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重慶地名的由來
關於重慶北部新區四鎮地名的由來
人和:清道光年間更名瓦店子場為人和場,取人以和為貴之意。
大竹林:由於當地自然村原名大竹林,因以命名。
禮嘉:清乾隆初已建為李家場,因隸屬江北廳禮里,地瀕嘉陵江邊,故更名禮嘉
鴛鴦:在原鴛鴦鄉政府所在地場邊小溪上30米間有兩橋並列;又有大樹一棵兩枝主幹直搭對岸,形成天然橋梁,似鴛鴦展翅,匍匐溪面,故名。(出自江北志第三章二節)
重慶城地名最「喜劇」
作者:陳仁德
說聊齋,話聊齋,重慶的地名有點怪;蝦子 、癩子壩,這樣的地名惹笑話;螞蝗石、麻風河,叫我說都不好說;不好說,也要說,說來大家樂一樂。
沙區篇
「犀牛」還在「屙屎」呀?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上月某天,本城一家媒體登出了一則停電通知,上面赫然寫著:「停電范圍包括沙坪壩區的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天啦,「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這是什麼地名啊!不少讀者看到報紙後都很氣憤,他們不相信自己身邊這座美麗的城市竟有如此醜陋不堪的地名。一些讀者就此提出了質疑和抗議。後來有關人士到區政府查詢,區政府的人也搞不清楚,問到街道上才搞清楚了,你猜啷個回事?沙坪壩區還真有「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這兩個地名。這下大家更氣憤了,直轄多年了,重慶一直在大步走向文明與進步,這樣的地名豈不損壞了重慶的形象?
江北篇
「蝦子土扁」太「蝦子」
接下來的故事是:今年秋天的一天,江北區政府邀請了一批知名的文化人開會,開會的議題不是別的,是討論如何為一個地名更名。大家都知道,江北區政府將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去重起爐灶,堂堂區政府所在的地方當然要很氣派,可惜那個地方卻有一個十分難聽的名字,叫蝦子 。眾所周知,蝦子在巴渝方言里是貶義的,一般是指那些卑微委瑣的人,誰也不願當蝦子。如今區政府要建在那裡,在有些人看來,就有幾分尷尬了。
蝦子 是怎麼得名的呢?那是因為那裡的一條小溪里有一塊石頭形似蝦子的緣故。好傢伙,後來高速公路修建到那裡時,便在路邊高高地樹起了一個標志性的字牌,上面大書「蝦子扁」三個字,過往車輛老遠就能看見,這下蝦子 便聲名遠揚了。
且說江北區政府的會開了半天,與會者都一致認為蝦子 實在是有損形象,但終於也沒有確定出更好的名字來替代,所以,直到今天,你從那裡經過,蝦子 三字依然高高地聳立在那裡。
惡俗篇
「癩子」「麻風」要醫治
兩個故事講完了,但是重慶的惡俗地名遠不止這些喲,類似的地名還真不少。隨便說幾個吧:螞蝗石、黃泥塝、癩子壩、麻風河、歪嘴子,簡直嚇人一大跳,聽到都惡心,誰能相信這竟是一個正在向國際大都市邁進的城市裡的名字?我們當然知道,每個地名後面都有自己的來歷,比如螞蝗石,一定是那個地方曾經螞蝗猖獗;黃泥塝一定是相當於黃土高坡的那種,但是我們無論怎麼也從中感覺不到文化,感覺不到時代進步的影子。
今年6月,地名的問題引起了市人大的注意,他們組成執法檢查組分赴主城九區展開了一場「地毯式搜索」,要將這些惡俗的地名一網打盡,這總算讓大家鬆了一口氣。可是,那些惡俗的地名什麼時候才會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呢?
宗族篇
「百家爭鳴」好鬧熱
農耕文化在地名上的另一反映是宗族色彩特別突出,好像老重慶全是被不同的宗族分割了一般,一個宗族劃出一個地盤,然後就以自己的姓氏為那塊地方命名,這家那家,應接不暇,整個感覺就是活脫脫的一個「百家爭鳴」。不信你看:王家沱、唐家沱、郭家沱、李家沱,一家佔住一沱。楊家坪、陳家坪、潘家坪,一家佔住一坪。謝家灣、肖家灣,一家佔住一灣。
假如你從兩路口趕車去楊家坪,要從好幾家門前過呢。車開出去一會就到了王家坡,接下來是肖家灣,剛走出肖家灣,售票員已經在喊馬家堡了,還沒有來得及喘氣,袁家崗又到了,最後還要經過謝家灣,才最終勝利到達楊家坪。趕一次車好像一次宗族的巡禮,這不是折磨人嗎?
大概在農耕時代人們長期處於自然經濟狀態,自耕自食,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久而久之就各自為陣村自為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格局。你看看,重慶哪裡不是「自成一家」:周家壩、劉家壩、冉家壩、童家溪、詹家溪、董家溪、楊家坪、陳家坪、潘家坪、童家橋、楊公橋、陳家橋、馬家岩、曾家岩、黃家埡口———唉,累了。
聯想篇
五寸路不止「五寸」
如果說重慶老地名的特點是農業文化痕跡明顯的話,那麼,重慶現代的地名的特點簡直就是沒有文化。一條街的命名簡單到極點,把起止兩地各取一字連在一起就是一個街名,於是就有了石橋鋪到小龍坎的石小路,從五里店到黃花園的五黃路等等(舉也舉不完啊)。
這樣一來,毛病就出來了。
有一條路叫五寸路,只有五寸長的路?
