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百科 > 張恨水名字的由來

張恨水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3-18 15:48:15

① 張恨水的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通俗章回小說家張恨水(著有《啼笑姻緣》等),原名張心遠。為什麼要用「恨水」這樣一個筆名? 又為什麼別的不恨,偏偏要恨「水」呢? 其實,這個名字是含著深意的。他幼年就酷愛詞章,當他讀了南唐後主李煜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從中悟到了光陰的可貴,於是就截取了「恨水」兩字,作為他十七歲時在蘇州第一次投稿的筆名。用這個筆名可以隨時告誡自己,不要讓光陰像流水一樣白白地流逝。他一生共寫了一百多部小說,用自己的具體行動恪守了對時間的珍惜。

② 張恨水名字取自哪裡

說起張恨水筆名的由來,一些人往往把「恨水」與「冰心」聯系起來。說是張恨水年輕時,曾向著名女作家冰心女士求婚,因求婚未果,張恨水便取「恨水不成冰」之意,以志恨其終生。這一段「啼笑因緣」,聽起來似乎言之鑿鑿,但其實純屬無稽之談,是一些好事者編造的花邊新聞以致以訛傳訛。冰心女士,原名謝婉瑩,現當代女作家,出身名門望族,1900年生於福州,1923年即赴美留學,1926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回國,赴美期間,即與旅美求學的中國現代社會學奠基人吳文藻先生相識相戀,1929年在北平舉行婚禮。張恨水,1895年生於江西廣信(今上饒地區),第一次到北京是在「五四」運動之後,取「恨水」之名則是1914年,而早在1913年就在安徽潛山黃土嶺與徐文淑結婚了。可見,「恨水」與「冰心」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
那麼,張恨水為什麼取「恨水」為筆名呢?說來話長。張恨水原來的名字叫張心遠,「心遠」是他父親從陶淵明詩「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一句中摘引的。父親望子成龍,希望兒子能「心志高遠」,將來能有一番作為。據《張氏家譜》記載,張恨水家譜上的名字不叫「張心遠」,而叫「張芳松」,「芳」是張恨水家族的輩份,「松」是指「歲寒三友」中的「松」。取「芳松」之名,有品行高潔、健康成長的寓意。而「恨水」則是他的筆名,是作者發表文章時採用的別名。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張恨水」這個名字,在全國各大媒體上經常出現,已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了,漸漸地成為一張「名片」,一塊「金字招牌」,具有「中國馳名商標」般的商業文化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心遠」、「張芳松」等幾乎完全被「張恨水」取而代之了。張恨水在《寫作生涯回憶》中說「本來在墾殖學校作詩的時候,我用了個奇怪的筆名,叫『愁花恨水生』」。這個時期,正是1913年前後,是張恨水感情上最無助最苦悶的時期,父親去世,一下子從「小康之家」墜入困窘之中,他有成為文人雅士的夢想(當時文化人愛以「×××生」為筆名),但前程莫測,好夢難期。「愁花恨水生」表達了張恨水渴望成為文人雅士而「愁」「恨」茫然的內心世界。1914年,不甘寂寞的張恨水,離開故鄉安徽潛山到漢口一家報社打工,在給漢口某小報寫稿時,開始用「恨水」作筆名。
關於取名「恨水」的含義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取自南唐李後主的詞《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張恨水截取末句中「恨水」為筆名,意思是警醒自己莫讓年華付水流。另一說是取自唐代李商隱的一句詩「恨水隨波去」,意思是不願隨波逐流,顯示了他日趨成熟和特立獨行的人生追求。到底哪種說法才符合作者的原意呢?我們還是先聽一段發生在「重慶談判」期間的小故事吧!
1945年,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先生(字潤之)赴重慶與國民黨當局談判時曾單獨會見張恨水。據說,他們的話匣子就是從筆名打開的。毛先生一見面便風趣地說:「張先生名震遐邇,恨水二字尤值玩味,潤之願聞其詳!」張恨水說:「慚愧,慚愧!我原名張心遠,恨水是我筆名。19歲那年,為漢口一家報紙投稿,第一次用的,取自南唐後主李煜《烏夜啼》中『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句,我斷章取義取了『恨水』二字,想以此自警,珍惜時光……」「原來如此!從後主詞中悟出如此深義,真可謂獨具匠心啊!先生身體力行,著作等身,可敬可范!」毛先生關於張恨水「名字」的一番考量,親切而自然,營造了很好的談話交流的氛圍。張恨水一番說明,也道出了「恨水」筆名的真實由來。
就張恨水的筆名,社會上一些人先後編出了諸如「恨水不成冰」等許多荒誕的故事。張恨水為以正視聽,曾在1927年1月3日的《世界日報》副刊《明珠》上發表了《答知一君問——題關於張恨水》一詩,詩雲「欠通名字不關渠,下列劉賁自腹虛。正似一江春水綠,此君有恨恰何如?」劉賁是唐代極富才氣而又懷才不遇的詩人,張恨水藉以自況,表明了自己不被人理解甚至遭受誤解的不滿情緒。1949年他在《寫作生涯回憶》中對筆名的由來及創作過程做了全面的交代,並明確指出「許多人對我的筆名,有種種揣測,尤其是根據《紅樓夢》,女人是水做的一說,揣測最多,其實滿不是那回事」。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以後,隨著張恨水研究的深入和張恨水熱的升溫,張恨水筆名的荒誕傳聞才打上了句號。

