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济州岛在古代叫什么名字,是何时纳入了韩国的版图
济州岛在古代是一个独立的小国家,叫做耽罗,而不属于朝鲜半岛的一部分,后来耽罗对朝鲜进行了朝贡,成为了一个附属国,到了高丽时代,耽罗就被高丽给吞并了,彻底成为了朝鲜半岛统治的一部分领土,近代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地处南部的济州岛理所应当就属于韩国管辖了。
到了后来,朝鲜半岛重新统一,成为了高丽王国,这个时候耽罗国也被高丽所吞并,成为了高丽王国的一部分,当时济州岛就已经被设了郡,就如同现在的省一样,到了公元十三世纪,济州岛这个名字就出现了,后来朝鲜半岛又被日本吞并,等到日本被击败了以后,分裂出韩国和朝鲜两块部分,而济州岛地处南部,自然就属于韩国控制了。
2. 济州的历史沿革
济州,因其地临汶、泗、沂、洸、济五水而得名,初设于今茌平西南,后置于巨野,自公元423年始建,至元代终废(1348年),其900年间,济州时置时废,竟达8次之多。说到济州,不能不说到巨野,因为设在巨野的济州的发展变化,除因改朝换代,或受社会发展的因素制约外,与济水、大野泽有密切的关系,大野泽(后名巨野泽、梁山泺,泺是泊的古体)是一个烟波浩淼大水连连的巨大的湖泊,距巨野五里之遥,为黄河冲积济水所汇而成的湖泊,巨野就是因大野泽而得名的。
由于济水与大野泽相通,地处大野泽的巨野就成了水运交通和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的地区,五代以后,由于黄河屡次溃决,河道南移,大野泽的水域面积不断增大,到了宋元时代,正如施耐庵《水浒传》上所说的已汇成八百里的梁山泊,现存的东平湖是其中的一部分。
北宋以后,济水畅通,漕运大兴,设在巨野的济州,就成了京东西路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施耐庵《水浒传》中所说的济州,就是今天的巨野县城,港汊纵横、莲苇绵蔓、水天一色、地势险要的大野泽历来是农民起义聚众起事的地方,五代后周的统治者,为了镇压大野泽的农民起义军,始将济州设在巨野,北宋王朝屡次征剿梁山农民起义军都是经济州,然后水陆并进直奔梁山的。
金天德二年,也就是1150年,那是巨野人民的灾难的时刻,汹涌的黄河溃破决口,滔滔黄水如饿虎扑向人间,无情地淹没了巨野,巨野之民啼饥号寒、托儿带女,背井离乡,四处逃难,迁散于嘉祥、金乡、郓城,自然济水也未幸免于难,黄河将济水水道淤浅,航运停止,从此便将济州迁往任城,但是,似乎济州对巨野有些留恋,元朝建都北京后,济水虽成枯河,但大野泽之水,仍可通舟行船,战略地位尚在,于是又恢复巨野,复将济州置巨野,然而好景不长,元末明初,由于黄河多次大决口,济水、大野泽渐为黄水所淤,水上运输宣告停止,自此盛极一时的济州,不得不迁往巨野以东的城市—任城,即现在的济宁了。
尽管这中间在巨野、任城之间几次进行济州、济宁府、济宁路的设废回迁,但是,由于黄河泛滥的影响,济州在巨野最终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济宁成了济州、任城县两级衙门会同一隅的城市了。
可以说,我市西部地区历史上由于黄河水患的影响,地理地貌变迁波动较大,致使人民生活不安、政区设置变化频繁、行政区划紊乱。向往安宁,企盼稳定,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于是济宁这个吉祥名称的出现也就是必然的了。
大水漂济州, 济州移任城, 人往高处走, 济州变济宁。
济州变济宁
“济宁”一名的出现是元至元八年,即1271年,升济州为济宁府开始的,济宁一名的由来,是因“济水南会泗,北会汶,州居其中,故以济宁为名”。又因巨野一带曾被河水淹没,而任城“地势高亢,关津险阻”,“可保安宁”,故名济宁。济州—济宁名称的变换,是济宁地区历史地理变迁的见证,虽然一字之差,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 自元代途径济宁的京杭大运河全面贯通,在全长1800公里的大 运河的滔滔碧水的滋养下,
从此,济宁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条大运河, 千里碧水流, 帆船首尾衔, 都过济宁州。
