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淮上的書名字
【同人】
[死神]烏爾奇奧拉 同人-耽美-近代現代-動漫
【原創】
維序者 原創-耽美-近代現代-愛情
離婚 原創-耽美-近代現代-愛情
提燈照河山 原創-耽美-近代現代-愛情
武裝特警 原創-耽美-近代現代-愛情
提燈看刺刀 原創-耽美-近代現代-愛情
難得情深 原創-耽美-近代現代-愛情
大神養成計劃 原創-耽美-近代現代-愛情
[軍文]紅之書 原創-耽美-架空歷史-愛情
極道花火 原創-耽美-近代現代-愛情
諸神的黃昏 第一部 原創-耽美-架空歷史-奇幻
楊九 原創-耽美-近代現代-愛情
鳳凰圖騰 原創-耽美-古色古香-愛情
jd追殺 原創-耽美-近代現代-愛情
博士宿舍樓記事簿
推薦揚九~和博士生~
採納喲~~【晉江生有專欄】
㈡ 淮上的提燈看刺刀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除了用刀殺人以外,有別的意義嗎提燈是什麼意思啊
吾覺得應該是借鑒辛棄疾《破陣子》中的「醉里挑燈看劍」。提燈表示時間是在夜裡。這句話大概描述了這么一幅景象:主角在一個夜裡,心中有事,夜不能寐,點亮燈,拿出刺刀端詳良久……而深層次更是顯出主角心中復仇的慾望與現實的枷鎖使之形成的各種矛盾與糾結。
㈢ 駙馬巷的名稱由來
望仙巷改名為駙馬巷是明代初年的事。據《明史》記載,還在朱元璋(重八)當農民起義軍領袖的時候,他的堂兄蒙城王重四公在軍營中病重,臨終前對朱元璋說:「我身後別無牽掛,唯有獨女無嬌無人照應,請你把她視為親生,撫養成人。」說完就閉目長逾。朱元璋不負兄長所託,不僅把無嬌撫養大,還把她許嫁給自己的親隨屬下兵馬副指揮黃寶。無嬌也很賢良,同她叔父的一大群兄弟姐妹相處和睦,視如同胞,相親相愛,朱元璋也就格外喜歡她。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做了明代開國皇帝,便破格將他這個侄女無嬌封為慶陽公主(按慣例只能封郡主),封黃寶為駙馬都尉,並賜名黃琛,又下詔升任黃琛為淮安兵馬指揮使,子孫世代沿襲。
黃琛在淮安3年,一直住在望仙巷北首(今淮安勺湖幼兒園處)。由於他在維護明王朝統治方面十分賣力,因此深得朱元璋的寵愛和賞識。公元1371年朱元璋又將黃琛調到安徽鳳陽,為他看管祖墳。黃琛在鳳陽整整30年,直至老死,葬於鳳陽虎山。
黃琛死後,剛接位不久的明惠帝朱允炆專門在淮安望仙巷內欽賜一塊地方,為他建了一座駙馬祠,據清同治《重修山陽縣志》記載:「駙馬巷,大聖橋西南,舊有黃駙馬祠」。地方官吏趨炎附勢,隨之把望仙巷改名為駙馬巷,一直沿用到今天。
根據《明史》卷121和《國朝獻徵錄》卷4記載,黃琛本名黃寶(1333─1381),武昌江夏人。他原先是朱元璋的部下,元至正22年(1362),由帳前參隨舍人提拔為兵馬副指揮。朱元璋愛其謹厚,就將他的侄女嫁給了黃琛。黃琛於1364年任聚寶店門官,次年授管軍千戶,後改任龍江衛守御千戶。「累從王師征討及鎮守畿甸,多著勞績」。朱元璋有兩個侄女,一個是他大哥朱興隆的女兒,另一個是他堂兄重四公的女兒;下嫁黃琛者即是後者。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後,將自己的女兒都封為公主,同時將這兩個侄女也都封為公主。朱興隆封為南昌王,他的女兒封為福成公主;重四公封為蒙城王,他的女兒封為慶陽公主。按照明朝的制度,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授予金冊,每年俸祿二千石。公主的丈夫稱為駙馬都尉。親王的女兒稱郡主,郡主的丈夫則稱儀賓。於是,黃琛也就循例被封為駙馬都尉,並授予鎮國上將軍,兼任明州衛指揮使。洪武3年(1370),賜名黃琛,不久,即由明州衛指揮使改任淮安衛指揮使,到淮安來做官了。4年,又賜黃琛子孫世襲淮安衛指揮使。
