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川這個名字的由來
轄區秦時設蜀郡。漢設益州部。唐設劍南道,又分劍南東川、劍南西川兩節度使。宋設西川路和峽路,後將西川、峽二路分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產生。元時合並四路,設為四川行省。自此,四川省治沿用至今。
取全稱中的「川」字作為簡稱。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註: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並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231918.html
『貳』 四川名稱的來歷
來歷:
北宋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撫使等官職,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合並川峽四路,設「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四川省」之名自此問世。
1997年,原四川省計劃單列市重慶市與地級市涪陵市、萬縣市、黔江地區從四川省整體劃出組建重慶直轄市。至此川渝分治,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區域。
(2)南充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
四川是中國重要的經濟、文化、工業、農業、軍事、旅遊大省,擁有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天府新區等經濟發展高地,是中國西部物資集散地,長江經濟帶組成部分,也是國寶大熊貓的故鄉,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中的五糧液與劍南春原產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機關駐地。
參考資料
網路-四川
『叄』 四川名字的由來是
四川是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註: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
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
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並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取全稱中的「川」字作為簡稱。又因轄區西部古為蜀國地,故又簡稱「蜀」。
(3)南充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位於中國西南腹地,介於東經97°21'~108°33'和北緯26°03'~34°19'之間,地處長江上游,轄區面積48.6萬平方公里,與7個省(區、市)接壤,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
行政區劃:
截止2019年9月,四川省下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18個縣級市,107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
『肆』 最能代表南充的名字有哪些
果城 川北 綢都
『伍』 四川這個名字的由來誰知道
以前有四條河在這里
『陸』 南充名字的由來
公元前202年(漢高帝六年)10月,高帝下令修建安漢縣城。據《史記·項羽本紀》載:漢王三年(前204)劉邦被項羽圍在滎陽城中,危急時刻,大將軍紀信向劉邦獻「金蟬脫殼」之計。劉邦脫險後,化裝成劉邦的紀信被項羽燒死。劉邦戰勝項羽後,認為紀信捨身為安定漢政權立了大功,故在紀信家鄉,設立安漢縣。據史載,當年的安漢縣城就在今天順慶北城街道五里店一帶。安漢縣時轄今天的南充市轄三區、西充縣及蓬安縣和岳池縣部分地方。西漢及東漢在實行郡縣制度的同時,又實行分封皇子及功臣的賜爵食邑制度。因此,在其行政區劃之中,除郡、縣之外,還有「國」。安漢縣後來曾一度稱「充國」,雖然充國置於何時已無從可考,但據《漢書·地理志》對巴郡的解釋,巴郡領有閬中、江州、臨江、安漢、宕渠、充國、涪陵等。可見西漢時已有充國。據巴郡條下所列「充國」後說 「永元二年分閬中置」。有人據此推斷東漢初年曾廢掉充國並入閬中縣。充國的地域包括今閬中南邊部分和南部縣。漢獻帝初平四年(193)撤充國為南充國、西充國。南充國地域包括今天的南部縣東部、蓬安縣及高坪區北部。城邑在南部縣柳驛鄉境內。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合並安漢、巴西兩縣為一縣,因地處充國之南,故定名南充縣。
『柒』 四川的名字由來
上古時我們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創造了四川文化的那個區劃,在秦時置為巴郡、蜀郡,汗代叫益州,唐代改為劍南道,後分為劍南西川道和劍南東川道,分別在成都和三台設立治所。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區劃,只有東、西兩川,故簡稱「兩川」。唐玄宗時,他又對此區劃作了調整,有了劍南西川道、劍南東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設置(山南西道轄今陝南、川北地區、治所在汗中)。這樣,便有了「三川」的簡稱。由於宋真宗這一調整,又在益(成都)、梓(三台)、利(汗中)州三州之外,新置夔州(奉節),於是,這一區域在宋代便被稱為「川峽四路」,後來就簡稱為「四川」。
