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慶較場口的歷史
重慶較場口街道位於渝中區東部,距區政府0.6千米。有紅岩革命紀念館《新華日報》營業部舊址,東周巴將軍蔓子墓,國民黨左派黨委部舊址,「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天主教若瑟堂,韓國臨時政府舊址。較場口街道東北連解放碑街道,南接南紀門街道,西臨七星崗街道。轄區面積0.64平方千米,轄12個居委會,常住人口6萬多人。
重慶較場口曾發生過駭人聽聞的較場口大隧道窒息慘案。在1938年10月4日,日本正式轟炸重慶市區,從1939年1月開始,日機空襲迅速升級,對重慶的轟炸愈來愈猛烈。特別是1941年6月5日傍晚,在日機對市區長達5個多小時的疲勞轟炸中,終於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間接死於轟炸人數最多的一次慘案,即較場口大隧道窒息慘案。
慘案發生後,死者多為青壯年。有的全家喪生,屍體無人認領;有的隨身所帶僅有一點財物亦不知去向。防空司令部派出的工兵營,整理屍體就花了近一晝夜,然後用卡車將屍體拖到朝天門河邊,再改用木船裝到江北黑石子去草草掩埋。
(1)較場口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較場口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還發生過較場口血案。1946年2月10日晨,當參加大會的群眾團體陸續進入會場時,由中統特務組織秘密拼湊的另外一個所謂「主席團」成員吳人初(重慶市工會理事長)、劉野樵(重慶市農會常務理事)、周德侯(重慶市商會理事)等登上了主席台。會場兩側布滿了特務打手。周德侯叫嚷:要劉野樵當執行主席,並悍然宣布開會。李公朴、施復亮上前阻攔遭到毒打。郭沫若、陶行知、章乃器、馬寅初等和新聞記者及勞協會員60餘人也被打傷。這就是「較場口血案」。
B. 某重慶地名的來歷
關於重慶北部新區四鎮地名的由來
人和:清道光年間更名瓦店子場為人和場,取人以和為貴之意。
大竹林:由於當地自然村原名大竹林,因以命名。
禮嘉:清乾隆初已建為李家場,因隸屬江北廳禮里,地瀕嘉陵江邊,故更名禮嘉
鴛鴦:在原鴛鴦鄉政府所在地場邊小溪上30米間有兩橋並列;又有大樹一棵兩枝主幹直搭對岸,形成天然橋梁,似鴛鴦展翅,匍匐溪面,故名。(出自江北志第三章二節)
重慶城地名最「喜劇」
作者:陳仁德
說聊齋,話聊齋,重慶的地名有點怪;蝦子 、癩子壩,這樣的地名惹笑話;螞蝗石、麻風河,叫我說都不好說;不好說,也要說,說來大家樂一樂。
沙區篇
「犀牛」還在「屙屎」呀?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上月某天,本城一家媒體登出了一則停電通知,上面赫然寫著:「停電范圍包括沙坪壩區的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天啦,「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這是什麼地名啊!不少讀者看到報紙後都很氣憤,他們不相信自己身邊這座美麗的城市竟有如此醜陋不堪的地名。一些讀者就此提出了質疑和抗議。後來有關人士到區政府查詢,區政府的人也搞不清楚,問到街道上才搞清楚了,你猜啷個回事?沙坪壩區還真有「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這兩個地名。這下大家更氣憤了,直轄多年了,重慶一直在大步走向文明與進步,這樣的地名豈不損壞了重慶的形象?
江北篇
「蝦子土扁」太「蝦子」
接下來的故事是:今年秋天的一天,江北區政府邀請了一批知名的文化人開會,開會的議題不是別的,是討論如何為一個地名更名。大家都知道,江北區政府將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去重起爐灶,堂堂區政府所在的地方當然要很氣派,可惜那個地方卻有一個十分難聽的名字,叫蝦子 。眾所周知,蝦子在巴渝方言里是貶義的,一般是指那些卑微委瑣的人,誰也不願當蝦子。如今區政府要建在那裡,在有些人看來,就有幾分尷尬了。
蝦子 是怎麼得名的呢?那是因為那裡的一條小溪里有一塊石頭形似蝦子的緣故。好傢伙,後來高速公路修建到那裡時,便在路邊高高地樹起了一個標志性的字牌,上面大書「蝦子扁」三個字,過往車輛老遠就能看見,這下蝦子 便聲名遠揚了。
且說江北區政府的會開了半天,與會者都一致認為蝦子 實在是有損形象,但終於也沒有確定出更好的名字來替代,所以,直到今天,你從那裡經過,蝦子 三字依然高高地聳立在那裡。
惡俗篇
「癩子」「麻風」要醫治
兩個故事講完了,但是重慶的惡俗地名遠不止這些喲,類似的地名還真不少。隨便說幾個吧:螞蝗石、黃泥塝、癩子壩、麻風河、歪嘴子,簡直嚇人一大跳,聽到都惡心,誰能相信這竟是一個正在向國際大都市邁進的城市裡的名字?我們當然知道,每個地名後面都有自己的來歷,比如螞蝗石,一定是那個地方曾經螞蝗猖獗;黃泥塝一定是相當於黃土高坡的那種,但是我們無論怎麼也從中感覺不到文化,感覺不到時代進步的影子。
今年6月,地名的問題引起了市人大的注意,他們組成執法檢查組分赴主城九區展開了一場「地毯式搜索」,要將這些惡俗的地名一網打盡,這總算讓大家鬆了一口氣。可是,那些惡俗的地名什麼時候才會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呢?
