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測試 > 李翊坤名字打分測試

李翊坤名字打分測試

發布時間:2021-04-11 00:19:42

古代妃子住的宮叫什麼名字

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咸福宮、長春宮。

1、景仁宮

景仁宮,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長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宮。清代沿用明朝舊稱,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先後修繕。

2、承乾宮

承乾宮,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寧宮,崇禎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承乾宮。清沿明舊。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宮為兩進院,正門南向,名承乾門。

3、鍾粹宮

鍾粹宮,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咸陽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鍾粹宮,隆慶五年(1571年)改鍾粹宮前殿曰興龍殿,後殿曰聖哲殿,為皇太子居處,後復稱鍾粹宮。

4、延禧宮

延禧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二長街東側。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延祺宮。清代又改名為延禧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兩朝均為妃嬪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曾在此居住。

5、翊坤宮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明清時為妃嬪居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始稱萬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為翊坤宮。清代曾多次修繕,原為二進院,清晚期將翊坤宮後殿改成穿堂殿曰體和殿,東西耳房各改一間為通道,使翊坤宮與儲秀宮相連,形成四進院的格局。

❷ 古代、現代小說人物之類取名字。求幫助。

1.昶 雨 夜 清 泉 依 憶 碟 祈 鳩 幽

2.蕭月夜 蕭羽 蕭情羽

3.熹妃、熹夫人、熹昭儀、熹昭儀、熹昭媛、熹昭容、熹淑儀、熹淑媛、熹淑容、熹修儀、熹修媛、熹修容 、熹貴嬪、熹婕妤、熹容華
謙(婉儀、芳儀、芬儀、德儀、順儀 )(小儀、小媛、良媛、良娣 )(才人、美人 )

4.英雄:謙謙君子-龍祈 亡靈血手-血夜 孤魂劍客-君軒 笑魅宮主-瑞羽
俠女: 絲雪飄-依憶 蠱逸仙子-蝶情 雪飛俠客-上官冰 魅惑魂郄(he)-魅

現代:
1。宮魅奕 龍頃邪 官飛檠(qing) 蕭暄 風泉 鳳斐酈 莫旭
2。南宮雪頃 月雲韻 君雪 月流雨情 聶尥(liao)依

LZ賽,念在想了半天又打了半天,把你家親親分給我吧-。- 望採納

❸ 我要古代宮殿的名字200個左右

關雎宮,承乾宮,翊坤宮,永福宮,麟趾宮,永壽宮,怡春宮,永春宮,緋煙宮,忘憂宮,華清宮,華陽宮,彝斕宮,儀瀛宮,毓秀宮,碧霄宮,怡景宮,瑤華宮,冰泉宮,幻蝶宮,長樂宮,棠梨宮,柔福宮,靈犀宮,聚荷宮,戀雲宮,鳳寰宮,流華宮,宸佑宮,雍華宮,雪陽宮,欣然宮,雩曉宮,頤華宮,百合宮,邀月宮,懿祥宮,星輝宮,傾雲宮,悅仙宮,聽竹宮,鍾粹宮,館娃宮,紫煙宮,永寧宮,綴霞宮,未央宮,秋闌宮,昭純宮,華羽宮,蓬萊宮,翔鳳宮,百花宮,鸞鳴宮,蘭陵宮,長信宮,衍慶宮,鳳鸞宮
夕顏殿,瑤光殿,蕊珠殿,明瑟殿,怡和殿,交泰殿,南薰殿,斕月殿,傾櫻殿,椒香殿,同心殿,清心殿,絳雲殿,紫夢殿,凝霜殿,漪蘭殿,霽月殿,椒房殿,傾顏殿,儀元殿,棲鸞殿,玉芙殿,麗正殿,瑤仙殿,璟瑄殿,槿櫻殿,悠然殿,飛鴻殿,雅嵐殿,驚鴻殿,嵐欣殿,怡月殿,凌波殿,逸韻殿,惜顏殿,華音殿, 曦雨殿,惠竹殿,憶雲殿,惜雲殿,綺夢殿,寒香殿,觀海殿,錦瑟殿,昭陽殿,念雲殿,蕙蘭殿,朝暉殿,傾香殿,合歡殿
醉霞閣,幽香閣,雲煙閣,連玥閣,凝香閣,希宜閣,行雲閣,歸燕閣,萱若閣,隱月閣,思凰閣,冰清閣,聽風閣,婉荷閣,百花閣,福熙閣,清芷閣,印月閣,雪嫣閣,天舞閣,靈妍閣,懿祥閣,清韻閣,雪舞閣,曼音閣,望春閣,雅歆閣 秋水閣,旖霞閣,凝翠閣,絳紫閣,紫月閣,憐星閣,清秋閣,瀾月閣,纖羽閣,夢海閣,樂羽閣,清音閣,流霜閣,浣蓮閣,棲雁閣,綺春閣,枕霞閣,出雲閣,逸纖閣,瑤花閣,飛羽閣,紫霞閣,明月閣,思雨閣
夢竹軒,紫蝶軒,鏡月軒,漓雨軒,霽影軒,聽雨軒,繪雅軒,縈碧軒,漱玉軒,紫竹軒,渡月軒,淑景軒,綠綺軒,宜雨軒,夢幽軒,蘭若軒,錦華軒,絳雪軒, 悅蝶軒,伊芙軒,問月軒,飛雪軒,映月軒,翩若軒,攬月軒,知語軒,竹意軒,靜雪軒,流韻軒,棲雲軒,靜怡軒,芙蓉軒,怡月軒,馨語軒,幽蘭軒 夢蘭軒, 流盈軒

