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省名称的由来
河南---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大禹降伏洪水后,在天下置九鼎,设九州,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为“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省简称“豫”据《说文解字》“豫,象之大者”,豫就是大象。《周易》64卦的第16卦刚好是“豫”卦。其卦辞云:刚应而志行,顺以动。《周易》曰: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利建侯行师。
西汉设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朝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沿用,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将黄河以北的新乡、安阳2市及新乡、安阳、濮阳3专区划归河南省。
2. 河南安阳名字的由来作文400字
河南安阳名字的由来
安阳——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变宁为安,其意相近。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 郡。安阳分属上党、邯郸二郡。三国时安阳属魏郡。 相州——公元580年,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彰德——公元1192年(金代),1949年成立安阳市,隶属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消,安阳市为河南省直辖市。
3. 河南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河南---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大禹降伏洪水后,在天下置九鼎,设九州,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为“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省简称“豫”据《说文解字》“豫,象之大者”,豫就是大象。《周易》64卦的第16卦刚好是“豫”卦。其卦辞云:刚应而志行,顺以动。《周易》曰: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利建侯行师。
西汉设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朝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沿用,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将黄河以北的新乡、安阳2市及新乡、安阳、濮阳3专区划归河南省。
4. 河南省名称的来历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百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度南简称“豫”的由来。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安阳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河南的历史文化遗留
河南文物古迹众多,地下知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道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内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参考资料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河南旅游概况
5. 河南省安阳市是几朝古都
安阳是七朝古都。
安阳是河南省地级市,古称相、殷、邺、邺城、邺都、邺郡、相州、彰德等,简称殷或邺,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
东接濮阳,西临长治,南接鹤壁、新乡,北临邯郸。截至2018年,安阳市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辖四个市辖区、一个县级市、四个县。
历史上,先后有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七个朝代在安阳建都。安阳名人中,有盘庚、商王武丁。
奴隶傅说、女将军妇好、文王、西门豹、蔺相如、信陵君、项羽、曹操、三朝宰相韩琦、抗金将领岳飞等。
(5)安阳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大约4000多年前,中国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位帝王在安阳境内建都,分别在位70多年,是中华民族先民们所崇拜的君王。
在今内黄县南三杨庄一带保存有颛顼、帝喾的二帝陵。早期商民族是一个迁徙不定的民族。据史料记载,他们一共经历了13次迁徙,在商王盘庚时,才从山东奄迁到当时称为北蒙的安阳。
商王国在安阳共传8代12王,历254年,直到武王灭商。安阳殷墟就是当年的国都所在地。100年来,这里出土了15万多片甲骨文、上万件青铜器、54座宫殿遗址。
发现有宫殿区、王陵区、平民区、铸铜遗址、手工作坊以及大型祭祀场等。东汉末年直到两晋、南北朝时期,以邺城为中心的安阳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
造就了安阳历史上的又一次辉煌,同时安阳还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故里。在安阳有岳庙、岳飞故里和岳飞先莹等。
