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蓬萊仙洞的傳說與名稱的由來
蓬萊仙洞,又名羅漢洞,據傳已有9000多萬年的歷史。如此漫長的一個進化,悄然無聲的坐落山谷之中。聽說這里在萬年前是一片海洋,洞內還能尋蹤到些許的貝殼。
蓬萊是漢族傳說中渤海里的仙山。蓬萊仙洞坐落於安徽池州市石台縣貢溪鄉杜村境內,該洞全長3000餘米,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層結構,造型奇特,曲折回環,氣勢恢宏,佳景遍布。有迎賓廳、探海長廊、東海龍宮、通明宮、迷仙宮、玉嬋宮、銀河長廊、瑤池、南海、潮音殿、送客廳等10多個景點,精彩紛呈。
蓬萊仙洞的原洞口不大,朝西向上而仰,直2米,故有「夕 照光明,五彩爛然」之感。洞內景觀奇特,洞外山清水秀,內外景緻交融,令人陶醉。相傳蓬萊仙子偏愛這里的旖旎風光,才移居於此。他在洞內指石為物,將洞府裝點得如同仙境瓊台一般,蓬萊仙洞也就因此而得名。 一入洞門,就是「迎賓廳」,有鍾乳石形如「八仙」和「神獅」。「八仙」各顯神通,紛紛渡過波濤險惡的大海。其旁有地下水逐漸乾涸而凝積起來的鍾乳石,形似「神獅」,抖動著縷縷青絲,頭舞足蹈地迎接貴賓。其下為滴水滴到洞底,與泥漿相混、鈣化成為「蓮花寶罩」。由「迎賓廳」入地洞,可見一條彎曲狹長的廊道,長達800米,狹而陡峻,是由水流向下溶蝕時所形成的狹谷,稱為「探海長廊」。在長廊內有「三岔口」、「古棧道」、「鐵板橋」以及「小龍潭」等景點,其中「鬧海金鍾」最為奇特,它高8米,周長21米,形如洪鍾。在「鬧海金鍾」旁有一石刻詩文,為清末期一位秀才汪琴北在甲戌年(1934年)所寫:「古洞蒼然被紫煙,何年此地駐神仙。我來不敢高聲語,恐有群真下九天。」「三岔口」景點有大量卵石堆積,系地下河帶來停積起來的,可知這里早年為地下河道所在。附近亦有詩一首:「此處仙居傲水簾,花果山中掛白猿。古今興亡皆有數,今日忽展一洞天。」其意顯然指這里與花果山一樣美好,令人感嘆不已。這種「傲水簾」的情景,下雨時在入口處可以看到,特別是在梅雨季節景色最佳。
王母娘娘把蓬萊仙子趕到一個小洞里去住,即今天蓬萊仙洞的地洞。命令哪吒在洞口守住,不準蓬萊仙子出來。後來經觀音菩薩出面說情,才讓蓬萊仙子每年三月三 ...
② 蓬萊的有名傳說是什麼
蓬萊閣有關三神山傳說 中國蓬萊網訊,三神山的由來,實起於戰國。《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上》中記載:「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葯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雲。」《史記·武帝紀》記載:「建章宮中,建泰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 所說的三神山,不同的時間應有不同的所指。從《史記》、《漢書》的描寫看 , 古代渤海沿岸的人民,看到渤海中的海市蜃樓,不明白它的科學成因,以為海中真的有這樣一些島嶼。他們便到海中尋找,果然發現一些原來不了解的新島嶼。從蓬萊、方丈、瀛洲這些名稱看,應是古代東萊人所尋找的地方。王獻唐遺書《炎黃氏族文化考》中指出:蓬萊猶風萊,為風夷、萊夷所居之地。方丈之方為風音所轉,丈即場字,方丈即風族也即是萊夷所居之地。瀛洲之瀛即嬴,為嬴族所居海中之陸地。嬴亦夷之。夷也為東萊的原有部族。《黃縣志》說:黃縣堯時為嵎夷地。蓬萊、方丈、瀛洲都是萊夷在海中居住的海島。 到了戰國時期,神仙學說盛行,方士們便把海市蜃樓現象加以渲染,說成是海中的神山,山上有長生不死葯。傳說三神山上,禽獸及萬物都是白色,宮闕為黃金白銀所砌。傳 54 得神乎其神。徐福對秦始皇稱海中有鮫魚阻止,不能到達神山。又曾說:海中大神對采葯之事說:「汝秦王之禮薄,得觀而不得取。」秦始皇相信了徐福的話,批准徐福兩次入海尋仙。 《十洲記》記載:「秦始皇時,大宛中多枉死者橫道,數有鳥銜草,覆死人面皆登時活,有司奏聞始皇。始皇使使者齎此草,以問鬼谷先生,雲是東海中祖洲上不死之草,生瓊田中,一名養神芝。其葉似菰,生不叢,一株可活千人。始皇於是謂可索得,因遣徐福及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乘樓船入海,尋祖洲不返。」《十洲記》亦名《海內十洲記》,舊題東方朔撰,《四庫全書總目十洲記提要》記載:「蓋六朝人所依託。」據近人考證,應為東漢道士所撰。這是記載了東漢時的神話傳說。唐戴孚撰《廣異記》也有相同記載。 宋、元、明時期以後,就有一些人指出:三神山是指的海中的海市蜃樓現象。元人於欽《齊乘》卷一說:「蓋海市常以春夏晴和之時,杲日初升,東風微作,雲腳齊敷於海島之上,海市必現,現則山林城郭,樓觀旌幢,氈車駝鳥,衣冠人物,凡世間所有,象類萬殊……嗚呼神哉!