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仙游九座寺在什麼地方,它有什麼歷史來源
九座寺(原名太平院)位於福建省仙游縣城西北約40公里的鳳山鄉鳳頂村,始建於唐代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正覺禪師(法名智廣)倡建,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據載,該寺舍院九座相連,規模宏偉,佔地達1.5萬平方米,鼎盛時僧眾有五百餘人,是唐代仙游最大的禪林寶剎。據說宋代端明殿學士蔡襄曾到這里賞景,親手書寫「太平院」三個字。宋代名人余象和劉後村,也曾來到這里題過詩。明嘉靖六年,寺被大火燒毀,萬曆十二年,僧人意空修復大殿。
B. 仙游名字的來源
春秋戰國時期屬越國地;秦時屬閩中郡;漢武帝至三國時屬會稽郡、建安郡;晉時屬晉安郡;南北朝時為梁所屬,隸屬南安郡;唐聖歷二年(699年),析莆田縣西部地設清源縣,歷屬武榮州、泉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名仙游縣,歷屬閩泉州、南唐清源軍;宋代,歷屬清源軍、平海軍、興化軍和興安州;元代屬興化路;明、清兩代屬興化府;民國時期,歷屬福建南路、廈門道、興泉省和第四行政督察區。1949年8月25日,仙游解放後,歷屬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晉江專區、晉江地區、閩侯專區、閩侯地區和莆田地區等,現屬莆田市轄。1949年8月25日仙游解放後,歷屬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晉江專區、晉江地區、閩侯專區、閩侯地區,1970年後,隸屬莆田地區;1983年9月至今,隸屬莆田市。
C. 福建省名字的由來
很多人對福建為何稱「七閩」「八閩」不甚了解,據我目前手頭掌握的資料,對閩、七閩、八閩與福建的由來寫成此文,以饗讀者。
福建始稱「閩」。漢代許慎編寫的我國最早的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中說:「閩,東南越。蛇種。」古人稱蛇為長蟲,可見福建古時是因多蛇,當地氏族以蛇作為圖騰崇拜而被稱為「閩」的。如今,我省的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和漳州、長汀等一些地方仍有崇蛇風俗。
「閩」的最早記載見於我國上古時的網路全書《山海經》中的《海內南經·卷十》:「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西漢的劉歆認為,《山海經》「出於唐、虞之際」,為夏禹、伯益所作。東漢王充的《論衡》、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也都是持這種看法。明代何喬遠在《閩書》中也稱:「禹平水土,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著《山海經》。」
也有人認為「閩」的出處見於《周禮》中的《夏官·職方氏》。
從「七閩」到「八閩」的演變
「七閩」的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夏官·職方氏》,書中說:「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郫、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東漢鄭玄註:「閩,蠻之別也……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國數也。」唐代的賈公彥所作的《周禮疏》中說:「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七閩也。」
「七閩」起初是專指周朝時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為圖騰的閩族後裔部落,後來演變成泛指福建。如北宋年間,宋真宗趙恆賜給福州神童蔡伯唏的詩中就有「七閩山水多靈秀」之句,蘇東坡在《送張職方吉甫赴閩漕》一詩中寫道:「空使吳兒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閩路」,還在《處州八境圖八首並序》一文中說,江西贛州的地理位置是「東望七閩,南望五嶺。」
「八閩」之稱始於南宋。北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太宗置福建路,轄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建州、南劍州和興化、邵武兩軍,共六州兩軍。由於州、軍同級,到南宋時便有人開始稱福建為「八閩」。最早稱福建為「八閩」的當屬南宋狀元、樂清人王十朋和南宋大學者朱熹。王十朋於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任泉州太守時,曾在州屬衙門題聯:「八閩形勝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郡」。朱熹也曾在閩清白岩山題刻了「八閩岳祖」四個大字。不過到南宋末,一些史書仍沿用舊稱「七閩」,未稱「八閩」。「八閩」尚未取代「七閩」,而是交叉使用。「八閩」完全取代「七閩」,應是明弘治二年(公元1490年)莆田人黃仲昭編纂的《八閩通志》始。
