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吳川徽這個名字怎麼樣
7 吳 天數 8 辛金 吉
人數 10 癸水 凶
3 川 地數 20 癸水 凶
17 徽 和數 27 庚金 凶
這個名字格局極差,凶放大,人是小聰明,且ABA結構不建議用,就說這些吧。有問題私信我。
B. 吳川古代傑出人物
吳川歷史名人:
劉承忠
元代吳川人(生卒年月不詳)。元朝未年任江淮指揮使。當時江淮地區(今江蘇、安徽一帶)大旱,蝗蟲終被撲滅,為江淮人民立下大功。元亡後,承忠投河而死。江淮人民為紀念他的功績,尊他為"劉猛將軍",建廟祭祀。清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詔令全國各省、府、州、縣、建"劉猛將軍廟",每年春秋祭祀。
林廷獻
(1454~ 年)字公器,吳南峰,明代吳陽霞街人。曾受業新會陳白沙先生門下,學問大進。24歲中舉人,27歲弘治庚戌科(1490年)中進士。初任永嘉縣知縣,適遇天大旱,林延王獻反對求神禱雨,倡率群眾興修水利,灌溉農田,解除旱患。每遇災年,則開倉賑濟。重視文教,開拓學宮,文風大振。升任蘇州同知時,永嘉人民拘留拜送,並建生祠,奉祀追思。蘇州同知任上,勵精圖治,廉潔守身。解糧上京時,不傷民財,迅速完成任務。奉命監造夏周二公祠,僅花極少費用,不到兩個月就完成滿竣工。奉命清理崇明沙田丈量工作,革除舊習,頒發新規。並嚴厲革除織造陋規,大大減輕群眾負擔。在任三月,因母喪丁憂在家。後補建昌同知,公正廉明,精兵簡政,成績昭著。離職後,當地百姓建立生祠敬祀。
林延王獻生平勤學守信,淡視功名富貴。其精通理學,深受陳白沙器重,親筆寫了"擊玉又敲金,思君對我吟;江門臨水坐,明月二更深"中堂一幅贈與林延獻。清代翰林陳蘭彬曾在其上加記題跋,現在復制木刻橫幅留存。晚年著有《南峰詩集》木刻本,現已失存。
歐光宸
( ~年)博鋪鎮人,出身書香世家,明天啟七年(1627年)丁卯科舉人。明崇禎七年(1634年),考授知縣,候任期間在家鄉茂山書院招聚生徒講學。對貧苦學生,免收學費,生徒日增,文風昌盛。明崇禎十七年,(即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關,定都北京。順治四年(1647)清兵南下,佔領高、雷、廉、瓊各州縣,清延宮吏瓷意壓迫搜刮,強令百姓剃發,因而群眾激憤,民心大變。
當時南明史部侍朗洪天擢授高州軍門,招兵往海南擬圖恢復。順治四年四五月間,吳川楊浮八(塘雞村人)、姚起岩、茂名周冤等百餘人,不甘受壓迫,投奔海南,以圖"反清復明"。他們在同往海南途中,聯絡信宜、茂名、遂溪、廣西各地好漢,准備舉事。茂名的李振璽、遂溪的鄭良哉、吳川北丹的鄭淑真、山口的龍泉劍紛起響應,聚集數千人,開展反清斗爭。公推歐光宸為"盟主"。先後攻佔梅艹錄及吳川縣城吳陽,將清政府的海防同知、知縣、巡捕、教官、縣丞等盡皆殺掉,並破獄開倉,聲威極盛。南明永曆帝封授歐光宸為海南盟軍道按察司副使。
當時,吳川分屬兩個朝庭,東水屬清、西水屬明。歐光宸率眾集結博鋪與清兵相抗。不久,清將汪齊龍因內訌被殺,吳川全縣復明。此後,明清進行拉鋸戰,自順治四年二月起至順治十二年正月止(1647~1655年),吳川次反復,即4次"歸清",4次"復明"。順治十年(年)八月,清平南王尚可喜部屬副總兵陳武、參將李雲珍發兵攻打化州、吳川、散捉亂搶,十室九空,男女被殺千餘人,歐光宸在這次戰役中被俘,解至高州城,知府勒索贖金800兩銀,光宸寧死不屈,慷慨就義。
林聯桂
(1774~1835年)初名家桂,字道子,又字辛生,塘掇新村(今田頭屋村)人,博學能文,才思敏捷,對客成詩。嘉慶六年(1801)拔貢,九年(1804年)中舉。以後長寓京師,廣泛交遊,與黃玉衡、黃培芳、張維屏、譚敬昭、吳梯、黃釗等合稱"粵東七子",日常吟詩自樂。道光八年(1828年)聯桂53歲,始中進士,任湖南綏寧知縣。任上,因虎奚書院經費不足,修俸甚薄,捐出自己薪俸,添置田租20石,並多方設法為書院充實基金,拓建院廊兩所,親為肄業學生講課。綏寧縣志已90年未修,聯桂即組織人力,主持續修。後實授新化署晃州直棣廳通判,歷任政聲卓著,極受上級器重。最後調任邵陽,死在任上,終年62歲。
林聯桂生平著作很多,有《見星廬詩稿》正續共22集、《見星廬古文》3集、《駢體文》2集、《文話》、《賦話》、《詩話》、《館閣詩話》、《作史韻話》、《講學偶話》、《續清秘述聞》、《日下推星艹錄》等。尤其工詩,清代名詩人及詩論家趙翼評他的詩說:"其所為詩,雕免免刂萬品,牢籠眾態,格律不一,雄騁莫當"(趙翼《見星廬詩集序》)。張繼屏在《見星廬詩集序》中,也為他詩作了很高評價。特別是他繼承了杜甫、白居易的現實主義詩風,深切關心人民群眾疾苦,對統治者的窮奢極欲、貪婪無厭,更作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
光緒十年(1884)七月,後輩士子將其遺著呈送國史館保存。
林召棠
(1786~1872年) 字愛封,號芾南,謚文恭,吳陽霞街村人。父泰雯,任東安縣教諭。召棠少年隨父教館攻讀。清嘉慶八年(1803年),17歲為秀才,學使姚文田稱贊為"海濱俊才"。嘉慶十七年,學使程國仁評閱其考卷,認為極有前途,選拔為貢生,並讓其與自己兒子一起研讀。嘉慶二十一年癸末科狀元及第。皇帝閱其卷末批:"今科得一佳元,一字筆誤偏旁,非關學問"。授職翰林院修撰。道光五年(1825年),因父喪返家丁憂。道光八年返京供職。道光十一年任陝甘正主考官。此次選擇舉人65名,其中呼延甲、張芾(曾任廣東巡撫)、牛樹梅等11名,後皆中進士,頗有成就。次年,他深感官場污濁,以終生奉母為名,告假還鄉。
道光十三年(1833年),召棠受聘肇慶府端溪書院主講,連續15年,弘揚文化,培養不不少人才,為教育事業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如順德羅忄享衍尚書、高要馮譽騎待郎等都曾受過教誨。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則徐來粵查禁鴉片,與召棠書信來往,咨詢談論民生吏治,並贈召棠一聯:"綵衣榮似三公袞,珂第祥留五色雲。"
