化祭申遗成功的同时改回了原名,很难说没有韩国这件事刺激的原因。
⑸ 襄樊为什么改名叫襄阳
一、原名襄阳,解放后因扩建更名襄樊。
然,世人只知襄阳,而不知襄樊,对经济文化交流带来诸多不便!
经多方努力,于公元2010年12月9日,再次更名为襄阳!
二、襄阳市下有四区六地;
四区: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鱼梁洲经济开发区;
六地:宜枣老保谷南,即宜城市、枣阳市、老河口市、保康县、谷城县、南漳县;
三、襄阳知名景点:
1、古隆中和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树木葱郁,真乃清幽宁静之地!
门口宽大的石壁刻录着学院宗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仿佛某个伟大思想依然在指引着学生们独立自主的思考:天下趋势,个人梦想。
2、城内一地多景:襄阳古城昭明台(内有襄阳博物馆免费领门票)--襄阳小吃街--襄阳古城楼临汉门(可买票登楼瞭望门外的宽阔的汉江和樊城区建筑群)
3、襄阳护城河沿岸观光带特别是南侧和东侧;
4、 城外一地双景:
习家池(免费,森林公园,四季景色变幻美妙,特别是春花秋叶)
唐城影视基地(收费);
5、烈士陵园:爬山,瞻仰烈士丰碑,上山有阶梯,下山有跑道、山外还有山,往来无复路(免费);
6、真武道观:立于悬崖峭壁之上,香火至今绵延不绝,中央碑石中仿佛刻录着时代沧桑; 我非真心求道,日落归家需早(大概收费15元)。
7、米公祠:现代化大建筑群里,偶遇江南庭府之景,小巧玲珑,清幽宁静,我心甚喜,不愧是大书法家米芾故居(大概收费15元)。
8、绿影壁,这里是襄阳城主住的地方,门外有大石屏幕,或是古代张贴重要告示之处,内还有大厅小院小树小亭和晌午疯狂欢叫的小鸟!(大概收费10元)
如果你是有心人:你会发现1-2-3-4-5-6-7-8是一条十字曲线,襄阳市政府完全可以开发一条14(8-22)小时轮转的旅游公交线,路线是: 1-2-3(东侧)-7-3(东侧)-2-8-3(南侧)-4-5-6-1,一线串起八地九景。
想想,在文理学院-古隆中旅店住下(学校旁边吃住可能便宜又方便),早上在文理学院小吃街吃完热乎乎的早餐出发,到了昭明台博物馆免费看看,出来在小吃街买个烧烤或串串走向临汉门,感受大理石路青瓦屋的别致,临汉门上楼看一江春水和对面高大的建筑群, 而后你有三种选择 3、7、4,或者三个都玩一遍,真是爽歪歪。 逛完7返回中午又可以在3吃热闹午饭,下午继续去逛8-3-4-5-6,简直爽爆了!
在缺乏这条公交线路的情况下,牛人只能自己开车或骑自行车才能玩到。
差点忘了:9黄家湾,它与古隆中同路,它是襄阳自助野炊好去处,它是四驱车爬山好去处,是一个收费的公园。
你问理工学院和襄汽学生怎么办?
答:坐车出来学校,完全可以搭乘此旅游公交专线!甚至可以把文理后山和理工学院后山的那条乡间小路加宽加固通公交,实现四校互通的后山捷径。(四校:文理、理工、襄职、襄汽)
四、文化艺术人物: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等。
对就是你的靖哥哥,对也是我心中永远的小龙女!详情我就不多说了,看过的都懂。
五、为何从古至今如此出名?因为地理位置险要!
襄阳在中国地理位置险要,属于南下北上战略要地,中国一旦发生全国性战乱,此处必有一场决定性战役。因为攻下襄阳,意味着武汉失去了大后方,马上就可以攻下武昌,此时依据长江天然屏障形成划江对峙的局面。 对峙一段时间后,如果渡江作战成功,继续拿下湖南、江西等省市基本没有多少悬念,然后一举南下。
南方剩下的天险估计只有:重庆(长江上游天险+多山,后方适合大量军队驻扎的四川盆地)、云贵,然而云贵基本全是深谷和高山,一旦战乱摧毁重要桥梁和险峻山路,交通将非常闭塞,不利于大量部队驻扎,只适合游击作战。
这解释了国共内战 渡江战役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抗日战争时期,张自忠将军死守襄阳,于公元1940年5月16日阵亡于襄阳宜城。因为这里失守,后面不知道有多少省市的百姓要惨遭日军屠戮。张自忠将军是中国负有历史使命感的民族英雄!