有一條路叫彈雞路,專門彈雞的路?
有一條線路叫較新線,比較新的線路,還不算舊哦?
如果是初到重慶的人,任憑他有超人的想像力,恐怕絞盡腦汁也猜不到這些地名是怎麼回事?當然,只要稍稍指點一下就可以茅塞頓開,五寸路是五里店到寸灘,彈雞路是彈子石至雞冠石,較新線是較場口到新山村。明白是明白了,可是也就失望了,怎麼就想不出一個稍微有點文化的名字來,重慶真的沒有文化嗎?
想到這里,就有些氣短了。
農耕篇
重慶還在「灣」「壩」頭?
重慶老地名有一個普遍的特點,就是農耕文化的痕跡十分明顯。
請看看下面的地名吧:
大田灣、學田灣、菜園壩、冬筍壩、苦竹壩、茄子溪、李子壩、枇杷山,這些地名無一個不是與農耕有關的。地名作為歷史文化的一種積淀,反映出那些地方的歷史特點,讓人藉以了解歷史的演變,只要看到這些地名就會立即知道,哦,原來這里是農田,原來這里是種茄子的。
但是今日的重慶畢竟不是大鄉場,而是一個世界知名的大都市。
當你站在火車站的廣場上仰望高高的候車大樓,環顧車水馬龍凌空飛架的高架橋,感受現代城市文明的強烈氣息時,忽然有人大喊「菜園壩」,你頓時就會覺得「菜園壩」這個名字與眼前的景物是多麼的不協調,即使你有十分的興致,也會一下興味索然。當你在大田灣體育場觀看激動人心的球賽或者異彩紛呈的明星演出,尖叫聲吶喊聲響成一片,你感到全身像燃燒一樣的痛快時,如果你不幸產生聯想:這里是一灣好大好大的水田喲,那麼眼前那些閃爍的明星可能就會幻化為正在田裡栽秧的農民了,要不怎麼叫大田灣呢?
不是大家都說要與時俱進嗎?那麼這些從遙遠的農耕時代走來的與時代不相適應的地名是否也該與時俱進了?我們還要把它們帶到未來的什麼時代去呢?
鬧劇篇
「文革」重慶滿地「紅」
說地名說到這里,又想起了重慶地名史上的一次大鬧劇。
那是1966年夏天,文革的高潮正一浪高過一浪,所有東西貼上了革命的標簽,地名也不例外。這樣一來,重慶朝天門港口便成了「紅港」,與之相配套的「紅港系列」有紅港路(原陝西路)、紅港支路(原曹家巷)、紅港前街(原余家巷)、紅港中街(原白鶴亭街)、紅港後街(原豐碑街)等等。
紅字成為最革命的名字,於是鵝嶺成了紅嶺,孟園成了紅園,菜園壩成了紅岸。此外,紅旗路、紅衛路、紅星路、紅光路、永紅巷、捍紅路、紅鋒坡等等,差不多把能用的都用完了。
紅字不夠用了,就接下來用東風、曙光、向陽、革命、前進、解放、長征、勇敢、立新、抗美、援朝、五一、八一、延安、井崗山、大慶、大寨、南泥灣等名字,總之越革命越好。
以上種種街名,後來被人戲稱為「造反街名」。文革後撥亂反正,大都改回了原名,算是給歷史開了個玩笑。
Ⅱ 某重慶地名的來歷
關於重慶北部新區四鎮地名的由來
人和:清道光年間更名瓦店子場為人和場,取人以和為貴之意。
大竹林:由於當地自然村原名大竹林,因以命名。
禮嘉:清乾隆初已建為李家場,因隸屬江北廳禮里,地瀕嘉陵江邊,故更名禮嘉
鴛鴦:在原鴛鴦鄉政府所在地場邊小溪上30米間有兩橋並列;又有大樹一棵兩枝主幹直搭對岸,形成天然橋梁,似鴛鴦展翅,匍匐溪面,故名。(出自江北志第三章二節)
重慶城地名最「喜劇」
作者:陳仁德
說聊齋,話聊齋,重慶的地名有點怪;蝦子 、癩子壩,這樣的地名惹笑話;螞蝗石、麻風河,叫我說都不好說;不好說,也要說,說來大家樂一樂。
沙區篇
「犀牛」還在「屙屎」呀?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上月某天,本城一家媒體登出了一則停電通知,上面赫然寫著:「停電范圍包括沙坪壩區的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天啦,「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這是什麼地名啊!不少讀者看到報紙後都很氣憤,他們不相信自己身邊這座美麗的城市竟有如此醜陋不堪的地名。一些讀者就此提出了質疑和抗議。後來有關人士到區政府查詢,區政府的人也搞不清楚,問到街道上才搞清楚了,你猜啷個回事?沙坪壩區還真有「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這兩個地名。這下大家更氣憤了,直轄多年了,重慶一直在大步走向文明與進步,這樣的地名豈不損壞了重慶的形象?
