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州園林之一的網師園,為什麼叫網師園
原為南宋淳熙年間吏部侍郎史正志所營「萬卷堂」故址,堂前曾有花園一座,名「漁隱」。之後,園歸丁氏,日久荒廢。清乾隆年間,光祿寺少卿宋宗元退隱蘇州,在萬卷堂舊址營築別業,以網師自號,兼取史正志「漁隱」舊義,且與所在王思巷諧音,名園為「網師園」。
網師園建築疏密有致,布局分合精到。除上述諸構外,還有雲岡(黃山假山)、濯纓水閣、月到風來亭、冷泉亭、竹外一枝軒、射鴨廊等。綜觀此園,建築精雅,山水留韻,花木芳菲,自然美與人文美融為一體。
(1)網師園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彭啟豐曾來園參加元宵游宴。宋氏死後,園漸頹廢。乾隆末為太倉富商瞿遠村購得,,增置亭台竹木,半易網師舊觀,人稱「瞿園」,又名「蘧園」,錢大昕有《網師園記》。同治初,園歸江蘇按察使李鴻裔。因與蘇舜欽所建滄浪亭相近,李氏自號「蘇鄰」,並改園名為「蘇鄰小築」。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嗣子李少眉增建擷秀樓。三十三年,吉林將軍達桂曾攜眷來蘇,居住此園,並自撰《網師園記》述其事。1917年,張作霖以30萬銀元購得此園,贈與其師張錫鑾 ,改稱「逸園」。葉恭綽 、張善資 、張大千曾一度借寓園中。
1940年,何亞農購得此園,費時三年,全面整修並充實古玩書畫。1950年,何氏子女將園卷獻給國家。經整修於1959年開放。
❷ 蘇州的網獅園和網師園有啥不同
蘇州沒有網獅園,只有網師園。摘錄點介紹:
網師園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州四大名園之一。位於蘇州市城區東南部帶城橋路闊家頭巷11號。為蘇州典型的府宅園林,是我國江南中小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園始建於南宋淳熙年(公元1174年),原為南宋侍郎史正志退居姑蘇時所築的一座府宅園林,因府中藏書萬卷,故名「萬卷堂」,對門造花圃,號「漁隱」。清乾隆年間(1765年前後),光祿寺少卿宋宗元購萬卷堂故址重治別業,築園其地,有樓、閣、台、亭等,號稱12景,取名「網師小築」。乾隆末年(1795年),太倉富商瞿遠村買下此園,添築梅花鐵石山房、小山叢桂軒、濯纓水閣、蹈和館、月到風來亭、雲岡、竹外一枝軒、集虛齋等建築,遂成現在布局的基礎,仍沿用「網師」舊名,由於園主瞿姓,故又稱「瞿園」,亦稱「蘧園」。同治年間,網師園為江蘇按察使李鴻裔所有,更園名為「蘇鄰小築」。李鴻裔死後,嗣子少眉繼有其園,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增建擷秀樓。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園歸清光緒朝將軍達桂。辛亥革命後,東北軍閥張作霖以30萬兩銀子從達桂手中購得此園,民國6年(1917年),贈於其師張錫鑾作慶壽大禮,易名「逸園」,又稱「張家花園」,築琳琅館、道古軒、殿春簃、籮月亭諸勝。抗日戰爭前,國畫大師張大千和張善孖借寓網師園內,同時居住園中的還有近代金石書畫家葉恭綽等人,張氏昆仲的畫室大風堂,就是現在的殿春簃。1940年,書畫文物鑒賞家和收藏家何亞農買下這座園林,復用「網師園」舊名。1950年,何亞農後人將網師園捐獻給國家。1958年,蘇州市園林管理處對網師園進行全面整修,擴建了梯雲室,增修了涵碧泉、冷泉亭,使住宅園林修葺一新。1958年10月,網師園正式對外開放。
網師園面積僅8畝多,是一座中型府宅園林,全園可分作三大部分:東部是宅院區,為府第;中部是山水景物區,為主園;西部是內園,即園中園。這一布局,使整座園林外形整齊均衡,內部又因景劃區,境界各異。東部由大門閥閱門第、門廳、轎廳、大廳(正廳)「萬卷堂」、江南第一門樓——磚細門樓「藻耀高翔」、內廳(女廳)「擷秀樓」、梯雲室組成。中部由鐵石山房、琴室、蹈和館、小山叢桂軒、濯纓水閣、彩霞池、月到風來亭、看松讀畫軒、竹外一枝軒、集虛齋、小姐樓、五峰書屋、射鴨廊、引靜橋(三步橋)組成。西部由露華館、涵碧泉、冷泉亭、殿春簃組成。園內建築以造型秀麗、精緻小巧見長。池周的亭閣,有小、低、透的特點,內部傢具裝飾以紅木為主,精美多致。中部池周假山、花台、池岸用黃石,其他庭院用湖石,不相混雜,較為合理。植物配置亦少而精,有青楓、桂、白皮鬆、黑松、紫藤、玉蘭等樹種,露華館內植以牡丹、芍葯花卉,尤其是以園子第一位主人史正志親手種植的近千年古柏,見證了整個網師園的悠久歷史變遷。網師園以它精緻的造園手法,深厚的文化底蘊,典雅的園林氣息,當之無愧地作為江南中小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成為「小園極則」,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❸ 網師園中的建築的名字來歷是什麼
