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百科 > 樂陵名字由來

樂陵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3-18 00:05:24

① 山東省樂陵市有什麼歷史名人

漢有名書法家朱燈,東晉有文學家王歡,南寧有右丞呂頤浩,清有經學家董養性、著名中醫牛履祥。民國時期,有著名抗日將領宋哲元,著名武術家尚雲祥。現任中國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楊文昌,原國家文物局長、當代著名書法家孫軼青均是樂陵籍人

樂陵官方網站上的

② 山東省樂陵市,名字看上去很簡單,為何還是有很多人會念錯

在山東省有一個地方叫做樂陵市,它隸屬於德州市管轄,是一個縣級市。樂陵市地處兩省四市的交界地帶,屬於華北平原。轄區總面積一千一百多平方千米,總人口七十多萬。

說起樂陵這個地名,很多不了解的人總是讀成(le ling四聲),但其實這個名字應該念成(lao ling四聲),很多外地人都會念錯這個名字。


在公元前284年,當時燕國大將樂毅攻打齊國的時候,築起了這座樂陵城,到了漢代,開始設置了樂陵縣。所以“樂陵”這個地名也就是“樂毅攻齊,擇陵而城”的意思了。

③ 樂陵市名字來歷

歷史沿革

漢置樂陵縣。據《元和郡縣志》:「本燕將樂毅功齊所築,漢以為縣。」1988年9月1日,撤銷樂陵縣,以其行政區域設立樂陵市。
1988年9月1日,撤銷樂陵縣,以其行政區域設立樂陵市。
1990年1月1日,商河縣的奎台鄉劃歸樂陵市管轄。
1993年12月10日,撤銷樂陵市王寨子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楊安鎮;撤銷樂陵市大徐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朱集鄉。
1996年12月25日,撤銷樂陵市朱集鄉,設立朱集鎮(魯政函民字[1996]58號)批復。
1999年,樂陵市轄5個鎮、20個鄉:城關鎮、黃夾鎮、孔鎮、楊安鎮、朱集鎮、郭家鄉、三間堂鄉、西段鄉、胡家鄉、楊家鄉、大孫鄉、茨頭堡鄉、楊盤鄉、丁塢鄉、張橋鄉、化樓鄉、張屯鄉、鄭店鄉、王集鄉、花園鄉、劉武官鄉、鐵營鄉、寨頭堡鄉、雙廟趙鄉、奎台鄉。
2000年6月15日,樂陵市撤銷城關鎮,以原城關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市中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城關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胡家鄉,以原胡家鄉的行政區域設立胡家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胡家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雙廟趙鄉,以原雙廟趙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雲紅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雙廟趙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郭家鄉,以原郭家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郭家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郭家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三間堂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朱集鎮;撤銷楊家鄉、茨頭堡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黃夾鎮;撤銷丁塢鄉、楊盤鄉,合並設立丁塢鎮,丁塢鎮人民政府駐原丁塢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花園鄉、劉武官鄉,合並設立花園鎮,花園鎮人民政府駐原花園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鄭店鄉、王集鄉、奎台鄉,合並設立鄭店鎮,鄭店鎮人民政府駐原鄭店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化樓鄉、張屯鄉,合並設立化樓鎮,化樓鎮人民政府駐原化樓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張橋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孔鎮。
2000年,樂陵市轄4個街道、8個鎮、4個鄉。總人口615833人,各鄉鎮人口: 市中街道 66518 胡家街道 25666 雲紅街道 23083 郭家街道 21496 楊安鎮 42593 朱集鎮 56981 黃夾鎮 63051 丁塢鎮 35521 花園鎮 42050 鄭店鎮 59327 化樓鎮 37031 孔鎮 47130 西段鄉 25594 大孫鄉 21739 鐵營鄉 24700 寨頭堡鄉 23353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樂陵市轄4個街道、8個鎮、4個鄉。

④ 誰知道樂陵金絲小棗的由來

樂陵金絲棗的始於春秋,興於魏晉,盛於明清,據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樂陵金絲棗渾身是寶,棗核、
棗皮、棗肉、棗汁都有很高的利用價值,除了食用,還涉及醫葯領悟。

⑤ 渤海 這個名字的由來

渤海是中國的內海。三面環陸,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三省一市之間。具體位置在北緯37°07′~41°0′、東經 117°35′~121°10′。遼東半島南端老鐵三角與山東半島北岸 蓬萊遙相對峙,像一雙巨臂把渤海環抱起來,岸線所圍的形態好似一個葫蘆。渤海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渤海海峽口寬59 海里,有30多個島嶼,其中較大的有南長山島、砣磯島、欽島和皇城島等,總稱廟島群島或廟島列島。 渤海由北部遼東灣、西部渤海灣、南部萊州灣、中央淺海盆地和渤海海峽五部分組成。
我國 唐 代以 靺鞨 族為主體所建的政權。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 渤海 貢馬腦樻、紫瓷盆。」《新唐書·北狄傳·渤海》:「 渤海 ,本 粟末 靺鞨 附 高麗 者,姓 大 氏。」 宋 岳飛 《申省承州捷狀》:「所有逐次生擒 女真 、 契丹 、 渤海 、 漢 兒軍 高太保 等。」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 渤海 部又東奔 挹婁 故地 東牟山 ,酋長 大祚榮 建國自立,稱 震國王 。七一二年, 唐睿宗 封 大祚榮 為 忽汗州 都督、 勃海 郡王,後世遂號 渤海 。」

