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湯氏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湯厘
元代理論家。精通古代文物和書畫鑒賞,著有《畫鑒》1卷。
湯世澍
清代詩書畫家。國子監生,寫生鮮麗,為近世江南賦色家一大宗。書學米芾。
湯鵬
字天池,南京溧水人,祖籍蕪湖,鐵畫家(鐵畫是用鐵鑄成線條,再焊接而成的一種美術作品。主要是借鑒國畫的水墨、章法、布局,線條簡明有力,蒼勁古樸)。相傳,他受鄰居蕭雲從的影響比較大,是鐵畫的創始人。
湯惠休
湯惠休,南朝宋齊間詩人。字茂遠。原為僧,宋世祖命他還俗,官至揚州從事史。常從鮑照游,以詩贈答,時人稱為「休鮑」。其詩多情語,辭采綺艷。鍾嶸《詩品》雲:「惠休淫靡,情過其才。」原有集四卷,已佚。今存詩十餘首,載《玉台新詠》及《樂府詩集》,以《怨詩行》較著名。事見《宋書·徐湛之傳》。
湯思退(?-1164),南宋臣。字進之,處州(今浙江麗水)人。中博學宏詞科,授秘書省正字。附秦檜,官至知樞密院事。隆興元年(1163),符離師敗,力主和議,許割海、泗、唐、鄧四州,為言者所論,旋貶居永州。張觀等七十二人上書論其姦邪誤國,請斬。憂悸而死。
湯和
6-1395),明初將領。字鼎臣。濠州(今安徽鳳陽東)人。與朱元璋同鄉,一同起兵。渡江後,守常州,御張士誠。統兵取浙東、福建、四川,守備西北,均有戰功。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自請解除兵權,深得朱元璋歡心。次年,奉命在沿海築城設防,以禦寇。死後,追封東甌王。
湯克寬
湯克寬(?-1576),明抗倭名將。邳州衛(今江蘇邳縣)人。將門出身。官至都督僉事、廣東總兵官。倭寇初起,他在浙江御敵有功。嘉靖三十四年(1555),又與張涇等大破倭寇於王江涇(今浙江嘉興北)。旋從俞大猷人粵,破倭寇,留駐廣東。萬曆初年,調赴薊鎮。萬曆四年(1576),韃靼攻古北口,他率軍追擊,遇伏戰死。
湯顯祖
50-1617),明戲曲作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明臨川(今屬江西)人。萬曆進士。歷官南京太常博士、禮部主事、遂昌知縣。後以抑豪強觸怒權貴被劾,居家20餘年,精研詞曲與傳奇,以著述為事。所著《紫釵記》、《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或稱《玉茗堂四夢》。其中尤以《還魂記》(全名《牡丹亭還魂記》)最負盛名,另有詩文《玉茗堂全集》。
湯應曾,明末琵琶演奏家。江蘇邳州人。家貧。幼愛音樂。從蔣山人習藝。後為藩王召見,奏《胡笳十八拍》,為世所知。善彈古曲百餘首。人稱「湯琵琶」。曾隨邊軍至嘉峪、張掖、酒泉等勞軍,彈《塞上曲》。後辭歸。明亡攜母流落淮浦。
湯斌
湯斌(1627-1687),清朝順臣,清末民初被列入漢奸名人榜。字孔伯,號荊峴,河南睢州人。順治進士,官嶺北道參政,
湯斌
乞歸從孫奇逢學。康熙間應博學鴻詞科。歷《明史》總載官、內閣學士等。禁書坊刻小說,令州縣建學社講孝經。疏減田賦,濟江北災民。終官工部尚書。治程朱理學,也不廢王守仁之說,提倡「身體力行」。有《洛學篇》、《睢州志》等。湯斌以漢人知識分子身份率先入仕滿清並大力推行清政府的抑漢文化政策,學者稱其「以偽行宋學」,而「配享仲尼」,從此「偽學之風昌」,是「偽道學」。章太炎說「自湯斌、二魏、熊賜履、張伯行之徒,…誠謂媚於胡族,得登腆仕者,不足與於理學之林也。」(章太炎《自述學術次第》)
湯貽汾
湯貽汾(1778-1853),清畫家。字若儀,號雨生、琴隱道人,晚號粥翁。居南京。世襲雲騎尉,曾任三江守備等太平軍攻克南京,投水死。擅畫山水,亦寫墨梅、花卉,筆致秀逸。兼工行草書和詩有《琴隱園集》、《畫筌析覽》等。
湯球
湯球(1804-1881),清史學家。字伯玕,安徽黟縣人。同治舉人。師從俞正燮、汪文台,博通經史,特精考據輯佚。輯有王隱等九家《晉書》,陸機等九家《晉紀》、崔鴻《十六國春秋》、譙周《古史考》等多種,貢獻卓著。
湯王
陝西始平人,周任亳國國王,為諸羌始祖。
湯思退
浙江青田人,宋宰相、封慶國公、岐國公、榮國公。
湯漢
江西余江人,宋工部尚書、封安仁(余江)開國子,南宋儒學旗手、理學宗師。
湯金釗
浙江蕭山人,清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工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入閣拜副相。
湯玉麟
湯玉麟(湯二虎) 遼寧阜新人,安國軍第五方面軍第12 軍軍長、熱河省省長兼熱河軍區司令、第五軍團總指揮、熱河省駐防軍總司令、上將。
湯恩伯
湯恩伯(1898.9.20 ~1954.6.29 )國民黨軍陸軍一級上將。名克勤,字恩伯。浙江武義縣人。黃埔系骨幹將領。抗戰時期(前期和中期)表現突出,被日軍視為勁敵。
湯化龍
湖北浠水人,民國開國元勛、清全國各省咨議局聯合會主席、創立湖北革命軍政府任民政長、民國首任眾議院議長。
湯有隆