此年3月,正當黃琛飛黃騰達的時候,有些大臣對朱元璋說,福成、慶陽公主只是皇帝的侄女,不能稱為公主,應當削去公主封號,改稱郡主;黃琛等的駙馬封號也應該削去。蒙城王死得早,他的王妃田氏早寡,有節行,朱元璋非常敬重她;且無子嗣,就這么一個侄女。南昌王雖有後,但也死得早,孤兒寡母很可憐的。所以朱元璋沒有同意,他說,我就這么兩個侄女,不忍心降奪她們的封號。封號雖未拿掉,但俸祿卻降下來了,福成、慶陽公主比其它公主少了一大半,歲祿止500石,黃琛亦僅享受本官的俸祿。
黃琛在淮安待了許多年,曾鎮壓過淮安一帶周文良、李妹兒領導的抗暴斗爭。洪武14年(1381),被提拔為中都正留守,授驃騎將軍,去替朱元璋看祖墳。後來他就死在那裡,葬在虎山白塔之原。到了建文年間,慶陽公主的公主封號到底被削去,改封為慶成郡主。燕王朱棣揮師南下與其侄建文帝爭奪皇位,慶成郡主曾經以堂姐的身份,到朱棣軍中去勸和,事情當然沒有成功。
黃琛死後,朝廷曾在淮安城內賜給黃家一塊地方,欽建一座駙馬祠,地點就在現在的駙馬巷內。這在淮安地方誌中也有記載。同治《重修山陽縣志》卷2中,有一節談到淮安城內的街巷,在「駙馬巷」條下注雲:「大聖橋西南,舊有黃駙馬祠」。據一些祖居這條巷子里的老人講,他們在童年的時候,還看見過這座駙馬祠,就在這條巷子路東,現在的勺湖小學分校對面。
黃琛有兩個兒子,有一個後來便在淮安定居。到了天啟年間,有個九世孫名叫黃周,是一位孝子,曾募修湖心寺,並有義舉,淮安知府宋統殷曾經上表朝廷,旌表其門。
如果說黃琛是山寨版的駙馬,梅殷則是貨真價實的正版駙馬,是朱元璋第二個女兒寧國公主的丈夫。他與黃琛是同一個時代的人,都曾為朱元璋打天下立過大功的人,都與淮安有著密切的關系。
梅殷(?─1405)有個叔父叫梅思祖,初為元末義兵元帥,後叛元歸劉福通,因此元王朝將他的父親殺了,並剁成肉醬。梅思祖後又改投張士誠,被封為中書省右丞,為張守衛淮安。徐達大兵進攻淮安,他又獻上了淮安的圖籍庫藏歸順了朱元璋。於是,張士誠又將他的幾個兄弟殺了。因為從征有功,且有多名親屬被殺,所以朱元璋封他為汝南侯。梅殷的祖父梅梢,初為朱元璋的水卒,在鄱陽水戰中曾救過朱元璋的命。朱當上皇帝後,大封功臣,偏將他忘記了。此時梅梢已老,雙目失明。一天,得知朱元璋出城,他讓梅殷領著他,對著朱元璋的車駕大呼:「皇帝皇帝,你忘記梅梢啦!」朱皇帝這才把他想起,重加賞賜。並於洪武11年(1378),將他的二女兒下嫁給梅殷。
朱元璋選中梅殷作駙馬不完全因為他功臣之後,更主要的因為梅殷是個人才。《明史》卷121說他「天性恭謹,有謀略,便弓馬」,「精通經史,堪為儒宗」,是一個文武全才。因此,在十多個駙馬中,朱元璋最喜歡他。洪武19年,曾命他提督山東學校,兼理地方。
朱元璋的太子大兒子朱標死在他的之前,再立誰為皇位繼承人,頗為煞費苦心。他聽信了方孝孺等人意見,未再立他的其他兒子,竟立了朱標的兒子即他的孫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作為法定的皇位繼承人。他的幾個兒子很有意見,特別是四子燕王朱棣意見最大,一直虎視耽耽。朱元璋看出這個問題,怕他死了以後出亂子,曾秘密召見梅殷,命他以後一定要好好地輔佐皇太孫做皇帝。
朱元璋死後,燕王果然起來鬧事。他從北京起兵打向當時的都城南京,打的旗號是清除皇帝身邊的壞人方孝孺等,史稱「靖難」之役。實際上乾的是「清君側」的把戲,目的是向侄兒爭奪皇位。梅殷不負朱元璋所託,以總兵官鎮守淮安,阻擋朱棣南行。寧國公主與朱棣同父同母,他與朱棣是嫡嫡親親的郎舅關系。然而,他在淮安「悉心防禦,號令嚴明」,不徇私情。朱棣幾番作戰,不得過去。他派人見梅駙馬,借口要到南京進香,請梅殷放行。梅殷說:「皇考有遺命不準進京進香,不遵就是不孝!」朱棣大怒,復派人到淮安進行威脅;梅殷將來使耳朵、鼻子割掉放回,並說:「留下嘴巴讓你好給殿下講講君臣大義!」