宗族篇
「百家爭鳴」好鬧熱
農耕文化在地名上的另一反映是宗族色彩特別突出,好像老重慶全是被不同的宗族分割了一般,一個宗族劃出一個地盤,然後就以自己的姓氏為那塊地方命名,這家那家,應接不暇,整個感覺就是活脫脫的一個「百家爭鳴」。不信你看:王家沱、唐家沱、郭家沱、李家沱,一家佔住一沱。楊家坪、陳家坪、潘家坪,一家佔住一坪。謝家灣、肖家灣,一家佔住一灣。
假如你從兩路口趕車去楊家坪,要從好幾家門前過呢。車開出去一會就到了王家坡,接下來是肖家灣,剛走出肖家灣,售票員已經在喊馬家堡了,還沒有來得及喘氣,袁家崗又到了,最後還要經過謝家灣,才最終勝利到達楊家坪。趕一次車好像一次宗族的巡禮,這不是折磨人嗎?
大概在農耕時代人們長期處於自然經濟狀態,自耕自食,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久而久之就各自為陣村自為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格局。你看看,重慶哪裡不是「自成一家」:周家壩、劉家壩、冉家壩、童家溪、詹家溪、董家溪、楊家坪、陳家坪、潘家坪、童家橋、楊公橋、陳家橋、馬家岩、曾家岩、黃家埡口———唉,累了。
聯想篇
五寸路不止「五寸」
如果說重慶老地名的特點是農業文化痕跡明顯的話,那麼,重慶現代的地名的特點簡直就是沒有文化。一條街的命名簡單到極點,把起止兩地各取一字連在一起就是一個街名,於是就有了石橋鋪到小龍坎的石小路,從五里店到黃花園的五黃路等等(舉也舉不完啊)。
這樣一來,毛病就出來了。
有一條路叫五寸路,只有五寸長的路?
有一條路叫彈雞路,專門彈雞的路?
有一條線路叫較新線,比較新的線路,還不算舊哦?
如果是初到重慶的人,任憑他有超人的想像力,恐怕絞盡腦汁也猜不到這些地名是怎麼回事?當然,只要稍稍指點一下就可以茅塞頓開,五寸路是五里店到寸灘,彈雞路是彈子石至雞冠石,較新線是較場口到新山村。明白是明白了,可是也就失望了,怎麼就想不出一個稍微有點文化的名字來,重慶真的沒有文化嗎?
想到這里,就有些氣短了。
農耕篇
重慶還在「灣」「壩」頭?
重慶老地名有一個普遍的特點,就是農耕文化的痕跡十分明顯。
請看看下面的地名吧:
大田灣、學田灣、菜園壩、冬筍壩、苦竹壩、茄子溪、李子壩、枇杷山,這些地名無一個不是與農耕有關的。地名作為歷史文化的一種積淀,反映出那些地方的歷史特點,讓人藉以了解歷史的演變,只要看到這些地名就會立即知道,哦,原來這里是農田,原來這里是種茄子的。
但是今日的重慶畢竟不是大鄉場,而是一個世界知名的大都市。
當你站在火車站的廣場上仰望高高的候車大樓,環顧車水馬龍凌空飛架的高架橋,感受現代城市文明的強烈氣息時,忽然有人大喊「菜園壩」,你頓時就會覺得「菜園壩」這個名字與眼前的景物是多麼的不協調,即使你有十分的興致,也會一下興味索然。當你在大田灣體育場觀看激動人心的球賽或者異彩紛呈的明星演出,尖叫聲吶喊聲響成一片,你感到全身像燃燒一樣的痛快時,如果你不幸產生聯想:這里是一灣好大好大的水田喲,那麼眼前那些閃爍的明星可能就會幻化為正在田裡栽秧的農民了,要不怎麼叫大田灣呢?
不是大家都說要與時俱進嗎?那麼這些從遙遠的農耕時代走來的與時代不相適應的地名是否也該與時俱進了?我們還要把它們帶到未來的什麼時代去呢?