林召棠為人尚氣節,淡仕宦,愛廉潔,重工農,憐貧苦。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同年翰林黃廣蔭就仕,召棠辭謝。黃廣蔭復書中有"聖眷方殷,臣心似水,何高尚若是!"黃素知召棠生活淡泊,又從京都領取吳川鹽圍補給銀寄與召棠,他不受,此款存省多年,後托翰林陳荔秋送返朝庭。在村中首創"義倉",救濟貧民。為縣倡議舉辦"賓興"(獎學基金會),並作《吳川賓興芻議》一文。
林召棠59歲母喪丁憂,從此,居家不出,在村邊"金蓮庵"旁作"寄廬",題曰:"四十樹桃花禪室",結茅布石,種花植樹,每當春和景明,潮生月上,攜杖徜徉林靄間,或邀朋約友,載酒蓮塘,吟詩梅下。暇則焚香靜坐,觀書臨貼,意趣超然。著有《心亭亭居詩存》、《文存》、《筆記》等書傳世。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農歷十二月,林召棠逝世於家,終年87歲。
陳蘭彬
(1816~1895年 字荔秋,黃坡鎮黃坡村人。中國首任駐美大使。
130年前,在白宮,一位地地道道的廣東人,將表達大清王朝「益敦友睦、長享昇平」的美好願望的國書,遞交到當時的美國總統海斯手裡。至此,中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式設立駐美使館,掀開了中美關系嶄新的一頁。
這個人就是吳川籍中國近代著名外交家陳蘭彬。在近代中美關系史上,他的名字因為兩項「第一」而載入史冊:第一任官派留美學生監督,中國第一位駐美公使。尤其是作為中國首任駐美公使,陳蘭彬的工作,促進了中美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保護了華僑的合法利益,為今後的使美外交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今時今日,中美關系受到全世界高度關注,而他在一百多年前總結的「動中竅要,交涉持大體」等外交心得,仍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除「中國清代首任使美大臣」外,陳蘭彬「一生歷五代皇帝」的人生經歷也是不多見的。他生於嘉慶,成長於道光,咸豐年踏入官場,同治年領命赴美國、古巴等地,光緒年創外交輝煌,是一位歷覽晚清風雲,見證政壇變遷,親歷洋務運動興衰成敗的重要人物。
22歲以優行貢京師,清咸豐元年(1851年)中順天舉人,咸豐三年中進士,選拔為翰林院庶吉士,充國史館纂修,後改任刑部後補主事。咸豐十年,因母病告假返鄉,在同州主講高文書院。並倡議捐資重修該書院,以弘揚文教,培育人才。
清同治二年(1863年),陳蘭彬回京受命清理積案,昭雪不少冤案。後又因黃河泛濫成災,奉命大名府賑濟,營救大批災民。並親自到黃河兩岸考察,研究治河要訣,寫成《治河芻言》8卷,提出根治黃河的積極主張。
清政府為培養軍事人才,學習外國技術,決定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開始陸續選派幼童4批共120人赴美學習。是年八月十一日,任陳蘭彬為監督、容閎為副監督,率領第一批學童30人赴美國留學,這是近代中國第一批留美學生。不少學生勤奮學習,幾年後就讀完小學、中學而入大學。鍛煉成才的如詹天估、伍延芳、唐紹儀、梁敦等人。如詹天估學成歸來後,對我國鐵路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陳蘭彬在美期間,被委古巴專使,往古巴調查了解古巴華僑受奴役、迫害、買賣、鞭笞、生活無著等情況,向清政府提出詳細調查報告。次年與古巴殖民者西班牙當局交涉談判,結果簽訂了改善華工待遇的《古馬華工條款》,解決華工不少痛苦、人身自由和合法權益問題。
清光緒四年(1878年),清庭任命陳蘭彬為駐美國、西班牙、秘魯三國公使。在任期間,繼續深入了解僑工情況,關懷僑胞工作生活,多次向僑居國交涉、抗議,以保證華僑利益,深受華僑愛戴。光緒七年奉詔回國。
陳蘭彬歷任太常寺正卿、宗人府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資政大夫、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兼兵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還任駐美國、西班牙、秘魯公使等職。
晚年告老還鄉,主講高文書院。先後纂修《高州府志》24卷、《吳川縣志》10卷、《吳川風俗志》1卷、《石城縣志》10卷;還著有《毛詩札記》、《使美記略》、《使美百詠》、《治河芻言》、《泛槎詩草》、《重次千字文》等詩文集。
清光緒二十年(1895年)十二月十四日,陳蘭彬在家逝世,終年79歲。
李士芬
(1887~1928年)振文鎮邊村土甬 村人。1925年投身革命,積極參加農民運動。1926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被選為縣支部委員,並任吳川縣農協會籌備處籌委,負責農運工作。1926年3月15日,率領振文農民數百人,舉行反"三捐"(即蒜頭捐、蒜串捐、殼灰捐)示威遊行,積極開展反對官僚地主土豪劣紳的斗爭,最後取得全部勝利。後被任命吳川縣農民自衛軍大隊長,率領常備隊40多人和不脫產的預備隊伍,白天協助工糾緝私,晚上打土匪。1927年,"4·12"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4·15"國民黨右派廣州開始大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不久國民黨右派在南路也進行清黨運動,南路的共產黨黨組織撤退到廣州灣赤坎,成立"南路革命委員會",李士芬當選為委員並被正式委任為吳川縣農民自衛軍大隊長,組織一支300多人武裝隊伍,舉行暴動,在山圩、斗門一帶與國民黨反動派軍隊打迂迴戰1個多月,殺傷不少敵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葯。後因敵眾我寡,武裝力量懸殊,犧牲慘重,最後剩下10多人分散活動。