朱棣沒辦法,只好改道,渡過泗水,由天長取道揚州,攻下南京,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廟號初稱明太宗,嘉靖中改稱為明成祖。這時梅駙馬尚擁兵淮上。朱棣要他的妹妹寫信將梅殷召回,梅殷見信後大哭了一場,只好回南京去。見到新皇帝小舅子以後,沉默無言。小舅子問妹夫:「駙馬勞苦了!」,妹夫梅殷生硬地回答說:「勞而無功。」以後郎舅關系一直不太好,朱棣老是不放心梅殷。永樂3年(1405),梅殷清早上朝,路過笪橋,被錦衣衛指揮趙曦等擠推下水,橋下有隻船,立即將梅壓下,只要梅一冒出水來,便用船壓住,致梅被溺死。寧國公主纏住朱棣不放,朱棣便將趙曦等殺了,賜給梅殷一個謚號:「榮定公」,並將梅殷的幾個兒子都封了官。實際上這次殺人事件,就是朱棣一手策劃的。
梅殷當年在淮安的總兵府肯定在淮安城內,具體在什麼地方不清楚。他在淮安有無其它遺跡,也無從知曉了。《續纂山陽縣志》卷2中,有一處提到此事。說當年淮安有過一座「梅榮定公祠」,並註明該祠祭祀的是駙馬梅殷,地點在駙馬營。這個地方在涇河南岸,當年淮安轄地很廣,那裡也屬於山陽縣,如今已屬寶應縣了。那裡可能是梅總兵梅駙馬的一個軍營,梅駙馬屈死後,人們懷念他,便稱那裡為駙馬營。駙馬營有一個「司徒廟」,人們在廟內立個牌位供奉梅駙馬,於是,這兒便被稱為「梅榮定公祠」。
㈣ "懷遠"名字的由來
懷遠縣古為塗山氏國,四千年前,夏部落首領、治水英雄大禹,曾在這里娶妻生子,劈山導淮,召會諸侯,留下了「新婚三日而別,三過家門而不入」等佳話。經中國先秦史學會研究論證,懷遠縣塗山為「禹娶禹會和夏興之地」,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以塗山荊山為主體的「塗山——白乳泉」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此外,懷遠還有平阿山、大洪山、淮河、渦河、北淝河、芡河、荊山湖、四方湖、孔津湖、龍女湖、鰻鱺池等自然風光,有禹王宮、白乳泉、卞和洞、桓傅故里、遇春園、含美學堂古建築群及古城壘、古墓葬、古戰場遺址等人文景觀。秀山麗水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吸引了眾多的文人騷客前來采風探古,曹丕、王粲、柳宗元、歐陽修、蘇東坡、梅堯臣、宋濂等留下了詠頌懷遠的辭賦詩文。 從唐虞時代淮夷人聚族而居的塗山氏國,到南宋寶祐五年設懷遠軍,元至元二十八年改懷遠軍為懷遠縣,懷遠縣歷史4000餘年,縣名沿用716年,悠久的歷史,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文化積淀,使懷遠縣有淮上明珠之美譽。
㈤ 淮上推薦的父子文到底叫什麼名字
是難得情深裡面的么...???好像是叫荊棘...最近嚴打,不說了...趁沒刪之前看看吧╮( ̄▽ ̄")╭http://tieba..com/p/1726546978這個是貼吧的搬文鏈接 新浪愛問請戳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2651108.html╮( ̄▽ ̄")╭
㈥ 淮上的文有互攻情節嗎
樓主,我正在看。。。眼冒心心O(∩_∩)O~
名字叫《燃燒》天空的,主角是單飛和謝天麟。。。。。。
㈦ 古代時中國每個城市的名稱各是什麼
1、北京的古稱——大都、薊、幽州、涿郡、幽都、永安、宛平、燕山府、聖都、中都、大興、汗八里、北平、順天府、京師。
2、南京的古稱——金陵、建業、建康、江寧、石頭城。
3、杭州的古稱——臨安、錢塘、武林。
4、蘇州的古稱——姑蘇、吳郡、平江。
5、揚州的古稱——淮上、江都、廣陵、淮揚。
6、紹興的古稱——會稽、蠡城、越州。
7、西安的古稱——長安、大興城、京兆、奉元、西京。
8、開封的古稱——大梁、汴梁、汴州、東京、汴京。