聽雪堂,朱雀堂,睦元堂,墨韻堂,錦畫堂

汀蘭水榭,清芷榭,沉香榭,琉瓔水榭,怡蓉水榭

忘月居,雪晗居,思懿居,秋水居,馨怡居,錦瑟居,錦墨居,泠雪居,落梅居,陶然居

凝香齋,紫薇齋,知畫齋,鏡春齋,雲夢齋

瀟湘館,太平館,長春館,留春館

怡紅苑,上林苑,茗湘苑,蘅蕪苑,清漪苑

弄玉小築,漪瀾小築,玉清小築,夢馨小築

夢竹軒 紫蝶軒 鏡月軒 漓雨軒 霽影軒 聽雨軒 繪雅軒 縈碧軒 漱玉軒 紫竹軒 渡月軒 淑景軒 綠綺軒 宜雨軒 夢幽軒 蘭若軒 錦華軒 絳雪軒 悅蝶軒 伊芙軒 問月軒 飛雪軒 映月軒 翩若軒 幽蘭軒夢蘭軒 醉霞閣 幽香閣 雲煙閣 凝香閣 希宜閣 行雲閣 歸燕閣 萱若閣 隱月閣 思凰閣 冰清閣 聽風閣 婉荷閣 百花閣 福熙閣 清芷閣 印月閣 雪嫣閣 天舞閣 靈妍閣 懿祥閣 清韻閣 雪舞閣 曼音閣 望春閣 雅歆閣 秋水閣 旖霞閣 凝翠閣 絳紫閣 紫月閣 憐星閣 清秋閣 瀾月閣 纖羽閣 夢海閣 樂羽閣 清音閣 流霜閣 浣蓮閣 棲雁閣 綺春閣 枕霞閣 出雲閣 逸纖閣 瑤花閣 飛羽閣 紫霞閣 明月閣 帔香殿 惜棠殿 留仙殿 煙雨閣 湃雪閣 攏月閣 凝香閣 玉昭閣 冷瑤閣 棲鳳閣 琶雨閣 蝶舞軒 蘭情軒 黛畫軒 錦瑟軒 憶芙館 流香館 傾顏館 憐星居 邀月居 婉荷閣 百花閣 福熙閣 清芷閣 印月閣 雪嫣閣 天舞館 鏡月軒 漓雨軒 瑤光宛 醉霞閣 幽香閣 雲煙閣 希宜館 夢竹軒 紫蝶軒 瑤光殿 行雲閣 歸燕閣 萱若閣 隱月閣 思凰閣 冰清閣 聽風館 夢竹軒 紫蝶軒 同心殿 墨韻堂 錦畫堂 秋水居 馨怡居 飛羽閣 紫霞閣 明月閣 知畫齋 明瑟殿 霽影軒 靈妍閣 懿祥閣 清韻閣 怡和殿 聽雨軒 繪雅軒 縈碧軒 雪舞閣 曼音閣 望春閣 雅歆閣 秋水閣 旖霞館 交泰殿 漱玉軒 渡月軒 凝翠閣 絳紫閣紫月閣 清秋閣 瀾月館 南薰殿 淑景軒 綠綺軒 纖羽閣 夢海閣 樂羽閣 清音閣 流霜館 惠竹宛 惜雲宛 綺夢宛 寒香謝 觀海謝 錦瑟謝 昭陽謝 念雲閣 蕙蘭閣 朝暉堂 玉芙殿 毓秀閣 碧霄閣 怡景閣 瑤華閣 冰泉閣 霖傑謝 永空謝 明希居 永飛居 緋日宛 永寧軒
綴霞軒 未央軒 秋闌堂 華羽堂 蓬萊堂 百花宛 鸞鳴閣 長信謝 衍慶謝 夢緣館 明清閣 華康閣 儀瀛閣 怡景閣 瑤華閣 麗正堂 靜軒堂 槿櫻堂 悠然齋 飛鴻齋 雅嵐齋 嵐欣謝 凌波謝 逸韻居 長樂閣溪星閣 柔福閣 靈犀閣 聚荷閣 鳳寰宛 流華軒 宸佑軒 雍華軒 雪陽謝 欣然居 雩曉閣 頤華閣 百合閣 懿祥閣 星輝閣 傾雲宛 悅仙軒 聽竹軒 鍾粹謝 館娃謝 紫煙居 怡希閣 永飛閣 緋煙閣 延洪殿 元和殿 忘憂宛 華清軒 華陽軒 彝斕謝 儀瀛謝 泠雪居 長春館 攬月軒 知語軒 竹意軒 靜雪軒 流韻軒 落梅居 鏡春齋 凝霜殿 棲雲軒 靜怡軒 芙蓉軒 怡月軒 太平館 朱雀堂 睦元堂 花海苑 清芷榭 蘅蕪苑 茗湘苑 隔海居 晨曦居 挽蓮居 若蝶居 清錫居 花艷居 椒香閣 浣蓮閣 忘月居 雪晗居 思懿居 綺春閣 枕霞閣 出雲堂 逸纖堂 瑤花館 紫薇齋 宜雨軒 夢幽軒 錦華軒 絳雪軒 悅蝶館 瀟湘館 弄玉築 絳雲殿 伊芙軒 問月軒 飛雪軒 映月軒 翩若軒 錦墨居 傾雲殿 玉芙苑 浼沁苑 綺夢閣 洛紊樓 驚鴻館 流華殿 宸佑苑 南薰苑 瑤仙閣 緋煙樓 雪陽館 碧華殿 祁紫苑 玉和苑 永軒閣 儀瀛樓 慈芫館 浼雲殿 槿浣苑 偌陵苑 玉靈閣 悅儀樓 織風館 玉熙殿 婉湮苑 瀾華苑 毓靈閣 雍和樓 蓼風館 玉清殿 惜妍苑 桐偌苑 溶水閣 歡鴛樓 浼和館 清湮殿 惜風苑 桐蜜苑 煙柳閣 錦翠樓 萱花館 承明殿 頤和苑 槿陌苑 思懿閣 惜菊樓 宜遙館 含元殿 錦夕苑 槿夢苑 絮綠閣 漣馨樓 陶然館 瑤光殿 行雲閣 歸燕閣 萱若閣 隱月閣 思凰閣 夕顏殿 瑤光宛 醉霞閣 幽香閣 雲煙閣 凝香閣 希宜館 夢竹軒 紫蝶軒 冰清閣 聽風館 夢竹軒 紫蝶軒 蕊珠殿 婉荷閣 百花閣 福熙閣 清芷閣 印月閣 雪嫣閣 天舞館 養和殿 緩福殿 麗景軒 鳳光室 鏡月軒 猗蘭館 麟趾塢 晨風樓 瑞音閣 關雎苑 琴德簃 畫禪室 同道堂 鳳華樓 安慶閣 西華廳 逸清苑 茯靈齋 舞水居 衍慶廳 寶月樓 霜華閣 晨瀟苑 皓雪齋 天籟軒 淚影軒 瑾瀾閣 似月齋 倚梅苑 棲梧軒 怡秀殿 桐華居 容漪苑 玉綉苑 頤玉閣 菡昀樓 蓮沁館 卿塵殿 鏡清苑 姒殤苑 縷嬈閣 若涼樓 醉繽館 淥水殿 嵐清苑 薔薰苑 縈碧閣 瀟湘樓 拂雲館 瑩心殿 凈蘅苑 惜如苑 影玉閣 珉石樓 荷緣館 槿遙殿 溪蓮苑 堇玉苑 珞日閣 清蘅樓 桂梨館 槿遙殿 瑜繁苑 紫浮苑 絮柳閣 漪蘭樓 華雲館 漓雨軒 紫傾殿 瑤光殿 蕊珠殿 明瑟殿 南薰殿 斕月殿 冰黎殿 凝霜殿 漪蘭殿 霽月殿 傾顏殿 憶雲殿 瑤仙殿 槿櫻殿 悠然殿 雅嵐殿 嵐欣殿 逸韻殿 惜顏殿 華音殿 曦雨殿 惠竹殿 惜雲殿 雅綉閣 貞怡閣 清韻閣 靈妍堂 素雪軒 永暢軒 攬景樓 芙蓉庭 清音苑 千竹苑 絳雪園 千雪苑 芳顏居 琳琅閣 凝香閣 宜雨軒 珊粹軒 清芷樓 姝桂苑 錦瑟庭 望春園 陶然居 綺梅館 嘉燕堂 欣沁閣 縈碧軒 雲絮苑 茗湘苑 蘅蕪園 顏雪園 裳菊堂 紫薇堂 玉梨閣 寧淵閣 德韻軒 蘭若軒 池墨苑 錦春苑 鏡春齋 怡蘭軒 暢音洲 馨夢閣 瀟湘榭 沐夕居 雎淇館 關新樓 蘅蕪苑 蓼風軒 沐芙洲 琴韻閣 時月齋 留春館 泠雪園 清歌樓 咸宜院 和瑟居 夢溪樓 景盈苑 蕭寒齋 麗景軒 蒙雨廳 冰奕閣 心海居 幻錦樓 眉惠苑 朧茗齋 暖香塢 頤和軒 清晏居 祺帆閣 鳳影軒 鳳玲軒 瑤光閣 希宜閣 掬水閣 印月堂 觀海樓 福熙苑 醉霞園 青鴻居 祈詡苑 醉花庭 卿茹堂 旖霞閣 悅芮軒 丹星苑 婺影苑 墨韻樓 冰琪樓 沉香園 睦元庭 慕蘭台 妍熙堂 流霜閣 昭昱軒 端瑞苑 婉荷樓 太平館 嬌蕊亭 瑩脂堂 謹思堂 琦穗閣 雲煙閣 麟曦軒 傾香軒 凝香苑 雪晗居 夙涼齋 頤志庭 怡臻園 頃芮廳 璇機堂 泓闕閣 雲上閣 吉瑞軒 悅蝶軒 菱蕙苑 知音園 欹欷園 欄闋廳 微雲庭 啼燕齋 飄韻居 晚晴堂 斕月堂 馨夢閣 萱若閣 凝紫軒 秋水居 恆月齋 玉厄庭 欣泰亭
宮殿:
靈雪宮 甘泉宮 靈芷宮 永和宮 若桑宮 落錦宮 長熙宮 中簇宮 景玉宮 菲月宮 檳苫宮 斐蝶宮 玉清宮 瑤華宮 韻湘宮 德嘉宮 夢雅宮 覆熏宮 媛明宮 凌梨宮 德菀宮 琉姿宮 馨香宮 棠梨宮 翊坤宮 啟祥宮 長椿宮 沐晨宮 祥和宮 龍吟宮 靜心宮 擷芳宮 逸媛宮 影水宮 淑仙宮 益壽宮 懿仙宮 夕顏宮 情月宮

