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廊坊名词解释
廊坊市名称的由来及历史变迁
新华网河北频道 ( 2007-05-29 09:48:48 ) 稿件来源: 河北日报
从一所朱门高宅演变而来的地名
“廊坊本叫侍郎房,一千年前把名扬。一南一北龙凤河,宝井吐珠兆吉祥……”一段歌谣,传唱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廊坊名字的由来。
廊坊名字的由来,与出生在当地的一位历史名人紧密相连。他的名字叫吕琦,曾任五代时期后晋兵部侍郎。吕琦在历史上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的儿子却是赫赫有名。“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就是吕琦的儿子,北宋初年曾任宰相。
吕琦在任时,在老家也就是现在的廊坊市区盖了一所大宅院。由于房屋高大,远近闻名,加上房子的主人是兵部侍郎,就成了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管它叫“侍郎房”。叫的时间长了,“侍郎房”变成了村名。又经过长期的口传笔写,慢慢地,就演变成为郎房——— 廊房——— 廊坊。
滕中新老人曾在廊坊市党史部门工作多年。老人告诉我们,廊坊在200多年前,还只是一个小村落,那时的名字叫“郎房”。清乾隆十四年《东安县志》(东安,现廊坊市安次区)记载:“郎房,离城(指东安县城,现安次区光荣村)三十里;方位,县城东北路。”那时的廊坊,只有十几户人家。“郎房”演变成“廊房”,源于晚清光绪年间京奉铁路(现京山铁路)的修建。铁路修通后,1897年在郎房村西设立火车站,站牌为“廊房”。滕中新说,这一变化,可能是由于当时修建铁路的勘测人员很多来自北京,在北京前门一带有廊房头条、廊房二条等地名,因此这些早期的铁路修建者将“郎房”写成了“廊房”并被沿用下来。
从“廊房”变成“廊坊”,则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滕中新分析,这可能是当时的人们为了书写好看、方便或者图省事,将“房”写成“坊”。
三角地上成长起现代小城
在廊坊人的记忆中,廊坊的成长与铁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晚清时期,京山铁路修建并在廊坊设站。随着铁轨的延伸,在原来一片空旷的田野上,客商开始云集,人口与日俱增。短短几年,廊坊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小镇,并随着义和团“廊坊大捷”蜚声国内。
如今,穿行在廊坊市区笔直宽阔的马路上,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看不到半点过去村庄的影子,曾是高宅大院的“侍郎房”更是早已无迹可寻。
如今从横跨京山铁路的银河大桥西行,便来到了廊坊的“原点”——— 当年的郎房村。老廊坊人将这里称为“三角地”。如果不是当地老人的指点,我们险些与廊坊最古老的元素擦肩而过。窄窄的街道,临街的房屋有的出租作了美容美发店,有的开成了小饭馆。虽然店铺的招牌还不算陈旧,但灰暗、破损的墙体让人一看便知这已是有年头的老屋。紧靠京山铁路的,是已经被废弃了的廊房火车站。这座晚清时期的建筑,历经百年风雨更显寂寞,偶有列车疾驰而过,巨大轰鸣声惊起了在铁皮屋顶上“踱步”的几只麻雀。
随着1989年廊坊新火车站的投入使用和城市的发展,这里渐渐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如今,这里的老居民绝大多数已经搬走。站在银河大桥上向四周眺望,桥下被一片砖红色填满的三角地在远处高楼大厦的映衬下,反而透出几分沧桑与质朴。对于这片早已失去往日繁华的地方,廊坊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开发一定要与保护并重。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历史与现代交融、放飞人们怀旧思绪的一个绝好去处。
冲刺环渤海地区园林式生态型宜居名城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廊坊建城区面积已达54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了40万人。
廊坊人爱这座美丽的城市。他们为这座城市描绘着美好的未来:打造京津之间的新兴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园林式生态型宜居名城,把廊坊市区打造成为环渤海区域内“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且具有北方鲜明特色的代表性城市。到2010年,廊坊城市规划区面积将达到115平方公里,人口将达到60万。
这个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按照“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要求,围绕组团式发展布局,廊坊市加强市区主城区、万庄新区、开发区“小三点”组团建设,一个具有绿色隔离空间的三角形组团式城市结构已具雏形。
http://cache..com/c?word=%C0%C8%B7%BB%3B%D3%C9%C0%B4&url=http%3A//www%2Exici%2Enet/b627480/d53091545%2Ehtm&p=&user=
B. 廊坊市安次区的“安次”名称的由来
廊坊市分为安次区和广阳区。铁路以西为安次区,以北为广阳区。
C. 介绍一下廊坊
哪方面呢?
