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椎龍」名字的來歷
大椎龍的尾巴由許多尾椎骨組成,顯得細長,並且靈活自如。通常情況之下,大椎龍以四足行走,行走時頭部總是高高抬起,大椎龍的椎骨大椎龍是種典型的原蜥腳類恐龍。它們的身體修長,頸部長,具有大約9節長頸椎、13節背椎、3節薦椎以及至少40節尾椎,這也是它的名字的來歷。
⑵ 背部有兩個突出的骨頭(頸部)第一個突出的好像叫大椎 大椎下面有一個很大的骨頭叫什麼名字啊
答案是第一胸椎,至上而下第一個突出是頸椎第七節,下面的就是胸椎第一節,這是在不做X光片檢查時通過手摸的方式來確定椎體位置的方法,由於人體的差異,有的大一點而已,這根平時的工作生活習慣及姿勢有關,但是如果大的異常不排除疾病的可能,有可能是增生(骨刺),要想具體弄清拍一個X光片就可以了。
⑶ 什麼是富貴包
「富貴包」指的是在後背上部頸胸交界處,即第七頸椎和第一胸椎處凸出的硬包塊,一般表現是脂肪堆積,通常可甪(方多好),富貴包雖然不等於頸椎病,但通常會影響頸椎疾病恢復,引起頸部疼痛,某種程度上說,它是頸椎病的預警。
一,很多頸椎不適的人,脖子後面的大椎穴處總能摸到一個鼓包,古人甚至覺得它很顯富態,故起名「富貴包」。
二,而中醫認為,它其實是人到中年後陽氣漸弱,代謝變慢,氣血運行變緩所致。
三,富貴包的位置在大椎穴,這里好比人體經絡氣血通行的十字路口,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四,然而大椎不通,會堵塞六陽經和督脈,氣血不能上行於頭部,從而引起頭暈、頭痛、失眠、健忘等現象。
⑷ 富貴包裡面是脂肪還是什麼
「富貴包」是頸肩部的過度脂肪沉積或良性的脂肪瘤。「富貴包」在醫學上並沒有一個相對應的名稱,它是人體的第七頸椎部位隆起而形成的硬包塊。並且在椎部位隆起的時候,身體的脂肪又多,那麼就成為名符其實的富貴包了。「富貴包」這個名字的由來,只是患者想討個好彩頭的說法。
在過去,富貴包的形成是由於長期勞動導致,比如長期挑重物;而現在,人們常常低頭含胸地使用電腦、手機,形成長期固定的姿勢,造成慢性勞損,是「富貴包」加速形成的原因。
這種情況通常是由不良的體態造成,日常生活中人由於過度的駝背低頭,頸椎在往前彎曲時候會與第一胸椎產生一個小交匯處,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繼續保持不良的姿勢低頭看手機,或者是走的時候,站的時候不注意背的挺直,很容易讓這種情況加劇。
(4)大椎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富貴包對人體的危害:
一、富貴包一般的話會增加肩頸肌肉張力,長時間保持此種體態會使肩頸酸痛;
二、引起上背廣泛酸脹痛和「富貴包」區域麻木、麻痹等感覺;
三、胸悶心慌、失眠、心跳加快、心律不齊、血壓升高等交感神經激惹;
四、出現類似頸椎病症狀的頭暈以及手臂放射性手麻;
五、大椎穴,又名閻王奪命鎖,是個人體的十字路口,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大椎的不通,會堵塞七條經絡。大椎穴瘀堵,可導致,空氣,空血的狀態。
氣血不能上於頭部,會引起頭暈,頭疼,失眠,健忘。大椎瘀堵同時會造成左右肩血脈不通,腦血栓,腦梗,肩周炎,手麻,肩部肌肉勞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富貴包不富貴反「奪命」?教你四招輕松化解!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脖子後面的富貴包到底是什麼?