江北篇
「蝦子土扁」太「蝦子」
接下來的故事是:今年秋天的一天,江北區政府邀請了一批知名的文化人開會,開會的議題不是別的,是討論如何為一個地名更名。大家都知道,江北區政府將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去重起爐灶,堂堂區政府所在的地方當然要很氣派,可惜那個地方卻有一個十分難聽的名字,叫蝦子 。眾所周知,蝦子在巴渝方言里是貶義的,一般是指那些卑微委瑣的人,誰也不願當蝦子。如今區政府要建在那裡,在有些人看來,就有幾分尷尬了。
蝦子 是怎麼得名的呢?那是因為那裡的一條小溪里有一塊石頭形似蝦子的緣故。好傢伙,後來高速公路修建到那裡時,便在路邊高高地樹起了一個標志性的字牌,上面大書「蝦子扁」三個字,過往車輛老遠就能看見,這下蝦子 便聲名遠揚了。
且說江北區政府的會開了半天,與會者都一致認為蝦子 實在是有損形象,但終於也沒有確定出更好的名字來替代,所以,直到今天,你從那裡經過,蝦子 三字依然高高地聳立在那裡。
惡俗篇
「癩子」「麻風」要醫治
兩個故事講完了,但是重慶的惡俗地名遠不止這些喲,類似的地名還真不少。隨便說幾個吧:螞蝗石、黃泥塝、癩子壩、麻風河、歪嘴子,簡直嚇人一大跳,聽到都惡心,誰能相信這竟是一個正在向國際大都市邁進的城市裡的名字?我們當然知道,每個地名後面都有自己的來歷,比如螞蝗石,一定是那個地方曾經螞蝗猖獗;黃泥塝一定是相當於黃土高坡的那種,但是我們無論怎麼也從中感覺不到文化,感覺不到時代進步的影子。
今年6月,地名的問題引起了市人大的注意,他們組成執法檢查組分赴主城九區展開了一場「地毯式搜索」,要將這些惡俗的地名一網打盡,這總算讓大家鬆了一口氣。可是,那些惡俗的地名什麼時候才會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呢?
宗族篇
「百家爭鳴」好鬧熱
農耕文化在地名上的另一反映是宗族色彩特別突出,好像老重慶全是被不同的宗族分割了一般,一個宗族劃出一個地盤,然後就以自己的姓氏為那塊地方命名,這家那家,應接不暇,整個感覺就是活脫脫的一個「百家爭鳴」。不信你看:王家沱、唐家沱、郭家沱、李家沱,一家佔住一沱。楊家坪、陳家坪、潘家坪,一家佔住一坪。謝家灣、肖家灣,一家佔住一灣。
假如你從兩路口趕車去楊家坪,要從好幾家門前過呢。車開出去一會就到了王家坡,接下來是肖家灣,剛走出肖家灣,售票員已經在喊馬家堡了,還沒有來得及喘氣,袁家崗又到了,最後還要經過謝家灣,才最終勝利到達楊家坪。趕一次車好像一次宗族的巡禮,這不是折磨人嗎?
大概在農耕時代人們長期處於自然經濟狀態,自耕自食,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久而久之就各自為陣村自為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格局。你看看,重慶哪裡不是「自成一家」:周家壩、劉家壩、冉家壩、童家溪、詹家溪、董家溪、楊家坪、陳家坪、潘家坪、童家橋、楊公橋、陳家橋、馬家岩、曾家岩、黃家埡口———唉,累了。
聯想篇
五寸路不止「五寸」
如果說重慶老地名的特點是農業文化痕跡明顯的話,那麼,重慶現代的地名的特點簡直就是沒有文化。一條街的命名簡單到極點,把起止兩地各取一字連在一起就是一個街名,於是就有了石橋鋪到小龍坎的石小路,從五里店到黃花園的五黃路等等(舉也舉不完啊)。
這樣一來,毛病就出來了。
有一條路叫五寸路,只有五寸長的路?
有一條路叫彈雞路,專門彈雞的路?
有一條線路叫較新線,比較新的線路,還不算舊哦?
如果是初到重慶的人,任憑他有超人的想像力,恐怕絞盡腦汁也猜不到這些地名是怎麼回事?當然,只要稍稍指點一下就可以茅塞頓開,五寸路是五里店到寸灘,彈雞路是彈子石至雞冠石,較新線是較場口到新山村。明白是明白了,可是也就失望了,怎麼就想不出一個稍微有點文化的名字來,重慶真的沒有文化嗎?
想到這里,就有些氣短了。
農耕篇
重慶還在「灣」「壩」頭?
重慶老地名有一個普遍的特點,就是農耕文化的痕跡十分明顯。
請看看下面的地名吧:
大田灣、學田灣、菜園壩、冬筍壩、苦竹壩、茄子溪、李子壩、枇杷山,這些地名無一個不是與農耕有關的。地名作為歷史文化的一種積淀,反映出那些地方的歷史特點,讓人藉以了解歷史的演變,只要看到這些地名就會立即知道,哦,原來這里是農田,原來這里是種茄子的。
但是今日的重慶畢竟不是大鄉場,而是一個世界知名的大都市。
當你站在火車站的廣場上仰望高高的候車大樓,環顧車水馬龍凌空飛架的高架橋,感受現代城市文明的強烈氣息時,忽然有人大喊「菜園壩」,你頓時就會覺得「菜園壩」這個名字與眼前的景物是多麼的不協調,即使你有十分的興致,也會一下興味索然。當你在大田灣體育場觀看激動人心的球賽或者異彩紛呈的明星演出,尖叫聲吶喊聲響成一片,你感到全身像燃燒一樣的痛快時,如果你不幸產生聯想:這里是一灣好大好大的水田喲,那麼眼前那些閃爍的明星可能就會幻化為正在田裡栽秧的農民了,要不怎麼叫大田灣呢?