鬧劇篇
「文革」重慶滿地「紅」
說地名說到這里,又想起了重慶地名史上的一次大鬧劇。
那是1966年夏天,文革的高潮正一浪高過一浪,所有東西貼上了革命的標簽,地名也不例外。這樣一來,重慶朝天門港口便成了「紅港」,與之相配套的「紅港系列」有紅港路(原陝西路)、紅港支路(原曹家巷)、紅港前街(原余家巷)、紅港中街(原白鶴亭街)、紅港後街(原豐碑街)等等。
紅字成為最革命的名字,於是鵝嶺成了紅嶺,孟園成了紅園,菜園壩成了紅岸。此外,紅旗路、紅衛路、紅星路、紅光路、永紅巷、捍紅路、紅鋒坡等等,差不多把能用的都用完了。
紅字不夠用了,就接下來用東風、曙光、向陽、革命、前進、解放、長征、勇敢、立新、抗美、援朝、五一、八一、延安、井崗山、大慶、大寨、南泥灣等名字,總之越革命越好。
以上種種街名,後來被人戲稱為「造反街名」。文革後撥亂反正,大都改回了原名,算是給歷史開了個玩笑。
C. 重慶地名的來歷
關於重慶北部新區四鎮地名的由來
人和:清道光年間更名瓦店子場為人和場,取人以和為貴之意。
大竹林:由於當地自然村原名大竹林,因以命名。
禮嘉:清乾隆初已建為李家場,因隸屬江北廳禮里,地瀕嘉陵江邊,故更名禮嘉
鴛鴦:在原鴛鴦鄉政府所在地場邊小溪上30米間有兩橋並列;又有大樹一棵兩枝主幹直搭對岸,形成天然橋梁,似鴛鴦展翅,匍匐溪面,故名。(出自江北志第三章二節)
重慶城地名最「喜劇」
作者:陳仁德
說聊齋,話聊齋,重慶的地名有點怪;蝦子 、癩子壩,這樣的地名惹笑話;螞蝗石、麻風河,叫我說都不好說;不好說,也要說,說來大家樂一樂。
沙區篇
「犀牛」還在「屙屎」呀?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上月某天,本城一家媒體登出了一則停電通知,上面赫然寫著:「停電范圍包括沙坪壩區的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天啦,「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這是什麼地名啊!不少讀者看到報紙後都很氣憤,他們不相信自己身邊這座美麗的城市竟有如此醜陋不堪的地名。一些讀者就此提出了質疑和抗議。後來有關人士到區政府查詢,區政府的人也搞不清楚,問到街道上才搞清楚了,你猜啷個回事?沙坪壩區還真有「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這兩個地名。這下大家更氣憤了,直轄多年了,重慶一直在大步走向文明與進步,這樣的地名豈不損壞了重慶的形象?
江北篇
「蝦子土扁」太「蝦子」
接下來的故事是:今年秋天的一天,江北區政府邀請了一批知名的文化人開會,開會的議題不是別的,是討論如何為一個地名更名。大家都知道,江北區政府將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去重起爐灶,堂堂區政府所在的地方當然要很氣派,可惜那個地方卻有一個十分難聽的名字,叫蝦子 。眾所周知,蝦子在巴渝方言里是貶義的,一般是指那些卑微委瑣的人,誰也不願當蝦子。如今區政府要建在那裡,在有些人看來,就有幾分尷尬了。
蝦子 是怎麼得名的呢?那是因為那裡的一條小溪里有一塊石頭形似蝦子的緣故。好傢伙,後來高速公路修建到那裡時,便在路邊高高地樹起了一個標志性的字牌,上面大書「蝦子扁」三個字,過往車輛老遠就能看見,這下蝦子 便聲名遠揚了。
且說江北區政府的會開了半天,與會者都一致認為蝦子 實在是有損形象,但終於也沒有確定出更好的名字來替代,所以,直到今天,你從那裡經過,蝦子 三字依然高高地聳立在那裡。
惡俗篇
「癩子」「麻風」要醫治
兩個故事講完了,但是重慶的惡俗地名遠不止這些喲,類似的地名還真不少。隨便說幾個吧:螞蝗石、黃泥塝、癩子壩、麻風河、歪嘴子,簡直嚇人一大跳,聽到都惡心,誰能相信這竟是一個正在向國際大都市邁進的城市裡的名字?我們當然知道,每個地名後面都有自己的來歷,比如螞蝗石,一定是那個地方曾經螞蝗猖獗;黃泥塝一定是相當於黃土高坡的那種,但是我們無論怎麼也從中感覺不到文化,感覺不到時代進步的影子。
今年6月,地名的問題引起了市人大的注意,他們組成執法檢查組分赴主城九區展開了一場「地毯式搜索」,要將這些惡俗的地名一網打盡,這總算讓大家鬆了一口氣。可是,那些惡俗的地名什麼時候才會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呢?
宗族篇
「百家爭鳴」好鬧熱
農耕文化在地名上的另一反映是宗族色彩特別突出,好像老重慶全是被不同的宗族分割了一般,一個宗族劃出一個地盤,然後就以自己的姓氏為那塊地方命名,這家那家,應接不暇,整個感覺就是活脫脫的一個「百家爭鳴」。不信你看:王家沱、唐家沱、郭家沱、李家沱,一家佔住一沱。楊家坪、陳家坪、潘家坪,一家佔住一坪。謝家灣、肖家灣,一家佔住一灣。
假如你從兩路口趕車去楊家坪,要從好幾家門前過呢。車開出去一會就到了王家坡,接下來是肖家灣,剛走出肖家灣,售票員已經在喊馬家堡了,還沒有來得及喘氣,袁家崗又到了,最後還要經過謝家灣,才最終勝利到達楊家坪。趕一次車好像一次宗族的巡禮,這不是折磨人嗎?