然則《史》、《漢》所稱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望之如雲,未能至者、殆此類耳。……斯言足破千古之惑也。」於欽的看法是正確的。清代道光年間,錢泳在《履園叢話》中記載王仲瞿的話說:「始皇使徐福入海求神仙,終無有驗……後游山東登州,見海市,始恍然曰:秦皇、漢武俱為所惑者,乃此耳。」現代的學者也都認為:渤海中的三神山就是海市蜃樓現象。 北海是遼、金、元、明、清五代帝王的宮苑。北海全園布局,包括團城和中南海在內,是按神話傳說中的「東海三仙山」而設計的。在元代是以瓊華島為蓬萊島,團城為瀛洲島,犀山台為方丈島。這樣就構成了太液池、蓬萊、瀛洲、方丈,「一池三仙山」的典型神仙宮苑。園內的中心建築是瓊華島。瓊華島又叫蓬萊山,白塔山,四周由太液池水環繞。清順治八年( 1651 )在明廣寒殿遺址建一座喇嘛塔,因通體為色俗稱白塔,在瓊華島之頂,是北海公園最突出的建築。島東的綠蔭深處,樹立乾隆手書的《瓊島春陰》碑,碑陰為乾隆的詩。 在頤和園的建築中也採取了「一池三山」的理水傳統,湖中鳳凰墩、治鏡閣、藻鑒堂等島嶼,分別象徵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等海上三神山。其中藻鑒堂位於昆明湖最南 端水域中,它與治鏡閣,南湖島鼎足而立,寓意「海上三神山」。清漪園時期,乾隆帝曾在此休憩品若,吟詩賞景。清末,慈禧太後在這里宴請外國使臣夫人。 乾隆皇帝在修清漪園(後改名頤和園)時,仿照神話傳說,在昆明湖上修建了三座海上仙山:北邊四面臨水的孤島稱為「方丈」,西邊那個一面有路、三面環柳的土山叫做「蓬萊」,南邊的一座光禿禿的土丘名叫「瀛洲」。當地老百姓嫌這些名字太文雅太難記,就管方丈叫團城,蓬萊叫老公山,瀛洲叫鳳凰墩了。 從三神山的所在地分析,《史記》載:「其傳在渤海中」。所謂渤海,從歷史地域而言,包括了今之渤海和黃海,應為齊燕東部之海面。今渤海應排除,而擴至今日的黃海,當然不是向南,而是向東。那麼戰國方士從登州出海,換言之即登州港為入海求仙的策源地當沒有問題。 早在戰國時期,齊燕方士們就說:「勃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 」,「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 」( 《列子 . 湯問》 ) 。進而發展為「三神山 」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 《史記·秦始皇本記》 ) ,「其傳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葯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白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山海經·海內北經》:「蓬萊山在海中,上有仙人,宮室皆以金玉為之,鳥獸盡白,望之如雲,在勃海中也。」 ( 《史記·封禪書》 ) 」當時的勃海范圍,比今天渤海要大得多,包括現在的渤海和黃海,但是與海市相聯系,則只有蓬萊以北海面符合方士們所指。從他們描述的神山情形看,恰恰是海市的生動寫照。 王嘉在《拾遺記》中說:「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州也。」《史記》記「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引風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葯皆在焉。」 《太平廣記·神仙》:「蜀女謝自然泛海,將詣蓬萊求師。船為風飄至一山,見道人指言: ' 天台山司馬承禎,真良師也。蓬萊隔弱水三十萬里,非飛仙無以到。 ' 自然乃回,求承禎受度。」 《史記·秦始皇本記》:「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葯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白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 」 《史記·孝武本記》:「少君言於上曰:……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 」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既從臣 ( 徐福自稱 ) 東南至蓬萊山,見芝成宮闕……」 唐代李賢注《後漢書·竇章傳》:」 蓬萊,海中神山,為仙府,幽徑秘祿皆在焉。 