6. 安阳易园名字的由来
应该没有什么原因吧. 要是又原因就是因为它旁边的市政府. 征服后花园嘛.哈哈 安阳还有洹园 三角湖公园 人民公园 大一点的就这几个!
7. 河南名称的来历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7)安阳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河南的历史文化遗留
河南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8. 河南安阳有个镇叫水冶还是叫水治,谁能告诉我名称的来历打赌急用,采纳有奖。
我是安阳的 来帮你回答下 河南安阳县西部一个镇 水冶镇 也是安阳县经济的强镇,紧靠太行山脚下。
来历的话 水冶 出名的就是珍珠泉 我想应该跟有关
水冶镇是晋、冀、鲁、豫四省重要交通枢纽,素有“银水冶”之美称。当年我国军队曾与日军在这里展开激战。据《水冶志》记载,水冶镇的发轫与得名,源于南北朝。公元552年,北魏尚书仆射高隆之在水冶建炉炼铁,制造兵器和农具,初名“牵口冶”,后以引水鼓炉,冶铁造器,故改名“水冶”。金代曾改水冶镇为辅岩县城,明代恢复水冶镇旧名,清代因看重珍珠泉的风景,一度改名为珠溪镇,后恢复水冶镇旧名至今。清咸丰时在水冶镇原土城基础上改筑十七米高的青石石头城。古城踞险临溪,古朴典雅,有城门五座,土建敌楼,可惜于建国后拆除。 水冶有珍珠泉,泉在该镇西门外,错落迤逦大小四五处,湖面计约十余亩。清澈泉底,大小缓急不等的千百水柱,间歇地涌出水面,然后四下散开咕噜有声,似串串珍珠,如朵朵银花。泉边有数十参天松柏,尤以湖心亭畔柏门最奇。东西两株古柏离地数尺后,合二为一直插云天,形成门状,故叫“柏门”。“柏门”倒影与湖沼之“珍珠”争奇斗艳,景名曰“柏门珠沼”。元代诗人许有壬《水冶道中》写到“人烟仍古邑,村落带清泉。修竹云千亩,垂杨翠天渊......”对珍珠泉及珠溪景色备极赞许。传说宋朝初年,大将韩琦进军太行路过水冶,士卒干渴难耐,步履维艰。韩琦命人找水,怎奈四处尽是荒山秃岭,难觅滴水。韩琦愤而拔剑插入地下,仰天长叹。就在他拔出宝剑的瞬间,只听一声闷响,平地涌泉,浪花飞卷,状似串串珍珠,“珍珠泉”从此诞生。当地人喜得一潭好水,饮用浆洗之余,鼓炉炼铁,由此也有了水冶的美名
水冶珍珠泉简介
早在1600多年前,珍珠泉这处天下名泉就被载入了史籍。传说自宋代开始,珍珠泉就有了号称“安阳八大景”之一的“柏门珠沼”奇观。千百年来,珍珠泉这处母亲泉默默流淌着乳汁,养育了一代代子民,也成就了水冶镇这一千年古镇独特的冶金文化,奠定了水冶镇的文化、商业中心地位。
珍珠泉五泉之一的马蹄泉,水冶镇13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主要由这处拥有800平方米水面的泉供应着。它所属的珍珠泉水系在水冶遭遇了两处断层岩,形成了天然蓄水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古镇水源充足,为冶金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水冶之所以得名,与珍珠泉和冶金业的发展不无关系。”北魏时期,水冶被称为相州牵口冶,到后魏时期,当地才改名为水冶。据史载,后魏时期,“由仆射高隆之监造,引水鼓炉,名水冶。”直到今天,水冶镇还有“铁炉沟”、“煤渣坡”等地名。后来,水冶镇逐渐成为历代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
珍珠泉还与历代名人有着不解之缘。珍珠泉由少白泉、马蹄泉、拔剑泉、狗刨泉(卧龙泉)、心字泉组成。其中,拔剑泉等3泉的名字来源和宋代名相韩琦有关。韩琦的老家就在现在的水冶镇向阳居委会。据民间传说,韩琦征伐西夏期间,途经水冶,他将剑从土里拔出后地上涌出泉水,该泉命名为拔剑泉,其宝马踏出马蹄泉。这一传说虽不足信,却使这一千年古泉变得富有文化韵味,令一代代游人玩味不已。珍珠泉还留下了许多古碑刻和诗句,如明代诗人曹应秋就咏道:“为饶名胜迹,偶尔到仙游。出地声如沸……”民国17年,冯玉祥将军出资5000大洋用于珍珠泉的维修和建设,并把珍珠泉命名为“平民公园”。后人为纪念他,修建了冯公亭。该亭因战乱被毁,而今只剩下一个基座。
千年沧桑珍珠泉,如今该泉还发挥着重要作用。1971年,珍珠泉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珍珠泉公园内种植着4棵上千年的古柏。其中两棵古柏树身合二为一,形成了著名的“柏门”。由于珍珠泉系上升泉群,泉内水珠如沸,在清澈见底的泉水中急剧上升,形成了“珠沼”的奇观。柏门和珠沼合称“柏门珠沼”。王用文告诉记者,“安阳八大景”中,现在只有“柏门珠沼”和“善应松涛”还存在,其他的都被历史的烟尘湮没了。
“柏门珠沼”的奇观曾经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珍珠泉曾经3次断流。经历过千年沧桑的珍珠泉像个慈祥的母亲,再也无力承受儿女们无尽的索取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珍珠泉有史以来第一次断流,珠沼景观消失。1999年12月,珍珠泉冬季竟然断流。7个月后,一场大雨才使母亲泉起死回生。2003年,珍珠泉再次干涸。
上游有300多眼机井,还有许多矿山和选煤厂,珍珠泉怎么能不干?由于珍珠泉水系区域内工农业的发展,珍珠泉的水位在下降。珍珠泉碑林一块清代道光年间的石碑上面的碑文记载了两个人在珍珠泉附近开矿受到处理的情况:“如有不法棍徒胆敢故违禁令,一经访获告发,定行拘案。”
9. 安阳这个名字是谁起的
安阳——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变宁为安,其意相近。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 郡。安阳分属上党、邯郸二郡。三国时安阳属魏郡。 相州——公元580年,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彰德——公元1192年(金代),1949年成立安阳市,隶属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消,安阳市为河南省直辖市。 不知道这样的答案你能否满意!