③ 張恨水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一九一四年春天,張心遠回到他的出生地南昌,進了南昌補習學堂。他更加努力、節儉。靠著兩間破屋的租金,結結巴巴維持著最低生活。他一點沒覺得苦,有書讀,就有希望。心裡有了希望,就有快樂。剛到秋天,他又被迫失學了。他記得,那天中午放學的時候,他去故居收房租,住戶告訴他:這房子我已買下來了。說著就拿出一紙房屋契約。

他拿到手裡一看,有他母親的指印和她畫的十字押。他的心不覺往下一沉。想起放暑假的時候,母親的一封來信,說他已是有妻室的人了,不能把妻子長期扔在家中守空房。這於情於理不合,外人要說閑話的。他什麼都明白了,就回到了舅舅的銅匠鋪子里。舅舅對他說:「別怪你媽,她是迫不得已才這樣做的,她受了很大壓力。」

心遠苦笑了一下,說:「我知道。」

「你准備動身回家?」舅舅關心地問。

他擺了下頭,說:「我明天走,到武漢去。」

舅舅驚詫地反詰他:「到武漢去?」

「嗯。」他應著,「我的本家叔叔張犀草在漢口做編輯,我到他那裡看看可找到事做。」

舅舅為他做了頓好吃的,又給了他五元川資,叮囑他說:「能找到事做更好,找不到事做就回家去,免得你媽時時牽掛著你。」

張犀草在漢口的那家小報,就他一個獨腳編輯。心遠雖然晚他一輩,但他們年齡相差不多,而且他早就知道心遠的詩名。見著他很高興,把他安排住在一家雜貨鋪的樓上,對他說:「我一個人辦一張報,正缺個幫手。你來得正好。你還可以寫詩,武漢的報紙很多,可以寄去發表。」

心遠的工作就是「補白」,一天只需要到報館工作一兩個小時就可完成。其餘的時間,他就寫詩。他給報紙投寄詩稿時,得署上名字。

他猶豫了,父親的教導深深地刻印在他記憶中,詩文小說之道,雕蟲之技,茶餘飯後的消遣品,他不想署上心遠這個名字,可用個什麼樣的名字呢?他又想起了他家天井中紛揚凋落的桂花,和他喜歡的李煜的那闕詞。他反復吟起了最後一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他又想起他為《小說月報》的兩篇小說所署的筆名。又感嘆起自己事業無成,命運多舛,世態冷熱,他的青春年華似水般在流逝,突然間,他心中生起對命運的不甘和反抗情緒,他無聲地呼喊起來,我不能沉淪,我要去和命運抗爭!不能讓青春時光白白流逝。他提筆在張犀草認為寫得好的詩章上,署上了「恨水」這個筆名。

④ 請問作家張恨水的筆名的來歷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隨著他的小說行世,一些關於「恨水」這個筆名的來歷和含義的故事,也在社會上流傳開了,諸如什麼「恨水不成冰」等等。說起來,這都是不明他本人原意的穿鑿附會之說。