1928年10月15日,李士芬在振文獨竹村被捕,11月15日在黃坡英勇就義,終年41歲。1959年3月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張炎
(1902~1945年) 又名巨炎,字光中,塘掇鎮樟山村人,國民黨十九路軍愛國將領。出生於越南海防。民國初年隨父歸國,在村中讀過私塾兩三年,旋即到廣州灣當工人。20年代初參加粵軍。大革命時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特務長、排長、營長等職。1931年任十九咱軍旅長兼副師長,代理師長職務。在蔣介石對中央根據地進行第三次"圍剿"中,張炎為援救被紅軍包圍的十九路軍總部和蔣鼎文第九師,率部對紅軍作戰,結果全師死傷了2/3。從此,吸取教訓,發誓不再參加反共內戰。
"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1931年2月30日,張炎接到十九路軍總部命令,即率部開赴上海參加抗戰,先後在吳淞、廟行戰役中,浴血奮戰,重創日軍。
1933年福建事變前夕,張炎接任國民黨獨立第四十九師師長。福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後,任第四軍軍長。福建人民政府失敗後,蔣介石曾委任他人為第七路軍副總指揮。不久,他偕夫人鄭坤廉出國考察歐美和蘇聯等國。
1936年秋回國。"七·七"事變後,張炎回到廣東,被任為廣東省民眾抗日自衛團第一區統率委員會主任委員。1938年2月,在梅錄成立第十一區統率委員會,提出"抗戰利益高於一切"和"保家衛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等口號,與共產黨合作,共同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10月,接任廣東省第十一區游擊司令,深感力量不足,親自往香港與共產黨組織聯系,要求幫助解決幹部問題。廖承志等同志接受他的請求,由中共廣東省東南特委派了一批幹部到高州,幫助張炎開展抗日工作。1939年3月,張炎擔任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致力整軍武,勵精圖治,依靠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培養了一批軍事、政治幹部,真誠與共產黨合作,使高州六屬出現了團結抗日的新局面。張炎的愛國行動,引起國民黨當局的嫉妒,1940年6月被迫辭職。
1944年廣西會戰前夕,張炎被委任為國民黨第四戰區中將參議,派回廣東南路視察,發動民眾抗日。9月回到吳川,與中共南路特委合作,發展地方抗日武裝。由於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迫使他舉行武裝起義。1945年1月14日,張炎、詹式邦(曾任吳川縣長。當時任電梅吳挺進司令)率所部700多人攻下吳川縣城塘掇。當即得到人民抗日游擊隊的大力支持,共同解放吳川全境。張炎將起義部隊改編為高雷人民抗日軍,張炎任軍長,詹式邦任副軍長,公開宣布擁護共產黨的抗日主張。
張炎起義,轟動了廣東南路,國民黨當局驚惶失措,他們集中優勢兵力圍攻吳川。1945年1月下旬,張炎率所部向廉(江)、化(縣)轉移,在化縣中垌與人民抗日游擊隊會師,共商抗日大計。決定攻下廉江塘蓬後,揮師粵桂邊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2月1日,張炎部隊在廉江燈草村遭到國民黨頑固派的軍隊襲擊,起義受挫。張炎帶著10多個隨從人員入廣西找李濟琛、張發奎聯系。3日在博白英橋圩被當地頑軍逮捕。3月22日,玉林專員梁朝璣執行蔣介石命令,將張炎殺害。張炎英勇不屈,慷慨就義。
李漢魂
(1895~1987年)字伯豪,號傑華,又號南華,長岐鎮上嶺村人。國民黨抗日愛國將領。小時在家讀書,曾肄業廣東高等學堂法科專業,後又改考廣東陸軍小學第六期及武昌陸軍預備學校第二期。1916年轉入保定軍校第六期,1919年畢業。他早期參加同盟會,後參加中國國民黨。
保定軍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山西閻錫山部任見習軍官。後因病回鄉,在吳川中學執教。不久到粵軍第二師擔任排長、連長、營長等職。
1952年,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下,廣州國民政府成立,駐粵各軍政編為國民革命軍,李漢魂在李濟琛的第四軍第十二師任參謀長,跟隨師長張發奎參加東征陳炯明、南征鄧本殷的戰斗,為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貢獻力量。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李漢魂改任第四軍第十二師三十六團參謀長。參加了汀泗橋、賀勝橋及圍攻武昌等幾次重大戰役。11月回師武漢休整,李漢魂升任十二師三十六團團長。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與從廣州遷到武漢的國民政府相對抗,造成分裂局面。第四軍擴編的部隊已分為兩派,擁蔣的陳銘樞到上海去找蔣介石,贊成反蔣的張發奎則投靠汪精衛。為鞏固武漢,擴編成立二十五師,李漢魂升任該師少將副師長。是年4月,武漢國民政府繼續誓師北伐討奉,李漢魂首戰河南上蔡城戰役勝利,又在臨潁陣地,攻潰奉軍,進占許昌、開封,俘獲奉軍師長富雙英。勝利回師武漢,被提升為二十五師中將師長。
