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成都」以及「蓉城」名字的由來
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 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 。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 四十里為錦綉 」,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 蓉城 」。
② 成都地名的由來
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2)成都的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成都,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是四川省省會,西南地區唯一一個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是我國第四大航空樞紐,內陸地區領事機構最多的地區;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有國家級科研機構30家,國家級研發平台67個, 高校56所,各類人才約389萬人;世界500強企業達281家。
③ 成都名字的由來
1958年3月4日,毛主席下車就問:「成都是怎麼來的?」同志們不能回答。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會議期間,他批閱《華陽國志》《四川通志》等大量典籍,圈出成都由來的文章,印發與會人員。謹循主席足跡,拓寬渠道回頭瞧。
一、文獻渠道 蜀國應有史冊,西漢司馬相如、陽成子玄、嚴君平各有《蜀本紀》。揚雄《蜀王本紀》:「蜀王據有巴、蜀之地,本治廣都樊鄉,徙居成都。」至於得名時間和理由,言人人殊。
兩說蜀國奠都成都時間:一說蜀王杜宇將蜀都由郫邑遷到赤里,就是成都北門將軍碑一帶;一說開明氏九世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都成都西門將軍衙門一帶,《華陽國志?蜀志》:「開明氏自夢郭移,乃徙治成都。」
五猜成都得名由來:第一,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取周太王從梁止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含義命名;第二,任乃強認為杜宇定名成都,昭示建國功成,可垂久遠;第三,劉琳認為春秋末年,蜀國遷到成,改名成都,溫少峰認為這是成侯部落居住過的地方,成族人的都城叫成都,解人甚至混同《山海經》成侯之山、成都載天山,成是生息在成都的族名或國名,成是戊與丁的合體,而戊為斧鉞,丁象徵箭或箭射中靶子;第四,中原人對蜀語的音譯,蜀人稱自己的都城為,也即蜀都的意思,蜀方音,中原漢人把蜀都音譯作成都,秦國的金戈鐵馬碾碎了開明王朝的美夢,蜀國破滅,因此成都即最後的都市;第五,蜀地蠶叢氏發明了城墉,因而部落叫崇墉,到開明王朝部族仍稱崇庸或庸成,簡稱成,所以就稱開明王朝的首都為成都了。
第一說,陝西的周太王怎麼建都邑,和蜀都得名毫無關系,無非是樂史以封建大一統的中原籠頭去套奴隸制的西南夷的馬嘴,是典型的文化意淫症;第二說,更不成立,杜宇之前,蜀地早有城邦,不是建國才完成,哪個民族國家建立不是成功,不指望永存呢;第三說,有可能;第四說,以中原耳朵為主體,西蜀口音為客體,犯了本末倒置的毛病;第五說,蜀王蠶叢氏發明了城墉,哈哈,地球上哪個日光掃瞄的有生角落發展到蠶叢活動時不會建立高牆城池呢,再說,城墉、崇庸或庸成,乃是殷商以後的詞語,和老早的蠶叢氏有什麼瓜葛,岳飛能幫張飛取乳名?
書本上你爭我吵,莫衷一是,從傳聞到想當然,無論晉宋民共人,沒有一個打鋼鞭。
二考古發現,西蜀地望大本營在沱江,四萬年前有資陽人。蜀國遠古文明應該是南下幹部、北伐將軍兩大走向,在成都碰出耀眼的文明火花:粗獷的山民蜀人由四川、甘肅、青海交界地帶千山萬壑跨黃河,下岷江,在川西平原來回建都,廣漢市三星堆、彭州市竹瓦街、新都縣水觀音、馬家大墓、雙流縣、崇州市、新津縣寶墩、溫江縣魚鳧乃至成都金沙,歷史久遠;二萬五千年前,資陽有鯉魚橋文化,共初發掘舊石器、新石器,有六千年的陶罐,比三星堆陶器還要早,後來建立資國,勢力北伸成都平原,和南下的蜀族在成都相消長。
蜀國、資國共飲沱江水,沱江好比平衡木,成都是它的支點。原始社會解體了,蜀人、資人猛打蹺蹺板,此起彼伏,你高我低,顯山露水。
奴隸制時代,蜀人沖下崇山峻嶺,千百年在成都周邊兜圈子建都,為什麼不直奔主題,應該是資國掣肘。高歌猛進的岷江,裹脅著渾碧的岷峨雪浪,蜀人強悍,居高臨下,攻城略地,進占成都壩;淺唱低吟的沱江,盪漾著清澈的丘陵暖波,資人文弱,以卵擊石,損兵折將,退守龍泉山。冷兵器時代,北方厚重的族群,往往征服南方輕靈的部族。秦滅巴蜀,成都置蜀郡、立成都縣,資陽壩上設資中縣,往後兩千多年,資陽多次歸隸蜀郡、成都府。1951年,成渝鐵路築路當中,資陽縣城挖出「蜀郡作」篆字牆磚。
三、討論
清輕上揚成天,重濁下沉為地。女媧補天時,城市就有性別,漢子重慶、女郎成都,作風兩樣。水靈靈成都,城市發展怎麼來的?