大概在農耕時代人們長期處於自然經濟狀態,自耕自食,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久而久之就各自為陣村自為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格局。你看看,重慶哪裡不是「自成一家」:周家壩、劉家壩、冉家壩、童家溪、詹家溪、董家溪、楊家坪、陳家坪、潘家坪、童家橋、楊公橋、陳家橋、馬家岩、曾家岩、黃家埡口———唉,累了。
聯想篇
五寸路不止「五寸」
如果說重慶老地名的特點是農業文化痕跡明顯的話,那麼,重慶現代的地名的特點簡直就是沒有文化。一條街的命名簡單到極點,把起止兩地各取一字連在一起就是一個街名,於是就有了石橋鋪到小龍坎的石小路,從五里店到黃花園的五黃路等等(舉也舉不完啊)。
這樣一來,毛病就出來了。
有一條路叫五寸路,只有五寸長的路?
有一條路叫彈雞路,專門彈雞的路?
有一條線路叫較新線,比較新的線路,還不算舊哦?
如果是初到重慶的人,任憑他有超人的想像力,恐怕絞盡腦汁也猜不到這些地名是怎麼回事?當然,只要稍稍指點一下就可以茅塞頓開,五寸路是五里店到寸灘,彈雞路是彈子石至雞冠石,較新線是較場口到新山村。明白是明白了,可是也就失望了,怎麼就想不出一個稍微有點文化的名字來,重慶真的沒有文化嗎?
想到這里,就有些氣短了。
農耕篇
重慶還在「灣」「壩」頭?
重慶老地名有一個普遍的特點,就是農耕文化的痕跡十分明顯。
請看看下面的地名吧:
大田灣、學田灣、菜園壩、冬筍壩、苦竹壩、茄子溪、李子壩、枇杷山,這些地名無一個不是與農耕有關的。地名作為歷史文化的一種積淀,反映出那些地方的歷史特點,讓人藉以了解歷史的演變,只要看到這些地名就會立即知道,哦,原來這里是農田,原來這里是種茄子的。
但是今日的重慶畢竟不是大鄉場,而是一個世界知名的大都市。
當你站在火車站的廣場上仰望高高的候車大樓,環顧車水馬龍凌空飛架的高架橋,感受現代城市文明的強烈氣息時,忽然有人大喊「菜園壩」,你頓時就會覺得「菜園壩」這個名字與眼前的景物是多麼的不協調,即使你有十分的興致,也會一下興味索然。當你在大田灣體育場觀看激動人心的球賽或者異彩紛呈的明星演出,尖叫聲吶喊聲響成一片,你感到全身像燃燒一樣的痛快時,如果你不幸產生聯想:這里是一灣好大好大的水田喲,那麼眼前那些閃爍的明星可能就會幻化為正在田裡栽秧的農民了,要不怎麼叫大田灣呢?
不是大家都說要與時俱進嗎?那麼這些從遙遠的農耕時代走來的與時代不相適應的地名是否也該與時俱進了?我們還要把它們帶到未來的什麼時代去呢?
鬧劇篇
「文革」重慶滿地「紅」
說地名說到這里,又想起了重慶地名史上的一次大鬧劇。
那是1966年夏天,文革的高潮正一浪高過一浪,所有東西貼上了革命的標簽,地名也不例外。這樣一來,重慶朝天門港口便成了「紅港」,與之相配套的「紅港系列」有紅港路(原陝西路)、紅港支路(原曹家巷)、紅港前街(原余家巷)、紅港中街(原白鶴亭街)、紅港後街(原豐碑街)等等。
紅字成為最革命的名字,於是鵝嶺成了紅嶺,孟園成了紅園,菜園壩成了紅岸。此外,紅旗路、紅衛路、紅星路、紅光路、永紅巷、捍紅路、紅鋒坡等等,差不多把能用的都用完了。
紅字不夠用了,就接下來用東風、曙光、向陽、革命、前進、解放、長征、勇敢、立新、抗美、援朝、五一、八一、延安、井崗山、大慶、大寨、南泥灣等名字,總之越革命越好。
以上種種街名,後來被人戲稱為「造反街名」。文革後撥亂反正,大都改回了原名,算是給歷史開了個玩笑。
參考資料:重慶北部新區管理委員會 中國姓氏網
D. 重慶火鍋的來歷故事
重慶火鍋的來歷,有兩種說法:
成吉思汗發明說:火鍋的起源並不在四川,它是成吉思汗發明的。他長年統兵征戰四方,看到士兵們吃傳統的燒烤羊肉很費時,為了使得部隊不延誤戰機,他將羊肉切成小塊擲進沸騰的鍋里,從此這個世上就有了火鍋。從某種角度來說,正是有了火鍋,才使得蒙古騎兵填飽了肚子之後,精神煥發地攻下中原,並一直向西打到了中亞。
三峽纖夫發明說:
一千多年前,在長江三峽,一群纖夫,邁著沉重的腳步,拖著疲憊的身軀,就在江邊砌土為灶。他們掏出隨身攜帶的辣椒、花椒、香辛料,取長江水,熬成湯,佐以烈酒,燙食鮮魚活蝦及各種蔬菜。一番豪邁,一番激情,全身疲乏頓消,纖夫們又吼著激昂的號子,背著纖繩上路了。身後留下一個個土灶和一縷縷青煙。
拓展資料:
火鍋的容器、製法和調味等,雖然已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但一個共同點未變,就是用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這種烹調方法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可以說它是火鍋的雛形。
《韓詩外傳》中記載,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鍾列鼎」而食,即眾人圍在鼎的周邊,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就是火鍋的萌芽。歷經秦、漢、唐代的演變,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鍋的記載。
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鍋之事,即其所稱的「撥霞供」,談到他游五夷山,訪師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無廚師烹制。「師雲,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桌上,用水半銚(半吊子),候湯響一杯後(等湯開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涮)熟,啖(吃)之,乃隨意各以汁供(各人)隨意沾食。」從吃法上看,它類似現在的「涮兔肉火鍋」。