⑥ 山東省樂陵吳氏起源

1、出自姬姓,以國為氏。
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於鄭(陝西省華縣東,居棫林,徙拾),史稱鄭桓公。鄭國公元前769年東遷新鄭,於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佔據,鄭人奔於陳、宋間,以原國名為氏,就得鄭氏。
鄭國滅亡,以國為姓時,鄭氏已有四支:南鄭與山東支脈較弱,河南的兩支較為昌盛。
南鄭一支:
鄭武公東遷後,留下在原址(陝西華縣)的一些鄭國宗室人員,當戎狄入侵時,南遷到今漢中地區建「南鄭」,為首者稱南鄭君。後來成為秦國的南鄭縣,其宗室子孫,亦以鄭為姓,散居四川、陝西各地。
東鄭一支:
在今山東費縣城東,有一支很早的鄭氏,這是鄭國建立初期,周王室將魯國境內祭泰山用的枋邑交給鄭國管理,鄭庄公時期,鄭國和魯國將枋、許作了交換,鄭國只留下「邴」(即今山東費縣城東18里)的地方,作為祭泰山沐浴更衣的地方,並有宗室人員駐守,鄭國滅亡後,也以國為姓,成了山東早期的鄭氏。孔子七十二弟子之鄭國(即鄭邦)應為該支。邴地因在魯國,鄭氏故又稱「魯人」,就地繁衍,即為東鄭。
河南的兩支:
一支是韓滅鄭後,遷陳、宋之間的幽公之子「南里君」魯公之後,在歷史上影響較大。早在鄭國被韓滅亡之際,原鄭國貴族中改姓為鄭的人投奔散居在陳、宋之間。由於這一地區是韓國和魏國的勢力范圍,鄭國滅亡後他們也分別被稱為韓國人或魏國人。魯公之子琚,仕魏為大夫;琚公之子無悔,仕魏為新築大夫;無悔公之子安平,初仕魏,後攜范雎奔秦,封關內侯大將軍,後為趙兵所困降趙,封武陽君;安平公之子徽,未隨父降趙,而繼續仕魏,並因拒秦兵之功,封新築君,魏亡為庶民;徽公長子昌,初為秦吳縣令,後隨楚項王起兵討秦,受封韓王,又稱鄭韓王。鄭韓王為楚守,漢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劉邦使韓襄王孫信破鄭昌於陽城,以信為韓王(稱韓王信),鄭昌認為分封已不合時宜,因而歸附劉邦,參加了助漢統一的征伐討平中。楚漢之間的戰爭進入第三年,「楚漢相爭,鴻溝為界」,在北廣武山演出了威武雄壯的一幕。族人、部將鄭忠對劉邦建議說: 「楚軍強盛,應高壘深塹固勿戰,待敵疲勞時再出擊」。劉邦納其言,果獲大勝。昌公之子榮,陳(今河南淮陽)人,隨父參加了項羽起義,項羽敗於漢,劉邦要求原項羽部將注冊登記,以便授官,獨鄭榮懷念項羽不肯登記,被漢逐出,漢文帝時憂憤而死。榮公之子當時,為陳人,行俠仗義,漢景帝時拜為太子舍人,漢武帝時先後任濟南太守、江都相、右內史,位列九卿。鄭當時對待賓客惟恐不便,對待長者惟恐不尊,對年輕人惟恐屈才,他常說:「賓客來到,無論貴賤,都要接待!」故《漢書》作者班固說:「張譯之守法,馮唐之論將,汲黯之正直,鄭當時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鄭當時一次推士,因輕信讒言而失誤,被人彈劾,下獄治罪,贖買出獄,廢為庶人。不久又被起用,遷任汝南太守,任上病故,家無余資,靠親友接濟辦了喪事。當時公之子韜;韜公之子仲 (江都太守);仲公之長子房,漢中大夫,次子遠遷沛;房公之子季,官至趙王相;季公之長子奇,官至河南太守,仰慕祖德,眷戀祖地,舉族遷回,死後歸葬祖塋——廣武原;奇公之長子積(華縣令)遷至河南新野,為南陽鄭氏始祖。以後失譜,歷經數代,至裔孫珥公,於明初遷至,居大里村(今王村鎮西大村),為現居鄭氏人數最多的一支。修「大里村鄭氏宗祠」,其子孫又播遷周圍縣、鄉、村。1992年,台灣鄭氏宗親訪問團一行23人,尋根謁祖,曾到此祭祀,盛況空前。
奇公之次子樨,官至後漢西河太守;樨公之長子賓,居山東高密,漢光祿大夫;賓公之三子鄭興,河南開封(今開封市)人,後漢經學家,靖南將軍;興公之子眾,後漢大司農,出使匈奴,因維護了漢朝尊嚴,拜為中郎將,《後漢書》有傳;眾公之子安世,後漢車騎將軍;安世公之長子琳,後漢車騎都尉,次子亮(亮孫沖為晉太傅,宗光公,卒後謚成);琳公之子熙,熙公之長子泰,次子渾。
回遷開封的鄭泰,曾遠播沿海與海外;鄭渾一支,遷回祖地,成為顯赫晉魏的巨族,其後鄭羲、鄭道昭、鄭述之祖孫幾代,又到山東兗州、青州做官。
另一支河南鄭氏是滯留的儒公之子宙公之後,宙公在韓滅鄭時被俘。韓國為賄賂鄭國民心,於韓宣惠王元年(前332年)封宙公之子鄭據到囂山之陽的荒僻之地(即現在廣武山一帶),為踐土君(或囂陽君)守祭武公陵墓,稱鄭王之墟 (即今鄭王莊)。據公之子強,為報失國之恨,曾載800金說秦伐韓;強公之子朱,跑到趙國,為趙媾秦,助秦伐韓;朱公之子國,初為韓國水工,參加治理滎澤水患,修築鴻溝大渠,後奉韓王之命西遣入秦游說秦王修渠,意在疲秦,使其無力伐韓。國公終受秦王之命開鑿了名聞後世的「鄭國渠」,反使秦得水利,國力更強,統一了六國。中國歷史進入秦漢大統一時期後,鄭氏也隨歷史的發展,以中原為軸心,向周圍輻射播遷。鄭國渠的建成使關中大穰,不僅解決了秦國困惑多年的糧食問題,而且還使後人代代受益無窮。因此,鄭國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水利專家,也是鄭姓人在得姓後的第一個著名人物。鄭國之子鄭如,鄭如之孫有一個叫鄭弘的,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是個歷史名人。