不是大家都說要與時俱進嗎?那麼這些從遙遠的農耕時代走來的與時代不相適應的地名是否也該與時俱進了?我們還要把它們帶到未來的什麼時代去呢?
鬧劇篇
「文革」重慶滿地「紅」
說地名說到這里,又想起了重慶地名史上的一次大鬧劇。
那是1966年夏天,文革的高潮正一浪高過一浪,所有東西貼上了革命的標簽,地名也不例外。這樣一來,重慶朝天門港口便成了「紅港」,與之相配套的「紅港系列」有紅港路(原陝西路)、紅港支路(原曹家巷)、紅港前街(原余家巷)、紅港中街(原白鶴亭街)、紅港後街(原豐碑街)等等。
紅字成為最革命的名字,於是鵝嶺成了紅嶺,孟園成了紅園,菜園壩成了紅岸。此外,紅旗路、紅衛路、紅星路、紅光路、永紅巷、捍紅路、紅鋒坡等等,差不多把能用的都用完了。
紅字不夠用了,就接下來用東風、曙光、向陽、革命、前進、解放、長征、勇敢、立新、抗美、援朝、五一、八一、延安、井崗山、大慶、大寨、南泥灣等名字,總之越革命越好。
以上種種街名,後來被人戲稱為「造反街名」。文革後撥亂反正,大都改回了原名,算是給歷史開了個玩笑。
Ⅲ 重慶楊公橋的來歷
楊芝瑞,當塗舉人,明崇禎十三年任慶元知縣,為人披肝露膽,精勤敏練,潔己愛民,對百姓事言而守信,孜孜為百姓根本計慮,多有建樹,故尊之為楊大夫。
慶元縣城城北五十步的地方原有橋,嘉靖末被水沖毀,後經萬曆年又建又毀,到楊芝瑞就任慶元知縣時已有六十年沒有橋,楊知縣說:「你們來建議是「誠善」的,但是政有緩急,治有標本,眼下匪警多,縣里經濟也相當困難,百姓吃飯還成問題,造橋不用急,等待一段時日。」楊芝瑞上任之後,他專心治縣「繕城池,創關隘,練鄉勇,肅匪患之後,馬上大搞農田建設,修倉葺獄,日夜不停。等到縣情好轉,那些老百姓又來建議造橋。這時楊芝瑞高興地說:「好!」於是楊芝瑞一面將建橋的事上報上級,一面將建橋的具體操作作部署,把建橋的事當作自己的應盡責任,並從口袋裡拿出俸金伍拾兩,以此倡導建橋。在他的行動感召下,全城的百姓紛紛前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熱鬧的場面非常感人。該橋「經始於癸未歲孟夏,以是年秋仲告成。中豎一巍閣,東北分建兩橋,架屋計十九間,其長計二十四丈,寬計二丈一尺」。從此車馬可通,商旅可行。慶元的士民歡呼載道,為紀念楊知縣的功德,稱此橋為「楊公橋」。
Ⅳ 小龍坎火鍋起源於哪裡
成都一家餐飲公司打造的連鎖品牌。
Ⅳ 小龍坎中學是幾中
其實已經有人回答過了,普高已經改為職業高中了。
Ⅵ 什麼火鍋店名最出名
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而且歷史悠久,也就擁有了眾多美食。對於中國人來說火鍋是一個不得不說的美食,可以融合眾多口味,因此也廣受歡迎,那麼知名的火鍋店名字大全排行是怎樣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一、火鍋店名字大全排行
01、海底撈
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融匯各地火鍋特色為一體的大型跨省直營餐飲品牌火鍋店,在加上優質的服務獲得很多人的支持,也因此榮升為火鍋店排行榜前十。
02、四川香天下
四川香天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於2008年10月14日在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公司致力於火鍋連鎖經營事業,堅持以「精益求精,客戶滿意」為經營理念,以「健康、快樂」為核心價值觀,因此也讓顧客非常放心。
03、朝天門
重慶朝天門餐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創始於2007年,是一家集餐飲連鎖、食品研發,人才培訓、商貿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朝天門火鍋經過多年的錘煉與發展,憑借其濃郁醇厚的火鍋味道普遍各地。
04、銅人李
銅人李火鍋是成都掌舵者餐飲娛樂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創建於2011年,店鋪以精細,快捷,標准,量化的手法,把原生態的健康觀念融合到企業之中,同時結合養生概念,讓消費者食之放心且舒心。
05、川娃子
川娃子火鍋是彭山川娃子食品公司旗下的品牌,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以原生態火鍋原料,原汁原味,麻辣鮮香,回味悠長的老火鍋特色,是目前人們追求消時尚。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