福建不是因閩江簡稱「閩」
旅遊教育出版社一本介紹福建的書開篇第一句話便說,福建因閩江是省內最大河流,故簡稱「閩」。據我所知,持這種說法的人還不少,就連《辭海》對「閩」字的解釋,也有福建「一說因境內最大河流閩江得名。」其實,福建是先有「閩」後有福建,先有福建後有閩江。
福建早在夏禹、伯益時就稱「閩」,周朝時又稱「七閩」。「閩」的出現至少有4000年的歷史了。福建之稱始於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當時,唐玄宗為了加強邊防武裝力量,在閩設立軍事長官經略使(相當軍區長官),並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為「福建經略使」,與福州都督府並存,起初專管軍事,後發展為福建觀察使、福建節度使,統轄福建各地的軍事、民政、財政等,取代了道一級,變成了地方最高長官。福建之稱至今已有1273年了。
閩江之稱到宋代尚未見史書記載。北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福州郡守程師孟建道山亭時,曾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作了一篇《道山亭記》。曾鞏在這篇記中說:「福州府治侯官,於閩為土中,所謂閩中也。其地於閩為最平,以廣四齣之山皆遠,而長江在其南,大海在其東。其城之內外皆塗,旁有溝,溝通潮汐,舟載者晝夜屬於門庭。」可見此時的閩江仍稱「長江」。到了南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5月,晉江人梁克家編撰的《三山志》成書時,書中載:「今城東南地勢崥平,潮上大江,自南台。」這時的閩江還是叫「大江」。
閩江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上,當屬明弘治庚戌(公元1490年)出版的由莆田人黃仲昭編纂的《八閩通志》。書中記載:「閩江源浙之龍泉,建之浦城、崇安,又合建、延、汀、邵及古田、閩清、永福大小諸溪之水,至此入海。」此後,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晉江人何喬遠編撰的《閩書》又原原本本引用了黃仲昭的記載。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黃仲昭和何喬遠兩人都誤將浙江的龍泉作為閩江的源頭。其實,閩江的源頭是在今我省的建寧縣均口鎮張家山。閩江之稱出現在史書上才500多年,比福建名稱的最早記載遲了757年,比「閩」的記載至少遲了3000多年。
D. 福建省為什麼叫福建福建省名字的由來
古代設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個州,取前兩個州的頭一個字就是福建。明朝設福建省,因是閩族人居住地區,所以簡稱閩。
福建地勢呈「依山傍海」態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地、丘陵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90%;地跨閩江、晉江、九龍江、汀江四大水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福建,遠古屬百越之閩越部落,《禹貢》屬揚州。在周朝為七閩地,春秋以後為閩越國。秦南平百越,置閩中郡。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承認騶無諸為閩越王於此。漢惠帝三年(前193年),分閩越地,封騶搖為東海王。
建元六年(前135年),封騶無諸孫騶丑為閩繇王,復封余善為東越王,元鼎五年(前112年),閩越國叛亂,漢武帝率軍平息,並以其地險阻,故遷閩越人於江淮流域,而福建隸屬於會稽南部都尉管轄。
(4)仙游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福建境內峰嶺聳峙,丘陵連綿,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山地、丘陵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橫斷面略呈馬鞍形。
因受新華夏構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東向斜貫全省的閩西大山帶和閩中大山帶。兩大山帶之間為互不貫通的河谷、盆地,東部沿海為丘陵、台地和濱海平原。
