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離騷》篇名含義
應該是A
關於《離騷》篇名的涵義,古今各家說法不一。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為「離憂」。班固在《離騷贊序》中釋為「遭憂」。王逸在《楚辭章句》中釋為「別愁」。後人多各從其一說。近世學者,則有人據《大招》「伏戲《駕辯》。楚《勞商》只」及王逸注「《駕辯》《勞商》,皆曲名也」,認為「勞商」與「離騷」均系雙聲字,「離騷」即「勞商」之轉音,因而推論《離騷》本為楚國古樂曲名。但一般認為離騷:離通「罹」,遭遇;騷: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
<<離騷>>:<楚辭>篇名.戰國楚人屈原作.'離騷',舊解釋為遭憂,也有解作離愁的;近人或解釋為牢騷.作者在前半篇中,反復傾訴其對楚國命運的關懷,表達了他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後半篇又通過神遊天上、追求理想的實現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他熱愛楚國的思想感情.作品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像,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表現出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後世文學有深遠影響.
<<離騷>>:<楚辭>篇名.戰國楚人屈原作.'離騷',舊解釋為遭憂,也有解作離愁的;近人或解釋為牢騷.作者在前半篇中,反復傾訴其對楚國命運的關懷,表達了他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後半篇又通過神遊天上、追求理想的實現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他熱愛楚國的思想感情.作品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像,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表現出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後世文學有深遠影響.
《離騷》是屈原自敘平生的長篇抒情詩。它的名稱有雙重涵義:從音樂方面來說,《離騷》,可能是楚國普遍流行的一種歌曲的名稱。游國恩曰:「《楚辭·大招》有『伏羲駕辯,楚勞商只』之文,王逸注雲:『駕辯、勞商,皆曲名也。』『勞商』與『離騷』為雙聲字,或即同實而異名。西漢末年,賦家揚雄曾仿屈原的《九章》,自《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牢』『愁』為疊韻字,韋昭解為『牢騷』,後人常說發泄不平之氣為『發牢騷』,大概是從這里來的。」(《楚辭論文集》)這一論證是確切的。屈原的創作是從楚國的民間文學汲取豐富的泉源,既然他的作品內容,「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黃伯思《翼騷序》),那末作品的名稱襲用民間歌曲的舊題,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當然,這一句詞並非有聲無義。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引劉安的話,說:「《離騷》者,猶『離憂』也。」《離騷》就是「離憂」,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勞商」「牢愁」和「牢騷」,都是一聲之轉的同義詞,同樣是表示一種抑鬱不平的情感。《史記》本傳說屈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足見標題是決定於作品的內容,而標題的音樂意義和作品的內容是統一的。「離憂」「離騷」以及「勞商」「牢愁」「牢騷」,都是雙聲或疊韻字所組成的聯綿詞,只是一個完整的意義。班固《贊騷序》說:「離,遭也;騷,憂也。明己遭憂作辭也。」王逸《楚辭章句》說:「離,別也;騷,愁也。」顯然,他們都是在替司馬遷「『離騷』者,猶『離憂』也」這句話做注腳,但卻誤會了司馬遷的原意。又,項安世《項氏家說》說:「『楚語』:『德義不行,則邇者騷離。』韋昭曰:『騷,愁也;離,畔也。』蓋楚人之語,自古如此。屈原《離騷》必是以離畔為愁而賦之。」也是把「離」和「騷」分成兩個字來講。把兩個字義湊成一個詞義,以致理解不同,紛歧百出,都是由於不明詞性的緣故。
