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姓魏的名人有哪些
魏延、魏徵、魏子建、魏源、魏收等。
1、魏延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平氏(今河南桐柏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深受劉備器重。
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升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拔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鎮守漢中十年。劉備即位後,拜鎮北將軍。
隨同諸葛亮北伐,拜涼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陽溪大破費瑤和郭淮。打算親率兵馬由子午道襲取關中,仿效韓信故事,與諸葛亮會師潼關,遭到謹慎的諸葛亮反對。
魏延作戰勇猛,性格孤傲,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魏延爭斗落敗,為馬岱所追斬,夷滅三族。
2、魏徵
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陽縣(現晉州市) 。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號「文貞」。葬禮從簡。同年入凌煙閣。
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3、魏子建
魏子建(474-533年),字敬忠,定州巨鹿郡下曲陽縣(今河北晉州市鼓城村)人。北魏大臣,歷史學家魏收之父。
初任奉朝請,遷太尉從事中郎,出為東益州刺史,鎮撫武興氐族。回京供職,授衛尉卿,遷左光祿大夫、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罹患中風,上書辭職。
永熙二年(533年),去世,追贈定州刺史、儀同三司,謚號文靜(靖)。
4、魏源
魏源(1794.4.23-1857.3.26),名遠達,字默深、墨生、漢士,號良圖,漢族,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司門前(原邵陽縣金潭)人 。
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道光二年( 1822年)舉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進士。官高郵知州,晚年棄官歸隱,潛心佛學,法名承貫。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識分子的代表。
魏源認為論學應以「經世致用」為宗旨,提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的變法主張,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並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開啟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學習的新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從傳統轉向近代的重要標志。
5、魏收
魏收(507~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鉅鹿郡曲陽縣(今河北晉州市鼓城村)人。南北朝時期大臣、歷史學家、文學家,北魏驃騎大將軍魏子建之子。
機警敏捷,頗有文采,與溫子升、邢邵並稱「北地三才子」。初仕北魏,拜太常博士。再仕東魏,拜散騎常侍、中書侍郎、修撰國史。
北齊建立後,拜中書令、魏尹、秘書監、著作郎,遷特進、尚書右僕射,掌管詔誥,總議監五禮事,參與修定律令。