二、寓意美好的火鍋店名字
01、不留魚地火鍋店
此店鋪名字非常好記,同時說明魚味太香,食客總要把魚撈的乾乾凈凈,鍋里沒有魚存在的地方,詼諧幽默,讓人回味無窮。
02、博古火鍋店
所有吉祥器物的統稱為博古,瓷器上繪有的暗八仙、如意、貢果、花瓶、琴棋書畫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物件都可以叫做博古紋,那麼給火鍋店起名為「博古」,寓意著店鋪擁有悠久的文化,非常典雅。
03、味美尚火鍋店
此名代表著火鍋的味道非常的美味,「味美」二字是表達了火鍋店味道鮮美;「尚」字表達了健康時尚。此店名不但表達了好吃,而且還能帶來健康,非常妙。
04、天合緣火鍋店
「天合」二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不僅是指貴店本身,也是對客人的美好祝願。古人雲,天時地利人和,方成大器。而且「天人合一」,寓指火鍋之美味,酣暢之享受,彷彿達到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最後一個緣字是指緣分。一段美妙的情緣從此開始。你遇到了「天合緣」火鍋店,自是上天定的緣分吧。
三、好聽的火鍋店名字大全
[01]、涮壇子火鍋店
[02]、釣鍋火鍋店
[03]、帥鍋辣妹火鍋店
[04]、味優香鍋火鍋店
[05]、川辣味優火鍋店
[06]、渝火森林火鍋店
[07]、海鍋百味火鍋店
[08]、撈福來火鍋店
[09]、老火記火鍋店
[10]、唐和火鍋店
[11]、尚味香鍋火鍋店
[12]、情人火鍋店
[13]、夕賽娜火鍋店
[14]、蜀香來火鍋店
[15]、香涮火鍋店
[16]、燜道火鍋店
[17]、後味火鍋店
[18]、海尚鍋宴火鍋店
[19]、必須得火鍋店
[20]、天品蟹軒火鍋店
[21]、愛鍋演義火鍋店
[22]、海鍋派火鍋店
[23]、鄉間火鍋店
[24]、辣鼎天火鍋店
[25]、尚鍋優味火鍋店
[26]、天尚鍋品火鍋店
[27]、名鍋演義火鍋店
[28]、年味火鍋店
[29]、三昧火鍋店
[30]、名鍋演味火鍋店
[31]、愛鍋百味火鍋店
[32]、川鍋天香火鍋店
[33]、愛鍋煮意火鍋店
[34]、魚善火鍋店
[35]、愛鍋館火鍋店
[36]、川鍋演味火鍋店
[37]、羊老三火鍋店
[38]、名鍋百味火鍋店
[39]、金穗子火鍋店
[40]、哆啦A夢火鍋店
[41]、同仁火鍋店
[42]、爽口火鍋店
[43]、憶江南火鍋店
[44]、川味觀火鍋店
[45]、小豬頭火鍋店
[46]、香天下火鍋店
[47]、天食地利火鍋店
[48]、新廚火鍋店
[49]、美鍋味優火鍋店
[50]、愛鍋派火鍋店
[51]、撈味火鍋店
[52]、哨哩火鍋店
[53]、天尚香鍋火鍋店
[54]、香鍋優味火鍋店
[55]、香鍋演味火鍋店
[56]、好安逸火鍋店
[57]、奕鷺火鍋店
[58]、我為鍋狂火鍋店
[59]、品鍋館火鍋店
[60]、尚鍋派火鍋店
[61]、七欣火鍋店
[62]、天尚名鍋火鍋店
[63]、金太陽火鍋店
[64]、龍蝦館火鍋店
[65]、鍋味天香火鍋店
[66]、兄弟火鍋店
[67]、廣興源火鍋店
[68]、香鍋百味火鍋店
[69]、紅紅火火火鍋店
[70]、香辣誘惑火鍋店
[71]、天香鍋美火鍋店
[72]、湯烤鍋王火鍋店
[73]、聖火令火鍋店
[74]、艾璞火鍋店
[75]、香鍋良品火鍋店
[76]、睿明火鍋店
[77]、群英燴火鍋店
[78]、香鍋味優火鍋店
[79]、谷乙弘火鍋店
[80]、優品香鍋火鍋店
[81]、辣谷火鍋店
[82]、愛鍋味優火鍋店
[83]、一線天火鍋店
[84]、博睿火鍋店
[85]、沁心園火鍋店
[86]、阿拉火火鍋店
[87]、響嘴火鍋店
[88]、烽火台火鍋店
[89]、旺里火鍋店
[90]、渝得火鍋店
[91]、燙尚一品火鍋店
[92]、香鍋優品火鍋店
[93]、撈王火鍋店
[94]、萬客來火鍋店
[95]、火烈島火鍋店
[96]、喵哩火鍋店
[97]、川鍋百味火鍋店
[98]、巴黎燙火鍋店
[99]、熱辣食尚火鍋店
[100]、蝦吃蝦涮火鍋店
[101]、吟古火鍋店
[102]、土豪火鍋店
[103]、天街火鍋店
[104]、喜涮涮火鍋店
[105]、味品火鍋店
[106]、優味香鍋火鍋店
[107]、琪記火鍋店
[108]、一品鍋火鍋店
[109]、鍋品天香火鍋店
[110]、尚鍋館火鍋店
[111]、牛焱火鍋店
[112]、富迪康火鍋店
[113]、秦意濃火鍋店
[114]、哐嘰火鍋店
[115]、元港元氣火鍋店
