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饅頭起源於中國北方最早稱為什麼
饅頭名稱解釋
《餅賦》說的曼頭乃肉包子,形似頭顱,故名曼頭。曼是何物?《釋名》說到漢代胡餅作坊做大漫汗,皮上著有脂麻。皮著脂麻,顯然既非蒸餅亦非湯餅,必須焙烤,脂麻才香,那麼這大漫汗只能是大燒餅了。
曼,緩讀延成漫汗二音。漫汗,急讀又縮成曼一音。曼即漫汗,義指麵粉餅團。漫汗乃連綿詞,不能拆開解釋字義,只能以音求其意思。
麵粉浸透,
⑵ 大家都知道很好吃的饅頭叫饃饃,那麼它的由來和歷史典故是哪些
中國傳統麵食,以麵粉和水發酵後蒸制而成,一般圓形,大小從直徑4厘米左右到直徑15厘米左右均有。中國北方傳統上以饅頭或面條作為主食。
早在春秋時期,中國人便以開始將發酵後的面團蒸制食用,稱之為酏食,由於當時磨尚未出現,因此並不流行。漢朝時,由於磨已廣泛應用,蒸制的麵食也隨之流行於全國各地,當時統稱為「餅」。
據晉人筆記記載,饅頭一詞出自三國蜀漢諸葛亮之手。時諸葛亮率軍南渡瀘水以討孟獲。根據當地的習俗,大軍渡江之前必須以人頭祭祀河神。諸葛亮遂命人以白面裹肉蒸熟,代替人頭投入江中。諸葛將其命名為「瞞頭」,即欺瞞河神之假頭之意。(一說命名為「蠻頭」,蠻人之頭之意)。
此後,無論有無餡心,均統稱饅頭。直到北宋,方才出現了包子這一稱呼,指代有餡的饅頭,而饅頭一詞本身則逐漸變成無餡製品的統稱。不過,時至今日,在上海等地的方言中,仍然將包子和饅頭統稱為饅頭。
除了中國之外,越南、朝鮮亦有饅頭,另外,在蒙古語、波斯語中,也有饅頭一詞的變音。
⑶ 饅頭的來歷
饅頭,又稱饃、饃饃,中國漢族傳統麵食之一,經常出現在北方人民的餐桌上。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形圓而隆起。本有餡,後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麵食以是以小麥為主要原料,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早的農作物發源中心。早在五千年以前,居住在黃河流域的中國人,就已經學會了種麥。有了麥,人們就逐漸將它加工成各種麵食,麵食的種類也多種多樣,總體來看饅頭已經成為麵食種類裡面最為廣泛被人使用且最頻繁的麵食之一。麵食現在北方流行,後逐漸在南方普及開來。
⑷ 饅頭的由來與歷史典故
話說諸葛亮幫助劉備建立蜀國以後,南方的少數民族孟獲不服蜀國的管理,因此發動了暴亂。諸葛亮清醒的看出來南方不平就不能安心北伐,於是親率大軍南征。在打敗孟獲准備渡瀘水的時候,突然水勢湍急,不能過河。孟獲說需要用人頭來祭奠江中的冤魂才能平安過江。
諸葛亮自然不會拿人頭去祭奠,可是如果不這樣做又不能過河。於是聰明的他就決定用麵粉捏成人頭形狀來祭奠江水中的冤魂,最後終於平安過河。從此美食——饅首,就這樣誕生了。後來也被人們稱之為饅頭。
(4)饃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饅頭的發展史
晉以後,有一段時間,古人把饅頭也稱作「餅」。凡以面揉水作劑子,中間有餡的,都叫「餅」。
唐以後,饅頭的形態變小,有稱作「玉柱」、「灌漿」的。韓愈有詩;「或如臨食案,餚核紛飣餖。」可見當時饅頭是作為供觀賞的看席。但「餖飣」指的是點心之類,也就是把饅頭列為了點心。
宋時饅頭成為大學生的經常食用的點心,饅頭成為食用點心後,就不再是人頭形態。因為其中有餡,於是就又稱作「包子」。
唐宋後,饅頭也有無餡者。不管有餡無餡,饅頭一直擔負祭供之用。至清代,饅頭的稱謂出現分野:北方謂無餡者為饅頭,有餡者為包子,而南方則稱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也有稱作「大包子」的。
⑸ 花饃的來歷