⑸ 為什麼有富貴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富貴包是長在脖子後面或者頸椎上的一種類似於包狀的慢性疾病。富貴包主要是因為經常低頭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導致血液循環受阻引起的疾病。
說起富貴包這種疾病大家肯定都非常的熟悉,聽到這么吉祥如意的名字感覺這種疾病可能並不是太可怕。其實事實恰恰相反,富貴包之所以叫這個名字主要是因為經常的不活動,不運動並且吃的食物油脂和熱量過高導致我們本身的血液中的血脂比較高。血脂高我們的血液就比較黏稠,通過血液循環經過比較堵的地方就會引起栓堵,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堵的越來越嚴重。
再就是有極少部分的人天生就頸椎前傾,也會容易導致富貴包的形成。我們也要從下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盡量避免長時間的低頭勞作。經常的到一定的時間就起身做一下運動,防止血液不同產生堆積。
⑹ 請問各路神仙由來有知道的嗎全說清是不是很復雜
·月下老人
中國民間傳說中主管男女婚姻的神。也稱月下老、月老。傳說他有赤繩,若把它系在男女朋方的腳上,雖仇人或相隔千里,終會結成姻緣。唐李復言《續玄怪錄.定婚店》略雲:唐代韋固旅次宋城南店,遇一老人倚囊坐,向月下檢書。固問所檢何書,雲婚牘耳。又問襄中何物,雲赤繩子耳,以系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亦必好合。宋城宰聞之,題其店曰「定婚店」。俗因稱媒約為月下老人。
明初劉總《月下老定世間配偶》雜劇,即演其事。此傳說反映了古代人民在婚姻不能自主的情況下對媒姻的宿命,論神秘觀點。元曾瑞卿《留鞋記》一:「何須尋月老,則你是良媒。」明張四維《雙烈記.就婚》:「豈不聞月下老之事乎?千里姻緣著線牽。」《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從來說月下老赤繩系足,雖千里之外,到底相合。」《紅樓林》第五七回:「若是月下才能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
王實甫在唐·元稹《鶯鶯傳》的基礎上,創作了元雜劇《西廂記》,劇中極力撮合張珙、鶯鶯成其好事的丫環紅娘,因其活潑伶俐的性格和助人為樂的精神,受到世人的喜愛。後人因又稱媒人為「紅娘」。
明清時期又有「媒婆」一詞,亦用以指稱媒人。但因為媒婆能說會道,其話往往名不副實,所以,「媒婆」一詞略帶貶義。明?陶宗儀《輟耕錄》中所謂的「三姑六婆」,通常是指那些誇誇其談、不務正業的女人。如蒲松齡《聊齋志異?邵九娘》篇中,明明知道邵九娘還沒有婆家的媒婆來到邵九娘家中:
故與邵妻絮語。睹女,驚贊曰:「好個美姑姑!假到昭陽院,趙家姊妹何足數得!」又問:「婿家阿誰?」邵妻答:「尚未。」媼言:「若個娘子,何愁無王侯作貴客也。」邵妻嘆曰:「王侯家所不敢望;只要個讀書種子,便是佳耳。我家小孽冤,翻復遴選,十無一當,不解是何意向。」媼曰:「夫人勿須煩怨。恁個麗人,不知前身修何福澤,才能消受得。昨一大笑事――柴家郎君雲:於某家塋邊,望見顏色,願以千金為聘。此非餓鴟作天鵝想耶?早被老身呵斥去矣!」
可謂活畫出一個巧舌如簧的媒婆形象。
·壽星
壽星,在現在的民間傳說中有男壽星、女壽星,男壽星是南極仙翁,女壽星叫麻姑。與壽星相伴的還有福、祿、禧三星,傳說中壽星司人壽長短,專門賜福於蒼生。
南極壽星的傳說
壽星是壽神中影響最大的神靈,其原型為星宿。壽星所指星宿有兩種說法,一說指二十八宿中東方蒼龍七宿中的頭二宿,即角、亢二宿,郭璞注《爾雅·釋天》說:壽星「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這是說,壽星 角、亢 列眾星之長,所以主長壽。另一說以壽星為西宮的南極老人星。
