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建的地名由來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
② 福建為什麼叫福建以前古代叫什麼
福建地名由來:因境內有福州、建州兩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周代以後,這方水土的名稱歷經變易。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才開始出現福建。福建自古稱「閩」。
福建自古稱「閩」,「閩」的意義就是門內供著一條蛇。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並不把它歸為「門」部,卻歸之「蟲」部,釋義是「閩,東南越,蛇種」。
古代百越的越族一個主要分支——閩越族生活在閩江流域和東南丘陵和沿海多蛇地區,以蛇為本氏族的象徵,或以蛇為圖騰,認為蛇是本氏族的祖先加以頂禮膜拜,因此閩越族在很長一段時間保留著崇蛇風俗,「披發文身,以像鱗蟲」,有斷發文身習慣,把蛇形刻畫於身上,以祈求避免遭受兇猛動物的侵害。
除「閩」之外,福建還有過「七閩」、「八閩」之別稱,現習慣稱「八閩」。「七閩」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夏官·職方氏》,書中說:「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郫、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七閩」起初是專指周朝時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為圖騰的閩族後裔部落,如唐代的賈公彥所作的《周禮疏》中說:「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七閩也。」後來演變成泛指福建。
所謂「八閩」,是因為宋朝時稱為福建路,置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劍六個州及邵武、興化二個軍,共計有八個同級行政的機構,因而得名。
(2)福建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福建的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九成陸地面積為山地丘陵地帶,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的森林覆蓋率達65.95%,居全國第一。福建的海岸線長度居全國第二位,海岸曲折,陸地海岸線長達3751.5千米。福建以侵蝕海岸為主,島嶼眾多,星羅棋布,共有島嶼1500多個,海壇島為全省第一大島。
而且由於福建位於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由海路可以到達南亞、西亞、東非,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和中國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地區是海洋文明,而內地客家地區是農業文明。依山傍海的特點也造就了福建豐富的旅遊資源;而且除了海壇島、鼓浪嶼、武夷山、泰寧、清源山、白水洋、太姥山等自然風光外,還有土樓、安平橋、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觀。
③ 福建省為什麼叫福建福建省名字的由來
古代設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個州,取前兩個州的頭一個字就是福建。明朝設福建省,因是閩族人居住地區,所以簡稱閩。
福建地勢呈「依山傍海」態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地、丘陵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90%;地跨閩江、晉江、九龍江、汀江四大水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福建,遠古屬百越之閩越部落,《禹貢》屬揚州。在周朝為七閩地,春秋以後為閩越國。秦南平百越,置閩中郡。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承認騶無諸為閩越王於此。漢惠帝三年(前193年),分閩越地,封騶搖為東海王。
建元六年(前135年),封騶無諸孫騶丑為閩繇王,復封余善為東越王,元鼎五年(前112年),閩越國叛亂,漢武帝率軍平息,並以其地險阻,故遷閩越人於江淮流域,而福建隸屬於會稽南部都尉管轄。
(3)福建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福建境內峰嶺聳峙,丘陵連綿,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山地、丘陵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橫斷面略呈馬鞍形。
因受新華夏構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東向斜貫全省的閩西大山帶和閩中大山帶。兩大山帶之間為互不貫通的河谷、盆地,東部沿海為丘陵、台地和濱海平原。
