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寧夏的別名叫什麼,怎麼由來的,有怎樣的意義呢
說到“別名”這個詞語,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因為許多人在大名以外,還有一個名字,這個名字,有時候叫做:昵稱,有時候,也叫做:別名。
其實,寧夏這個地方,真的很不錯,這里不僅有秀美的塞上江南,雄渾的大漠黃河,神秘的西夏王陵,還有許多聞名全國的寧夏特產,比如:賀蘭石、灘羊、寧夏枸杞等。
這些,都是寧夏寶貴的資源,對於寧夏旅遊業的發展,具有很深遠的意義。
『貳』 寧夏的名字由來是什麼
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故元代以後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 (今銀川市),形成了和宋、遼、金政權三足鼎立189年的局面。元滅西夏後,設寧夏路,始有寧夏之名。
明朝設寧夏衛,清代設寧夏府。1929年成 立寧夏省。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寧夏省撤銷並入甘肅。1958年10月25日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於1958年,面積6.64萬平方公里,2015年底總人口667.8萬人,其中回族人口佔36%,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轄5個地級市,22個縣、市(區)。
寧夏地處中國地質、地貌「南北中軸」的北段,在華北台地、阿拉善台地與祁連山褶皺之間。高原與山地交錯帶,大地構造復雜。從西面、北面至東面,由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地相圍,南面與黃土高原相連。地形南北狹長,地勢南高北低,西部高差較大,東部起伏較緩。
南部的六盤山自南端往北延,與月亮山、南華山、西華山等斷續相連,把黃土高原分隔為二。東側和南面為陝北黃土高原與丘陵,西側和南側為隴中山地與黃土丘陵。中部山地、山間與平原交錯。衛寧北山、牛首山、羅山、青龍山等扶持山間平原,錯落屹立。
北部地貌呈明顯的東西分異。黃河出青銅峽後,塑造了美麗富饒的銀川平原。平原西側,賀蘭山拔地而起,直指蒼穹。東側鄂爾多斯台地,高出平原百餘米,前緣為一陡坎,是寧夏向東突出的靈鹽台地。
『叄』 寧夏的來歷
寧夏得名,始於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滅西夏後,改名「寧夏」,含有平定西夏,穩定西夏,西夏「安寧」之意。
寧夏歷史悠久,據考古學者在寧夏靈武縣水洞溝和中衛縣的長流水考古發現,早在3萬年前,這片土地上就有舊石器時代的人類生活,創造了聞名中外的"水洞溝文化"。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收復河套,當時的寧夏地區為北地郡,將大批六國臣民移至此地,開荒種地,修渠灌溉。為寧夏平原的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秦代開挖的秦渠,至今仍在使用。漢武帝時,先後又有大批移民湧入寧夏河套地區。隨之也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耕作技術。為擴大耕地,又新開了漢渠。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中原戰亂。寧夏成為羌族、匈奴、鮮卑
游牧、逐鹿之地。公元407-431年,匈奴人赫連勃勃興起,建立大夏,成為十六國之一。現在寧夏的固原、靈武、銀川等地區屬其管轄。李淵滅隋建大唐,分全國為十五道。寧夏屬關內道。在靈州,今靈武縣南,設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駐軍6萬多人。成為西北的一個政治、軍事、經濟、交通中心。在唐代鼎盛時期,寧夏的經濟也有很大的發展。
