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紹興名字的由來
公元1131年趙構皇帝逃至紹興覺得心情很好,江山會被收復,所以有了一句「紹祚中興」,並改元為紹興,而越州也就成了紹興城。
紹興古稱越、會稽,曾有過浙江第一大城市的越都時代,也有過中國40「大邑」的宋都時代。
紹興從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小黃山文化開始,至今已有約9000年歷史。越國古都建於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
(1)諸暨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紹興市全境處於浙西山地丘陵、浙東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的交接地帶,地勢南高北低,形成群山環繞、盆地內含、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徵,地形骨架呈「山」字形。
地貌可概括為「四山三盆二江一平原」,而在面積分配上,則表現為「六山一水三分田」,全境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而下,最高點為位於諸暨境內海拔1194.6米的會稽山脈主峰東白山,最低點為海拔僅3.1米的諸暨「湖田」地區,中部多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和台地。
市境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多雨。但由於地處中緯度,地形較復雜,小氣候差異明顯,災害性天氣頻繁。
❷ 諸暨的名字的來歷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無余於越,諸暨屬越。(史傳: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諸侯,駐蹕於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為「諸暨」,意即天下諸侯到達駐留議事之所。)
春秋時屬越國,越王允常曾先後在境內埤中、大部、勾乘建都,子勾踐遷都會稽(今紹興)。故諸暨為越國古都早於紹興,諸暨為都時,紹興為諸暨屬地。西漢時,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新莽時期,改名為疏虜。東漢建武初,復原名。
1949年5月6日諸暨解放,至6月22日,諸暨屬中共蕭紹諸杭臨時委員會管轄。6月歸第十專署管轄。1989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諸暨縣,設立諸暨市,由紹興市代管。
(2)諸暨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諸暨地理環境:諸暨市位於浙江省中北部,會稽山脈與龍門山脈之間,浦陽江中游。北緯29°43′,東經120°14′。毗鄰紹興市柯橋區、嵊州市。東陽市、義烏市、浦江縣、杭州市桐廬縣、富陽區、蕭山區等縣(市、區)。
諸暨氣候特徵:諸暨市境地處浙中內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水較多,光照充足,年溫差大於同緯度鄰縣,小氣候差距顯著,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氣候特徵。
❸ 諸暨古代叫什麼
就叫諸暨諸暨,為我國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史傳: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諸侯,駐蹕於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為"諸暨",意即天下諸侯到達駐留議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無余於越,諸暨屬越。至春秋時,越國先後建都於境內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吳越之爭中,越王勾踐曾以境內勾乘山為休養生息、圖謀復國之所。