少數民族中的鄭姓問題,情況比較復雜,與漢族鄭姓的關系也較為明顯,即血統源流基本不同。其中如回族中較有影響的鄭姓人,其得姓原因是由於明朝朱棣的賜姓,亦即明代航海家鄭和養子鄭賜的後代。從血統上看,他們原是來自西域的外族人,其血管中流淌的血與漢族完全無關,只是因為生活在漢族的大家庭中才被同化,改用了漢族人通常所用的姓氏,姓鄭。至於其他少數民族中的鄭姓,情況也與回族中鄭和一支大致相同。在今天可以考知者,除回族中有人姓鄭以外,又有土家、朝鮮、瑤、京、納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
2、土家族 土家族鄭姓的來源與其某些家族在讀音上近似於「鄭」的發音有關土家族主要生活在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四省交界處,人口570多萬。族中的鄭姓來源極早,大約在兩漢時就有人以鄭為姓。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記載,東漢時巴郡南郡蠻中有5大姓,出自武落鍾離山,其中之一便是鄭姓。巴郡南郡蠻亦即土家族的前身。到了唐代,樊綽所編撰的《蠻書》中也說巴人有4大姓,鄭姓仍是其中之一。不過,一般認為早期的鄭姓與後來所說的姓氏含義不同,所指的是一個鄭姓部落,因其在讀音上近似於漢字「鄭」才被以鄭相稱。另外,由於「鄭」字在土家語中的讀音近似於「陳」,因此鄭姓有時又被稱為陳姓。如在《蠻書》中就是鄭、陳並稱,各自為姓。由此可見,土家族鄭姓的得姓原因是由於族中一部分人的家族稱謂在讀音上近似於漢族人的「鄭」,在載入漢族人編撰的典籍時便以「鄭」相稱,此後相延成俗,也同時被這些土家人所接受。
目前土家族中的鄭姓人口為數不少,仍保持著大姓之一的位置。由於相傳鄭姓在發展中又分出了周、李二姓,所以三姓間至今還保持有互不通婚的習俗。
3、朝鮮族 遠古的朝鮮族人居住在朝鮮半島山谷中,至新羅第三代國王始分封授姓,其中珍支部被封鄭姓,朝鮮族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人口190多萬,其血緣與古代生活在朝鮮半島上的民族有關。根據近人的研究結果表明,朝鮮族經常使用的姓氏有100多個,幾乎全是漢族姓氏,其中鄭姓的使用者相當多,與金,李、崔、朴並稱為五大姓。
朝鮮族人以鄭為姓,起源於遠古的傳說時代。據朝鮮人編撰的《三國史記》記載,早期的朝鮮入居住在朝鮮半島的山谷之中,分作6個部落,至新羅第三代國王時始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居住在觜山干珍村,更名為本彼部姓鄭。當然,在另一部朝鮮人的著作《三國遺事》中則有另一種說法,認為當時被賜姓為鄭的是沙梁部的人,本彼部被賜的姓氏是崔而不是鄭。今天看來,無論哪種記載更符合事實,都不影響鄭姓為朝鮮族古老姓氏之一的地位。
史書中所謂新羅國王對本國民眾的賜姓,若歷史上確有其事,則發生在高麗國統一朝鮮半島以前,亦即中國的唐朝時期。當時的王公貴族仰慕唐朝的官家巨姓,並借用這些巨姓作為自己的姓氏,於是當時稱雄唐朝的崔、李、鄭等姓氏便被移植到朝鮮半島,成為當地王公貴族的姓氏。後來,高麗統一了朝鮮半島,普通百姓也被允許使用姓氏,使鄭姓在當地的使用人數迅速增多,再經過以後近千年的發展,鄭姓終於成了當地大姓之一。至近代時期,原生活在朝鮮半島北部的人因當地發生飢荒而移居我國東北,形成朝鮮族,其中便有大批的以鄭為姓的人,以至使鄭姓進一步成為朝鮮族的大姓之一。
4、瑤族 瑤族鄭姓屬於盤瑤十二姓之一,來源於一個十分古老的傳說。相傳在遠古時期,評皇和高皇爭天下,評皇懸賞捉拿高皇,並答應以公主作為有功之人的賞賜。結果一隻名為盤瓠的神犬咬死了高皇,得以娶公主為妻,生下6男6女,自相婚配,並各自受姓命氏,其中的一人便是瑤族鄭姓的族先。後來,一些漢族人為了逃避賦役,來到瑤族聚居的地區,與瑤族人交錯雜居,對外也自稱瑤族。久而久之,這部分人便融入瑤族中,成為瑤族人的一員。在這些人中,有一些也姓鄭。
5、京族 京族鄭姓人數較少,據50年代中期的戶口統計,姓鄭的人僅有1戶,居住在瀝尾島中間村,是當時31個姓氏中人數最少的姓氏。從那以後,鄭姓人數又有所增加,但遠遠低於其他姓氏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京族中仍是人數最少的姓氏之一。
6、納西族 納西族鄭姓是歷史上遷入納西族居住區的漢族人的後代,後來才融入納西族。其中的一支來自江西,約在明清時遷到今雲南麗江一帶,從此便留居當地,繁衍生息,如今已是納西族鄭姓中影響最大的一支。
7、哈尼族 哈尼族鄭姓人的姓氏來源較晚,一般認為直到明朝中葉才開始使用姓氏。據《臨安府土司官志》記載,明朝弘治初年,知府陳晟把《百家姓》中開始兩句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8個姓氏分別讓當地的土司使用,哈尼族從此才有了鄭姓。後來,一些哈尼族人在與漢族的交往中,受漢文化的影響,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漢字「鄭」,成為哈尼族鄭姓的新成員。如今,哈尼族有人口100餘萬,經常使用的姓氏有30多個,鄭姓便是其中之一。
8、裕固族 裕固族鄭姓是族中著名家族之一「增斯恩」(又稱增坷斯)名稱的漢字同音對譯和簡化。增斯恩家族原以增斯恩或贈坷斯為姓,後因姓氏過於繁復,便隨例簡化為漢姓鄭。如今,鄭姓在裕固族中也是較有影響的姓氏之一。
9、白族 白族鄭姓大多尊奉唐代南詔國執政官鄭回為祖先,在血統上與漢族鄭姓同源,如今在白族中也擁有較多的人口。