張恨水十七歲時,正值民國初年,父親得急病去世,遺下孤兒寡母,生活陷入困境。後靠親友幫助,入蘇州「蒙藏墾殖學校」讀書,有時連紙筆也買不起。學校校務又很混亂,他覺得前途渺茫,常作些詩詞,悲落花,恨流水,發泄愁苦。當時所取的筆名就叫「愁花恨水生」。後來他又讀了南唐後主李煜的詞《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他雖然感到這首詞是惋惜春花易謝、好景難留,比較傷感,但末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卻使他悟出了一個道理:時間如水,切不可讓它白白流逝。於是他截取「恨水」作了筆名,作為對自己一生的鞭策。

⑤ 張恨水,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他為什麼叫張恨水

自電視劇《金粉世家》熱播後,張恨水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張恨水是二三十年代國內最走紅的通俗文學作家,其代表作《金粉世家》、《夜深沉》、《啼笑因緣》在報紙副刊連載後,當即轟動中國,贏得過無數痴男怨女的迷戀和眼淚。

一九一四年春天,張心遠回到他的出生地南昌,進了南昌補習學堂。他更加努力、節儉。靠著兩間破屋的租金,結結巴巴維持著最低生活。他一點沒覺得苦,有書讀,就有希望。心裡有了希望,就有快樂。剛到秋天,他又被迫失學了。他記得,那天中午放學的時候,他去故居收房租,住戶告訴他:這房子我已買下來了。說著就拿出一紙房屋契約。

他拿到手裡一看,有他母親的指印和她畫的十字押。他的心不覺往下一沉。想起放暑假的時候,母親的一封來信,說他已是有妻室的人了,不能把妻子長期扔在家中守空房。這於情於理不合,外人要說閑話的。他什麼都明白了,就回到了舅舅的銅匠鋪子里。舅舅對他說:「別怪你媽,她是迫不得已才這樣做的,她受了很大壓力。」

心遠苦笑了一下,說:「我知道。」

「你准備動身回家?」舅舅關心地問。

他擺了下頭,說:「我明天走,到武漢去。」

舅舅驚詫地反詰他:「到武漢去?」

「嗯。」他應著,「我的本家叔叔張犀草在漢口做編輯,我到他那裡看看可找到事做。」

舅舅為他做了頓好吃的,又給了他五元川資,叮囑他說:「能找到事做更好,找不到事做就回家去,免得你媽時時牽掛著你。」

張犀草在漢口的那家小報,就他一個獨腳編輯。心遠雖然晚他一輩,但他們年齡相差不多,而且他早就知道心遠的詩名。見著他很高興,把他安排住在一家雜貨鋪的樓上,對他說:「我一個人辦一張報,正缺個幫手。你來得正好。你還可以寫詩,武漢的報紙很多,可以寄去發表。」

心遠的工作就是「補白」,一天只需要到報館工作一兩個小時就可完成。其餘的時間,他就寫詩。他給報紙投寄詩稿時,得署上名字。

他猶豫了,父親的教導深深地刻印在他記憶中,詩文小說之道,雕蟲之技,茶餘飯後的消遣品,他不想署上心遠這個名字,可用個什麼樣的名字呢?他又想起了他家天井中紛揚凋落的桂花,和他喜歡的李煜的那闕詞。他反復吟起了最後一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他又想起他為《小說月報》的兩篇小說所署的筆名。又感嘆起自己事業無成,命運多舛,世態冷熱,他的青春年華似水般在流逝,突然間,他心中生起對命運的不甘和反抗情緒,他無聲地呼喊起來,我不能沉淪,我要去和命運抗爭!不能讓青春時光白白流逝。他提筆在張犀草認為寫得好的詩章上,署上了「恨水」這個筆名。