南極老人星最初為掌國運興衰、國命長短的神靈,後來才引申為主人壽長短的神靈。漢朝司馬遷《史記·天官書》說:在西宮狼比地有一顆大星,叫南極老人星,老人星出現,治安,老人星不現,兵起。唐朝張守節對老人星的職能作了引申,認為老人星既主國家命運,也就能主君王之壽命長短。他說:「老人一星,在弧南 天狼星東南 ,一曰南極,為人主占壽命延長之應。見,國命長,故謂之壽昌,天下安寧;不見,人主憂也。」
後來,老人星又由專司君王壽命擴大到掌管天下人壽命,成為人人崇拜的壽神,其與帝王有關色彩漸趨淡薄。司馬貞已將壽星當作主人間福壽之神,他說:「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壽。」
唐朝,將角、亢與南極老人星都當作壽星,並設壇合祭,從此,兩種壽星崇拜遂合而為一。《通典·禮四》說:「大唐開元二十四年七月,敕宜令所司特置壽星壇,宜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
壽星的人神化與祭祀風俗有關。東漢時每到仲秋之月都要舉行敬老與祭祀壽星的活動。
由於祭祀壽星與敬老活動相結合,壽星遂定格為一拄長杖的老人形象。南宋時的壽星像是「扶杖立」,「杖過於人之首,且詰曲有奇相」。明朝,壽星長頭短身的形象逐漸突出。
《西遊記》所描繪的壽星為「手捧靈芝飛藹綉,長頭大耳短身軀。」近代以來,壽星的形象更具喜慶色彩,深受百姓喜愛。壽星為一位白發老翁。白須飄逸,長眉間透著慈善,手持龍頭拐杖,最突出的是那長而大的光禿禿的腦門,民間稱為「壽星頭」。
關於壽星的特號大腦門,還有一則傳說:壽星母親懷上壽星九年,尚不能分娩。母親十分著急,竟然問肚子中的孩子:「兒啊,你為什麼還不出?」壽星在娘胎中說:「如果家門口的石獅雙眼出血,我就要出生了。」這話被隔壁的屠夫聽到了,就用豬血塗在石獅雙眼中,母親告訴了肚中的兒子。壽星便急忙從他母親腋下鑽了出來。因為未足年份,壽星的頭就變得長而隆起了。
這則傳說編造壽星超乎尋常的懷胎時間,無非是要說明壽星的生命非同一般,所以能長壽,也能賜給人們長壽。壽星的故事多見於戲曲小說之中。
《白蛇傳·鼓子曲<盜靈芝>》中出現的壽星是一位頗具同情心的老人。白蛇娘子飲雄黃酒而現出原形,嚇死許仙。白蛇為救許仙,上昆侖山偷靈芝草。「白蛇女,上仙山,去盜靈芝。盜來了靈芝,下了山。白鶴童子攔住路,二人山下排戰端。南極仙翁也來到:『白蛇女為何盜仙丹?』白蛇女雙膝扎跪苦哀憐:『尊一聲壽翁南極仙翁……』」後來,壽星了解到白蛇的遭遇,非常同情,贈給白蛇靈芝。最後,白蛇用這靈芝救活了許仙。壽星善良的性格特徵隨著《白蛇傳》的廣為流傳而為世人知曉。
民俗年畫《壽星圖》是人們喜愛的吉祥物,圖上那慈眉善目的壽星老人滿足了人們健康長壽的美好祈望,人們視之而心曠神怡,得到一種心理的滿足、精神的安慰。《壽星圖》中還點綴有松、鶴、龜、桃、靈芝、葫蘆等長壽吉祥物,更增添了吉祥的意味,突出了長壽的主題。還有些民谷年畫將壽星與福、祿二星畫在這種「福祿壽圖」過去是時常掛於中堂的吉祥畫。
麻姑見證「東海三為桑田」
過去為老人祝壽,還有男女之別,男的掛男壽星圖,女的掛女壽星圖。女壽星圖通常畫的是麻姑,如《麻姑獻壽》。
麻姑美如天仙,作騰雲駕霧狀;或作飄然行走狀;或雙手托盤作奉獻狀,盤中一壺美酒,幾枚仙桃,酒是自釀長壽酒,桃是王母娘娘所贈壽桃;或肩荷一細竹枝,枝上掛一壺美酒,一童子背一巨大的仙桃相伴相隨。不管哪種麻姑圖,桃和酒是必不可少之物,因為桃和酒是長壽的象徵,麻姑獻壽便是通過獻桃與酒來表現的。
有關麻姑的身世歷來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麻姑是由凡人修煉成仙而被奉為壽仙的。當然,麻姑成仙的說法是多種多樣的。
麻姑事跡,最早見於葛洪《神仙傳·麻姑傳》,該傳開篇由另一神仙王遠與麻姑相會的場面而引出麻姑故事。麻姑說她與王遠分別以來,已見過「東海三為桑田,」極言其壽命之長。麻姑被人們奉為壽仙即緣於此。