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稱帝,國號夏。因在北宋之西,又別於十六國之一的赫連夏,故史稱西夏。興慶府,今銀川市,不僅是西夏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水利灌溉的樞紐。在西夏時,畜牧業很是興盛。宋朝所用的馬,大部分購自西夏。成吉思汗也從西夏得到許多駱駝。西夏的手工業也很發達,主要有鞣皮、紡毛線、制氈毯。諒祚時建造的承天寺塔至今仍屹立在銀川,表現了西夏人的高超建築技術。
公元1227年,在西夏國被成吉思汗督師所滅之後,元在此設寧夏府路,開始遷入回族。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寧夏地區為邊防要塞。
公元1368年朱元璋下令農民歸耕,承認耕者有其田,墾者享有其地。後來又發詔令,規定寧夏等地的農民墾荒所得土地任其自有,永不征稅。政府還組織軍隊興修水利,並把大批回民以"屯戍"人的身份安插在靈州、固原一帶。公元1412年前後,人口繁衍,糧食儲備增加。寧夏等地的倉儲可支當地10年的俸晌。但在明朝中葉以後,起兵禍,生靈塗炭,寧夏經濟也遭到很大的破壞。
清設寧夏府,在寧夏地區普遍減輕稅賦。到18世紀末,已經發展到寧夏至平涼,千里盡系回庄,逐步變成了全國最大、最集中的回族聚居區。民國後,公元1929年寧夏建省,轄八縣(寧夏、寧朔、平羅、靈武、鹽池、金積、同心、中衛)以及內蒙古的阿拉善和額濟納旗。
1949年10月寧夏解放,仍沿襲原有建制轄區不變。1954年,寧夏曾並入甘肅省。1958年10月正式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肆』 寧夏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西周建都於鎬(今西安市西)其統治中心在陝西關中,故其以北地區,包括內蒙河套,寧夏全境及陝西、山西北部稱為朔方。春秋時期,今固原地區為烏氏戎所居,今銀南地區以鹽池為中心是朐衍戎的勢力范圍。戰國時期,秦惠文王攻取烏戎地,置烏氏縣(今固原縣南涇水北岸)轄今固原地區。之後又在鹽池縣境設立朐衍縣、轄今銀南地區。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272年)後,兩縣劃歸北郡管轄,這是寧夏地區有行政設置之始。
秦朝時寧夏為北地郡,郡治在甘肅寧縣。漢朝屬朔方史部。西漢時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至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
唐朝時期,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
北宋時期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黨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
元朝時期在寧夏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建立明朝。但到1372年才完全佔領寧夏。明初在寧夏設府,後改為。曾增設寧夏左屯衛,中屯衛和前衛、中衛、後衛。後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
清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准省級。後撤,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繼增置滿營將軍府於寧夏,仍不失省級格局。 民國時期 1912年元月1日成立了中華民國,改府為道。因右為朔方,改為朔方道。1913年,又改回寧夏道。
1928年10月17日,民國中央政府第159次會議決議,設寧夏省。全省面積約274910平方千米。
1929年,寧夏建省。轄朔方到八縣外,將阿拉善、額液晶納劃入。又將阿拉善之巴格的磴口劃置磴口縣。
1933年元月,馬鴻逵受蔣介石委任寧夏省主席,馬鴻逵主政寧夏。1949年9月3日,寧夏解放。同年12月23日成立寧夏省,沿用了寧夏原稱。
『伍』 寧夏省的名字「寧夏」是怎麼來的