福建地處泛北極植物區的邊緣地帶,是泛北極植物區向古熱帶植物區的過渡地帶。全省分布有高等植物4703種,約佔全國的14.3%,其中蕨類382種、裸子植物70種、被子植物4251種;其中蘭科植物有60屬119種6變種。
此外,有苔蘚361種、真菌486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52種,其中:國家Ⅰ級7種,國家Ⅱ級45種;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點保護珍貴樹木的有25種。全省可供開發利用的野生植物達3000多種。
④ 福建省的由來
福建省一些地名的命名很大程度上與山、水、年號、祈福祥瑞和合成等相關,這與福建的地理環境關系密切,說明地理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的存在與發展。試舉例如下: 因山命名的地名十六個: 福州,因福山而命名。 泉州,因泉山(北山,清源山)而得名。 長樂,因長樂山而得名。 仙游,因仙游山而得名。 龍岩,因龍岩山而得名。 福鼎,因福鼎山而名。 東山,因有東山(蘇峰山)而名。 雲霄,因有雲霄山而名。 連城,原為蓮城,因有蓮峰山而名。 屏南,因處古屏山之南而名。 華安,因縣治在華峰嶺而民安居樂業於此。 柘榮,因有「柘洋東山,東望海外數百里」而得名。 平潭,因海壇島的山石如壇故名。 霞浦,因霞浦山而名,也有說因有霞浦江而名。 福清,因「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會於治所。」而改名。 武夷山,原為崇安縣,因有東南名山「武夷山」而改名。 因水命名的地名二十四個: 連江,因連江而名。 羅源,因羅江(羅源溪)而得名。 閩清,梅溪與閩江在此相匯,「江水濁,溪水清」舍濁就清故名。 廈門,因地處海道下方且似門,名下門,諧音為廈門。 清流,有龍津河且流水清澈而名。 尤溪,因有尤溪而名。 沙縣,有閩江支流沙溪而得名。 大田,有大田溪而名。 晉江,因晉江而名。 安溪,原稱清溪,溪水清澈而名,後有「盜起」,改今名。一稱「溪流清瑩,順下好駛,故曰安溪。」 漳浦,因漳江(漳溪)而名。 浦城,因城在南浦溪而得名。 南安,「因縣有南安江,取以為名。」 古田,「有謝能者,因古時田畝開墾而居,故名古田。」但也有閩江支流古田溪之故。 松溪,因松溪而名,溪水兩岸皆喬松,「百里松蔭」。 武平,因境內有武平河,為汀江支流。 明溪,有「明溪在縣東,亦曰明江,……東北流,岩側有大小二阜,對如明字,因曰明溪。」 漳州,因漳江(溪)而得名。 漳平,「邑據漳江上流,萬山之中,此為平衍雲。」 建陽,因在建溪之北而名。 長汀,因汀江而名。「汀水向南流,南,丁位也」。 順昌,縣西北有順陽溪,故名。 清流,因縣北有清溪,為沙溪上游,沿溪森林多,溪水澄清如練,故名清流。 上杭,因其河流下有魚磯,舟楫不通,上可通航,杭與航同義,取名上杭。 以年號命名的地名兩個: 永泰,唐永泰二年(766)設置。 政和,宋政和五年(1115)由關隸縣改。 表示祈福祥瑞的地名十八個: 長樂,寧化,泰寧,惠安,永安,德化,詔安,福安,南靖,建寧,南平,壽寧,長泰,順昌,永定,平和,南安,同安等。 合成的地名七個: 閩侯(閩縣與侯官縣)。 龍海(龍溪縣與海澄縣)。 三明(三元縣與明溪縣)。 建甌(建安縣與甌寧縣)。 寧德(寧川與感德)。 周寧(周墩與寧德)。 將樂(將檢與長樂)。 與地理景觀有關的地名四個: 莆田,多生長蒲草。 永春,原稱桃源,以境內草木茂盛,四季如春而改名。 松溪,溪水兩岸多生長松樹而名。 柘榮,境內多柘樹而得名
⑤ 福建省為什麼叫福建福建省名稱的來歷是什麼
福建省名字的歷史變遷: 唐朝時期,在這里設立福建節度使,管轄福州、建安州、泉州、洋州、汀州等5個州。福建,就是取福州和建安州這兩個地名的頭一個字兒得名的。 福建省簡稱為「閩」,是因為閩江是福建省內最大的河流。
⑥ 福建省名稱由來
很多人對福建為何稱「七閩」「八閩」不甚了解,據我目前手頭掌握的資料,對閩、七閩、八閩與福建的由來寫成此文,以饗讀者。
福建始稱「閩」。漢代許慎編寫的我國最早的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中說:「閩,東南越。蛇種。」古人稱蛇為長蟲,可見福建古時是因多蛇,當地氏族以蛇作為圖騰崇拜而被稱為「閩」的。如今,我省的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和漳州、長汀等一些地方仍有崇蛇風俗。
「閩」的最早記載見於我國上古時的網路全書《山海經》中的《海內南經·卷十》:「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西漢的劉歆認為,《山海經》「出於唐、虞之際」,為夏禹、伯益所作。東漢王充的《論衡》、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也都是持這種看法。明代何喬遠在《閩書》中也稱:「禹平水土,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著《山海經》。」
也有人認為「閩」的出處見於《周禮》中的《夏官·職方氏》。
從「七閩」到「八閩」的演變
「七閩」的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夏官·職方氏》,書中說:「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郫、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東漢鄭玄註:「閩,蠻之別也……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國數也。」唐代的賈公彥所作的《周禮疏》中說:「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七閩也。」