⑥ 為什麼作家往往都起筆名筆名的來歷是

筆名:
筆名:顧名思義即用筆時的署名,也可以說是作者在發表作品時用的別名。
筆名與本名不同。本名是一個人原本的姓名,包括家族的符號(姓氏)和由父母所命定的名字。筆名則無須標明家族的符號,也無須徵得他人的同意。如果說本名是父輩人的選擇和命定的話,那麼筆名則是本人的選擇和命定。因此,筆名強烈地表現或隱含著命定者、使用者的意願、個性和偏愛。
筆名的出現,在中國應該是近代的事情。明代萬曆年間刊行的長篇小說(金瓶梅詞話),署名蘭陵笑笑生。這個「蘭陵笑笑生」,既不是作者的姓名,又不是作者的字型大小或別署,應該說是作者的筆名了。如果是筆名,那麼它大約是我國最早出現的筆名了。清末(1905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孽海花),最初刊行時,署「愛自由者發起,東亞病夫編述」,後來才改為 「曾樸著」。其中「愛自由者」是金松岑的筆名,「東亞病夫」則是曾樸的筆名。此外,(老殘游記》題為「洪都百煉生」,也當為劉鸚的筆名。以上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一批筆名。
「五四」時期的新文學運動,造就了一大批現代作家和詩人。這些作家和詩人,在發表文學作品時,大多用筆名。如: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號尚武。其他筆名還有郭鼎堂、石淪、麥克昂、高汝鴻、易坎人等。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其他筆名還有幾十個。如:玄珠、郎損、方婆、止敬、蒲牢、微明、石萌等。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茉甘。其他筆名還有王文慧、歐陽鏡蓉、餘一、佩竿等。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
冰心,原名謝婉瑩。
作家成百上千,筆名自然五花八門。如果分門別類,大致可有以下幾種類型:
1;取自詩詞的筆名:
張恨水,本名張心遠。其筆名出自南唐李後主李煌的詞但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其筆名出自「聖人陶鈞萬物」之句。
2;取自成語的筆名:
巴人,原名王任叔。其筆名出自成語「下里巴人」。馬識途,原名馬千木。成語有「老馬識途」。
3 ;取自代稱的筆名:
戴望舒,原名戴朝第。「望舒」是我國神話中為月神駕車的神。也用以指月亮。
焦菊隱,原名焦承志。「菊」即『』菊部」的略稱。「菊部」是中國古代對戲曲的統稱,又作「鞠」部,為舊時戲曲界或戲班的泛稱。
4 ;取自外語的漢語譯音的筆名:
周立波,原名周紹儀。「立波」為英語Liberty(自由)的漢語譯音。
5 ;以外國名字的譯音漢字為筆名:麗尼,原名郭安仁。「麗尼」為郭安仁小時所認識的一個外國女孩。這個女孩過早地逝去了,郭安仁常懷念他們之間的友情,於是便以女孩子的譯音漢字「麗尼」為筆名。
拆姓而成的筆名:
曹禹,原名萬家寶。萬的繁體字為「菌」,即,「、-」(草字頭)下一個「禹」字。「草」的諧音字為「曹」,曹在百家姓之中;拆姓為筆名,便成了曹禹。
①以原名的諧音字為名:
田間,原名童天鑒。「天鑒」 的諧音字為「田間」,童天鑒便以其名字的諧音字為筆名。
拆自己原名中的字為筆名:
金庸,原名查良銷。「鋪」字為「金」字旁和「庸」字組成,查良據便拆「鐳」,以「金庸」為筆名。
以自己所喜愛的書中人物為筆名:
三毛,原名陳平。「三毛」是張樂平所畫的《三毛流浪記》中的人物,也是陳平所喜愛的人物,於是陳平便以「三毛」為筆名。
以自己所崇敬的人的名字(或筆名)為據,衍化成自己的筆名:梁羽生,原文陳文統。陳文統喜歡讀武俠小說家白羽的作品,所以當自己寫武俠小說時,便取「羽生」加「梁姓為筆名。「羽生」,系謙稱自己是「白羽」的學生。馬寧,原名黃震村。他從馬克思和列寧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為筆名。
有感而起的筆名:
白該,原名黃碧珠。她因反抗封建包辦婚姻而出走,後留學日本。在日本,她當過女工和咖啡店侍女;感嘆自己的悲苦,她便以「白藤」 為筆名。
以隱含懷念故鄉之情的字為筆名:柔石,原名趙平復。他的故鄉有一座石橋,石橋上刻有「金橋柔石」四字。他便以「柔石」為筆名。
以個人的偏愛為筆名:
白朗,原名劉東蘭。好因喜歡白色的純潔和明朗,而以「白朗」為筆名。
以某種人生哲學為筆名:
流沙河,原名余勛坦。他因願做一粒流沙追隨時代潮流而 以「流沙」為筆名。後因發現其他作者也以「流沙」 為筆名,便添加一個「河」字,成為「流沙河」。
此外,作家使用筆名發表文章的興盛期在五·四新文化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新中國建國之後,使用筆名的作家越來越少了。如建國初期開始嶄露頭角的作家王蒙、從維熙、劉紹棠、林斤潤等,大多使用本名。新時期十年中涌現出來的作家,大多也使用本名發表小說。如:劉心武、張潔、中傑英、韓少華、史鐵生、毛志成、李龍雲等。(有些作家也是在五六十年代開始發表作品,但在新時期十年中煥發青春,進人創作旺盛期,並進入一流作家行列)。當然,以上這些作家有的曾使用過筆名。如:從維熙,早期曾以碧征、從纓為筆名。也有的現在還有筆名,不過那是在發表雜文或文藝隨筆時。如:劉心武,有時用筆名趙壯漢。名家如此,其他大大小小的作家,更多的是以本名發表作品。應該說2使用不使用筆名,也是一種文化現象。
中國傳統文化向來以詩詞文賦為正宗。「街談巷議」之言的「小說」,是不入「安邦治國」 的「大達」之文的。因此,小說家在古代是沒有什麼社會地位的。作小說者,大多為窮愁潦倒的文人。到了現代,小說逐步在文學領域抬頭,小說家便隨之令人刮目相看。但在舊的傳統觀念影響之下,在某些舊式大家庭和某些舊腦筋的人當中,小說依舊難登大雅之堂。另外,小說中的故事和人物又極容易為人猜測和「對號入座」,所以小說家往往署以筆名,兔惹是非。
當代社會一掃舊時風氣。在正常的情況下,小說家、詩人等名噪一時,往往成為眾多讀者、文學愛好者和初習寫作者尊崇的對象,且不必再擔心家庭成員(大家族大部分已解體)的指責(恰恰相反,他們大多以此為榮)。因此,作家署真實姓名便無後顧之憂。況且尚有一些作者唯恐天下不知其名,自然不再隱其名而另起筆名了。只是有些人對寫具有諷刺意味的刺人疼處的雜文尚有疑慮,於是便常常冠以筆名。
在本名中,有男起女名和女起男名的現象;在筆名中,也有男起女名和女起男名的例子。如:郭沫若曾以「安娜」為筆名,茅盾用「四珍」、「冬芬」等筆名。還有直冠「女士」的筆名,如:茅盾曾用「馮虛女士」,劉半農曾用「范奴冬女士」。柳亞子用「松陵女士」。寫戰爭小說《紅日》的作家吳強早年曾以「吳薔」為筆名(其本名為汪六濱),因常被人誤為女性,且成為他人開玩笑對象,他便取「薔」的諧音字「強」為名。女作家取帶有男性色彩筆名的有:綴士。

