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燒賣起源於哪個地方什麼來歷
② 為什麼會叫燒賣
燒賣(Steamed Pork Dumplings),又稱燒麥、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是形容頂端蓬鬆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面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麵食小吃。燒賣源起元大都,在中國土生土長,歷史相當悠久。現在中國南北方都有,在江蘇、浙江、廣東、廣西一帶,人們把它叫做燒賣,而在北京等地則將它稱為燒麥。平潭燒賣類似北方燒賣,但用料及製法不同。先將番薯及薯粉加工成粉皮,選用蟹黃、蝦仁、紫菜、鮮肉丁加佐料炒熟為餡,爾後裝餡入皮,捏成白菜形狀,豎列籠中蒸熟。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餚。 [編輯本段]起源 燒賣起源於包子。它與包子的主要區別除了使用未發酵面制皮外,還在於頂部不封口,作石榴狀。最早的史料記載:在十四世紀高麗(今朝鮮)出版的漢語教科書《朴事通》上,就有元大都(今北京)出售「素酸餡稍麥」的記載。該書關於「稍麥」注說是以麥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與湯食之,方言謂之稍麥。「麥」亦做「賣」。又雲:「皮薄肉實切碎肉,當頂撮細似線稍系,故曰稍麥。」「以面作皮,以肉為餡,當頂做花蕊,方言謂之燒賣。」如果把這里「稍麥」的製法和今天的燒賣作一番比較,可知兩者是同一樣東西。 到了明清時代,「稍麥」一詞雖仍沿用,但「燒賣」、「燒麥」的名稱也出現了,並且以「燒賣」出現得更為頻繁些。如《儒林外史》第十回:「席上上了兩盤點心,一盤豬肉心的燒賣,一盤鵝油白糖蒸的餃兒。」《金瓶梅詞話》中也有「桃花燒賣」的記述。清朝乾隆年間的竹枝詞有「燒麥餛飩列滿盤」的說法。李斗《楊州畫舫錄》、顧祿《桐橋倚棹錄》等書中均有燒賣一詞的出現。《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燒賣、匾食有何難,三湯兩割我也會。」傅崇矩《成都通覽·成都之食品類及菜譜》中開列了「各樣燒麥,大肉燒賣、地菜燒賣、凍菜燒賣、羊肉燒賣、雞皮燒賣、野雞燒賣、金鉤燒賣、素芡燒麥、芝麻燒麥、梅花燒麥、蓮蓬燒麥……」 清代無名氏編撰的菜譜《調鼎集》里便收集有「葷餡燒賣」、「豆沙燒賣」、「油糖燒賣」等。其中「葷餡燒賣」是用雞肉、火腿配上時令菜作餡製成。「油糖燒賣"則用板油丁、胡桃仁和白糖做餡製成。中國南方還有一種「鹵餡芽菜燒賣」。 時至今日,現時各地燒賣的品種更為豐富,製作出更為精美了。如河南有切餡燒賣,安微有鴨油燒賣,杭州有牛肉燒賣,江西有蛋肉燒賣,山東臨清有羊肉燒賣,蘇州有三鮮燒賣;湖南長沙有菊花燒賣;廣州有干蒸燒賣、鮮蝦燒賣、蟹肉燒賣、豬肝燒賣、牛肉燒賣和排骨燒賣等等,都各具地方特色。 名稱由來 相關典故燒麥一詞的來歷,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早年的燒麥都在茶館出售,食客一邊喝著濃釅釅的磚茶或各種小葉茶,吃著糕點,一邊就著吃熱騰騰的燒麥,故燒麥又稱「捎賣」,意即「捎帶著賣」之意;也有人說因為燒麥的邊稍皺折如花,故又稱之為「稍美」,意即「邊燒美麗」;還有一種說法是,燒麥最初叫撮子包,因感其名不雅。又因其邊象快熟的麥穗,隨改名為燒麥。現今燒麥已成了美味可口的主食,所以一般人約定俗成叫「燒麥」。 早在乾隆三年,浮山縣北井裡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門外的鮮魚口開了個浮山燒麥館,並製作炸三角和各種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從通州私訪歸來,到浮山燒麥館吃燒麥。這里的燒麥餡軟而噴香、油而不膩,潔白晶瑩,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後贊不絕口,回宮後親筆寫了「都一處」三個大字,命人製成牌匾送往浮山燒麥館。從此燒麥館名聲大振,身價倍增。
求採納
③ 燒麥起源於哪個城市哪個年代
燒麥