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周恩來、朱德等舉行八一南昌起義。3日,起義軍南下廣東,李漢魂隨張發奎尾追至贛州。9月,取得李濟琛同意,再率部回廣東,奉命駐守惠州,以阻止葉挺、賀龍起義部隊東進。12月,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州起義,建立革命政權。張發奎即調李漢魂等部隊回廣州鎮壓起義。1928年,李漢魂參加蔣介石的北伐,在山東配合友軍殲滅張宗昌軍閥殘部後,集中整編,第四軍改為第四師,張發奎任師長,李漢魂任副師長。
1929年參加蔣桂戰爭,經歷了花縣、北流、衡陽幾次混戰失敗後,李漢魂辭職離開第四軍赴港居住了一個時期。迨粵桂合作後,1933年,陳濟棠任命李漢魂為第一集團總司令部總參議,1934年調任獨立第三師任師長兼粵北區綏靖委員,並任第三軍副軍長兼師長,後駐汕頭,負責地方"綏靖"及指揮粵東軍政。
1936年初,在汕頭出現一個日軍倒斃事件,引起日中關系軒然大波,日方竟派來3艘軍艦,威脅恫嚇。李漢魂及其所部官兵,懷著滿腔怒火,趕修工事,堵塞漏洞,成立各組織准備應戰。同時和戰士們披甲佩劍,守衛在南海邊緣潮汕地區的國防第一線。正在此時,陳濟棠卻與李宗仁、白崇禧聯合起來,發動"六一西南事變",企圖打著"北上抗日"的旗號,揮師到武漢之後,由長江而下,直指南京,實行武裝反蔣,以便取而代之。李漢魂見此外患嚴重之際,國內豆萁相煎,對團結抗日甚為不利。他認為陳濟棠厚已是私恩,反抗中央是敵。經一再懇勸無效,遂"封金掛印",辭職赴港。並發電文三通:一為苦勸陳濟棠息兵團結,共御外侮;一為呈國民黨中央元首,闡明西南興兵內幕,請統籌大計,團結抗戰;一為請粵省各級將領共體時艱,不可苟從。電文發出之後,影響甚大,陳濟棠眾叛親離,下野赴港。西南事變解決之後,李漢魂即返粵復職。
1937年,日本侵略軍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繼而"八· 一三"進攻上海,在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推動下,全國軍民奮起殺敵抗日,全面開展。李漢魂升任六十四軍軍長,請纓北上抗日,1938年春,奉准開赴隴海線。5月16日,日軍土肥原師團主力萬餘人,大炮七八十門,向歸德、蘭封進犯,企圖截斷隴海路,阻止我國軍隊從徐州南下的通道。李漢魂奉命為薛岳第一兵團第一路總指揮,部署所部分三路防守,親率六十四軍主攻盤踞羅王寨之敵,用重炮直射敵據點,戰斗異常激烈。5月27日奪回了羅王寨。同時,七十一軍也克復了蘭封,從而打通了隴海線,使徐州會戰後的主力部隊得以沿隴海線西進。國民政府最高當局特授予他"華胄榮譽獎章"。
1938年7月22日,日軍進攻武漢,李漢魂奉調參加武漢保衛戰,負責指揮南潯線的戰斗。25日,日軍又在九江附近登陸,九江失守,敵軍又沿南潯線星予洲登陸,向德安進犯。李漢魂調集8個師的兵力,運用"一鼓作氣"的戰術,把敵1萬多個壓到從深不到3里的張古山的狹地之中,最後聚而殲之,取得了德安大捷。所部獲"鋼軍"錦旗獎1面。
1938年10月21日,廣州失守。11月,李漢魂受任廣東省政府主席,12月率師回粵。1938年3月,國民黨廣東省黨部改組,李漢魂當選為主任委員。
1939年12月旬,日軍2個師團和1個旅團分三路向粵北進攻,李漢魂受任三十五集團軍總司令,指揮暫編的第二軍、六十三軍、六十四軍及中央軍增援部隊,在北江西岸追剿敵軍,取得勝利。為此,廣東各界在曲江召開了勝利祝捷大會。
1940年1月,李漢魂辭去三十五集團軍總司令職,全力從事廣東政務。他在廣東任省政府主席6年8個月。
抗戰勝利後,李漢魂調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後到歐美考察。1949年元旦,李宗仁代總統職,他應召回國任上將參軍長;3月,何應欽繼孫科組閣,李漢魂任內政部長。不久,辭去職務,轉道香港赴美定居。1982年應廖承志同志的邀請回國訪問。1987年6月30日病逝於美國紐約。其骨灰由女兒李湞帶回祖國安放在廣東韶關古剎--南華寺。
李漢魂生前癖愛藏畫,忱於佛教哲理,公餘還愛舞筆弄墨。著有《岳武穆年譜》、《夢回集》、《日記》、《上下集》、《歐洲散記》、《拉丁美洲游記》等書。
C. 廣東吳川是個什麼地方
貪污,腐敗,好吃,懶做,自大!
http://tieba..com/f?ct=&tn=&rn=&pn=&lm=&cm=0&kw=%CE%E2%B4%A8&rs2=0&sc=&un=&rs1=&rs5=&sn=&rs6=&myselectvalue=0&word=%CE%E2%B4%A8&tb=on
這是吳川吧,你可以進去看看的。
盡管有很多不足,但是,有腐女哦!
D. 關於吳川人的祖籍來源問題
粵西的民族一向很復雜,很難高清楚它的來龍去脈.我對歷史不是很了解,今天看到論壇上有人說雷州話就是福建莆田話,我就不是很敢苟同.我們吳川大部分人的祖先都是從福建移民過來的(我也是聽老前輩說的,具體的族譜我沒看過),即使今天吳川很多地方還保留著福建的色彩,比如梅錄的漳州街,祖廟等!
大概兩千年前,由於戰亂和飢荒種種原因,中原地區和人多地少的福建先民被逼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當時比較荒涼的廣東,可能我們當時的祖先說的不是現在的雷州話和吳川話,當時的粵西的土著人主要是俚族和黎族,俚族主要分布在鑒江流域,黎族可能分布在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為了適應當地的生活,必須要融入當地的人民中去,就在此時,先民分了兩派,一派融入俚族去,一派融入黎族去,由於鑒江流域交通比較發達,和外界聯系比較密切,經過幾千年的影響和變化,形成今天的白話;而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由於交通相對比較落後,和外界聯系交流較少,和當地的黎族形成今天的黎話,語言變化很小.這是為什麼黎話和福建話,潮汕話比較相似的原因.