直到明清,火鍋才真正興盛起來。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辦了530桌宮廷火鍋,其盛況可謂是當時中國火鍋之最。清嘉慶皇帝登基時,曾擺「千叟宴」,所用火鍋達到1550個,其規模堪稱登峰造極,令人驚嘆。
E. 火鍋的來歷的故事
火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在中國三國時期或隋煬帝時代,那時的「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另一種說是火鍋始於東漢,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鍋。可見火鍋在中國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重慶火鍋早在左思的《三都賦》中有記錄,可見其歷史在1700年以上。
故事:古代一些帝王與火鍋有一定情結,元世祖忽必烈喜歡吃火鍋。
有一年冬天,部隊突然要開拔,而他飢腸轆轆,定要吃羊肉,聰明的廚師情急之中將羊肉切成薄片,放入開水鍋中燙之,並加調料、蔥花等物,忽必烈食後贊不絕口。
後來,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並賜名為"涮羊肉".相傳,明代文學家楊慎小時候隨其父楊廷和,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園設的酒宴。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鍋,火里燒著木炭,弘治皇帝藉此得一上聯,上聯雲:"炭黑火紅灰似雪",要眾臣囑對,大臣們頓時個個面面相覷。
此時,年少的楊慎悄悄地對父親吟出下聯:"谷黃米白飯如霜".其父遂把兒子的對句念給皇上聽,皇上龍顏大悅,當即賞御酒一杯。清代乾隆皇帝也吃火鍋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備有火鍋。相傳,他於嘉慶元年正月在宮中大擺"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鍋1550餘個,應邀品嘗者達5000餘人,成為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鍋盛宴。
(5)較場口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吃火鍋的注意事項:
1、牛肝:牛肝忌與姨魚一同食用;不宜與維生素C、抗凝血葯物、左旋多巴、優降靈和苯乙肼等葯物同食。
2、牛肉(瘦):牛肉不宜與板栗、田螺、紅糖、韭菜、白酒、豬肉同食。
3、吃火鍋多是涮肉,而肉類常感染弓形蟲。羊群中弓形蟲感染率約60%,豬約20%,牛為14%。弓形蟲常隱匿在這類受感染的動物肌肉中,火鍋的短時間加溫並不能將其消滅,孕婦進食後,會導致流產、死胎或畸胎。
4、吃海鮮火鍋不宜喝啤酒。
5、孕婦最好選擇在家裡吃火鍋,這樣不僅可以控制湯料的味道,盡量不是辣的或味道太過刺激的,而且也可以確保食物的衛生,當然孕婦少吃火鍋對寶寶好。
火鍋雖味美,但在吃火鍋時要注意衛生,講究科學。一要注意選料新鮮,以免發生食物中毒。二要掌握好火候,食物若在鍋里燒的時間過長,會導致營養成分損壞,並失去鮮味;若不等火候燒開就吃,又易引起消化道疾病。此外,應注意不要滾湯吃,否則易燙傷口腔和食道的黏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火鍋 (中國美食)
F. 重慶地鐵解放碑站叫什麼名字
地鐵么,沒有解放碑站,有小什字站和較場口站。
輕軌,有臨江門站。
G. 要一個地名的由來,要詳細,不要只有幾句話,
關於重慶北部新區四鎮地名的由來
人和:清道光年間更名瓦店子場為人和場,取人以和為貴之意。
大竹林:由於當地自然村原名大竹林,因以命名。
禮嘉:清乾隆初已建為李家場,因隸屬江北廳禮里,地瀕嘉陵江邊,故更名禮嘉
鴛鴦:在原鴛鴦鄉政府所在地場邊小溪上30米間有兩橋並列;又有大樹一棵兩枝主幹直搭對岸,形成天然橋梁,似鴛鴦展翅,匍匐溪面,故名。(出自江北志第三章二節)
重慶城地名最「喜劇
說聊齋,話聊齋,重慶的地名有點怪;蝦子 、癩子壩,這樣的地名惹笑話;螞蝗石、麻風河,叫我說都不好說;不好說,也要說,說來大家樂一樂。
沙區篇
「犀牛」還在「屙屎」呀?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上月某天,本城一家媒體登出了一則停電通知,上面赫然寫著:「停電范圍包括沙坪壩區的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天啦,「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這是什麼地名啊!不少讀者看到報紙後都很氣憤,他們不相信自己身邊這座美麗的城市竟有如此醜陋不堪的地名。一些讀者就此提出了質疑和抗議。後來有關人士到區政府查詢,區政府的人也搞不清楚,問到街道上才搞清楚了,你猜啷個回事?沙坪壩區還真有「犀牛屙屎」和「犀牛屙屎抽水」這兩個地名。這下大家更氣憤了,直轄多年了,重慶一直在大步走向文明與進步,這樣的地名豈不損壞了重慶的形象?