本篇原名《離騷》,到了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卻稱之為《離騷經》。他的解釋是:「離,別也;騷,愁也;經,徑也。言己放逐離別,中心愁思,猶依道徑以風諫君也。」這話的牽強附會,無待辨明。「經」,當然是經典的意思。《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把《離騷》下面加上一個「經」字,正如洪興祖所說,「古人引《離騷》未有言經者,蓋後世之士祖述其詞,尊之為經耳。」(《楚辭補注》)又,本篇也有人簡稱之為《騷》,如劉勰的《文心雕龍》就以《辨騷》名篇;甚至有人竟把屈原的作品以及後來模仿屈原的作品都稱之為「騷體」。這也是原於王逸,因為他在《楚辭章句》里,把凡是他認為是屈原的作品概題為《離騷》,凡是模仿屈原的作品概題為《續離騷》。如《九歌》,題作《離騷·九歌》,《九辯》,題作《續離騷·九辯》。這些名稱,雖然相沿已久,但並不合邏輯。復次,本篇也有人稱為《離騷賦》。這起源於漢朝,因為「漢賦」的表現形式是從「楚辭」演化而來,所以漢朝人的眼光里,屈原的作品無一不屬於「賦」的范疇。司馬遷說屈原「乃作《懷沙》之賦」(本傳),班固《漢書·藝文志》著錄屈原的作品二十五篇,則更進一步都稱之為「賦」。其實,「賦」到漢朝才成為文學形式上一種專門體制。稱屈原作品為「賦」,由於受了漢朝人對「辭」「賦」的概念混淆不清的影響,是不恰當的。
關於本篇的寫作時代,過去和現在都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據《史記》本傳記載,是敘述在上官大夫奪稿,「(懷)王怒而疏屈平」之後。但這並不等於說,就是這一年的事;而只是說,《離騷》是屈原政治上失意以後的作品。這里所指的時間是廣泛的。但《離騷》作於楚懷王的時代,這一點完全可以肯定。究竟是哪一年呢?遠在二千年前的司馬遷已經感到文獻不足征的困難,而無法作出絕對的論斷。當然,今天更不能加以主觀的臆測。可是,在司馬遷的提示下,如果作進一步的探討,多少還可以尋找出一點關於這一問題的消息。我以為《離騷》既然是一篇抒情詩,而它的具體內容又屬於自敘傳的性質,則作品本身有關客觀事件的敘述,個人遭遇的因由,情感上所表現的憂憤之深廣,創作上所表現的氣魄之雄偉,這一切,都透露了它自身產生的時期:既不可能是少時的作品,也不會是晚年的創制,最適合的那隻有是四十左右的中年時期。篇中關於年齡的敘述,處處都證實了這點。我們試把篇首「恐美人之遲暮」,篇中「老冉冉其將至兮」,篇末「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其猶未央」等句綜合起來,互相印證,就不難得出一個整體的理解:假如是三十以下的少年人,無論怎樣多愁善感,也不會說出這樣老聲老氣的話;但要把它作為五十以上的人的語氣也不妥貼,因為那就談不上「時亦其猶未央」了。屈原四十左右正是楚懷王的末期,當時楚國屢次兵敗地削,懷王主張不定,楚國政府內部親秦派和抗秦派之間的斗爭非常劇烈。尋繹《離騷》文義和上述的時代背景,是完全吻合的。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為「離憂」。班固在《離騷贊序》中釋為「遭憂」。王逸在《楚辭章句》中釋為「別愁」。後人多各從其一說。近世學者,則有人據《大招》「伏戲《駕辯》。楚《勞商》只」及王逸注「《駕辯》《勞商》,皆曲名也」,認為「勞商」與「離騷」均系雙聲字,「離騷」即「勞商」之轉音,因而推論《離騷》本為楚國古樂曲名。但一般認為離騷:離通「罹」,遭遇;騷: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
Ⅱ 「離騷」是什麼意思
離騷的篇名的涵義古今各家說法不一。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為「離憂」。班固在《離 騷贊序》中釋為「遭憂」。王逸在《楚辭章句》中釋為「別愁」。後人多各從其一說。近世學者,則有人據《大招》「伏戲《駕辯》,楚《勞商》只」及王逸注「《駕辯》、《勞商》,皆曲名也」,認為「勞商」與「離騷」均系雙聲字,「離騷」即「勞商」之轉音,因而推論《離騷》本為楚國古樂曲名。
Ⅲ 離騷名句意思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意思是說:在追尋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將百折不撓,不遺餘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這里的「修」我認為就應該解釋為:(路)長。從文中來看,「修遠」應是一個並列詞,對應下句的「求索」。
《離騷》乃屈原的代表作。屈原疾楚懷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是一首宏偉壯麗的政治抒情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它作於屈原放逐江南之時,是詩人充滿愛國激情的抒憂發憤之作