我国元明清三朝都城都在北京,在古代没有铁路、公路的情况下,贯通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交通地位尤为重要,封建王朝视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命脉,而济宁恰恰位于大运河南北之间的中轴线上,是运河的水脊,闸口众多,过往船只到济宁必须落帆停船等候提闸放水方能通过,每天最多时停留上千艘船只,因此说济宁是运河的咽喉之地,是江北最大的码头和物资集散中心,每日里河道内帆樯如林,舟船如练,官船商舟,画舫游艇,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船工摇浆击水,拉纤号子响彻云霄,河两岸百物堆山,商贾云集,南船北马,人烟拥簇,酒楼歌馆,笙歌喧嚷,一片热闹繁荣景象。
运河流水千古流, 流到济宁古渡头, 画里帆船江南来, 船到码头货到州。
运河流水千古流, 流到济宁古渡头,
画里帆船江南来, 青山隐隐水悠悠。
这是济宁码头水乡缤纷图。
十里人家两岸分, 酒楼歌馆相映闻, 上下楼台火照火, 往来车马人拥人。
这是济宁运河两岸如画的夜景图。 大运河为济宁流来了信息、财富、技艺、人才。竹器业、药材业、铜器业、皮革业、酱菜业、烟草业、点心业等百业并举,当铺、钱庄、粮行、茶楼、饭店、戏院、会馆、教堂等遍布大街小巷,古运河畔弦歌杂,南门内外灯火明,大街小巷车辐辏,城内城外路纵横,朝廷命官、贩夫走卒、军阀官吏、貂裘豪客、富商大贾、金钗玉坠、名伶艺女、莺莺燕燕、簇簇胭脂、青红帮、一贯道、拆白党、白相人、小偷流氓、妓女骗子等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在济宁这个水旱码头演绎出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悲喜剧。 明清时期,大运河把济宁推向了历史的颠峰,使济宁盛况空前,创造了当时全省全国的几个第一。 济宁是当时全国33个工商业大城市之一, 济宁是运河沿线上的对外商贸的7大商埠。 济宁是全国10大药材市场之一。 济宁明清时期为全省三大纺织中心之一。 济宁的烟草业清代位居全省首位。
济宁清代人口达14万之众,仅次于济南和青岛。
济宁的政治地位明清时期居山东首位,全省两个直隶州,一个济宁,一个临清。
济宁元代商业之盛,河水一趟,黄金万两,年商税额即达白银12403锭,济宁路居北方21路的第4位。清代济宁聊城临清济南的库银占全国的75℅。 济宁明清时期出过333个进士,2名状元,2名榜眼,全省共出了6名状元,济宁占2名,可谓比例之高。 济宁清代康熙五下江南三次御驾济宁州,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每次都驻跸济宁,留下了皇棚湾、皇营、龙行胡同等地名遗迹和民间传说。
济宁辖区的南旺分水龙王庙,是古代水利建设的奇迹,其价值足可与都江堰相媲美。济宁有丰富的伊斯兰文化,清真寺之多(7座男寺2座女寺),年代之久位山东之冠,现存的济宁顺河东大寺全国榜上有名。 济宁达官富商私家园林众多,清末民初城区计达30余处。有江北小苏州之誉。
济宁有曲乡艺海之称,清末民初,济宁说书棚和撩明地的艺人遍地皆是,与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天津的三不管济南的大观园有相似之处的济宁的土山,说书棚、戏院星罗棋布,30年代鲁迅创办的杂志有作家曾专门介绍济宁的土山。
济宁因居运河的中心地带,元明清三朝有数百位司运官员,以济宁为大本营,管理运河事务,因此说,济宁是运河之都名副其实。
济宁元代回族居民加工生产的济宁青猾皮即为名优特产享誉国内外,1928年外商即购去300万张。 济宁的小吃享有盛名,民间有“出了南门朝东望,除了吃喝不上当”、“玩在广州,乐在杭州、穿在苏州、吃在济宁州”的民谚。 济宁玉堂的酱菜曾为皇家贡品,慈禧太后品尝后赞美京省驰名,味压江南。
济宁北洋军阀时期出过两任国务总理,一个潘复(现在济南的大观园即是潘复投资创建),一个靳云鹏,并且靳云鹏的母亲曾是潘复的奶母,都说靳母命大福大,一对奶子奶出两个国务总理。一个济宁州出了两个国务总理,位居国家中枢,煊赫一时,加之总统府秘书长、航空署长、造币厂长等都是济宁人,构成了权柄网络“济宁帮”,令济宁在当时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然而,由于清末民初运河的淤废,津浦铁路的畅通,运河的交通地位被取代,济宁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济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位于济宁城区的这段古运河已作为风光旅游带纳入城市建设规划,随着国家南水北调的实施,古老的大运河将重新获得新生,济宁这片故土将成为灵光四射的风水宝地。同时,济宁市作出的建立组群结构大城市(济、兖、邹、曲、嘉)的规划一旦与行政区划对接与重合,一个大城市将在济南与徐州之间崛起,届时,济宁将跨入大城市的行列,济宁幸哉,济宁乐哉 !