」 《拾遺記·高辛》 ( 晉·王嘉 ) :」 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 」 從上述記載之,入海求仙的始作俑者當屬齊威王。若以齊威王即位之年算起,離越王從琅琊回吳(蘇州),亦僅20 余年,齊國的海港活動,主要當在北方,即登州一帶。秦漢兩代是帝王求仙的高峰時期,而在追求的神山仙境中,獨重「蓬萊」。例如把三神山稱為「蓬萊諸神山」 ( 《史記·孝武本記》 ) ;秦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入海,求的也是「蓬萊不死葯」 ( 《太平寰宇記》 ) 、「蓬萊葯」 ( 《史記·秦始皇本記》 ) 、「蓬萊神仙」 ( 《後漢書·效祀志》 ) 、「蓬萊神人」 ( 《史記·孝武本記》 ) ;漢武帝多次巡遊至登州,也是「冀通蓬萊焉」 ( 《史記·孝武本記》 ) 、「將以望祠蓬萊之屬」 ( 《史記·效祀志》 ) ;記載所求仙境也多是蓬萊:「蜀女謝自然泛海,將詣蓬萊求師」 ( 《太平廣記·神仙》 ) ;對仙島蓬萊及蓬萊仙人的描述也很細致 : 「蓬萊山在海中,上有仙人,宮室皆以金玉為之,鳥獸盡白,望之如雲,在勃海中也」 ( 《山海經·海內北經》 ) ;「蓬萊隔弱水三十萬里,非飛仙無以到」 ( 《太平廣記·神仙》 ) ;「見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在八仙渡海口,存放著一顆樹齡達 1700 多年的巨棗樹,看到如此巨大的棗樹,那麼安期生所食巨棗大如瓜,也就不足為奇了。由此可見,「蓬萊」不僅成了仙境、神山的代名詞,而且凡人世間欲求而不得之物,似乎它那裡全有。
③ 關於蓬萊的傳說
一、「 蓬萊 」 仙名的形成
很早以前就有了「三山」或「五山」之說。「三山」即蓬萊、方丈和瀛洲,「五山」則還包括岱輿和員嶠二山。諸仙山又常以「蓬萊」概而名之,故可稱為蓬萊模式。中國以蓬萊稱謂的地名很多,但與昆侖一樣,蓬萊實際上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理想景觀模式,其最大特徵是島嶼。有意思的是,我們已經看到,蓬萊和昆侖這兩個屬於不同神話體系的仙境,都具有某些趨同化的特徵:高峻的山體,海洋所阻隔的島嶼,非羽仙不可及。這實際上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對其景觀理想的典型化、模式化的結果。
三神山的由來,實起於戰國。《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上》中記載:「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葯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雲。」《史記·武帝紀》記載:「建章宮中,建泰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
所說的三神山,不同的時間應有不同的所指。從《史記》、《漢書》的描寫看 , 古代渤海沿岸的人民,看到渤海中的海市蜃樓,不明白它的科學成因,以為海中真的有這樣一些島嶼。他們便到海中尋找,果然發現一些原來不了解的新島嶼。從蓬萊、方丈、瀛洲這些名稱看,應是古代東萊人所尋找的地方。
二、 蓬萊的神仙傳說
蓬萊地名,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與神仙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成了 「 仙境 」 的代名詞。
秦皇漢帝多次巡幸來此求仙、望仙;加之「蓬萊」地名由漢武帝賜名,蓬萊一時成為天下注目之地。古往今來,海市、蓬萊、蓬萊閣,一直與神仙傳說糾纏不休。宋代流傳於登州的「八仙過海」傳說,元末全真教結合教義對其「北五祖」的偶像宣揚,都擴大了蓬萊作為神仙福地在國內外的影響。明代產生的四大古典名著對仙境蓬萊都有提及,明清小說、話本、雜劇中也常提「蓬萊」之名,各地民間傳說中「蓬萊」更是神仙境界的代名詞,蓬萊與神仙的關系有了約定俗成的關系定勢。
時至今日,蓬萊民間還一直保持著神仙文化傳統,東方神話之都的美譽名甲天下。
④ 蓬萊市的地名來歷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渤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磯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老。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便慕名來到渤海海邊尋找神山,求長生不死葯。他來到蓬萊後,登高遠眺,大海上不見神山蹤影,只見海天盡頭有一片紅光浮動,便問身邊的方士:「那是什麼?」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島。」秦始皇大喜,又問:「仙島叫什麼名字?」方士倉促之間,無法應答,忽見海中有水草隨波漂浮,靈機一動,便以「蓬萊」作為回答:「蓬萊」者,「蓬草蒿萊」也。