二、遷徙分布
鄭姓遷徙史
先秦時期
山東之鄭氏,距今山東費城東18里「邴」地一支,為原鄭國派駐人員的後代,孔子七十二弟子之鄭國,應為該支。邴地因在魯國,鄭氏故又稱「魯人」,就地繁衍。這一支鄭氏後人在歷史上影響較大的還是韓滅鄭後,遷陳、宋之間的「南里君」魯公之後。
秦漢時期
鄭國滅亡,以國為姓時,鄭氏已有四支:南鄭與山東支脈較弱,河南的兩支較為昌盛。
居住在陳、宋兩地之間的魯公之後。魯公之子琚,仕魏為大夫;琚公之子無悔,仕魏為新築大夫;無悔公之子安平,初仕魏,後攜范雎奔秦,封關內侯大將軍,後為趙兵所困降趙,封武陽君;安平公之子徽,未隨父降趙,而繼續仕魏,並因拒秦兵之功,封新築君,魏亡為庶民;徽公長子昌,初為秦吳縣令,後隨楚項王起兵討秦,受封韓王,又稱鄭韓王。鄭韓王,為楚守,漢王劉邦二年降漢。
、鄭姓家譜文獻目錄

、浙江蘭溪·鄭氏宗譜二卷 藏地:浙江蘭溪縣永昌區揚塘鄉 1931年木刻本
浙江·蘭溪後鄭鄭氏宗譜十卷 藏地:浙江蘭溪縣和平鄉 1946年木刻本
浙江浦扛·浦陽鄭氏宗譜八卷 藏地:浙江蘭溪縣白沙鄉陶宅(共九部) 1929年木刻本八冊
浙江衢縣·厚街鄭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鄭啟等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
浙江常山·連峰鄭氏宗譜卷 藏地:浙扛常山縣青石鄉九龍山村(存卷4) (清)汪柄寅續修清咸豐七年(1857)木刻本
浙江常山·上處鄭氏宗譜卷 藏地:浙江常山縣東案鄉上處村(存卷 3、4)清光緒三年{1877}木刻本
浙江常山·象湖鄭氏宗譜十五卷 藏地:浙扛常山縣五里鄉象湖村 (民國)徐震等重修 1917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秀川鄭氏宗譜四卷 藏地:浙扛常山縣五里鄉山底村溪頭山 (民國)王逢圖重修 1927年木刻本
浙扛常山·鄭氏宗潛入卷 藏地:浙江常山縣同弓鄉赤陽江村葉姑嶺 (民國)范興賓重修 1927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定陽浮陽鄭氏宗譜十一卷 藏地:浙扛常山縣大橋頭鄉浮河下樓村 (民國)劉斯盛重修 1939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鄭氏宗譜五卷 藏地:浙江常山縣閣底鄉山溪邊村 1943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官池鄭氏宗譜二卷 浙江常山縣東案鄉官塘塢村
浙江常山·鄭氏宗譜不分卷浙江常山·鄭氏宗譜卷 藏地:浙江仙居·樂安鄭氏宗譜卷 浙江遂昌·鄭氏宗譜 藏地:浙江遂昌縣泰源鄉下村 1942年刊本五冊
浙訌遂縣·鄭氏家譜 藏地:浙江遂昌縣三川鄉東橫 四冊
浙江縉雲·五雲溪淤鄭氏重修宗譜 藏地:浙江縉雲縣檔案館(存卷2—6) 1937年本活字本
浙江雲和·鄭氏宗潛卷 藏地:浙江雲和縣文管會(存一卷) 1934年刊本
安徽徽州·新安鄭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館 明鈔本 一冊
安徽歙縣雙橋鄭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館 (明)鄭民瞻編 鄭九夏繪圖明萬曆五年(1577廂本 二冊
安徽歙縣·雙橋鄭氏續異姓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鄭文然修 清鈔本
安徽·歙縣鄭氏家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明鈔本
安徽歙縣·峰陽鄭氏家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明鈔本
安徽祁門奇峰鄭氏本宗譜四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安徽圖書館 (明)鄭岳纂修 鄭維誠增補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家刻本一冊
安徽桐城·鄭氏宗譜十三卷 藏地:人民大學 (清)鄭養平等修清同治五年(1866)活字本 二十二冊
安徽桐城·鄭氏宗譜十六卷首三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鄭心桂等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治端堂木活字本十九冊
安徽·桐城鄭氏宗譜卷 藏地:安徽圖書館(存卷1)清松茂堂刻本一冊
安徽桐城·桐西鄭氏宗譜卷 藏地:安徽圖書館(存卷首) (民國)鄭輔東修 1913年松茂堂刻本一冊
安徽懷寧·篤慶堂鄭氏續修宗譜三十六卷 藏地:安徽安慶市圖書館(存卷1—7 17、 18)清光二十五年(1845)木活字本
安徽懷寧·篤慶堂鄭氏重修宗譜 藏地:安徽安慶市圖書館木活字本
安徽懷寧·禮義堂鄭氏宗譜 藏地:安微安慶市圖書館(存卷首) (清)鄭繼周 鄭榮進等修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木活字本
安徽貴池·鄭氏大成宗譜三十四卷首二卷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
(清)鄭岳士 鄭弘遇修纂清康熙三十九年(16妁)刻本 十六冊
安徽鄭氏宗譜一卷 藏地:安徽徽州地區博物館 明正德修 清重刻本一冊
福建連扛·馬鼻半山鄭氏族譜一卷 藏地:福建連江縣檔案館 (清)鄭大敬鄭秉幫等續修清宣統三年(1911)本
福建連江·溪東鄭氏族譜五卷 藏地:福建連江縣檔案館 (民國)鄧長錦 陳古榮等續修 1943年稿本
福建莆田·鄭氏大宗系不分卷 藏地:福建師范大學 (清)鄭風超編輯南明隆武間鈔本
福建莆田·南湖鄭氏族譜十四卷 藏地:福建師范大學 (清)鄭惠元纂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刊本
福建莆田·南湖鄭氏大宗譜四卷首一卷 藏地:福建師范大學 (清)鄭邵勉鄭時敏等重修清鈔本
福建莆田·南湖鄭氏族譜 藏地:北京大學福建省圖書館 福建師范大學
(民國)南湖鄭氏修譜辦事處修 1949年鉛印本三冊
福建南安·石井本鄭氏宗族譜 藏地:中國歷史博物館 福建省圖書館福建師范大學 (明)鄭芝龍修明崇禎十三年(1640)修 1961年廈門市博物館 籌備處據清道光十三年(1833)鄭鵬程鈔本翻印油印本
福建南安·鄭氏世代潛 藏地:台灣 (清)鄭叔仁修清咸豐四年(J854)鈔本—冊
福建南安·石井本宗族譜 藏地:台灣 美國 (清)鄭名山等修清嘉慶六年(1801)修光緒二十一年(1895)重鈔本
福建南安·石井鄭氏本宗族譜一卷附偽冊底密奏 藏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清)鄭名山纂修舊鈔本 一冊
福建南安·後山陂鄭氏族譜 藏地:台灣 (清)鄭維隆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19印)鈔本一冊
福建永春·桃源鄭氏族譜二卷 藏地:日本美國 (清)李呈輝李景炎等重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刊本 二冊
福建永春·桃源鄭氏族譜三卷 藏地:美國 (清)陸錫熊等序清光緒十四年(1888)鈔本 三冊
福建永春·桃源鄭氏族譜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清)鄭錦和增輯清仁德堂鈔本一冊
福建永春·桃源鄭氏族譜不分卷地:上海圖書館鈔本 四冊
福建永春·桃源鄭氏族譜二卷 藏地:上海圖書館鈔本 二冊
福建·東山祥瑞堂鄭氏族譜 藏地:福建東山縣志辦 (民國)鄭伯後 鄭澤源等纂 1940年鈔本一冊
福建南靖·四城鄭氏家譜 藏地:台灣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鈔本 一冊
福建·浦城鄭氏宗譜五卷 藏地:福建省圖書館 (清)鄭玉麟撰修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 六冊
福建·浦城鄭氏宗譜六卷 藏地:福建省圖書館 (民國)鄭玉瞬等續修 1942年刻本六冊
福建上杭·堂鄭氏族譜 藏地:台灣 (清)鄭廷樺修清光緒十七年(1891)鈔本 一冊
江西萍鄉·萍南趙家源鄭氏族譜卷 藏地:江西省圖書館(存卷1)木活字本
江西·東里鄭氏重修家譜一卷 藏地:江西檔案館
山東樂陵·鄭氏族譜 藏地:美國 (清)鄭固等序清道光十一年(1831)刊本一冊
山東日照·鄭氏家乘 藏地:山東日照市圖書館 (民國)鄭作惠修輯 1924年石印本
河南太康·鄭氏族譜七卷 藏地:河南太康縣檔案館 (民國)鄭重三纂 1935年鉛印本
河南·鄭氏宗譜附抑過軒主人年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中央民族大學山西圖書館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 (民國)鄭值昌修鄭裕孚述 1944年鉛印本一冊
湖北新洲·鄭氏宗譜二十六卷 藏地:湖北新洲縣潘塘鄉鄭樓村 (民國)鄭由三 鄭南山續修 1943年木刻本
湖北·沙市鄭氏族譜不分卷藏地;人民大學江西省圖書館一冊) (民國)鄭德耆修 1922年三秀堂石印本
湖北·通山鄭氏家譜八卷首卷 藏地: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遼寧圖書館武漢市圖書館美國 (民國)鄭家清纂修 1921年翼經草堂活字本
湖北秭歸·鄭氏家譜世系錄卷 藏地:吉林大學 湖北秭歸縣龍口區 (民國)鄭萬瞻 鄭昌思續修 1915年鉛印本
湖南寧鄉·鄭姓三修族譜十八卷 藏地:湖南省圖書館(存卷111、17) (清)鄭梅生纂清光緒十一年(1885)活字本
湖南衡山·鄭氏五修族譜十六卷 藏地:中央民族大學 (清)鄭阜康編清光緒二十年(1894)堂活字本 十六冊
湖南桂陽·鄭氏宗譜不分卷 藏地:吉林大學 (清)鄭桐炳重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活字本 四冊
湖南藍山·鄭氏宗譜 藏地:湖南藍山縣檔案館一九四二年修
湖南益陽·鄭姓續修族譜二十二卷 藏地:湖南省圖書館(存卷15—18、21、 22)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活字本
廣東潮陽·鄭氏受姓著代世系不分卷 藏地:廣東中山圖書館 (民國)鄭鳳超著鈔本 一冊
廣東中山·義門鄭氏家譜二十八卷 藏地:廣東中山圖書館 (清)鄭希橋 鄭藻如修清光緒十七年(1891)鉛印本 二十八冊
廣東中山·鄭雲西祖房譜牒四春 藏地:美國 (清)鄭朝舉等序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鄭榮遠堂刊本四冊
廣東東莞·鄭大崖祖房譜春 藏地:美國(存卷3—8)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青雲堂刻本 一冊
廣東·程鄉鄭姓歷代族譜 藏地:台灣 (清)鄭竺亭序清光緒十八年(1892)鈔本
四川瀘縣·鄭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四川省圖書館 (民國)鄭光中 鄭愷瑞纂修 1928年瀘縣石印本 二冊
四川資中·鄭氏族譜二卷 藏地:四川省圖書館 (民國擲中武纂 1943年資中鄭氏石印兼排印本 二冊
四川·鄭氏宗譜一卷 藏地:四川儀隴縣檔案館鈔本
雲南晉寧·鄭和家譜考釋 藏地:北京師范大學 人民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吉林大學浙江圖書館福建省圖書館美國 (民國)李士厚著 1937年雲南崇文印書館鉛印本
雲南蒙自·富江西山鄭氏宗譜五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存卷1—3、5) (明)鄭榮敬 鄭存經纂修明鈔本
鄭氏統宗譜不分卷 藏地:浙江圖書館 (明)鄭仲纂修明嘉靖九年(1530)鈔本一冊
鄭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中國國家圖書館 (明)鄭光覺鄭晦纂修明隆慶元年(1567)鄭崇健鈔本