麻姑成為壽星,還與王母娘娘有關。傳說三月三日王母娘娘誕辰、舉辦蟠桃大會,各路神仙齊來祝壽。百花、牡丹、芍葯、海棠四位花仙特邀麻姑同往。四位花仙子送上各自的仙花為王母娘娘祝壽。麻姑沒有什麼好獻的,就在絳珠河畔用靈芝釀造壽酒,獻給王母。這就是麻姑獻壽的來歷。麻姑由此被王母封為女壽仙。
·門神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壘。東漢應劭的《風俗通》中引《黃帝書》說:上古的時侯,有神荼郁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郁壘,俗謂門神。」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荼、郁壘,而是在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遊記》中敘述就更加詳細了:涇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犯了天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徵為監斬官,涇河龍王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徵與之對弈。沒想到魏徵下著下著,打了一個盹兒,就魂靈升天,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將秦叔寶奏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後代人相沿下來,於是,這兩員大將便成為千家萬戶的守門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舊式門樓的兩扇大門上,我們還可以見到神荼、郁壘或者兩員雄赳赳的戰將,形象似乎一樣,但是仔細觀察,其中一位手執鋼鞭,另一位手執鐵鐧。執鞭者是尉遲敬德,執鐧者是秦瓊。
門聯同樣也是從桃符發展而來的。原來人們用桃木板畫神荼、郁壘畫像,掛在兩扇門上。後來,畫像又改成只寫字的「門目」。但門目上兩邊各寫兩字,表達內容有限,人們覺得不過癮,便又在大門兩側再掛上兩塊桃木板,寫上了字數較多、能充分反映心願的對子。據《宋史.蜀世家》載:蜀後主孟旭命學士為題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據說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對春聯。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後,曾令各家貼對聯,並將門聯改名為春聯,一律用紅紙書寫。傳說有一次,朱元璋親自到民間察看,只一戶人家沒貼春聯。一問,原來這人家是閹豬的,不識字,於是親自動筆為他寫了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由於歷代大力提倡,使春聯成為我國一種特殊的民間文藝形式,長盛不衰。
·閻羅
閻羅是梵文Yamara ja的意譯,又譯作「閻魔」、「焰魔羅」等,俗稱「閻王爺」、「閻羅王」。
傳說很早以前,閻羅王是毗沙國的一個國王,他生性好戰,而且從不服輸。當時惟一能和他敵的是由維陀始生王統治的一個國家,軍隊同樣也很強大。他們連年交戰,兵戎廝殺。
羅是梵文Yamara ja的意譯,又譯作「閻魔」、「焰魔羅」等,俗稱「閻王爺」、「閻羅王」。
傳說很早以前,閻羅王是毗沙國的一個國王,他生性好戰,而且從不服輸。當時惟一能和他敵的是由維陀始生王統治的一個國家,軍隊同樣也很強大。他們連年交戰,兵戎廝殺。
由於毗沙王一味地窮兵武,國力漸漸不支,終於在一次大的戰役中,毗沙國的軍隊被維陀始生王幾乎殺得兵馬殆盡。毗沙王好不容易殺出重圍,一個人落荒逃至一座山頂,他的十八個部隊,糾集了百萬人馬,到山上來找他。他們先把毗沙王安慰一番,然後群情激憤,朝打敗他們的維陀始生王所在的方向,對天起誓:「至死追隨毗沙王!一定要懲治凶惡的仇敵,就是到了陰間地府,也要稱王,血戰到底!」接著,他們就在毗沙王的帶領下,義無反顧地直入地獄。於是,毗沙王便成了威名赫赫的閻羅王,他的十八個部從分別做了十八層地獄里的判官,而跟隨他的百萬之眾,也一個個變成了獄卒。