3. 全国有多少个名字叫杨济州
通过全国14亿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查询,全国只有 1个人 叫 杨济州 。
4. 山东各市名称的由来,具体点
一、山东省省名由来 山东,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秦据关中,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两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称。明初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清初设置山东省,自此,"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
二、济南市市名由来 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今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公元前16年设立济南国。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设济南市。
市中区 辖区原为古历城属地,1955年9月起称济南市市中区。因地处济南市市区中南部而得名。
天桥区 1955年9月8日定名为天桥区,因辖区内建有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历下区 春秋战国属齐国,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1955年9月改称历下区。
槐荫区 因其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1955年改称为槐荫区。
历城区 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县建历城区。
长清区 秦置卢县,东晋改为太原县,隋始名长清县,因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2001年6月26日撤县设长清区。
章丘市 公元556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596年,改称为章丘县。1992年,撤县设章丘市。
平阴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年)改称平阴县。因境内地处古东原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济阳县 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置县,因其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
商河县 因有河水流经,故名河县,1086年改为商河县
三、青岛市市名由来 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市南区 1949年6月2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为市南区公所,1951年改为市南区人民政府。因位于青岛市市区的南端,故名市南区。
市北区 清属即墨县仁化乡,为青岛市辖区之一。境域变化多次,因地处青岛市老城区北部而得名。
四方区 四方区建于1951年,沿用原四方村之名。
李沧区 1994年,青岛市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由原沧口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和原崂山区的李村镇(崂山区政府所在地)合并后设置。
黄岛区 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黄岛划归青岛市,为黄岛区。因地处黄岛而得名。
崂山区 1988年改设崂山区,因境内崂山而得名。
城阳区 1994年5月设城阳区,因处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阳而得名。
胶州市 1987年撤县设立胶州市,因境内有胶水而得名。
即墨市 秦代,即墨始定为县。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滨(今平度市朱毛村)而得名。公元596年移至今址。1989年9月设立即墨市、
平度市 据《重修平度县志?叙》载,"平度"汉旧县名也。《通志》引《说苑》闾邱先生对齐宣王,顾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之言,谓义盖取此。明始称平度州,1914年改平度县,1989年10月撤县设市。
胶南市 胶南历史上多分属胶州、诸城,1946年成立胶南县,因地处胶县南部而得名。
莱西市 1941年,莱阳县先后析出莱东、莱西和莱西南县。1950年,莱西南与莱西县合并为莱西县。1958年,莱西、莱阳两县合并为莱阳县。1962年两县分立。1991年撤莱西县设莱西市。
四、淄博市市名由来 因原境内辖淄川、博山两县而得名。1945年建立淄博特区专员公署,1955年3月9日设立淄博市。
张店区 张店城区,古称黄桑店。因地处交通要冲,过往商旅多在此栖身。宋代,黄桑店中有一张氏店门庭大,客房多,生意兴隆,遐迩闻名。后来黄桑店之名渐被张家店取代。至元代,称之为张店。1955年4月,正式成立张店区。