和平时期,这里也南上北下重要枢纽,襄阳是仅次于武汉的人流、物流、经济、文化聚散地。无论什么时代,为了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考虑,交通基础设施:铁路、飞机、高速等,一般都有经过它。而且这个地方有长江一大支流汉江、又是一个大平原,有利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它们都需要水和大平原。和平时期,繁荣富强,常出大文学家(米芾、孟浩然、杜甫、宋玉、王逸等等)。战乱年代,常出英雄、智者(或说战略家,例如:诸葛亮、庞统、伍子胥等)。
襄阳有太多的历史,是创造众多英雄、智者的地方,也是众多英雄、智者的埋骨之地,然,它一直常青,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来这里必将出现更多英雄、智者的传奇故事。不知孔明先生,出茅庐之前有没有研究过中国地理和历史,我想他是有所涉及的,不然不会有:隆中对策,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
有空你应该去古隆中看看,至少感受一下古隆中的宁静,用心体会那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然后思考一下:世界大势,个人梦想。
⑹ 襄樊是如何改名为襄阳的呢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文化内涵非常深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能够充分体现其博大精深,比如最简单的起名字,我们都知道由古至今人们都经过深思熟虑才得出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名字,譬如邯郸、连云港、平凉、襄阳等等,其中襄阳曾经一度更名为襄樊,但是由于要求外界的刺激以及恢复襄阳名字的民意过高,因此经过审批襄樊更名为襄阳。
最后,自从恢复襄阳之后,不仅让襄阳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而且还让襄阳市这座文化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大,从而推动襄阳市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⑺ 襄樊地名的来历
襄樊由来据史书记载,襄樊始建于周宣王樊邓时期,距今约2800年,古时襄阳城、樊城分属荆豫二州、及至明清为襄阳府,民国初期为襄阳道。1932年为湖北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三年后改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7年7月成立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1983年10月,襄阳地区与襄樊市合并为襄樊市。
⑻ “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
襄樊更名襄阳
60年“襄樊”,让位2000年“襄阳”
2010年12月2日,人民日报湖北分社社长顾兆农发布了一条不到60字的消息,称国务院已批准同意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一夜之间,湖北第二大城市襄樊的近600万人口,全成为“襄阳”居民。
襄阳“生”襄樊,襄樊“吃”襄阳襄樊“吃掉”襄阳,主要来自1949年之后的重大调整——1950年5月,隔着汉水相望的襄阳、樊城两镇合并为襄樊市,为县级市,由襄阳地区专员公署管辖。
襄樊为何抛弃两千年的名字,至今没有具体说法。襄樊市原政协常委、襄樊五中退休历史教师李治和说,1950年襄阳城区另组襄樊市时,因为襄阳地区仍然存在,并管辖该市,本地人并没太多感觉。
1983年8月,襄阳地区撤销,行政区并入襄樊市。当地著名历史学者刘克勤认为,一方面当时决策程序简单,“几个领导就定下名字”;另一方面,当时的襄樊是与苏锡常齐名的国内重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因素是当时政府决策考虑的最主要因素。
不同的声音当时就有,不过,“那时候没有议论的空间。”襄樊市原政协常委李治和说,从1986年襄樊入选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始,恢复襄阳的声音一直不断。
2001年10月,在襄樊参加“诸葛亮文化节”的李辉,在《人民日报》发表《襄樊何不称襄阳》,使得襄樊更名首次成为全国性议题,陈礼荣、袁鹰、冯骥才、刘德鸿等国内知名学者陆续加入论战。
不过,这次“规格不俗”的文艺界论战,并未演化为政府行为。
2006年12月,风向突变。一份由襄樊市政府办公室转发的民政局文件透露,“从2007年开始启动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的调研论证工作。”
尽管只有短短半句话,敏感的政协委员很快从2007年起开始发起提案。2008年1月,政协委员曹建东更联合177人,建议“将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民政局文件还被传到天涯、猫扑等国内知名网站的襄樊版,更名议题开始在民间热议。
一位文史专家表示,恢复“襄阳”的名字之后,当地在诸葛亮之争中,将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南方周末记者获悉,2008年襄樊市政府正式向湖北省政府提出申请,当年10月,省政府召开省长办公会专门研究此案,并获湖北省委支持,呈报民政部。很快,来自北京的消息称:民政部同意,分管副总理签字。
此次国务院除批复襄樊市改襄阳市外,亦决定襄阳区改成襄州区。一位襄阳区政府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8年,民政局曾向该区征求意见,区领导放弃了“鹿门区”、“浩然区”等名字,选择了“襄州区”。
“市里要名气,区里要大气。”上述官员说,“现在很多县都改成‘州’,实在很粗糙很俗气。”襄州是襄阳在唐代和北宋时期的地名。。。
⑼ 襄阳这个名字的由来
2800年的岁月,“南船北马”的地理位置,众多的人文景观——宝刹禅林、古城遗址、三国遗迹以及历代名人的墓冢、故居……这便是襄樊扔有的全部历史吗?2800年的历史是从樊城建城算起的,那襄阳城的历史有多长呢?