江北篇
「蝦子土扁」太「蝦子」
接下來的故事是:今年秋天的一天,江北區政府邀請了一批知名的文化人開會,開會的議題不是別的,是討論如何為一個地名更名。大家都知道,江北區政府將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去重起爐灶,堂堂區政府所在的地方當然要很氣派,可惜那個地方卻有一個十分難聽的名字,叫蝦子 。眾所周知,蝦子在巴渝方言里是貶義的,一般是指那些卑微委瑣的人,誰也不願當蝦子。如今區政府要建在那裡,在有些人看來,就有幾分尷尬了。
蝦子 是怎麼得名的呢?那是因為那裡的一條小溪里有一塊石頭形似蝦子的緣故。好傢伙,後來高速公路修建到那裡時,便在路邊高高地樹起了一個標志性的字牌,上面大書「蝦子扁」三個字,過往車輛老遠就能看見,這下蝦子 便聲名遠揚了。
H. 重慶解放碑歷史
歷史
一、抗日戰爭之前
現解放碑一帶原叫「督郵街」,因這里有一官辦郵局而得名。當時僅有幾家葯鋪、綢緞庄和賣文房四寶的公司外,其餘都是居民住宅如楊家大院、周家大院等。督郵街四條窄巷交匯處有一僅幾十平方米的空地,稱「大什字」,如今就是解放碑中心一帶。
二、「精神堡壘」
紀功碑舊址原先是通高七丈七尺的木結構建築——精神堡壘,方型錐體炮樓式,1940年11月始建,1946年10月拆除。該建築物象徵抗戰到底的決心和弘揚禦侮的精神。
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中國與美國和英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日本、德國、義大利三國軸心作戰,從這時起,中日戰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1940年3月12日國民政府在重慶都郵街廣場中心主持修建「精神堡壘」,於1941年12月31日落成。「精神堡壘」由「國民精神總動員會」等四家單位承建,採用木質結構,四方形,跑樓式,高七丈七尺(約26米),有旋梯可達頂端,碑頂設時鍾、方向標志和風速風向儀,由當時的國民政府修建。
建碑的意義是:激勵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勉勵同胞當有抗戰到底的精神,命名它為「精神堡壘」。「七丈七尺」象徵「七·七抗戰」。
三、抗戰勝利紀功碑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在「精神堡壘」原址上修建「抗戰勝利紀功碑」,記全國軍民的浴血奮戰之功。
1946年10月31日,「精神堡壘」原址彈坑新紀念碑奠基。12月,新紀念碑正式動工,改為八角形柱體盔頂鋼筋混凝土結構。
1947年8月紀念碑主體完工,同年10月10日竣工,碑身刻「抗戰勝利紀功碑」,時稱「紀功碑」,外形即今日所見解放碑。在解放碑中,至今仍然存放著美國總統羅斯福在二戰勝利時寫給重慶人民的信。
四、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
1949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重慶主城。1950年10月1日,西南軍政委員會更改碑上文字和圖案,劉伯承改題「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由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變為紀念重慶被「解放」。
(8)較場口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抗戰勝利紀功碑暨人民解放紀念碑,本名抗戰勝利紀功碑,1949年後改稱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位於重慶市渝中區的中心地帶,民族路、民權路、鄒容路交匯的十字路口處,是重慶的標志建築物之一。
1987年1月23日列為重慶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初定名單。1991年4月16日公布為四川省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購
解放碑商圈是重慶最大的商圈,到解放碑自然少不了逛商場,這里匯集了諸多知名商場,另外品牌專賣店也比比皆是。
吃
吃的也不少,不過較為有趣的是好吃街,從臨江門沿鄒容路過了解放碑第一個十字路口往右就是好吃街了。
解放碑「好吃一條街」是八一路(解放前為保安路)的中段,僅205米長。來到重慶解放碑「好吃街」,不得不吃的小吃有:酸辣粉、麻辣串(鴨肝、魷魚、毛肚、牛肚、雞腳和各種蔬菜串串)、炒栗子、刨冰等等。
住
解放碑有很多的大型酒店,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牌入住。
行
除了有多路公交直達外,楊家坪方向的朋友乘輕軌也可到達解放碑的繁華地帶,對於有車一族來說,其實建議打車去。
I. 民國的由來
中華民國之璽
「中華民國」這個國號是由孫中山先生最早提出的。