临淄区 临淄原名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更名为临淄。1970年改称临淄区。
淄川区 因淄河流经境内而得名。1956年称淄川区。
博山区 其一,博山全境尽山,几无平坦之地,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其二,因境东南有"博山",故以山名为县名。1955年3月改为博山区。
周村区 战国前,因此地位于丘陵、平原的交接处,故名为昼,曾因人少聚居而名为昼,后因字音转变和临水居称昼屯,北宋年间演变为周村。1955年4月设周村区。
桓台县 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县。1914年易名耏水县,旋改桓台县。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而名。
高青县 1948年,由原高苑县和青城县合并而成,取两县首字而得名。
沂源县 1944年5月建沂源县,因境内沂河发源地而得名。
六、东营市市名由来 原为村名,1964年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设在该村。翌年,惠民地区东营办事处在此成立,198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即以"东营"为名。
东营区 1984年,市辖东营区、牛庄区建立。1987年两区合并为东营区。因系东营市政府驻地,故名。
河口区 1982年11月设立河口区。因黄河自1855年起先后7次改道在境内入渤海,建区时境域仍有黄河入海口而得名。
垦利县 此地原有垦区和利津洼两个名称,取其首字而得名。1941年9月,垦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为建置之始。1943年4月,垦区正式称垦利县。
利津县 在周秦时代属齐国。隋代建永利镇,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因邑内有东津码头,取永利、东津之字得名利津。
广饶县 西汉初置广饶县,隋移置千乘县,金改乐安县。1914年,全国改定重复县名,乐安县复称广饶县。广饶县名之由来,概取"海滨广斥,饶于鱼盐"之吉祥义。
七、烟台市市名由来 烟台之名源于"兵事"。1398年,为防御倭寇,加强海防,在沿海设置了烽火台,遇警昼则生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以资戒备,后将这种火台称为烟台。烟台市因市区内烟台山而得名。1983年11月,由烟台地区改建为地级烟台市。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兴建的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1985年3月20日动工兴建。1992年5月4日升格为副地级。
芝罘区 因境内有芝罘岛而得名。秦始皇三次东巡此岛,始有"之罘"之称,后改为"芝罘"。1983年11月改为芝罘区。
福山区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伪齐帝刘豫登此山,称两水镇一带为"福地",因名此山为福山,金天会九年(1131年)置县,故名。
莱山区 相传800多年前,在今莱山大地上,一夜间来了一座小山(今烟台莱山机场内马鞍山),当时取名"来山",后因山上草木丛生,遂演变为莱山,由此得名建镇建区。
牟平区 牟平因处牟山之阳平川地而得名。唐麟德二年(665年)置牟平县,1994年12月撤县设区。
龙口市 1986年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因原黄县有龙口镇而得名。
莱阳市 因地处莱山(今旌旗山)之阳,故称莱阳。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昌阳为莱阳。1987年4月改名莱阳市。
八、潍坊市市名由来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以潍城、坊子为基础建潍坊特别市,取潍城、坊子首字命名。1949年6月改称潍坊市。
潍城区 潍城区以旧潍县城得名。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潍州,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77年)改潍州为潍县,1949年6月为潍坊市,1984年,潍坊市组建为地级省辖市后,设立潍城区。
坊子区 因潍坊市1984年在坊子设立县级区而得名。
寒亭区 夏代,寒浞在此建国,史称古寒国。汉王莽后改古国为亭,始称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1983年建寒亭区。
奎文区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原潍城区以境内白浪河为界划分为两个区,白浪河以东因建有"奎文阁",故名奎文区。
青州市 青州之名起源较早,是古九州之一。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按古代五行学说,东方属木,其色为青,青州在中华大地的东方故名。
诸城市 原名东武,西汉初年置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诸城,取汉故诸县城为名。1987年7月撤县建市。