燒麥是晉南地區傳統名食,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縣北井裡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門外的鮮魚口開了個浮山燒麥館,並製作炸三角和各種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從通州私訪歸來,到浮山燒麥館吃燒麥。這里的燒麥餡軟而噴香、油而不膩,潔白晶瑩,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後贊不絕口,回宮後親筆寫了「都一處」三個大字,命人製成牌匾送往浮山燒麥館。從此燒麥館名聲大振,身價倍增。燒麥是北京久負盛名的小吃之一。燒麥出現於元大都,是地道的北京小吃。燒麥起源於包子,它與包子的區別在於頂部不封口,作石榴狀。明代稱燒麥為紗帽,清代稱之為鬼蓬頭。清乾隆年間的竹枝詞有「燒麥餛鈍列滿盤」的說法。
以前燒賣的餡分四季而有所不同:
春以青韭為主,夏以羊肉西葫蘆為優,秋以蟹肉餡最為應時,冬季以三鮮為當令。三鮮燒麥皮薄剔透,色澤光潔入口香醇鮮美。北京經營燒賣的餐館不少,以都一處最有名。而都一處的燒賣則以三鮮和蟹肉燒賣最為人喜愛
主料:豬肉餡
輔料:雲吞皮、雞蛋、青豆、洋蔥
調料:香油、醬油、鹽、胡椒粉、澱粉、料酒、薑末
烹制方法:
1、將洋蔥切成小粒放在盆中用澱粉拌勻;
2、將豬肉餡、香油、醬油、鹽、雞精、胡椒粉、料酒、薑末、雞蛋打上勁後和洋蔥粒拌勻;
3、用雲吞皮做皮包成燒麥,頂上放一個青豌豆,上蒸鍋蒸8-10分鍾即可。
特點:濃香軟糯,老少皆宜。
④ 燒麥的 來歷
燒麥又稱燒賣、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是形容頂端蓬鬆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面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在中國土生土長,歷史相當悠久。在中國江蘇、浙江、廣東、廣西一帶,人們把它叫做燒賣,而在北京等地則稱為燒麥。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餚。內蒙古等地的稍美(音shāo mài )與南方的燒麥並不是一種食品。
⑤ 稍麥的起源與典故
據說稍麥的起源在清代的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傳說,明末清初之時,在歸化城中,大南街大召寺,有哥倆以賣包子為生,後來哥哥娶了媳婦,嫂嫂要求分家,包子店歸哥嫂,弟弟在店裡打工。弟弟除了吃飽以外,再無分文收入,為了今後娶媳婦成家,弟弟在包子上鍋蒸時,就做了些薄皮開口的「包子」,區分開賣,賣包子的錢給哥哥,稍帶賣的錢積攢起來。久而久之,很多人喜歡這個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賣」,捎帶著賣之意。另傳,早年這種蒸籠小點都是在茶館出售,食客一邊喝著濃釅釅的磚茶或奶茶,配以各色糕點,吃著熱騰騰剛出籠的蒸籠點心,因其邊稍皺折如花,稱為「稍美」,意即「邊稍美麗」。又因在茶館「捎帶著賣」,故又稱其為「捎賣」。再後來通過晉商傳到京津等地,稱為「稍麥」,名揚北京城。當時,在北京城前門一帶,販賣稍麥的飯館門前懸掛的招牌上,往往標有「歸化城稍麥」字樣。後來經過改良演變向南傳播就改叫「燒賣」了。十四世紀朝鮮《朴通事》記載過「素酸餡稍麥」,其註:「以麥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與湯食之,方言謂之稍麥......以面作皮,以肉為餡,當頂作為花蕊。」《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燒賣、匾食有何難,三湯兩割我也會。」匾食,餃子。《嘉定縣續志》:「紗帽以面為之,邊薄底厚,實以肉餡,蒸熟即食最佳。因形如紗帽,故名。」按「紗帽」乃「稍賣」之訛讀。《儒林外史》第十回:「席上上了兩盤點心——盤豬肉心的燒賣,一盤鵝油白糖蒸的餃兒。」傅崇矩《成都通覽.成都之食品類及菜譜》:「各樣燒賣,大肉燒賣、地菜燒賣、凍菜燒賣、羊肉燒賣、雞皮燒賣、野雞燒賣、金鉤燒賣、素芡燒麥、芝麻燒麥、梅花燒麥、蓮蓬燒麥。」1937年完成的《綏遠通志稿》中有這樣的記載:「惟室內所售捎賣一中,則為食品中之特色,因茶肆附帶賣之。俗語謂『附帶』為捎,故稱捎賣。且歸化燒麥,自昔馳名遠近。外縣或外埠亦有仿製以為業者。而風味稍遜矣。」 現如今稍美已成了美味可口的主食,所以一般人約定俗成叫「燒麥」了,「稍麥」一詞雖仍沿用,「燒賣」、「燒麥」的名稱也出現了,不過在內蒙古西部地區「稍美」一詞至今在很多店鋪招牌上沿用至今。時至今日,全國各地燒賣的品種更為豐富,製作出更為精美了。如:河南有切餡燒賣,河北大蔥豬肉燒賣,安徽有鴨油燒賣,杭州有牛肉燒賣,江西有蛋肉燒賣,山東臨清有羊肉燒賣,蘇州有三鮮燒賣;湖南長沙有菊花燒賣;廣州有干蒸燒賣、鮮蝦燒賣、蟹肉燒賣、豬肝燒賣、牛肉燒賣和排骨燒賣等等,都各具地方特色。