漢武帝劉徹從16歲繼位起,就遍求方士,祈求長生不老。當他聽說渤海中有三座神山時,便於元光二年(前133年),興師動眾出巡蓬萊,尋找長生不老之葯。他甚至還想親自乘船渡海求仙,無奈天不作美,風濤十餘日,結果無功而返。
他為了能尋到神山,便在此專門修築了一座小城,每天登上丹崖山眺望大海,但是,他沒有秦始皇幸運,沒看到海市蜃樓,也沒找到長生不老之葯,就下令將他在海邊為眺望神山而修築的小城命名為「蓬萊」。從此,在山東半島北部便有了一個實實在在的人間蓬萊。
(4)蓬萊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蓬萊是山東省縣級市,由煙台市代管。位於山東省東北部、煙台市境北部,北臨黃海、渤海。
蓬萊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歷代名勝古跡100餘處。建於宋嘉佑六年(1061)的蓬萊閣和建於宋慶歷二年(1042)的蓬萊水城,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戚繼光故里、三仙山、海洋極地世界、八仙渡海口、艾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西苑動物園等旅遊景點。
歷史沿革
1、漢元光二年(前133),築蓬萊城;唐貞觀八年(634年)置蓬萊鎮,屬黃縣。神龍三年(707年)為登州治,升鎮為蓬萊縣。明、清為登州府治。
2、1913年廢府屬膠東道,1925年屬東海道,1928年直屬省,1938年屬北海專區。1941年析置蓬東縣,1942年復並入蓬萊縣。1943年析置蓬東北、蓬西北二行政區(縣級),1944年復並為蓬萊縣。
3、1950年屬萊陽專區。1958年黃縣、長島二縣並入,屬煙台專區。1961年黃縣、1963年長島縣析出復置。1967年屬煙台地區。1983年屬煙台市。1991年撤縣置市,由煙台市代管。
⑤ 古代的蓬萊島的傳說起於何時
公元前3世紀。
蓬萊是中國古代民間和道教傳說中著名的神仙住所和人間仙境。傳說公元前3世紀,中國的統治者秦始皇聽說這里生產一種長生不老的葯物,而且還有神仙出沒。於是他下令讓一個叫徐福的人,帶領著很多童男童女前往尋找神葯。
後來,中國道教就把該地作為聖地。而歷代朝廷也先後在這里建立了不少宮觀,蓬萊閣就是其中之一。蓬萊閣坐落在山東省蓬萊市城北海邊的山崖上,最早創建於1070年的宋朝。
(5)蓬萊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創建於宋嘉祐六年(1061年),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巡撫李戴於其旁增建了一批建築,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知府楊豐昌和總兵劉清和主持進行擴建,使其大具規模,後又得以多次修繕,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閣下面臨大海,建築凌空,海霧四季飄繞,素有「仙境」之稱。史載秦始皇、漢武帝都曾為尋求仙葯先後來此,傳說秦方士徐福受始皇之遣由此乘船入東海去求仙丹,著名的「八仙過海」神話故事傳亦在此。
自古為文人墨客雅集之地,歷來是道教煉士修真之境,閣之附近現存留歷代文人雅士觀海述景題刻二百餘處;登臨閣廊,舉目遠望,長山列島時隱時顯,東北海疆碧波連天,春夏之際,海市蜃樓時時光臨登州海上,使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
⑥ 蓬萊市是山東省縣級市,它的地名來歷是什麼
相傳,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干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老。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求大秦江山永固、個人長生不老,便慕名來到這里尋找神山,求長生不死葯。他站在海邊,眺望大海,只見海天盡頭有一片紅光浮動,便問隨駕的方士那是什麼,方士回答:「那就是仙
島。」秦始皇大喜,又問仙島叫什麼名。方士一時無法應答,忽見海中有水草漂浮,靈機一動,便以草名「蓬萊」做了回答。「蓬萊」者,「蓬草蒿萊」也。據說,蓬萊這個神山名就是這樣來的。