9、洛陽的古稱——雒陽、斟鄩、洛邑、洛州、京洛、東洛、司隸、三川。
10、沈陽的古稱——盛京、奉天。
11、成都的古稱——錦官、益州、芙蓉城。
12、福州的古稱——三山。
13、荊州的古稱——江陵、郢都。
14、贛州的古稱——虔州、虔城、宋城。
15、長沙的古稱——星城、潭州。
16、天津的古稱——津沽、津門。
17、邯鄲的古稱——鄴城、磁州、洺州、大名府、廣平府。
中國主要古代城市名稱由來
1、天津意為「天子的津渡」,明代永樂帝朱棣在這里率領大軍渡過海河南下推翻建文帝。
2、邯鄲城市名押an韻,邯鄲意為「邯山至此而盡」,鄲同「單」意思是山脈的盡頭,邯鄲是中國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3、秦皇島秦始皇求仙入海之島,秦皇島是中國唯一用古代帝王稱號來命名的城市。
4、太原取「廣大的平原」之意。
5、大同取自「天下大同之地」,「大同」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6、長治古稱「上黨」,明代在此地設置長治縣,取「長治久安」之意。
㈧ 蚌埠的歷史,由來
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轄市,位於東經117°12』、北緯32°57』。蚌埠因古代盛產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譽。現轄龍子湖區、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四區和懷遠、固鎮、五河三縣,總面積5917平方公里,總人口330萬人,其中市區面積601.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87.45萬人。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實行郡縣制後,今蚌埠地域分屬九江、泗水兩郡。其東部(今鳳陽縣境內)設鍾離縣。
漢高祖四年,今蚌埠淮河北歸屬沛郡,淮河南歸屬淮南國。武帝元狩元年淮南國復改為九江郡,並在蚌埠西部(今懷遠縣境內)設置當塗縣。
隋開皇二年,西楚州改為濠州;廢荊山郡,馬頭縣改為塗山縣。大業三年,又將濠州改為鍾離郡,領鍾離、塗山縣。今蚌埠北郊則屬彭城郡谷陽縣域。
北宋元佑元年,今蚌埠淮河北隸於新置靈璧縣,為淮南東路宿州所轄;淮河以南只存鍾離縣,為淮南西路濠州所轄。宣和七年,金兵南下陷汴京,取淮北,宿州初為山東西路領,至金大定六年改屬南京路。
明洪武二年,鳳陽建中都,鍾離縣更名中立縣,翌年再改名為臨淮縣。洪武六年,撤中都設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遷新城改名鳳陽府,臨淮縣亦改名鳳陽縣;蚌埠西部仍為懷遠縣,東北為五河縣。三個縣明初均為中書省鳳陽府所領。永樂元年,鳳陽府為南京直隸。
民國元年,蚌埠三縣司廢,河南岸改屬鳳陽縣,置二區公署;河北岸小蚌埠屬靈璧縣,一直到民國35年。民國3年,恢復道制,蚌埠河南岸屬安徽省淮泗道鳳陽縣轄。民國18年,蚌埠曾成立市政籌備處,但翌年即撤銷,仍屬鳳陽縣所轄。
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撤銷皖北行署,蚌埠市為安徽省直轄。1956年,安徽省置蚌埠專區,專員公署駐蚌。
1958年11月起,蚌埠市隸屬省和專區雙重領導。1961年3月撤銷蚌埠專區,此後至1985年,蚌埠市一直屬安徽省直轄。
(8)淮上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蚌埠特產:
1、蚌埠石榴
安徽蚌埠懷遠石榴栽培歷史悠久,品質優異久負盛譽,據傳從唐代已有栽植,到了清代懷遠石榴已諸正史,懷遠縣志中記有:「榴,邑中以此果為最,曹州貢榴所不及也。紅花紅實,白花白實,玉籽榴尤佳。」