❹ 古代房子名稱,比如:xx閣,求那樣名字

古代房子名稱:

1、凌煙閣

凌煙閣是唐朝為表彰功臣而建築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位於唐朝皇宮內三清殿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樓,後因「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而聞名於世,可惜毀於戰亂。

2、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3、蓬萊閣

蓬萊閣位於山東省煙台市蓬萊市,是一處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結晶的古建群。蓬萊閣的主體建築建於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間仙境」著稱於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

4、文淵閣

文淵閣位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東華門內文華殿後,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書樓。

它是中國古代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坐北面南,閣制仿自浙江寧波范氏天一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下詔征書,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

乾隆三十九年,下詔興建藏書樓。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文華殿後之皇宮藏書樓建成,乾隆皇帝賜名文淵閣,用於專貯第一部精抄本《四庫全書》。

5、天一閣

天一閣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建於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作。

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網路-凌煙閣

網路-滕王閣

網路-蓬萊閣

網路-文淵閣

網路-天一閣

❺ 乾隆有幾個皇後

乾隆帝有三位皇後分別是孝賢純皇後、皇後那拉氏、孝儀純皇後

乾隆,愛新覺羅·弘歷,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年壽最高的皇帝。1799年乾隆皇帝在睡夢中離開人世,享年八十九歲。

子嗣:

雍6年5月 永璜 皇長子 1728-1750 23歲亡哲憫皇貴妃

雍6年10月 皇長女 1728-1729 2歲亡 孝賢皇後

雍正8年 永璉 皇2子 1730-1738 9歲亡 孝賢皇後

雍正9年4月 皇2女 1731-1731 即亡哲憫皇貴妃

雍正9年 固倫和敬 皇3女 1731-1792 62歲亡 孝賢皇後

雍正13年 永璋 皇3子 1735-1760 26歲亡純惠皇貴妃

乾隆4年 永珹 皇4子 1739-1777 39歲亡 淑嘉皇貴妃

乾隆6年 永琪 皇5子 1741-1766 26歲亡 愉貴妃

乾隆8年 永瑢 皇6子 1743-1790 48歲亡純惠皇貴妃

乾隆10年 和碩和嘉 皇4女 1745-1767 23歲亡 純惠皇貴妃

乾隆11年 永琮 皇7子 1746-1747 2歲亡 孝賢皇後

乾隆11年 永璇 皇8子 1746-1832 87歲亡 淑嘉皇貴妃

乾隆13年 皇9子 1748-1749 2歲亡 淑嘉皇貴妃

乾隆16年 皇10子 1751-1753 3歲亡 舒妃

乾隆17年 永瑆 皇11子 1752-1823 72歲亡 淑嘉皇貴妃

乾隆17年 永璂 皇12子 1752-1776 25歲亡 皇後納喇氏

乾隆18年 皇5女 1753-1755 3歲亡 皇後納喇氏

乾隆20年 皇6女 1755-1758 4歲亡 忻貴妃

乾隆20年 永璟 皇13子 1755-1757 3歲亡 皇後納喇氏

乾隆21年 固倫和靜 皇7女 1756-1775 20歲亡 孝儀皇後

乾隆22年 皇8女 1757-1767 11歲亡 忻貴妃

乾隆22年 皇14子 1757-1760 4歲亡 孝儀皇後

乾隆23年 和碩和恪 皇9女 1758-1780 23歲亡 孝儀皇後

乾隆25年 嘉慶皇帝 皇15子 1760-1820 61歲亡 孝儀皇後

乾隆27年 皇16子 1762-1765 4歲亡 孝儀皇後

乾隆31年 皇17子 1766-1820 55歲亡 孝儀皇後

乾隆40年 固倫和孝 皇10女 1775-1823 49歲亡 淳妃

(5)李翊坤名字打分測試擴展閱讀:

孝賢純皇後

孝賢純皇後富察氏(1712——1748),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生於1712年二月十二日(農歷,下同),雍正五年(1727年)賜婚為寶親王嫡福晉,時年十六歲(虛歲,下同)。雍正六年(1728年)生皇長女,雍正八年(1730年)生皇二子愛新覺羅·永璉。

皇後輝發那拉氏

皇後輝發那拉氏(1718——1766),輝發那拉氏,滿洲鑲藍旗人,乾隆十三年抬入正黃旗,三十一年六月撥回鑲藍旗。佐領那爾布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雍正十二年(1734年)被指婚為寶親王側福晉。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封嫻妃。

孝儀純皇後

孝儀純皇後魏氏(1727.10.23——1775.2.28),漢族,為正黃旗包衣管領下人,後抬入滿洲鑲黃旗。是內管領清泰之女,1727年重陽節出生,小乾隆十六歲。乾隆十年(1745年)初封魏貴人,正月二十三日晉令嬪,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令妃。

參考鏈接:乾隆嬪妃 網路

❻ 清朝宮殿的東六宮、西六宮的名字是什麼

東西六宮是嬪妃居住的地方
東六宮指景仁宮 鍾粹宮 承乾宮 景陽宮 永和宮 延禧宮
西六宮指儲秀宮 翊坤宮 長春宮 永壽宮 啟祥宮 咸福宮

分別位於乾清宮 交泰殿 坤寧宮即後三宮的東西兩側,
對稱而建。

❼ 幫忙起名字

太和殿

俗稱「金鑾殿」,太和二字出自於《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太和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明清兩代皇帝登極、宣布即位詔書,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將出征,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等節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賀及賜宴。

中和殿

中和,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在明清兩代舉行大朝禮的時候,皇帝在趕赴太和殿之前,都要在中和殿稍作休息,接受官員朝賀。在遇到重大祭典的時候,還要在前一日閱覽祝文或者檢查種子農具。清朝規定每十年都要修一次皇室的家譜,也就是玉牒,在修訂好以後,就要在中和殿內讓皇帝閱覽,並舉行存放儀式。