天保八年(557年),加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時年六十六,追贈司空、尚書左僕射,謚號文貞。
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受命撰寫北魏歷史,聯合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人,博總斟酌,撰成《魏書》一百三十篇,書成之後,眾口喧嚷,指為「穢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後人輯有《魏特進集》存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魏姓
Ⅱ 北魏的詳細歷史
北魏(386年—534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同年四月,改稱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稱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北齊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結束。
從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分裂為止,共歷20帝(列入正史本紀者12位),享國148年。
北魏時期,佛教興起,佛教得到空前發展,遷都洛陽和移風易俗促進了北魏的中央集權與民族融合。
因「魏」字具有美好偉大之意並且是「神州上國」之名而定為國號,為別於此前的曹魏政權,某些史書因此別稱為「後魏」。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後改姓元,故又別稱拓跋魏、元魏。
(2)魏歷史名字大全擴展閱讀:
北魏時期的歷史大事:
1、六鎮之亂
六鎮之亂,又稱六鎮起義(沃野鎮,懷朔鎮,武川鎮,撫冥鎮,柔玄鎮,懷荒鎮)。指的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鎮戍卒和各族人民發起的動亂。
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遷洛陽後,六鎮鮮卑和鮮卑化貴族與將士的待遇及升遷不如洛陽鮮卑貴族,最後發起叛亂的大起事。
北魏孝明帝末年,政治腐化,權貴奢侈,守宰暴斂,賦役、兵役繁重,百姓紛紛逃亡或依附豪強。
而長期戍守北邊的沃野等六鎮的將卒(多為拓跋部貴族及其成員或中原強宗子弟)因待遇驟降而不滿,遂於正光四年(523)爆發六鎮起義,關隴、河北各族紛紛起兵響應,北魏統治瀕臨崩潰。邊鎮軍事豪強乘機擴充實力,其中爾朱榮實力最盛。
2、河陰之變
河陰之變,發生於建義元年(528年),是北魏權臣爾朱榮策劃並實施的、針對北魏皇族和百官公卿進行屠殺的政治事變。因事件發生於河南河陰縣(今河南滎陽市),因而得名。
528年(北魏建義元年),胡靈太後擅權秉政,鴆殺了北魏孝明帝元詡,冊立元姑娘和元釗為帝。並州契胡酋長爾朱榮假託孝明帝旨意,興兵攻打洛陽,守將望風而降。
四月十三日,爾朱榮在河陰之陶渚(今河南孟津縣)溺死胡太後和幼帝元釗,縱兵圍殺王公百官兩千多人,北魏諸王元雍、元欽、元略、元邵等全部遇害,史稱「河陰之變」。
爾朱榮藉助河陰之變,將遷到洛陽的漢化鮮卑貴族和出仕北魏的漢世族大家消滅殆盡,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徹底改變了北朝統治集團的素質結構,最終改變了北朝社會的歷史走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六鎮起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河陰之變
Ⅲ 歷史魏的建立者是誰建立時間是多少
歷史上
西周初年分封的魏國
戰國時期「戰國七雄之一」魏文侯(魏
斯)所建的魏國
三國時期的曹丕所建的曹魏
十六國時期的冉閔所建的冉魏
十六國時期的翟遼所建的翟魏
南北朝時期的北朝之一的北魏
南北朝時期的北朝之一的西魏
南北朝時期的北朝之一的東魏