「七閩」起初是專指周朝時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為圖騰的閩族後裔部落,後來演變成泛指福建。如北宋年間,宋真宗趙恆賜給福州神童蔡伯唏的詩中就有「七閩山水多靈秀」之句,蘇東坡在《送張職方吉甫赴閩漕》一詩中寫道:「空使吳兒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閩路」,還在《處州八境圖八首並序》一文中說,江西贛州的地理位置是「東望七閩,南望五嶺。」
「八閩」之稱始於南宋。北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太宗置福建路,轄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建州、南劍州和興化、邵武兩軍,共六州兩軍。由於州、軍同級,到南宋時便有人開始稱福建為「八閩」。最早稱福建為「八閩」的當屬南宋狀元、樂清人王十朋和南宋大學者朱熹。王十朋於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任泉州太守時,曾在州屬衙門題聯:「八閩形勝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郡」。朱熹也曾在閩清白岩山題刻了「八閩岳祖」四個大字。不過到南宋末,一些史書仍沿用舊稱「七閩」,未稱「八閩」。「八閩」尚未取代「七閩」,而是交叉使用。「八閩」完全取代「七閩」,應是明弘治二年(公元1490年)莆田人黃仲昭編纂的《八閩通志》始。
福建不是因閩江簡稱「閩」
旅遊教育出版社一本介紹福建的書開篇第一句話便說,福建因閩江是省內最大河流,故簡稱「閩」。據我所知,持這種說法的人還不少,就連《辭海》對「閩」字的解釋,也有福建「一說因境內最大河流閩江得名。」其實,福建是先有「閩」後有福建,先有福建後有閩江。
福建早在夏禹、伯益時就稱「閩」,周朝時又稱「七閩」。「閩」的出現至少有4000年的歷史了。福建之稱始於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當時,唐玄宗為了加強邊防武裝力量,在閩設立軍事長官經略使(相當軍區長官),並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為「福建經略使」,與福州都督府並存,起初專管軍事,後發展為福建觀察使、福建節度使,統轄福建各地的軍事、民政、財政等,取代了道一級,變成了地方最高長官。福建之稱至今已有1273年了。
閩江之稱到宋代尚未見史書記載。北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福州郡守程師孟建道山亭時,曾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作了一篇《道山亭記》。曾鞏在這篇記中說:「福州府治侯官,於閩為土中,所謂閩中也。其地於閩為最平,以廣四齣之山皆遠,而長江在其南,大海在其東。其城之內外皆塗,旁有溝,溝通潮汐,舟載者晝夜屬於門庭。」可見此時的閩江仍稱「長江」。到了南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5月,晉江人梁克家編撰的《三山志》成書時,書中載:「今城東南地勢崥平,潮上大江,自南台。」這時的閩江還是叫「大江」。
閩江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上,當屬明弘治庚戌(公元1490年)出版的由莆田人黃仲昭編纂的《八閩通志》。書中記載:「閩江源浙之龍泉,建之浦城、崇安,又合建、延、汀、邵及古田、閩清、永福大小諸溪之水,至此入海。」此後,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晉江人何喬遠編撰的《閩書》又原原本本引用了黃仲昭的記載。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黃仲昭和何喬遠兩人都誤將浙江的龍泉作為閩江的源頭。其實,閩江的源頭是在今我省的建寧縣均口鎮張家山。閩江之稱出現在史書上才500多年,比福建名稱的最早記載遲了757年,比「閩」的記載至少遲了3000多年。
望採納
⑦ 福建的名稱由來
「閩」的最早記載見於中國上古時的網路全書《山海經》中的《海內南經·卷十》:「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漢代許慎所作的字典《說文解字》中說:「閩,東南越,蛇種」,定義閩人是崇蛇的族群;可以作為佐證的是「閩」字的寫法,而古人稱蛇為長蟲,可解釋為「閩為山地,多出蛇蟲之類,故門下增蟲字,以示其特性」,但此解釋並未得到史學界的證實。
除「閩」之外,福建還有過「七閩」、「八閩」之別稱,現習慣稱「八閩」。「七閩」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夏官·職方氏》,書中說:「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郫、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七閩」起初是專指周朝時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為圖騰的閩族後裔部落,如唐代的賈公彥所作的《周禮疏》中說:「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七閩也。」,後來演變成泛指福建。
