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照為何而得名
日照歷史源遠流長。夏、商時期屬東夷。《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說,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東夷之士」。今秦樓街道馮家溝村東南有姜公台,傳說即為太公釣魚處遺址。
西周到戰國前期屬莒國。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後,封少昊之後裔為莒國君,定都今莒縣城陽。公元前431年,莒國被楚所滅.歷經滄桑沿革,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置日照鎮,屬莒縣,取「日出初光先照」(據乾隆年間《日照縣志》記載)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金(南宋)翰林日照狀元張行簡在祝賀日照由鎮升縣時寫到:
"大定二十四年,聞莒州升日照鎮為縣。喜不自勝,欣然命筆。
《山海經》曰:「琅琊台在渤海間,琅琊之東」 。《紀年》亦雲:「東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鰲背負之山也,浮游海內,不紀經年。惟女媧斬鰲足而立四極,見仙山無著,乃移於琅琊之濱」。念我日照,雖偏居海隅,卻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勝,背依泰沂,懷抱東海,更兼仙山飄渺,河流縱橫,自古為日神祭祀之地,黃老成仙之鄉。河上公、 安期生、於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漢武到此尋仙訪道,可謂盛極一時也。
日照之名,始於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題字雲:「雲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無,日照台前台後勝景台上有」,「日照」之名蓋出於此,謂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日照歷史悠久,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日照兩城,是亞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時期屬東夷,西周到戰國前期屬莒國。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設日照鎮,屬莒縣,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設日照縣,屬益都府莒州,明代屬青州,清代屬沂州。民國時期,先後屬膠州道和琅琊道;1928年撤道,直屬山東省政府。1940年3月,中共領導的日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次年8月隸屬濱海專員公署。新中國建立後先後劃歸沂水行署、膠州行署、臨沂行署。1985年3月撤縣建市,1989年6月建地級市,1992年12月設區帶縣。陶文化源遠流長。在日照境內目前發現的800多處重要的龍山文化遺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類。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質陶和烏黑光亮的細泥質陶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麵為主,有的飾弦紋、劃紋和縷孔。如兩城鎮遺址、堯王城遺址、東海峪遺址、丹土遺址所出土的各類黑陶製品均製作精細、美觀,特別是東海峪遺址出土的蛋殼黑陶高柄孔杯,無釉而烏黑發亮,胎薄而質地堅硬,其壁最厚不過1毫米,最薄處僅0.2毫米,重僅22克,製作工藝之精,堪稱蓋世一絕,系珍貴文物。
日照是中國遠古時期的太陽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陽文化起源地之一。歷來有太陽崇拜的習俗。
據考證,《山海經》中記載的羲和祭祀太陽的湯谷和十日國就在日照地區。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上的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太陽神石、太陽神陵、大羿陵、老祖象、東方神龍、老母廟、石雞、石椅、石磨、日晷等與太陽崇拜有關的遺跡。莒縣凌陽河出土的「日火山」和「日火」陶文以及陶器上出現的大量太陽紋,都充分證明日照地區東夷先民的太陽崇拜傳統。《後漢書,方術列傳,趙彥》記載:莒有五陽之地:城陽,南武陽,開陽,陽都,安陽等地名,都是古莒國太陽崇拜的直接證據。莒縣博物館蘇兆慶先生在「夷人崇日與秦始皇東巡琅琊」一文中說:「特別是東夷民族對太陽神的崇拜更有其悠久歷史傳承,不少有關太陽來歷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於民間」,「主要崇拜太陽的少昊羲和族,居住在湯谷(亦稱暘谷)一帶,是太陽神賜福下民的聖地」。「用史跡和考古資料對這些古代神話進行印證,可能湯谷就在東海之濱的琅琊一帶。這里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掌握了用日出方向判斷四時,並將這種原始歷法用於發展農業和航海事業」,「祭日活動,解放之初,莒地依然流行」。
❷ 日照名稱的由來
1087年(宋元佑二年)置日照鎮,屬莒縣,日照之名始於此。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始設日照縣,屬益都府莒州。元明沿襲。清屬沂州府。
日照海岸位於黃海中部,岬灣相連,北起甜水河口,南到綉針河口,全長 168.5 公里,屬於比較平直的基岩沙礫質海岸。海岸線上有石臼灣、佛手灣兩大天然港灣與日照港、嵐山港組成的日照港群。近陸島嶼有桃花島、出風島;遠有平島、達山島和車牛山島組成的「前三島」,面積 0.42 平方公里。
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 4358 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中南部有 7 條互不銜接的山脈,走向各異;東部屬膠東丘陵。海拔 500 米以上的有 39 座。
(2)日照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日照,那是一座文明的、生態的、安全的港口城市!」如今,鮮明的城市特色已經成為外地人談起日照的「第一印象」。
日照瞄準環境、秩序、道德風尚三大重點,聚全民之智、舉全市之力推進創城,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文明秩序大為改觀、市民素質顯著提升,發生了全方位、深層次的空前巨變,利民惠民為民目標得以實現,群眾滿意度獲得感不斷增強。
2017年9月初,日照入選2017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位列全國第34位。
9月19日,日照捧得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
10月9日,日照市東港區入選2017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嵐山區入選2017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2017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10月10日,日照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10月12日,日照莒縣、五蓮縣成功躋身國家園林縣城。
2017年11月14日,榮膺「全國文明城市」桂冠。
❸ 山東日照名字的由來
唐、宋屬密州。宋元佑二年(1087年)置日照鎮,屬莒縣,日照之名始於此。
日照,位於黃海之濱、山東半島東南側翼,東隔黃海與日本、韓國相望,西靠臨沂,北連青島、濰坊,南接江蘇省連雲港,全市陸域面積5310平方千米、海域面積6000平方千米。
下轄東港區、嵐山區、莒縣、五蓮縣2區2縣以及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山海天旅遊度假區,有55個鄉鎮、街道,1944個村居,2018年末戶籍總人口306.65萬人。
(3)日照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日照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日照市位於東經118°25′~119°39′,北緯35°04′~36°04′之間,地處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山東半島東南部。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隔海與日本、韓國相望。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總面積5359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五蓮縣境內馬耳山,海拔706米。
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佔總面積的17.5%,丘陵佔57.2%,平原佔25.3%。日照地處海濱,境內地貌類型多樣,有平原、山丘、水域、濕地、海洋等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