隋
Ⅳ 魏朝的歷史
北魏(386年—557年),也稱魏朝,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朝代,又稱拓跋魏,元魏。
385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386年改國號「魏」,史稱「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
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北齊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北魏歷史宣告結束。
從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分裂為止,北魏歷經20帝,共148年。
北魏時期,佛教興起,佛教得到空前發展,遷都洛陽和移風易俗,促進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拓跋氏自稱是黃帝後裔,黃帝發源地為戰國時魏國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國號,同時含有續曹魏,對抗東晉政權。以其領土位於中國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個政權,故史稱「北魏」。為別於此前的曹魏政權,某些史書因此別稱為「後魏」,但由於史學界不稱曹魏為「前魏」,故「後魏」之稱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後改姓元,故又別稱拓跋魏(東魏和西魏雖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學家並不如此稱呼這兩個政權)、元魏。
Ⅳ 古代宮殿名字大全
宮殿是古代建築的精髓,你知道哪些古代宮殿的名字?中和殿,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屬於明清傳統宮殿建築。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覽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哦還有咸陽宮。最初咸陽宮位於秦都咸陽城的北部階地上,在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不斷進行擴建。據記載,咸陽宮「因北陵營殿」,為秦始皇執政「聽事」的所在。咸陽宮佔地面積3.72平方千米,是明清故宮的5倍。
最後一個是儲秀宮。它是北京故宮內廷西六宮之一,位於咸福宮之東、翊坤宮之北,是始建於明代的宮殿建築,明清後妃居住地。儲秀宮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前出廊。清咸豐年間,孝欽顯皇後(即慈禧太後)入宮後曾居住儲秀宮後殿(今麗景軒),並在此生下同治皇帝。清朝退位後,婉容曾居住於此,並在裝修陳設中融入西洋元素。
Ⅵ 北魏時期有哪些著名的歷史故事
北魏末年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 ,是中國現存最古、最完整的農書。《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了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對中國古代農學的發展產生有重大影響。 賈思勰,益都(今屬山東)人。他曾經做過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太守等官職,非常重視農業生產。中年以後,他開始經營農牧業,親自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和放牧活動,對農業生產有了親身體驗,掌握了多種農業生產技術。