⑦ 山東的所有縣的名字

截至2019年4月23日,山東的縣城有蘭陵縣,海豐縣,山東省平陰縣,山東省成武縣,平原縣。

1、蘭陵縣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地處山東省南部,處於沿海地區大開放、黃淮海平原大開發的交叉地帶。2018年10月,獲得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截止2012年,蘭陵縣有15個鎮:蘭陵鎮、大仲村鎮、尚岩鎮、磨山鎮、礦坑鎮、新興鎮、南橋鎮、金嶺鎮、蘆柞鎮、庄塢鎮、魯城鎮、向城鎮、神山鎮、長城鎮、車輞鎮。

2、海豐縣是今山東省無棣縣的古名,由隋代建立,在明、清、民國541年的時間里稱為海豐縣。1914年因廣東也有海豐縣,為避重名,恢復無棣縣古名。

3、平陰縣位於山東省濟南市西南部的濟南、泰安、聊城三地市的平陰縣及周邊縣市區結合部,其東北連長清區,東邊是肥城市,南邊和西南角與東平縣臨接,西北隔黃河與東阿縣相望。2003年,平陰縣設有平陰鎮、欒灣鄉、安城鄉、 玫瑰鎮、刁山坡鎮、東阿鎮、 洪範池鎮、李溝鄉、孔村鎮、孝直鎮、店子鄉共11個鄉鎮。

4、成武縣隸屬於山東管轄,成武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隸屬著名的牡丹之鄉山東省菏澤市。它是全國糧食生產基地縣、全國優質棉繁育基地縣、全國淡水養殖基地縣、全國高標準平原綠化縣、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全國科技先進縣和全國城市環境優秀縣,山東省改革開放試點縣、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山東省精神文明先進縣。

5、平原縣地處山東省西北部,隸屬德州市,東和東南與臨邑縣、禹城市交界,西和西南與武城、夏津毗連,南與高唐為鄰,北與德城區、陵城區接壤。平原縣地處黃河下游的魯西北平原,地勢平坦,地形自西南向東北緩慢傾斜,氣候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

⑧ 山東省樂陵的名人。。古今都可以!!

樂陵地名由來(德州日報德周刊2014年3月28日第12版)
2014-05-09 17:24閱讀:2,060
樂陵地名來自樂陵侯,五里冢應為史高陵墓
(本文經德州日報趙總編友情推薦,在德周刊顯著位置刊發)
「大阜曰陵「之說存疑
山東省樂陵市,位於山東省北部與河北交界。關於樂陵地名,清乾隆《山東通志》記載,「大阜曰陵,樂,取四民用足,國乃安樂之義也」。自此便有了「大阜曰陵」之說,但這一說法卻對追溯樂陵地名來歷造成了很大困惑,致使樂陵縣名成了無源之名。
據考證,同時期的《樂陵縣志》(清乾隆二十七年刊本)沒有採用《山東通志》的說法,而推測漢景帝廢濟南國為濟南郡,以餘地置平原郡統樂陵等縣。查嘉靖《山東通志》及咸豐《山東通志》也均無「大阜曰陵「之說。
地名的來源,或依山、或依水、或依事、或依人。如山西依山為名,濟南依水為名,古厭次縣以秦皇東巡壓制天子之氣為名,平原縣以平原君趙勝而得名,命名有出處、有典故、合乎邏輯。
據此《山東通志》的說法實有望文生義之嫌,從樂、陵二個字予以說文解字,因而從社會學角度命名地名。按照這個說法,幾乎所有平原郡縣都可以稱為「樂陵」,所有帶陵字的縣都可稱為「樂陵」縣。《山東通志》的解釋是依照文字為名,單個字作解釋,所以難以講通。
古籍中對樂陵的記載
《漢書 ~地理志第八上》記載:「平原郡,高帝置。莽曰河平。屬青州。戶十五萬四千三百八十七,口六十六萬四千五百四十三。縣十九:平原,有篤馬河,東北入海,五百六十里。鬲,平當以為鬲津。莽曰河平亭。高唐,桑欽言漯水所出。重丘,平昌,侯國。羽,侯國。莽曰羽貞。般,莽曰分明。樂陵,都尉治。莽曰美陽。祝阿,莽曰安成。瑗,莽曰東順亭。阿陽,漯陰。莽曰翼成。朸,莽曰張鄉。富平,侯國。莽曰樂安亭。安德,合陽,侯國。莽曰宜鄉。樓虛,侯國。龍額,侯國,莽曰清鄉。安。侯國。」
該記載為漢平帝元始二年( 即公元2年)的縣制及人口,據此可知此時樂陵縣隸屬於平原郡。
唐《元和郡縣志》則清楚地表明了樂陵名稱的由來。書中記載:「樂陵,北至州一百三十五里,本燕將樂毅攻齊所築,漢以為縣,屬平原郡,即漢大司馬史高所封之邑。後魏屬樂陵郡。隋開皇三年去郡,屬滄州。重合故城,縣東二百步,漢重合縣,武帝封莽通為重合侯。」
這段記載清楚地表明了,樂陵城本是樂毅攻打齊國所修築的城池,漢代以該城為縣,就是漢大司馬史高的封地。
樂陵侯史高
史高為何許人?《漢書 》《王商史丹傅喜傳第五十二》記載:「史丹字君仲,魯國人也,徙杜陵。祖父恭有女弟,武帝時為衛太子良娣,產悼皇考。皇考者,孝宣帝父也。宣帝微時依倚史氏。語在《史良娣傳》。及宣帝即尊位,恭已死,三子,高、曾、玄。曾、玄皆以外屬舊恩封:曾為將陵侯,玄平台侯。高侍中,貴幸,以發舉反者大司馬霍禹功封樂陵侯。宣帝疾病,拜高為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帝崩,太子襲尊號,是為孝元帝。高輔政五年,乞骸骨,賜安車駟馬、黃金,罷就第。薨,謚曰安侯。」
《資治通鑒》卷二十五之《漢紀十七》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對史高也有記載。「八月,己酉,皇後霍氏廢,處昭台宮,乙丑,詔封告霍氏反謀者男子張章、期門董忠、左曹楊惲、侍中金安上、史高皆為列侯。惲,丞相敞子;安上,車騎將軍日磾弟子;高,史良娣兄子也」。
史高的姑是漢武帝的太子妻史良娣,史高功封樂陵侯,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並在漢元帝五年主動退休。與樂陵侯同代封的還有其弟史曾,封將陵侯,因史曾無嗣,國除。現在與樂陵相臨的陵縣地有將陵故城,陵縣隋代稱將陵縣。
據記載史高封為樂陵侯的時間為漢宣帝地節四年八月乙丑,即公元前66年農歷8月18日,該時間與樂陵市目前小棗節時間大體一致。
樂陵侯史高陵墓原為五里冢
在今樂陵城區西南,五里冢村北30米處為五里冢遺址所在。冢為台形,東西長83米,南北寬31米,台高2.3米,為一阜狀。出土有石斧、石鐮等新石器時期的遺物;有骨錐、鹿角、卜骨、陶紡輪、鬲足等商、周兩代的遺物;還有漢磚、唐罐等。址西側和南面,已露出漢磚墓壁。經山東省社會科學院考古隊考察,石斧、石鐮等出土處鑒定為龍山文化遺址。1956年,山東省人民委員會宣布為樂陵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77年2月23日,被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址文化分上下二層,下層為龍山文化遺址,有石斧、石鐮可佐證。但冢為漢墓,符合漢代侯陵特點。有四個理由可以推論其為樂陵侯史高墓。其一,址西側和南面的漢磚墓壁已露。其二,冢為東西方向,長度寬度符合漢代侯陵的走向、佔地特點。其三,從漢書中史高封侯及嗣承的年表可以看出,樂陵侯延嗣四代,直到王莽才終。列侯在封地安葬,是漢代的制度。在西漢有資格、有實力在樂陵修建侯墓,唯有史高子武陽侯史丹。史高父子二人,深得宣帝、成帝信任及重用。漢書載「丹有子男女二十人,九男皆以丹任並為侍中諸曹,親近在左右。史氏凡四人侯,至卿大夫二千石者十餘人」。既有政治地位,也有經濟實力。其四,史高封樂陵侯謚曰安侯,民間以致傳為安樂王。
綜上論述,樂陵地名應始於史高封為樂陵侯之時,即西漢地節四年,五里冢遺址正名應為樂陵安侯陵,這也將為樂陵的旅遊增添一歷史古跡景點。