概况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市区地理坐标:东经116038′07〃-44′06〃,北纬39028′42〃-32′54〃,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总面积6429平方千米。总人口395.7万人(2006年末)。市人民政府驻广阳区。邮编:065000。代码:131000。区号:0316。拼音:Langfang Shi。廊坊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4300年,廊坊人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聚居耕种,创造和延续着人类的文明。
[编辑本段]历史上的廊坊
十八世纪初廊坊还是一个偏僻小村,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京山铁路建成通车,并在此设站,之后才渐成集镇。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军首领西摩尔率英、美、法、德、俄、意、日、奥八国联军沿京山铁路北侵,义和团奋起迎击,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廊坊大捷”。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城区面积0.4平方公里,人口近4千。已建有“三角地”、东南西北四条主街及东小街、南小街。
1948年12月13日廊坊解放,当时城区面积仅0.5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人。共8条街道(4条主街与4条背街),全部为土路,且较狭窄,全长不足3000米。城区仅有房屋3000余间,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1949年初廊坊设镇,隶属安次县。1950年安次县政府迁驻廊坊。1958年全国农村以社代乡,廊坊镇遂并入廊坊公社。1965年又重新恢复廊坊镇建制。1969年天津地区革命委员会迁址廊坊。
1975年,将廊坊公社划归廊坊镇。1982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廊坊镇改为廊坊市(地辖),1983年安次县并入廊坊市。198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廊坊地区改称廊坊市(省辖),原廊坊市改为安次区。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廊坊市面积6330平方千米,人口391万人(2004年)。2005年,廊坊市辖2个市辖区、5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即安次区、广阳区、三河市、霸州市、香河县、永清县、固安县、文安县、大城县、大厂回族自治县。
安次区:面积595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邮政编码065000。区人民政府驻南门外大街。区辖2个街道、4个镇、4个乡:银河南路街道、光明西道街道、落垡镇、码头镇、葛渔城镇、东沽港镇、杨税务乡、仇庄乡、调河头乡、北史家务乡。共有27个居委会、284个行政村。
广阳区:面积313平方千米,人口41万人。邮政编码065000。区人民政府驻北门外大街。区辖4个街道、3个镇、1个乡:银河北路街道、爱民东道街道、解放道街道、新开路街道、新源道街道、南尖塔镇、万庄镇、九州镇、北旺乡。
霸州市:面积784平方千米,人口57万人。邮政编码065700。市辖6个镇、6个乡:霸州镇、南孟镇、信安镇、堂二里镇、煎茶铺镇、胜芳镇、岔河集乡、康仙庄乡、东杨庄乡、王庄子乡、东段乡、杨芬港乡。
三河市:面积643平方千米,人口48万人。邮政编码065200。市辖10个镇:洵阳镇、李旗庄镇、杨庄镇、皇庄镇、新集镇、段甲岭镇、黄土庄镇、高楼镇、齐心庄镇、燕郊镇。
固安县:面积697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邮政编码065500。县人民政府驻固安镇。县辖5个镇、4个乡:固安镇、宫村镇、柳泉镇、牛驼镇、马庄镇、东湾乡、彭村乡、渠沟乡、礼让店乡。
永清县:面积774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邮政编码065600。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县辖5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永清镇、韩村镇、后奕镇、别古庄镇、里澜城镇、管家务回族乡、曹家务乡、龙虎庄乡、刘街乡、三圣口乡。
香河县:面积458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邮政编码065400。县人民政府驻淑阳镇。县辖7个镇、2个乡:淑阳镇、蒋辛屯镇、渠口镇、安头屯镇、安平镇、刘宋镇、五百户镇、钱旺乡、钳屯乡。
大城县:面积910平方千米,人口46万人。邮政编码065900。县人民政府驻平舒镇。县辖7个镇、3个乡:平舒镇、旺村镇、大尚屯镇、南赵扶镇、留各庄镇、权村镇、里坦镇、北位乡、大广安乡、臧屯乡。
文安县:面积980平方千米,人口46万人。邮政编码065800。县人民政府驻文安镇。县辖12个镇、1个民族乡:文安镇、新镇镇、苏桥镇、大柳河镇、左各庄镇、滩里镇、史各庄镇、赵各庄镇、兴隆宫镇、大留镇镇、孙氏镇、德归镇、大围河回族满族乡。