Ⅶ 關於重慶的文化問題
重慶美食介紹
在重慶呆了那麼多年,對於重慶的美食,是相當贊許的,重慶人很豪爽,對於吃,他們也有自己的風格特色,辣要辣的夠爽,麻要麻得的夠勁,話不多說,先給大家介紹幾個我比較喜歡的重慶美食吧。
火鍋:
在重慶,最出名就屬火鍋了,就連不能吃辣的外國人都要來重慶品嘗一下,更不要說過人對火鍋的喜愛了。火鍋的種類也有很多,比如鴨腸火鍋,鱔魚火鍋,現在還有什麼冰火鍋等等。在重慶,每隔20米就會有一家火鍋店。一桌子人圍著煮沸的紅彤彤的火鍋,各個都吃得汗流浹背,而且還都不亦樂乎,肉片阿,鴨腸阿,鱔魚阿,豆腐阿,只要是可以吃的,都可以丟下去煮,每一家的火鍋都有自己的特色,共同的特點就是「香」,走在路上經過店門口都可以聞到那種讓人留口水的香味,吃一次火鍋衣服上的火鍋味三天都不會掉,所以我吃火鍋都穿臟衣服去,哈哈,回來就可以洗了^_^
歌樂山辣子雞:
第一次吃歌樂山辣子雞的時候,及為驚奇,就是一盤紅彤彤的一堆干辣椒阿,辣椒中夾雜著干粑粑的肌肉塊,上面撒上了芝麻,看起來還挺有食慾,吃起來雞肉外酥里嫩,還有芝麻的清香,辣中帶麻,麻得我張大嘴巴直喝水。美味,不過不能吃辣的朋友建議不要輕易嘗試
酸菜魚:
典型的重慶特色菜,早在沒有來重慶的時候,就有朋友推薦我去重慶一定要嘗試一下。我本不喜歡吃魚,但是對於酸菜魚還是情有獨鍾的。酸菜魚是採用先炒佐料,後加魚燉煮的方式做成的,下面是煮好的酸菜,酸而美味,中間鋪的是煮好的白色的魚肉片,肉香嫩滑,然後在最上面均勻的放一層香菜沫,最好在撒上一層芝麻,湯上面還飄著薄薄的一層香油花,夾一塊魚肉,喝一口酸湯,簡直是快樂似神仙阿~~強力推薦^_^
葷豆花:
一種湯鍋,裡面要放肉片,金針菇,冬瓜,蘿卜,火腿片等,主要就是豆花。何謂豆花?就是比豆腐軟一點,比豆腐腦要硬一點的類似於兩者的豆製品。和火鍋一樣,是要煮的,吃豆花要有調味碟,料掉主要是辣椒醬,麻油,芝麻組成。便宜又好吃,一般是20元以內一大鍋,4個人吃豆沒有問題。
毛血旺:
紅湯,裡面就是大雜燴,有木耳,肉片,海白菜,平菇等,主要就是血旺(俗稱血豆腐),能吃的都放在一起煮,特點也是麻辣。重慶特色之一,和葷豆花一樣,好吃又便宜。
黑竹筍雞:
滋養類湯鍋,主要由黑竹筍和雞燉制而成,雞肉中浸入了黑竹筍的清香,鮮嫩而滋養。
香辣蟹:
顧名思義,又香又辣的蟹子,我已經不知道怎麼形容它了,大家看圖片就能充分體會到了
夫妻肺片:
相傳是古時候由一對夫妻發明的,美味無比,家喻戶曉的重慶美食。
還有很多很多,比如蛋黃玉米了,泉水雞,口水雞,老鴨湯,酸辣粉等等等等,就不一一介紹了。有空再介紹了,以上介紹的先給大家解解饞
嘿嘿,不過我認為還有一種美食是及其的好吃,就是在我們樓下賣的「夫妻涼面」,每天都是夫妻兩個一起做生意,給我們提供宵夜。嘿嘿,但是這種美食只有在重慶大學才買的到哦~~獨一無二,很多畢業了的學生還專門跑回學校來回味呢~
http://lgpzh520.spaces.live.com/Blog/cns!1pjIE3VDxhuri9QNpH6dswxw!322.entry
y2910
關於重慶北部新區四鎮地名的由來
人和:清道光年間更名瓦店子場為人和場,取人以和為貴之意。
大竹林:由於當地自然村原名大竹林,因以命名。
禮嘉:清乾隆初已建為李家場,因隸屬江北廳禮里,地瀕嘉陵江邊,故更名禮嘉
鴛鴦:在原鴛鴦鄉政府所在地場邊小溪上30米間有兩橋並列;又有大樹一棵兩枝主幹直搭對岸,形成天然橋梁,似鴛鴦展翅,匍匐溪面,故名。(出自江北志第三章二節)
重慶城地名最「喜劇」
作者:陳仁德
說聊齋,話聊齋,重慶的地名有點怪;蝦子 、癩子壩,這樣的地名惹笑話;螞蝗石、麻風河,叫我說都不好說;不好說,也要說,說來大家樂一樂。
沙區篇
「犀牛」還在「屙屎」呀?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上月某天,本城一家媒體登出了一則停電通知,上面赫然寫著:「停電范圍包括沙坪壩區的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天啦,「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這是什麼地名啊!不少讀者看到報紙後都很氣憤,他們不相信自己身邊這座美麗的城市竟有如此醜陋不堪的地名。一些讀者就此提出了質疑和抗議。後來有關人士到區政府查詢,區政府的人也搞不清楚,問到街道上才搞清楚了,你猜啷個回事?沙坪壩區還真有「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這兩個地名。這下大家更氣憤了,直轄多年了,重慶一直在大步走向文明與進步,這樣的地名豈不損壞了重慶的形象?