大約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東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間,他寫成農業科學技術巨著《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全書十卷,共九十二篇,集周秦至北魏農業生產知識之大成。全書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包括土壤整治,肥料施用,精耕細作,防旱保墒,選種育種,糧食和蔬菜栽培,果樹的培植和嫁接,畜禽的飼養和醫治,食品的加工和儲藏,以及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反映了當時中國北方的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其中許多技術直到現在還在應用。
Ⅶ 簡述北魏歷史
北魏歷史:
北魏(386年—557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
385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386年改國號「魏」,史稱「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
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北齊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北魏歷史宣告結束。從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分裂為止,共歷20帝,享國148年。
北魏時期,佛教興起,佛教得到空前發展,遷都洛陽和移風易俗,促進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拓跋氏自稱是黃帝後裔,黃帝發源地為戰國時魏國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國號,同時含有延續曹魏,對抗東晉政權。為別於此前的曹魏政權,某些史書因此別稱為「後魏」,但由於史學界不稱曹魏為「前魏」,故「後魏」之稱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後改姓元,故又別稱拓跋魏、元魏。
Ⅷ 魏晉歷史
三國時期的魏國(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多稱曹魏,共5帝,立國46年,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一國。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於洛陽後,曹操之子曹丕逼漢獻帝退位、篡奪漢室政權,在洛陽稱帝,曹魏始建。至炎興元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由於曹魏在三國之中占據長江以北的廣大中原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實力遠勝蜀漢和東吳。晉朝(265—420年),是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朝代之一,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它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屬於六朝之一。265年司馬炎自立為皇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滅東吳,完成統一。此後是綿延16年的「八王之亂」。晉愍帝遷都長安,316年滅西晉,建立了十六個國家,史稱「五胡亂華」。317年,晉室南渡,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少數民族遷至中原,加強了民族融合,北人南遷,開發了江南地區。兩晉總歷時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劉裕建立宋,東晉滅亡。 希望能夠幫到您!