寿光市 寿光因闾邱长老向齐宣王乞寿的故事而得名。西汉(前148年)置县,1993年设立寿光市。
安丘市 因安丘侯国而得名。安丘春秋时因其地山丘起伏,河谷纵横,在山水环抱之中,故称渠丘。西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七月癸酉,封将军张说为"安丘懿侯",食邑古渠丘地三千户,国名"安丘"。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置安丘县。1994年撤县设市。
高密市 因境内有密水,"其源言之谓高",故有高密之名。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高密市。
昌邑市 古称邑、都昌。春秋时设城邑,为齐七十二城之一,宋建隆三年,建新城,称昌邑,为县治所。1994年6月撤县设市。
昌乐县 昌乐县古称营丘。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乐县,以"都昌"、"长乐"两地名之尾字取名昌乐县,寓昌盛安乐之意。
临朐县 西汉始设临朐县,因县城东临朐山而得名。
九、济宁市市名由来 秦置任城县;因地濒济水,五代时又设济州,初治巨野;但金时巨野一带常被水淹,而任城地势高亢,遂迁之。元时则取安宁意,更名为济宁府,后升为济宁路。明代,济宁路降为州。清初,改为直隶州。民国初年,改为济宁县。1946年设济宁市。1953年设济宁专区,1976年专区改称地区。1983年10月撤销济宁地区设省辖地级市。
市中区 秦置任城县,1913年改济宁县,1946年划济宁县城关设立济宁市,1983年改市中区。
任城区 1993年12月设任城区,因境内自秦至明代先后设置任城县、任城国而得名。
曲阜市 曲阜之名在《礼记》一书中就已出现,因"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周为鲁国都。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始设鲁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更名为曲阜。1986年设立县级曲阜市。
兖州市 充州之名由来已久,《禹贡》记载:"河惟兖州"。言此州东南据济水,西北据河。禹时分天下为九州,兖州即为九州之一,相传以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的"水"而得名。""与"兖"字同音、通用,故名。1992年建市。
邹城市 公元前221年设驺县,唐初改驺县为邹县,1992年10月改名邹城市。
汶上县 1208年始称汶上县,取汶水在上之意而得名。
泗水县 秦置卞县,南朝宋初,卞县废,466年复置。591年更名为泗水县,因泗河发源于境内而得名。
微山县 1953年8月,建立微山县,因境内微山湖而得名。
鱼台县 秦置方与县,唐宝应元年(762年)改为鱼台县,因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
金乡县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置金乡县,因境内金山而得名。
嘉祥县 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县地置县。因春秋鲁哀公时西狩获麟的故事发生在境内,取其祥瑞之意而得名。
梁山县 梁山县始建于1949年8月,因境内梁山而得名。
十、泰安市市名由来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金天会十四年(1136年)以泰山郡腹地置泰安军,"泰安"之名始此,取"泰山安四海"之意。1985年3月,设地级泰安市。
泰山区 1985年5月设泰山区,因境内泰山而得名。
岱岳区 岱岳区因境内泰山而得名。泰山古时亦称岱岳。(哈哈,俺家乡)
新泰市 西晋泰始年间,大臣羊祜表奏晋武帝,取新甫山(境内山名)、泰山首字为县名。1983年成立新泰市。
肥城市 肥城因周封肥子国而得名。1992年9月撤县建市,称肥城市。
宁阳县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于宁山之南置县,故名宁阳。
东平县 东平,古称东原。《尚书?禹贡》载:大野既潴,东原底平。东原底平是为东平得名之始
十一、威海市市名的由来 为加强海防,抵御外来侵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朝政府"析文登县辛汪都三里立威海卫",取"威震东海"之义。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
环翠区 1987年成立地级威海市时,以境内名胜环翠楼将原县级威海市命名为环翠区。
荣成市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成山卫设县。雍正帝钦赐嘉名,"以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1988年撤县设市。
文登市 文登之名源于文登山。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而名。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置文登县。1988年撤县设市。
乳山市 乳山之名源于大乳山。山在今市境南部海滨,山势浑圆丰满,顶峰挺拔突出,状如乳房,故名。1941年2月建县,1993年8月改为乳山市