萬五千年前,成都原始人採集漁獵,1956年北郊羊子山發現他們使用過的舊石器。《山海經》產生於三代,《海內經》記載的廣都野,就是成都平原,核心在雙流縣;《大荒南經》描述夏朝初年四川脫離鬆散的氏族游團、建立酋邦的情景;《大荒西經》提到黃帝族顓頊曾孫在若水(大渡河)有沃國,炎帝族建氐人之國,還提及魚婦,學者說就是蜀王魚鳧;《海內西經》最早,雖有成都壩子的影子,卻連地名也沒取,只說「後稷之葬,山水環之,在氐國西」。從社會經濟特徵看來,《山海經》各篇內容,《海外》《海內》四經時代最早,成都先民搖擺著舊石器時代的尾巴,採集狩獵為生;《大荒》四經較晚,進入新石器時代了,可是一些地方還停留在採集經濟階段;《海內經》最遲,有夏商時代氣息了,內容跨度好幾千年:「西南黑水流域,有廣都原野,後稷埋葬在本處。廣都城邦管轄范圍有三百里沃土,它是天門地戶的中樞,有名的素女仙姑,她就在這里升降出入。地方上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各種各樣的穀物都是當地培育,不論冬天夏天都可以點播下去。鸞鳥自由自在地唱歌,鳳鳥無拘無束地飛舞,靈壽木到時開花結果,叢生百草,繁盛樹木,品類眾多的鳥獸,成群結隊和睦居住。」成都平原一直保持的原生自然生態,天人合一,體現出西蜀人與大自然和諧相安的生態農耕文明景象。
成都平原的燦爛城邦文明,夏商時代在成都郊區有五大都城。《山海經?
中山經》中央第五列山系言及成侯之山、《大荒北經》「有山名曰成都載天山」,都在黃河流域,論者卻望文生義為華西成族、成都,試想華北山水遠阻華西,怎攀得上成都;《海內東經》提到「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北江出曼山,南江出高山。高山在城都西,入海」,倒是四川成都。《山海經》對成都原名城都的記載,可以糾正開明氏蜀王夢見郭移遷都,一年成邑、二年成都的牽強附會。先秦時代,成都經歷了三次治水,贏得二江環抱,水旱有收。
四、結論
蜀是蜀,成歸成,夏商以前各不照閑,成不是蜀的分店,而和資有聯系。
杜宇
「教民務農」,率蜀族人由山區轉向平原,委派由荊楚遷來的部族首領鱉靈為相。鱉靈鑿玉壘山,開金堂峽,消除水害,民得安居,後鱉靈取代杜宇政權,建立開明王朝,號叢帝。蠶叢、柏灌、魚鳧之後,廣漢、郫、廣都、新都、成都都是蜀都。
蜀族入主成都以前,成族早就在這里世居。因此,要找成族、成地、成邑、成都乳名,不能揪剝深山殺出的蜀族的尾巴探消息。
資陽人北上,蜀民還在陝甘鑽山洞,成都是資國地盤,資人與成人都在沱江文化圈,漢唐錦江鵲起,沱風未歇,裴鉶《題文翁石室》:「更嘆沱江無限水,爭流只願到滄溟。」資氏為資國國姓,資陽南郊有資山,新都清流場附近尚傳有白虎夷王資偉的陵墓,新津有寶資山,廣漢又有資偉山。後世政區分合,人口屢換,然而資陽、成都口音、習俗一直十分接近。可見,探問成都,蜀不是唯一的、孤立的存在。
總之,《山海經》高山在城都西,才是成都得名真源,距今五千年了;成都因成族得名,成的族名源於定居陸海上、水旱有收成;蜀族奠都成都後,成族被融合,史跡歸於消滅。
④ 成都的由來
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東周慎王四年(前316年),秦國兼並蜀國,並設置蜀郡於成都。秦張儀、司馬錯築太城(府南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築少城(府西城)。
成都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該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並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
秦末漢初,成都取代關中而稱「天府」。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分天下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為庸部,蜀郡為導江,治臨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又改益州為司隸,蜀郡為成都尹。
東漢時仍為蜀郡。
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從原廣漢郡雒縣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
三國時期成都為蜀漢國都。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漢,次年(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蜀地成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蜀漢政權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國力強盛,但是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元氣大傷,後來諸葛亮治國,恢復生產,使得能與魏、吳抗衡。
晉武帝改蜀郡為成都國,不久恢復稱呼。
永興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大成」。至咸康四年(338年)時,李雄侄李壽又改國號為「漢」,史稱為「成漢」。永和三年(347年),大成國被東晉所滅。
杜甫草堂
南朝宋、齊以後,益州及蜀郡的治地址都是成都,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內史治少城。