面花俗稱「花饃」,在中國黃河流域和陝西關中農村流傳甚廣,它是民間一種食文化的傳遞和民間藝術的交流。面花既是觀賞性極強的食用品,又是反映民間風情的藝術品。是關中農村紅白喜事、四時八節饋贈親友的珍貴禮品。
面花內涵豐富,造型千姿百態、粗獷生動、誇張變體:有的富麗堂皇,有的潔白如玉;大的有一米多高,要用三四十斤面做成;小的則玲瓏剔透,只有幾厘米大。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歷史人物、民間傳說,均在勤勞的農婦手中變成栩栩如生的藝術造型。
在地處八百里秦川,被譽為「面花之鄉」的華縣、合陽縣等地,村村戶戶的普通百姓家都能做一手漂亮美觀的「花饃」。華縣農村女兒出嫁娘家送的「大谷卷」花饃恰是由虎頭、龍身、魚尾巧妙而完美地組為一體,十分生動壯觀,形在像與不像之間變化,活龍虎現。澄城縣過春節要蒸雙魚、雙雞的墜燈饃、虎饃、棗山和十二生肖造型的面花。彬縣正月十五有「追婿看女」送面花的習俗。西府岐山縣民間「二月二」有送「花花」的風俗。合陽縣洽川清明節娘給第一年出嫁的女兒要送「娃女」面花。而清明祭祖的各種大型面花,要兩個人抬,頗為壯觀。端午節是看女的重要日子,娘家要給出嫁的女兒做一對娃娃插花。還有九月九重陽節,都是有娘家給新出嫁的女兒送花饃。 希望可以幫到你 望採納 謝謝
⑹ 年饃來歷。
霍州年饃一種山西省的傳統民俗工藝品,亦可食用。花饃可以說是山西特有的傳統手工藝。它體現出了山西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是具有北方特色的民間藝術品之一。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霍州位於山西南部的太岳山區,主要以種植小麥為主,饅頭也是家家戶戶餐桌上的主要食品之一。在人們眼裡,饅頭外形不過是一個圓圓的,可以飽餐的食物。可是在山西霍州,人們在饅頭上下起了功夫。饅頭被賦予生命,成為人們寄予希望和祝福的美好事物。
饅頭在山西俗稱「饃饃」。逢年過節,霍州人會豐富饃饃的造型,並賦予其寓意,過年做的這種便是年饃了。霍州花饃,當地人稱之為「羊羔兒饃」,古時的「羊」即是「祥」,有著「吉祥」的寓意。走訪時,正值春節前夕,比起其他地方的花饃 ,霍州又是以年饃最為出名。
⑺ 肉夾饃名字的由來
當地的方言,饃夾肉就是沒加肉…這樣誰還會去買呢?所以就倒過來了…
⑻ 白吉饃 名字的來歷
北極自古是陝甘通衢要道,設有驛站。因驛馬全是白色因而得名白驥驛。
金設白驥鎮 明清時候,群眾將「白驥」轉音為「白吉」,也有人說是因為驥字難寫,就成了「白吉」,現在當地群眾仍是這個叫法。清中葉之前,這里原是回漢雜居,地名是「白吉里」,當地群眾都能製作白吉饃,並作為日常主食。1863年8月,北極老戶回民響應關中回民起義,就把這種白吉饃的製作技術帶到了全國各地,而且成為至今仍然深受歡迎的名吃。因這種發源於「白吉」,因此也就把這種起面餅子叫白吉饃。
⑼ 年饃的來歷,快啊!!!
據說年是一隻很可怕的怪獸。
因為它很怕熱,又喜歡睡覺,所以平常都住在山裡,
而且它一睡就是一整年,到了年底的時候才會醒來。
醒來以後,它就會下山找東西吃,無論是人或動物,它都吃。
人們都很怕這只怪獸
所以只好帶著家人到別的地方躲起來,等到年走了以後才敢回家。
後來 有個聰明的人到了這個地方看到這兒的人為了這件事所苦
於是他想了一個好辦法。
他建議人們利用燃燒竹子的火光和爆破的巨響來把年嚇走。
就在一年的最後一個晚上
大家把竹子准備好了,緊張地等著年的出現。
突然
有人大喊:「年來了!年來了!」
所有的人就一起點燃竹子,然後躲到房子里。
果然,可怕的年獸被燃燒竹子的火光和爆破的巨響嚇跑了
再也不敢出來吃人。
從此以後,人們到了一年的最後一個晚上,都會燃放爆竹。
也因為大家隔天見面時看到彼此都沒被吃掉
大家就高興的互道
恭喜!恭喜!
這也就是過年時
與人見面時和人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
後來就用饃來慶祝的.