毗沙王的誓言終於實現了!生前他敗在維陀生王的手下,死後當上了地獄之王,維陀始生王到期了地獄也真夠他受的。那些數也數不清的各式地獄,千奇百怪,應有盡有。什麼八寒地獄、八熱地獄、孤獨地獄、泥犁地獄、刀山地獄、鐵床地獄、寒冰地獄、剝皮地獄、畜生地獄、刀兵地獄、蛆蟲地獄等十八層,每一層都有著殘酷的刑罰,擺著血淋淋的刑具。
也許是後來陰地府的案子越來越多,一個閻王很難審理完,就一分為十。十王分別為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閻羅王、變成王、泰山王、都市王、不等王、五道轉輪王。他們各自在地獄十殿中審判押到自己殿上的鬼魂。因為閻羅王名氣最大,所以居「十殿閻羅」之首。據傳說,人死後靈魂要到朱家經堂報到。
·土地神
土地公是管理土地的神,先民開墾拓荒,胼手胝足,十分辛苦,祈求土地賜予豐收,於是有了祭祀土地的儀式。土地公又叫『福德正神』,也有稱為『後土』、「伯公」。一般在城鎮及廟祠大都用『福德正神』稱呼,在郊野和墓地則習慣稱為『後土』,客家人則稱為『伯公』。
『後土』。在台灣民間指的是守墓地的神,也是土地公。傳說在秦朝,秦始皇徵用天下壯丁來修築長城。孟姜女的丈夫被調去築城,孟姜女思夫情深,長途跋涉萬里尋夫,好不容易到了長城卻得知丈夫已死,因此悲痛萬分,哭倒了萬里長城,露出許多白骨,卻不知哪些是自己丈夫的骨頭。忽然看見一個老先生,說:『你把食指咬破,把血滴在白骨上,染上血的就是你先生的骨骸。』果然尋了白骨。當孟姜女抱著骨骸返鄉,居然漸漸生出皮肉,似乎要死而復生。老人怕死者死而復生有違天命,於是教孟姜女說:『抱著骨頭不方便,把他裝載在袋子里用背的。』孟姜女照他說的去做,遺骨恢復散狀,她很不高興,責怪老人,老人因此答應她幫他的先生守護墓土,這就是墓地前必有『後土』的由來。
在民間祭祀的土地公都是慈眉善目,白須白發的老人,有時會有土地婆陪祀,有時則只有土地公而已。這是民間傳說著一個故事: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下凡時,問他有什麼抱負,土地公希望世上的人個個都變得有錢,人人過得快樂。土地婆卻反對,她認為世間的人應該有富有貧,才能分工合作發揮社會功能。土地公說:『那麼,貧窮的人不是太可憐了嗎?』土地婆反駁著:『如果大家都變有錢人,以後我們女兒出嫁,誰來幫忙抬轎子呢?』土地公無話可說,也因此放棄他的抱負。世上覺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個『惡婆』不肯供奉她,卻對土地公推崇備至。
土地公是商人崇拜的財神,每個月的初二、十六,都要祭拜土地公,稱為『做迓』(或做牙)。農歷二月二日叫做『頭迓』,十二月十六日叫做『尾迓』,尤其尾牙商家更是為了答謝員工一年的辛苦,請吃『尾牙』宴。
·鍾馗
古今畫家喜繪鍾馗,而鮮有識其源者。宋沈括《筆談》雲:俗傳說以為唐明皇時落第進士,終南人。殊不知唐明皇時宰相張說曾雲:鍾馗傳說,來源至少不晚於六朝,至唐時則失考也(《歲元謝賜鍾馗及歷日表》)。近世有學者或據《考工記》,以為鍾馗即終葵,「大椎」也(終葵合音讀椎)。又說鬼畏椎,遂人格化而為鍾馗。其說勝處,是不泥於以鍾馗為真人之名氏,而試圖從語源上尋其根源。
唯此說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所謂「鬼畏椎」說實出無稽。蓋古語「椎」與「槌」通。所謂大椎者,亦大槌也。上古傳說中有鼓神,鼓神即手操大椎(縋)者也。又,中國古神話以鼓神與雷神為一體,雷神亦手操斧斤(斧斤亦椎形)者。
雷神,俗稱雷公雷鬼,其形獰厲,烏首人身,正乃鎮鬼之厲神也。雷鬼,即擊鍾鼓之鬼。鍾鼓者,天鼓也。其本名當作中鬼、鍾鬼或東鬼(東鬼即東方神勾芒)。而「鍾鬼」轉音即為鍾馗也。