E. 湛江吳川又叫什麼哪裡最好玩我想去玩!
梅錄
吳川,文物古跡頗多。有"延華弄月"、"一覽賃高"、"極浦漁歸"、"漁翁撒網"、"東海朝陽"、"通駟垂虹"、"麗山樵唱"、"限門飛雪"等八景,這"八景"連同吳川的名字,聞名遐邇。吳川有梧山嶺新石器時代遺址,南朝平定令遺址,唐潘水縣遺址,明吳川縣遺址,明限門寨東炮台遺址,芷寮港遺址等;有元吳陽學宮、晉茂山書院、晉香山古廟、宋梅錄祖廟、宋極浦亭、明天後宮、明雙峰塔古建築,這些人文景點源遠流長,是訪古探幽的勝地。有狀元林召棠故居、民國名將李漢魂故居、張炎將軍故居、陳蘭彬故居等。吳川的海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在48公里長的海岸線上,海水清澈透明,沙灘潔白晶瑩,礁石新奇別致,還有被定為"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考察點"的蔚為壯觀的防風林帶,確是海水浴和度假的理想地方。特別是吉兆海濱,經專家考察認為,自然風光可與北戴河相媲美,具有建設國家級旅遊度假基地的條件。目前,吉兆和吳陽金海岸海濱旅遊區分別被批准為省級和湛江市旅遊度假區。吳川的傳統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泥塑、飄色、花橋被譽為"吳川三絕",吸引著無數遊人觀賞。
F. 吳川蘇李的來歷
更子昔年姑養侄
今日發祥李承蘇 這幅對是這樣的
艱嗣昔年姑育侄
發祥今日李承蘇
G. 湛江名字的來歷,誰知道
據考證,今湛江轄地遠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夏、商之間),就有人類居住。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今湛江轄地歸屬象郡。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聞、海康、遂溪三縣屬交趾部徐聞縣;北部吳川、廉江兩縣分屬交趾部高涼縣和合浦縣。以後,南部三縣先後屬交州、合州、南合州、東合州,至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東合州為雷州,統管雷州半島三縣,直至清代;北部兩縣先後屬廣州、羅州、化州,至明清屬高州。1911年10月起,五縣先後屬廣東省高雷道、南路行政區、南區善後委員會公署、南區綏靖公署;民國25年(1936年)起,南部三縣先後屬廣東省第八 區、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吳川縣先後屬第七區、第十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陸續解放湛江全境。此後,五縣先後屬廣東省南路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高雷區專員公署、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區與湛江市合並,五縣劃歸湛江市。
湛江市區歷史上屬遂溪、吳川兩縣。隋至唐初,郊區湖光鎮舊縣村曾先後為鐵耙縣、遂溪縣縣治;南寧景炎三年(1278年),寧帝禺即位於市區硇州島,升硇州為翔龍縣;明洪武年間至清雍正年間,曾先後在市郊舊縣村和東海島設置椹川巡檢司。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 政府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灣)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范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民國32年(1943年)2月,復為日本侵略軍所佔,曾建立極為短暫的日偽政權。民國34年(1945年)9月21日,由我國收回,以廣州灣范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為省轄市,並隸 屬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7年(1948年)3月改隸屬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8年(1949年)5月,改隸十四區行政督 察專員署;公署設於湛江。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為省轄市;1952年11月起,先後歸屬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83年9月地區與市合並為湛江市,為省直轄市。現湛江市共轄二縣:遂溪縣、徐聞縣,四區: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坡頭區,代管三個縣級市:吳川市、廉江市、雷州市。
http://www.zhanjiang.gov.cn/
H. 吳川蘇李的來歷是什麼
在古代的高州府茂名縣、今日的廣東吳川境內,有一個奇特的「蘇李」姓氏,她已經有500多年歷史了,是一個新生姓氏。蘇李氏的誕生,有一段耐人尋味的傳奇故事。
古時候,在粵西沿海一隅,有一處雙龍入脈之風水寶地、魚米之鄉,令人羨慕。浩瀚的鑒江千里奔流至此稍作休歇、回頭一望再戀戀轉向西南匯入南海;窈窕的小東江逶迤南行匯合三叉江後來到這里也稍作廻旋再以優美的身姿撲入了大海的懷抱。這個兩江顧盼之地,就是昔日的廣東高州府茂名縣蘇村藍溪小平原。
宋朝年間,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上杭村有一書香之家子弟姓蘇名壽之,仕宦期間,四處游歷,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蘇壽之乃書香門第、仕宦世家,與其父蘇興初均曾為從六品散職文官「儒林郞」,離任後只留長子在原籍,攜二三子遷徙來了這里安居,開始繁衍生息,並因姓而冠名為「蘇村」。日月推移,與蘇壽之一起遷來的兩個兒子,一子無嗣,一子生三個孫子、六個重孫,至此也可算人丁興旺了。