所謂「八閩」,是因為宋朝時稱為福建路,置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劍六個州及邵武、興化二個軍,共計有八個同級行政的機構,因而得名。
閩東
閩東,指福建東部閩江中下游及東北部山區的廣大區域,臨台灣海峽和東海,行政上包括福州和寧德。其中福州五區八縣和寧德的古田、屏南兩縣通行福州話,寧德的其他縣市多通行福安話。此外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的連江縣(馬祖列島)亦屬於閩東。
閩中
指莆田,以及三明的部分地區。三明市市區轄梅列、三元兩區,包括永安市、尤溪、大田、明溪、清流、寧化、沙縣、泰寧、將樂、建寧9縣。大田通行閩南方言,三明、永安、沙縣通行閩中方言,寧化、清流通行閩西客家方言,泰寧、將樂、建寧、明溪通行閩贛方言,尤溪則通行閩東方言,而非閩南方言。莆田市包括仙游縣和荔城區、城廂區、秀嶼區、涵江區。
閩南
閩南,指福建南部九龍江、晉江流域的區域,臨台灣海峽,行政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廈門、漳州、泉州三地,經濟較為發達,故又有閩南金三角之稱。此外,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的金門縣亦屬於閩南。
閩南地區為著名僑鄉,漳、泉兩地移民,又稱河洛人,是大多數海外華人和台灣河洛人的祖籍地。通行河洛語。
西部毗鄰閩西地方,與客家地區過渡,亦有客家話分布點,如:詔安縣秀篆、官陂、葛霞、太平、紅星等鄉鎮、雲霄縣、南靖縣、平和縣的部分地區,本地區的客家人亦有人移民到台灣。
閩北
閩北,指福建北部的閩江上游地區,武夷山脈北段的東南側、戴雲山脈西北側。行政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南平地區以及三明的部分地區;東靠寧德市、西對江西省上饒市和鷹潭市、南挨三明市、北臨浙江省麗水市。是海外華人的祖籍地,通行閩北語。
閩西
閩西古代指福建最西端的州郡汀州,除龍岩城區和漳平外,其餘各縣均為客住縣,偶有山客,即畲族,系客家四州之一,此地也為移民台灣、南洋、四川等地之客家祖籍地之一,以武平縣劉光第,永定縣吳伯雄等為代表。現在則指福建最西邊的地市龍岩市。永定土樓為世界文化遺產。
⑧ 「福建」的由來
主要跟福州的名字變更有關,唐初置建州,後先後改名為泉州、閩州,唐玄宗開元十三奶奶改名為福州,州治在今天的福州。福建以福州、建州而得名。
秦時這里為閩中郡地。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閩越王都東冶(今福州)。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為冶縣治,屬會稽南部都尉。東漢建安元年(196年)冶縣改置侯官縣。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改屬晉安郡,為郡治。南朝梁天監間,侯官、原豐二縣合並,改名東侯官縣,為縣治。陳永定元年(557年)屬閩州,為州治。光大元年(567年),東侯官縣改名原豐縣,屬泉州,十二年改名閩縣。隋大業初,泉州改名閩州,為州治,三年(607年)州廢,改名建安郡,為郡治。唐武德元年(618年)廢郡,置建州,為州治,六年(623年)復置泉州,為州治。景雲二年(711年)改泉州為閩州。開元十三年(725年)改閩州為福州,「因州西北福山得名」,福州之名始此,是為福州都督府府治。天寶元年(742年)福州改為長樂郡。乾元元年(758年)復名福州。五代後梁開平三年(909年),王審知為閩王,都福州。閩龍啟元年(933年),閩王王延鈞稱帝,升福州為長樂府。天德二年(944年),號稱東都,三年(945年)閩亡。後晉開運三年(946年),廢東都,復名福州。北宋雍熙二年(985年),屬福建路,為路治。元至元間置福州路,屬福建行中書省,行省初設泉州,尋遷福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福州府,福州為福建布政使司治。清仍為福州府治,屬福建行省。
⑨ 福建的由來名字的意義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福建屬於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是中國著名僑鄉,旅居世界各地的閩籍華人華僑1088萬人。福建與台灣淵源流長,關系最為密切,台灣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於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唐上元元年設福建節度使,轄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因古時為閩越族居地,簡稱閩。
福州為福建省省會。
福建:以福州、建州(今建甌)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
⑩ 福建省名字的由來
很多人對福建為何稱「七閩」「八閩」不甚了解,據我目前手頭掌握的資料,對閩、七閩、八閩與福建的由來寫成此文,以饗讀者。
福建始稱「閩」。漢代許慎編寫的我國最早的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中說:「閩,東南越。蛇種。」古人稱蛇為長蟲,可見福建古時是因多蛇,當地氏族以蛇作為圖騰崇拜而被稱為「閩」的。如今,我省的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和漳州、長汀等一些地方仍有崇蛇風俗。
