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馬島地質構造形成
養馬島」之名的由來有兩種傳說。一是公元前219年秋,秦始皇東巡,經芝罘沿海東進。一天正午,人馬來到莒島對面,只覺人困馬乏。突然,一陣風送來陣陣馨香、嘶嘶馬鳴。眾人放眼望去,只見島上峰巒迭翠,草木蔥蘢,一群駿馬在島上嬉戲。秦始皇情不自禁贊道:「好一個養馬寶島!」遂封此地為「皇家養馬島」。並下旨各地送馬派員,進島馴馬,專供御用。後百姓不滿秦始皇的統治,故去掉「皇家」二字,直呼為養馬島。
二是明朝初年,倭寇騷擾沿海一帶居民。為了避倭,莒島居民大量遷往內陸,一時土地空閑。因土質肥沃,防倭將士就利用此地養馬,因而留下養馬島之名。
俯瞰海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這片仙山瓊島的清靈與俊秀:島前海面寬闊,風平浪靜;島後群礁嶙峋,驚濤拍岸;東端碧水金沙,是優良浴場;西端水深浪小,成天然良港。透過觀瀾亭明麗的窗口,向四周眺望,只見海天一色,渾然天成,蒼茫的水面上漁帆點點,千舟競發猶如進入世外桃源。
島上有一個白馬雕塑,凌空騰飛、巍聳於30多米高的鐵塔之上的巨大白馬,這是養馬島的標志性建築,周圍是佔地7.2萬平方米的白馬廣場。廣場四周松柏翠綠,花團錦簇;水景牆瀑布流瀉;12生肖玉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巨大的秦皇雕塑,讓人依稀可見當年始皇帝的雄風。
白馬廣場東約1公里,就是佔地19萬平方米的養馬島賽馬場。這里先後承接了全國馬術賽、國際馬聯障礙賽、六運會馬術賽等11次國內外重大體育比賽,不但是一處重要的體育場所,還成為獨具特色的旅遊景點。每天,養馬島都舉行賽馬活動,還開展騎馬、古式馬拉車、射箭、射擊等活動。養馬島又成了聞名的體育賽場和旅遊景點。
島上海、陸、空交通方便,環島前路、環島後路橫貫全島東西,通海路與煙威公路、濱海路相接,距煙台火車站、港口30公里,距煙台機場22公里,處於大連、青島、煙台
養馬島海邊
、威海四個沿海開放城市的交叉點上。島西端建有萬噸級泊位碼頭,乘船可通往廣州、深圳、上海、大連等沿海各大城市
Ⅱ 煙台的名稱來歷
煙台是環渤海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山東省的重要城市之一,而且這里風景秀美,它南與黃海為鄰,北瀕渤海與遼東半島對峙,和大連隔海相望。而煙台這個名字的由來,卻要從明朝的洪武年間說起。
據明史記載,在明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1398年。為了加強海防軍事建設,和防止海上倭寇的侵擾,明朝開朝皇帝朱元璋特批建寧海衛(今牟平區)"奇山守御千戶所",同時在千戶所的北山,也就是煙台山的山頂修建了"狼煙墩台",用來烽火狼煙做為軍事通訊工程。
烽火台建成後被當地人土稱為"煙台",而流傳至今。圖中為烽火狼煙的主題建築,今天位於煙台山山頂位置。站在山頂便可遙望大海。
整個烽火台長四十五尺,寬三十九尺,高十九尺半。在當時燃料稀缺的情況下,最初的烽火台是用狼糞作燃料的。
當戍兵從烽火台上發現敵情後「晝則升煙,夜則舉火」,以此做為報警信號~
Ⅲ 「煙台」名字的由來
煙台市,因有煙台山而得名,且源遠流長。煙台山原無名,古為荒丘,三面環海,海拔53.5米,佔地7.07公頃,因位置在北海岸,當地人稱「北山」。
19世紀末,「北山」「拉旗山」「燕台山」「煙台山」混稱。1905年,煙台山建起燈塔,命名為「煙台山燈塔」。此後,其他名稱逐漸消失。到20世紀30 年代,統稱為煙台山,成了煙台市後來的標志。
(3)養馬島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煙台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位於東經119°34′~121°57′,北緯36°16′~38°23′。東連威海,西接濰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並與大連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衛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最大橫距214公里,最大縱距130公里。
總面積1.37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722.3平方公里。海岸線曲長702.5公里,海島曲長206.62公里。
煙台地形為低山丘陵區,山丘起伏和緩,溝壑縱橫交錯。山地佔總面積的36.62%,丘陵佔39.7%,平原佔20.78%,窪地佔2.90%。低山區位於市域中部,主要由大澤山、艾山、羅山、牙山、磁山、蛤㠠(山盧)山、嶛(山昔)山、昆嵛山、玉皇山、招虎山等構成,山體多為花崗岩。