⑦ 張恨水的筆名怎麼來的

張恨水之名來源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詩句。
冰心之名則來源於「一片冰心在玉壺「之詩句

據說張恨水先生對冰心情有獨鍾,可是就是得不到冰心的心,所以取名張恨水.
另說:黃師曾笑著問冰心:「人家都說張恨水取這個筆名跟您有關,『恨水不成冰』,沒追到您。是不是真的呀?」冰心手一揮:「哪有這么回事,我根本就不認識張恨水。」吳文藻先生去世後,冰心在吳先生文集的《代序》里,還專門談到了這件事。

名字由來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隨著他的小說行世,一些關於「恨水」這個筆名的來歷和含義的故事,也在社會上流傳開了,諸如什麼「恨水不成冰」等等。說起來,這都是不明他本人原意的穿鑿附會之說。
張恨水十七歲時,正值民國初年,父親得急病去世,遺下孤兒寡母,生活陷入困境。後靠親友幫助,入蘇州「蒙藏墾殖學校」讀書,有時連紙筆也買不起。學校校務又很混亂,他覺得前途渺茫,常作些詩詞,悲落花,恨流水,發泄愁苦。當時所取的筆名就叫「愁花恨水生」。後來他又讀了南唐後主李煜的詞《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他雖然感到這首詞是惋惜春花易謝、好景難留,比較傷感,但末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卻使他悟出了一個道理:時間如水,切不可讓它白白流逝。於是他截取「恨水」作了筆名,作為對自己一生的鞭策。