隋朝開皇二年(582年),改為西南道行台。次年,復置總管府。大業初年(605年),府廢,隋煬帝復改益州為蜀郡。
唐朝復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總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為都督府。龍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天寶初年(742年),復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駐蹕,升蜀郡為成都府,作為南京,是唐王朝的陪都,改成都守為尹。
[1] 時又分劍南道為東西兩川,成都為西川節度使的治地。上元初年(760年),罷京,而成都府依然不變。
後梁開平一年(907年),朱溫滅唐,中國歷史進入五代時期。王建、孟知祥先後割據川蜀,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和「後蜀」。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川峽四路之一)為成都府路,治所在成都。
南宋寶佑五年(1257年),蒙元軍攻佔成都,使當地的生產和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2]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設成都路,為四川行省首府駐地。
成都風景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國,改曰成都刺史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軍攻滅大夏國政權,在成都設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為蜀王,王府設在成都,今人稱其為「皇城」。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率軍攻入成都,自立為帝,國號大西,稱成都為西京。
清軍入川,四川漢人極力抵抗,戰亂多年,人口大減。康熙年間,清廷實施「湖廣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漸恢復生氣,並繁榮至今。清朝設置四川省於成都。皇帝另簡派四川總督、成都將軍駐成都府。
民國元年(1911年)6月,保路運動在成都發起,清廷四川總督的趙爾豐因鎮壓民眾而造成的「成都血案」引發民眾起義,這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總爆發,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績。11月27日,立憲黨人蒲殿俊在成都宣布四川脫離清朝,成立大漢軍政府並擔任都督。民國二年(1912年)3月12日,成都之大漢軍政府改為四川軍政府,軍政府駐成都,尹昌衡任都督。民國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通令在成都設置西川道,領成都、華陽等31縣;後廢道復省,成都仍為四川省會。民國十七年(1928年)設立成都市。
圖片來源於網路
⑤ 「成都」名稱的由來
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詳情請參考網路「成都」詞條
⑥ 成都名字由來
成都,這座西南重鎮,一直以其歷史悠久和文化積淀雄厚而知名於世。然而,成都含義為何?古今學者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說法。茲將諸家之說簡述於下,以明關於此問題的學術淵源。最早對成都二字作出解釋的是宋人樂史的《太平寰宇記》(卷七二)。樂史認為成都的得名是「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宋人祝穆《方輿勝覽》成都府路郡名條認為「蓋取《史記》所謂三年成都之義」。這種說法流傳甚廣,影響較大。今人王文才先生就贊同其說。他在《成都城坊考》中認為「史稱:舜耕歷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宋人因古語以釋成都之義,亦無不可。」任乃強先生在《成都》一文中認為:「望帝杜宇新營過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義」。因為杜宇「認為建國功成,可垂久遠,這個都城可以一成不變了,所以命名為成都。」李金彝、王家佑先生根據《山海經》有「成都載天」之山、「成侯之山」的文字記載,認為成都的「成」是古族名或國名,其字形為戊與丁的合體,戊是斧鉞的形象,丁象箭或箭中靶形,「成侯就是以這個字來作為部落酋王的權力的象徵。」「都」字在藏語中指兩條河的交匯處 。按照他們的解釋,成都二字的含義就應是成侯居住的(兩河交匯的)地方溫少峰先生則認為成都二字「不過是用中原華夏文字對蜀語『成都』這兩個音的一種對譯罷了」。然後根據讀音推論「成都之成是蜀人族稱,其義為高原人」,「成」字是「蒲卑」二字的對譯。又根據氐羌系統的普米族「很可能是古代蜀族先民的直接後裔」,在普米語中,地名末尾的「都」音是表示「地方」、「地域」,從而推測成都之「都」字也應是這個意思。由此得出結論:「『成都』的蜀語含義是成族人的地方,換言之,即蜀族人的地方,或蒲卑人的地方劉冠群先生對於成都得名的由來提出了一種新看法。