保和殿

名稱來源與太和殿相同,都是取自《周易》「保合大和」。明朝的時候,在舉行冊立大典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內更衣。在年底,還要在此宴請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時候,每逢正月十五,除夕,也都要在此舉行宴會。而且這里還是清朝舉行殿試的地方。

乾清宮

乾清,取自唐代韓愈《六合聖德詩》中的詩句:「乾清坤夷」,意思就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在明朝和清朝初年,皇帝的寢宮一直都是這里,到了雍正皇帝以後,就挪到了養心殿,從此,乾清宮九成了皇帝聽政的地方。在每年過節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乾清宮舉行慶典活動,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還在宮內舉行了「千叟宴」。而且皇帝死後,必須要在這里停靈,祭奠15日,表示壽終正寢,之後才可以轉移到其他地方。

交泰殿

交泰,取自《易經》中的天地交泰,象徵著帝後生活和諧。交泰殿是皇後在元旦、千秋(皇後生日)等節日接受大臣朝賀的地方。在每年皇後到先蠶壇舉行儀式的前一天都要在這里檢閱採桑工具。

坤寧宮

在明代,坤寧宮是皇後居住的地方,清朝按滿族的習俗,將其改為祭神的場所,把東曖閣作為皇帝大婚的洞房。

東西六宮 這是嬪妃居住的地方,俗稱「三宮六院」。

東六宮

鍾粹宮 明代為妃嬪所居,曾一度為皇太子宮。清代為後妃居所。恭親王奕昕的生母靜貴妃、咸豐帝慈安皇後、光緒帝的隆裕皇後都曾在此居住。

景陽宮 明代為嬪妃所居,明神宗皇帝的孝靖皇後曾居此。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後改作收貯圖書之所。

承乾宮 明代為貴妃所居。清代為後妃所居,清順治帝皇貴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後、琳貴妃、佳貴人,咸豐帝雲嬪、婉貴人都曾在此居住。

永和宮 一直為妃嬪所居。雍正帝的生母德妃、道光帝靜貴妃,咸豐帝麗貴人、斑貴人、鑫常在,光緒帝的瑾貴人都曾在此居住。

景仁宮 一直是歷代貴妃的居住地,像康熙皇帝的生母康妃、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後、乾隆的生母禧貴妃、咸豐帝的琬貴妃、光緒帝的珍妃等曾居住於此。

延禧宮 明清兩朝均為妃嬪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曾在此居住。

西六宮

太極殿(啟祥宮) 明萬曆年間,乾清、坤寧兩宮火災,神宗朱翊鈞曾暫居啟祥宮。遜帝溥儀出宮前,同治帝瑜太妃曾居太極殿。

長春宮 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宮殿。明代天啟皇帝的妃子李氏,清代乾隆皇帝的孝賢皇後曾在這里住過。晚清時,同治皇帝親政後,西太後也曾在這里居住。

咸福宮 為後妃所居,前殿為行禮升座之處,後殿為寢宮,乾隆年間改為皇帝偶爾起居之處。道光帝琳貴人(庄順皇貴妃)、成貴妃、彤貴妃、常妃等都曾在此居住。嘉慶和咸豐年間還曾一度作為皇帝為先帝守孝之地。

永壽宮 為歷代後妃所居之處。順治帝皇貴妃董鄂氏、恪妃,嘉慶帝如妃、乾隆帝生母禧貴妃都曾在此居住。乾隆年間和恪、和孝兩位公主下嫁還曾在此設宴。道光中晚期,外侮內患日盛,而朝廷內部一味諱飾,將各疆吏密奏匿於永壽宮。光緒以後,此宮前後殿均設為大庫,收貯御用物件。

翊坤宮 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地方。慈禧太後住儲秀宮時,每逢重大節日,都要在這里接受妃嬪們的朝拜。光緒帝選妃也在此舉行。

儲秀宮 意思是「內藏後妃秀美如花」,是慈禧太後初入宮居住的地方。

此外故宮里還有一些別的宮殿:

奉先殿(現為故宮鍾表館),顧名思義就是皇宮里的小太廟,是供奉帝王祖先牌位的地方。

養心殿 乾清門內的養心殿,從雍正清末近200年間,清朝皇帝大多住在這里。在同治、光緒兩朝,養心殿東曖閣是慈禧與慈安「垂簾聽政」之地。

慈寧宮 按照封建禮儀,皇帝不能與前朝妃嬪同居東西六宮。為了安置業已歸天的老皇帝的妃嬪,特地建造了慈寧宮供她們居住。明朝慈寧宮為前代皇貴妃所居。清代慈寧宮主要是為太後舉行重大典禮的殿堂,凡遇皇太後聖壽節、上徽號、進冊寶、公主下嫁,均在此處舉行慶賀儀式。特別是太後壽辰時,皇帝親自率眾行禮,並與近支皇戚一同綵衣起舞,禮節十分隆重。皇太後薨,梓宮奉安於慈寧宮中,皇帝至此行祭奠禮。

頤和軒 為乾隆皇帝歸政後憩息之所。「頤和」,即頤養精神。

外東路---寧壽宮景區(現為故宮珍寶館)

養性殿 乾隆做太上皇帝的寢宮;光緒年間慈禧太後居樂壽堂時,曾在養性殿東暖閣進早、晚膳。

寧壽宮 寧壽,出自《尚書》中的「五福」,有 健康 長壽之意。乾隆皇帝准備當太上皇時在此宮祭神。乾隆帝八十壽典、嘉慶帝五十壽典,曾在此賜宴皇子、王公大臣。

皇極殿 是乾隆皇帝第二次興辦千叟宴的地方;西太後也曾在皇極殿接見外國使臣。西太後死後,在這里為她停靈治喪。
紫禁城裡的建築:
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交泰殿
欽安殿 奉先殿 養心殿 皇極殿
太極殿 養性殿 英華殿 寶華殿
體元殿 體和殿 武英殿 南薰殿
文華殿 傳心殿