網師園中諸建築其名皆有來歷。園東南的「小山叢桂軒」,取自《楚辭•小山招隱》「桂樹叢生山之阿」,及庾信《枯樹賦》「小山則叢桂留人」。此建築的前後,均有疊石,南側有桂花樹,蒼秀雅緻,每當秋日,桂花滿院。園西南有「蹈和館」,其名取自《周易》「履貞蹈和」,有珍重安吉之意,提倡節儉樸素,不尚奢華。這些都是中國園林養性修身之道。
❹ 蘇州園林的園名和景點名的由來,
拙政園 是因先園主厭惡官宦生活,名拙政,似有自嘲、退隱之意。
獅子林 因園內假山眾多,狀如石獅,聳立成林。
耦園 呈兩小園對偶狀,且園主有「佳偶」的寓意在其中。
滄浪亭 取自「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漁父》(園中游覽牌介紹說出自《孟子》,待考證)
網師園 寓意「漁隱」,網,漁夫用的工具,網師園由此而來。
怡園 乃「怡然自得」之意,也是我最喜歡的。
環秀山莊 中有一精緻特別之假山,開門見山,四面植被相環,故有此名。
藝圃 原先是一葯圃。
留園 曾有一任園主命名為「寒碧山莊」,該園主姓劉,故俗稱「劉園」,後來的園主取其諧音命名為「留園」。
以上大多個人理解,請多指教。
❺ 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它們名字的由來,高分請速回答
拙政園:
此地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進士、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後將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音:yù,<書>賣)蔬,以供朝夕之膳(饋)……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
留園:
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另一資料:留園修建於明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原為明代徐時泰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
網師園:
園址原為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於淳熙年間(公元1174~1189年)所建之「萬卷堂」舊址,亦稱「漁隱」。清時由光祿寺少卿宋宗元於乾隆中葉(約公元1770年)購其地築園。因園毗鄰王思巷,諧其間喻漁隱之義,稱為「網師園」。
❻ 網師園內部建築的名字有哪些來歷
網師園東南的「小山叢桂軒」,取自《楚辭·小山招隱》「桂樹叢生山之阿」,及庾信《枯樹賦》「小山則叢桂留人」。園西南有「蹈和館」,其名取自《周易》「履貞蹈和」,有珍重安吉之意,提倡節儉樸素,不尚奢華。在園的東北,有「集虛齋」,這個名字取自《莊子》「惟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在集虛齋的前面有一廊式的建築,即「竹外一枝軒」。所謂「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這是蘇軾的詩,使境界更高雅。
在月到風來亭之南,臨大水池處有一座水榭;叫「濯纓水閣」。這是取《孟子·離婁》中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在書中孟子引用孔子的話,告誡人們:高潔的人不會被人侮辱;有自取卑污者則必然被人侮辱。這就如水一樣,水清,人洗帽子;水濁,人洗足。在閣中有一幅楹聯很有意思,人稱「怪聯」:曾三顏四;禹寸陶分。對聯為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所寫,「曾三」指春秋時的曾參之語:「吾日三省吾身」;「顏四」指同時代顏淵的四句話:「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禹寸」是指大禹愛惜光陰,「重寸之陰」;「陶分」是指晉代的陶侃,「當惜分陰」。這副對聯不但有情趣,而且還有教育意義。
❼ 有關網師園月致風來亭月夜地景的資料
游網師園之月到風來亭
機緣巧合之下,免費遊玩了蘇州的網師園。是一勝事呵呵!