江北篇
「蝦子土扁」太「蝦子」
接下來的故事是:今年秋天的一天,江北區政府邀請了一批知名的文化人開會,開會的議題不是別的,是討論如何為一個地名更名。大家都知道,江北區政府將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去重起爐灶,堂堂區政府所在的地方當然要很氣派,可惜那個地方卻有一個十分難聽的名字,叫蝦子 。眾所周知,蝦子在巴渝方言里是貶義的,一般是指那些卑微委瑣的人,誰也不願當蝦子。如今區政府要建在那裡,在有些人看來,就有幾分尷尬了。
蝦子 是怎麼得名的呢?那是因為那裡的一條小溪里有一塊石頭形似蝦子的緣故。好傢伙,後來高速公路修建到那裡時,便在路邊高高地樹起了一個標志性的字牌,上面大書「蝦子扁」三個字,過往車輛老遠就能看見,這下蝦子 便聲名遠揚了。
且說江北區政府的會開了半天,與會者都一致認為蝦子 實在是有損形象,但終於也沒有確定出更好的名字來替代,所以,直到今天,你從那裡經過,蝦子 三字依然高高地聳立在那裡。
惡俗篇
「癩子」「麻風」要醫治
兩個故事講完了,但是重慶的惡俗地名遠不止這些喲,類似的地名還真不少。隨便說幾個吧:螞蝗石、黃泥塝、癩子壩、麻風河、歪嘴子,簡直嚇人一大跳,聽到都惡心,誰能相信這竟是一個正在向國際大都市邁進的城市裡的名字?我們當然知道,每個地名後面都有自己的來歷,比如螞蝗石,一定是那個地方曾經螞蝗猖獗;黃泥塝一定是相當於黃土高坡的那種,但是我們無論怎麼也從中感覺不到文化,感覺不到時代進步的影子。
今年6月,地名的問題引起了市人大的注意,他們組成執法檢查組分赴主城九區展開了一場「地毯式搜索」,要將這些惡俗的地名一網打盡,這總算讓大家鬆了一口氣。可是,那些惡俗的地名什麼時候才會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呢?
宗族篇
「百家爭鳴」好鬧熱
農耕文化在地名上的另一反映是宗族色彩特別突出,好像老重慶全是被不同的宗族分割了一般,一個宗族劃出一個地盤,然後就以自己的姓氏為那塊地方命名,這家那家,應接不暇,整個感覺就是活脫脫的一個「百家爭鳴」。不信你看:王家沱、唐家沱、郭家沱、李家沱,一家佔住一沱。楊家坪、陳家坪、潘家坪,一家佔住一坪。謝家灣、肖家灣,一家佔住一灣。
假如你從兩路口趕車去楊家坪,要從好幾家門前過呢。車開出去一會就到了王家坡,接下來是肖家灣,剛走出肖家灣,售票員已經在喊馬家堡了,還沒有來得及喘氣,袁家崗又到了,最後還要經過謝家灣,才最終勝利到達楊家坪。趕一次車好像一次宗族的巡禮,這不是折磨人嗎?
大概在農耕時代人們長期處於自然經濟狀態,自耕自食,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久而久之就各自為陣村自為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格局。你看看,重慶哪裡不是「自成一家」:周家壩、劉家壩、冉家壩、童家溪、詹家溪、董家溪、楊家坪、陳家坪、潘家坪、童家橋、楊公橋、陳家橋、馬家岩、曾家岩、黃家埡口———唉,累了。
聯想篇
五寸路不止「五寸」
如果說重慶老地名的特點是農業文化痕跡明顯的話,那麼,重慶現代的地名的特點簡直就是沒有文化。一條街的命名簡單到極點,把起止兩地各取一字連在一起就是一個街名,於是就有了石橋鋪到小龍坎的石小路,從五里店到黃花園的五黃路等等(舉也舉不完啊)。
這樣一來,毛病就出來了。
有一條路叫五寸路,只有五寸長的路?
有一條路叫彈雞路,專門彈雞的路?
有一條線路叫較新線,比較新的線路,還不算舊哦?
如果是初到重慶的人,任憑他有超人的想像力,恐怕絞盡腦汁也猜不到這些地名是怎麼回事?當然,只要稍稍指點一下就可以茅塞頓開,五寸路是五里店到寸灘,彈雞路是彈子石至雞冠石,較新線是較場口到新山村。明白是明白了,可是也就失望了,怎麼就想不出一個稍微有點文化的名字來,重慶真的沒有文化嗎?
想到這里,就有些氣短了。
農耕篇
重慶還在「灣」「壩」頭?
重慶老地名有一個普遍的特點,就是農耕文化的痕跡十分明顯。
請看看下面的地名吧:
大田灣、學田灣、菜園壩、冬筍壩、苦竹壩、茄子溪、李子壩、枇杷山,這些地名無一個不是與農耕有關的。地名作為歷史文化的一種積淀,反映出那些地方的歷史特點,讓人藉以了解歷史的演變,只要看到這些地名就會立即知道,哦,原來這里是農田,原來這里是種茄子的。
但是今日的重慶畢竟不是大鄉場,而是一個世界知名的大都市。
當你站在火車站的廣場上仰望高高的候車大樓,環顧車水馬龍凌空飛架的高架橋,感受現代城市文明的強烈氣息時,忽然有人大喊「菜園壩」,你頓時就會覺得「菜園壩」這個名字與眼前的景物是多麼的不協調,即使你有十分的興致,也會一下興味索然。當你在大田灣體育場觀看激動人心的球賽或者異彩紛呈的明星演出,尖叫聲吶喊聲響成一片,你感到全身像燃燒一樣的痛快時,如果你不幸產生聯想:這里是一灣好大好大的水田喲,那麼眼前那些閃爍的明星可能就會幻化為正在田裡栽秧的農民了,要不怎麼叫大田灣呢?