諸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為越國古都,西施故里,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縣,屬會稽郡,歷代未廢,是浙江省最古老的縣(市)之一,是中國於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遠在新石器時期,境內的次塢、東白湖、陳宅、璜山和浣東等地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越王曾先後在境內的埤中、大部、勾乘等地建都,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 諸暨文化昌盛,人傑地靈。歷史上有為國獻身的絕代佳人西施,有王冕、陳洪綬、楊維楨等著名書畫家、文學家;近代更有不少志士仁人,涌現出俞秀松、張秋人、宣俠父等中共早期革命家;當代有趙忠堯、金善寶、毛漢禮等著名科學家。
❹ 諸暨是什麼意思
諸暨之境,為我國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史傳: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諸侯,駐蹕於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為「諸暨」,意即天下諸侯到達駐留議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無余於越,諸暨屬越。至春秋時,越國先後建都於境內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吳越之爭中,越王勾踐曾以境內勾乘山為休養生息、圖謀復國之所。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越地置會稽郡,設諸暨縣。西漢時,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新始建國年間,更名疏虜。東漢建武初,復原名。東漢興平二年(195),分部分地入豐安、漢寧二縣。三國吳時,改漢寧為吳寧。西晉屬會稽郡。東晉屬會稽國。南朝復屬會稽郡。隋文帝開皇中,屬吳州。九年(589),吳寧縣廢,原諸暨地復歸諸暨。大業中,仍屬會稽郡。唐時,屬會稽郡及越州。高宗儀鳳二年(677),劃諸暨、會稽部分地置永興縣。武後垂拱二年(686),復分諸暨縣之吳寧故地入東陽縣。光啟三年(887),諸暨改稱暨陽。五代屬吳越國越州東府。吳越王天寶三年(910),復名諸暨。宋初,屬兩浙東路越州。南宋紹興元年(1131),屬紹興府。孝宗乾道八年(1172),分東北10鄉置義安縣,治今楓橋。淳熙元年(1174),廢義安,其地復入諸暨。元屬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紹興路。成宗元貞元年(1295),升為諸暨州。至正十九年(1359),改名諸全州。二十六年,降州為縣,仍復舊名。明、清時,均屬紹興府。
民國元年(1912)廢府,直屬浙江省。民國3年省下設道,諸暨屬會稽道。16年廢道,直屬浙江省。民國24年9月至37年4月,屬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區;37年4月至38年,屬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6日諸暨解放,至6月22日,諸暨屬中共蕭紹諸杭臨時委員會管轄。6月13日~11月16日,歸第十專署管轄。其後,諸暨屬紹興專區。1952年1月,紹興專區撤銷,直屬浙江省。1953年2月,劃歸金華專區。1957年9月,劃歸寧波專區。1964年9月,復屬紹興專區。1968年5月,屬紹興地區。1983年7月起,屬紹興市。1989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諸暨縣,設立諸暨市,由紹興市代管。
❺ 諸暨為什麼叫諸暨