⑽ 肉夾饃的名稱由來
英文名:Chinese hamburger(中國漢堡) 夾字念第一聲。
「肉夾饃」的叫法是古漢語的省略句式,其意為「肉夾於饃中」。
外地人首次聽說肉夾饃,都認為是病句,這是與古漢語有關,肉夾饃,其實是肉夾於饃。老百姓無需文縐縐地講之乎者也,加上陝西人性急,直爽,省去於字,喊起來便當些,就像吃面不嚼一樣,有快就有慢,就像聞名天下的羊肉泡饃,吃時就不能著急,掰饃時正是與朋友敘舊聊天的機會。
把饃(燒餅)掰開加食材的吃法,就叫夾饃。夾肉的叫肉夾饃,夾菜的叫菜夾饃,還有大油夾饃、辣子夾饃等。
肉夾饃,實際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饃。肉夾饃合臘汁肉、白吉饃為一體,互為烘托,將各自滋味發揮到極致。饃香肉酥,肥而不膩,回味無窮。臘汁肉歷史悠久,聞名中國,配上白吉饃,有著中式漢堡的美譽,揚名中外,深受人們喜愛。臘汁肉夾饃由三十多種調料精心配製而成,由於選料精細,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因此所制的臘汁肉與眾不同,具有色澤紅潤,氣味芬芳,肉質軟糯,糜而不爛,濃郁醇香,獨特風味。
另一種說法是以前人們叫「肉夾饃」為「饃夾肉」,方言聽起來像「沒夾肉」「沒夾肉」,沒夾肉怎麼辦?就一心急,叫成了「肉夾饃」,聽起來也好多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肉夾饃」正確的叫法應為饃夾肉,但是「肉夾饃」這一錯誤的叫法為何流傳開來呢?究其深意是人們最初為了突出臘汁肉味香色濃,故把肉放在了前邊,把饃放在了後邊,久而久之相沿成習,「肉夾饃」的稱法約定成俗在民間流傳開來。
肉夾饃合臘汁肉,白吉饃為一體,互為烘托,將各自滋味發揮到極致。饃香肉酥,回味無窮,為老陝鍾愛。身居長安,隨處可見,不覺其可貴;人在異鄉,最勾魂的卻是這滿口留香的肉夾饃。
白吉饃源自咸陽。是用上好麵粉揉制後做成餅形,置鐵鐺板上略烤成型,放入爐膛側立,上下隔著鐵鐺板的炭火烘烤,稍頃翻面,雙面鬆脆微黃即可。外脆里嫩是難得的境界。上品白吉饃揉制充分,火候恰到好處。制好的白吉饃形似「鐵圈虎背菊花心」,皮薄鬆脆,內心軟綿。可單獨食用,配臘汁肉同食味道更佳。
食臘汁肉單吃可,下酒佐飯亦可,還有用其拌面的,西安另一道著名小吃「臘汁肉揪面片」就如此。然而真正欲領略其風味,最好配剛出爐的熱白吉饃夾著吃,這便是所謂「肉夾饃」。關中產面,關中人也善於食麵,這白吉饃是用半發開的面,團捏成餅,在火爐里烤熟的。因制餅時用了特殊的手法,用刀輕輕劃開,其內部竟天然地一分為二,只需把臘汁肉切碎了向里填充就行了。現在的城鎮人最不喜歡吃肥肉,但此肉肥而不膩,瘦則無渣,深為食者所好。肉夾饃之用肉亦有三種,純瘦,肥瘦,肥皮。賣家只需看你點名要哪一種,就知道你吃肉夾饃的歷史和道行。一般的年輕人,以直提纖瘦身的女子居多,喜歡吃純瘦;有些個食饃年頭的,要肥瘦,這東西要肥瘦均勻才香;骨灰級食客,是要吃肥皮的,顧名思義,就是肉皮和它下面的少許脂肪,肥而不膩,膠糯香滑,是臘汁肉中的精品。
肉夾饃遍及西安大街小巷。咬一口外皮鬆脆,其內綿軟的白吉饃。滿嘴香醇可口的臘汁肉和白吉饃的誘人味道,不由你不滿口生津,真是人生一小快樂。
經常見食客吃肉夾饃時,豎持而食,淋漓滿手,實在可惜噴香的肉汁。正宗吃肉夾饃的姿勢為水平持饃,從兩側咬起。水平持饃,可以使臘汁肉肉汁充分浸入饃中,不致流出;如從白吉饃中間咬起,臘汁肉會從兩側擠出。陝西有個詞叫「扎勢」,有故作姿態的意味。中國是茶葉故鄉,國人喜飲當年新鮮綠茶,香氣芬芳,清新宜人;東洋人喝半發酵的烏龍茶,因為稀罕,發明了裝腔作勢的茶道;西洋人路途遙遠,只有消受發酵的紅茶,還要加檸檬汁、方糖、視若享受。在老陝的眼裡,這是「扎勢」,還是「本地狗扎個狼狗勢(東施效顰之意)」。吃肉夾饃有點必要的講究,不是「扎勢」,是正確享受這一美味。每到一地,初涉新奇事物,當入鄉隨俗,留意請教。這樣不僅增長閱歷,更可體驗地方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