「閩」的最早記載見於我國上古時的網路全書《山海經》中的《海內南經·卷十》:「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西漢的劉歆認為,《山海經》「出於唐、虞之際」,為夏禹、伯益所作。東漢王充的《論衡》、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也都是持這種看法。明代何喬遠在《閩書》中也稱:「禹平水土,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著《山海經》。」
也有人認為「閩」的出處見於《周禮》中的《夏官·職方氏》。
從「七閩」到「八閩」的演變
「七閩」的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夏官·職方氏》,書中說:「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郫、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東漢鄭玄註:「閩,蠻之別也……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國數也。」唐代的賈公彥所作的《周禮疏》中說:「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之七閩也。」
「七閩」起初是專指周朝時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為圖騰的閩族後裔部落,後來演變成泛指福建。如北宋年間,宋真宗趙恆賜給福州神童蔡伯唏的詩中就有「七閩山水多靈秀」之句,蘇東坡在《送張職方吉甫赴閩漕》一詩中寫道:「空使吳兒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閩路」,還在《處州八境圖八首並序》一文中說,江西贛州的地理位置是「東望七閩,南望五嶺。」
「八閩」之稱始於南宋。北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太宗置福建路,轄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建州、南劍州和興化、邵武兩軍,共六州兩軍。由於州、軍同級,到南宋時便有人開始稱福建為「八閩」。最早稱福建為「八閩」的當屬南宋狀元、樂清人王十朋和南宋大學者朱熹。王十朋於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任泉州太守時,曾在州屬衙門題聯:「八閩形勝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郡」。朱熹也曾在閩清白岩山題刻了「八閩岳祖」四個大字。不過到南宋末,一些史書仍沿用舊稱「七閩」,未稱「八閩」。「八閩」尚未取代「七閩」,而是交叉使用。「八閩」完全取代「七閩」,應是明弘治二年(公元1490年)莆田人黃仲昭編纂的《八閩通志》始。
福建不是因閩江簡稱「閩」
旅遊教育出版社一本介紹福建的書開篇第一句話便說,福建因閩江是省內最大河流,故簡稱「閩」。據我所知,持這種說法的人還不少,就連《辭海》對「閩」字的解釋,也有福建「一說因境內最大河流閩江得名。」其實,福建是先有「閩」後有福建,先有福建後有閩江。
福建早在夏禹、伯益時就稱「閩」,周朝時又稱「七閩」。「閩」的出現至少有4000年的歷史了。福建之稱始於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當時,唐玄宗為了加強邊防武裝力量,在閩設立軍事長官經略使(相當軍區長官),並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為「福建經略使」,與福州都督府並存,起初專管軍事,後發展為福建觀察使、福建節度使,統轄福建各地的軍事、民政、財政等,取代了道一級,變成了地方最高長官。福建之稱至今已有1273年了。
閩江之稱到宋代尚未見史書記載。北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福州郡守程師孟建道山亭時,曾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作了一篇《道山亭記》。曾鞏在這篇記中說:「福州府治侯官,於閩為土中,所謂閩中也。其地於閩為最平,以廣四齣之山皆遠,而長江在其南,大海在其東。其城之內外皆塗,旁有溝,溝通潮汐,舟載者晝夜屬於門庭。」可見此時的閩江仍稱「長江」。到了南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5月,晉江人梁克家編撰的《三山志》成書時,書中載:「今城東南地勢崥平,潮上大江,自南台。」這時的閩江還是叫「大江」。
閩江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上,當屬明弘治庚戌(公元1490年)出版的由莆田人黃仲昭編纂的《八閩通志》。書中記載:「閩江源浙之龍泉,建之浦城、崇安,又合建、延、汀、邵及古田、閩清、永福大小諸溪之水,至此入海。」此後,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晉江人何喬遠編撰的《閩書》又原原本本引用了黃仲昭的記載。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黃仲昭和何喬遠兩人都誤將浙江的龍泉作為閩江的源頭。其實,閩江的源頭是在今我省的建寧縣均口鎮張家山。閩江之稱出現在史書上才500多年,比福建名稱的最早記載遲了757年,比「閩」的記載至少遲了3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