福建地處泛北極植物區的邊緣地帶,是泛北極植物區向古熱帶植物區的過渡地帶。全省分布有高等植物4703種,約佔全國的14.3%,其中蕨類382種、裸子植物70種、被子植物4251種;其中蘭科植物有60屬119種6變種。
此外,有苔蘚361種、真菌486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52種,其中:國家Ⅰ級7種,國家Ⅱ級45種;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點保護珍貴樹木的有25種。全省可供開發利用的野生植物達3000多種。
E. 莆田名字的由來
莆田名字的由來:「蒲田」二字,後代幾乎都是寫作「莆田」。改寫原因很多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莆田這個地方在古時是一片大海,後來隨著地殼運動逐漸形成平原,但其地蒲草從生,水患頻繁,農田難以耕作,所以將「蒲」字刪去三點水寫為「莆」。
另一種解釋是「莆」「蒲」二字古籍中本來就通用,寫作「莆」只是更簡易罷了。當然還有其他解釋,如認為黃石舊時稱為莆田裡,「莆田」只是置縣時最初治所在莆田裡的緣故。但不管怎樣,莆田的命名與海有關、與「蒲」有關,也與「田」有關。
(5)仙游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福建省份為8個專區及福州、廈門兩市。莆田、仙游兩縣隸屬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區。1950年4月起,第五行政督察區更名為晉江專區。至1970年5月,莆、仙兩縣隸屬不變。
1970年6月,莆田、仙游兩縣由晉江專區劃歸閩侯專區,同時把閩侯專區機關從閩侯螺洲遷至莆田城廂。1971年4月,改閩侯專區為莆田專區。同年5月,改莆田專區為莆田地區。莆田地區轄莆田、仙游、閩清、福清、平潭、長樂、閩侯、永泰8縣。
1983年5月,撤銷莆田地區,原轄屬的福清、閩清、平潭、長樂、永泰5縣劃歸福州市管轄。
F. 楓亭鎮名稱的由來
楓亭鎮名稱的由來:
相傳漢元狩間(公元前122~公元前117年)來自安徽廬江的何氏九兄弟,到九鯉湖之前曾投宿於此。時值深秋,遍野楓葉紅透,何氏兄弟采折楓枝結亭,得名楓亭。
唐武德二年(619年)設楓亭館,宋改稱太平驛,元至清改名楓亭驛、楓亭巡檢司。
唐聖歷二年(699年)置清源縣,楓亭屬其管轄。
唐天寶元年(742年),改清源縣為仙游縣,楓亭仍屬其管轄。
宋至清屬唐安鄉連江里、慈孝里。
民國時期屬楓亭鎮、慈孝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仙游縣第三區、楓亭區。
1958年9月,成立楓亭人民公社。
1984年12月,改為楓亭鎮。
楓亭鎮隸屬於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處於東南沿海中部,距縣城27公里。東連城廂區東海鎮,南接泉港區界山鎮,北靠仙游縣郊尾鎮,西與仙游園庄接壤,東南面臨湄洲灣海岸線5公里,海灣曲線16.5公里。
全境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7公里,總面積92.12平方公里。有耕地27175.7畝,山地59402畝,灘塗面積7100畝。楓亭鎮是稻穀、甘蔗和甘薯的主產區,是仙游境內的魚米之鄉。
G. 龍岩市名字的由來
龍岩因龍岩山而得名。
福建省一些地名的命名很大程度上與山、水、年號、祈福祥瑞和合成等相關,這與福建的地理環境關系密切,說明地理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的存在與發展。試舉例如下:
因山命名的地名十五個:福州,因福山而命名。泉州,因泉山(北山,清源山)而得名。長樂,因長樂山而得名。仙游,因仙游山而得名。龍岩,因龍岩山而得名。福鼎,因福鼎山而名。東山,因有東山(蘇峰山)而名。雲霄,因有雲霄山而名。連城,原為蓮城,因有蓮峰山而名。屏南,因處古屏山之南而名。華安,因縣治在華峰嶺而民安居樂業於此。柘榮,因有「柘洋東山,東望海外數百里」而得名。平潭,因海壇島的山石如壇故名。霞浦,因霞浦山而名。福清,因「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會於治所。」而改名。
H. 仙游縣的來歷
春秋戰國時期屬越國地;秦時屬閩中郡;漢武帝至三國時屬會稽郡、建安郡;晉時屬晉安郡;南北朝時為梁所屬,隸屬南安郡;陳光大二年(568年)起,仙游地屬莆田縣;隋開皇九年(589年)改豐州為泉州,現仙游地隸屬泉州之莆田縣;隋大業三年(607年)起,屬建安郡南安縣,唐武德五年(622年)復屬莆田縣。唐聖歷二年(699年),析莆田縣西部,以俞潭(今蓋尾仙潭)為界置清源縣,屬武榮州(今南安豐州)。景雲二年(711年)改武榮州為泉州,清源縣屬泉州。天寶元年(742年),泉州改稱清源郡,因郡縣同名,清源縣更名為仙游縣,仙游縣屬清源郡。宋乾德二年(964年),清源郡改稱平海軍,仙游縣屬平海軍。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四月,平海節度使陳洪進(今楓亭鎮人),將漳泉兩州及其所屬14縣(含仙游縣)正式歸入宋廷版圖。