不是大家都說要與時俱進嗎?那麼這些從遙遠的農耕時代走來的與時代不相適應的地名是否也該與時俱進了?我們還要把它們帶到未來的什麼時代去呢?
鬧劇篇
「文革」重慶滿地「紅」
說地名說到這里,又想起了重慶地名史上的一次大鬧劇。
那是1966年夏天,文革的高潮正一浪高過一浪,所有東西貼上了革命的標簽,地名也不例外。這樣一來,重慶朝天門港口便成了「紅港」,與之相配套的「紅港系列」有紅港路(原陝西路)、紅港支路(原曹家巷)、紅港前街(原余家巷)、紅港中街(原白鶴亭街)、紅港後街(原豐碑街)等等。
紅字成為最革命的名字,於是鵝嶺成了紅嶺,孟園成了紅園,菜園壩成了紅岸。此外,紅旗路、紅衛路、紅星路、紅光路、永紅巷、捍紅路、紅鋒坡等等,差不多把能用的都用完了。
紅字不夠用了,就接下來用東風、曙光、向陽、革命、前進、解放、長征、勇敢、立新、抗美、援朝、五一、八一、延安、井崗山、大慶、大寨、南泥灣等名字,總之越革命越好。
以上種種街名,後來被人戲稱為「造反街名」。文革後撥亂反正,大都改回了原名,算是給歷史開了個玩笑
回答者:zoaoao - 助理 三級 2-10 12:56
Ⅷ 重慶解放碑歷史
歷史
一、抗日戰爭之前
現解放碑一帶原叫「督郵街」,因這里有一官辦郵局而得名。當時僅有幾家葯鋪、綢緞庄和賣文房四寶的公司外,其餘都是居民住宅如楊家大院、周家大院等。督郵街四條窄巷交匯處有一僅幾十平方米的空地,稱「大什字」,如今就是解放碑中心一帶。
二、「精神堡壘」
紀功碑舊址原先是通高七丈七尺的木結構建築——精神堡壘,方型錐體炮樓式,1940年11月始建,1946年10月拆除。該建築物象徵抗戰到底的決心和弘揚禦侮的精神。
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中國與美國和英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日本、德國、義大利三國軸心作戰,從這時起,中日戰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1940年3月12日國民政府在重慶都郵街廣場中心主持修建「精神堡壘」,於1941年12月31日落成。「精神堡壘」由「國民精神總動員會」等四家單位承建,採用木質結構,四方形,跑樓式,高七丈七尺(約26米),有旋梯可達頂端,碑頂設時鍾、方向標志和風速風向儀,由當時的國民政府修建。
建碑的意義是:激勵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勉勵同胞當有抗戰到底的精神,命名它為「精神堡壘」。「七丈七尺」象徵「七·七抗戰」。
三、抗戰勝利紀功碑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在「精神堡壘」原址上修建「抗戰勝利紀功碑」,記全國軍民的浴血奮戰之功。
1946年10月31日,「精神堡壘」原址彈坑新紀念碑奠基。12月,新紀念碑正式動工,改為八角形柱體盔頂鋼筋混凝土結構。
1947年8月紀念碑主體完工,同年10月10日竣工,碑身刻「抗戰勝利紀功碑」,時稱「紀功碑」,外形即今日所見解放碑。在解放碑中,至今仍然存放著美國總統羅斯福在二戰勝利時寫給重慶人民的信。
四、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
1949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重慶主城。1950年10月1日,西南軍政委員會更改碑上文字和圖案,劉伯承改題「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由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變為紀念重慶被「解放」。
(8)小龍坎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抗戰勝利紀功碑暨人民解放紀念碑,本名抗戰勝利紀功碑,1949年後改稱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位於重慶市渝中區的中心地帶,民族路、民權路、鄒容路交匯的十字路口處,是重慶的標志建築物之一。
1987年1月23日列為重慶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初定名單。1991年4月16日公布為四川省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購
解放碑商圈是重慶最大的商圈,到解放碑自然少不了逛商場,這里匯集了諸多知名商場,另外品牌專賣店也比比皆是。
吃
吃的也不少,不過較為有趣的是好吃街,從臨江門沿鄒容路過了解放碑第一個十字路口往右就是好吃街了。
解放碑「好吃一條街」是八一路(解放前為保安路)的中段,僅205米長。來到重慶解放碑「好吃街」,不得不吃的小吃有:酸辣粉、麻辣串(鴨肝、魷魚、毛肚、牛肚、雞腳和各種蔬菜串串)、炒栗子、刨冰等等。
住
解放碑有很多的大型酒店,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牌入住。
行
除了有多路公交直達外,楊家坪方向的朋友乘輕軌也可到達解放碑的繁華地帶,對於有車一族來說,其實建議打車去。
Ⅸ 重慶市渝中區化龍橋的來歷
化龍橋其實建於1932年,它在當時還一舉拿到重慶市三個「第一」:第一座有傳統橋梁風格的現代橋梁;第一座城市公路大橋;第一大橋。
化龍橋的傳說:相傳,古時有一孽龍作怪,化龍橋附近時常水患,於是有人修橋鎮龍。橋修好後,龍果然逃遁,化龍橋由此得名。但傳說中的化龍橋早被掩埋在嘉陵江邊淤泥中。
化龍橋的碼頭也是可以和瓷器口碼頭媲美的大碼頭,當年這拱橋邊也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化龍橋
地址:渝中區化龍橋正街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