寧夏是中華遠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寧夏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活動的遺址和遺物表明,早在3 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兵在寧夏屯墾,境內修築了聞名世界的秦長城,還興修了著名的秦渠,開創了引黃河水灌溉的歷史。到漢代(前206~220),這里農耕經濟已相當繁榮。唐代天寶十四載(755)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進入寧夏,在靈武登基稱帝,即唐肅宗。當時,寧夏已成為中國東西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北宋寶元元年(1038),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了大夏國,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蒙古滅西夏後,於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設寧夏府路,始有「寧夏」地名。明設寧夏衛,清設寧夏府。民國初年,寧夏府改為朔方道,1929年成立寧夏省。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4 年撤銷寧夏省,將阿拉善等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餘部分並入甘肅省。1958 年10 月25 日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
宋代以前的寧夏
寧夏居黃河上游,北倚賀蘭山,南憑六盤山,黃河縱貫北部全境,歷史文化悠久,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寧夏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境內靈武市「水洞溝遺址」、中衛長流水和固原地區諸多太古先民活動遺址的發掘發現,表明,早在2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三代」以前境內為北狄、西戎各游牧部落居牧區,先後被稱之為葷粥、鬼方、狁、匈奴和胡等名。至戰國間,寧夏地區開始歸隸中原政權管轄。
春秋戰國時期,是羌、戎和匈奴等民族集居地之一。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此設北地郡、九原郡,派兵屯墾,興修水利,開創了引黃灌溉的歷史。西漢時期,漢武帝曾兩次巡視寧夏,移民70萬,朝廷大量「募民徙塞下屯耕」大興水利,設定郡。十六國間,為匈奴鐵佛部首領郝連勃勃所建大夏國的領土。進入南北朝時期,寧夏社會日漸穩定,經濟開始恢復。北魏,北周時繼續推行移民興屯,再次得到有效開放,當時就已稱這片塞上灌區為「塞北江南」了。
唐朝安祿山亂後,公元756年,太子李亨進入寧夏,在靈武登基稱帝(即唐肅宗)。當時,寧夏平原已相當富庶。
宋代,黨項族正是憑借這塊塞上得天獨厚的綠洲作為根據地,才能在西北 建立一個史稱「西夏」的萬里之國。
西夏王朝
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寧夏為中心,建立大夏國,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國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抵大漠」,「方二萬余里」,形成了和宋、遼、金政權三足鼎立的局面。公元1227年,元滅西夏後,設寧夏府路,始有寧夏之名,明朝設寧夏衛,清代設寧夏府。
近、現代的寧夏
民國初年寧夏改為朔方道,此時大部分時期在馬福祥、馬鴻逵家族回族軍閥的統治下。1929年成立寧夏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4年寧夏省撤銷,阿拉善等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餘部分並入甘肅。1958年10月25日成立了寧夏回族自治區。
『陸』 寧夏銀川這個名稱的由來