⑨ 山東各市名稱的由來,具體點

一、山東省省名由來 山東,作為一個地理概念,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秦據關中,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國領土。金代設置山東東、西兩路,"山東"第一次成為政區名稱。明初置山東行省,後改稱山東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山東布政司。清初設置山東省,自此,"山東"正式成為本省的專名

二、濟南市市名由來 濟南因地處古四瀆之一的"濟水"(古道今為黃河所據)之南而得名。公元前16年設立濟南國。1929年7月析歷城縣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設濟南市。

市中區 轄區原為古歷城屬地,1955年9月起稱濟南市市中區。因地處濟南市市區中南部而得名。

天橋區 1955年9月8日定名為天橋區,因轄區內建有橫跨膠濟、津浦鐵路的天橋而得名。

歷下區 春秋戰國屬齊國,因在歷山之下而得名。1955年9月改稱歷下區。

槐蔭區 因其轄區內以槐樹命名的街巷較多,1955年改稱為槐蔭區。

歷城區 西漢景帝四年(前153年)設歷城縣,因處歷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縣建歷城區。

長清區 秦置盧縣,東晉改為太原縣,隋始名長清縣,因境內有齊長城和清水而得名。2001年6月26日撤縣設長清區。

章丘市 公元556年,高唐縣遷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596年,改稱為章丘縣。1992年,撤縣設章丘市。

平陰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縣,大業二年(606年)改稱平陰縣。因境內地處古東原地平,又位於濟水之陰而得名。

濟陽縣 金太宗天會七年(1129年)置縣,因其地處濟水之北,故名為濟陽縣。

商河縣 因有河水流經,故名河縣,1086年改為商河縣

三、青島市市名由來 以古代漁村青島得名。青島地區昔稱膠澳。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接管膠澳商埠,同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

市南區 1949年6月2日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為市南區公所,1951年改為市南區人民政府。因位於青島市市區的南端,故名市南區。

市北區 清屬即墨縣仁化鄉,為青島市轄區之一。境域變化多次,因地處青島市老城區北部而得名。

四方區 四方區建於1951年,沿用原四方村之名。

李滄區 1994年,青島市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後設立。由原滄口區的8個街道辦事處、1個鄉和原嶗山區的李村鎮(嶗山區政府所在地)合並後設置。

黃島區 1979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將黃島劃歸青島市,為黃島區。因地處黃島而得名。

嶗山區 1988年改設嶗山區,因境內嶗山而得名。

城陽區 1994年5月設城陽區,因處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陽而得名。

膠州市 1987年撤縣設立膠州市,因境內有膠水而得名。

即墨市 秦代,即墨始定為縣。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濱(今平度市朱毛村)而得名。公元596年移至今址。1989年9月設立即墨市、

平度市 據《重修平度縣志?敘》載,"平度"漢舊縣名也。《通志》引《說苑》閭邱先生對齊宣王,顧選良吏,"平"法"度"臣得壽矣之言,謂義蓋取此。明始稱平度州,1914年改平度縣,1989年10月撤縣設市。

膠南市 膠南歷史上多分屬膠州、諸城,1946年成立膠南縣,因地處膠縣南部而得名。

萊西市 1941年,萊陽縣先後析出萊東、萊西和萊西南縣。1950年,萊西南與萊西縣合並為萊西縣。1958年,萊西、萊陽兩縣合並為萊陽縣。1962年兩縣分立。1991年撤萊西縣設萊西市。

四、淄博市市名由來 因原境內轄淄川、博山兩縣而得名。1945年建立淄博特區專員公署,1955年3月9日設立淄博市。

張店區 張店城區,古稱黃桑店。因地處交通要沖,過往商旅多在此棲身。宋代,黃桑店中有一張氏店門庭大,客房多,生意興隆,遐邇聞名。後來黃桑店之名漸被張家店取代。至元代,稱之為張店。1955年4月,正式成立張店區。

臨淄區 臨淄原名營丘,公元前859年,齊獻公更名為臨淄。1970年改稱臨淄區。

淄川區 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稱淄川區。

博山區 其一,博山全境盡山,幾無平坦之地,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其二,因境東南有"博山",故以山名為縣名。1955年3月改為博山區。

周村區 戰國前,因此地位於丘陵、平原的交接處,故名為晝,曾因人少聚居而名為晝,後因字音轉變和臨水居稱晝屯,北宋年間演變為周村。1955年4月設周村區。

桓台縣 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縣。1914年易名耏水縣,旋改桓台縣。因境內有齊桓公戲馬台而名。

高青縣 1948年,由原高苑縣和青城縣合並而成,取兩縣首字而得名。

沂源縣 1944年5月建沂源縣,因境內沂河發源地而得名。

六、東營市市名由來 原為村名,1964年華北石油勘探會戰總指揮部設在該村。翌年,惠民地區東營辦事處在此成立,198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市,即以"東營"為名。

東營區 1984年,市轄東營區、牛庄區建立。1987年兩區合並為東營區。因系東營市政府駐地,故名。

河口區 1982年11月設立河口區。因黃河自1855年起先後7次改道在境內入渤海,建區時境域仍有黃河入海口而得名。

墾利縣 此地原有墾區和利津窪兩個名稱,取其首字而得名。1941年9月,墾區抗日民主政權建立為建置之始。1943年4月,墾區正式稱墾利縣。

利津縣 在周秦時代屬齊國。隋代建永利鎮,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升永利鎮為利津縣。因邑內有東津碼頭,取永利、東津之字得名利津。

廣饒縣 西漢初置廣饒縣,隋移置千乘縣,金改樂安縣。1914年,全國改定重復縣名,樂安縣復稱廣饒縣。廣饒縣名之由來,概取"海濱廣斥,饒於魚鹽"之吉祥義。

七、煙台市市名由來 煙台之名源於"兵事"。1398年,為防禦倭寇,加強海防,在沿海設置了烽火台,遇警晝則生煙,夜則舉火,接遞通報,以資戒備,後將這種火台稱為煙台。煙台市因市區內煙台山而得名。1983年11月,由煙台地區改建為地級煙台市。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84年10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興建的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1985年3月20日動工興建。1992年5月4日升格為副地級。

芝罘區 因境內有芝罘島而得名。秦始皇三次東巡此島,始有"之罘"之稱,後改為"芝罘"。1983年11月改為芝罘區。

福山區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偽齊帝劉豫登此山,稱兩水鎮一帶為"福地",因名此山為福山,金天會九年(1131年)置縣,故名。