10. 安阳作为我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其起源与谁有关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安阳市区小屯村),安阳遂为殷商国都。殷商王朝,在此历8代12王。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率诸侯之师,与商纣王战于牧野(今淇县西南),纣王兵败自焚,殷亡。周灭殷后,分畿内地为邶、?、卫3国,安阳隶属卫。魏文侯七年(前440年),建都于邺,以西门豹为邺令,安阳为都畿之地。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称东阳。战国时,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将王克"宁新中邑",改"宁新中邑"为安阳,安阳之名始见史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行郡县制,始置安阳县,隶属邯郸郡。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建都于邺,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不服,发兵讨杨坚兵败自杀,杨坚下令焚毁邺城,并徙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及邺民于邺南40里之安阳城,安阳城遂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隋大业元年(605年),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领11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彰德升为府,领5县。明、清亦称彰德府,领6县1州(磁州)。民初,沿清制。1932年10月,国民政府在省下设区,安阳为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领11县,直到1949年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为止。
1949年8月1日,成立平原省,安阳为省辖市。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划为河南省,仍为省辖市。
1949年10月20日,奉华北人民政府电令,漳南县制撤销。其所辖区域分别划归河北省临漳县、魏县和平原省邺县、内黄县。1950年4月20日,经平原省人民政府批准,从邺县划出霍家村、安阳桥等16个村庄;从安阳县划出高楼庄、任家庄等8个村庄,共24个村庄归安阳市;安阳市区总面积为22平方千米。
1952年10月24日,经平原省人民政府批准,从安阳县划出三家庄、小屯等13个村;从邺县划出冯家庙等37个村,共50个村归安阳市区。全市总面积扩大到55平方千米。12月1日,平原省人民政府239号命令: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关于调整省区建制的决议”,撤销平原省建制。安阳市归河南省辖。1953年5月19日,河南省政府根据政务院26号令,明确安阳市为省辖市。6月30日24时,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为103465人。
1954年3月20日,安阳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建立市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指示》。依据《河南省城市居民委员会试行组织办法》,经过居民代表民主选举,一、二、三区共建17个居民委员会。原街政府即街公所撤销。8月5日,安阳市人民政府决定,调整市区区划:撤销第三区建制,原第四区改称郊区;全市设一区、二区、郊区3个区。9月10日,河南省政府发布《关于撤销濮阳专区建制及原属该专所辖各县分别划归安阳、新乡两专区的命令》:濮阳、南乐、清丰、内黄、滑县5县并入安阳专区;长垣、封丘2县并入新乡专区。9月24日,撤销淇县建制并入汤阴县。9月25日,撤销邺县建制并入安阳县;安阳县政府由水冶迁至安阳县二道街。
1955年12月26日,安阳市人民委员会民政字6号令,撤销一、二区建制,设立市区,下设7个街道办事处;原郊区改称郊区办事处。1956年11月21日,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恢复安阳市属三个区建制:原一区改称车站区,二区改称文峰区,保留郊区。
1958年4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阳专区,其所辖区域划归新乡专署领导;20日,中共安阳市委机关由东冠带巷迁至北关原安阳地委机关驻址。安阳市人民委员会由东大街迁至甜水井街原安阳专署驻址。12月8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第37次会议决定,报经国务院批准,新乡、安阳、焦作、鹤壁4市,划归新乡专员公署领导。
1959年2月7日,经省人委批准,安阳县所属娘娘庙、徐家口、柴库等55个村划归安阳市郊区。新成立东风 人民公社。全市总面积达127.5平方千米。10月1日,安阳县划归安阳市管辖。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安阳县建制,将原安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安阳市。市、县合并后,全市总面积达2200平方千米。共有26个人民公社(城市5个,农村21个)人口92.85人,其中城市人口27.8人,农村人口65.05万人。