⑧ 張恨水名字的由來與李煜的:相見歡,有什麼關聯么

張恨水名字的由來

二三十年代國內最走紅的作家,張恨水是其中之一。他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等小說風靡全國,傾倒無數男女。他每天同時給七八家報紙創作連載小說,其效率才思可謂天下無敵。他不僅用連載小說救活了多種報紙,且以一支筆養活著數十個人口的大家族,一生創作作品高達2000餘萬字,堪稱海內第一。張恨水才子佳人式的3次婚姻和坎坷命運可嘆可泣。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1914年春天,張心遠回到他的出生地南昌,進了南昌補習學堂。他更加努力、節儉。靠著兩間破屋的租金,緊緊巴巴維持著最低生活。他一點沒覺得苦,有書讀,就有希望。心裡有了希望,就有快樂。這中間,他還去過一次景德鎮,探望他的童年女友秋鳳。可秋鳳已為他人婦了,他未見著,他不由越發感到童年友誼的純真。剛到秋天,他又被迫失學了。他記得,那天中午放學的時候,他去故居收房租,住戶告訴他:這房子我已買下來了。說著就拿出一紙房屋契約。

他拿到手裡一看,有他母親的指印和她畫的十字押。他的心不覺得往下一沉。想起放暑假的時候,母親的一封來信,說他已是有妻室的人了,不能把妻子長期扔在家裡守空房,這於情於理不合,外人要說閑話的。母親催他回去。為了節省路費和時間,他沒有回去。他什麼都明白了,一句話沒說,就回到舅舅的銅匠鋪子里。舅舅對他說:「別怪你媽,她是迫不得已才這樣做的,她受了很大壓力,你以良叔叔,你岳家,還有許多鄉人。」心遠苦笑了一下,說:「我知道。」「你准備動身回家?」舅舅關心地問。他搖了下頭,說:「我明天走,到武漢去。」舅舅驚詫地反詰他:「到武漢去?」

「嗯。」他應著,「我的本家叔叔張犀草在漢口做編輯,我到他那裡看看可找到事做。」

舅舅為他做了頓好吃的,又給他5元川資,叮囑他說:「能找到事做更好,找不到事做就回家去,免得你媽時時牽掛著你。」

張犀草在漢口的那家小報,就他一個獨腳編輯。心遠雖然晚他一輩,但他們年齡相差不多,而且他早就知道心遠的詩名。見著他很高興,把他安排住在一家雜貨鋪的樓上,對他說:「我一個人辦一張報,正缺個幫手。你來得正好。你還可以寫詩,武漢的報紙很多,可以寄去發表。」

心遠的工作就是「補白」,一天只需要到報館工作一兩個小時就可完成。其餘的時間,他就寫詩。他給報紙投寄詩稿時,得署上名字。他猶豫了,父親教導深深地刻印在他記憶中,詩文小說之道,雕蟲之技,茶餘飯後的消遣品,他不想具上心遠這個名字,可用什麼樣的名字呢?他又想起了他家天井中紛揚凋落的桂花,和他喜歡的李煜的那闕詞。他反復吟起了最後一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他又想起他為《小說月報》的兩篇小說所署的筆名,又感嘆起自己事業無成,命運多舛,世態冷熱,他的青春年華似水般在流逝,突然間,他心中生起對命運的不甘和反抗情緒,他無聲地呼喊起來,我不能沉淪,我要去和命運抗爭!不能讓青春時光白白流逝。他提筆在張犀草認為寫得好的詩章上,署上了「恨水」這個筆名。

⑨ 很多作家名字的由來

金庸 查良鏞 鏞=金+庸
老舍 舒慶春 字舍予 就那個舍字 有舍棄自我的意思
茅盾 沈雁冰不便出門,又沒有工作,生活上便出現了問題,於是就動手寫起小說來。可有許多的報社都不登他的文章,於是他寫文章的時候內心十分矛盾,所以他在手稿上署的筆名是「矛盾」。後來,他把寫好的小說手稿給葉聖陶看,葉聖陶看後非常高興,就決定在《小說月報》上發表。 可葉聖陶認為「矛盾」是個哲學名詞,不像一個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並且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使用如此尖銳的筆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張在「矛」字上加了一個草字頭,改作「茅盾」。沈雁冰對這一改動也很滿意,以後就一直以此為筆名了。
中國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流傳下來大量的優美詩篇,言簡意賅,含義深邃的名句比比皆是。一些知名作家擇其妙意擷其精華而起筆名,既體現了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也顯得含蓄雋永,意味深長.
現代小說家張恨水,原名張心遠,一生寫了約3000萬字的作品,代表作有《春名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緣》和《八十一夢》等小說。根據張恨水說,「恨水」一名是他國7歲那年,在蘇州第一次投稿時取的筆名,是從南唐後主李煜《相見歡》詞「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東去」中截取出來的。張恨水幼年酷愛詞章,讀了李後主這首詞,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讓光陰如流水一樣白白流逝,就取了這個筆名,按他自己說是「也是隨時聽人稱呼,隨時看到『恨水』兩字,時刻自勉,珍惜時光」。
當代作家劉白羽,原名劉玉瓚,與楊朔、秦牧、魏巍並稱當代散文四大家,代表作有《政治委員》《無敵三勇士》《火光在前》等。「白羽」的筆名出自唐代盧綸《塞下曲》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民尋白羽,沒在石棱中。」這首詩描述的是《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記載李廣射虎的傳說,「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詩中的「白羽」不是柔軟的鵝毛,而是箭鏃之羽,這個筆名寄予了作家以歷史名將為楷模,征戰疆場,報效祖國的鴻鵠之志。後來,劉白羽還用「石棱中」為筆名發表雜文,也源出於此。
當代作家瓊瑤,原名陳喆,是台灣著名的言情女作家,她創作的一系列經典言情小說在兩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都改編成了電視劇,代表作有《婉君》《煙雨蒙蒙》《月滿西樓》《幾度夕陽紅》《還珠格格》等。筆名瓊瑤出自《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是一首甜美的愛情詩,筆名正是瓊瑤言情作家身份的絕好體現。