今寧夏銀川地區,古為靈州、興州和朔方屬地,史書中曾以「靈夏」、「銀夏」、「麟夏」、「銀麟」泛指過今寧夏和陝北地區,寧夏早就與「銀」字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了。這是因為至少從南北朝到唐代時期,今陝西省與今寧夏毗鄰的陝北地區在地名上就被並稱連呼過。特別是北魏間,在陝北設立了夏州(治今陝西省靖邊縣東北白城子鄉),北周間又曾設置過銀州 (在今陝西省橫山縣境東),到唐朝時又改名為銀川郡。此外,隋唐時期還在今陝北地區設置過夏綏銀宥節度使。唐代,今陝北地區成為黨項羌族拓跋氏的割據勢力中心地帶。而到宋朝,陝北更是宋與西夏爭奪交戰的主要戰場之一。北宋雍熙二年(985年),銀州(銀川郡)城被西夏軍攻取,元豐五年(1082年),宋軍又於永樂城舊址(今陝西省米脂縣西北)重新修築一座新城,取名「銀川寨」或日「銀川城」,此城軍事地位十分重要,成為宋夏在軍事上的必爭之地,於是當時和後來的一些史書便把古夏州、古銀州與古銀川城聯系起來而泛泛呼之,
從此,銀與夏就彼此相連,密不可分了。到了明朝,在一些名人、官員先生們的筆下,為了表達抒發懷古之幽情,托古之雅趣,有時別出心裁附會古意,有意識的以夏州含射寧夏,而同時亦以銀州或銀川來隱喻興州與後來的寧夏城(今銀川市)。如明按察副使曹璉的《西夏形勝賦》文章開頭第一句就是「翳夏州之大郡」。此「夏州」謂何?結合文題來看,文章所謂夏州,就是指古西夏,也是指明代寧夏鎮城,因為文內所提到的,「帶河渠之重阻」,「水旋繞如環雍」,「營興廣武」,「園開麗景」,「靈武秋高」,「蠡山之雲」,「賀蘭晴雪」,「漢渠春漲」和諸如花馬池、鳴沙州、應理州、平虜城以及昊王陵等地名都在寧夏境內,可見此文以夏州代指興州即今銀川市。
又如在山西省《永濟志》中所載《重修河瀆海神廟記》的記文中,所提到的捐修人郭之琮曾任過寧夏巡撫。而記文對此載述是:郭之琮「開府銀夏」,顯然又以「銀夏」指代明朝時的寧夏和寧夏鎮城。
明朝還有一位寧夏巡撫王崇古在《北風行別總戎吳西台》的詩中,也有「三年肩我靖朔銀,九秋驅馳丹心竭」的句子,這里又以「朔銀」代稱明疆寧夏和九邊重鎮的寧夏鎮城。朔,顯然指寧夏全境;銀,則具指鎮城了。
看來明代人正在逐漸把以「靈夏」、「銀夏」、「朔銀」和「銀麟」指代古西夏和寧夏鎮的大范圍,逐漸向具指鎮城(寧夏城)的點上轉移與縮小。這時在詩句、文章中所提到的「銀」和「夏"等字和詞,還基本泛指寧夏全境,尚無明確的地名意義。 終於,在明朝後期,坐鎮指揮西北四大軍鎮的三邊總督劉敏寬,在他所作的一首詩中首次帶來了突破。他在《秋日楊楚璞中丞撫臨良唔長城關四首》之一中曰:「樓台矗矗冠層巒,無限華夷樹大觀。縹緲煙霞隨劍履,橫斜星斗亂旌干。須憑駝嶺臨河套,遙帶銀川挹賀蘭。函谷玉門堪鼎足,金城百二入安瀾。」
劉敏寬,山西運城人,萬曆五年(1577年)進士,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由延綏巡撫升任陝西三邊總督,開府固原(今寧夏固原市),節制延綏、寧夏、甘州和固原四大軍鎮兵馬和統一指揮西北各戰區的戰守軍務。這首詩應是他在擔任三邊總督時,由固原赴花馬池(今鹽池縣)執行秋防閱邊任務時,在長城關(為明花馬池城東門外長城關門)上西眺賀蘭山下寧夏鎮防區的即興所賦。詩中所提到的「銀川」已不是以古銀州或古銀川來進行隱喻射比古興州和寧夏鎮城了,因為詩句寫到了河套,並與賀蘭山同時出現,所描寫的長城或黃河就如同兩條帶子,不僅「遙帶」著「銀川」,而且還「挹」注著「賀蘭」。所以從詩句與整個詩意來看,詩中的「銀川」,已實實在在是在確指寧夏銀川平原或寧夏鎮城了。
這也不難看出,直至明朝後期,仍然沒有以「銀川」確指鎮城,所以鎮城之內也沒有出現以「銀川」命名的情況發生。就連文人們最喜歡在書院的命名時,採用懷古的做法也沒有出現,當時鎮城的書院分別命名為養正、揆文和朔方等名字。
清代以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人們開始紛紛看中「銀川」一詞,並漸漸在寧夏大地上廣為使用,又從河西灌區慢慢收縮而具體定位到寧夏城的一點上,最終完全成為這座古城的別名和代稱了。清代寧夏府隸屬於甘肅省管轄,府城即今銀川市。