又,鍾馗之名早見諸於姓氏。《左傳》記殷遺民八族有終葵氏,當為造鍾鼓者族姓。而殷賢相名「仲虺」,亦為鍾馗之別語。《詩經》言「雄虺九首」。九,鬼古音義皆同源。九首即鬼首,馗字正是九首合文。而漢人注《詩經》,謂雄虺即蜥蜴。
余嘗考古之神龍,即傳說中雷神,真相乃鱷魚之神(大蜥蜴)變相。又古人以龍虎為同類,鱷魚老虎古皆稱大蟲,大蟲即雄虺。鱷魚神演變為龍神、雨神、雷神、社稷神,及辟邪、霹靂、鎮鬼之神,春節正月元旦舞龍,民俗以虎為辟邪物,皆源於此信仰也。近年湖北出土梁代畫磚中有雷鬼擊連鼓圖,馬王堆出土帛畫中有土神鎮鬼圖,土神之形有鱗、翼、尾、角、銳爪,此當即今日所見較早之鍾馗圖。而其實,亦皆乃龍神——鱷魚神之變相也。千古之謎一朝而破,快何如之
·灶王爺
灶君又稱灶王,古代神話傳說為主管飲食之神,民以食為天,人們祭灶當時主要是為了感謝和頌揚灶神的功德,大約到了西漢,灶神的神職逐漸轉化為掌握人的壽夭禍福,被徹底普遍迷信化了,根據《史記.孝武本紀》的記載,西漢有個叫李少君的方士曾鼓吹祠灶可以致物煉丹,導致長生,並能以方士致灶鬼之貌,《淮南萬畢術》已有「灶神晦日歸天,白人罪」的說法。到了後漢,這一觀念更廣為流傳,鄭玄注「五祀」中的「灶」為「小神居之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爾」。《後漢書.陰興傳》記載,陰子一見灶神,立刻以黃羊祠祀,結果財運享通,成為了巨富之人。 到了晉代,灶神又執行了司命的職權,演變為司察世人罪過之神,成為了天帝直接安插在每個家庭中的耳目晉代葛洪《抱朴子.微旨篇》引東漢緯書稱:「月晦之夜,灶神上天白人罪狀。罪大者奪紀(減損壽命三百天),罪小者奪算(減壽三天)」。由於灶神與司命神的融合,使民間的祭灶習俗中出現請灶神保佑子孫興旺的說法,《灶王府君真經》中有「求壽的管保你年登九旬,求兒的管保你門生貴子」等語。
灶神原屬家神,長年累月由人們供奉,一般初一、十五上上香而已,也無須鋪排,但每年的臘月廿三日則須舉行祭祀儀式,叫做「送灶」。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伴有一則凄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湖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閑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囑他不要告訴別人。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裡。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廿二夜裡,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灶君聽走了,廿三晚上,灶君上天後,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廿三祭灶。每到臘月廿三這天,中原城鄉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灶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灶的准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灶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福星
福星職司「五福」,具體內容諸書記載不一,涵蓋了長壽、富貴、平安、吉祥、子孫眾多等世俗福祉。對於福星的來歷,民間有多種版本:有說是天官下凡;有說是明朝的一位官員;還有說是傳說中的「太歲」……
福星所對應的是九大行星中的木星,別名又稱「歲星」,古語所謂「太歲頭上不能動土」就是源於古人對它的奇異想像。福星在演化早期,其實緣自一種生長在地下的「怪肉」——太歲。