明洪武年間,蘇家的六個重孫都相繼娶了媳婦,可惜均無所出。蘇家本來就家底豐厚,加上在此風水寶地勤奮耕耘,到第三代已是遠近聞名的殷實之家了。當時,蘇家三房六兄弟,已擁有田產千畝,家財百萬,因而外人都叫他們「蘇百萬」。生計無憂,只愁香燈難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蘇家上下立即陷入了香燈後繼的憂慮之中,府首無策,一籌莫展。於是求神拜佛、占卦問卜,繼而大做善事、厚積功德,以求香燈再續。所幸蘇家排行老三的蘇伯川,娶了門當戶對的化州上院李氏二房長支化州雙牌的邊坡村仕英之閨女李氏為妻,幾年後喜得一愛子。牙
當日,老三蘇伯川這根獨苗的誕生,無疑給蘇家帶來了希望的曙光,蘇家上下頓時喜上眉稍,六家香燈全指望小車成一人接續了。蘇家自然百般呵護,視作掌上明珠,取名叫蘇車成,取意「兒孫如車,滾滾而來;丁財兩旺,事業有成」。
媳婦娘家上院李氏(當時也叫雙牌李氏)在當地也可謂書香門第、仕宦世家、名門望族。李氏娘家得知添了外孫,也皆大歡喜,滿月後頻頻傳來口信,催閨女把外甥寶貝兒抱給外公外婆疼愛一番。但當時交通不便,往返需過山涉水步行40餘里,因而蘇家以孩兒尚小、經不住路途顛簸為借口,遲遲不讓媳婦和寶貝兒回娘家探親。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覺又過了兩年光景,小車成已經兩歲多了,長得象二月的花生苗那麼脆嫩可愛,又象三月的黃麻秧那麼一個勁地長高了。蘇家媳婦耐不住娘家的催促,徵得翁姑及丈夫的同意,那年夏天匆匆便背上寶貝兒回娘家探親去了。
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這一去卻生出了千古傳頌的傳奇故事。
從蘇村步行到化州雙牌的邊坡村,路程二十餘華里,荒野小道九曲十八彎,還要過山涉水,時逢六月暑天,孩子在母親的背兜里顛簸了兩三個小時才到了外婆家。此時孩子已汗流浹背、生出滿身痱子,外婆一看疼惜非常,連忙用涼水立即沖洗。這一折騰,驟熱驟冷,小小孩兒哪裡經受得起啊!可憐小車成當夜便發起了高燒,未幾即病重昏厥。於時,李家手忙腳亂、延醫請葯,極盡萬般呵護之能事。無奈當時缺醫少葯,醫術落後,兩三天後,孩子病情愈加嚴重已奄奄一息了,李家遍尋名醫神葯,求神問卜,也已回天乏術,沒過幾天,可憐的小車成、這蘇家獨苗便夭折了。
也許是命中註定,也許是小車成生來命薄身弱,難以繼承蘇門這六家香燈和百萬家財,悄悄躲避人間去了。但這晴天霹靂,蘇家李氏媳婦哭得死去活來,她的父母也悲痛欲絕、手足無措,怎麼向蘇家交代啊!他們陷入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鳴的絕望境地。
她哥哥李惟能憨厚誠實,大嫂也勤勞賢慧,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七八歲,叫文賢,小兒子只有兩歲多,叫文齡。在此突糟災難之際,大嫂一面勸慰著姑姑,一面照顧著兩個孩子,又一面操持著李家的里里外外。於時,未敢回娘家的姑姑就臨時經常替大嫂照顧著兩個孩子,而且特別疼愛小侄子文齡。這文齡,生得結實又乖巧,心生莫明的綣戀和疼愛,每每抱著他,就感到是抱著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未經幾日,這孩子就跟姑姑有了深厚感情,整日只嚷著跟姑姑玩而不理媽媽了。
一日,大嫂從田間收工回來,只見姑姑抱著孩子站在村邊向東眺望。東面二十里外,是她的本家啊!來時,孩子活蹦亂跳,轉瞬間,只剩下自己孑然一身,回去如何向翁姑和丈夫交待呀!她已陷入了愁雲慘霧恍惚之中。然而,小孩的媽媽怎麼叫喚小文齡,他就是不理,緊緊地依偎在姑姑的懷抱,親熱有加,誠然象一對親母子一樣。
翌日,大嫂將小孩愛姑姑勝過愛自已的事向翁姑說了,翁姑說,此孩子可能同姑姑有緣份。一語點破夢中人,大嫂心想,姑姑遭受如此沉重打擊,何不幫她一把啊!自己有兩個兒子,既然小文齡跟她有緣,就讓孩子跟姑姑去吧!大嫂將想法同不知所措的翁姑和丈夫、姑姑一說,當即人人同意,皆大歡喜!這個大難題也只好這樣化解了。
不幾日,蘇家媳婦揣著復雜的心情、抱著與親生兒年齡相仿的外侄回到蘇村,翁姑、丈夫一看,大驚失色,這哪裡是我們的寶貝車成兒啊!於時,全家嚴厲拷問。無奈,媳婦只得聲淚倶下將原委實情稟報,並說娘家一家人願讓這孩子繼承蘇家嗣脈。蘇家面對如此殘酷之現實,只可仰天長嘆!看著媳婦抱回的外侄兒,虎背熊腰、目光炯炯、聰穎活潑、天真可愛,於時人人頓生疼愛之情,無奈地接受了這個殘酷的現實,遂改名蘇仲璋,從此保守秘密,視為己出,呵護有加。
蘇仲璋長大後,蘇家延請塾師,供書教學。仲璋一得先輩的良好基因遺傳,先天聰穎,二得蘇家從小教養,鼎力栽培,小小年紀便琴棋詩畫無所不能,刀槍騎射樣樣精通。十八歲經府試得中秀才,又於明朝癸酉科(1393年)選為拔貢,升任廣東高州府教諭,掌管府地的祭祀、教育事業。
蘇仲璋的孫子蘇賓自小在爺爺身邊長大,深得爺爺的言傳身教和良好氛圍的陶冶,漸漸鋒芒初露,成為十里八鄉有名的「才子」。明朝正統十二年(1447年),蘇賓在全省鄉試中名列前茅,高中舉人。蘇賓中了舉人,十里八鄉奔走相告,多少年來就是府縣也不多見啊!於時官府按例備下賀禮、扛著「肅靜」「迴避」執事牌,一行報喜隊伍浩浩盪盪向蘇家報喜來了。蘇家接到喜報後,一面接待答謝官府,一面趕快籌備祭品以祭祀祖先,以示光宗耀祖。
蘇家先掛起大紅燈籠,然後齊集全家大小,一齊虔誠祭拜祖先。然而,大家一拜,祖先的神祇牌卻無緣無故從上面跌了下來,緊接著,一陣大風驟起,大紅燈籠也被吹走了。眾人驚愕之餘紛紛究問,這是何故啊?眾人百思不得其解,蘇家老太太只好將蘇賓爺爺蘇仲璋原是李家血脈的原委告訴了大家。後來又有人稟報,大紅燈籠吹到了雙牌李氏的祠堂門口了。大家無不感慨、驚愕……
話說回來,自從李家將小文齡過繼給蘇家後,文齡的哥哥李文賢只有一個獨子,婚後卻無所出,也就是說,蘇仲璋(李文齡)的父親李惟能也無人繼後了。
蘇賓中了舉人,光宗耀祖了,也延續了蘇家嗣脈,可是李家的李惟能一支卻無人繼後了。於時,李家將一紙訴狀遞上了高州府衙,訴請蘇仲璋的子孫恢復李姓,以繼承李惟能一脈之香燈。但蘇家也不情願,這蘇家香燈誰繼啊?剛好當時高州府道台也姓蘇,倒也體察民情。蘇道台了解了蘇李兩家的詳細情況後,心生一計,判曰:「若執禮歸宗,蘇氏這香燈誰托,若從權過繼,惟能之血脈無存,惟蘇李雙承,斯為情至義盡!雲雲」。遂判定蘇仲璋及其子孫改姓「蘇李」,既保住了蘇氏之香燈有繼,也申明了李氏之血脈源流。一舉兩得,雙方服判,皆大歡喜!