可見,懷遠石榴在很久已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特色,並以其艷麗的色彩,端正的果形,晶瑩剔透的籽粒,佳美的風味,贏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評。
懷遠石榴遠銷東南亞、英國、羅馬尼亞等國,引種到前蘇聯、保加利亞等國。懷遠石榴色澤艷麗,果皮橙紅色,黃白相間,布著紅暈,並有青翠光澤,如玉琢脂凝,十分奇觀。
懷遠石榴有馳名中外的玉石籽、瑪瑙籽、果大而美的大笨子、二笨子、青皮等,紅艷悅目的粉皮、紅葫蘆、美人蕉等。有白花白籽白實的三白石榴,還有花大艷美的千層花石榴。
懷遠石榴品質名列全國各大石榴產區之首,皮薄、粒大、味甘甜,百粒重、可食率、含糖量高是其顯著特點。
2、蚌埠花生
安徽蚌埠固鎮花生又名落花生、雙子葉植物,葉脈為網狀脈,種子有果皮包被。歷史上曾叫長生果、地豆、落花參、落地松、成壽果、番豆無花果、地果、唐人豆。
花生長於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長生果」,並且和黃豆一樣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
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類高,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適宜製造各種營養食品。
彩色花生主要分為富硒黑花生、白玉花生、珍珠花生等幾個品種,其中按果仁外皮顏色又能分為黑、紫黑、白、紫紅、紅白,彩粒等幾個色系。
五彩花生有黑色、雪白、白底紅花紋、黑底黃花紋、黃底黑花紋等顏色。長出的秧蔓與普通花生沒有區別,只是葉片稍大一些。
㈨ 《破雲》by淮上這篇文中誰是攻誰是受
你好,我是夢夢打醬油8,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1,鏈接:
㈩ 懷遠,五河名字的由來
懷遠縣古為塗山氏國,四千年前,夏部落首領、治水英雄大禹,曾在這里娶妻生子,劈山導淮,召會諸侯,留下了「新婚三日而別,三過家門而不入」等佳話。經中國先秦史學會研究論證,懷遠縣塗山為「禹娶禹會和夏興之地」,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以塗山荊山為主體的「塗山——白乳泉」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此外,懷遠還有平阿山、大洪山、淮河、渦河、北淝河、芡河、荊山湖、四方湖、孔津湖、龍女湖、鰻鱺池等自然風光,有禹王宮、白乳泉、卞和洞、桓傅故里、遇春園、含美學堂古建築群及古城壘、古墓葬、古戰場遺址等人文景觀。秀山麗水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吸引了眾多的文人騷客前來采風探古,曹丕、王粲、柳宗元、歐陽修、蘇東坡、梅堯臣、宋濂等留下了詠頌懷遠的辭賦詩文。 從唐虞時代淮夷人聚族而居的塗山氏國,到南宋寶祐五年設懷遠軍,元至元二十八年改懷遠軍為懷遠縣,懷遠縣歷史4000餘年,縣名沿用716年,悠久的歷史,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文化積淀,使懷遠縣有淮上明珠之美譽。歷史沿革五河五條河,淮澮漴潼沱。《宋史·地理志》釋五河縣名:「有澮潼沱漴淮五河,故名」。清人張佩芸有《五水詠》:「五水相連號五河,東潼西澮北沿沱,漴流春泛魚苗長,淮浦秋生雁影多。」五河縣自宋咸淳七年置縣起,確有五道河,並有五河口。但至今時逾七百餘年,陵谷變遷,滄桑多劫。清末《五河縣志》即雲:「河本有五,而今存其三」。 