諸暨縣名由來新解作者:●張仲清 閱讀次數:944時間:2006-6-19 先秦無諸暨之名,自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設會稽郡置諸暨縣,除新莽時期、唐光啟年間、元至正十九年曾一度改為疏虜、暨陽、諸全州以外,均以諸暨之名見於典籍,直至今日,為浙江望縣。
諸暨縣名的來歷,歷來多有探求,眾說紛紜,各持一端,向無定說。清乾隆《紹興府志》及光緒《諸暨縣志》對前人陳說作了概括,但未能統一說法。《紹興府志·地理志》說:
「(諸暨)周為越允常之都。《路史》:夏後氏後。諸暨有諸山暨浦,允常之都。春秋時句無地,或曰夫概王之故邑,先名上諸暨,亦曰句吳。《國語》:句踐之地,南至句無,韋昭解:今諸暨有句無亭是也。《水經注》:諸暨縣,古越地也,夫概王之故邑,先名上諸暨,亦曰句吳矣。寇仲溫《諸暨縣記》:諸暨,櫧概也,吳王闔閭弟夫概所封之地。」
光緒《諸暨縣志·沿革表》基本沿襲《紹興府志》,隱去《路史》、《水經注》及寇仲溫的吳王闔閭弟夫概封邑之說,堅持越王之都,句無之地,並糾正縣南句乘山之「句乘」為「句無」之訛。
以上材料概括起來有三點:一、越王允常之都,地名句無;二、夫概王之封邑,曰句吳;三、有諸暨浦,或稱櫧概。後之論者,一般未及句無(或句吳),只就諸暨加以闡發,以致望文生義,於諸暨本義大相徑庭。一種說法是縣西有山,山上多櫧木,所以稱為櫧山,省而為諸山,又有概浦,省而為既浦,轉音為暨浦,諸暨因此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境有五泄山、七十二峰、峰戀林立,認為諸山即諸多山峰,又有概浦,因稱諸暨。又有一種說法是說「禹會計而諸候畢及也」。「諸,眾義;暨者,及也。諸侯畢及而停留於此,故稱諸暨。還有諸國暨國南遷,無諸夫概封邑,諸物萃聚等說法,莫衷一是。其實這些說法都是從諸暨二字的字面理解,且以今音來釋古音,不免牽強附會。
如果以多櫧木而名櫧山,省而為諸山,或許還說得通,但概浦之「概」從何解釋?以諸多山峰而名諸,實屬可笑。多山多峰,非獨諸暨有之。諸國暨國南遷,更是「亡是公「之言。至於吳王闔閭弟夫概王之封邑,想必是因「句無」訛為「句吳」而來。《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闔閭九年,吳王闔閭率弟夫概伐楚,破楚軍,入郢都。後因秦救兵至,在楚之稷地大敗夫概。「夫概師敗退卻。」九月(十年),潛歸,自立為吳王。闔閭聞之,乃釋楚師,欲殺夫概。奔楚,昭王封夫概於棠溪。徐天祜註:「司馬彪曰:汝南有堂溪亭」。屬楚地,可見夫概的封邑不在越而在楚。吳王闔閭之時,吳越國界當在太湖,所以闔閭伐越,破欈李,在嘉興市南。闔閭伐越,未至句無,何得封弟夫概於越地!後夫差伐越取得勝利,也未見授封吳王室子弟於越的記載。此說極可疑。我認為,諸暨之名應從禹會之事、句無之地去考辨,才能得諸暨縣名來歷之實。
《左傳》:「禹會諸侯於塗山。」《國語·魯語》:「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史記·夏本紀》太史公曰:「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又《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曰:「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禹會之事,少康之封,無余之跡,因世代遼遠,考無實據,但秦始皇因山名郡,實非偶然,必有所本。據《左傳》、《國語》,所記一事,故塗山、會稽山即為一山,塗即會稽,會稽當為塗的越語復音緩讀。
這樣說有何依據呢?我們可以從「會稽」二字的越語古音中找到答案。會稽的「會」,許慎《說文解字》:「會,合也。」段王裁註:「合也,見《釋詁》。《禮經》:器之蓋曰會,為其上下相合也,凡曰會計者謂合計也,皆非異義也。」蓋一音盍(何),與合音同。且古文會寫作「彡合」取「合」聲,是會與合音義皆同。越語合、無一音之轉,竊疑合(會)為「無」之通假。會稽的「稽」,《說文》:「留止也」。段註:「古兮切,十五部。」而「兮」字,《說文》曰「語所稽也,從丂八,象氣越虧也。」段註:「胡雞切,十六部。」查從「丂」之字,如乎、號、虧等,其讀音均在「烏、呼」之間。稽、兮疊韻,又以古、胡發聲,其聲亦近,亦當在「烏、呼」之間。稽與夷,同韻鄰紐,也可通轉。《越絕外傳記吳地傳第三》:「吳古故從由拳辟塞,度會夷,奏山陰。」又《外傳記地傳第十》:「杭塢者,句踐杭也,二百石長、買卒七士人,度之會夷,去縣四十里。」度「會夷」即度會稽,為同音通假。又夷與余同音可通假,《吳越春秋》壽夢等三子曰餘味,《春秋》寫作「夷未」。余的讀音,《越絕外傳記地傳第十》說:「朱余者,越鹽官也。越人謂鹽曰余,去縣三十五里」。今紹北有朱儲村,有鹽灶遺址,董楚平先生認為「余」古音儲,而儲、塗音近,與除同音。「是知余古音塗」。稽與夷通,夷與余通,可見稽、夷的古音同「余」。可以這樣說,「會稽」實為「無余」的通假,是「余」(塗)的復音緩讀,所以會稽山本名應是余(塗,古作嵞山)。
