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洪澤湖的由來 簡短些
洪澤湖,中國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後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澤湖。1128年以後,黃河南徙經泗水在淮陰以下奪淮河下遊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瀦水,原來的小湖擴大為洪澤湖。
『貳』 淮安一些地名的由來
夏商周時期
市境已獲相當程度的開發,「交通灌溉之利甲於全國」,既有邗溝(即淮揚運河)溝通江、淮,又有陸上幹道—善道通達南北,故成為春秋戰國列強爭奪的重要地區,先後為吳、越、楚所有。
秦漢時期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市境始置縣邑有淮陰(今淮陰區碼頭鎮)、盱眙(今盱眙縣城北)、東陽(今盱眙縣馬壩)。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淮安人民蜂起響應。著名軍事家韓信即於此時仗劍從戎,立下赫赫戰功。西漢年間,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漣水縣西)、射陽(今楚州區東南)、富陵(今洪澤湖中)等縣。秦漢時期,境內農業生產條件特別是灌溉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東漢末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今洪澤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護農田,並修破釜塘灌溉農田。鐵制農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廣,故雖迭經戰亂農業生產仍有較大發展。同時交通運輸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築的馳道自境內穿過,陳登則築邗溝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內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繁榮,文化也發展到較高水平,漢代興起家學和私學,並涌現出一批文學大家,如漢賦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魏晉南北朝時期
市境長期處於戰爭和對峙的前沿。長年戰亂帶來的是「江淮之間,赤地千里」的凄慘景象,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值得一提的是,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
隋唐五代時期
境內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和重新繁榮。其間大運河的開鑿和淮北鹽場的建灘對市境的繁榮產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業年間,自洛陽至揚州的漕運(供給皇糧的水上運輸)要道——大運河鑿成,境內則成為漕運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設置官署,委派大員掌管、督辦漕運。唐初,漣水成為全國四大鹽場之一。為運銷淮鹽,垂拱年間開運鹽河,淮安鹽運又興。楚州(治今楚州淮城)、泗州(治今盱眙縣城對岸)成為運河沿線的兩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譽為「淮水東南第一州」。
宋元時期
北宋年間,境內較為太平,漕運、鹽運得到進一步發展。政府鼓勵墾殖,修復和增建灌溉設施,引進推廣「占城稻」。「黃柑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正是這一時期的生動寫照。南宋和金、元對峙時期,市境再度成為前線,遭受兵火的長期荼毒。經歷長期戰亂,市境一片凄涼。而由黃河奪淮帶來的頻繁水災,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蕭條。宋元時期,境內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發展,府、州、縣學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頗多,如著名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主修《奉元歷》的著名盲人天文歷算家衛朴,開明清寫意畫先河的著名畫家龔開,《畫鑒》作者、著名書畫鑒賞家和理論家湯卮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題刻,其中不乏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趙孟兆頁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時期