『捌』 南充市名字到處都是川北為名字的,南充接近川東還是接近川北川東北是什麼意思
南充市地處嘉陵江中游、四川盆地中北部,川東北的經濟、文化、交通、商貿、物流和信息中心城市。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中北部,嘉陵江中游
川東北,是對四川省東北部的簡稱,行政區域涉及廣安、南充、達州、巴中、廣元五個地級市,有時也將遂寧市及綿陽市的鹽亭縣包含在區域內。川東北是四川北向出川,東進兩湖的重要通道;川東北城市群是四川四大城市群之一,四川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玖』 南充地名 由來
南充市是四川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全省9大中心城市之一。從古至今一直是川北重鎮,歷代均為郡、州、府、路、道、署治所。境內的閬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戰國後期曾是巴國別都。清兵入川時,閬中為四川臨時省會十餘年。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南充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建國初期,南充市(今南充市順慶區)是川北行政公署(省級行政機構)的駐地。
南充市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中游,介於北緯30°35′--31°51′、東徑105°27′--106°58′之間。南北跨度165公里,東西跨度143公里。東鄰達川市,南連廣安市,西與遂寧市、綿陽市接壤,北與廣元市、巴中市毗鄰。幅員面積12494平方公里。轄順慶、高坪、嘉陵三區和西充、南部、蓬安、營山、儀隴五縣,代管省轄閬中市。南充市人民政府駐順慶區。2003年,全市轄有180個鎮、302個鄉。市區建城區面積42.3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居住人口53.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2萬人,暫住人口8萬人,農業人口3.9萬人)。
南充市行政區劃表
(2003年) 單位:個
縣(市、區)鄉 鎮 街道辦事處 居民委員會 村民委員會
合計 302 180 5 259 5746
順慶區 14 11 4 40 258
高坪區 17 17 1 30 366
嘉陵區 28 20 13 557
閬中市 48 23 48 772
西充縣 32 15 9 603
南部縣 48 32 37 1090
營山縣 43 19 18 658
蓬安縣 31 15 23 598
儀隴縣 41 28 41 844
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時,總人口為698.76萬人,2002年末總人口為714.45萬人(按戶籍統計),其中非農業人口120萬人左右。全市人口在區域分布上差異較大,與經濟發展水平和地貌條件關系密切。城鎮、交通干線、沿江河兩岸、平壩地區人口密度較大,高丘、低山地區人口相對較稀。人口密度最大的是順慶區,每平方公里為1085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閬中市,每平方公里為452人。總人口態勢是人口分布由北向南密度逐步增大。
南充市共有49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88%,少數民族48個,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0.12%。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依族、撤拉族、毛南族、仡族、錫伯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羅斯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其中回族居多,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56.05%。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順慶區、閬中市。閬中博樹回族自治鄉是南充市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鄉。
南充市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約前五、六千年左右),境內就有先民生息。原始社會的唐堯、虞舜時,境內為"有果氏之國"(原始部落)。夏朝(約前21世紀到前17世紀)境內為古梁州之域。商朝(約前17世紀到前11世紀)南充屬巴人之國。周朝(約前1027年至前221年)南充為巴子國地,其間的戰國時期,約周顯王三十年(前330年)巴子屢為楚子所逼,巴國國都遷至境內的閬中。