十二、日照市市名的由来 日照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宋元祜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设日照县。1989年升格为地级市。1994年设区带县。
东港区 1992年12月7日,原日照市行政区域设立县级东港区。以李鹏总理题词"黄河滩头千年睡,日照东岸巨港出"之意得名。
五莲县 1947年建五莲县,因境内五莲山而得名。
莒县 莒地多产芋,时人称"芋"为莒,并食之,故以莒为部落名。商属姑幕,周称莒国,秦置莒县,隋设莒州,1913年改州为县
十三、莱芜市市名由来 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子国,部分莱民流落于今淄川西南一带,因此地荒芜故名。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升为地级市。
莱城区 莱城区是1992年11月因县级莱芜市升为地级市而设立的县级区。
钢城区 1992年11月,莱芜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设立钢城区。因为境内有省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莱钢,故名
十五、德州市市名由来 德州之名源于安德县,安德县之名源于德水,秦更黄河名为德水,因德水流经县内,故以为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德州卫。1950年6月建立德州专区,1964年更名为德州地区,1994年12月改设地级德州市。
德城区 明洪武七年移德州治于今城区,始名德州。民国元年改称德县。1946年6月德县解放后,置德州市。199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县级德州市更名为德州市德城区。
乐陵市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乐陵县。大阜曰陵,乐则取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义也。1988年9月1日,撤县设市。
禹城市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改祝阿县为禹城县。1933年10月18日,撤销禹城县设立禹城市。
陵县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在今陵县城置安德县。公元九年王莽改制,设定安公国,治所安德(今陵县县城),元宪宗二年(1252年),升将陵县为州,称陵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为陵县。洪武七年(1374年),将陵县、安德县合并称德州,州治所在陵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安德县,称陵县,今陵县之名称始于此。
宁津县 公元1128年,因临鬲津河而得名的临津城毁于大水,迁至现址,取"安宁"之意,改名宁津县。
庆云县 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庆云县。城东有一卧龙岗。冈上树繁草盛,其上空常被云雾笼罩。史记天官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是谓卿云。"卿云,古以为祥瑞之气,取其意,且卿通庆,故取名庆云。
临邑县 秦时置漯阴县。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改称临邑县。
齐河县 金天会八年(1130年)撤齐河镇设县,始称齐河县。另,齐河县,因城临济水,济水又名齐水故名。
平原县 平原县因周围地形平坦而得名为平原邑。秦代(公元221年)以平原邑置平原县。
夏津县 夏津县原称县(汉置),隋大业间改县置夏津县。以华夏民族及地处古黄河大渡口而得名。
武城县 战国时属赵地,因地处赵国东部边塞,四无山阜,为防御强齐入侵,岁饬武备,修筑城防以屯兵,是谓武备之城。西汉初年,设东武城县。西晋太康年间,改称武城县
十六、聊城市市名由来 聊城市因史称聊摄国故名。明代称东昌府,1912年山东省废府设道,境域为济西道,1914年改为东临道,1949年8月改设聊城专区,1967年改称聊城地区,1997年8月撤地设市。
东昌府区 1998年3月设东昌府区,因明代称东昌府,境内有东昌湖故名。
临清市 卫河古称清河,临清因傍清河而得名。西汉初始置清渊县,330年改清渊县置临清县。1958年建县级市,1963年撤市复县,1983年撤县复市。
高唐县 高唐因地处沼泽之丘而得名。汉朝置县,元、明、清升县为州,1912年复改县。
茌平县 秦置茌平县,因县境在茌山之平陆而得名。
东阿县 因济、二水沿今东平湖两岸入境,河曲形成大陵称"阿"。东阿置邑,始见《春秋》,名柯。战国改称阿,秦始称东阿,属东郡。汉置县相沿至今。
阳谷县 隋朝设县时取东阿、阳谷县界"阳谷亭"为名。
莘县 春秋为卫国莘邑,秦置阳平县,606年称莘县。
冠县 因春秋时曾在此设冠氏邑而得名。隋(586年)置冠氏县,1269年升州改称冠州,1370年降州为县,定名冠县。
十七、滨州市市名由来 1992年3月,因惠民地区行署驻地滨州市,惠民地区改为滨州地区。2000年6月,滨州地区撤地设市,改为地级滨州市。
滨城区 2000年6月10日,设立滨州市滨城区,因辖区为滨州市城区所以命名滨城区。
