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郭沫若的原名到底是什麼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號尚武,四川樂山人,幼年受私塾教育,1914年東渡日本留學,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並組建夏社、創造社等文學團體,1926年隨革命軍北伐,任國民革命政治部副主任,後參加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總政治部主任,抗戰期間,積極投身革命救亡運動,1949年7月當選為全國文聯主席,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科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等職。他是現代文學史上代表一個時代的詩人,《女神》以嶄新的內容和形式,開一代詩風,是現代新詩的奠基之作。
② 郭沫若的筆名、原名、雅稱、字、代表作、出生
郭沫若(1892一1978),男,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詩集
《女神》《長春集》《星空》《潮汐集》《駱駝集》《東風集》《百花齊放》《新華頌》《迎春曲》《 天上的街市》等等;
歷史劇本
《屈原》(已拍攝發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膽》《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則天》《聶嫈》《高漸離》;
回憶錄
《洪波曲》
評論集
《雄雞集》
專著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辭研究》《殷商青銅器金文研究》《十批判書》《奴隸制時代》《文史論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
③ 郭沫若筆名「沫若」的由來是什麼
郭沫若(1892~1978年),出生於四川省樂山縣觀峨鄉沙灣鎮的一個地主兼營商業的家庭。乳名文豹,學名開貞,號尚武,筆名之一「沫若」,是取他故鄉的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青衣江,又名平羌江)兩河合攏之意。郭沫若不滿五歲就開始受私塾教育,自幼打下了牢固的國學基礎。郭沫若的少年時代,正是近代中國歷史從維新變法向辛亥革命過渡的歷史轉換時期,是新舊思潮首次大交鋒的時期,這些都使郭沫若在沉悶的四川宗法社會呼吸到了一點新鮮的空氣。
④ 郭沫若 郭沫若的意思 郭沫若是什麼意思 郭沫若什麼
郭沫若是他自己為自己起的筆名。名字來源於他家門前的兩條河,一條叫沫水,一條叫若水。
⑤ 郭沫若的原名是什麼
一、原名:郭開貞。
二、人物簡介: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
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中國文聯主席等要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二、第三、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長期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三、人物評價:
早在「五四」運動時期,他就以充滿革命激情的詩歌創作,歌頌人民革命,歌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開一代詩風,成為我國新詩歌運動的奠基者。他創作的歷史劇,是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鄧小平評)
如果他說了十句,只有三句對了,那七句錯的可以刺激起大家的研究辯證,那說對了三句,就為同時代和以後的人省了很多冤枉路。(聞一多評)
郭沫若是二十世紀的文化巨人、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巨人。五四運動以後,像郭沫若這樣在許多的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人是不多的,可以用奇才這個詞來形容。郭沫若在學術的若干領域,特別是在中國詩歌史上,在中國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輝煌的、巨大的。這些年,特別是近幾年來對郭沫若的批評,有的符合事實,有的是歪曲事實的。出現批評和新的看法,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從總體上說,它會推動學術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一個正常的學術環境應當是有批評有反批評的,但是,在對郭沫若的反思中,有些文章、有些學者採取了輕薄的態度,這是不正確的,應該注意以科學的態度來對他進行研究。(中國科學網評)