五河縣五邑之水,淮為大,澮次之。 淮 河 發源於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入皖南折而東,歷潁屬至懷遠,又北折東轉至蚌埠邵家大路入五河縣境。經臨淮關北折至大新,又東轉北折至三岔,東轉至張家小溝,復南折4公里始歸故道。此處稱北折嘴,又稱蟲八 蠟嘴,現稱壩岔嘴,系誤寫演變而成。據考查此處淮河故道,在淮河南岸5公里開外,自清乾隆末年,淮漫至張家小溝,沖刷溝旁良田,日加深廣。後自三岔北徙,奪張家小溝之道而歸正干,從而形成蟲八 蠟嘴以北的大弓灣。再由安淮至小溪北折至五河,東流至東卡子出境入江蘇界。淮河經五河境內89.2公里,曾有沫河口、淝河口、欄橋溝、三沖溝、張家溝、黃家溝、五河口、潼河口等處入淮口,每逢夏季,五河交匯,釀成水災。民國10年、20年特大洪水,十淹其九。1954年大水,郜湖一帶嚴重塌方,毛灘、新集兩集鎮塌入河中。十里程渡口又形成沙灘。但建國後,築起淮北大堤,封住部份入淮口,興建涵閘20餘座,從此淮河變害為利。 澮 河發源於河南商丘,匯永城馬長湖入皖,經宿州過固鎮入五河縣境。自固而東水面漸寬,水漲時幾逾5公里,5倍於淮,而水退則僅容小舟。澮河經園宅集向東,由五河城南入淮。全長290公里,流經五河境內59公里。沿澮河兩岸有謝家湖、阮家湖、香澗湖、小王湖、歐家湖、蔡家湖與澮河相連,水大匯為一體,水小湖為河汊。建國前因澮河常聚積大水,故又稱澮河一段水域為香澗湖,建國後人工把澮河從西壩口改道北店子,與沱河匯入漴潼河。 沱 河 發源於河南虯龍溝,經宿州紫蘆湖,東注靈璧,至濠城入本縣北界。至胡集折南匯入沱湖,南與澮水蔡家湖相望。原兩湖間築有堤壩,沱自為沱,澮自為澮。沱湖東北為郭家嘴,東繞縣治之北至北店子遂南折趨縣治南,由東橋口入淮。乾隆末年,澮河泛漲,沖壞堤壩,串入沱湖,遂奪沱河故道,沖陷兩旁田廬而益加深廣,至北店子復分流為二:一折東橋口入淮,而沱遂變為澮;一折凌家樓至十字岡而沱且入於潼。建國後堵死澮、沱於東橋口入淮處,使其同歸漴潼新河,全長270公里,從此與淮河分流,而形成另一條水系。 潼 河發源於靈璧北25公里的潼山,東流入泗州界經豐山湖南下入本縣界。在縣治東10公里潼河口入淮。潼河在縣東北一隅,入界且不及2.5公里。1951年起,經過一冬春,從五河北店至泗洪縣候嘴挖成漴潼新河20公里,匯通沱、澮,經過峰山切嶺,由窯河入洪澤湖。 漴 河 位於縣治南1.5公里,其故道原與張家溝連接,經南山北過南湖入淮。全長約15公里。清乾隆年間,推黃交漲,南山沖圮,河已淤平,水無所泄,遂由黃家溝以入淮。漴河逐漸變為良田,迥非昔日之形。漴河無跡迄今200餘年。舊志雲:「所謂五河,今僅存其三,蓋漴河久失,澮又並沱,而沱又入潼,乃水勢變化不一也。」 建國前,五水相連,水患頻繁,建國後五河已形成兩條水系:一是淮河水系,又稱外河水(含北淝河);另一是漴潼河水系,亦稱內河水(含澮河、沱河、潼河及石樑河)。內外分流,為排除水患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漴河考 「五河五道河,淮澮漴潼沱」。漴河是本縣較小的一條河。在縣治南1公里許,經南湖東流入淮。 南湖在現在的郜家湖,當年十分低窪,水大時一直漫到舊縣治南。為了保護縣城的安全,明初曾在漴河北岸築有大壩,以御南湖之水。漴河水大時長約10餘公里,水小時僅長幾公里。置縣前後,歷經宋元明清幾代,至康熙十一年(1654年),仍是一條濁流入淮的河道。在淮漲倒灌時,河湖泛濫成災,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黃河決堤,挾帶大量泥沙入淮,在縣境游盪兩年,漴河遂被淤平。南湖之水遂改由黃家溝入淮,從此漴河消失,本縣嘉慶縣志雲:「今金岡山東有河溝一道,即古漴河」。 