Ⅳ 姥山島名字的由來是什麼呢
姥山當地人又稱母山、蒙山,諧音,意同姥。與姥山島相伴,還有兩座礁島,在碧波之間若隱若現,稱作鞋山,在巢湖中心,與姥山遙遙相望的還有一座姑山(同孤山),傳說「陷巢州、漲廬州」時期,焦姥的女兒與焦姥一道通知鄉鄰,女兒先焦姥一步奔走,跑丟了一雙鞋子,終又被洪水吞沒。後來,鞋子化作一對鞋山,女兒化作姑山,焦姥最終化作姥山。母女相望遙遙
姥山島遠景
Ⅳ 長島名字的由來
長島縣以長山得名,又稱長山列島,以前也被叫做廟島群島,長島早在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王朝就有記載,那時候它隸屬屬黃縣,唐代時歸了蓬萊縣,1929年設長山島行政區,隸屬山東省府。1945年8月,成立長山島特區,隸屬北海專屬。1949年8月長島解放後,仍設長山島特區。1956年5日,長島縣隸屬萊陽專區,後隸屬煙台專區。1963年10月恢復長島縣,隸屬煙台專區。1983年11月隸屬煙台市。
Ⅵ 牟平大窯鎮的歷史文化遺產名字的由來
我國已擁有各類世界遺產29處,其中文化遺產21處、自然遺產4處、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處。
自然遺產部分:武陵源歷史風景名勝區、九寨溝歷史風景名勝區、黃龍歷史風景名勝區、三江並流。
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部分:泰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武夷山。
文化遺產部分:長城、故宮、莫高窟、周口店 「北京人」遺址、秦始皇陵及兵馬俑、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 廟、孔府及孔廟和孔林、武當山古建築群、拉薩布達拉宮、平遙古城、廬山、蘇州古典園林、麗江古城、皇家園林頤和園、皇家祭壇天壇、重慶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洛陽龍門石窟、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寢、大同雲岡石窟。
1 自然遺產
2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
3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是指自然和文化價值相結合的遺產。
漢朝,因地處牟山之陽平緩地而得名。漢初(公元前206年),於今縣境設東牟縣,為青州東萊郡隸。
東漢建武五年(29)平齊地後,廢弘德縣,復名東牟縣。永平二年(59),割東萊郡東牟等縣入琅琊國。
三國時魏仍設東牟縣,青州東萊郡隸。
晉初(265)撤東牟縣,以其地並入治所在今福山區的牟平縣。
東晉未至南朝劉宋初年,一度為甫朝政權收復,旋又淪為北魏。在此期間,今牟平縣地先屬治在今福山區的牟平縣,繼屬治在今黃縣境的牟平縣(《太平寰宇記》謂在黃縣東七十三里,馬嶺山南)。北齊天統四年(568)分牟平縣地置文登縣後,今縣地改屬光州文登縣。
隋統一後,今牟平縣地仍屬文登縣,惟文登縣改隸萊州,後又更為隸東萊郡。
唐初,今牟平縣地仍屬文登縣。武德四年(621)於文登縣置登州,貞觀元年(627)州廢縣存。貞觀二年,省設治於今黃縣境的牟平縣。麟德二年(665)分文登縣地復置牟平縣,治漢東牟縣城,即今縣治,是為漢牟平縣名,移至漢東牟縣,即今縣之始,亦為今縣地定設牟平縣治之始。如意元年(692)重設登州於黃縣境,後移治蓬萊縣,牟平縣隸屬不變。天寶元年(742)登州改名東牟郡。乾元元年(758)復稱登州。 五代至宋,均沿設牟平縣及登州。宋時登州又別稱東牟郡,屬京東路。 「靖康之變」後,金扶立劉豫偽齊傀儡政權,京東路地為齊所轄。齊阜昌二年(1131),於登州牟平縣治,別置寧海軍。阜昌八年(1137),金廢齊,寧海軍為金直接統治。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寧海軍為寧海州,治所仍在牟平縣,轄牟乎、文登二縣,山東東路隸。 元沿設寧海州,仍治於牟平縣城,轄牟平、文登二縣。初隸於益都路,繼隸於淄萊路,至元九年直隸於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以牟平縣省人寧海州,僅轄文登縣,州治不變,但改隸於萊州府。洪武九年復登州府,寧海州隸。萊州、登州初屬山東行中書省,繼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
清時(1644-l911),沿襲明建置。