郭沫若是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史上任何人都無法迴避、無法抹煞的人物。他的崇高學術地位是由他的突出貢獻決定的。像他這樣在歷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古器物學、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的學者,二十世紀中國史上沒有幾人,二十世紀以前亦不多見。對郭沫若的「反思」,實際上涉及到對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發展道路如何認識的問題,即二十世紀的優秀文化遺產是什麼,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化發展方向何在這個根本問題。對郭沫若的評價要像對任何歷史人物的評價一樣,堅持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論,堅持「知人論世」的原則,不能脫離一定的歷史條件,要著重揭示本質和主流。如果顛倒了主流和支流的位置,把支流誇大到無限的程度,甚至不惜污衊和謾罵,那就背離了評價歷史人物應有的原則和方法;這同無限拔高一個歷史人物的做法一樣,都是不可取的。(瞿林東評)
⑥ 郭沫若的來歷
郭沫若的母親杜邀貞說她懷孕時,曾夢見一隻小豹子突然咬著她左手的虎口,所以給郭沫若起的乳名叫「文豹」。他在家排行第八,母親稱呼他為「八兒」。郭沫若四歲半上私塾。家裡給他起學名叫郭開貞,號尚武。「郭沫若」是他常用的筆名;為什麼取名「沫若」呢?他家鄉四川省樂山縣沙灣鎮有兩大河流,大渡河(古稱沫水)以及流入大渡河的雅河(古稱若水)。漢朝司馬相如的《喻巴蜀檄》有關「沫若」一句,指的就是大渡河與雅河的匯流。郭開貞於1919年9月11日在《時事新報·學燈》上發表早期詩作時首次用「沫若」筆名,隨著《女神》詩集的出版,「郭沫若」為人們所熟悉。
郭沫若一生使用過的名、號、別名與筆名多達五十餘個。計有:郭開貞、尚武、文豹、八兒、汾陽主人、竹君主人、定甫、沫若、夏社、郭沫若、沫、愛牟、郭鼎堂、鼎堂、高浩然、麥克昂、吳誠、林守仁、杜頑庶、杜荃、杜衎、坎人、易坎人、石沱、石沱生、李季、阿和乃古登志、蒙其外史、王假維、郭愛牟、蒙其生、蒙侄、穀人、高汝鴻、郭石沱、佐藤和夫、安娜、鼎、楊伯勉、杜衍、白圭、戎馬書生、牛何之、羊易之、丁汝成、龍子、克拉克、江耦、有孤、藤子丈夫、佐藤貞吉、郭麥弱、高鳴以及和夫人於立群合撰文章所用的於碩等。
郭沫若幾個主要筆名的含意是:麥克昂:「麥克」是英文maker(作者)的音譯,「昂」者我也,麥克昂就是「作者是我」的意思。南昌起義失敗後,1928年1月他在《創造月刊》一卷八期上發表文藝論文《英雄樹》時,第一次啟用這一筆名。
杜衎(kàn):郭沫若母親姓杜,性格衎直(即剛直),取此名以紀念其母。郭沫若在留亡期間思念老母,1929年他在《東方雜志》上發表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有關論文,署用此名。
杜頑庶:郭沫若母親是側室,自己是「庶出」。他發表《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等重要史學研究著作,署名「杜頑庶」,紀念母親。
坎人、易坎人:郭沫若少年時得過重症傷寒,留下聽覺半聾的後遺症。《易經》上的坎卦,說其「於人也為聾」,坎人、易坎人即為聾子之意。郭沫若從1928年起翻譯美國作家辛克萊的《石炭王》《屠場》《煤油》等書,用的都是易坎人的筆名。
鼎、鼎堂、郭鼎堂:郭沫若原名郭開貞,《說文解字》上說,「古文以貞為鼎。」貞、鼎兩字通用。鼎而附之以堂取其音為「丁當」,取其義「鼎當」。1931年郭沫若在《東方雜志》上發表《毛公 郭沫若(右)與陳毅元帥(中)鼎之年代》,即署名鼎堂。
石沱、石沱生、郭石沱:與鼎有關,周代末期的鼎銘中稱鼎為石沱,這是鼎的別名。1934年,商務印書館的郭沫若譯作《生命之科學》,即署名石沱。
郭沫若筆名、化名很多,有「郭鼎堂」「麥克昂」「羊易之」「楊伯勉」「白圭」等,而用得最多的是「郭沫若」這個筆名。因為他家鄉四川樂山的兩條水,一條是沫水(即大渡河),另一條是若水,他少年時飲二水長大,所以他後來發表新詩時,就用了「沫若」這一筆名。
⑦ 郭沫若的所有筆名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號為尚武。他筆名、化名很多很多,有「郭鼎堂」、「麥克昂」、「羊易之」、「楊伯勉」、「白圭」等,而用得最多的是「郭沫若」這個筆名。因為他家鄉四川樂山的兩條水,一條是沫水(即大渡河),另一條是若水,他少年時飲二水長大,所以他後來發表新詩時,就用了「沫若」這一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