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代妖怪有哪些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這些幻獸和妖魔的出現預示著瘟疫的爆發。由於時代的限制和愚昧、自私的惡習,古人經常用這種想像中的生物和自然神的形象解釋自然災害和政局的混亂,或者將災害的原因推到畸形、殘疾的生物和人身上(比如白額牛和跛腳的人),加上當時面對災害時普遍的無能,致使這些具有某種特徵的動物和人往往遭到迫害。這種偏見持續至今,最常見的外在表現,就是對弱勢群體的歧視和欺壓。
(1)蜚(fei):「蜚」居住在中原東部的太山,外形象牛,頭部為白色,但是卻長著蛇的尾巴、而且只有一隻眼睛。當「蜚」進入水中時,水源會立即乾涸;當它進入草叢時,草會立即枯死,從這種情況看來,它同時是一種火系的妖怪。
(2)跂 踵(chi zhong):「跂踵」出沒於首陽山附近,外形象梟,但是長著豬的尾巴、只有一條腿。
(3)絜 鉤(qie gou):「絜鉤」是一種外形象鴨、但是長著鼠尾的鳥,居住在中原的東部。
(4)犭戾(li):不好意思,只好拼字。該字為頂端圖片的E4,原字為反犬旁加一個「戾」,這種幻獸出沒於荊山,外形象紅色的刺蝟。
=暴風之兆=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這些幻獸和妖魔的出現預示著此地將遭受暴風的襲擊。
(1)山 犭軍(shan hui):該字為頂端圖片的B4,原字為反犬旁加一個「軍」。這種幻獸人面犬身,奔跑的速度和風一樣快。據說它如果看見人,會大聲的笑,並且撿起東西砸人。
(2)聞 豕粦(wen lin):該字為頂端圖片的D5,原字為「豕」「粦」拼合。外形象渾身黃色的豬,但是頭和尾都是白的。
=旱魃之兆=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這些幻獸和妖魔的出現預示著將發生大旱災。
(1)魃:原名為「妭」,傳說妭是黃帝的女兒。黃帝在與蚩尤作戰時,蚩尤派出操縱風雨的惡神「風伯」和「雨伯」對黃帝軍進行襲擊,黃帝便派遣自己的女兒「妭」迎戰,妭從體內發出光芒和熱量,驅散了風雨。但是當戰爭結束之後,妭卻由於用力過度而無法回到天界,因為她是光熱之神,所以所到之處皆爆發旱災。由於妭擊敗蚩尤有功,所以黃帝不能殺死她、只得將她幽閉在北方的系原山中。但是妭貪圖凡間戀情,經常溜出山跑到中原地區尋男子取樂,所到之處皆受旱災之苦。所以古人遇到旱災時會開鑿一條通往北方的水路,並且祭祀,祈求妭快回北方、結束旱災。
(2)
Ci(上「此」下「蟲」的組合)鼠(ci shu):該字為頂端圖片的C2。 「Ci鼠」外形象雞,但是身體覆蓋著鼠毛。
(3)顒(yong):傳說「顒」是居住在南方火山中的怪鳥,人面梟身,有四隻眼睛。
(4)Tiao yong:該字為頂端圖片的C6。外形為長有魚鰭的蛇,居住在中原東部的河川里,傳說它出現時會帶有光芒。
(5)薄 魚:居住在中原東部河川里的一種獨眼鯉魚。
(6)獙 獙(bi bi):一種外形為有翼之狐的幻獸。
=洪水之兆=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這些幻獸和妖魔的出現預示著將爆發洪水。
(1)軨 軨(ling ling):一種身上長有虎紋的牛形幻獸。
(2)合 窳(he yu):外形為長有人面的野豬,身體黃色、尾部為紅色,叫聲象嬰兒的啼哭,會食人。
(3)長 右:一種長有四隻耳朵的長臂猿,叫聲象人的呻吟。
(4)夫 諸:一種長有四隻角的白色雄鹿。
=人禍之兆=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這些幻獸和妖魔的出現預示著人民將遭受統治者的塗炭。
(1)猾 褢(hua huai):「猾褢」具有人的外形,但是長有野豬鬃。當猾褢出現時意味著此地將被下達沉重的勞役,並且引起激烈的反抗。
(2)狸 力(li li):「狸力」外形象豬,叫聲象狗。狸力的出現預示該地將大興土木。
(3)峳 峳(you you):這種幻獸具有馬的外形、羊的眼睛、牛的尾巴,頭上長有四根角。它的出現預示統治者身邊將出現奸佞之人,使百姓受苦
=戰亂之兆=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這些幻獸和妖魔的出現預示著將發生大戰亂。
(1)朱 厭:「朱厭」的外形是白頭、紅腿的猿猴。
(2)犭也 狼(chi lang):外形象狐,但是耳朵長、尾巴為白色。
(3)鳧 徯(fu xi):「鳧徯」的外形是長有人面的雞。