諸暨與會稽本為一名。《水經注·漸江水》:「允常卒,句踐稱王,都於會稽。《吳越春秋》所謂越王都埤中,在諸暨。」《宏治府志》:「北界山陰康樂里,有地名邑中(本作埤中)者,是句踐所立宗廟,在城東明中里。」《說文》:「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蓋越王句距「徙治山北」之前,其都城在諸暨,句踐之時,諸暨或稱為「都」,緩讀為「句無」(或無句),並習以呼之,一直沿用。從「諸」的讀音看,也當於「都」同。《說文》說「諸,從言者聲。」「都,從邑者聲。」凡以「者」發聲的如屠、堵、諸等字,其古音皆相同,可知諸、都為同音通假。而都、諸與余(塗)音亦同。都為無余(或即余)之「都」,也即無余「披草萊的而邑」之邑,是越國的肇興之地。所以秦始皇在設郡置縣時,將越之中心故地,以塗山(會稽山)為界,一分為二,山之北稱為山陰,山之南以復越都之稱,名為諸暨,不是沒有道理的。諸暨在秦時包括今蕭山,漢景帝時分諸暨北部為余暨,諸、余同音異構,所以有上諸暨、下諸暨之稱。新莽時改諸暨為疏虜,稱余暨為余衍,雖字有別,其實音同。
橫貫諸暨之江曰浦陽江,《越絕外傳記地傳》曰:「浦陽者,句踐軍敗失眾,懣於此,去縣五十里。」浦陽之名也當得之於都或塗。《水經注·漸江水》:「城臨對江流,江南有射堂,北帶烏山,先名上諸暨,亦曰句無矣。」烏山即塗山(會稽山)。會稽山一名覆釜山。覆釜為塗之緩讀,烏、浦、塗音同而字異,浦陽者塗山之陽。唐光啟間改諸暨為暨陽,亦當本於此。
綜上所述,愚以為諸暨與會稽實為一名。皆由「都」(或余、塗)字假音緩讀而來。越人因都名山,而為都山,借而為塗山,又緩讀為會稽山;因都,或因都山而名江、而為都江或都陽江,借而為浦江或浦陽江;讀「都」為「句無」,假借而為「諸暨」。秦始皇名諸暨為縣,實本於此。
❻ 「諸暨」地名的由來
先秦無諸暨之名,自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設會稽郡置諸暨縣,除新莽時期、唐光啟年間、元至正十九年曾一度改為疏虜、暨陽、諸全州以外,均以諸暨之名見於典籍,直至今日,為浙江望縣。
諸暨縣名的來歷,歷來多有探求,眾說紛紜,各持一端,向無定說。清乾隆《紹興府志》及光緒《諸暨縣志》對前人陳說作了概括,但未能統一說法。《紹興府志?地理志》說:「(諸暨)周為越允常之都。《路史》:夏後氏後。諸暨有諸山暨浦,允常之都。春秋時句無地,或曰夫概王之故邑,先名上諸暨,亦曰句吳。《國語》:句踐之地,南至句無,韋昭解:今諸暨有句無亭是也。《水經注》:諸暨縣,古越地也,夫概王之故邑,先名上諸暨,亦曰句吳矣。寇仲溫《諸暨縣記》:諸暨,櫧概也,吳王闔閭弟夫概所封之地。」
光緒《諸暨縣志?沿革表》基本沿襲《紹興府志》,隱去《路史》、《水經注》及寇仲溫的吳王闔閭弟夫概封邑之說,堅持越王之都,句無之地,並糾正縣南句乘山之「句乘」為「句無」之訛。
以上材料概括起來有三點:一、越王允常之都,地名句無;二、夫概王之封邑,曰句吳;三、有諸暨浦,或稱櫧概。後之論者,一般未及句無(或句吳),只就諸暨加以闡發,以致望文生義,於諸暨本義大相徑庭。一種說法是縣西有山,山上多櫧木,所以稱為櫧山,省而為諸山,又有概浦,省而為既浦,轉音為暨浦,諸暨因此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境有五泄山、七十二峰、峰戀林立,認為諸山即諸多山峰,又有概浦,因稱諸暨。又有一種說法是說「禹會計而諸候畢及也」。「諸,眾義;暨者,及也。諸侯畢及而停留於此,故稱諸暨。還有諸國暨國南遷,無諸夫概封邑,諸物萃聚等說法,莫衷一是。其實這些說法都是從諸暨二字的字面理解,且以今音來釋古音,不免牽強附會。