境內置淮安府。明永樂年間,淮安漕運又興,清江浦開始興起。明中葉以後,黃河全流奪淮,境內水患愈演愈烈,農業衰落,魚米之鄉的盛景不再。明清兩朝都委派大員駐淮治河。以清江浦河軸心的兩淮城市扼漕運、鹽運、河工、榷關、郵驛之機杼,進入鼎盛時期,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線上的「四大都市」。兩淮城市的繁華,帶來了人文薈萃的局面。明清兩朝僅山陽(今楚州)一縣就有進士200餘人,河下鎮還出了狀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話。這里還產生了《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著名經學大師閻若璩,「揚州八怪」之一的花鳥畫家邊壽民,中醫四大經典之一《溫病條辨》的作者吳鞠通等一批名人。
民國時期
淮安府撤銷,市境大部始屬淮揚道,後屬淮陰行政督察區。境內漕、鹽、河、榷之利皆失,進一步衰微。而長年戰亂又給剛剛興起的近代交通運輸業和工礦業以沉重打擊。中國共產黨組織於1927年成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境內成為重要的根據地和解放區,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華中軍區、蘇皖邊區政府等都曾駐節境內,劉少奇、陳毅、黃克誠、彭雪楓、鄧子恢、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人民軍隊高級將領都曾在此戰斗過。淮安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勛。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陰專區。
建國後
幾經調整,至1971年今市境始全屬淮陰專區。1983年,淮陰專區改為淮陰市。1987年,轄縣淮安、宿遷改為縣級市。1996年8月,宿遷、泗陽、沭陽、泗洪四縣(市)從淮陰市析出,成立地級宿遷市,同時灌南縣劃歸連雲港市。2001年2月,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原縣級淮安市改為淮安市楚州區,原淮陰縣改為淮安市淮陰區。
有著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淮安,曾是南船北馬交匯之地,清乾隆年間盛極一時,與運河沿線的揚州、蘇州、杭州並稱為「四大都市」,並享有「壯麗東南第一州」之譽。
『叄』 盱眙名稱的由來
據《盱眙縣志》載,盱眙縣名來歷共有以下三種說法:
因山命名法,即盱眙縣是以境內的盱眙山命名的。《清史稿·地理志》也持這種說法,說「盱眙東,盱眙山,縣以此名。」
字義命名法,即盱為張目,眙為舉目,城建山上,可以望遠。《讀史方輿紀要》和《古今地名大辭典》則持這種說法。
單字還音說。即盱眙是古吳國的「善道」,吳音和中土音不同,它是由吳音的「善道」音轉為「盱眙」的。
以上之說,經考證,字義命名說是難以成立的。至於單字還音說,只見俞正燮一人見解。盱眙歷代縣志和其他輿地著作均無此記載。以語音變化確定一個縣名,並不多見。
至於「張目為盱,舉目為眙,城居山上,可以眺遠」的說法,主要來自南宋以前的《盱眙圖經》,不是建縣初期所雲,而是後人所講。明萬曆《帝里盱眙縣志》、清朝乾隆《盱眙縣志》均說:「後人雲郡在山上,可以眺遠,因是以得名雲」,這正是合理的解釋。
上述為《盱眙縣志》的原文,除否定了單字還音說之外,肯定的「郡在山上,可以眺遠,因是以得名」,應該說還是認同了「張目為盱,舉目為眙」的說法。查閱《辭源》,眙字除地名盱眙讀Уi外,舉目為「眙」的眙,應讀Chì,有直視、注視、驚視、愕視的意思,因此舉目為眙作為盱眙縣名,不僅「字義命名說是難以成立的」,而且讀音也不對,因此,三說全部不成立。
翻開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地圖集》,在「黃河長江流域傳說中的原始社會分布」及夏代、商代、西周,在淮河洪澤湖等地都標注了「淮夷」,在沂沭河流域標注了「五夷」,山東半島標注了「萊夷」。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譚其驤主編的《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夏時期全圖」,在淮河流域標注「五夷」,「商時期全圖」則改為淮夷,沂沭河流域標注「人方」。「西周時期全圖」淮河仍標注淮夷。「春秋全圖」淮河則標注「徐夷」。
中華民族發端於黃河中游,向來以「得中原者得天下」自居,而把周邊的民族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辭源》解釋夷為中國古代居住在東部的民族。東夷有九夷之說:萊夷、淮夷、島夷等等,以地方而論,居住在徐地域、徐國的就應稱為「徐夷」了。
譚其驤《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夏時期圖說」稱:夏時期夏族之東分布著許多夷族。啟子太康、仲康,仲康子相時,國家統治權曾落入東夷首領後羿、寒浞、浞子澆、豷之手,至相子少康滅澆,少康子杼滅豷,夏室中興。
「商時期圖說」稱:武丁傳三代五王至武乙時「東夷寖盛,分遷淮岱,漸居中土」。至其孫帝乙、帝乙子紂時屢征夷方,雖取得了勝利,國力因之虛耗。
「西周時期圖說」則說: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厲王死,太子即位,是為宣王。西北與嚴允、諸戎交戰,又用兵於東南淮夷、徐戎。
夏商周時期的圖說展現了東夷發展的歷史,想不到嫦娥的老公後羿也是東夷人。東夷如何滅亡的,史書不載,但地域應為淮河流域。在歷史更替過程中,至秦設盱眙縣時,「徐夷」作為歷史被保留下來,為避免某種限制,以盱眙代替了徐夷,只不過徐夷Xúуí改變了聲調變成盱眙Xū уí,而保留了歷史的信息。