1904年,孫中山在美國用英語發表《中國問題之真解決》演講時,用了「中華民國」一詞的英譯:National Republic of China。1906年12月2日,同盟會在東京召開紀念《民報》創刊一周年大會,孫中山先生在演講時,第一次用漢語提出「中華民國」這個名稱。次年,為宣傳反清排滿革命思想,大學問家兼大革命家章太炎在《民報》第十七號上發表《中華民國解》一文,「中華民國」這一名稱從此為更多人們所了解。為了證明此國號名稱之「名正言順」,章太炎引經據典,廣征博引,從歷史文獻中找到很多直接和間接材料,指出只有「中華民國」這個稱號才是最好最恰當的國號,是獨一無二的最佳選擇。所以,在選擇和宣傳「中華民國」這個稱號的問題上,應當說孫中山和章太炎都立下了汗馬功勞。一個是最早提出且從法理上給予論證,一個是從歷史文獻和文化淵源中尋找證據,使其進一步合法化並獲得文化上的正統化。也可能是由於這個原因,當年魯迅於1936年寫作《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曾經這樣說過:「至於今,唯我們的『中華民國』之稱,尚系發源於先生(指章太炎)的《中華民國解》,為巨大的紀念而已,然而知道這一重公案者,恐怕也已經不多了。」這里的「發源」一詞,魯迅使用得十分恰當,並沒有說是「最早」,而是著眼於其文化和歷史的淵源考證意義。
1916年7月,孫中山在上海作題為《中華民國之意義》的演講時說:「諸君知中華民國之意義乎?何以不曰『中華共和國』,而必曰『中華民國』,此『民』字之意義,為仆研究十餘年之結果而得之者。歐美之共和國創建遠在吾國之前,二十世紀之國民,當含有創制之精神,不當自謂能效法於十八、九世紀成法而引以為自足。」原來,孫中山根據自己多年對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治體制的研究,認為共和國體雖然是當時盛行於歐美的代議政體,但仍有其弊病。他要在中國實施直接民權,強調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一點,所以要定名為「民國」而非「共和國」,而其英文的表述則為:National Republic of China。顯然,孫中山要堅持共和國的根本原則、即國家主權屬於全體國民所有的人民主權原則,並希望借鑒瑞士、美國等國發展民主的經驗,來補充代議制民主政體的不足:「更有進者,本黨主張之民權主義,為直接民權。國民除選舉權外,並有創制權、復決權及罷免權,庶足以制裁議會之專制,即於現行代議制之流弊,亦能為根本之刷新。由此,這『中華民國』中的『民』字絕對是核心內容,不可不用。」 1923年10月20日,孫中山在廣州為全國青年聯合會所作演講中,再次提及這個問題:「『中華民國』這個名詞,是兄弟從前創稱的,這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東西呢?諸君自然知道『中華民國』和『中華帝國』不同,帝國是以皇帝一人為主,民國是以四萬萬人為主。」孫中山認為,從中國的領土、人民和國家主權的同一性和歷史連續性來看,「中華民國」是與「中華帝國」相聯系和相比較而存在的。中華民國的領土、國家主權仍然是「中華帝國」原來的領土和國家主權,但這些過去屬於皇帝個人,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也;而「中華民國」的領土則是「普天之下,莫非民土」,「中華民國」的人民則是「率土之濱,莫非國民」了。最後,「中華帝國」的國家主權屬於皇帝個人,而「中華民國」的國家主權已經屬於全體國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孫中山的偉大和有別於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領導人就在於,他決心把不從根本上改變君主專制制度的純粹改朝換代的革命,轉變為建立共和制度、以從根本上將國家主權歸還於全體國民所有的民主革命。他在《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一文中說:「中國數千年來,都是君主專制政體,這種政體,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試想明太祖驅除蒙古,恢復中國,民族革命已經做成,他的政治,卻不過依然同漢、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後,復被外人侵入,這由政體不好的緣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斷斷不行的……我們推倒滿洲政府,從驅除滿人那一面說,是民族革命,從顛覆君主政體那一面說,是政治革命,並不是把它分作兩次去做。講到政治革命的結果,是建立民主立憲政體。照現在這樣的政治論起來,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因此,孫中山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後,在維護與保持了中華文明和國家主權的歷史連續性之後,也就獲得了把「中華帝國」的國號改變成為「中華民國」國號的合法權利。而且,從「中華帝國」到「中華民國」的改變,說明孫中山不但是一個維護繼承中華文明和國家主權的愛國者,而且還是一個沒有帝王野心,只為結束專制帝制、並創建民主共和制度的革命家。對於孫中山關於建立「中華民國」思想的深刻和偉大,其實不須論證,只要看看袁世凱的復辟帝制是如何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而迅速失敗即可。 孫中山在政治上和法理上的貢獻如是。回過頭再說章太炎的《中華民國解》。