在歷史文獻中,首次以「銀川」代稱府城,見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寧夏水利同知王全臣的《重修漢渠暗洞落成》的詩中曰:「河流運行漢唐中,雙拖百練舞長虹。唐徠西繞蘭山麓,漢延綿亘唐之東。……曾聞河源來自天,一曲伏流路幾千,或是天公聊小試,暫移鰍穴到銀川。」在王全臣之後,較早使用「銀川」射夏城的是通智,他是清廷兵部侍郎,雍正四年(1726年)奉旨到寧夏主持修鑿惠農、昌潤二渠。七年 (1729年)渠成,他親自撰寫了《惠農渠碑記》,碑文一開頭就寫到:「黃河發源於昆侖,歷積石,經銀川,由石嘴而北……。」立碑應在渠成放水之時,可知,寧夏古城以「銀川」代稱,真正出現在清康、雍之際。
『柒』 寧夏和銀川地名的由來是什麼
寧夏地名源於,元朝統一中國後,祈求西夏安寧,故稱寧夏。
銀川地名源於,銀川地區土壤含鹼多,大水過後,土地一片雪白,像銀子一樣,又是一馬平川,故稱銀川。
銀川市地處寧夏平原中部,東臨黃河、西屏賀蘭山,現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全市面積為4467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 87.8萬;回族居民占總人口的 20%左右。
2100年前的漢武帝時代,在今銀川東郊有一座管理屯田事業的典農城,漢族人俗稱呂城,附近的黃河渡口叫呂渡,而匈奴、鮮卑等民族則稱它為飲汗城,這就是銀川的前身。五世紀初,大夏國王赫連勃勃在這里建成「麗子園」,為游樂和屯兵的要地。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此地稱懷遠縣。北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黨項族首領李德明將其都府遷至銀川,當時的銀川已改名為興州。後李德明之子李元昊在這里建立了西夏國,而興州已易名為中興府,俗稱東京。從此,這座邊塞小城,一躍而為地跨今寧、陝甘、青、內蒙古遼闊地域的西夏國的軍事政治中心。西夏滅亡後,元朝在這里建立寧夏府城。這時,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來此定居,逐漸形成了回族聚居區。明清時期銀川被稱為「小南京」,城市商賈雲集,市肆繁榮。康熙年間,滿族旗兵連其家屬萬餘人駐扎寧夏,又於城西建造「新城滿營」,即今日的新城。1947年正式將寧夏省城定名銀川市。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為自治區首府,因為民間有鳳凰曾在這里降落的傳說,所以銀川又稱「鳳凰城」。
銀川人文歷史悠久,塞上風情濃厚,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土地肥沃,稻麥高產,瓜果香甜,被譽為「塞上江南」的「魚米之鄉」。不論從哪個方向進入銀川,在經歷了風沙滾滾的茫茫沙漠或是荒涼破碎的黃土高原之後,看到渠水盈盈、禾苗青青、遍地綠蔭的田園風光,都會被眼前的銀川綠洲所震撼。
銀川市是寧夏最大的土特產品集散市場。此地盛產的枸杞、甘草、賀蘭石、羊裘皮、發菜,是寧夏最具代表性的「紅、黃、藍、白、黑」五寶。做工精細、古色古香的西口地毯,在國內外久負盛譽。
銀川市是國家確定的河套地區商品糧基地的組成部分,也是全國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的高產地區之一。除盛產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外,還盛產清甜沙爽的西瓜、粒大飽滿的紅黑瓜子、個大甜脆的蘋果及皮薄籽少的葡萄等。
銀川市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國西北地區蒙、回、藏少數民族風情線上的重要旅遊城市。市境內有古城池、宮苑、寺塔、樓閣、墓葬、長城等多處古代文化遺跡和風景游覽區。比較著名的風景名勝有:海寶塔寺、承天寺塔、南關清真寺、玉皇閣、賀蘭山小滾鍾口、須彌山石窟、青銅峽108塔、鍾鼓樓、南薰門、李俊塔等。
西夏王陵是西夏王國龐大的帝王陵墓群,佔地約40平方公里,共有九座帝陵和七十餘座官僚勛戚的陪葬墓,每座陵園都是一個完整的建築群體。現存的陵台、鵲台、角樓、神牆等,都是當年的建築。特別是黃土夯築的八角塔形陵台高達20餘米,被外國遊客譽為「中國的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