南湖之水雖由黃家溝入淮,但淮漲頂托黃家溝宣洩不出時,湖水遂即北溢,經金岡山東由雲頭壩進入化龍池,與城河匯合,繞城東趨入東河以入淮,漴河開始由東河北移。如遇五河口淮水頂托,則又向北由凌家渡至天井岡與潼河匯合以入淮。人們就將此段稱為「北漴河」。沱澮水漲則由故軍店(北店)與潼水匯合南趨東河,又徑達回龍閣以入淮,人們又將此段稱為「南漴河」,即五河口。這是南北漴河的由來。 東河一段,乾隆四十五年以前,原為沱湖入淮處,故稱沱河,後澮河故道被淤,澮水北轉,沖開西壩進入沱河,澮沱交匯由此入淮,故又稱澮河。嘉慶年間潼河水大,經常由此入淮,故又稱潼河。其後南湖水北溢由護城河匯入東河,故又稱漴河。清末、民國時期,地圖上均標為澮河。實際則是名副其實的五河口。 1952年,治淮委員會做五河以下內外水分流工程時,把澮、沱、漴、潼納入漴潼河水系,同淮河分流,直入洪澤湖,新開漴潼河即沿原漴潼河故道,故稱為漴潼河。現五河水系進入穩定時期,古漴河的名字又以漴潼合稱而保留下來。 澮河口考澮河原是淮河上的一大支流。《中都志》載:「在縣治西南一里,至縣南東流入淮。」並指出:「五河交會,皆通舟楫,為南北往來要沖之地。」後澮河北徙,因「水漲沙淤,徙於北滸」。而城南之澮注故道也已泯滅,舊跡難尋。澮河究竟何時北移,考諸舊志有三種說法。 一說嘉靖二十二年北徙。據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五河縣志》記載:「澮河在縣治南門外,至縣南入於淮。舊在縣治南1里,兩岸陡峻。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水漲沙淤,徙於北滸。」按此說法,澮河是在嘉靖二十二年北徙。但據《明史·地理志》註:「舊五河縣治在澮河南岸,嘉靖二十五年遷澮河北。」既然嘉靖二十五年遷縣時澮河還沒北徙,那嘉靖二十二年改道之說即成為問題。據查舊志災異表,嘉靖二十二年沒有發生大水,黃淮都沒泛濫,「水漲沙淤」也不可能。再查康熙十一年《五河縣志》輿地圖,澮河仍畫在縣治之南,這可能是年代久遠所產生的差錯。嘉靖二十二年距康熙十一年已一百餘年,其間水流變化,河道遷徙是難免的。嘉靖二十二年遷徙後又回歸故道也是可能的。但考諸嘉靖二十二年北徙可能性較小,因此對這一說法,只能存疑。 一說乾隆四十五年北徙。嘉慶六年(1801年)《五河縣志》記述:「自黃水泛濫,澮之外口忽淤平三里許,水無所泄,遂從縣西大小壩北入沱河,匯潼東逝,」這只講「黃水泛濫」,沒講清是哪一次泛濫。但在圖說中卻有註明:「乾隆四十五年黃水過境,城南淤塞,(澮)水由西壩口入沱。」查史料有「乾隆四十四年黃水漫溢,次年尚未斷流」的記載。這次黃水入淮,不僅淤平了澮河出口,淤平了漴河,還淤平了一些湖泊。但黃水泛濫發生在乾隆四十四五年,而舊志記為四十五六年,可能是年誤,出入不大。且至嘉慶六年僅22年,該是人們記憶猶新的事,不會出現大的錯誤,同時嘉慶縣志還記述:「嘉慶元年在城殷實之家及眾商民,公呈請挑澮河口,因居南灣者以為不利中止。」這也說明澮河口的淤平其時不遠,否則亦無挑澮河口之議。因此,澮河北徙,當在乾隆四十五年無疑。 一說澮河變遷「一在同治之初」。光緒《五河縣志》記述:「(澮河)今於同治間北徙奪沱之故道,繞教場陡岡之北,至北渡口南逝,由東橋口渡以入淮。」又說:「夫澮之變遷,一在乾隆之未,一在同治之初」。這又提出同治年間再一次北徙的問題。看來澮河是在五河城南城北游盪了。 如前所述河道的變遷是無定的。每發生一次大水都可能使河流改道,特別是黃泛期間更是如此。澮河在乾隆年間北徙之後可能有些年份又回歸故道。查同治五年五河暴雨三日夜,河水陡漲三丈。這樣大水,澮水北流入沱是可能的。同治五年至光緒年間修志不到30年,這樣河流改道的大事,一些耆老是完全能夠記憶的。至民國年間城南仍有一道小河溝,澮水經常由此漫溢入淮。因此,同治之初澮河北徙之說亦是可能的。但大的改道,仍在乾隆之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