Ⅸ 誰能詳細介紹北魏歷史
胡靈她逃過了子立母死的制度,後又執掌朝政。
Ⅹ 中國所有名人名字大全
2019-05-07
聊聊
春秋:齊桓公(小白)、管仲、隰朋、鮑叔牙、易牙、豎刁、鄭庄公(寤生)、太叔段、祭足、潁考叔、公子糾、宮之奇、公孫無知、晉文公(重耳)、狐突、狐偃、狐毛、介子推、里克、邳鄭、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石碏、石厚、州吁、鄭突、鄭忽、老子、孔子、孫武、左丘明、伍子胥、范蠡、西施、勾踐、闔閭、夫差、文種、專諸、要離、慶忌、吳王僚、伊尹、燭之武、公子光、魏舒、晏嬰、慶父 戰國:樂毅、吳起、孫臏、龐涓、廉頗、趙牧、趙奢、趙括、項燕、田單、韓非、荀子、莊子、墨子、惠子、孟子、燕丹、荊軻、高漸離、樊於期、孟嘗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鄒忌、白起、商鞅、李悝、藺相如、屈原、魏斯、樂羊、西門豹、孔伋、楊朱、聶政、申不害、屍佼、趙武靈王、匡章、淳於髡、張儀、蘇秦、田辟疆、田忌、鬼穀子、甘德、石申、李冰、扁鵲、范雎、蔡澤、郭隗、唐蔑、宋玉、觸龍、毛遂、魯仲連、公孫龍
秦:嬴政、呂不韋、李斯、尉繚、王翦、王賁、李信、蒙驁、蒙武、蒙恬、嬴扶蘇、嬴胡亥、趙高、章邯、司馬欣、董翳、李由、甘羅、嫪毐、陽泉君、嬴子嬰、嬴成矯、徐福、盧生、陳勝、吳廣、項梁、項羽、張良、韓信、蕭何、劉邦、陳平、周勃、夏侯嬰、曹參、范增、項伯、項庄、樊噲、英布、彭越、熊心(楚懷王)、龍且、酈食其、鍾離昧、周殷、灌嬰、周章、魏咎、趙歇、田儋、田臧、李歸、鄧說、伍徐、張賀、庄賈、朱雞石、余樊君、王離、陳余、張耳、宋義、涉間、蘇角、李左車、田榮、殷通
漢:劉邦、蕭何、曹參、韓信、張良、英布、周勃、周亞夫、呂雉、呂祿、呂產、陳平、灌嬰、灌夫、郅都、寧成、張湯、東方朔、劉徹、劉啟、劉安、衛青、衛子夫、霍去病、霍光、劉賀、田蚡、竇嬰、蘇建、蘇武、司馬相如、卓文君、司馬談、司馬遷、揚雄、李廣、李陵、王莽、趙飛燕、趙合德、劉秀、馬援、鄧禹、吳漢、蓋延、趙破奴、張騫、劉細君、王昭君、梁冀、陳蕃、竇武、何進、盧植、皇甫嵩、朱雋、班超、班固、班昭、董卓、蔡邕、袁紹、袁術、鄭玄、張衡、賈誼、晁錯、郭解、劇孟
三國: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黃忠、馬超、魏延、法正、龐統、周瑜、司馬懿、徐庶、曹丕、曹植、曹彰、郭嘉、荀彧、荀攸、賈詡、程昱、滿寵、蔣濟、韓浩、陳群、張遼、徐晃、許褚、典韋、張郃、於禁、樂進、李典、曹仁、文聘、張燕、曹洪、曹休、曹真、夏侯敦、夏侯淵、夏侯霸、夏侯威、姜維、魯肅、呂蒙、陸遜、張昭、張紘、虞翻、丁奉、徐盛、陳武、潘璋、甘寧、太史慈、蔣欽、周泰、董襲、駱統、廖化、馬謖、王平、蔣琬、劉禪、孫亮、凌統、費禕、諸葛瑾、公孫淵、鄧艾、鍾會、諸葛恪、司馬師、司馬昭、孫皓、曹髦
晉:司馬炎、司馬衷、賈充、賈南風、王祥、羊祜、王渾、王浚、陸機、陸雲、周處、劉琨、謝逖、陶侃、孫秀、劉淵、石勒、石虎、王彌、苟晞、潘岳、石崇、左思、王覽、王導、嵇康、阮籍、阮咸、劉伶、王戎、杜預、荀勖、何曾、張華、司馬攸、司馬瑋、司馬亮、司馬倫、司馬冏、司馬穎、司馬顒、司馬乂、司馬越、段匹磾、張寔、劉曜、劉聰、司馬睿、王羲之、王獻之、桓溫、謝安、謝玄、謝道韞、桓玄、苻堅、姚萇、慕容垂、陶淵明、王敦、司馬道子、孫恩、謝琰、王恭、殷仲堪、瘐楷、盧循、徐道覆、王猛
南北朝: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燾、元雍、元琛、元暉、法慶、爾朱榮、酈道元、劉裕、劉義隆、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劉義康、劉湛、宇文泰、高歡、高洋、宇文覺、高長恭、蕭道成、袁粲、褚淵、劉秉、蕭衍、蕭統、陳霸先、陳叔寶、謝靈運、楊大眼、元英、邢杲、萬俟丑奴、阮孝緒、王筠、蕭寶卷、陳慶之、蕭子雲、蕭子顯、楊炫之、蘇綽、祖沖之、賀拔岳、賀拔允、賀拔勝、侯景、魏收、王僧辯、蕭繹、庾信、宇文護、斛律光、顧野王、江總、綦毋懷文、顏之推、施文慶、沈客卿