人們對太歲的了解可能僅從「太歲頭上動土」一詞中有相對模糊的認識。太歲是一種介於植物和動物之間的一種古老物種,史料記載太歲為肉芝具有延緩衰老的功效,是一種具有特殊能量的食品,它色白,如肉,無味,有分塊生長能力。
最早有報登載的1979年左右,甘肅某地發現太歲一物,因當時處於祖國復甦期,種種原因沒有引起學術界和科研機構的重視。1993年陝西在渭水南畔發現太歲曾引起轟動,後被一有識之士重金購得。日本明仁天皇來陝訪問期間專門前去參觀。
關於太歲民間有一段傳說:秦始皇遍訪名山尋求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葯。長安城外終南山上有位修煉的道人隱天高雲淡之處,秦始皇訪到此道長,請求傳授長生不老的秘密,道長說:綿延秦山中有一種生長的仙物叫太歲,它日吸太陽之氣,夜采月亮之光,如第一個人發現後將其丟棄將必死無疑,若將其吃掉會力大無比長生不老。千百年來無幾人能見,更無幾人能食。因怕秦始皇聽了生氣,道長隱去了極為重要的一句話:「只有國泰民安,政通人和之盛世,通人性的太歲才會從土中現其身。」
秦始皇返回朝中下令天下竭力尋找, 徐福自稱能尋得此物獻給秦始皇,數年過去,徐福耗費大量金錢也未能尋得,恐秦始皇發怒殺他,又稱東海有太歲率500童男童女,飄洋過海,一去不返。秦始皇也未能如願,在旺年中死去。
微生物學家對最近發現的實體研究結果表明:所謂「怪肉」是一種罕見的粘菌復合體,與蘑菇、靈芝相近同屬。只因為它外形奇特,生長方式與眾不同才被古人神化。加之民間風水堪輿術盛行,使「太歲頭上不能動土」說法廣為流傳,福星演化初期才具有凶險一面。
中唐時期,一位名叫陽城的清廉官員開始擔當福星在人間的代言人。他在湖南道州任職期間,冒死直言上書給當朝皇帝,免去一種特殊例貢——進貢侏儒,使道州百姓免受家庭離散之苦。
到元、明時,陽城又被傳說為漢武帝時人楊成。以後更多傳說,或尊天官為福神,或尊懷抱嬰兒之「送子張仙」為福神。當地民眾非常感激陽城,於是建廟供奉,人間的好官與天上的星官形象融合,福星的演變進入新階段。
對於福星的演變,道教進行了一項全新策劃,將天、地、水三官信仰與福星的星辰崇拜結合,最終使福星——天官賜福的觀念深入人心。在民間,關於福星的傳說,又有人說是天官下凡。身穿大紅一品大員官服,腰系玉帶,手持如意,面上五絡長須,一幅慈眉善目。
天官的來源不一。有的傳說周幽王的諫臣唐宏,善主吉凶,死後成神,為天官;有的地方傳說古時美男子陳子,娶三個龍女為妻,生子為天官、地官、水官;而有的史料則記載,古代天子堯創開平世界,死後被封為天官,因而天官生日為正月十五。古代為圖吉利,作天官賜福的傳說,天官遂為福星之神。
現在人們逢年過節拜福星只限於形式而已,更多的是用手寫「福」字,為了圖個吉利,喜慶日子人們還把「福」字倒掛著,寓意「福」倒了,「福」到了。
⑺ 大椎龍的椎骨有哪些特點
大椎龍是種典型的原蜥腳類恐龍。它們的身體修長,頸部長,具有大約9節長頸椎、13節背椎、3節薦椎以及至少40節尾椎,這也是它的名字的來歷。
與同為原蜥腳類的板龍相比,大椎龍的身體較為輕巧。一個近年的發現顯示,大椎龍具有發展良好的鎖骨,並連接成類似叉骨的型態,由此可知它們的肩胛骨固定不動,更可知這些鎖骨不像那些沒有真正叉骨的恐龍一樣缺乏功能。這個發現也指出鳥類的叉骨是從鎖骨演化而來的。
大椎龍
⑻ 大椎骨凸起,是富貴包嗎
所謂的富貴包是民間對於一種體態不良的俗稱。
富貴包是在後背上部頸胸交界處,也就是在第七頸椎和第一胸椎有凸出的硬包塊,這個包塊就富貴包。
一般富貴包越大就越嚴重,富貴包往往會引起肩膀頸椎緊張僵硬,可以採取中醫的方法處理,外用,方多好貼。
我們所說的富貴包又叫富貴背。
在中醫里看來,富貴包潛藏著對人體的健康危機,富貴包是大椎穴淤堵的表現。
⑼ 穴位是怎麼起名的
針灸學是我國中醫學體系中最具特色的學科之一,在國際上越來越流行。談到這么fashion的話題我們當然要說一下穴位的名字,小編經常聽到非中醫類專業的同學說,穴位名都很好聽,比如神闕、百會、足三里等等,名稱里有山有水有風景感覺瞬間穿越回古代千里江山旁,那你知道穴位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嗎?