乾清宮
寧壽宮(祭祀場所)
齋 宮
翊坤宮
坤寧宮(康熙皇後赫舍里,皇後鈕祜祿氏(之後好像就改為祭祀場所,不住人了))
長春宮(乾隆的孝賢皇後,咸豐的慈禧(這個女人怎麼到處都住過!))
承乾宮(順治皇貴妃董鄂氏,道光孝全成皇後、琳貴妃、佳貴人,咸豐雲嬪、婉貴人)
永和宮(康熙孝恭仁皇後,道光靜貴妃,咸豐麗貴人、斑貴人、鑫常在,光緒瑾妃)
景仁宮(康熙出生地,乾隆生母孝聖憲皇後、咸豐婉貴妃、光緒珍妃)
慈寧宮(孝庄太皇太後)
咸福宮(嘉慶,咸豐守孝時居所,慈禧,道光的琳貴人(庄順皇貴妃)、成貴妃、彤貴妃、常妃等等)
永壽宮(順治皇貴妃董鄂氏、恪妃,康熙的敏妃,乾隆朝孝聖憲皇太後,嘉慶如妃)
延禧宮(康熙宜妃,道光恬嬪、成貴人,光緒後改為倉庫)
咸安宮(禁錮太子胤礽)
景陽宮(藏書院,不住宮人)
鍾粹宮(咸豐皇帝幼年與養母孝靜皇後(即恭親王奕忻生母)居住,咸豐孝貞顯皇後,光緒隆裕皇後)
壽安宮(魏忠賢的相好客氏,乾隆母親孝聖憲皇太後)
壽康宮(乾隆朝孝聖憲皇太後、嘉慶朝穎貴太妃、咸豐朝康慈皇太後)
建福宮(供奉皇後神位)
重華宮(乾隆為皇子時婚後居住)
儲秀宮(慈禧(無語了,這人喜歡換著住?))
毓慶宮(康熙特為太子允礽所建,乾隆12歲到17歲間一直居於此宮,此後改為皇子讀書所)
景福宮(順治孝惠皇後,乾隆歸政後居所)
花園
御花園 建福宮花園 寧壽宮花園 慈寧宮花園
軒、堂、齋
絳雪軒 頤和軒 古華軒 玉粹軒
三友軒 樂壽堂(乾隆,慈禧太後)
摛藻堂 遂初堂
浴德堂 內閣大堂 大佛堂 養性齋
位育齋 倦勤齋 抑 齋 漱芳齋
含清齋
樓、閣、亭
角 樓 閱是樓 雲光樓 萃賞樓
延趣樓 梵宗樓 慈蔭樓 吉雲樓
寶相樓 佛日樓 梵華樓 弘義閣
體仁閣 文淵閣 暢音閣 延暉閣
符望閣 雨花閣 景祺閣
萬春亭 千秋亭 浮碧亭 澄瑞亭
禊賞亭 矩 亭 擷芳亭 聳秀亭
碧螺亭 西井亭 東井亭 御景亭
玉翠亭 凝香亭 浮碧亭 澄瑞亭
臨溪亭 箭 亭
包括其他朝代的匯總:
太和殿,乾清宮,文化殿,武英殿,體仁閣,坤寧宮,關雎宮,承乾宮,翊坤宮,永福宮,麟趾宮,永壽宮,怡春宮,永春宮,緋煙宮,忘憂宮,華清宮,華陽宮,彝斕宮,儀瀛宮,毓秀宮,碧霄宮,怡景宮,瑤華宮,冰泉宮,幻蝶宮,長樂宮,棠梨宮,柔福宮,靈犀宮,聚荷宮,戀雲宮,鳳寰宮,流華宮,宸佑宮,雍華宮,雪陽宮,欣然宮,雩曉宮,頤華宮,百合宮,邀月宮,懿祥宮,星輝宮,傾雲宮,悅仙宮,聽竹宮,鍾粹宮,館娃宮,紫煙宮,永寧宮,綴霞宮,未央宮,秋闌宮,昭純宮,華羽宮,蓬萊宮,翔鳳宮,百花宮,鸞鳴宮,蘭陵宮,長信宮,衍慶宮,鳳鸞宮夕顏殿,瑤光殿,蕊珠殿,明瑟殿,怡和殿,交泰殿,南薰殿,斕月殿,傾櫻殿,椒香殿,同心殿,清心殿,絳雲殿,紫夢殿,凝霜殿,漪蘭殿,霽月殿,椒房殿,傾顏殿,儀元殿,棲鸞殿,玉芙殿,麗正殿,瑤仙殿,璟瑄殿,槿櫻殿,悠然殿,飛鴻殿,雅嵐殿,驚鴻殿,嵐欣殿,怡月殿,凌波殿,逸韻殿,惜顏殿,華音殿, 曦雨殿,惠竹殿,憶雲殿,惜雲殿,綺夢殿,寒香殿,觀海殿,錦瑟殿,昭陽殿,念雲殿,蕙蘭殿,朝暉殿,傾香殿,合歡殿,醉霞閣,幽香閣,雲煙閣,連玥閣,凝香閣,希宜閣,行雲閣,歸燕閣,萱若閣,隱月閣,思凰閣,冰清閣,聽風閣,婉荷閣,百花閣,福熙閣,清芷閣,印月閣,雪嫣閣,天舞閣,靈妍閣,懿祥閣,清韻閣,雪舞閣,曼音閣,望春閣,雅歆閣 秋水閣,旖霞閣,凝翠閣,絳紫閣,紫月閣,憐星閣,清秋閣,瀾月閣,纖羽閣,夢海閣,樂羽閣,清音閣,流霜閣,浣蓮閣,棲雁閣,綺春閣,枕霞閣,出雲閣,逸纖閣,瑤花閣,飛羽閣,紫霞閣,明月閣,思雨閣 夢竹軒,紫蝶軒,鏡月軒,漓雨軒,霽影軒,聽雨軒,繪雅軒,縈碧軒,漱玉軒,紫竹軒,渡月軒,淑景軒,綠綺軒,宜雨軒,夢幽軒,蘭若軒,錦華軒,絳雪軒, 悅蝶軒,伊芙軒,問月軒,飛雪軒,映月軒,翩若軒,攬月軒,知語軒,竹意軒,靜雪軒,流韻軒,棲雲軒,靜怡軒,芙蓉軒,怡月軒,馨語軒,幽蘭軒 夢蘭軒, 流盈軒,聽雪堂,朱雀堂,睦元堂,墨韻堂,錦畫堂 汀蘭水榭,清芷榭,沉香榭,琉瓔水榭,怡蓉水榭 忘月居,雪晗居,思懿居,秋水居,馨怡居,錦瑟居,錦墨居,泠雪居,落梅居,陶然居 凝香齋,紫薇齋,知畫齋,鏡春齋,雲夢齋 瀟湘館,太平館,長春館,留春館 怡紅苑,上林苑,茗湘苑,蘅蕪苑,清漪苑 弄玉小築,漪瀾小築,玉清小築,夢馨小築

❽ 古代女子在宮里從低到高的地位名稱

朝沒有明確規定宮女的等級,但是根據她們所服伺主子的等級的高低,宮女的實際地位有微妙的不同,譬如說,皇太後身邊的宮女肯定比答應、常在身邊的宮女更有權勢。要說等級的話,被稱作「姑姑」的,都是資格比較老的宮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新來的和負責雜役的宮女。
嬪妃
中國古代帝王侍妾的統稱。嬪原指女官,妃指地位次於後的妾。據記載,周代的制度是:「天子後六宮,三夫人 ,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除皇後之外都是妾侍。秦始皇統一天下,盡收六國宮女充實內廷,品級爵位分列8等。漢武帝將妃嬪的等級分為14級,如昭儀、婕妤、娥等。漢唐的內廷,後妃之下設有宮官女職,常有數百人之多,以供隨侍。明代確立六宮定製並嚴格出入制度,但是後宮妃嬪仍然為數不少。宮人的名號有宮人、選侍、才人、淑女等。明末,內廷宮女多至9000人。清代的妃嬪有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等品級。宮女分秀女、官女子兩等 。封建帝王的多妻制是摧殘婦女的罪惡制度。嬪妃一旦失寵就要被打入冷宮。更有甚者,在明英宗以前,皇帝死了,還要嬪妃、宮女殉葬
1、正一品官職名稱:大長公主、長公主、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公主;從一品官職名稱:郡主
2、正二品官職名稱:昭儀、昭媛、充儀、充容、充媛、淑儀、德儀、婉儀、芳林
3、正三品官職名稱:婕妤、良娣
4、正四品官職名稱:美人、良媛
5、正五品官職名稱:才人、承徽、尚宮、尚儀、宮正、女史
6、正六品官職名稱:寶林、司記
7、正七品官職名稱:御女、昭訓
8、正八品官職名稱:采女
9、正九品官職名稱:奉儀
另外不列品級:宮女、民女