他認為:成都二字是蜀語音譯的中原文字,「成都」的古蜀語讀音相當於現代漢語的「 」,而蜀族的「蜀」字古代也讀如現代漢語的「」音,那麼,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西禾先生在《蜀族的演進與成都聚落的形成》一文中,也對成都的得名作了考察。西文通過對古代西南地區民居形式和名稱的分析,提出了成都古代的居住形式是一種稱作「籠」的巢居,成都的「成」字就是重疊的「籠」,「都」字本意是水澤匯聚之地,古成都地勢低窪,池沼密布,故稱為「都」的新看法 沈仲常、黃家祥先生通過對考古材料的分析,特別是根據先秦至秦漢時期四川漆器銘文演變序列:成——成亭——成市——蜀郡工官,從而推測「『成都』一名,在周秦以前不存在的可能性極大,而且也發生過變更,它是在秦漢之際出現,並在秦以後才普遍流行起來的。」至於「成都」二字的含義,沈、黃二先生未予明確的解釋,只是說《華陽國志·蜀志》中有蜀王開明遷居成都的記載,「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因此,秦漢之際人們遂將開明氏建都這個地方稱之為成都了
⑦ 四川名字的由來是
四川是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註: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
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
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並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取全稱中的「川」字作為簡稱。又因轄區西部古為蜀國地,故又簡稱「蜀」。
(7)成都的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位於中國西南腹地,介於東經97°21'~108°33'和北緯26°03'~34°19'之間,地處長江上游,轄區面積48.6萬平方公里,與7個省(區、市)接壤,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
行政區劃:
截止2019年9月,四川省下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18個縣級市,107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
⑧ 成都名字的由來
成都,這座西南重鎮,一直以其歷史悠久和文化積淀雄厚而知名於世。然而,成都含義為何?古今學者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說法。茲將諸家之說簡述於下,以明關於此問題的學術淵源。最早對成都二字作出解釋的是宋人樂史的《太平寰宇記》(卷七二)。樂史認為成都的得名是「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宋人祝穆《方輿勝覽》成都府路郡名條認為「蓋取《史記》所謂三年成都之義」。這種說法流傳甚廣,影響較大。今人王文才先生就贊同其說。他在《成都城坊考》中認為「史稱:舜耕歷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宋人因古語以釋成都之義,亦無不可。」任乃強先生在《成都》一文中認為:「望帝杜宇新營過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義」。因為杜宇「認為建國功成,可垂久遠,這個都城可以一成不變了,所以命名為成都。」李金彝、王家佑先生根據《山海經》有「成都載天」之山、「成侯之山」的文字記載,認為成都的「成」是古族名或國名,其字形為戊與丁的合體,戊是斧鉞的形象,丁象箭或箭中靶形,「成侯就是以這個字來作為部落酋王的權力的象徵。」「都」字在藏語中指兩條河的交匯處。按照他們的解釋,成都二字的含義就應是成侯居住的(兩河交匯的)地方溫少峰先生則認為成都二字「不過是用中原華夏文字對蜀語『成都』這兩個音的一種對譯罷了」。然後根據讀音推論「成都之成是蜀人族稱,其義為高原人」,「成」字是「蒲卑」二字的對譯。又根據氐羌系統的普米族「很可能是古代蜀族先民的直接後裔」,在普米語中,地名末尾的「都」音是表示「地方」、「地域」,從而推測成都之「都」字也應是這個意思。由此得出結論:「『成都』的蜀語含義是成族人的地方,換言之,即蜀族人的地方,或蒲卑人的地方劉冠群先生對於成都得名的由來提出了一種新看法。他認為:成都二字是蜀語音譯的中原文字,「成都」的古蜀語讀音相當於現代漢語的「」,而蜀族的「蜀」字古代也讀如現代漢語的「」音,那麼,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西禾先生在《蜀族的演進與成都聚落的形成》一文中,也對成都的得名作了考察。西文通過對古代西南地區民居形式和名稱的分析,提出了成都古代的居住形式是一種稱作「籠」的巢居,成都的「成」字就是重疊的「籠」,「都」字本意是水澤匯聚之地,古成都地勢低窪,池沼密布,故稱為「都」的新看法沈仲常、黃家祥先生通過對考古材料的分析,特別是根據先秦至秦漢時期四川漆器銘文演變序列:成——成亭——成市——蜀郡工官,從而推測「『成都』一名,在周秦以前不存在的可能性極大,而且也發生過變更,它是在秦漢之際出現,並在秦以後才普遍流行起來的。」至於「成都」二字的含義,沈、黃二先生未予明確的解釋,只是說《華陽國志·蜀志》中有蜀王開明遷居成都的記載,「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因此,秦漢之際人們遂將開明氏建都這個地方稱之為成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