大厂回族自治县: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邮政编码0653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大厂镇。县辖2个镇、3个乡:大厂镇、夏垫镇、祁各庄乡、邵府乡、陈府乡。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编辑本段]人口与民族
2006年末总人口395.7万人,比年初增加4.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8万人,出生率为12.22‰,死亡人口2.2万人,死亡率5.51‰,净增人口2.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71‰,比上年提高0.83个千分点。
全市共有32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9.6万人,以回族、满族为主体,分别有人口6.6万人和2.2万人,分别占少数民族总人口68.7%和22.9%。
全市有一个民族自治县(大厂回族自治县),两个民族乡(文安县大围河回族满族乡和永清县管家务回族乡),84个民族村。
[编辑本段]东方大学城
东方大学城是由北京市外企服务总公司投资兴建的高校密集型教育基地。位于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靠京津塘高速公路,距北京40公里,天津60公里。总占地近2万亩,计划投资120亿元人民币,10年内要完成包括教学楼、科研实验楼、现代图书馆、运动中心、教师公寓以及幼教、小学、中学、医疗、商业餐饮、文化娱乐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780万平方米,最终形成一个可容纳15万名学生和5万名员工的现代化教育园区。其一期工程占地近2千亩,于2000年9月交付使用。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高等学校和北京市第25中学已入驻,近万名学生和教职工已开始在这里学习、生活和工作。2001年9月开始,二期工程部分交付使用。大学城提供办学基础设施,如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等。目前,与大学城投资方签约合作办学的高校有27所,近4万学生学习生活在东方大学城(以下简称大学城)。
东方大学城是由企业投资、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产业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东方大学城不仅是教育城,更是人才城、科学城、产业城、生态城、旅游城。
[编辑本段]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环京津经济圈的中心,大北京规划圈的腹地,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廊坊出入口处,于1992 年6 月26 日正式开始建设。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有1000多家企业进区,其中包括美国天河集团、德国鲁尔集团、德国西门子、韩国LG集团、澳大利亚BHP等15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国涉及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典、丹麦、荷兰、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3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子、食品、新型建材、轻工纺织、生物制药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被原国务院特区办列为向海外客商重点推荐和重点联系的九个开发区之一。
[编辑本段]廊坊市名称的由来及历史变迁
从一所朱门高宅演变而来的地名
“廊坊本叫侍郎房,一千年前把名扬。一南一北龙凤河,宝井吐珠兆吉祥……”一段歌谣,传唱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廊坊名字的由来。
廊坊名字的由来,与出生在当地的一位历史名人紧密相连。他的名字叫吕琦,曾任五代时期后晋兵部侍郎。吕琦在历史上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的儿子却是赫赫有名。“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就是吕琦的儿子,北宋初年曾任宰相。
吕琦在任时,在老家也就是现在的廊坊市区盖了一所大宅院。由于房屋高大,远近闻名,加上房子的主人是兵部侍郎,就成了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管它叫“侍郎房”。叫的时间长了,“侍郎房”变成了村名。又经过长期的口传笔写,慢慢地,就演变成为郎房——— 廊房——— 廊坊。
滕中新老人曾在廊坊市党史部门工作多年。老人告诉我们,廊坊在200多年前,还只是一个小村落,那时的名字叫“郎房”。清乾隆十四年《东安县志》(东安,现廊坊市安次区)记载:“郎房,离城(指东安县城,现安次区光荣村)三十里;方位,县城东北路。”那时的廊坊,只有十几户人家。“郎房”演变成“廊房”,源于晚清光绪年间京奉铁路(现京山铁路)的修建。铁路修通后,1897年在郎房村西设立火车站,站牌为“廊房”。滕中新说,这一变化,可能是由于当时修建铁路的勘测人员很多来自北京,在北京前门一带有廊房头条、廊房二条等地名,因此这些早期的铁路修建者将“郎房”写成了“廊房”并被沿用下来。