穴位名稱的由來
人體的腧穴總體可歸為十四經穴、奇穴、阿是穴3類。十四經穴是歸屬於十四經脈系統的具有固定名稱和位置的腧穴;奇穴有名稱和定位,卻因太有「個性」未被歸入十四經脈;阿是穴就厲害了,《備急千金要方》記載:「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成痛處,即雲阿是。灸刺借驗,故雲阿是穴也。」也就是說點穴的時候患者「啊」的叫出來了,那這個位置就是阿是穴。
腧穴的命名均有一定含義《千金翼方》指出:「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歷代醫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為基礎,結合自然現象和醫學理論等,採用取象比類的方法對腧穴進行命名,但歸根到底都未脫離穴位的功能主治。
「穴」有其位,故稱「穴位」因為多位於骨節之間或筋肉之間的凹陷中,所以又稱作「節」、「骨空」、「孔穴」。大體而言,穴位的名稱可以分成三大類。
第一類
直接描述穴位所處的解剖位置以及作用。
如身柱、大椎、後頂、百會、前頂、囟會、印堂等。
第二類
古人應用天人相應的思維方式,把穴位與自然現象比類相附,其名稱多隻是反映了穴位在定位方面的結構特徵。
如利用天體地貌命名的日月、上星、太乙、承山;參照動植物命名的伏兔、魚際、犢鼻、鶴頂;藉助建築物命名的天井、印堂、巨闕等。
第三類
第一類和第二類命名方式的綜合。
如腰陽關、命門、靈台、神道、啞門、風府、腦戶、強間、神庭等屬於此類。
詳例分析
關元穴
「關」,門也,有關閉、守護之意;「元」,原也,端也,至大、至始。元氣即稟受於先天的原始之氣,也是人體的元陰元陽,所以關元就是指關閉、守護元氣的地方,因此本穴有強壯身體、延年益壽的作用;同時關元屬任脈,任脈為「陰脈之海」,主人一身之陰氣,臨床艾灸關元能滋補陰氣,延緩衰老,所以也是保健要穴。
水分穴
這個穴位一聽就知道和水有關。水,即指水液;分,分開之意。也稱分水。《金針梅花詩鈔》雲:「水分要在能分水,清濁難分水病推」。這個穴位具有能夠將水液清濁兩部分分開的作用,臨床上是治水要穴。《類經圖翼》記載:「當小腸下口,至是而泌別清濁,水液入膀胱,渣滓入大腸」。因為小腸的功能是分清泌濁,使清者水液進入膀胱,濁者連同渣滓入大腸,所以靠近小腸的水分穴也就具有了這個作用。
古人給穴位起的名又好聽有有意義,那傳播到國外的時候應該怎麼翻譯呢?
疏散風邪的穴位——風市,直譯是wind market,估計外國讀者看到會一頭霧水了,what?什麼是「風的市場」?1991年WHO最終出台了針灸穴位名稱的國際標准化方案結束了針灸穴位名稱翻譯的混亂局面。該方案規定,針灸穴位名稱統一採用漢語拼音,並附加國際代碼。例如,「湧泉」翻譯為「Yongquan(Kid.1)」,「Kid.」為腎經「腎」的英文「kidney」的縮寫。這種簡明易記而實用的翻譯穴位方法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從此以後一直被用在國際針灸界,為針灸的對外傳播起到了非常積極和重要的作用。
供稿:北京中醫葯大學作者:汝麗高越楊琳
⑽ 大椎龍有多少椎骨
大椎龍的頭部較小,長度還不及股骨長度的一半,並且頭部有許多窩孔,它不但減低了頭部的重量,並且能夠提供肌肉附著處,以及容納感覺器官。
大椎龍的頸部細長,並且它能夠靈活的運動。
它的鼻孔是橢圓形,位於頭部前方。在鼻孔與眼睛之間有一個眶前孔,相對於板龍的眶前孔小了很多,而眼窩所佔頭部面積比例較大。
大椎龍的前上頜骨有4顆牙齒,而下頜骨則有6顆牙齒,齶骨還有個較小的牙齒,它完全有能力咬碎樹葉,但是咀嚼功能不強,反而逐漸退化,不能夠完全吸收營養。
大椎龍的身軀
大椎龍是一種侏羅紀早期的蜥腳類恐龍,體型中等大小,身長約6米,體重達135千克。
一隻成年的大椎龍若靠兩條後肢站起來的話,頭部可以夠到雙層公共汽車的頂部。
它的四肢比較瘦長,前肢健壯有力。前肢腳掌上長有5根腳趾,拇指上長有銳利的爪子,這種爪子既可用來協助進食,又可抵禦敵害。
大椎龍的第四與第五指則比較小,使前掌看起來不太對稱。
大椎龍的尾巴由許多尾椎骨組成,顯得細長,並且靈活自如。通常情況之下,大椎龍以四足行走,行走時頭部總是高高抬起,尾巴則保持身體的平衡。
大椎龍的椎骨
大椎龍是種典型的原蜥腳類恐龍。它們的身體修長,頸部長,具有大約9節長頸椎、13節背椎、3節薦椎以及至少40節尾椎,這也是它的名字的來歷。
與同為原蜥腳類的板龍相比,大椎龍的身體較為輕型。一個近年的發現顯示,大椎龍具有發展良好的鎖骨,並連接成類似叉骨的形態,由此可以知道,它們的肩胛骨固定不動,更可知這些鎖骨不像那些沒有真正叉骨的恐龍一樣地缺乏功能。這個發現也指出鳥類的叉骨是從鎖骨演化而來的。
大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