萊山區 相傳800多年前,在今萊山大地上,一夜間來了一座小山(今煙台萊山機場內馬鞍山),當時取名"來山",後因山上草木叢生,遂演變為萊山,由此得名建鎮建區。

牟平區 牟平因處牟山之陽平川地而得名。唐麟德二年(665年)置牟平縣,1994年12月撤縣設區。

龍口市 1986年撤銷黃縣,設立龍口市。因原黃縣有龍口鎮而得名。

萊陽市 因地處萊山(今旌旗山)之陽,故稱萊陽。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昌陽為萊陽。1987年4月改名萊陽市。

八、濰坊市市名由來 1948年4月27日,濰縣解放,以濰城、坊子為基礎建濰坊特別市,取濰城、坊子首字命名。1949年6月改稱濰坊市。

濰城區 濰城區以舊濰縣城得名。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濰州,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77年)改濰州為濰縣,1949年6月為濰坊市,1984年,濰坊市組建為地級省轄市後,設立濰城區。

坊子區 因濰坊市1984年在坊子設立縣級區而得名。

寒亭區 夏代,寒浞在此建國,史稱古寒國。漢王莽後改古國為亭,始稱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1983年建寒亭區。

奎文區 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原濰城區以境內白浪河為界劃分為兩個區,白浪河以東因建有"奎文閣",故名奎文區。

青州市 青州之名起源較早,是古九州之一。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按古代五行學說,東方屬木,其色為青,青州在中華大地的東方故名。

諸城市 原名東武,西漢初年置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諸城,取漢故諸縣城為名。1987年7月撤縣建市。

壽光市 壽光因閭邱長老向齊宣王乞壽的故事而得名。西漢(前148年)置縣,1993年設立壽光市。

安丘市 因安丘侯國而得名。安丘春秋時因其地山丘起伏,河谷縱橫,在山水環抱之中,故稱渠丘。西漢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七月癸酉,封將軍張說為"安丘懿侯",食邑古渠丘地三千戶,國名"安丘"。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置安丘縣。1994年撤縣設市。

高密市 因境內有密水,"其源言之謂高",故有高密之名。1994年5月18日,撤銷高密縣,設高密市。

昌邑市 古稱邑、都昌。春秋時設城邑,為齊七十二城之一,宋建隆三年,建新城,稱昌邑,為縣治所。1994年6月撤縣設市。

昌樂縣 昌樂縣古稱營丘。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樂縣,以"都昌"、"長樂"兩地名之尾字取名昌樂縣,寓昌盛安樂之意。

臨朐縣 西漢始設臨朐縣,因縣城東臨朐山而得名。

九、濟寧市市名由來 秦置任城縣;因地瀕濟水,五代時又設濟州,初治巨野;但金時巨野一帶常被水淹,而任城地勢高亢,遂遷之。元時則取安寧意,更名為濟寧府,後升為濟寧路。明代,濟寧路降為州。清初,改為直隸州。民國初年,改為濟寧縣。1946年設濟寧市。1953年設濟寧專區,1976年專區改稱地區。1983年10月撤銷濟寧地區設省轄地級市。

市中區 秦置任城縣,1913年改濟寧縣,1946年劃濟寧縣城關設立濟寧市,1983年改市中區。

任城區 1993年12月設任城區,因境內自秦至明代先後設置任城縣、任城國而得名。

曲阜市 曲阜之名在《禮記》一書中就已出現,因"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周為魯國都。公元前249年楚滅魯,始設魯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更名為曲阜。1986年設立縣級曲阜市。

兗州市 充州之名由來已久,《禹貢》記載:"河惟兗州"。言此州東南據濟水,西北據河。禹時分天下為九州,兗州即為九州之一,相傳以發源於河南省濟源縣王屋山的"水"而得名。""與"兗"字同音、通用,故名。1992年建市。

鄒城市 公元前221年設騶縣,唐初改騶縣為鄒縣,1992年10月改名鄒城市。

汶上縣 1208年始稱汶上縣,取汶水在上之意而得名。

泗水縣 秦置卞縣,南朝宋初,卞縣廢,466年復置。591年更名為泗水縣,因泗河發源於境內而得名。

微山縣 1953年8月,建立微山縣,因境內微山湖而得名。

魚台縣 秦置方與縣,唐寶應元年(762年)改為魚台縣,因境內有魯隱公觀魚台而得名。

金鄉縣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置金鄉縣,因境內金山而得名。

嘉祥縣 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縣地置縣。因春秋魯哀公時西狩獲麟的故事發生在境內,取其祥瑞之意而得名。

梁山縣 梁山縣始建於1949年8月,因境內梁山而得名。

十、泰安市市名由來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金天會十四年(1136年)以泰山郡腹地置泰安軍,"泰安"之名始此,取"泰山安四海"之意。1985年3月,設地級泰安市。

泰山區 1985年5月設泰山區,因境內泰山而得名。

岱嶽區 岱嶽區因境內泰山而得名。泰山古時亦稱岱嶽。(哈哈,俺家鄉)

新泰市 西晉泰始年間,大臣羊祜表奏晉武帝,取新甫山(境內山名)、泰山首字為縣名。1983年成立新泰市。

肥城市 肥城因周封肥子國而得名。1992年9月撤縣建市,稱肥城市。

寧陽縣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於寧山之南置縣,故名寧陽。

東平縣 東平,古稱東原。《尚書?禹貢》載:大野既瀦,東原底平。東原底平是為東平得名之始

十一、威海市市名的由來 為加強海防,抵禦外來侵擾,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朝政府"析文登縣辛汪都三里立威海衛",取"威震東海"之義。1987年,地級威海市成立。

環翠區 1987年成立地級威海市時,以境內名勝環翠樓將原縣級威海市命名為環翠區。

榮成市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成山衛設縣。雍正帝欽賜嘉名,"以始皇嘗射大魚於榮成山,山在邑境內,故命名因之"。1988年撤縣設市。

文登市 文登之名源於文登山。因秦始皇東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論功頌德而名。北齊天統四年(568年)置文登縣。1988年撤縣設市。

乳山市 乳山之名源於大乳山。山在今市境南部海濱,山勢渾圓豐滿,頂峰挺拔突出,狀如乳房,故名。1941年2月建縣,1993年8月改為乳山市

十二、日照市市名的由來 日照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宋元祜二年(1087年)置日照鎮。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設日照縣。1989年升格為地級市。1994年設區帶縣。

東港區 1992年12月7日,原日照市行政區域設立縣級東港區。以李鵬總理題詞"黃河灘頭千年睡,日照東岸巨港出"之意得名。

五蓮縣 1947年建五蓮縣,因境內五蓮山而得名。

莒縣 莒地多產芋,時人稱"芋"為莒,並食之,故以莒為部落名。商屬姑幕,周稱莒國,秦置莒縣,隋設莒州,1913年改州為縣

十三、萊蕪市市名由來 齊靈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齊靈公滅萊子國,部分萊民流落於今淄川西南一帶,因此地荒蕪故名。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萊蕪升為地級市。

萊城區 萊城區是1992年11月因縣級萊蕪市升為地級市而設立的縣級區。

鋼城區 1992年11月,萊蕪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設立鋼城區。因為境內有省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萊鋼,故名

十五、德州市市名由來 德州之名源於安德縣,安德縣之名源於德水,秦更黃河名為德水,因德水流經縣內,故以為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設德州衛。1950年6月建立德州專區,1964年更名為德州地區,1994年12月改設地級德州市。

德城區 明洪武七年移德州治於今城區,始名德州。民國元年改稱德縣。1946年6月德縣解放後,置德州市。199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原縣級德州市更名為德州市德城區。

樂陵市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樂陵縣。大阜曰陵,樂則取四民用足,國乃安樂之義也。1988年9月1日,撤縣設市。