沾化县 1042年置招安县。1195年更名为沾化县,县名取义于汉代龚遂治渤海"海滨之民"复沾圣化。
博兴县 后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献祖李国昌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
邹平县 西汉以前,夏封舜后姚姓为邹侯,在邹平之域,立邹侯国。公元前201年置邹平县。
惠民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定州升为武定府,置惠民县为附郭,因有明代开凿的排水渠惠民沟而得名。
阳信县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阳信县,因治所为韩信自燕伐齐屯兵驻地,又居古笃马河之阳,县名由此而得。
无棣县 春秋设无棣邑,因北界"无棣水"而得名。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置县,袭称无棣县。
十八、菏泽市市名由来 "菏泽"原系天然古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始以菏泽作为地方名称。1949年设菏泽专区,1967年改称菏泽地区,2000年设地级菏泽市。
牡丹区 2000年,设立菏泽市牡丹区,以原县级菏泽市的行政区域为牡丹区的行政区域,因境内牡丹园而名。
鄄城县 春秋时期为卫国鄄邑,秦时改鄄邑为鄄城,西汉初置鄄城县,因境内鄄邑、鄄城而得名。
郓城县 春秋鲁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鲁在此驻军并筑城名郓,郓城自此而得名。
巨野县 西汉始建巨野县,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
成武县 秦置成武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曾将县名"成"作"城"。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城"改"成",复为成武县。
单县 古称单父,春秋为鲁国单父邑,秦置单父县,汉代三次为县侯国,一次为县王国。唐末置辉州,宋置单州,明初改称单县。
定陶县 定陶之名缘于陶丘。《说文》"陶丘再成丘也,在济阴",这里有丘双层,像陶灶,故名。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出海至齐,辗转至陶,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定居焉,故曰定陶"
曹县 明洪武二年,曹州治因水患近盘石镇(今县城),至四年降州为县,始有曹县之名
5. 西归浦名称的来历
上这儿来看一下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694780100e6ar.html
6. 韩国的英文名字是什么
1、Republic of Korea大韩民国;South Korea韩国。
2、大韩民国(韩语:대한민국):
韩国是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APEC、世界贸易组织和东亚峰会的创始成员国,也是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和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成员。韩国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相邻。
(6)济州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韩国的国家象征
1、国旗
太极旗,是1882年8月由派往日本的使臣朴泳孝和金玉均在船上第一次绘制的,1883年被李熙正式采纳为李氏朝鲜的国旗。1949年3月25日,韩国文教部审议委员会在确定它为大韩民国国旗时作了明确解释:太极旗的横竖比例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间为太极两仪,四角有黑色四卦。
太极的圆代表人民,圆内上下弯鱼形两仪,上红下蓝,分别代表阳和阴,象征宇宙。
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条阳爻代表天、春、东、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条阴爻代表地、夏、西、义;右上角的坎即四条阴爻夹一条阳爻代表水、秋、南、礼;左下角的离即两条阳爻夹两条阴爻代表火、冬、北、智。整体图案意味着一切都在一个无限的范围内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象征东方思想、哲理和神秘。
2、国徽
国徽公布于1970年7月。
国徽中央为一朵盛开的木槿花。木槿花的底色白色象征着和平与纯洁,黄色象征着繁荣与昌盛。花朵的中央被一幅红蓝阴阳图代替,它不仅是韩国文化的一个传统象征,而且在此代表着国家行政与大自然规律的和谐。一条白色饰带环绕着木槿花,饰带上缝着国名“大韩民国”四字。
3、国歌
韩国的国歌是《爱国歌》。
4、国花
木槿花是韩国的国花。花开时节,木槿树枝会生出许多花苞, 一朵花凋落后,其它的花苞会连续不断地开,开得春意盎然,春光灿烂。因此,韩国人也叫它“无穷花”。
7. 韩国的济州岛是什么岛
韩国最大的火山岛与,是个非常漂亮的地方哦
8. 济州岛行政区划
您好~!