於是,蘇村自仲璋之後,均改姓為「蘇李」,奇特的「蘇李」氏便由此誕生了。就蘇家而言,蘇村蘇氏俸蘇壽之之父蘇興初為一世祖,仲璋當為六世祖。就李家而言,上院李氏俸李承元公為一世祖,仲璋正好也為六世祖。就「蘇李」氏而言,仲璋就是始祖了。
蘇李賓中了舉人後,依照律例,朝庭敕封蘇李賓上三代(父親蘇李伯廣、祖父蘇李仲璋、繼曾祖父蘇伯川、親曾祖父李惟能)四人均為七品「文林郞」,各享功名,頒布天下。生身之本、養育之恩,均成正果,情理所至,鄉間傳頌。
蘇李賓入仕升任宜山縣教諭後,為感宗德,在蘇村捐建了祠堂,「上座後寢立蘇氏四代以報恩,中座正寢立本宗七代以報本」。後來,蘇家留居福建的蘇壽之的長子第十世孫、明朝進士、廣東嶺西參政蘇宇庶溯流歸祠,作了一副對聯留在蘇村宗祠內,現今尚存,例證了這段傳奇故事。其聯曰:
艱嗣昔年姑育侄,發祥今日李承蘇。
明朝景泰年間,舉人蘇李賓又在化州城捐建上院李氏大宗。後來不久,蘇李氏又有後人遷徙藍溪、那陵等地,人口發展迅猛,形成了吳川境內聞名遐邇的名鄉望族。
今日,蘇李氏村民已大部分都改寫為李姓,也有人沿用「蘇李」,各取所便。在族譜上,「蘇李」氏也早已與上院李氏共修族譜,共修的族譜里,「蘇李」氏就全部寫為李氏了。
從此,蘇李氏與上院李氏合為一家,一起敬宗祭祖,一起撐持族事,情同手足,傳為千古美談。
I. 為什麼湛江市還有個吳川市為什麼不叫吳川縣
吳川是縣級市
J. 湛江吳川年例的由來與習俗是怎麼回事
年例是粵西地區一個獨特的傳統節日,所謂年例,即是年年有例!在中國的眾多傳統節日中,春節可算是最為熱鬧的。然而在粵西嶺南一帶,在春節之後仍有特別的節日要過,那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習俗——年例。
年例,也可以叫年宵,但是和年宵又不同。茂名、化州、高州、電白縣、信宜及鄰近的湛江、吳川一帶的農村每年都會舉辦年例,各地舉辦地年例的時間各不相同,集中在過完春節的農歷正月、二月份,其餘一些「翻秋」年例(在秋收後的一個月舉行,大都是在農歷三月至十一月)則每個月都有,年例節一般一個村莊為同一天,少數兩天。也有附近數條村莊的年例節都是在同一日的。農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廟為中心,周圍幾個村子一起舉行。少數地方一年中還會舉辦兩次年例。
一、年例分布地
在粵西,有年例這種風俗習慣的地區主要有:茂名(現管轄茂南區,茂港區,電白縣),高州市,信宜市和化州市和湛江、吳川一帶。
二、年例來由
年例來由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的地方誌就有記載,光緒《茂名縣志·風俗》載:「自十二月到是月(農歷二月)鄉人儺,沿門逐鬼,唱土歌,謂之年例。」
一說:據父老相傳,茂名的「年例」也是由元宵節衍化而來。據父老相傳,自漢唐以來,中原文化習俗逐漸滲透粵西大地,元宵節持燈嬉遊的習慣也被接受,與本地習俗結合後,逐步演變成現今隆重熱烈、極受村民重視的民俗節日。
一說,年例和洗太夫人有一定的關聯。史料中顯示年例活動是由洗氏家族而興起,長期演化後成為今天的年例。洗太夫人是當地的一位頗有影響力的人物,她為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作出了卓越貢獻,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在年例中「游神」所用的神像中,便有洗太夫人的塑像造型。可見她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像神一樣崇高。當地人如此敬重一位愛國的巾幗英雄,也多少反映出他們的一種英雄主義情懷及愛國主義思想。或許把洗太夫人尊為神只是現在的人延習了祖先的做法,把拜洗太夫人僅看成是年例的一種形式。但其中所包涵的那種文化內涵,是泯滅不了的。洗夫人文化使年例更具歷史意義,它傳承的不是只有封建的迷信思想,還有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人文精神。
三、年例時間
各地舉辦地年例的時間各不相同,只要集中在過完春節(舊年)的農歷正月份,但在整個地區從農歷正月初一到農歷12月30日都有過年例的,有些地方一年中還會舉辦兩次年例年例一般都是在農村舉行,在年例這天,外出的人大都會返回原來的村子做年例,年例一般會維持三天,第一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後一天叫「年例尾」。而貫穿整個年例的大都是迷信的活動。年例開始的日子各個地方會有所不同,有時甚至是隔壁的村落都會在不同時間做「年例」,主要是方便不同地區之間的人們親戚相互走訪。
四、年例的重要性
粵西人過年例,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所以每當中國大地正在為過年而忙碌准備的時候,仍保留年例這一習俗的粵西人卻會在過年後不久各自的年例期忙碌起來。春節的意義在大多數農村地區意義不重,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市區里,越來越多的人們也慢慢將春節轉化為自己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不過在農村,為人樂道的還是年例,做「年例」,探「年例」,吃「年例」是農村人不變的節目,許許多多的小孩子也在盼年例。年例是茂名人最為熟悉的節日,據說在文革時期,因政治原因和年例中回穿插一些「游神」等迷信活動,一段時期被終止過。但隨著動亂的過去和人們思想觀念的開放,年例這一獨具粵西特色的節日再度盛行。傳統的年例也有不少改變:迷信色彩的活動相對減少,而更注重親朋戚友之間的感情聯絡。