从“廊房”变成“廊坊”,则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滕中新分析,这可能是当时的人们为了书写好看、方便或者图省事,将“房”写成“坊”。
三角地上成长起现代小城
在廊坊人的记忆中,廊坊的成长与铁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晚清时期,京山铁路修建并在廊坊设站。随着铁轨的延伸,在原来一片空旷的田野上,客商开始云集,人口与日俱增。短短几年,廊坊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小镇,并随着义和团“廊坊大捷”蜚声国内。
如今,穿行在廊坊市区笔直宽阔的马路上,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看不到半点过去村庄的影子,曾是高宅大院的“侍郎房”更是早已无迹可寻。
如今从横跨京山铁路的银河大桥西行,便来到了廊坊的“原点”——— 当年的郎房村。老廊坊人将这里称为“三角地”。如果不是当地老人的指点,我们险些与廊坊最古老的元素擦肩而过。窄窄的街道,临街的房屋有的出租作了美容美发店,有的开成了小饭馆。虽然店铺的招牌还不算陈旧,但灰暗、破损的墙体让人一看便知这已是有年头的老屋。紧靠京山铁路的,是已经被废弃了的廊房火车站。这座晚清时期的建筑,历经百年风雨更显寂寞,偶有列车疾驰而过,巨大轰鸣声惊起了在铁皮屋顶上“踱步”的几只麻雀。
随着1989年廊坊新火车站的投入使用和城市的发展,这里渐渐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如今,这里的老居民绝大多数已经搬走。站在银河大桥上向四周眺望,桥下被一片砖红色填满的三角地在远处高楼大厦的映衬下,反而透出几分沧桑与质朴。对于这片早已失去往日繁华的地方,廊坊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开发一定要与保护并重。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历史与现代交融、放飞人们怀旧思绪的一个绝好去处。
冲刺环渤海地区园林式生态型宜居名城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廊坊建城区面积已达54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了40万人。
廊坊人爱这座美丽的城市。他们为这座城市描绘着美好的未来:打造京津之间的新兴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园林式生态型宜居名城,把廊坊市区打造成为环渤海区域内“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且具有北方鲜明特色的代表性城市。到2010年,廊坊城市规划区面积将达到115平方公里,人口将达到60万。
这个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按照“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要求,围绕组团式发展布局,廊坊市加强市区主城区、万庄新区、开发区“小三点”组团建设,一个具有绿色隔离空间的三角形组团式城市结构已具雏形。
城市创新成绩显著,成功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荣誉称号,两次被评为“国家双拥模范城市”,2007年又在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上荣获跨国公司最佳投资中国城市奖。
[编辑本段]水文气候
廊坊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秋高气爽,冷热适宜。
气温:廊坊市年平均气温(1971-2000)为11.9℃。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零下4.7℃;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2℃。
无霜期:全市早霜一般始于10月中、下旬,晚霜一般止于翌年4月中、下旬,年平均无霜期为183天左右。
降水量: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971-2000)为554.9毫米。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多集中在夏季,6-8三个月降水量一般可达全年总降水量的70-80%。
日照: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971-2000年)在2660小时左右,每年5-6月日照时数最多。
风力:本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年平均风速多在1.5-2.5米。
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同时气象灾害较多,干热风、雷雨冰雹大风、连阴雨、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廊坊自然资源丰富,有平坦肥沃的土地,四季分明的气候,类型多样的植被,蕴藏丰富的矿产。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廊坊经济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土地资源