(4)神人:傳說「神人」沉睡在四川北部岷山上被稱作「熊山」的洞穴中。傳說如果在冬天不小心打開了洞穴,看到了「神人」,那麼當年必定爆發戰爭。估計這東西就是指的熊。
(5)天 狗:一種紅色的狗。
中國古代怪物
白澤
號稱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雞毛蒜皮;通過去,曉未來(玩笑)。不過能說人言,曾應黃帝所求作鬼神圖鑒(內有萬一千五百二十種)(封神榜?)。絕對神獸中的No.1。
《軒轅本紀》、《抱朴子(極言)》、《瑞應圖》有載。
[VIVIEN補充:能夠通曉天下鬼神萬物狀貌,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獸。《雲笈七簽·軒轅本紀》「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於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因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帝乃作祝邪之文以祝之。」後世因為白澤能夠趨吉避凶,常將它的形貌使用在物品之上,《通典》記帝王之旗就繪有白澤的形貌,被稱為白澤旗。《唐書·五行志》記載中宗韋皇後的妹妹用虎豹枕以避邪,白澤枕以避魅。]
化蛇
水獸。人面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招大水。(存在象《3×3隻眼》中的MM也有可能)
《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VIVIEN補充:《山海經》中記載的妖怪。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能操縱江水,是一種低等的妖怪。許多以古中國為題材的游戲中都會有化蛇出現,比如大宇的《軒轅劍》系死中,化蛇就是玩家痛宰的倒霉妖怪之一。/山海經-中山經中記載,陽山有一種蛇,名為化蛇,身形像豺,而面如人臉,長著鳥的翅膀,行走時則與普通的蛇一樣。它能發出一種奇特的呼叫聲,如同是人們在叱呼。這種蛇一出現,預示著雨水大增,會造成水患。」/理由二:書中說畢方是化蛇的天敵,BUD各位看:
畢方屬性:火
化蛇屬性:水
五行相剋:水克火!
真要說天敵,應該顛倒了才是!不管從屬性來看還是從生物學(鳥和蛇)來看,畢方VS化蛇的結果都是被一口吃掉才對。。。。。]
英招
人面馬身(人頭馬?),有虎紋,生鳥翼(人頭飛馬?),聲音如榴。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但看起來充其量不過是只神獸而已。
《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玄蜂
其實就是巨蜂,腹大如壺,蟄人,有毒,能殺人。
《楚辭(招魂)》有載。
青牛
出名主要是作為老子的坐騎。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
《嵩高記》、《錄異傳》有載。
呲鐵
形狀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鐵為食。排泄物利如剛(精煉?提純?),可作兵器。
《神異經(中荒經)》有載。
山臊
山神,人臉猴身,(一手)一足,能說人話,而且會變化,特別喜歡吃蝦蟹。
《神異經(西荒經)》、《國語(魯語下)》、《訴異記》有載。
火鼠
又名火光獸。生活在火山中(非現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燒的森林),重百斤(體形應甚大),毛長接近一米,細如絲,見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製成「火烷布」(如果臟了用火一燒就可變干凈)。
《神異經(南荒經)》、《十洲記》有載。
商羊
一足鳥,招大雨。(估計只是能預見天氣)
《說苑(辨物)》有載。
訛獸
別名誕。人面兔身,能說人言。喜歡騙人,言多不真。其肉鮮美,但吃了後也無法說真話了。(利用價值很高,呵呵)
《神異經(西南荒經)》有載。
民鳥(此為一字)
嘴為赤色,身為翠色。可御火。
《山海經(西山經)》有載。
欽原
鳥,形狀象蜂,和鴛鴦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種巨蜂)。蟄獸獸死,蟄樹樹枯。(玄蜂升級版?)