可以說,年例已變成粵西人年末的狂歡節,是慶祝一年辛苦豐收,聯絡感情的節日。年例大概流程。粵西人常說「睇年例」和「吃年例」,而現在在粵西城市中,一般的年例都以吃為主,更多的習俗在農村還保留著,所以要了解地地道道的年例還是要深入農村中。
五、游 神
「擺宗台」是神遊的一部分。這是年例活動中最熱鬧的場面。全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臂挎肩挑,把准備好的供品集中到村頭或村中的一塊空地上,擺上供桌。最顯眼的供品當然是雞。茂名人無雞不成席,自然也就無雞不上供了。經過挑選取和煮制的一隻只雞,胖鼓鼓、油汪汪,脖子挺起一個彎,顯得雄赳赳的。雞的嘴裡總要銜著一個利事袋(相當錢袋),是准備接納神的恩賜的。雞頭都朝向一個方向——神將要蒞臨的方向。除了雞以外,酒、肉、魚、水果等一切人們在節日里享用的東西,都要拿來給神歆享。有些地方供品中間還要插上高高的臘燭,橫豎成行,光焰閃耀,增添了不少溫馨神秘的氣氛。煙花爆竹是不可少的。它們隨著其他供品,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地湧向供桌旁,盤卷著對神的虔誠,有的幾乎大如磨盤。孩子們把一盤盤的爆竹展開,一掛一掛地接在一起,連成幾十丈長年全村人的同心結,和驅魃迎神的紅色的陣。
迎神的氣氛越來越濃,可以看到,可以聽到,也可以聞到。忽然,一陣羅鼓響起,人們的表情立刻敬畏起來,目光投向一個方向:神正向他們冉冉走來。神是威武地坐在轎里,被儀仗隊送著的。自然有鳴羅開道,有鼓樂齊鳴,有旌旗招展……於是事先連好的爆竹震耳欲聾地響起,報告人們的無限喜悅和尊敬;成捆的紙香火光閃閃地燃起,表達著人們對神的無限慷慨和虔誠;濃烈的煙霧遮天敝日地騰起,襯托著神的慈目笑顏。唯有那些由雞領銜的供品一動不動,靜待神的唇溫。神被抬著繞供桌繞了三周以後,停了下來,盡情接受人們的祭,於是一些人(多是老年人、婦女和湊熱鬧的孩子)開始俯下身來,不住地叩頭、禱告……
在人和神都心滿意足之後,神又開始起駕,奔向另一個集滿了香火、供品和人群,集滿了敬重和虔誠的公祭場所,這們不辭辛勞地奔來奔去就叫「游神」。神是從廟里請出來。他們是人們塑成的泥身、木身或金身。過了年例,他們還要回到廟里過平常的日子。
每個地方的游神時間一般都是年例當日,有些地方是中午或凌晨,各地不盡相同。而游神的隊伍,是正月初(年例前),村民們通過抽簽等各種方法組成的。有負責擔彩旗的,有負責抬鼓,有負責敲鑼打鼓的,還許多村中的小孩和大人手拿自製的火炬跟隨隊伍,而其中抽中抬菩薩的村民更是被大家認為的幸運兒,因為大家都相信抬菩薩來年會得到菩薩的保佑。這樣一隊龐大的游神隊伍在村中遊行,接受村民的朝拜,煞是壯觀。
六、賀 丁
賀丁俗稱「點燈」。這個習俗在大多數農村都存在,但各地方具體有不同做法,以下說的只是一種。當某村有男丁出生,在年例期期間,該戶村民就必須在該村註定地方(一般是村裡的廟前)點一盞花燈,燈內並且要一直亮著長壽燈。而該戶還要做一種當地特色的米製品分發給本村同祖宗的村民。而還必須在年例前一天在家裡擺下「點燈酒」,宴請親朋戚友。而點燈是僅限家裡出生男丁,一旦家裡生的是女孩則無需做以上事情。所以這種習俗凸顯了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仍十分嚴重。但這種風俗在許多地區意義也變得越來越小,畢竟大家已經慢慢接受了生男生女都一樣的觀念。
七、宴 客
宴客就是所謂的 「吃年例」了 ,這也是粵西人現在過年例的重頭戲。宴請客人,這是年例活動中的一外最具有實質性的內容。為神准備的豐盛的供品,在神的面前大大方方地擺放了一陣以後,又絲毫無損地拿回了家,經過一番深加工,擺到了餐桌上,讓客人大魚大肉大食一餐。
年例請客可不像目前一些人為了求人辦事那種宴請——具有明確的走人情的目的,年例請客似乎是為請而請;來的客人主人不必熟悉,甚至從沒聽說:隨著親戚或朋友來了,一概歡迎,甚至多多益善,來客越多擺的台數越多就證明該戶人家越興旺。相反,誰家來的客人少,會感到門庭冷落。這到底為了什麼?大概為了慶祝舊一年的順利和祈求新一年的吉祥,為了一種人氣。這顯然也是一種遺風。
陸游就赴過類似的酒宴。他在《游西山村》詩中曾寫道:「莫笑農家臘灑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古樸風存。山重水復疑無路,柳花明一村」。寫的是當時的農民在祭祀土地神的社日到來之前慷慨待客,慶祝豐年的情景。陸游無條件地吃了農家的雞宴以後,深感農家的純朴和熱情,只有高興,而沒有顧慮,所以詩最後竟寫道:「從今若許閑乘月,拄仗無時夜扣門」,隨時都想去吃!
八、年例的意義
過去的年例包含有接菩薩、擺宗台、游神、宴席、唱戲幾大項,費用一般由宗族或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出面邀各家各戶出錢集資,按人口收費(即一戶人家共有多少人就收多少份,包括嬰兒及老人),俗稱「人口錢」。 現今的年例已經基本摒棄了迷信色彩,但亦產生了一些其他不良風氣.如人們間籍做年例的排場,人氣多少來互相攀比產生浪費等.這些問題仍是存在的,但更多粵西人做年例,吃年例.只是為了在歲末年初中,親朋好友一聚,彼此串門,聯絡感情,也是對一年辛勞工作的告慰和對來年的期盼。
所以,現今粵西人過的年例已經大部分摒棄了其迷信色彩,儼然成為粵西人別具風格的狂歡節!作為一個粵西人,有理由為自己有這樣一個別具特色的傳統節日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