為了理想,屈原不懈地追尋。他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體現了一種執著的追求真理的精神。
Ⅳ 離騷二字有何含義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為「離憂」。班固在《離 騷贊序》中釋為「遭憂」。王逸在《楚辭章句》中釋為「別愁」。後人多各從其一說。近世學者,則有人據《大招》「伏戲《駕辯》,楚《勞商》只」及王逸注「《駕辯》、《勞商》,皆曲名也」,認為「勞商」與「離騷」均系雙聲字,「離騷」即「勞商」之轉音,因而推論《離騷》本為楚國古樂曲名。
關於「離騷」一詞的含義眾說紛紜,通行的說法大致有兩種:
一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的解釋:「離騷者,猶離憂也。」離,是遭受的意思。離騷就是遭受憂愁。
二是東漢王逸《楚辭章句·離騷經序》中的說法:「離,別也。騷,愁也。」將「離騷」解釋為別愁。
是在網上搜的,因為我自己確實不知道。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Ⅳ 離騷是什麼意思
遭受憂患的意思,他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離騷》者,猶離憂也。」因其距屈原年代未久,且楚辭中多有「離憂」或「離尤」之語。
(5)離騷名字的含義擴展閱讀:
《離騷》是戰國詩人屈原創作的文學作品。「離騷」,東漢王逸釋為:「離,別也;騷,愁也。」《離騷》以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為主線,以花草禽鳥的比興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徵,藉助於自傳性回憶中的情感激盪,和復沓紛至、倏生倏滅的幻境交替展開全詩。
作品傾訴了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哀民生之多艱」,嘆奸佞之當道。主張「舉賢而授能」,「循繩墨而不頗」。提出「皇天無私阿」,對天命論進行批判。
① 班固認為:「離,猶遭也。騷,憂也。明已遭憂作辭也。」即離騷,遭憂。
② 錢澄之認為:「離為遭;騷為擾動。擾者,屈原以忠被饞,志不忘君,心煩意亂,去住不寧,故曰騷也。
③ 游國恩認為離騷即楚國古曲名《勞商》。
④ 林庚認為離騷即「牢騷」,「離」「牢」是雙聲字。
⑤ 司馬遷認為是遭受憂患的意思,他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離騷》者,猶離憂也。」因其距屈原年代未久,且楚辭中多有「離憂」或「離尤」之語,以此說法最可信。
⑥ 我國第一部由文人創作的詩歌。被收入西漢劉向所編的《楚辭》中。補:《楚辭》——屈原,宋玉的作品為主體的詩歌總集。「楚辭」——詩歌樣式
Ⅵ 屈原為什麼起《離騷》這個名字
網路上解釋如下:
《離騷》是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晚年的作品。關於離騷命題之意,據統計有66種說法,現舉出有代表性的五種:
① 班固認為:「離,猶遭也。騷,憂也。明已遭憂作辭也。」即離騷,遭憂。
② 錢澄之認為:「離為遭;騷為擾動。擾者,屈原以忠被饞,志不忘君,心煩意亂,去住不寧,故曰騷也。」
③ 游國恩認為離騷即楚國古曲名《勞商》。
④ 林庚認為離騷即「牢騷」,「離」「牢」是雙聲字。
⑤ 司馬遷認為是遭受憂患的意思,他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離騷》者,猶離憂也。」因其距屈原年代未久,且楚辭中多有「離憂」或「離尤」之語,以此說法最可信。
《離騷》是我國第一部由文人創作的詩歌。被收入西漢劉向所編的《楚辭》中。補:《楚辭》——屈原,宋玉的作品為主體的詩歌總集。「楚辭」——詩歌樣式。
《離騷》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浪漫主義抒情詩,詩中無論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還是一些事物特徵的描繪,詩人都大量採用誇張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神話傳說的充分運用,展開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強了《離騷》的浪漫主義氣韻。比、興手法的運用,在《離騷》中是非常多見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詩人品質的高潔,以男女關系比喻君臣關系,以駕車馬比喻治理國家等。 《離騷》的形式來源於楚國人民的口頭創作,詩人又將之加以改造,構成長篇,使之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它的語言精煉,吸收了楚國的不少方言,造句頗有特色。 《楚辭》收集戰國時代楚國屈原、宋玉等人的詩歌,西漢劉向輯,東漢王逸作章句。這些詩歌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