如果以多櫧木而名櫧山,省而為諸山,或許還說得通,但概浦之「概」從何解釋?以諸多山峰而名諸,實屬可笑。多山多峰,非獨諸暨有之。諸國暨國南遷,更是「亡是公「之言。至於吳王闔閭弟夫概王之封邑,想必是因「句無」訛為「句吳」而來。《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闔閭九年,吳王闔閭率弟夫概伐楚,破楚軍,入郢都。後因秦救兵至,在楚之稷地大敗夫概。「夫概師敗退卻。」九月(十年),潛歸,自立為吳王。闔閭聞之,乃釋楚師,欲殺夫概。奔楚,昭王封夫概於棠溪。徐天祜註:「司馬彪曰:汝南有堂溪亭」。屬楚地,可見夫概的封邑不在越而在楚。吳王闔閭之時,吳越國界當在太湖,所以闔閭伐越,破?李,在嘉興市南。闔閭伐越,未至句無,何得封弟夫概於越地!後夫差伐越取得勝利,也未見授封吳王室子弟於越的記載。此說極可疑。我認為,諸暨之名應從禹會之事、句無之地去考辨,才能得諸暨縣名來歷之實。
《左傳》:「禹會諸侯於塗山。」《國語?魯語》:「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史記?夏本紀》太史公曰:「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又《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曰:「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禹會之事,少康之封,無余之跡,因世代遼遠,考無實據,但秦始皇因山名郡,實非偶然,必有所本。據《左傳》、《國語》,所記一事,故塗山、會稽山即為一山,塗即會稽,會稽當為塗的越語復音緩讀。
這樣說有何依據呢?我們可以從「會稽」二字的越語古音中找到答案。會稽的「會」,許慎《說文解字》:「會,合也。」段王裁註:「合也,見《釋詁》。《禮經》:器之蓋曰會,為其上下相合也,凡曰會計者謂合計也,皆非異義也。」蓋一音盍(何),與合音同。且古文會寫作「彡合」取「合」聲,是會與合音義皆同。越語合、無一音之轉,竊疑合(會)為「無」之通假。會稽的「稽」,《說文》:「留止也」。段註:「古兮切,十五部。」而「兮」字,《說文》曰「語所稽也,從?八,象氣越虧也。」段註:「胡雞切,十六部。」查從「?」之字,如乎、號、虧等,其讀音均在「烏、呼」之間。稽、兮疊韻,又以古、胡發聲,其聲亦近,亦當在「烏、呼」之間。稽與夷,同韻鄰紐,也可通轉。《越絕外傳記吳地傳第三》:「吳古故從由拳辟塞,度會夷,奏山陰。」又《外傳記地傳第十》:「杭塢者,句踐杭也,二百石長、買卒七士人,度之會夷,去縣四十里。」度「會夷」即度會稽,為同音通假。又夷與余同音可通假,《吳越春秋》壽夢等三子曰餘味,《春秋》寫作「夷未」。余的讀音,《越絕外傳記地傳第十》說:「朱余者,越鹽官也。越人謂鹽曰余,去縣三十五里」。今紹北有朱儲村,有鹽灶遺址,董楚平先生認為「余」古音儲,而儲、塗音近,與除同音。「是知余古音塗」。稽與夷通,夷與余通,可見稽、夷的古音同「余」。可以這樣說,「會稽」實為「無余」的通假,是「余」(塗)的復音緩讀,所以會稽山本名應是余(塗,古作?山)。
諸暨與會稽本為一名。《水經注?漸江水》:「允常卒,句踐稱王,都於會稽。《吳越春秋》所謂越王都埤中,在諸暨。」《宏治府志》:「北界山陰康樂里,有地名邑中(本作埤中)者,是句踐所立宗廟,在城東明中里。」《說文》:「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蓋越王句距「徙治山北」之前,其都城在諸暨,句踐之時,諸暨或稱為「都」,緩讀為「句無」(或無句),並習以呼之,一直沿用。從「諸」的讀音看,也當於「都」同。《說文》說「諸,從言者聲。」「都,從邑者聲。」凡以「者」發聲的如屠、堵、諸等字,其古音皆相同,可知諸、都為同音通假。而都、諸與余(塗)音亦同。都為無余(或即余)之「都」,也即無余「披草萊的而邑」之邑,是越國的肇興之地。所以秦始皇在設郡置縣時,將越之中心故地,以塗山(會稽山)為界,一分為二,山之北稱為山陰,山之南以復越都之稱,名為諸暨,不是沒有道理的。諸暨在秦時包括今蕭山,漢景帝時分諸暨北部為余暨,諸、余同音異構,所以有上諸暨、下諸暨之稱。新莽時改諸暨為疏虜,稱余暨為余衍,雖字有別,其實音同。
橫貫諸暨之江曰浦陽江,《越絕外傳記地傳》曰:「浦陽者,句踐軍敗失眾,懣於此,去縣五十里。」浦陽之名也當得之於都或塗。《水經注?漸江水》:「城臨對江流,江南有射堂,北帶烏山,先名上諸暨,亦曰句無矣。」烏山即塗山(會稽山)。會稽山一名覆釜山。覆釜為塗之緩讀,烏、浦、塗音同而字異,浦陽者塗山之陽。唐光啟間改諸暨為暨陽,亦當本於此。