《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鉤蛇
蛇,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時於水中用尾巴鉤岸上動物食之。
《水經注(若水)》有載。
遠飛雞
又名翻明雞、目羽雞。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還。(鴿子的異種?)
《洞冥記》有載。
腓腓
有點象狸,白色的尾巴。養之可以解憂愁。(高級寵物?)
諸犍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
《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混沌
長毛四足,如犬,有腹無五臟。抵觸善人,憑依惡人。(絕對惡靈是也)
(另有混沌神之說,另行說明,不歸此處)
《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應聲蟲
居於人腹。宿主每發聲,腹中便有小聲效之,且會越來越大。以雷丸可治。(腹語?)
《續墨客揮犀》、《隋唐嘉話》有載。
慶忌
又名要離。澤精,人形,大概十幾公分高。黃衣黃帽,乘黃色小車,日馳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報信(亦有捉魚之說)。歷史上也有人名(吳王僚子,猛將)、塔名為此。
《管子(水地)》、《太平預覽》有載。
並封
類豬,黑色,前後皆有頭。
Ps:述盪則是左右有頭。
《山海經(海外西經)(大荒西經)》、《周書(王會)》有載。
夫諸
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
《山海經(中次三經)》有載。
當康
有牙的小豬狀,因叫聲而得名。可以預見豐年。
《山海經(東次四經)》有載。
山蜘蛛
巨蛛,大如車輪,其絲可止血。
《南部新書》有載。
鳴蛇
大體如蛇,但有四翼,發磐磐之音。見則大旱。
《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南海蝴蝶
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須足,仍有八十斤,極其鮮美。(可惜無人飼養)
《嶺南異物志》有載。
幽(安鳥)
類似有條紋的小猴子,經常發笑。看見人則躺倒(藐視?挑釁?)。因叫聲得名。
《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狸力
豬狀獸,腳後有突起,聲音就像狗叫。應該是有操土之能。
《山海經(南次二經)》有載。
(馬交)
類馬,白身黑尾,頭有一角,利齒,四足為爪,發音如鼓聲。以虎豹為食。一說可御兵。
《山海經(海外北經)(西次四經)》、《管子(小問)》、《周書(王會)》有載。
孰湖
馬身鳥翼,人面蛇尾(與英招類似)。喜歡載人(應該很適合作坐騎)。
《山海經(西次四經)》有載。
媼
似羊非羊,似豬非豬。在地下食死人腦,能人言。用柏枝插其頭方可殺之。
《搜神記》、《晉太康地誌》有載。
患
身長數丈,類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腳於土中,雖在動卻不移開。唯灌酒能消。因為其為憂傷之氣所聚,酒能忘憂,所以可消。
《搜神記》有載。
鬼車
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此疑個例)
《三國典略》、《嶺表錄異》、《正字通》有載。
九嬰
水火之怪,為羿所殺。(應可噴火吐水,為九頭蛇之類)
《淮南子(本經訓)》有載。
可和西方的九頭蛇比比?很類似吧。
或和小日本的八歧大蛇比比?
飛廉
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說其為風伯。但我覺得應該是操縱風力大氣的神獸更合理。
《楚辭(離騷)》有載。
飛誕鳥
鳥,似鼠,赤足。口可分泌粘膠,用其灑在樹上粘取飛禽食用,亦有時用其噴射,百發百中。(澳洲土著亦有用其法捕獵)
《廣博物志》有載。
九尾蛇
巨蛇,體有鱗甲,腰以下有九尾,拖行,有鐵碰撞之聲。尾端有小孔,會噴射,如槍彈,中者非死即殘。(神話氣息不濃,但可算是比較標準的怪獸,而且還是滿強的)
《續子不語》有載。
奚鼠
巨鼠,居於冰下,重千斤,肉可食。皮毛可以制衣被,為禦寒上品。用其皮蒙鼓,其聲可以傳千里,它的毛發可以召集鼠類。(鼠王的說)
傲因(字打不出來啊,痛苦中)
類人,穿著破爛衣服,手為利爪。襲擊單身旅人,喜食人腦。舌頭暴長,有時伸出盤在地上休息,用燒燙的大石擲之,可殺。(有相當智能,懂偽裝。可能感覺敏銳,尤其是舌頭(痛死的?)。可推見其反應甚快,為搏鬥型。)
《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吼
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虎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強酸?)。(不過還是比犼弱太多了啊)
《偃曝餘談》有載。
橫公魚
生於石湖,此湖恆冰。長七八尺,形如鯉而赤,晝在水中,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烏梅二枚煮之則死,食之可卻邪病。
《神異經(北方荒經)》有載。
傒囊
象小孩子,見到人就伸手牽引,但人一到它住的地方就立刻死去。(應該不是動物,而是一種鬼怪吧。吸人魂氣?)