在網師園的入口處,也是東鄰圓通寺法乳堂的正門前有七面七邊的石柱,石柱上端蓮花,底座的式樣倒沒有留意的,上面的七面是七尊如來的功德圓滿的名號:南無阿彌陀如來,南無多寶如來,南無甘露王如來,南無妙色身如來,南無寶勝如來,南無廣博身如來,南無離怖畏如來。圖片如下。
蓮花柱的對面就是雙子井,我起得的名字,井是沒有名字的,我問了別人沒有清楚的。
特地向洗衣服的大姐借了吊水的桶,打水上來還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呢,因為有浮力,而水桶的上面沒有重壓的東西,所以很難沉入下去,我記得小時候我們那有一口打的水井,上面是加重鐵鎖的,所以同會翻身沉入井水低,故能夠打上滿滿的井水上來。
在一邊洗衣裳的大姐,提點我,把水桶倒翻下去,就可以打上滿滿的井水了,呵呵 ,聽了大姐的提點,打上一桶水,清涼的很,洗洗手,清澈的很,是否可以喝呢?
洗衣裳的大姐連忙制止,不可以喝的,只可以洗衣裳了。多少污染的了,是啊,現在的環境,我們生活的家園,應該怎麼樣保護好,能夠給下一代留點什麼?
大姐的衣裳已經洗好,告別了 ,生活的本質是一樣的,吃飯,睡覺,幹活!如此簡單就好!
在網師園的入口處,就這樣大搖大擺的進入景區了,工作人員的在門口,沒有阻攔,暗自慶幸的同時心野砰砰直跳啊,呵呵
網師園整體佔地在蘇州園林雖然是最小的僅僅9畝地不到,但園中的結構與構思卻是最精的。具體的介紹大家可以網路下。
月到風來亭,是在園內彩霞池西,六角攢尖型,三面環水,亭心直徑3.5米,高5米余,戧角高翹,黛瓦覆蓋,青磚寶頂,線條流暢。取宋人邵雍詩句「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 之意,故名。內設「鵝頸靠」,供人坐憩,是臨風賞月之佳處。
隨身的帶的餅干,沒有吃下去慾望,於是忽地想到彩霞池水中的那些可愛的精靈們,於是翻越風月亭外,蹲在欄桿邊,一個不小心就可以掉下彩霞池水中和它們做伴,呵呵
一條兩條三條,條條來到了 ,歡快的爭搶,難得的是麻雀不怕我,也來索取食物呢,在我的身邊一米不到的地方,停駐望我,我把餅干弄碎拋向近它的距離,小麻雀倒是不怕的很,邊吃邊看我,那一刻我們的心意是相通的,內心的滿足以及精神上的共鳴,是什麼也替代不了的。
難得的是看到烏龜的,先是一隻小的,在魚群中來回的遊玩,後來一隻大的,小烏龜看到大烏龜就尾隨而去,向彩霞池水的深處劃去了,也許是他的媽媽叫他注意安全,回家吧。
天公也作美風和日麗,微風吹動,風吹拂在臉上,坐在亭子里邊,遙想每到中秋佳節月圓之夜,那些曾經生活過在這的人們,和至親好友把酒言歡,賞三月的那樣的感慨會是怎麼樣呢?
水中月,天上月,還有鏡中月,至於怎麼是三月,月到風月亭正對東方有面鏡子,月出東方正好映入鏡中豈不是又是一月?!
魚戲彩霞池,還是魚游天上?
水中有天,天在水中,是水在天上,還是天在水底
❽ 網師園中「集虛齋」的名字取自於那裡
在園的東北,有「集虛齋」,這個名字取自《莊子》「惟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在集虛齋的前面有一廊式的建築,即「竹外一枝軒」。所謂「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這是蘇軾的詩,使境界更高雅。
❾ 古典園林名稱的由來是什麼
列舉蘇州四大名園——拙政園、留園、獅子林、滄浪亭名稱的由來:
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後,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
留園——在蘇州閶門外,留園是明萬曆年間太僕徐泰時建園,時稱東園,清嘉慶時歸觀察劉恕,名寒碧庄,俗稱劉園。同治年間盛旭人購得,重加擴建,修葺一新,取留與劉的諧音改名留園。
獅子林——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元末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維則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岩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系,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師子林」、「獅子林」。
滄浪亭——「滄浪亭」始為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近戚中吳軍節度使孫承祐的池館。宋代著名詩人蘇舜欽以四萬貫錢買下廢園,進行修築,傍水造亭,因感於「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題名「滄浪亭」,自號滄浪翁,並作《滄浪亭記》。歐陽修應邀作《滄浪亭》長詩,詩中以「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題詠此事。自此,「滄浪亭」名聲大振。
❿ 蘇州網師園中的「濯纓水閣」名字的出處是什麼
這是取《孟子•離婁》中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在書中孟子引用孔子的話,告誡人們:高潔的人不會被人侮辱;有自取卑污者則必然被人侮辱。這就如水一樣,水清,人洗帽子;水濁,人洗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