夏:正妃一人,次妃十一人。
商:中宮皇後、東宮皇妃、西宮貴妃,四妃:德妃、淑妃、惠妃、庄妃、九嬪,其餘的全統稱為美人。
周: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後正位宮闈,同體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周禮.天官.九嬪》: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周禮.天官.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世婦掌喪、祭、賓客;女御序於王之燕寢。]
秦:皇後。皇帝之妾皆稱夫人。並立八品:皇後、其餘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皆無定數。
西漢:皇後。共設十四等:昭儀、婕妤、容華、美人、八子、充儀、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宮、順常、無涓(與無涓同等的還有:共和、娛靈、保才、良使、夜者),此外,還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除此以外,史籍中還曾出現過諸姬、長御、材人、待詔掖庭、中宮史、學事史等名目。(補充:皇帝之女稱公主,帝之妹稱長公主,帝姑稱大長公主,後歷代大致沿用。太子妻稱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級;皇孫妻稱夫人,妾無位號,皆稱家人子。漢代諸王之女稱翁主,即後世的郡主。)
王莽托古改制:和嬪、美御、和人三人(即三夫人);嬪九人;美人二十七(相當二十七世婦);御人八十一(八十一御妻也)。凡百二十人(不含後),與古制同。
東漢:大加簡省,後宮稱號只剩下皇後、貴人,後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
魏:曹操建魏國,在王後之下設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五等;曹丕稱帝,增設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魏明帝曹睿即位,又增設淑妃、昭華、修儀三等,去除順成。於是,皇後之下共設12個等級,依次是貴嬪、夫人、淑妃、淑媛、昭儀、昭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美人、良人。
晉:武帝時,皇後以下設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容、修華、修儀、婕妤、容華、充華)、九嬪以下設美人、才人、中才人等作為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南北朝:皇後以下置貴妃,位於貴嬪之上,又以昭儀、昭容、昭華代修華、修容、修儀。以後又有修改,如以三淑、三昭、三修為九嬪,而以婕妤、容華、充華等位其下。南北朝代均有增損。梁以貴妃、貴嬪、貴姬為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五職,又有美人、才人、良人稱三職。
北魏:皇後。北魏初年,未立定製,北魏孝文帝改定內官,有左昭儀、右昭儀、三夫人、九嬪、世妃、御女等,復設置女侍中、女尚書以至奚官女奴等執事人員。
北齊:皇後。三夫人(貴嬪、貴姬、貴妃);北齊前幾帝所置內職很少,齊武成帝好內,頒布河清新令:內命婦依古制有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又准漢制置有:昭儀,有左右二人;三夫人改稱為:弘德、正德、崇德;九嬪(上嬪):光猷、昭訓、隆徽;(下嬪):宣徽、凝暉、宣明、順華、凝華、光訓;二十七世婦為:正華、令側、修訓、曜儀、明淑、芳華、敬婉、昭華、光正、昭寧、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靜訓、曜德、廣訓、暉范、敬訓、芳猷、婉華、明範、艷儀、暉則、敬信,比從三品;八十一御女為:穆光、茂德、貞懿、曜光、貞凝、光范、令儀、內范、穆閨、婉德、明婉、艷婉、妙范、暉章、敬茂、靜肅、瓊章、穆華、慎儀、妙儀、明懿、崇明、麗則、婉儀、彭媛、修閑、修靜、弘慎、艷光、漪容、徽淑、秀儀、芳婉、貞慎、明艷、貞穆、修范、肅容、茂儀、英淑、弘艷、正信、凝婉、英范、懷順、修媛、良則、瑤章、訓成、潤儀、寧訓、淑懿、柔則、穆儀、修禮、昭慎、貞媛、肅閨、敬順、柔華、昭順、敬寧、明訓、弘儀、崇敬、修敬、承閑、昭容、麗儀、閑華、思柔、媛光、懷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艷華、徽娥、肅儀、妙則,比正四品。
北周稱三夫人為三妃,以下有六嬪、御媛、御婉等號,頗與前代不同。
隋:隋文帝在獨孤皇後死後,確立妃嬪制度,除皇後外,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為正一品。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為正二品。二十七世婦:婕妤十二員,為正三品;美人、才人共十五員,為正四品。八十一御妻:保林二十員,為正五品;御女二十四員,為正六品;采女,三十七員,為正七品。隋煬帝時還有「承衣刀人」等姬妾,隨意而置。
唐:高祖武德初年,於皇後下設有四夫人(即:貴淑德賢四妃),為正一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七人,曰二十七世婦;寶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人,曰八十一御妻;唐高宗時,裁撤後宮人數,更易內官名稱,置贊德兩人代替四妃;宣儀四人代九嬪;承閨五人代美人;承旨五人代才人;衛仙六人代保林;供奉八人代御女;侍櫛二十人代采女;又置侍巾三十人,統稱「內官」。 唐玄宗時根據法象之意改四妃為三妃:惠妃、麗妃、華妃,但仍封楊玉環為貴妃,均為正一品),對其他妃嬪稱號另作更改:芳儀六人。正二品。美人四人。為正三品。才人七人。為正四品。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正五品。其餘各司各典的女官為六品至九品。此外,唐制太子也有[內宮]:太子妃一人,下有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訓十六人,正七品;奉儀二十四人,正九品。
五代十國時期,除皇後外,妃嬪與宮廷女官合二為一,名目繁多,人數多達數千人,暫不明細。
宋:皇後。妃的稱號,除貴、淑、德、賢四妃外,又增一宸妃(宋仁宗母為李宸妃),均為正一品;貴儀、貴容、淑儀、淑容、順儀、順容、婉儀、婉容(此八人從一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此三職均無定數。
遼:皇後之下,有元妃、貴妃、德妃、文妃及昭容、昭儀、淑儀、和儀、麗儀、順儀、芳儀等號。皇後外,惟見妃子之稱,無其他等級。
金:皇後(女真人建立的王朝)。按金格,貞佑後之制,貴妃下有真妃,淑妃下有麗妃、柔妃,而無德妃、賢妃。九嬪同。婕妤下有麗人、才人為正三品。順儀、淑華、淑儀為正四品。尚宮夫人,尚宮左夫人、尚宮右夫人、宮正夫人、寶華夫人、尚儀夫人、尚服夫人、尚寢夫人、欽聖夫人、資明夫人為正五品。尚儀御侍、尚服御侍、尚寢御侍、尚正御侍、寶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為正六品,司正御侍、寶符御侍、司儀御侍、司符御侍,司寢御侍、司飾御侍、司設御侍、司衣御侍、司膳御侍、司葯御侍、仙韶使、光訓良侍、明訓良侍、遵訓良侍、從訓良侍為正七品。典儀御侍、典膳御侍、典寢御侍、典飾御侍、典設御侍、典衣御侍、典葯御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為正八品。掌儀御侍、掌服御侍、掌寢御侍、掌飾御侍、掌設御侍、掌衣御侍、掌膳御侍、掌葯御侍、仙韶掌音、祗肅良侍、祗敬良侍、祗願良侍為正九品。海陵王執政時,寵妃多達十二位: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金世宗天定年間,後宮簡少。金章宗明昌時期,後宮規制大備,仿照漢制立了嬪御制度,規定:皇後下設貴妃、賢妃、德妃三妃,正一品,同漢三夫人;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視正二品,比九嬪。婕妤九人視正三品。美人九人視正四品,才人九人視正五品,比二十七世婦。寶林二十七人視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視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視正八品,比八十一御妻。又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皆內官也。
元:後妃封號惟皇後、妃二等,再沒有別的名號。
明:明太祖時,皇後下、貴妃外,下設有賢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等(亦惟取賢、淑、庄、敬、惠、順、康、寧為稱,閨房雍肅,旨寓深遠)。後妃以下,雜置宮嬪,而間以婕妤、昭儀、貴人、美人等名號。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禮冊立九嬪:德嬪、賢嬪、庄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位在妃下。憲宗時加封萬貴妃一「皇」字為皇貴妃,位次僅次於皇後,以後皇貴妃漸成定製。接下的:嬪、才人、選侍無定數。
順帶一下:漢人皇室(不單指漢朝)除皇帝外,封王也有制度的。大致按春秋戰國時期屬地分的,先是分封地在春秋戰國是影響最甚的,如秦國(秦王李世民大家都知道吧),再者根據分封地的財富來講,包括:人口、面積等。另外一字王地位也高於雙字王,如秦王、吳王地位高於淮南王。而金、元僅封於親王。
清:五宮並建:清寧宮皇後、關睢宮宸妃、麟趾宮貴妃、衍慶宮淑妃、永福宮庄妃。順治十五年決定採用禮官建議,乾清宮設夫人1名,淑儀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寧宮設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沒有定數。此外還有女官。然而這個制度並沒有真正執行。康熙後典制完善了,設皇後1名,居中宮,皇貴妃1名,貴妃2名,妃4名,嬪6名貴人、常在、答應,沒有定數,分居東西12宮(東六宮:景仁,承乾,鍾粹,延禧,永和,景陽;西六宮:永壽,翊坤,儲秀,啟祥,長春,咸福)。
(順帶一下:清朝的「格格」即漢族「小姐」 的意思,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後(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後的養女,稱「和碩公主。順治十七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名為「郡主」;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❾ 古代宮位,就是從宮女到高的地位中有哪些