湯有隆(1912--1962年,肖鼠),字墨成,號靜得,南京溧水秋湖石灘頭人,民國時期著名書法家,有「中華門外大書家」和「溧水大東門外(第)一支筆」的美譽。先後師從家父湯正寶、民國四大書法家之首譚延闓,吸取翁同龢對恩師「少自家面目」的忠告,獨創「抖鋒楷書」,在金陵書法界獨樹一幟。曾在石灘頭村創辦「菊花墩私塾」。
『貳』 古代表示湯的字是什麼
古代表示湯的字是 羹
『叄』 古代把湯叫什麼
湯就是熱水。
如果是食物,肉湯通常叫做羹或是糝,也有的湯叫漿。
『肆』 湯朝的各位皇帝名字
中國古代沒有湯朝
因為有的時候將商湯,其實指的是商朝
以下是商朝的皇帝
商朝(約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於商湯,終於商紂,共30帝,享國646年。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稱殷商。商朝時奴隸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並在文化,青銅冶煉等發面達到較高的水平。商朝子姓。
商太祖(商湯) 在位30年
商代王(太乙) 在位1年 太乙商湯的兒子
商懿王(仲壬)子庸 在位4年
商太宗(太甲)子至 在位23年
商昭王(沃丁)子絢
商宣王(太庚)子辯 在位25年
商敬王(小甲)子高 在位36年
商元王(雍己)子密
商中宗(太戊)子伷 在位75年
商孝成王(仲丁)子庄 在位11年
商思王(外壬)子發 在位15年
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 在位9年
商穆王(祖乙)子滕 在位19年
商桓王(祖辛)子旦 在位16年
商頃王(南庚)子更 在位25年
商悼王(陽甲)子和 在位7年
商世祖(盤庚)子旬 在位28年
商章王(小辛)子頌 在位21年
商後平王(祖庚)子躍 在位7年
商世宗(祖甲)子載 在位33年
商甲宗(廩辛)子先 在位6年
商康祖(庚丁)子囂 在位1年
商武祖(武乙)子瞿 在位35年
商匡王(太丁)子托 在位13年
商德王(帝乙)子羨 在位26年
商紂王(商紂)子壽 在位52年
『伍』 古代羹湯的名字
羹湯,讀音gēng tāng,漢語詞語,指用肉、或其他動植物原料研末後添加水做成的湯(或稀或稠)。出自唐王建《新嫁娘詞
『陸』 歷史上姓湯的名人有哪些
1、湯鵬
字天池。清順、熙 間鐵畫藝人。祖籍徽州,遷居江蘇溧水。幼年來蕪 湖學鐵工,及長,自營鐵業作坊,初制單枝鐵花和飾有內裱絹紙的鐵花燈供敬佛之用,後將 二者揉合為一體,創制鐵畫。
能揉鐵作花竹蟲鳥,曲盡生致,又能作山水屏障。鐵畫問世後 ,人皆珍愛之。曾從蕭雲從學習畫枝,受蕭指點,技藝益精,名噪一時。
2、湯惠休
湯惠休,南朝宋詩人,字茂遠。生卒年不詳。早年為僧,人稱「惠休上人」。因善於寫詩被徐湛之賞識。孝武帝劉駿命其還俗,官至揚州從事史。鍾嶸《詩品》作「齊惠休上人」,可能卒於南齊初。
湯惠休詩作今存11首,以《怨詩行》最為著名,富於民歌氣息。詩中「悲風盪帷帳,瑤翠坐自傷。妾心依天末,思與浮雲長。嘯歌視秋草,幽葉豈再揚。暮蘭不待歲,離華能幾芳」等句,自然真切,頗具情致。
其他詩作亦頗受「吳聲」、「西曲」及《白□歌》影響,多寫兒女之情。所以與他同時代的顏延之以為是「委巷中歌謠」;《詩品》斥之為「淫靡」。其實湯詩筆力雖較纖弱,卻無不健康的內容,其詩風華美流暢,在宋齊間頗有影響。論者多以「休鮑」並稱,然而其成就實不足與鮑照相頡頏。
《詩品》載,湯惠休曾謂顏延之詩「如錯采鏤金」;謝靈運詩「如芙蓉出水」,「顏終身病之」。可見湯惠休論詩主張自然而不喜過於雕飾。從現存作品看,其詩風亦與此論相符。其詩收入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3、湯思退
湯思退(?-1164),南宋臣。字進之,處州(今浙江麗水)人。中博學宏詞科,授秘書省正字。附秦檜,官至知樞密院事。隆興元年(1163),符離師敗,力主和議,許割海、泗、唐、鄧四州,為言者所論,旋貶居永州。張觀等七十二人上書論其姦邪誤國,請斬。憂悸而死。
4、湯和
湯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漢族,明朝開國功臣,軍事將領。湯和為人謹慎,沉敏多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參加郭子興起義軍,授千戶。在隨朱元璋渡長江、占集慶(今南京)、取鎮江諸戰中,屢破元軍,累功升統軍元帥。
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鎮守常州,多次擊敗張士誠部。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為征南將軍,在浙東擊敗方國珍部。爾後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獲占據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陳友定。又隨徐達率軍征今山西、甘肅、寧夏等地。
5、湯顯祖