《搜神記》有載。
風狸
別名風生獸。似貂,青色。火燒不死,刀砍不入,打之如打皮囊。用錘擊其頭數千下方死,但只要其口入風立即復活。用菖莆塞其鼻方可殺之。其溺可入葯,其腦和菊花服滿十斤可壽五百。(此獸滅絕多半就是因為那個『壽五百』上了,人類真是恐怖啊)
《抱朴子(仙葯)》有載。
(角圭)(角虎)
又名任法獸。如羊,一角,青色,性忠直。看見有人相鬥就觸理虧的一方。皋陶(人名)曾用其斷案。(疑可識人心,故能斷對錯。生物測謊儀?)
《訴異記》、《神異經》有載。
委蛇
又名延維。人首蛇身,有兩頭,紫衣朱冠,和車轅長度相當。厭惡雷聲,聞之則捧首而立。見則能霸天下。
《山海經(海內經)》有載,《莊子(達生)》則說齊桓公曾見之。
Ps:聞一多《伏羲考》中則說此為人首蛇身之伏羲女媧交尾神象。(搞笑吧?)
契俞(不好意思,用了別字)
獸中最大者,龍頭馬尾虎爪,長四百尺,善走,以人為食。遇有道之人則隱藏,遇無道之人則食之。(懲惡揚善?不過依此之言,無法理解其捕食方式?如此大的體形,速度要多快才能......)
《爾雅(釋獸)》有載。
魍魎
木石之怪,亦有說為山川之精。狀如三歲小孩,紅眼長耳,赤黑色,喜歡模仿人聲用以迷惑人。
《國語(魯語下)》、《說文》有載。
(鼠勺)犬
類狗,能飛,食虎豹。
《周書(王會)》有載。
率然
五彩蛇,亦有說為兩頭。人物觸之,中頭則尾至,中尾則頭至,中腰則頭尾並至。(登它主要是因為《孫子兵法》中『三軍勢如率然』即為此蛇)
《神異經(西荒經)》、《博物志(異聞)》有載。
佚事:
劍光射人(invincibility提供)
漢帝相傳。以秦王子嬰所奉白玉璽。高帝斬白蛇劍。劍上有七朵珠九華玉以為雜廁五色琉璃為劍匣。劍在室中光景猶照於外與挺劍不殊。十二年一加磨瑩。刃上常若霜雪。開匣拔鞘輒有風氣光彩射人。
諫珂
平公有一天出朝,有隻鳥圍著他飛不離去,他就對師曠(人名)說:「我聽說如果是霸王之人,鳳亦為之下;今天有鳥整天圍著我傳,那是鳳嗎?」師曠說:「東邊有一種鳥,名叫諫珂,文身朱足,喜狐,今天主上必然穿狐裘大衣上朝。」平公說:「是。」師曠說:「今天鳥圍著你飛是因為狐裘,而不是你的德義。你為什麼要自己yy呢!」平公聽後很不開心。
饕餮: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狠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穀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改)。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神異經》所謂「《春秋》言」,即此。
4 中國古代怪物
《呂氏春秋·先識》雲:「周期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雲:「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說,殆亦饕餮。
《左傳》謂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而《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賈玄曰:「縉雲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在縉雲之官也。」蚩尤姜姓,亦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傳》),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經·北次二經》所記「狍(號鳥)」,郭璞注以為即《左傳》之饕餮。
附:狍(號鳥):《山海經·北次三經》:「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號鳥),是食人。」郭璞註:「為物貪(忄林),食人未盡,還害其身,像在夏鼎,《左傳所謂》饕餮是也。」
貔貅
大熊貓專濃家張和民教授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大熊貓人工飼養可能開始於4000多年前。