廊坊土地资源比较丰富,除北部有76平方公里的低山丘陵外,98%的土地为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层深厚,土壤类型多样,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水资源
廊坊处在海河流域中下游,水系发达,流经本市的大小河流有20条,一般平均每年可拦蓄地表水3.33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7.74亿立方米。
气候资源
廊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秋高气爽。年平均气温11.9度,年平均降水554.9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8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660小时左右。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矿产资源
廊坊位于燕山山脉的南侧,有着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熔剂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紫砂陶瓷用粘土、海泡石以及地下热水、矿泉水等矿产资源。煤炭主要分布于北部三河市和南部大城县境内,根据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对大城县地下煤田多年的勘查,大城县地下蕴藏着一个储量高达190.1亿吨的优质煤田,煤层几乎遍布该县全境,在这个西南一东北走向的煤区中,煤炭资源分布在地下2000米以浅,含煤14层,厚度达27.6米,总含煤面积达1040平方公里;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安次区、永清县、固安县、霸州市和文安县,已探明石油储量2亿吨,天然气储量186亿立方米;辖区内各区、市、县均有地下热水分布,总面积达1007.9平方公里,出口最高温度达93摄氏度,极具开发价值。
植物资源
全市植物资源有127科,400余属,920种左右。栽培植物有粮食作物、豆类、薯类、油料、棉麻、烟草、药材、蔬菜、瓜类、林果、牧草等11大类共100多种。
被称为
[编辑本段]印刷之乡
的廊坊
2005年10月26日,廊坊市200余家印刷及相关企业负责人欢聚一堂,庆祝廊坊市印刷协会成立,廊坊市副市长吕爱英到会祝贺并讲话。此次加入廊坊市印刷协会的企业单位及个人共有207个。
河北省廊坊市素有“印刷之乡”之称,廊坊的印刷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发展于九十年代,进入新世纪后,逐步形成了上规模、上水平的趋势,奠定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到 2004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印刷企业 1550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108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261家,出版物装订(含专项制版)企业339家,其他印刷企业442家,打字复印400 家。印刷业拥有固定资产27亿元,从业人员6万人,产值25亿元,与京津250多家出版单位建立有稳固的业务关系,年生产能力用纸量 3000万令;近年来,我市印刷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产值、利税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市印刷业综合实力在全省排位第一。市委、市政府将印刷业列入全市八大支柱产业之一。
印刷协会成产后将担负起组织各印刷企业生产经营,引导企业加强自我管理,推广先进技 术、交流工作经验,抵制非法出版、印刷、发行活动,规范印刷市场秩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等职责。
[编辑本段]城市荣誉
1998年国家双拥模范城市
2003年全国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
2003年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2003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3年5月18日,在全国中等城市中率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
2004年科技强警示范城市
2005年被新华社评为中国二十佳投资区
2006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
2006年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2006年国家环保模范城
2006年国家园林城市
2006年保护臭氧层示范城市
2007年国家节水型城市
2007年首批中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
D. 廊坊名称的来历:为什么叫廊坊