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析仙游縣的游洋鎮(今仙游縣的游洋、石蒼、象溪一帶),莆田縣的百丈鎮、永福縣(今永泰縣)的陳山頭和福唐縣(今福清市)的頭、百丈嶺、下廬嶺一帶山區置興化縣,縣治設在游洋(古邑)。同時,設太平軍(後改稱為興化軍)領莆田、仙游、興化等三縣,軍治亦設在游洋。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改太平軍為興化軍,仙游屬興化軍。太平興國八年(983年),興化軍治從游洋遷入莆田城內。景炎二年(1277年),改興化軍為興安州,仙游縣屬興安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十月,改興安州為興化路,仙游縣屬興化路。皇慶二年(1313年),興化縣治從游洋遷往莆田縣廣業里湘溪村(今新縣)。明洪武二年(1369年)興化路改為興化府,仙游縣屬興化府。清仍沿明制,仙游縣屬興化府。 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政府宣布廢府、州,福建省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全省劃為東路、西路、南路、北路等四道,仙游縣隸南路道。民國3年,南路道改稱廈門道,仙游縣隸廈門道。民國16年廢道,仙游縣直屬福建省。民國22年11月20日,發生「閩變」,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史稱「福建人民政府」)。12月11日,人民政府第一次中委會決議,將福建劃為閩海、閩上、泉海、龍漳等四省和福州、廈門二特別市。同月13日,第十二次中委會改原劃四省名稱為閩海、延建、興泉、龍汀等四省。仙游隸屬興泉省。次年1月,「閩變」失敗,還屬福建省。民國23年7月,省以下實行行政督察專員制度,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為省政府的輔助機關。福建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仙游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專署駐今仙游鯉城)。民國24年10月,全省督察區縮編為7個,仙游縣仍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專署駐同安縣)。民國29年8月,在德化、永春、仙游、永泰等四縣邊境設立鳳頂特種區。同年10月裁撤,歸還原縣管轄。民國35年至38年,仙游縣仍屬第四督察區(專署駐晉江)。1949年8月25日,仙游縣解放,隸屬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署駐泉州)。1950年4月1日,第五專署改稱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9月16日,改為福建省人民政府晉江專員公署,仙游縣屬其管轄。1955年3月1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晉江專員公署改稱為福建省晉江專員公署,仙游縣仍屬其管轄。1967年6月30日,成立晉江專區軍事管制委員會,取代專署行使對全區領導職權。1968年9月23日,成立福建省晉江專區革命委員會,仙游為其屬縣。1970年7月,省革命委員會決定,閩侯專區革委會機關遷入莆田縣。劃出晉江專區的莆田、仙游兩縣,同原閩侯專區的福清、永泰、閩侯、閩清、長樂、平潭等六縣,成立莆田地區革命委員會(駐莆田荔城),仙游縣屬其管轄。1971年7月,改閩侯專區革命委員會為莆田地區革命委員會,仙游縣屬其管轄。1979年1月,莆田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稱莆田地區行政公署,仙游縣隸屬之。1983年5月,撤銷莆田地區行政公署,析原莆田地區的福清、永泰、閩清、長樂、平潭等五縣歸福州市管轄;同年9月9日,劃出莆田、仙游兩縣和城廂、涵江兩區成立莆田市人民政府(駐莆田荔城)。請採納
I. 仙游名稱的由來
仙游縣名原為清源縣,於聖歷二年設置,天寶元年,改泉州為清源郡(趙頤正以縣與郡同名諸多不便,故奏請改之),依據故事所載,於漢代何氏九仙雲游入縣之說,為仙游縣最早之歷史,故遂改名為仙游縣,隸屬清源郡,為仙游縣名之始。
J.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名字的由來
簡介
莆田,史稱「興安」、「興化」,又稱「莆陽」,「莆仙」。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省轄市,市內設置仙游縣和荔城、城廂、涵江、秀嶼四區。全市陸域總面積4200平方公里,人口302萬人,常年有60多萬人在外經商辦企業 ;莆田籍在外鄉親人才濟濟,有5000多位教授以上高職稱的人才遍布全國,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5名14人(其中一人為兩院院士)。旅居在外的僑胞70萬 人左右,港澳台同胞近20萬人,歸僑、僑眷30萬人,是全國重點僑鄉之一。是八閩古府之一、歷史上人才輩出,自古就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的美稱,由莆仙兩縣組成的古興化府、舉進士者多達2400多名、其中文武狀元22名、宰相14名、尚書近70名,是歷史上有名的科舉名邦。