1961年8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安阳县建制。安阳县仍为特等县,受地、市双重领导。9月1日,市、县正式分署办公。9月5日,经新乡地委批准,原安阳县龙泉公社及曲沟公社和洪河屯公社各一部分共44个大队82个自然村划归安阳市郊区。12月19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安阳专员公署:安阳、鹤壁2市和安阳、濮阳、林县、滑县、清丰、南乐、汤阴、内黄、浚县、长垣10个县划归安阳专区。
1963年6月7日,经省人委批准,东关公社和龙泉公社改为区的建制。原东风区改名西郊区。1964年6月30日24时,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共有61718户,311420人。
1968年3月18日,安阳地、市革命委员会同时成立。1969年1月4日,安阳市革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将安阳桥区所属豆腐营、解放路、红旗路和东关区所属东关、南关、铁西路6个街道居民革命委员会,划归文峰区管辖。1972年8月9日,市区区划调整:原文峰区划分为文峰、北关、铁西3个区。1973年11月13日,安阳市革委发出通知,将近郊土地过少的农业大队划归市区管辖:西郊公社的铁佛寺、北辛庄、孝民屯、柴库、段邵村、梁邵村、集邵村7个大队划归铁西区;北郊公社的北关、豆腐营、郭家湾和东郊公社的霍家村大队划归北关区;东郊公社的郭家街大队划归文峰区。
1978年1月11日,中共河南省委、省革委决定,将新乡、安阳两市分别划归新乡、安阳专区领导。1981年市辖文峰、北关、铁西、郊区四个区,相继建立起区人民政府。1982年7月1日零时,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市区共计11.8545万户,52.37万人。
1983年10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阳地区行政公署,实行市带县的体制。安阳县、林县、汤阴县、浚县、淇县划归安阳市管辖。1984年5月,国务院批准,安阳市列为全国甲级开放城市。
1987年7月16日,经省政府批准,安阳市属县有16个乡改为镇的建制。即:滑县城关乡、白道口乡、留固乡、上官村乡、牛屯乡;汤阴县宜沟乡、菜园乡、五陵乡、任固乡;内黄县楚旺乡、井店乡、东庄乡;安阳县水冶乡、铜冶乡、白壁乡、善应乡。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人;安阳市 5161106 文峰区 150360 北关区 185724 铁西区 183614 郊区 249294 安阳县 1116162 汤阴县 432806 滑县 1182162 内黄县 678730 林州市 982254
2002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123号):(1)撤销安阳市铁西区、郊区,设立安阳市殷都区、龙安区;调整安阳市北关区、文峰区和安阳县的行政区域。(2)殷都区辖原铁西区铁西路、梅园庄、电厂路、水冶、李珍、纱厂路6个街道,原郊区的西郊乡、北郊乡的三家庄、大司空、西大姓、前皇甫、后皇甫、皇甫屯、杜小屯、大碾屯、郭王度、武官、侯庄、小营、秋口、双塔、东大姓、西司空、枯河17个村,东郊乡的任家庄村。区人民政府驻梅东路。(3)龙安区辖原郊区文明大道、太行小区2个街道,东风乡、龙泉镇,东郊乡的侯七里、苏七里、李七里、肖七里、宗村、四府坟、余家庄、侯家庄、烧盆窑9个村,原安阳县的马投涧乡、善应镇的中龙山、张家庄2个村,曲沟镇的西高平村,水冶镇的北彰武村,宝莲寺镇的丁家庄、郜家庄、杨家庄、北田村、南田村5个村。区人民政府驻文峰大道西段。(4)北关区辖红旗路、豆腐营、洹北、解放路、灯塔路5个街道,原安阳县柏庄镇的东石桃、西石桃、桃村口、田桃村、李桃村5个村,韩陵乡的西良贡、养鱼屯、六寺、唐庄、羊毛屯、黄家营、西见山、西于曹8个村,白壁镇的前崇义、中崇义、后崇义、西六村4个村,原郊区北郊乡的屈王度、方北营、周家营、安阳桥、西漳涧、东漳涧、董王度、冯家庙、宋家庙、十里铺、马家垒、张贺垒、程寸营、韩王度、缑家垒15个村,原东郊乡的小营、李家庄、杏花村、苏家村、南漳涧5个村。区人民政府驻洹滨南路。(5)文峰区辖南关、东关、西关、甜水井、头二三道街、东大街、西大街、唐子巷、北大街9个街道,原安阳县的高庄乡、宝莲寺镇的郭村集、西郭村、杨家井、马束庄、皇甫庄、三十里铺、黎庄、梁家庄、崇召、何官屯、任庄、南马庄、袁薛庄、孙薛庄、张薛庄、刘薛庄、张村、黎官屯、赵官屯、东风、刘王坡、马官屯、二十里铺、小营、魏家营、牛房26个村,白壁镇的郑家村、晁家村、盖津店、三府村、任家庄、西瓦亭、东瓦亭7个村,原郊区东郊乡的汪家店、大营、三官庙、石家沟、王村、郭家街、东关、南关、聂村、后张村、郭家庄11个村。区人民政府驻文明大道。 2003年2月17日,市召开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动员大会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安阳市市辖区和安阳县行政区划的通知》,对市铁西区、郊区、北关区、文峰区和安阳县的行政区划做了一些调整,撤销铁西区、郊区,设立殷都区、龙安区;调整北关区、文峰区和安阳县的行政区域;撤销原郊区的东郊乡、北郊乡。调整前,北关区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19万;文峰区面积9平方千米,人口15万;铁西区面积22平方千米,人口18万;郊区面积204平方千米,人口21万;安阳县面积1496平方千米,人口113万。(面积、人口数据根据简册2002版)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安阳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40个街道、42个镇、50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