廊坊名字的由来,与出生在当地的一位历史人物紧密相连。他的名字叫吕琦,曾任五代时期后晋兵部侍郎。吕琦在历史上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的儿子却是赫赫有名。“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就是吕琦的儿子,北宋初年曾任宰相。
吕琦在任时,在老家也就是现在的廊坊市区盖了一所大宅院。由于房屋高大,远近闻名,加上房子的主人是兵部侍郎,就成了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管它叫“侍郎房”。
叫的时间长了,“侍郎房”变成了村名。又经过长期的口传笔写,慢慢地,就演变成为郎房——廊房——廊坊。如今,昭示廊坊历史的侍郎房牌楼就伫立在老廊坊西大街原址。
(4)廊坊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廊坊市位于华北平原中东部,河北省中部。廊坊境域北起燕山南麓丘陵地区,南抵黑龙港流域。廊坊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廊坊市地处海河流域中下游,素有“九河下梢”之称。
廊坊涌现出西晋文学家张华、唐代诗人王之涣、北宋名相吕端、宋代文学家苏洵、元代名相史天泽、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刘六、刘七等人物;境内有5条铁路干线,7条高速公路,10条国家和20条省级公路。
E. 廊坊的历史,详细写廊坊原先是什么样子
从一所朱门高宅演变而来的地名
“廊坊本叫侍郎房,一千年前把名扬。一南一北龙凤河,宝井吐珠兆吉祥……”一段歌谣,传唱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廊坊名字的由来。
廊坊名字的由来,与出生在当地的一位历史名人紧密相连。他的名字叫吕琦,曾任五代时期后晋兵部侍郎。吕琦在历史上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的儿子却是赫赫有名。“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就是吕琦的儿子,北宋初年曾任宰相。
吕琦在任时,在老家也就是现在的廊坊市区盖了一所大宅院。由于房屋高大,远近闻名,加上房子的主人是兵部侍郎,就成了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管它叫“侍郎房”。叫的时间长了,“侍郎房”变成了村名。又经过长期的口传笔写,慢慢地,就演变成为郎房——— 廊房——— 廊坊。
滕中新老人曾在廊坊市党史部门工作多年。老人告诉我们,廊坊在200多年前,还只是一个小村落,那时的名字叫“郎房”。清乾隆十四年《东安县志》(东安,现廊坊市安次区)记载:“郎房,离城(指东安县城,现安次区光荣村)三十里;方位,县城东北路。”那时的廊坊,只有十几户人家。“郎房”演变成“廊房”,源于晚清光绪年间京奉铁路(现京山铁路)的修建。铁路修通后,1897年在郎房村西设立火车站,站牌为“廊房”。滕中新说,这一变化,可能是由于当时修建铁路的勘测人员很多来自北京,在北京前门一带有廊房头条、廊房二条等地名,因此这些早期的铁路修建者将“郎房”写成了“廊房”并被沿用下来。
求好评,谢谢了!!!
F. 请问廊坊市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啊有没有什么典故
从一所朱门高宅演变而来的地名
“廊坊本叫侍郎房,一千年前把名扬。一南一北龙凤河,宝井吐珠兆吉祥……”一段歌谣,传唱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廊坊名字的由来。
廊坊名字的由来,与出生在当地的一位历史名人紧密相连。他的名字叫吕琦,曾任五代时期后晋兵部侍郎。吕琦在历史上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的儿子却是赫赫有名。“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就是吕琦的儿子,北宋初年曾任宰相。
吕琦在任时,在老家也就是现在的廊坊市区盖了一所大宅院。由于房屋高大,远近闻名,加上房子的主人是兵部侍郎,就成了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管它叫“侍郎房”。叫的时间长了,“侍郎房”变成了村名。又经过长期的口传笔写,慢慢地,就演变成为郎房——— 廊房——— 廊坊。
G. 历史上的廊坊是什么样的
一、历史上的廊坊是从一所朱门高宅演变而来的地名。
二、“廊坊本叫侍郎房,一千年前把名扬。一南一北龙凤河,宝井吐珠兆吉祥……”一段歌谣,传唱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廊坊名字的由来。
三、廊坊市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聚居。4000年前“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安墟”即为今天的廊坊市安次区。
H. 河北的廊坊市名称来历
.廊坊名称的来历,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宋朝初年,安次县出了个宰相,名字叫吕端。吕端的父亲叫吕琦,吕琦的官职是兵部侍郎。吕琦在任时,他在老家盖了一所大宅院,就在现在的廊坊市区。由于房屋高大,远近闻名,加上房子的主人是兵部侍郎,所以就成为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老百姓管它叫“侍郎房”。叫的时间长了,“侍郎房”变成了村名。又经过长期的口传笔写,慢慢的,就演变成为郎房——廊房——廊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