1914年,改稱牟平縣。
1994年7月2日,撤銷牟平縣,設立牟平區和萊山區。
1992年4月25日,撤銷牟平縣武寧鄉、大窯鄉、龍泉鄉、莒格庄鄉,分別設立武寧鎮、大窯鎮、龍泉鎮、莒格庄鄉,分別設立武寧鎮、大窯鎮、龍泉鎮、莒格庄鎮。1992年12月26日,撤銷牟平縣玉林店鄉、院格庄鄉、埠西頭鄉,分別設立玉林店鎮、院格庄鎮、埠西頭鎮。 。
1996年5月24日,撤銷牟平區王格庄鄉、劉家夼鄉,設立王格庄鎮、劉家夼鎮(魯政函民字[1996]24號)。
1998年底,全區轄15鎮,即埠西頭鎮、觀水鎮、院格庄鎮、寧海鎮、養馬島鎮、大窯鎮、姜格庄鎮、玉林店鎮、莒格庄鎮、龍泉鎮、水道鎮、劉家夼鎮、王格庄鎮、高陵鎮、武寧鎮,共608個行政村。
宋初,一初姓來此定居,以燒窯為業,得名初家窯。1958年,將原大窯劃分南北兩村,此村居北為北大窯。
大窯鎮隸屬於山東省煙台市牟平區,在牟平區北部,牟平城東側北臨黃海。面積86平方公里。該鎮政府網站顯示[7],該鎮有人口3.22萬人。轄45個行政村、61個自然村。耕地面積2395公頃。自然地理環境優越,有山有海,有丘有泊,以泊為主。以駐地村命名,1992年撤鄉設鎮。
所謂歷史文化遺產是指具有一定歷史意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存在歷史價值的文物,其主要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首先牟平大窯鎮的名字由來是:宋初,有初姓在此定居,以燒窯為業,得名「初家窯」。明初,王姓由雲南遷來後,人口不斷增多,成為大村,更名為「大窯」。
除了名字有來歷外,古跡有 蛤堆頂 新石器時期遺址。位於牟平大窯鎮蛤堆後村南台地上,面積約5萬平方米,早年,這里因地勢隆起呈頂狀,土中含有大量蛤皮,故稱蛤堆頂。蛤堆頂遺物暴露已久,除大量貝殼外,尚有獸骨、木
炭粒、紅燒土,以及出土的石器斧、鏟、鑿、紡輪、磨棒、礪石等;陶器有鼎、釜、紡輪、網墜、支座等;骨器有錐、針、笄等。文化層的堆積一般為1~3米。該
遺址1962年被發現後,經各級文物考古部門考察鑒定屬於新石器時代,距今約7000年左右。它是研究新石器時期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被列為山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Ⅶ 二郎山名字的由來
二郎山因「二郎擔山趕太陽」而得名。
二郎山景區位於素有「北國小江南」之譽的舞鋼市,地處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腹心地帶,是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有自然、人文景觀100餘處,集休閑度假、康體養生、戶外拓展於一體。
景區依山而建,臨水而立,偎依市區,山、水、林、城渾然一體,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漫步於驚險刺激的水上吊橋之上,顫顫悠悠給人以飄飄欲仙之快感;徜徉於中國最長最美的水上古棧道之上。
(7)養馬島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二郎山景觀:
一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4A級景區,二郎山。
一水:建國後治淮第一壩、河南省十大美湖,石漫灘。
一人文:二郎神文化。
四絕:亞洲規模最大的水燈盛會、中國最長最美的水上古棧道、中原最驚險刺激的水上吊橋、豫南最大的音樂噴泉和水幕電影。
六娛:竹排漂流、鳥藝表演、少數民族風情表演、傣族潑水節、篝火晚會、龍舟競賽。
八大基地:國際龍舟競賽基地、全國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中國旅遊信息報攝影基地、河南省皮劃艇訓練基地、河南省詩歌創作基地、河南省環境最美的拓展訓練基地、河南省環境最美的商務培訓基地、老年養生基地。
Ⅷ 中國四大海的名字由來
渤海: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的增加、漁業的興起以及沿海一帶海洋災害的不時發生,人們開始把海域加以命名區分。據史料記載,在戰國時曾一度把現在的渤海海域稱為「渤海」;到了秦代,又將渤海改稱為「勃海」;東普十六國時再次稱為「渤海」。在春秋時也有把渤海稱為「北海」的。
黃海:是太平洋的邊緣海。在中國與朝鮮半島之間。南以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流入的各河攜帶泥沙過多,近岸海水呈黃色,故名。
東海:從字面上就可看出是因其位於大陸之東而得名。