《神秘的襄阳城》中的很多问题现在并没有答案,但它可以引起我们的思索。
神秘一——
襄阳建城的三种说法
2800年前,周宣王把一块丰饶的土地封给了身边的要臣仲山甫,樊城在那时建城。那么襄阳城呢?襄阳的建城有三个说法:
1、襄阳“上古为襄国”。襄阳上古时期确有许多小国,如商周时期就有“卢、彭、罗、濮、邓”等。卢国在南漳县境武安镇西,罗国、濮国在宜城钟祥境内,彭国在今谷城境内,邓国在今襄樊市区及樊城以北。可是,却找不襄国的记载。
2、襄阳的前身为古邓国。《史记.索隐》中记载,襄阳城凤林关以北是古邓国的地盘,楚国的北部边境在这一带。但邓国原在黄河流域,是夏以前的古国,西周中直才迁到汉水中游今襄城区一带,那这之前的襄阳与谁有关呢?
3、襄阳古为“方城”。杜棣生据《竹书纪年》、《诗经》等典籍考证是西周周宣王的大将方叔创建襄阳,名为“方城”,地点 在万山附近,万山原名也叫“方山”。万山至襄阳城之间有“大城西垒”,即楚国的“北津戍”旧址。现在的襄阳城是汉宋时奠定的规模格局。
神秘二——
襄阳城得名的三种说法
1、一般人认为,汉水经过襄樊这一段,名叫“襄河”(流传在天门仙桃一带的小调《玉娥郎》有唱襄河的内容,就名叫《襄河谣》)。山南水北为“阳”,襄阳城在汉水即“襄河”以北,应名为“襄阴”,为何叫襄阳?
2、《荆州记》说“驾山而下谓之‘襄’”,襄阳城南岘山北麓的十里小河因而名叫“襄水”,襄阳城因此而得名。东汉应劭也这样解释说:襄阳“城在襄水之阳”。
2、《荆州记》说“驾山而下谓之‘襄’”,襄阳城南岘山北麓的十里小河因而名叫“襄水”,襄阳城因此而得名。东汉应劭也这样解释说:襄阳“城在襄水之阳”。
3、襄阳城的得名可能与牛郎织女在天河的浪漫神话传说有关。汉水和天河在先秦的口中都叫“汉”,在他们的心目中,汉水和天汉是一回事。西汉毛苌《诗传》就说:“汉,天河也。”刘邦被项羽封在汉中,心中老大满,萧何劝刘邦说:“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大王王汉,抚其民,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襄樊段汉江基本是东西走向,让襄城区与樊城区隔江相望。这一段汉江的走势与天上的牛郎织女段天河十分类似。“牛郎、织女”的名称,目前可见的最早出处为《诗经.小雅. 大东》。襄阳和襄河的“襄”字,与《诗经.小雅.大东》中的“虽则七襄”同用一个“襄”字,可能有内在联系。
神秘三——
襄阳城布局的三种情况
1、襄阳城的城址由万山附近的“方城”,经过襄阳城西的“北津戍”,逐步迁移到现在的位置。襄阳城的现址,3000年以前还是不稳定的沙洲,沼泽与河道,两年多年前才稳定来来成为陆地。这里的陆地是由万山一带逐步向东扩展的,所以襄阳的城堡是逐步由西向东迁移发展的。
2、襄阳城的格局,西离山5公里,南离山2.5公里,东离江1.5公里,北依汉江为天堑。山城之间有平原良田自然河流和人工护城河,避开了山洪毁城和敌人依山攻城,可谓“其险足固,其土足食”。各城门皆有瓮城,东南西门的护城河和防御设施范围宽达300多米,堪称“世界之最”。这“铁打的襄阳”里有多少奥秘可寻?
3、襄阳城“背山面水”、“藏风聚气”。岘山像翠屏耸峙西南,汉水似玉带环绕东北。号称“城湖”的护城河玉璧一般与清澈的南渠一起点缀其间,十分美丽。这样的传统风貌,本身就是一个十分罕见的大规模的古风特色旅游公园。
摘自襄樊吧“http://post..com/f?kz=128764203”
参考资料
http://..com/question/1241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