南充境內設縣始於戰國後期。秦惠文王後元十一年(前314年),秦統巴、蜀後,在其地實行郡縣制,設置了巴郡、蜀郡、漢中郡及31縣,今南充境內僅設有閬中縣(據《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蜀中廣記》等書記載,當時閬中縣的轄地大致包括今閬中、南部、西充、營山、儀隴、蓬安、順慶、高坪、嘉陵等縣(區)及廣元市的蒼溪和劍閣東南部、巴中市的恩陽、廣安市岳池縣西部和北部。隸巴郡(郡治今重慶市渝中區)。秦朝末年,楚漢爭戰,漢王劉邦被困滎陽,其部將巴郡閬中人紀信(今西充紫岩鄉人)假扮漢王誑楚,救了劉邦,項羽受騙怒殺紀信。西漢建立後,漢高帝劉邦為追念紀信捨身安漢之功,於漢高帝五年(前202年)分閬中縣紀信家鄉設安漢縣(縣治今順慶區舞鳳鎮清泉壩五里店)。
南充境內設郡(相當於今地級市一級政區)始於東漢。據《華陽國志·巴志》載,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分巴郡地在今南充市境內設巴郡(原巴郡更名為永寧郡),郡治安漢縣(今南充市順慶區),隸益州(州治今成都市城區)。巴郡轄7縣,今南充市境內設有安漢、閬中、南充國,西充國4縣。獻帝建安六年(201年),巴郡更名為巴西郡,郡治從安漢縣遷至閬中縣。
三國蜀漢時,境內所設郡縣未變。晉朝、南北朝時政權更迭頻繁,設州、郡、縣繁多,州名、郡名、縣名極端混亂,約略統計境內先後設州、郡十五、六個,設縣二十餘個。
隋朝結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據的局面。隋初清理省並了濫設的州、郡、縣。境內設有蓬州、隆州及14縣,其中安漢縣在開皇十八年(598年)更名為南充縣。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調整政區設置,改州為郡 ,境內僅設有巴西郡(郡治今閬中市)及13縣。
唐、宋時,境內設果州(州治今順慶區)、閬州(州治今閬中市)、蓬州(州治今營山縣安固鄉)及十餘縣。南宋後期的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將宋理宗趙昀於寧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任果州團練使之地果州升為順慶府(府治今順慶區)。
元朝境內設有順慶路(路治今順慶區)、保寧府(府治今閬中市)、蓬州(州治今蓬安縣)及7個縣。明朝境內所設府(州)、縣基本未變。清朝境內設有川北道(道治今閬中市),轄順慶、保寧二府及7個縣(州)。清順治三年(1646年),清兵進入四川後,四川省治初設保寧府(府治今閬中市),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四川省治遷至成都。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民國二年(1913年)境內設川北道(道治今閬中市),民國三年(1914年)川北道改為嘉陵道,民國五年(1916年)嘉陵道治遷至南充縣(今順慶區)。民國十七年至十八年(1928年至1929年),撤銷道,縣由省直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四川省縣以上設置了十八個行政督察區,境內設有第十一行政督查區和7個縣。
民國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933年至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陝西南部和四川北部一帶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先後在境內建立了閬南縣、儀隴縣、長勝縣、營山縣、德豐縣和宗發市蘇維埃政權,隸屬於川陝省蘇維埃政權。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和33軍軍部曾設在閬中。
1949年12月10日南充解放。1950年在南充設立了省級行政機構--川北行政公署。川北行署駐南充市(今順慶區),轄南充市和南充、遂寧、達縣、劍閣4個專區35縣。其中南充市人民政府駐今順慶區,南充專署轄8縣,初期駐今廣安市岳池縣,1952年5月遷至今高坪區。當時境內設有7縣。其中6縣隸南充專區,1縣隸劍閣專區。1952年8月,撤區建省,南充市、南充專區改隸四川省。9月專署駐地由今高坪區遷至今順慶區。1953年1月,南充市由省直轄改由南充專區管轄。同年四川調整行政區劃,撤並部分專區,南充專區轄1市11縣,其中今境內設有1市7縣。1968年南充區專員公署更名為南充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又更名為南充地區行政公署。1993年7月2日,國務院作出調整南充行政區劃決定,撤銷南充地區、南充市、南充縣,設立南充市(地級),轄原南充地區的南部縣、營山縣、儀隴縣、蓬安縣、西充縣和新設立的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原南充地區的閬中市由省直轄,南充市代管。
數千年來,在南充這塊土地上,涌現了一代代忠心報國,叱吒風雲,貢獻卓越,彪炳史冊的國家棟梁,仁人志士。漢有范目、紀信、落下閎、司馬相如,三國時有譙周、王平,晉有陳壽,唐有袁天罡、李淳風,宋有陳省華、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父子四人及抗金名將張憲,明有父子宰相陳以勤、陳於陛和任翰、黃輝,之後有開國元勛朱德元帥、羅瑞卿大將和民主革命家張瀾以及共產主義戰士張思德。他們對於推動國家統一、民族興旺、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做出了不朽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