南海:因位於中國南邊而得名。
Ⅸ 山東蓬萊島名稱的來歷
蓬萊島之名源於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相傳為秦始皇命名,「蓬萊」者,「蓬草蒿萊」也,也就是島上蓬草叢生的意思。
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島上幾乎所有東西都是白色,仙境一般,宮闕是用黃金白銀做的,珠釺之樹到處都是,果實都很好吃,吃了能長生不老。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求大秦江山永固、個人長生不老,派使者慕名來到這里尋找神山,求長生不死葯。他站在海邊,眺望大海,只見海天盡頭有一片紅光浮動,便問隨駕的方士那是什麼,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島。」
秦始皇大喜,又問仙島叫什麼名。方士一時無法應答,忽見海中有水草漂浮,靈機一動,使以草名「蓬萊」做了回答。這便是蓬萊島的由來。
(9)養馬島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蓬萊島的地理位置
蓬萊由仙山的名字變成了實際地名。唐神龍三年(707),蓬萊升鎮為縣。1991年11月30日,撤銷蓬萊縣,設立蓬萊市(縣級),現蓬萊市由煙台市代管。
蓬萊地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1.7℃,年平均日最高氣溫28.8℃,年平均日最低氣溫-2.3℃,極端最高氣溫38.8℃,極端最低氣溫-14.9℃,年平均降水量664mm,年平均日照量2826小時,無霜期平均206天,相對濕度65%,年均風速5.2米/秒,無洪水,不受台風影響。
蓬萊市地處膠東半島最北端,瀕臨渤、黃二海,東臨煙台,南接青島,北與天津、大連等城市及朝鮮半島隔海相望。
蓬萊島地處渤海、黃海之濱,其地勢南高北低,屬山前沖洪積、丘陵剝蝕平地為主的地帶,平均海拔高度在15-25m之間,市內的主要地層結構為強風化玄武岩層,持力層的容許承載力一般為300Kpa。
Ⅹ 養馬島馬埠崖村名由來
養馬島一名其實只是清代以來的俗稱,它的本名叫做莒島。島東南方向陸地上傍海有個村子,叫莒城。莒島與莒城在地理和名稱上都存在著對應關系,它們當初究竟因何命名?
話說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吞並周邊鄰國後,將原西部鄰國遺民如牟人遷往齊國東部邊境,而將原東部鄰國遺民如萊人遷往其西部邊境。有人推測,莒城和莒島很可能是當時莒人東遷後的一個定居點。然而,終究是因為時間久遠的關系,難有文獻和考古發現的證明。
莒島後被俗稱為養馬島有兩層原因。首先是島上確可能曾經養馬。膠東海島中的荒地被作為馬場,有實例可征,如黃縣的屺坶島,明代永樂年間曾有幾十傾土地被賜給山東備倭都指揮使衛青作牧馬場。養馬島內的村子「馬埠崖」,其地水深岸闊,而地名又很像是裝運馬匹的埠頭。在清代馬場廢棄後,還能延續養馬島的名字,則可能要歸因於始皇帝的影響力了。牟平城東四十里有系馬山,北宋太平寰宇記雲:「古老相傳:始皇游此山,攬草系馬,至今山中草春生,並皆垂屈,若人系結之狀,俗雲系馬礎。」養馬島對岸戲山,明代焦志又稱為憩山,傳說始皇帝曾在此駐蹕,故名。到了清同治重修州志,恐怕是由其近傍的「養馬」島名產生靈感,人們把系馬山的傳說移植到戲山,於是戲山又被改為系山,秦皇系馬;反過來,養馬島秦皇牧馬,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這樣,養馬島雖然再不曾養馬,可這一名稱卻經由秦皇牧馬的傳說而在民間記憶中永久地固定下來。
養馬島又被當地人叫做「象島」,島東北隅海中,有一塊巨大的礁石,像一頭飲水的大象,故名。
地方文獻記載的莒島最早的歷史事件發生在金朝末年,自楊安兒率領紅襖軍進入登萊地區開始,流寇、官兵、地方割據勢力互相攻伐,半島充滿殺掠和相伴生的飢饉。有海水阻隔的莒島便成為寧海州人躲避兵燹的絕好場所。此時,一位十幾歲的少年應勢而生,擔負起了率眾保衛莒島的重任。少年英雄名叫孫海,可惜因為時代久遠,記載太簡略,對他沒有細致描述,只說他「聰明勇捷」,才十七歲就以軍功任牟平縣令,累遷至寧海州同知。
島上歷史人物還有明代的張惠。張惠,字天澤,養馬島西張家莊人。弘治乙丑進士,歷陝西咸寧知縣,工部主事。嘉靖二年以郎中升河南彰德府知府。為人「賦性廉峻,不畏強御」,奏革轄境內臨漳王府鎮國將軍祿米三分之一,謫其家人七人充邊。然而得罪了藩王的張惠也被降職為河東鹽運同知,在憤恚中去世。
竊以為,我們該為之塑像紀念的應是這樣土生土長的優秀人物、海島的守護者,而不是某某帝王虛無縹緲的神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