沒有明確規定宮女的等級,但是根據她們所服伺主子的等級的高低,宮女的實際地位有微妙的不同,譬如說,皇太後身邊的宮女肯定比答應、常在身邊的宮女更有權勢。要說等級的話,被稱作「姑姑」的,都是資格比較老的宮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新來的和負責雜役的宮女。
嬪妃
中國古代帝王侍妾的統稱。嬪原指女官,妃指地位次於後的妾。據記載,周代的制度是:「天子後六宮,三夫人 ,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除皇後之外都是妾侍。秦始皇統一天下,盡收六國宮女充實內廷,品級爵位分列8等。漢武帝將妃嬪的等級分為14級,如昭儀、婕妤、娥等。漢唐的內廷,後妃之下設有宮官女職,常有數百人之多,以供隨侍。明代確立六宮定製並嚴格出入制度,但是後宮妃嬪仍然為數不少。宮人的名號有宮人、選侍、才人、淑女等。明末,內廷宮女多至9000人。清代的妃嬪有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等品級。宮女分秀女、官女子兩等 。封建帝王的多妻制是摧殘婦女的罪惡制度。嬪妃一旦失寵就要被打入冷宮。更有甚者,在明英宗以前,皇帝死了,還要嬪妃、宮女殉葬
1、正一品官職名稱:大長公主、長公主、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公主;從一品官職名稱:郡主
2、正二品官職名稱:昭儀、昭媛、充儀、充容、充媛、淑儀、德儀、婉儀、芳林
3、正三品官職名稱:婕妤、良娣
4、正四品官職名稱:美人、良媛
5、正五品官職名稱:才人、承徽、尚宮、尚儀、宮正、女史
6、正六品官職名稱:寶林、司記
7、正七品官職名稱:御女、昭訓
8、正八品官職名稱:采女
9、正九品官職名稱:奉儀
另外不列品級:宮女、民女