济州岛行政区划
济州特别自治道 》济州市,西归浦市 》31个'洞',7个'邑',5个'面' 》 172个'里' 》 472个'统'。
很少用‘统’,一般人不知道而且不需要知道。
例:
济州特别自治道 济州市 二徒二洞
济州特别自治道 西归浦市 表善面 细花里
济州特别自治道 济州市 旧左邑 细花里
ps。韩国人不说‘济州岛’,‘济州岛’不是行政名字,行政名字是‘济州道’。
-济州通
9. 韩国济州岛火山的名字是什么
济州岛是韩国最大的岛屿,整个济州岛就是一座山。济州岛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岛,120万年前开始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岛屿中央,岛中央是通过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海拔1951米的韩国最高峰———汉拿山。海洋性气候的济州岛素有“韩国夏威夷”之称。济州保留着独特的文化,人称济州岛上有“三多三无”:石头多、风多、女人多;无乞丐、无小偷、无大门,贴切地反映了济州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和济州人民朴实的民情。
那里,现在已经没有活火山了。
10. 济州是哪
济州岛就是韩国人的海南
一直认为济州岛就是韩国人的海南,是韩国年轻人度蜜月的地方。但是,当我们深入这个小岛的时候,发现这里竟然是那么出于想象:无论是在海岸公路上驰骋,还是在高尔夫球场挥杆;无论是在热气球上俯瞰,还是在赛马场豪赌,济州岛是一个与世隔绝、为享受而生的神仙乐园。
在油菜花烂漫的时节,乘着汉拿山上吹来的春风,尽情飘浮在西归浦蔚蓝的天空。
和韩国人聊济州
中国奇特女子风情录 直通财富,一键直达 旅途权益,携手关注 旅途安全应急小手册 ,尤其是韩国老人,他们往往会带着一脸的神往,那是因为济州岛曾经是韩国人结婚度蜜月的梦想地。有很多老人年轻时候因为没机会或者没钱来济州度蜜月,现在他们的孩子会给父母安排一次济州旅行,重温浪漫的感觉。有海的地方就少不了浪漫的爱情,很多现代韩剧的男女主角都曾在这个小岛演绎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这也是它吸引年轻人的原因。
不是烤肉的“汉拿山”
话说从120万年到70万年前,从北太平洋的海底深处冒出来一个小岛??济州岛,火山、溶洞、贝壳化石就是对万年前生命的见证,游览济州岛就如同回到了太古时代。车开在济州的道路上,有种无限开阔的感觉,因为建筑物不多且不高,中心地带的一座大山就显得格外巍峨。终于知道“汉拿山”非烤肉而是济州岛的标志??韩国最高的山。
汉拿山的名字实际上是伸手可及银河的意思,大约30万年前,因火山爆发形成了汉拿山,残存的能量在周围形成了360多个寄生火山。有很多游客会特地到这里攀登这些风景各异的火山。
似曾相识偶像剧
济州岛石头多是出了名的,盖房子、砌围墙都是就地取材,用当地盛产的玄武岩。加上眼睛凸凸、鼻子大大、表情严肃的石雕像多尔哈鲁邦,习惯被称为石头老公公的守护神,构成了济州岛传统的民俗风格。当地人说是海洋保护了济州,历史被继承到了今天。
当然济州岛更有它现代化的一面。可爱的泰迪熊博物馆、西归浦体育场、充满刺激的赌马场都是年轻人聚集在此的理由。喜欢韩剧的人来到这里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很多著名的韩国偶像剧都是在济州拍摄的,甚至我们住的饭店都曾经是电视剧的外景地呢。
米酒+泡菜??回味至今
济州之行的饭菜意外的可口,少了几分矫作,多了几分淳朴,这就是济州不同于韩国其他城市的地方,连吃饭也是如此。这里是生鱼片的天堂,还盛产猪肉,特别值得提的是这里的猪肉烤起来格外香,千万别被厚厚肥肥的外表吓倒,一定要用生菜叶卷起来大口大口吃。在海边有搭起来棚子卖米酒的小摊,那种用碗盛的香甜的米酒,是要就着店家给你的一小碗泡菜吃的,让人至今回味。
在这里住的日子绝无半点烦恼,岛上的人真是变着法子让人享受生活,体会当神仙的感觉。你可以下海、骑马、打猎、滑翔、钓鱼、登山……好静的有近200万坪的牧场静侯你。开车在济州岛最惊喜的窗外风光就是这些类似新西兰农场的广袤绿色和姿态优美的马儿,洗涤着看久了水泥色的眼睛,它向所有人敞开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