⑩ 「名字」的由來

一、回答:
1、名的由來:《說文》對名這樣解釋:「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為,黃昏後,天暗黑不能相認識,各以代號稱。這便是名的由來。這多少有些傳說意味。人們發現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漸通行起來,使得人皆有名,並對命「名」講究起來。
2、字的由來:古代人有「名」有「字」,「名」又叫「本名」,舊說是古代嬰兒出生後三個月由父輩所取(當然亦有一說是出生後即可取名了);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個與本名有所關聯的名字,男子在二十歲行冠禮時取字 (不過三國亂世,思想反動,冠而取字並不是一定遵循,曹沖、孫亮都是未冠死去而皆有字),而女子則在十五歲行笄禮時取字。名,在夏朝之前已經有,而取字據說始於商朝,如推翻夏桀的商湯,原名履,又名天乙,字湯。還有名與字是有區別的,古人常自稱其名以表示謙稱,稱人之字以表示對人尊稱,另名與字連稱亦是對人尊稱。名與字是有關系、關聯的。有的是意義上的聯系,有的是意義上的相輔,有的是意義上的相反。
二、擴展知識:
1、名字的歷史沿革:據《周禮》「婚生三月而加名」,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名,我們現在所看見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當時的習慣,崇尚以天干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來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如太乙,成湯(天乙),太丁,盤庚,帝辛(紂)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盤庚曾孫)。陳夢家《殷商卜辭綜述》認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後對命名有所講究。春秋魯桓公六年(705)魯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時,大夫申 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五則」)。到戰國時,很多貴族通過占卜來給自己的兒子命名,如屈原(皇攬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隨著儒學的興起,對起名的講究越來越復雜,成書於戰國年間的《周禮》中對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條之外,還規定了「六不」。即(1)不以國(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隱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幣。
2、姓名基本簡介:姓名是中華名文化的脈承之一,它是人們以血脈傳承為根基的社會人文標識。姓名是人們在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符號與標識,它是人在社會人文交流必須的信息表達、交流、傳播的一種工具;它還是人們在描敘自己的能量與另一個能量之間的延續氣場的一種載體。姓名就是名主的長輩為名主傳承的思想,也是別人對自己的邏輯思想的記憶。

閱讀全文

與張恨水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岩名字寓意 瀏覽:278
製作名字的軟體叫什麼 瀏覽:460
好聽的游戲情侶名字大全 瀏覽:856
姓名帶薇的女孩名字 瀏覽:861
冬櫻開頭名字 瀏覽:168
晞彤這個名字寓意 瀏覽:446
貓咪名字大全phpwind 瀏覽:958
李性四個字的名字 瀏覽:956
lol好聽的名字 瀏覽:909
善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295
張翊澤名字打分 瀏覽:389
帶瑾的女孩高雅名字 瀏覽:886
2016女孩名字大全及寓意 瀏覽:170
三個字酒店名字 瀏覽:658
1999年12月18男孩名字 瀏覽:807
自己名字的含義作文 瀏覽:267
貸款公司小組名字大全 瀏覽:13
古代宮賦名字 瀏覽:934
四個人的微信群名字 瀏覽:300
怎麼看名字五行缺啥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