還有很多內容,具體可參照網路。
Ⅶ 離騷的含義是什麼
關於《離騷》篇名的涵義,古今各家說法不一。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為「離憂」。班固在《離騷贊序》中釋為「遭憂」。王逸在《楚辭章句》中釋為「別愁」。後人多各從其一說。近世學者,則有人據《大招》「伏戲《駕辯》。楚《勞商》只」及王逸注「《駕辯》《勞商》,皆曲名也」,認為「勞商」與「離騷」均系雙聲字,「離騷」即「勞商」之轉音,因而推論《離騷》本為楚國古樂曲名。但一般認為離騷:離通「罹」,遭遇;騷: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
Ⅷ 說說「離騷」的含義
關於《離騷》篇名的涵義,古今各家說法不一。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釋為「離憂」。班固在《離騷贊序》中釋為「遭憂」。王逸在《楚辭章句》中釋為「別愁」。後人多各從其一說。近世學者,則有人據《大招》「伏戲《駕辯》。楚《勞商》只」及王逸注「《駕辯》《勞商》,皆曲名也」,認為「勞商」與「離騷」均系雙聲字,「離騷」即「勞商」之轉音,因而推論《離騷》本為楚國古樂曲名。但一般認為離騷:離通「罹」,遭遇;騷: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
Ⅸ 「離騷」這兩個字什麼意思
戰國時楚國屈原的抒情長詩。作品表達了關心國家命運、要求改革政治的進步理想,傾訴了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和憂愁,表現了對保守勢力毫不妥協的斗爭精神,塑造了詩人自己的憂國憂民、忠貞不渝的藝術形象。作品採用比喻誇張的手法,穿插大量神話,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色彩。
1遭遇憂患。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離騷者,猶離憂也…… 屈平 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類對》:「 劉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長子,賢而能文。 建中靖國 間,丞相追復, 斯立 以啟謝諸公雲:『晚歲離騷,旋招魂於異域;平生精爽,猶見夢於故人。』」
2離別的愁思。語本《楚辭·離騷》 漢 王逸 註:「離,別也;騷,愁也;經,徑也。言己放逐離別,中心愁思,猶陳直徑,以風諫君也。」 唐 岑參 《送趙侍御歸上都》詩:「帝城誰不戀,回望動離騷。」 宋 方岳 《齊天樂·和楚客賦蘆》詞:「天豈無情,離騷點點送歸客。」
3牢騷。
《北史·儒林傳論》:「 孝籍 徒離騷其文,尚何救也。」 宋 蘇轍 《次韻子瞻見寄》:「 賈生 作傳無封事, 屈平 憂世多離騷。」
4文體之一種。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詩體上》:「風雅頌既亡,一變而為離騷,再變而為 西漢 五言,三變而為歌行雜體,四變而為 沉 宋 律詩。」
5泛指詞賦、詩文。
清 杭世駿 《<東城雜記>序》:「斯誠離騷之博徒,藝苑之別子矣。」
6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彈離騷》:「一曲《離騷》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國恩 《楚辭概論·楚辭的名稱》:「﹝《離騷》﹞這個名詞的解釋,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離憂,也不是遭憂和別愁,更不是明擾,乃是 楚 國當時一種曲名。按《大招》雲:『 楚 《勞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勞商』與『離騷』為雙聲字,古音『勞』在『宵』部,『商』在『陽』部,『離』在『歌』部,『騷』在『幽』部。『宵』『歌』、『陽』『幽』,並以旁紐通轉,故『勞』即『離』,『商』即『騷』,然則『勞商』與『離騷』,原來是一物而異其名罷了。『離騷』之為 楚 曲,猶後世『齊驅』『吳趨』之類。 王逸 不知『勞商』即『離騷』之轉音,故以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鮮卑』與《招魂》的『犀比』是一件東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