⑥ 燒賣的發源地是哪裡
燒賣的發源地是北京。
燒賣最早見於史料記載是元代高句麗國出版的漢語教科書,其上記載元大都(今北京)出售「素酸餡稍麥」。
正宗的燒賣餡還是羊肉生薑大蔥的,現在呼市人的早點習慣都是以燒賣為主,館子一般都是清真的,味道也較純正,和其他地方的燒賣味道是完全不同的.。一兩是八個,比餃子可是多多了,如果你能吃下半斤,那真算你厲害了。
(6)燒麥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燒麥名稱的由來
相關典故燒麥一詞的來歷,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早年的燒麥都在茶館出售,食客一邊喝著濃釅釅的磚茶或各種小葉茶,吃著糕點,一邊就著吃熱騰騰的燒麥,故燒麥又稱「捎賣」,意即「捎帶著賣」之意。
也有人說因為燒麥的邊稍皺折如花,故又稱之為「稍美」,意即「邊燒美麗」;還有一種說法是,燒麥最初叫撮子包,因感其名不雅。又因其邊象快熟的麥穗,隨改名為燒麥。現今燒麥已成了美味可口的主食,所以一般人約定俗成叫「燒麥」。
⑦ 燒麥的名字由來
燒麥是非常引人喜愛的特色小吃,據說起源於包子。它與包子的主要區別除了使用未發酵面制皮外,還在於頂部不封口,作石榴狀。最早的史料記載:在十四世紀高麗(今朝鮮)出版的漢語教科書《朴通事》上,就有元大都(今北京)出售「素酸餡稍麥」的記載。
該書關於「稍麥」注說是以麥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與湯食之,方言謂之稍麥。「麥」亦做「賣」。又雲:「皮薄肉實切碎肉,當頂撮細似線稍系,故曰稍麥。」「以面作皮,以肉為餡,當頂做花蕊,方言謂之燒賣。」如果把這里「稍麥」的製法和今天的燒賣作一番比較,可知兩者是同一樣東西。
到了明清時代,「稍麥」一詞雖仍沿用,但「燒賣」、「燒麥」的名稱也出現了,並且以「燒賣」出現得更為頻繁些。如《儒林外史》第十回:「席上上了兩盤點心,一盤豬肉心的燒賣,一盤鵝油白糖蒸的餃兒。」《金瓶梅詞話》中也有「桃花燒賣」的記述。清朝乾隆年間的竹枝詞有「燒麥餛飩列滿盤」的說法。
李斗《楊州畫舫錄》、顧祿《桐橋倚棹錄》等書中均有燒賣一詞的出現。《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燒賣、匾食有何難,三湯兩割我也會。」傅崇矩《成都通覽·成都之食品類及菜譜》中開列了「各樣燒麥,大肉燒賣、地菜燒賣、凍菜燒賣、羊肉燒賣、雞皮燒賣、野雞燒賣、金鉤燒賣、素芡燒麥、芝麻燒麥、梅花燒麥、蓮蓬燒麥……」
清代無名氏編撰的菜譜《調鼎集》里便收集有「葷餡燒賣」、「豆沙燒賣」、「油糖燒賣」等。其中「葷餡燒賣」是用雞肉、火腿配上時令菜作餡製成。「油糖燒賣"則用板油丁、胡桃仁和白糖做餡製成。中國南方還有一種「鹵餡芽菜燒賣」。
(7)燒麥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燒麥也是回民傳統風味食品,據《清真特色食品》一書記載,此食品是在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由回民馬春創制,流傳至今。南方回族與北方回族在用料和製作方法上略有不同,北方回族燒麥一般以牛或羊肉為主搭配其他佐料做餡(如大蔥、蘿卜)。
而南方回族燒麥先餡則是以糯米為主牛羊肉為輔。另外,在個頭上也有區別,北方的小,南方的大,雖然風味有些差異,但美味可口,百吃不厭是南北回族燒賣的共同體特點。
⑧ 「燒麥」有個典故誰知道
一傳說是早年呼和浩特的燒麥是由茶館出售,食客一邊喝著濃釅釅的磚茶或各種小葉茶,吃著糕點,一邊就著吃熱騰騰的燒麥,所以燒麥又稱為「捎賣」,意即「邊燒美麗」。還有說,北京的燒麥傳到山東、浙江、安徽和廣東等地後,因「麥」與「賣」京音相諧,傳來傳去傳訛了也有說,因為北京的燒麥大都是早晨賣得多,早晨稱「曉」,故而得名「曉賣」,南方人「曉」和「燒」發音相近,後來又傳成了燒賣。在歷史上,在呼和浩特還是名為「歸化市」的時候,燒麥就已經名播京師。
燒賣
津等地都以「歸化城燒麥」或者「正宗歸化燒麥」的招牌吸引顧客。
而有關燒麥記載的史料《朴事通》(元代高麗出版的漢語教科書)上就有提及「元大都出售素酸餡稍麥」。該書關於「稍麥」的注說是以麥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與湯食之,方言謂之稍麥。麥亦做賣。又雲:「皮薄肉實切碎肉,當頂撮細似線梢系,故曰稍麥。」「以面作皮,以肉為餡當頂做花蕊,方言謂之燒賣。」如果把這里「稍麥」的製法和今天的燒賣作一番比較,可知兩者是同一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