綜上所述,愚以為諸暨與會稽實為一名。皆由「都」(或余、塗)字假音緩讀而來。越人因都名山,而為都山,借而為塗山,又緩讀為會稽山;因都,或因都山而名江、而為都江或都陽江,借而為浦江或浦陽江;讀「都」為「句無」,假借而為「諸暨」。秦始皇名諸暨為縣,實本於此。
❼ 諸暨的由來是諸山暨水還是諸侯會暨
先秦無諸暨之名,自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設會稽郡置諸暨縣,除新莽時期、唐光啟年間、元至正十九年曾一度改為疏虜、暨陽、諸全州以外,均以諸暨之名見於典籍,直至今日,為浙江望縣。
諸暨縣名的來歷,歷來多有探求,眾說紛紜,各持一端,向無定說。清乾隆《紹興府志》及光緒《諸暨縣志》對前人陳說作了概括,但未能統一說法。《紹興府志?地理志》說:「(諸暨)周為越允常之都。《路史》:夏後氏後。諸暨有諸山暨浦,允常之都。春秋時句無地,或曰夫概王之故邑,先名上諸暨,亦曰句吳。《國語》:句踐之地,南至句無,韋昭解:今諸暨有句無亭是也。《水經注》:諸暨縣,古越地也,夫概王之故邑,先名上諸暨,亦曰句吳矣。寇仲溫《諸暨縣記》:諸暨,櫧概也,吳王闔閭弟夫概所封之地。」
光緒《諸暨縣志?沿革表》基本沿襲《紹興府志》,隱去《路史》、《水經注》及寇仲溫的吳王闔閭弟夫概封邑之說,堅持越王之都,句無之地,並糾正縣南句乘山之「句乘」為「句無」之訛。
以上材料概括起來有三點:一、越王允常之都,地名句無;二、夫概王之封邑,曰句吳;三、有諸暨浦,或稱櫧概。後之論者,一般未及句無(或句吳),只就諸暨加以闡發,以致望文生義,於諸暨本義大相徑庭。一種說法是縣西有山,山上多櫧木,所以稱為櫧山,省而為諸山,又有概浦,省而為既浦,轉音為暨浦,諸暨因此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境有五泄山、七十二峰、峰戀林立,認為諸山即諸多山峰,又有概浦,因稱諸暨。又有一種說法是說「禹會計而諸候畢及也」。「諸,眾義;暨者,及也。諸侯畢及而停留於此,故稱諸暨。還有諸國暨國南遷,無諸夫概封邑,諸物萃聚等說法,莫衷一是。其實這些說法都是從諸暨二字的字面理解,且以今音來釋古音,不免牽強附會。
如果以多櫧木而名櫧山,省而為諸山,或許還說得通,但概浦之「概」從何解釋?以諸多山峰而名諸,實屬可笑。多山多峰,非獨諸暨有之。諸國暨國南遷,更是「亡是公「之言。至於吳王闔閭弟夫概王之封邑,想必是因「句無」訛為「句吳」而來。《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闔閭九年,吳王闔閭率弟夫概伐楚,破楚軍,入郢都。後因秦救兵至,在楚之稷地大敗夫概。「夫概師敗退卻。」九月(十年),潛歸,自立為吳王。闔閭聞之,乃釋楚師,欲殺夫概。奔楚,昭王封夫概於棠溪。徐天祜註:「司馬彪曰:汝南有堂溪亭」。屬楚地,可見夫概的封邑不在越而在楚。吳王闔閭之時,吳越國界當在太湖,所以闔閭伐越,破?李,在嘉興市南。闔閭伐越,未至句無,何得封弟夫概於越地!後夫差伐越取得勝利,也未見授封吳王室子弟於越的記載。此說極可疑。我認為,諸暨之名應從禹會之事、句無之地去考辨,才能得諸暨縣名來歷之實。
《左傳》:「禹會諸侯於塗山。」《國語?魯語》:「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史記?夏本紀》太史公曰:「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又《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曰:「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禹會之事,少康之封,無余之跡,因世代遼遠,考無實據,但秦始皇因山名郡,實非偶然,必有所本。據《左傳》、《國語》,所記一事,故塗山、會稽山即為一山,塗即會稽,會稽當為塗的越語復音緩讀。