禹城市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為紀念大禹治水之功,改祝阿縣為禹城縣。1933年10月18日,撤銷禹城縣設立禹城市。

陵縣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在今陵縣城置安德縣。公元九年王莽改制,設定安公國,治所安德(今陵縣縣城),元憲宗二年(1252年),升將陵縣為州,稱陵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復為陵縣。洪武七年(1374年),將陵縣、安德縣合並稱德州,州治所在陵縣。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安德縣,稱陵縣,今陵縣之名稱始於此。

寧津縣 公元1128年,因臨鬲津河而得名的臨津城毀於大水,遷至現址,取"安寧"之意,改名寧津縣。

慶雲縣 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慶雲縣。城東有一卧龍崗。岡上樹繁草盛,其上空常被雲霧籠罩。史記天官書曰:"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是謂卿雲。"卿雲,古以為祥瑞之氣,取其意,且卿通慶,故取名慶雲。

臨邑縣 秦時置漯陰縣。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年)改稱臨邑縣。

齊河縣 金天會八年(1130年)撤齊河鎮設縣,始稱齊河縣。另,齊河縣,因城臨濟水,濟水又名齊水故名。

平原縣 平原縣因周圍地形平坦而得名為平原邑。秦代(公元221年)以平原邑置平原縣。

夏津縣 夏津縣原稱縣(漢置),隋大業間改縣置夏津縣。以華夏民族及地處古黃河大渡口而得名。

武城縣 戰國時屬趙地,因地處趙國東部邊塞,四無山阜,為防禦強齊入侵,歲飭武備,修築城防以屯兵,是謂武備之城。西漢初年,設東武城縣。西晉太康年間,改稱武城縣

十六、聊城市市名由來 聊城市因史稱聊攝國故名。明代稱東昌府,1912年山東省廢府設道,境域為濟西道,1914年改為東臨道,1949年8月改設聊城專區,1967年改稱聊城地區,1997年8月撤地設市。

東昌府區 1998年3月設東昌府區,因明代稱東昌府,境內有東昌湖故名。

臨清市 衛河古稱清河,臨清因傍清河而得名。西漢初始置清淵縣,330年改清淵縣置臨清縣。1958年建縣級市,1963年撤市復縣,1983年撤縣復市。

高唐縣 高唐因地處沼澤之丘而得名。漢朝置縣,元、明、清升縣為州,1912年復改縣。

茌平縣 秦置茌平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而得名。

東阿縣 因濟、二水沿今東平湖兩岸入境,河曲形成大陵稱"阿"。東阿置邑,始見《春秋》,名柯。戰國改稱阿,秦始稱東阿,屬東郡。漢置縣相沿至今。

陽谷縣 隋朝設縣時取東阿、陽谷縣界"陽谷亭"為名。

莘縣 春秋為衛國莘邑,秦置陽平縣,606年稱莘縣。

冠縣 因春秋時曾在此設冠氏邑而得名。隋(586年)置冠氏縣,1269年升州改稱冠州,1370年降州為縣,定名冠縣。

十七、濱州市市名由來 1992年3月,因惠民地區行署駐地濱州市,惠民地區改為濱州地區。2000年6月,濱州地區撤地設市,改為地級濱州市。

濱城區 2000年6月10日,設立濱州市濱城區,因轄區為濱州市城區所以命名濱城區。

沾化縣 1042年置招安縣。1195年更名為沾化縣,縣名取義於漢代龔遂治渤海"海濱之民"復沾聖化。

博興縣 後唐庄宗李存勖為避獻祖李國昌諱,改博昌縣為博興縣。

鄒平縣 西漢以前,夏封舜後姚姓為鄒侯,在鄒平之域,立鄒侯國。公元前201年置鄒平縣。

惠民縣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定州升為武定府,置惠民縣為附郭,因有明代開鑿的排水渠惠民溝而得名。

陽信縣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陽信縣,因治所為韓信自燕伐齊屯兵駐地,又居古篤馬河之陽,縣名由此而得。

無棣縣 春秋設無棣邑,因北界"無棣水"而得名。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置縣,襲稱無棣縣。

十八、菏澤市市名由來 "菏澤"原系天然古澤。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為府,設附郭縣,賜名菏澤,始以菏澤作為地方名稱。1949年設菏澤專區,1967年改稱菏澤地區,2000年設地級菏澤市。

牡丹區 2000年,設立菏澤市牡丹區,以原縣級菏澤市的行政區域為牡丹區的行政區域,因境內牡丹園而名。

鄄城縣 春秋時期為衛國鄄邑,秦時改鄄邑為鄄城,西漢初置鄄城縣,因境內鄄邑、鄄城而得名。

鄆城縣 春秋魯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魯在此駐軍並築城名鄆,鄆城自此而得名。

巨野縣 西漢始建巨野縣,因古有大野澤而得名。

成武縣 秦置成武縣,明洪武四年(1371年)曾將縣名"成"作"城"。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將"城"改"成",復為成武縣。

單縣 古稱單父,春秋為魯國單父邑,秦置單父縣,漢代三次為縣侯國,一次為縣王國。唐末置輝州,宋置單州,明初改稱單縣。

定陶縣 定陶之名緣於陶丘。《說文》"陶丘再成丘也,在濟陰",這里有丘雙層,像陶灶,故名。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後,出海至齊,輾轉至陶,並"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定居焉,故曰定陶"

曹縣 明洪武二年,曹州治因水患近盤石鎮(今縣城),至四年降州為縣,始有曹縣之名

⑩ 山東名字的來歷

因為太行山的關系,太行山位於中國東部,(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太行山脈位於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所以得名——山東

山東別名齊魯。指的現在山東。春秋時期的魯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說,齊魯是中國區域范圍名稱,該名始於先秦齊、魯兩國,到戰國末年,隨著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齊、魯兩國文化也逐漸融合為一體。因為文化的一體,「齊魯」形成一個統一的文化圈,由統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齊魯」的地域概念。這一地域與後來的山東省區范圍大體相當,故成為山東的代稱。

(10)樂陵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中文名稱:山東省

外文名稱:Shandong Province

別名:齊魯、東魯、海右、海岱

行政區類別:省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下轄地區:2副省級市15地級市

政府駐地:濟南市

電話區號:0530—0539、0543、0546、0631—0635

郵政區碼:250000—277000

地理位置:中國東部,黃海、渤海之濱

面積:15.58萬平方公里

方言: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

著名景點:泰山、嶗山、三孔、微山湖、沂蒙山、趵突泉、棧橋、蓬萊閣、等

齊魯名人:孔子、孟子、墨子、孫子、莫言等

著名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

省花:牡丹

閱讀全文

與樂陵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岩名字寓意 瀏覽:278
製作名字的軟體叫什麼 瀏覽:460
好聽的游戲情侶名字大全 瀏覽:856
姓名帶薇的女孩名字 瀏覽:861
冬櫻開頭名字 瀏覽:168
晞彤這個名字寓意 瀏覽:446
貓咪名字大全phpwind 瀏覽:958
李性四個字的名字 瀏覽:956
lol好聽的名字 瀏覽:909
善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295
張翊澤名字打分 瀏覽:389
帶瑾的女孩高雅名字 瀏覽:886
2016女孩名字大全及寓意 瀏覽:170
三個字酒店名字 瀏覽:658
1999年12月18男孩名字 瀏覽:807
自己名字的含義作文 瀏覽:267
貸款公司小組名字大全 瀏覽:13
古代宮賦名字 瀏覽:934
四個人的微信群名字 瀏覽:300
怎麼看名字五行缺啥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