夏:正妃一人,次妃十一人。
商:中宮皇後、東宮皇妃、西宮貴妃,四妃:德妃、淑妃、惠妃、庄妃、九嬪,其餘的全統稱為美人。
周: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後正位宮闈,同體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周禮.天官.九嬪》: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周禮.天官.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世婦掌喪、祭、賓客;女御序於王之燕寢。]
秦:皇後。皇帝之妾皆稱夫人。並立八品:皇後、其餘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皆無定數。
西漢:皇後。共設十四等:昭儀、婕妤、容華、美人、八子、充儀、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宮、順常、無涓(與無涓同等的還有:共和、娛靈、保才、良使、夜者),此外,還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除此以外,史籍中還曾出現過諸姬、長御、材人、待詔掖庭、中宮史、學事史等名目。(補充:皇帝之女稱公主,帝之妹稱長公主,帝姑稱大長公主,後歷代大致沿用。太子妻稱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級;皇孫妻稱夫人,妾無位號,皆稱家人子。漢代諸王之女稱翁主,即後世的郡主。)
王莽托古改制:和嬪、美御、和人三人(即三夫人);嬪九人;美人二十七(相當二十七世婦);御人八十一(八十一御妻也)。凡百二十人(不含後),與古制同。
東漢:大加簡省,後宮稱號只剩下皇後、貴人,後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
魏:曹操建魏國,在王後之下設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五等;曹丕稱帝,增設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魏明帝曹睿即位,又增設淑妃、昭華、修儀三等,去除順成。於是,皇後之下共設12個等級,依次是貴嬪、夫人、淑妃、淑媛、昭儀、昭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美人、良人。
晉:武帝時,皇後以下設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容、修華、修儀、婕妤、容華、充華)、九嬪以下設美人、才人、中才人等作為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南北朝:皇後以下置貴妃,位於貴嬪之上,又以昭儀、昭容、昭華代修華、修容、修儀。以後又有修改,如以三淑、三昭、三修為九嬪,而以婕妤、容華、充華等位其下。南北朝代均有增損。梁以貴妃、貴嬪、貴姬為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五職,又有美人、才人、良人稱三職。
北魏:皇後。北魏初年,未立定製,北魏孝文帝改定內官,有左昭儀、右昭儀、三夫人、九嬪、世妃、御女等,復設置女侍中、女尚書以至奚官女奴等執事人員。
北齊:皇後。三夫人(貴嬪、貴姬、貴妃);北齊前幾帝所置內職很少,齊武成帝好內,頒布河清新令:內命婦依古制有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又准漢制置有:昭儀,有左右二人;三夫人改稱為:弘德、正德、崇德;九嬪(上嬪):光猷、昭訓、隆徽;(下嬪):宣徽、凝暉、宣明、順華、凝華、光訓;二十七世婦為:正華、令側、修訓、曜儀、明淑、芳華、敬婉、昭華、光正、昭寧、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靜訓、曜德、廣訓、暉范、敬訓、芳猷、婉華、明範、艷儀、暉則、敬信,比從三品;八十一御女為:穆光、茂德、貞懿、曜光、貞凝、光范、令儀、內范、穆閨、婉德、明婉、艷婉、妙范、暉章、敬茂、靜肅、瓊章、穆華、慎儀、妙儀、明懿、崇明、麗則、婉儀、彭媛、修閑、修靜、弘慎、艷光、漪容、徽淑、秀儀、芳婉、貞慎、明艷、貞穆、修范、肅容、茂儀、英淑、弘艷、正信、凝婉、英范、懷順、修媛、良則、瑤章、訓成、潤儀、寧訓、淑懿、柔則、穆儀、修禮、昭慎、貞媛、肅閨、敬順、柔華、昭順、敬寧、明訓、弘儀、崇敬、修敬、承閑、昭容、麗儀、閑華、思柔、媛光、懷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艷華、徽娥、肅儀、妙則,比正四品。
北周稱三夫人為三妃,以下有六嬪、御媛、御婉等號,頗與前代不同。
隋:隋文帝在獨孤皇後死後,確立妃嬪制度,除皇後外,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為正一品。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為正二品。二十七世婦:婕妤十二員,為正三品;美人、才人共十五員,為正四品。八十一御妻:保林二十員,為正五品;御女二十四員,為正六品;采女,三十七員,為正七品。隋煬帝時還有「承衣刀人」等姬妾,隨意而置。
唐:高祖武德初年,於皇後下設有四夫人(即:貴淑德賢四妃),為正一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七人,曰二十七世婦;寶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人,曰八十一御妻;唐高宗時,裁撤後宮人數,更易內官名稱,置贊德兩人代替四妃;宣儀四人代九嬪;承閨五人代美人;承旨五人代才人;衛仙六人代保林;供奉八人代御女;侍櫛二十人代采女;又置侍巾三十人,統稱「內官」。 唐玄宗時根據法象之意改四妃為三妃:惠妃、麗妃、華妃,但仍封楊玉環為貴妃,均為正一品),對其他妃嬪稱號另作更改:芳儀六人。正二品。美人四人。為正三品。才人七人。為正四品。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正五品。其餘各司各典的女官為六品至九品。此外,唐制太子也有[內宮]:太子妃一人,下有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訓十六人,正七品;奉儀二十四人,正九品。
五代十國時期,除皇後外,妃嬪與宮廷女官合二為一,名目繁多,人數多達數千人,暫不明細。
宋:皇後。妃的稱號,除貴、淑、德、賢四妃外,又增一宸妃(宋仁宗母為李宸妃),均為正一品;貴儀、貴容、淑儀、淑容、順儀、順容、婉儀、婉容(此八人從一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此三職均無定數。
遼:皇後之下,有元妃、貴妃、德妃、文妃及昭容、昭儀、淑儀、和儀、麗儀、順儀、芳儀等號。皇後外,惟見妃子之稱,無其他等級。
金:皇後(女真人建立的王朝)。按金格,貞佑後之制,貴妃下有真妃,淑妃下有麗妃、柔妃,而無德妃、賢妃。九嬪同。婕妤下有麗人、才人為正三品。順儀、淑華、淑儀為正四品。尚宮夫人,尚宮左夫人、尚宮右夫人、宮正夫人、寶華夫人、尚儀夫人、尚服夫人、尚寢夫人、欽聖夫人、資明夫人為正五品。尚儀御侍、尚服御侍、尚寢御侍、尚正御侍、寶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為正六品,司正御侍、寶符御侍、司儀御侍、司符御侍,司寢御侍、司飾御侍、司設御侍、司衣御侍、司膳御侍、司葯御侍、仙韶使、光訓良侍、明訓良侍、遵訓良侍、從訓良侍為正七品。典儀御侍、典膳御侍、典寢御侍、典飾御侍、典設御侍、典衣御侍、典葯御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為正八品。掌儀御侍、掌服御侍、掌寢御侍、掌飾御侍、掌設御侍、掌衣御侍、掌膳御侍、掌葯御侍、仙韶掌音、祗肅良侍、祗敬良侍、祗願良侍為正九品。海陵王執政時,寵妃多達十二位: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金世宗天定年間,後宮簡少。金章宗明昌時期,後宮規制大備,仿照漢制立了嬪御制度,規定:皇後下設貴妃、賢妃、德妃三妃,正一品,同漢三夫人;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視正二品,比九嬪。婕妤九人視正三品。美人九人視正四品,才人九人視正五品,比二十七世婦。寶林二十七人視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視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視正八品,比八十一御妻。又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皆內官也。
元:後妃封號惟皇後、妃二等,再沒有別的名號。
明:明太祖時,皇後下、貴妃外,下設有賢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等(亦惟取賢、淑、庄、敬、惠、順、康、寧為稱,閨房雍肅,旨寓深遠)。後妃以下,雜置宮嬪,而間以婕妤、昭儀、貴人、美人等名號。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禮冊立九嬪:德嬪、賢嬪、庄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位在妃下。憲宗時加封萬貴妃一「皇」字為皇貴妃,位次僅次於皇後,以後皇貴妃漸成定製。接下的:嬪、才人、選侍無定數。
順帶一下:漢人皇室(不單指漢朝)除皇帝外,封王也有制度的。大致按春秋戰國時期屬地分的,先是分封地在春秋戰國是影響最甚的,如秦國(秦王李世民大家都知道吧),再者根據分封地的財富來講,包括:人口、面積等。另外一字王地位也高於雙字王,如秦王、吳王地位高於淮南王。而金、元僅封於親王。
清:五宮並建:清寧宮皇後、關睢宮宸妃、麟趾宮貴妃、衍慶宮淑妃、永福宮庄妃。順治十五年決定採用禮官建議,乾清宮設夫人1名,淑儀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寧宮設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沒有定數。此外還有女官。然而這個制度並沒有真正執行。康熙後典制完善了,設皇後1名,居中宮,皇貴妃1名,貴妃2名,妃4名,嬪6名貴人、常在、答應,沒有定數,分居東西12宮(東六宮:景仁,承乾,鍾粹,延禧,永和,景陽;西六宮:永壽,翊坤,儲秀,啟祥,長春,咸福)。
(順帶一下:清朝的「格格」即漢族「小姐」 的意思,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後(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後的養女,稱「和碩公主。順治十七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名為「郡主」;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❿ 男孩子名字翊字的寓意是什麼

男孩子名字翊字的寓意,翊,左立右羽,立表站立,起身,騰飛,開始之意。羽,羽翼,雙翼之意,兩者結合表騰飛之鳥。亦有輔助,幫助之意。

可取名做「翊晨」表騰飛趁早,寓意伴隨旭日騰飛。

「翊哲」哲,表道德,智慧,高潔之意。騰飛之志,智慧道德高尚。

「雲翊」表翱翔天際,無拘無束,絢麗多彩,風雲相隨之意,絢麗多彩。

「錦翊」表富貴無邊,前途光明,萬事如意。

「翊文」表為人氣質高雅,知人善任,孜孜不倦,勤勤懇懇之意。

「翊茹」表潔白,高尚,如沐春風,鍾靈毓秀之意。

「翊雪」冰雪聰明,高潔,溫柔善交際之意。

閱讀全文

與李翊坤名字打分測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岩名字寓意 瀏覽:278
製作名字的軟體叫什麼 瀏覽:460
好聽的游戲情侶名字大全 瀏覽:856
姓名帶薇的女孩名字 瀏覽:861
冬櫻開頭名字 瀏覽:168
晞彤這個名字寓意 瀏覽:446
貓咪名字大全phpwind 瀏覽:958
李性四個字的名字 瀏覽:956
lol好聽的名字 瀏覽:909
善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295
張翊澤名字打分 瀏覽:389
帶瑾的女孩高雅名字 瀏覽:886
2016女孩名字大全及寓意 瀏覽:170
三個字酒店名字 瀏覽:658
1999年12月18男孩名字 瀏覽:807
自己名字的含義作文 瀏覽:267
貸款公司小組名字大全 瀏覽:13
古代宮賦名字 瀏覽:934
四個人的微信群名字 瀏覽:300
怎麼看名字五行缺啥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