氣候
[編輯本段]
莆田地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鮮花爭艷,四季佳果飄香。山海俱得,風光旖旎,有壯觀奇特的高山,有一馬平川的平原,有波光粼粼的海灣,春九鯉,夏湄洲,秋白塘,荔鄉情韻,壺山雨景,蘭溪流水,菜溪 、麥斜、永興三大名岩的風光,廣化寺的千年鍾聲,南少林的武術淵源……風光無限,美不勝收。文壇泰斗郭沫若先生當年游覽莆田, 由衷地贊頌:漫道江南風景好,水鄉魚米亦如之。
地理
[編輯本段]
別具一格的人文地理,形成了莆田的眾多優勢和特色。區位優勢明顯,位居閩東南沿海中部要沖,與台灣隔海相望,北依省會福州,南接泉州並與廈門相近,是建設海峽西岸 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港口資源得天獨厚,擁有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大海灣。湄洲灣是「中國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港灣,水深港闊,風平浪靜,不凍不淤,10萬噸級船舶可自由進出,可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具有建設大型港口的優越條件 。媽祖文化獨特,國家旅遊度假區湄洲島是四海共仰的媽祖文化發源地,島上的媽祖祖廟被譽為東方「麥加」,歷來以一種獨特的信仰牽系著海峽兩岸同胞,是大陸與台灣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人員往來的橋梁和紐帶。
旅遊
[編輯本段]
莆田市的旅遊景點多,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有250多處,被列為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97處。其中,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8處,市級20處,縣(區)級167處,湄洲島上的媽祖祖廟遐邇聞名,四海共仰;三教祖祠是唯我獨有;湄洲媽祖祖廟和三教祖祠在全國、東南亞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重要的影響;九鯉湖風景區以湖、洞、瀑、石四奇稱著,是「福建三絕」之一;距離市區5千米的大型古堰木蘭坡,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化寺為福建省四大禪林和「十佳風景游覽區」之一;玄妙觀三清殿是本省保存最好的唐代道教玄妙觀建築群之一;有現已論證的南少林寺遺址,還有宋代的古譙樓及蔡襄墓、瓷窯古遺址及明代的抗倭名城莆禧城等一大批古建築遺址,也有千年古樹,荔枝樹——「宋家香」,龍華的古樟等樹木。
還有莆田南少林。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北部層巒疊嶂,聞名天下的南少林寺就在這里。莆田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據考古認為「林泉院至遲在唐代或唐末即已存在」,但具體創建年代有待進一步考證。林泉院的習武之風,緣起於唐初,它的經磨歷劫,也與武風有關。
傳說,李世民登基後,輔公祏部將路得才聚眾東南沿海為非作歹,鬧得民不聊生。那些歹徒行蹤不定,聚散無常,如果派大軍圍剿,無異用拳頭打跳蚤,勞民傷財,且難奏效。唐太宗只好把已封為大將軍的少林寺方丈曇宗找來,請他派武藝高強的僧兵懲治海盜。曇宗派十三棍僧之一的道廣帶領五百僧兵入閩平暴。暴亂平息後,沿海人民挽留這些救苦救難的活菩薩。道廣也感到盛情難卻,就回到嵩山少林寺稟告曇宗方丈。方丈當即道出一偈:「傍海平盜日月久,九蓮山下有宿頭。南北千里同一寺,大乘禪在心中留。」道廣根據北少林方丈的偈語,找到了當時就有名氣,且地形酷似嵩山的林泉院擴寺定居。林泉院也就成為江南的少林分寺。該寺所在的林山村周圍有九座山圍成一圈,形如九瓣蓮花,寺院坐落在花心的位置上,因名九蓮山少林寺,俗稱南少林。清朝初年,各地抗清志士、武林俊彥紛紛來到具有習武傳統的南少林,把它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由於叛徒的出賣,南少林被官軍攻陷,僧眾多被殺戮,寺院被夷為平地。沖出火海的武僧流落江湖,傳徒授藝,堅持抗清斗爭。據傳,南拳的不少套路出自南少林。由於清廷的輿論封鎖,這一段悲壯的歷史鮮為人知,只是在民間悄悄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