湯顯祖,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湯氏祖籍臨川縣雲山鄉,後遷居湯家山。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他不僅於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葯卜筮諸書。34歲中進士,在南京先後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
明萬曆十九年(1591)他目睹當時官僚腐敗憤而上《論輔臣科臣疏》,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縣知縣,一任五年,政績斐然,卻因壓制豪強,觸怒權貴而招致上司的非議和地方勢力的反對,終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憤而棄官歸里。
家居期間,一方面希望有「起報知遇」之日,一方面卻又指望「朝廷有威風之臣,郡邑無餓虎之吏,吟詠昇平,每年添一卷詩足矣」。後逐漸打消仕進之念,潛心於戲劇及詩詞創作。
『柒』 湯古代 有多少湯古代,湯古代同名同姓
湯古代你好!通過全國14億公民身份信息系統查詢,全國只有 1個人 叫 湯古代 。
『捌』 古代湯這個字的來意
字典中的解釋
1.熱水
2.煮東西的汁液
3.烹調後汁特別多的副食.
湯(湯)字屬於昜字族.在昜字族裡,昜字都是聲符兼義符.昜字族漢字都與「播散」、「散開」之義有關.湯(湯)的本義是「汁水」.
作為歷史人物,湯是商朝的建立者.
字音字義
湯(湯) tāng 字從水從昜.「昜」意為「播散」、「散開」.「水」與「昜」聯合起來表示「溶化了固體成分的熱水」.本義:汁水.
請採納哦
『玖』 古代湯姓人士有誰
湯姓的來源及姓湯的名人
[湯姓的查詢指數為:2545次]
湯
一、尋根溯祖
湯氏系出子姓有二,其始祖均為成湯。
1、成湯,帝嚳(傳說中古代部族首領)之子契的14世孫,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他在夏朝末年一舉成為商族的首領,由於愛護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眾得擁護,以至於周圍的一些小國也前來慕名歸附,其勢力便迅速強大起來。他本居於毫,是夏朝的方伯,專管征伐之事。夏末時,帝桀為君,殘暴無道,國內日趨動盪不安,他見其形勢,便產生了代夏的雄心。於是開始實行滅夏的計劃。他先滅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國葛國,接著不久,經過11次的出征,滅掉了夏王朝的三個重要同盟國家豕韋、顧、昆吾,之後再一舉滅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這樣,履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國家棗商朝,定都於毫。由於他能夠,死後被謚為成湯。其後子孫中有一支以謚號命氏,成為湯氏。是為河南湯氏。
2、公元前11世紀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後,把商的舊都周圍地區分封給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建立宋國。傳至偃,自立為王,偃之弟曰昌,昌生隆,改姓子,後因秦始皇焚書坑儒,畏禍及,於是又改子姓為湯姓。
二、遷徙分布
因湯姓系承於商湯,故湯姓最早的發祥地應該是今河南省境。商朝自商湯至紂王亡國,其國都先後有7次遷徙,即商湯時定都毫(今河南商丘縣北);至仲丁時,遷都於囂(今河南滎澤縣西南);河稟甲時,遷都於相(今河南安陽縣西);祖乙初時,遷都於耿(今山西河津縣南);後再遷都於邢(今河北邢縣);至盤庚,定都於殷(今河南偃師縣西),改國號殷,稱為殷商;到武乙時,再遷都到朝歌(今河南淇縣東北),直到紂亡。因此湯氏再商代就遍布於全國各地,但至秦漢之際,湯姓卻主要以古時的中山河范陽兩郡所轄之境為其繁衍中心。所以現在全國各地的湯姓人家,應該大多來自此地。漢文帝時,湯隆的玄孫湯得新自開封遷至晉陵(今江蘇常州),其子湯璋又徙居交趾(治所再今越南河內市西北)。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開辟漳州,有湯姓將佐自光州固始(今屬河南)隨從前往,在福建定居。宋代,湯氏主要分布於今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福建、四川等省。宋時有秋浦(今安徽貴池)人殷崇義因避宋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得名諱,改姓名為湯悅。明代,湯氏有遷入今廣東、廣西者。從清康熙時開始,廣東湯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以後再尤台灣遷巴西、日本、模里西斯、印尼、新加坡、泰國、帝汶、澳洲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