按柳詒徵在《中國文化史》中所言,吾國之名為「中國」,始見於《禹貢》:「中邦錫土姓。」《史記》:「中國錫土姓。」(鄭康成曰:中即九州也。)孫星衍曰:「史遷『邦』作『國』者,非避諱字,後遇『國』字率改為『邦』,誤矣。是《禹貢》『邦』字,當從《史記》作『國』。」
後世遂沿用之。如《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倉葛曰:「德以威中國,刑以威四夷。」《禮記·王制》:「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在《詩經》中,則有「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之句,《毛傳》解曰:「中國,京師也。四方,諸夏也。」
也因此,章太炎在《中華民國解》中對「中國」一詞是這樣解釋的:「中國之名,別於四裔而言。印度亦稱摩伽陀為中國,日本亦稱山陽為中國,此本非漢土所獨有者。就漢土言漢土,則中國之名,以先漢郡縣為界。然印度、日本之言中國者,舉中土以對邊郡;漢土之言中國者,舉領域以對異邦,此其名實相殊之處。」 不過,柳詒徵似乎不完全同意章太炎的解釋,認為「中國」一詞,乃文明之國之義,非僅指方位、界域和種族。「是實吾國先民高尚廣遠之特徵,與專持種族主義、國家主義、經濟主義者,不止霄壤乎!」為此他以《公羊傳·隱公七年》中有關文字為例:「不與夷狄之執中國也。」何休曰:「因地不接京師,故以中國正之。中國者,禮義之國也。」此外,韓愈在《原道》中也有:「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之所以稱為「中國」,柳詒徵的解釋是,唐、虞之時所以定國名為「中」者,蓋其時哲士深察人類偏激之失,務以中道詔人御物。如《論語》:「堯曰:『咨!爾舜!允執厥中。』舜亦以命禹。」
《禮記·中庸》:「舜其大知也歟!擇其兩端,而用其中於民。」柳詒徵認為:「唐、虞時之教育,專就人性之偏者,矯正而調劑之,使適於中道也。以為非此不足以立國,故制為累世不易之通稱。一言國名,而國性即以此表見,其能統制大宇、混合殊族者以此;其民多鄉原,不容有主持極端之人,或力求偏勝之事,亦以此也。按中國民性,異常復雜,不得謂之尚武,亦不得謂之文弱;不得謂之易治,亦不得謂之難服。推原其故,殆上古以來尚中之德所養成也。然中無一定之界域,故無時無地,仍不能免於偏執。惟其所執,恆不取其趨於極端耳。」按照柳詒徵的說法,則「中國」之「中」不僅指地域處於世界之中,而且指先祖行事之取「中庸」而非偏激之意,則無論如何改朝換代,歷代帝王都不能不用之。 至於「華」之用,當見於春秋之時,如《左傳·定公十年》:「夷不亂華。」而「華夏」之說,按照章太炎的解釋,謂「華」取自華山;「夏」取自夏水。在《中華民國解》中,章太炎寫道:「諸華之名,因其民族初至之地而為言。世言昆侖為華國者,特以他事比擬得之,中國前皇曾都昆侖與否,史無明徵,不足引以為質。然神靈之胄,自西方來,以雍、梁二州為根本,宓犧生成紀,神農產姜水,黃帝宅橋山,是皆雍州之地。高陽起於若水,高辛起於江水,舜居西城(據《世本》,西城為漢中郡屬縣),禹生石紐,是皆梁州之地。觀其帝王所產,而知民族奧區, 斯為根極。雍州之地,東南至於華陰而止;梁州之地,東北至於華陽而止。就華山以定限,名其國土曰『華』,則緣起如此也。其後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至於秦、漢,則朝鮮、越南皆為華民耕稼之鄉,『華』之名於是始廣。『華』本國名,非種族之號,然今世已為通語。世稱山東人為『侉子』,『侉』即『華』之遺言矣。正言種族,宜就『夏』稱,《說文》雲:『夏,中國之人也。』或言遠因大夏,此亦昆侖、華國同類。質以史書,『夏』之為名,實因夏水而得。……『夏』本族名,非都國之號,是故得言『諸夏』。……下逮劉季,撫有九共,與匈奴、西域相卻倚,聲教遠暨,復受『漢族』之稱。此雖近起一王,不為典要;然漢家建國,自受封漢中始,於夏水則為同地,於華陽則為同州,用為通稱,適與本名符會。是故『華』雲,『夏』雲,『漢』雲,隨舉一名,互攝三義。建『漢』名以為族,而邦國之義斯在;建『華』名以為國,而種族之義亦在。此『中華民國』之所以謚也。」 章氏之言,過於艱澀,總而言之,「華」為國名,「夏」為族名,與「漢」字之名,三義互通。因此,「華夏」連稱,按照其弟子許壽裳的解釋,就是對民族主義最好的解釋,就可以為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就是國族主義,在中國是適當的,在外國就不適當」之說做出最有力的證明。而「中華」之稱,既具庄嚴肅穆之狀,又與歷史上的「中華帝國」文脈相承,因此,「中華民國」就是最好最恰當的國號。
總之,在解釋為何使用「中華民國」這個稱呼為「國號」方面,孫中山和章太炎各自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具體而言,孫中山著重解決的是為何要用「民國」而非「共和國」,是側重於其革命性和民主性;而章太炎著重解決的是「中華」二字的文化淵源,是為新生的共和國尋求文化和傳統意義上的支撐,顯示其合法性和正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