這樣說有何依據呢?我們可以從「會稽」二字的越語古音中找到答案。會稽的「會」,許慎《說文解字》:「會,合也。」段王裁註:「合也,見《釋詁》。《禮經》:器之蓋曰會,為其上下相合也,凡曰會計者謂合計也,皆非異義也。」蓋一音盍(何),與合音同。且古文會寫作「彡合」取「合」聲,是會與合音義皆同。越語合、無一音之轉,竊疑合(會)為「無」之通假。會稽的「稽」,《說文》:「留止也」。段註:「古兮切,十五部。」而「兮」字,《說文》曰「語所稽也,從?八,象氣越虧也。」段註:「胡雞切,十六部。」查從「?」之字,如乎、號、虧等,其讀音均在「烏、呼」之間。稽、兮疊韻,又以古、胡發聲,其聲亦近,亦當在「烏、呼」之間。稽與夷,同韻鄰紐,也可通轉。《越絕外傳記吳地傳第三》:「吳古故從由拳辟塞,度會夷,奏山陰。」又《外傳記地傳第十》:「杭塢者,句踐杭也,二百石長、買卒七士人,度之會夷,去縣四十里。」度「會夷」即度會稽,為同音通假。又夷與余同音可通假,《吳越春秋》壽夢等三子曰餘味,《春秋》寫作「夷未」。余的讀音,《越絕外傳記地傳第十》說:「朱余者,越鹽官也。越人謂鹽曰余,去縣三十五里」。今紹北有朱儲村,有鹽灶遺址,董楚平先生認為「余」古音儲,而儲、塗音近,與除同音。「是知余古音塗」。稽與夷通,夷與余通,可見稽、夷的古音同「余」。可以這樣說,「會稽」實為「無余」的通假,是「余」(塗)的復音緩讀,所以會稽山本名應是余(塗,古作?山)。
諸暨與會稽本為一名。《水經注?漸江水》:「允常卒,句踐稱王,都於會稽。《吳越春秋》所謂越王都埤中,在諸暨。」《宏治府志》:「北界山陰康樂里,有地名邑中(本作埤中)者,是句踐所立宗廟,在城東明中里。」《說文》:「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蓋越王句距「徙治山北」之前,其都城在諸暨,句踐之時,諸暨或稱為「都」,緩讀為「句無」(或無句),並習以呼之,一直沿用。從「諸」的讀音看,也當於「都」同。《說文》說「諸,從言者聲。」「都,從邑者聲。」凡以「者」發聲的如屠、堵、諸等字,其古音皆相同,可知諸、都為同音通假。而都、諸與余(塗)音亦同。都為無余(或即余)之「都」,也即無余「披草萊的而邑」之邑,是越國的肇興之地。所以秦始皇在設郡置縣時,將越之中心故地,以塗山(會稽山)為界,一分為二,山之北稱為山陰,山之南以復越都之稱,名為諸暨,不是沒有道理的。諸暨在秦時包括今蕭山,漢景帝時分諸暨北部為余暨,諸、余同音異構,所以有上諸暨、下諸暨之稱。新莽時改諸暨為疏虜,稱余暨為余衍,雖字有別,其實音同。
橫貫諸暨之江曰浦陽江,《越絕外傳記地傳》曰:「浦陽者,句踐軍敗失眾,懣於此,去縣五十里。」浦陽之名也當得之於都或塗。《水經注?漸江水》:「城臨對江流,江南有射堂,北帶烏山,先名上諸暨,亦曰句無矣。」烏山即塗山(會稽山)。會稽山一名覆釜山。覆釜為塗之緩讀,烏、浦、塗音同而字異,浦陽者塗山之陽。唐光啟間改諸暨為暨陽,亦當本於此。
綜上所述,愚以為諸暨與會稽實為一名。皆由「都」(或余、塗)字假音緩讀而來。越人因都名山,而為都山,借而為塗山,又緩讀為會稽山;因都,或因都山而名江、而為都江或都陽江,借而為浦江或浦陽江;讀「都」為「句無」,假借而為「諸暨」。秦始皇名諸暨為縣,實本於此。
❽ 諸暨怎麼念
zhu 第一聲,ji 第四聲。
「暨」原先是「稽」,是紹興的會稽山的簡稱。
傳說,會稽和諸暨的名字是因為大禹治水成功,到會稽山下論功行賞而得名。山下有個叫諸暨的地方,「諸暨」就是諸多諸侯聚集在一塊開會討論治水成功並論功行賞的意思。
(8)諸暨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諸暨位於浙江省中北部,北鄰杭州,東接紹興,南臨義烏。
諸暨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越國故地、西施故里,諸暨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踐圖謀復國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設諸暨縣,屬會稽郡。諸暨是於越文化的發祥地。
昔有錢塘名區之繁盛。現為中國百強縣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強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強市。
❾ 紹興諸暨名字的由來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縣,據《元和郡縣志》:「縣有暨浦,諸山,因以為名。」
❿ 諸暨一詞什麼意思
諸暨市是一個縣級城市的名字,是越國古都,原來的「暨」是「稽」是紹興的會稽山的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