另一種可能是來源於「徐邑」。徐國的范圍包括盱眙,徐國首都和城市就是徐邑了。像河南的夏邑、鹿邑,分別是孔子的祖籍和老子故里,河北的高邑、武邑、山東的昌邑、臨邑、平邑,陝西的旬邑等等。但徐夷、徐邑是分別指徐地的民族和城市。因此,盱眙縣名來源於徐夷可能是一種合理的解釋。
『肆』 淮安是有什麼來歷的用1~1O句話來講一講 用一些說法來描述一下淮安的來歷
江蘇省淮安市,古名:淮陰、楚州、清江浦、清江、清河、古楚,位於江淮平原東部,地處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長三角城市群22城市之一,是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成員市。淮安市屬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帶,市區東距黃海海岸線僅100多公里,通達億噸大港--連雲港港港和大豐港兩個沿海開放港口均僅需1.5小時。京杭大運河與古淮河在淮安交匯,市境內有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 市境長期處於戰爭和對峙的前沿。長年戰亂帶來的是「江淮之間,赤地千里」的凄慘景象,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值得一提的是,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 追問: 我想知道淮水安瀾的說法《淮水安瀾》淮水安瀾即 淮安 名字的由來說法對啊 回答: 安瀾,一詞的意思是水波平靜,比喻太平。 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直瀆、破釜以東, 淮陰 鎮下流雜100戶置 淮安 縣,「淮安」之名始見。是淮安最早的出處! 淮水安瀾:近60年來,淮河兩岸兒女歷經艱苦奮戰,在被稱為「最難治理的河流」上書寫著新的傳奇。如今,淮水安瀾,功在禹上
『伍』 洪澤湖的湖水來源與何處
洪澤湖正常蓄水位13米時,相應水面面積2069平方千米,蓄水量31.5億立方米。湖水的來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補給,流注洪澤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蘇北灌溉總渠是洪澤湖分泄入長江入海的主要河道,湖水同時為蘇北1800萬畝農田和沿海鹽鹼土改良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洪澤湖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航運、供水、調水、發電、水產養殖等綜合功能的大型湖泊型水庫。
『陸』 江蘇名稱的由來
江蘇:
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東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兩浙西路和淮南東路;元屬江東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東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江蘇省,為江蘇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蘇北行署和蘇南行署,後合並恢復江蘇省,省名至今未變。
江蘇簡介
江蘇簡稱蘇。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地處長江下游。京杭大運河縱貫全省南北。全省面積10萬多平方公里。人口7000萬左右,有漢、回、滿等民族,是中國人口最密的省份。省會南京。
江蘇歷史悠久。春戰秋國時分別屬吳、楚等國地,漢時屬徐、楊二州,元屬河南和江浙中書省,明直隸南京,清置江蘇省。長江以北稱蘇北,長江以南稱蘇南。江蘇省是我國地勢最低平的省份。全省十之八、九為平原。蘇南太湖、蘇北洪澤湖周圍水網密布,有「水鄉澤國」之稱。屬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
江蘇氣候溫和 ,土地肥沃,勞力充裕,商品經濟發達。盛產稻、麥、棉、蠶、魚等,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江蘇交通發達。長江航線和京滬鐵路干線在南京交匯,內河航運密如蜘蛛網,航空線路發展十分迅速。
江蘇名城眾多。建城歷史大多已有1500年左右。其中南京、鎮江、常熟、徐州、淮安、揚州、蘇州等已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跡遍布全省,是中國旅遊業比較發達的省區之一。風景名勝主要有太湖、南京鍾山、中山陵、雨花台、揚州瘦西湖、蘇州拙政園、虎丘、無錫黿頭渚、鎮江三山、宜興三奇、連雲港花果山水簾洞等
『柒』 洪澤湖湖古代的名稱
洪澤湖古稱「破釜塘」。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煬帝楊廣從洛陽乘龍舟游幸江都,一路乾旱,經過「破釜塘」時,喜逢大雨,水位大漲,一望無邊,他一時興起,就將破釜塘改為洪澤浦,洪澤之名由此而來。到了唐朝,又改稱洪澤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