隋:楊堅、楊廣、楊勇、翟讓、李密、楊素、楊玄感、獨孤皇後、賀若弼、韓擒虎、牛弘、史萬歲、宇文愷、楊玄感、宇文述、何妥、何稠、裴矩、陳棱、宇文化及、楊林、王世充、宇文智及、宇文成都、陰壽、劉焯、李春、楊俊、楊秀、楊諒、盧思道、操天成、明克讓、虞慶、鄭譯、梁士彥、宇文善、竇榮定、長孫冕、高穎、智永禪師、伍建章、伍雲召、伍天錫、魚俱羅、邱瑞、定彥平、魏文通、新文禮
唐:李淵、李世民、侯君集、李靖、魏徵、房玄齡、杜如晦、柴紹、程知節、尉遲恭、秦瓊、長孫無忌、李存恭、封德彝、段志玄、劉弘基、徐世績、李治、武則天、太平公主、韋後、李隆基、楊玉環、王勃、陳子昂、盧照鄰、楊炯、王之渙、安祿山、史思明、張巡、雷萬春、李白、高力士、杜甫、白居易、王維、孟浩然、杜牧、李商隱、郭子儀、張易之、張昌宗、來俊臣、楊國忠、李林甫、高適、王昌齡、孫思邈、玄奘、鑒真、高駢、狄仁傑、黃巢、王仙芝、文成公主、松贊干布、薛濤、魚玄機、賀知章、李泌、韓愈、柳宗元、上官婉兒 五代十國:朱溫、劉仁恭、丁會、李克用、李存勖、葛從周、王建、劉知遠、石敬瑭、郭威、柴榮、孟昶、荊浩、劉彟、張及之、杜宇、高季興、喻皓、歷真、李茂貞、朱友珪、朱友貞、劉守光、盧文進、李嗣源、馮行襲、康義誠、薛貽矩、朱弘昭、馮贇、李存孝、霍存、張歸霸、張延壽、氏叔琮、朱瑾、朱珍、張存敬、牛存節、李罕之、樂從訓、王師范、康懷英、王彥章、時溥、秦宗權、史懿、蘇逢吉、楊邡、桑維漢、耶律德光、安重榮、邊光范、袁繼忠、李筠、薛懷讓 宋:趙匡胤、趙匡義、石守信、慕容延釗、曹彬、潘美、趙普、楊業、田重進、王禹偁、林逋、楊延昭、楊文廣、包拯、狄青、寇準、范仲淹、司馬光、歐陽修、蘇軾、蘇轍、王安石、呂惠卿、曾布、曾鞏、蘇洵、宋江、方臘、岳飛、秦檜、韓世忠、梁紅玉、趙構、朱熹、柳永、黃庭堅、秦觀、晏殊、晏幾道、陸游、辛棄疾、魏良臣、李清照、唐婉、史彌遠、韓佗胄、賈似道、丁大全、文天祥、陸秀夫、高俅、蔡京、楊戩、童貫、張叔夜、韓錡、岳雲、張憲、梅堯臣、蘇舜欽、呂文煥、呂文德、楊幺、沈括
元:鐵木真、術赤、窩闊台、察合台、拖雷、忽必烈、博爾術、博爾忽、木華黎、赤老溫、歐陽貞、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鄭光祖、周德清、夏鎮、蒙哥、土土哈、床兀兒、不花帖木兒、燕鐵木兒、撒敦、唐其勢、泰不花、王保保、伯顏、脫脫、陳也先、倪雲林、司居敬、速渾察、相威、黃道婆、圖帖睦爾、雪別台、劉傑、楊瓊、鄭露、明玉珍、劉福通、陳友諒、陳友定、張士誠、徐壽輝、柯九思、彭瑩玉、倪文俊、張必先、張定邊、妥歡貼睦爾(元順帝)、趙孟頫、管道升、康里脫脫、魯明善、汪汝懋、張雨、賽典赤·贍思丁、盛懋、黃公望、察罕鐵木兒、亦黑迭兒丁、也里迷失、王開
明:朱元璋、劉基、宋濂、高啟、李善長、徐達、常遇春、鄧愈、湯和、沐英、馮勝、朱亮祖、傅友德、朱允炆、朱棣、鄭和、鐵鉉、解縉、姚廣孝、王景、鄒輯、唐賽兒、唐寅、文徵明、祝枝山、周文賓、馮夢龍、吳承恩、湯顯祖、戚繼光、嚴嵩、嚴世蕃、胡宗憲、俞大猷、譚綸、海瑞、李時珍、徐霞客、宋應星、王守仁、高拱、張居正、馮保、徐階、王振、劉瑾、魏忠賢、崇禎皇帝、正德皇帝、天啟皇帝、王承恩、陳圓圓、張獻忠、李自成、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毛文龍、王世貞、顧起元、何可綱、趙率教、祖大壽、丘睿、柳如是、李香君、鄧子龍、徐渭、王抒、楊大中、方孝孺、齊泰、黃子澄
清:皇太極、順治、多爾袞、孝庄、鰲拜、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康熙、洪承疇、吳三桂、范仁寬、納蘭明珠、索額圖、姚啟聖、施琅、尚可喜、耿精忠、雍正、年羹堯、隆科多、李衛、乾隆、紀曉嵐、劉墉、和紳、和琳、阿貴、福康安、張廷玉、周培公、熊賜履、李光地、陳廷敬、於成龍、南懷仁、湯若望、林則徐、關天培、嘉慶、道光、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林鳳翔、李開芳、陳玉成、李秀成、田文鏡、洪宣嬌、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慈禧、慈安、奕昕、左宗棠、曾國藩、曾國荃、劉永福、李鴻章、榮祿、張之洞、李蓮英、鄧世昌、丁汝昌、曹雪芹