實際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萊」作為海上神山的名字就已經傳開了。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日岱興,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可見,秦始皇並不享有神山「蓬萊」的發明權。 「蓬萊」作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見於唐代杜佑的《通典》:「漢武帝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漢武帝確曾於元光二年(前133)東巡至蓬萊,說他望神山不遇,築一座小城命名為「蓬萊」,聊以自慰,這說法似乎可信:一、至今未見漢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萊」作為地名出現的;二、據清代《蓬萊縣志》載,蓬萊舊城鼓樓(址在今畫河橋西50米處)的前身,為古城東門,名「望仙」,為漢武帝登臨望海處。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蓬萊」作為神山名,是戰國時代的方士們首先叫響的;而作為實實在在的地名,則應當始於漢代。我們姑且相信是漢武帝把神山的名字送給了這方土地,為後人留下無邊福澤的吧。
⑦ 你聽說過蓬萊的哪些故事
八仙過海(神話傳說),八仙過海是一種流傳最廣的漢族民間傳說。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八仙分別為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⑧ 問山東蓬萊劉氏起源
蓬萊劉氏說法不一,目前還沒做過詳細的研究.歷史記載,漢武帝東尋蓬萊仙山不果"隨築城以為名",那時劉氏就生存於此地.劉氏目前在蓬萊分布較廣,大辛店\劉家溝\北溝\登州\紫荊山\蓬萊閣\南王\潮水\大柳行\村裡集\小門家\新港所有的鎮街道都有.比較集中的有劉家溝\大辛店等鎮.按你說的情況,你應該是大辛店鎮東院的劉氏族人.
⑨ 蓬萊地生魚的名字由來
地生魚又叫黃蓋鰈,比目魚的一種,地方名又稱當地生,地生魚,偏口魚,黃蓋,沙板,小嘴,沙蓋,等等
⑩ 蓬萊這個詞的由來拜託各位了 3Q
相傳,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宮闕,珠璣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老。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求大秦江山永固、個人長生不老,便慕名來到這里尋找神山,求長生不死葯。他站在海邊,眺望大海,只見海天盡頭有一片紅光浮動,便問隨駕的方士那是什麼,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島。」秦始皇大喜,又問仙島叫什麼名。方士一時無法應答,忽見海中有水草漂浮,靈機一動,便以草名「蓬萊」做了回答。「蓬萊」者,「蓬草蒿萊」也。據說,蓬萊這個神山名就是這樣來的。 實際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萊」作為海上神山的名字就已經傳開了。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興,二曰員嶠,三曰方丈,四曰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可見,秦始皇並不享有神山「蓬萊」的發明權。 「蓬萊」作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見於唐代杜佑的《通典》:「武帝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漢武帝確曾於元光二年(前133)東巡至蓬萊,說他望神山不遇,築一座小城命名為「蓬萊」,聊以自慰,這說法似乎可信:一、至今未見漢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萊」作為地名出現的;二、據清代《蓬萊縣志》載,蓬萊舊城鼓樓(址在今畫河橋西50米處)的前身,為古城東門,名「望仙」,為漢武帝登臨望海處。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蓬萊」作為神山名,是戰國時代的方士們首先叫響的;而作為實實在在的地名,則應當始於漢代,我們姑且相信是漢武帝把神山的名字送給了這方土地,為後人留下無邊福澤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