中國歷史名人大全, 周武王姬發 周幽王 勾踐 夫差 商鞅 嬴政賈夫人 姜子牙 黃飛虎 周文王 李靖 比干 聞太師 姜後 伯邑考 費仲 紂王 齊桓公 姜小白 楚莊王 羋侶 秦穆公 嬴任好 宋襄公 子茲甫 范蠡 鄭庄公 姬寤生 吳王 闔閭 孔子 孫武 魯班 周呂尚 劉邦 劉徹 王莽 霍光 曹參 英布 盧綰 彭越 虞詡 王允 李膺 梁冀 李固 劉濞 晁錯 淳於長 霍光 張騫 桑弘羊 賈誼 陳平 張良 蕭何 周亞夫 陳湯 班超 霍去病 竇嬰 衛青 鄧禹李廣利 李廣 韓信 竇憲 東方朔 耿弇 周勃 鄧禹 寇恂 賈復 吳漢 項羽 虞姬 范增 丁 儀(正禮) 丁 奉(承淵) 丁 原(建陽) 丁 謐(彥靖)關羽(雲長) 丁 廙(敬禮) 於 禁(文則) 士孫瑞(君榮) 山 濤(巨源) 衛 瓘(伯玉) 馬 磾(翁叔) 馬 良(季常) 馬 忠(德信) 馬 超(孟起) 馬 謖(幼常) 馬 騰(壽成) 王 允(子師) 王 雙(子全) 王 平(子均) 王 匡(公節) 王 戎(睿沖) 王 觀(偉台) 王 甫(國山) 王 連(文儀) 王 沈(處道) 王 肅(子雍) 王 修(叔治) 王 渾(玄沖) 王 路(文舒) 王 頎(孔碩) 王 祥(休徵) 王 朗(景興) 王 基(伯輿) 王 謀(元泰) 王 粲(仲宣) 王 睿(土治) 韋 康(元將) 太史慈(子義) 毛 玠(孝先) 公孫度(升濟) 公孫瓚(伯圭) 文 欽(仲若) 文 聘(仲業) 尹 奉(次曾) 鄧 艾(土載) 鄧 芝(伯苗) 鄧止颺(玄茂) 孔 伷(公緒) 孔 昱(世元) 孔 融(文舉) 母丘甸(子邦) 母丘儉(仲恭) 甘 寧(興霸) 左 慈(元放) 盧 植(子干) 申 耽(義舉) 田 豐(元皓) 田 疇(子泰) 田 豫(國讓) 史 渙(公劉) 樂 進(文謙) 馮 習(休元) 司馬師(子元) 司馬防(建公) 司馬炎(安世) 司馬昭(子尚) 司馬儁(元異) 司馬朗(伯達) 司馬望(子初) 司馬徽(德操) 司馬懿(仲達) 邊 讓(文禮) 吉 穆(思然) 吉 邈(文然) 畢 軌(昭先) 呂 布(奉先) 呂 范(子衡) 呂 凱(季平) 呂 岱(定公) 呂 虔(子恪) 呂 據(世議) 呂 蒙(子明) 朱 雋(公偉) 朱 然(義封) 伍 孚(德瑜) 伍 瓊(德瑜) 任 峻(伯達) 華 陀(元化) 華 歆(子魚) 華 核(永先) 伊 籍(機伯) 向 朗(巨達) 全 琮(子璜) 劉 巴(子初) 劉 永(公壽) 劉 協(伯和) 劉 先(始宗) 劉 邠(令元) 劉 劭(孔才) 劉 表(景升) 劉 岱(公山) 劉 備(玄德) 劉 放(子棄) 劉 寵(祖榮) 劉 勛(子台)
劉 曄(子揚) 劉 陶(子奇) 劉 理(奉孝) 劉 焉(君郎) 劉 琰(威碩) 劉 禪(公嗣) 劉 虞(伯安) 劉 廙(恭嗣) 劉 璋(季玉) 劉 繇(正禮) 劉 瑢(文衡) 劉 馥(元穎) 羊 祜(叔子) 關 羽(雲長) 許 允(土宗) 許 攸(子遠) 許 劭(子將) 許 靖(文休) 許 褚(仲康) 許 慈(仁篤) 孫 禮(德達) 孫 匡(季佐) 孫 權(仲謀) 孫 休(子烈) 孫 觀(仲台) 孫 堅(文台) 孫 和(子孝) 孫 河(伯海) 孫 亮(子明) 孫 桓(叔武) 孫 峻(子遠) 孫 資(彥龍) 孫 乾(公祜) 孫 皓(亢宗) 孫 皎(叔明) 孫 翊(叔弼) 孫 綝(子通) 孫 策(伯符) 孫 登(子高) 孫 瑜(仲異) 劉 靜(幼台) 孫 韶(公禮) 邯鄲淳(子叔) 嚴 畯(曼才) 社 預(元凱) 社 襲(子緒) 杜 瓊(伯瑜) 杜 微(國輔) 楊 儀(威公) 唐 阜(義山) 楊 修(德祖) 楊 洪(季休) 楊 彪(文先) 楊 暨(休先) 李 嚴(正方) 李 典(曼成) 李 勝(公昭) 李 恢(德昂) 孝 通(文達) 李 福(孫德) 李 撰(欽仲) 吾 粲(孔休) 邴 原(根矩) 來 敏(敬達) 步 騭(子山) 吳 質(季重) 岑 晊(公孝) 何 進(遂高) 何 宗(彥英) 何 晏(平叔) 何 曾(穎老) 何 顒(伯求) 應 劭(仲遠) 辛 毗(佐治) 辛 敞(泰雍) 宋 忠(仲子) 張 飛(翼德) 張 遼(文選) 張 休(叔嗣) 張 華(茂先) 張 紘(子綱) 張 茂(彥林) 張 松(永年) 張 郃(雋乂) 張 承(仲嗣) 張 南(文進) 張 昭(子布) 張 津(子雲) 張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