張和民說,在古籍中, 大熊貓被稱為稱為貔貅(pixiu)。《史記·.五帝本紀》中,敘述了中國「五帝」之首的黃帝,他的國號為「有熊氏」,不僅尊重熊這種野生動物,而且能將熊(黑熊)、羆(棕熊)、貔貅(大熊貓)等野生動物明確區分開來。
這本史書還追述了一個故事:4000多年前,黃帝指揮馴養過虎豹、熊、羆、貔貅等猛獸的部落,在坂泉(河北涿鹿縣)打敗了另一個部落的首領蚩尤。由於板泉之戰比較著名,所以西漢的史學家司馬遷將它加以記載。
張和民說,這表明中國人工馴養 大熊貓,可能開始於距今4000多年前。
除了《史記》外,中國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跡的《尚書》,在《牧誓》篇中也曾敘述,距今3000多年前,周武王的部隊「如虎如貔」,在牧野大敗商紂五的軍隊,一直到後代,還用貔貅比喻勇猛的軍士,戰無不勝。
另(JohnnyHe提供):
鯤鵬: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
鬼母:南海小虞山,有鬼母,能產天地鬼,一產十鬼,朝產之,暮食之。《述異記》
神鳥帝江:天山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山海經》
恆山神鳥:恆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四海,悲鳴而送之。《藝文類聚》
海中大蟹:昔有海商海中行,遇洲港,林要茂甚,乃維舟登岸,息於水旁,半炊而林沒,鈀斷纜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山海經補注》
龍魚: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狸(鯉),一日蝦,即有神聖乘此以行九野。《山海經》
犼(超強)
形類馬,長一二丈,有鱗片,渾身有火光纏繞;會飛,食龍腦,極其兇猛。與龍相鬥時,口中噴火,龍即不敵。
有人嘗見一犼獨斗三蛟二龍,斗三日夜,殺一龍二蛟方斃。
《訴異記》有載。
更新異獸:
牛魚
形如小牛,毛色青黃,喜歡睡卧,受驚動聲如大牛,可傳一里。把它的皮懸起,潮漲則毛起,潮退則毛伏。
《博物志》、《太平御覽》有載。
酸與
鳥類。形狀象蛇,四翼六眼三足。自呼其名。現之則該地有恐慌。
《山海經(北次三經)》有載。
⑵ 中國古代妖怪名稱以及傳說
中國有平妖傳 山海經 列仙傳等都有記載這些的。忘了還有聊齋。
⑶ 中國古代妖怪有哪些
九嬰:
九嬰是古代神獸之一。水火之怪,能噴水吐火,其**如嬰兒啼哭,故稱九嬰。堯時出,作害人間,被羿射殺於北狄凶水之中。
蠱雕:
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是食人。豹身、雕嘴,獨角,巨嘴一次可吞一人。它原生活在雷澤,但隨著時間的進化,早已離水而居,跑到黎雲荒原,成為最可怕的怪獸。長年處在沉睡狀態,每十年醒來一次覓食,一次食人約滿百。
傲因:
傲因,古代人形妖怪名,舌頭很長,喜歡吃人腦,手是利爪,穿著破爛衣服,用燒燙的大石頭砸就能殺死。記載在《神異經(西荒經)》。
鉤蛇:
鉤蛇是傳說中的一種鉤食人畜的怪蛇。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時於水中用尾巴鉤岸上動物食之。《水經注(若水)》有載。
猼訑:
猼訑是一種怪獸,他的樣子像羊,有九條尾和四隻耳朵。而眼卻長在背上。膽子極小的妖怪。
諸犍:
中國古代神獸,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山海經(北山經)》有載。又名胖郎神,其獸力大無窮,善射。
夔(kui2):
夔是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山海經·大荒經》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檮杌:
古書《神異經》說,檮杌( táo wù )長得很像老虎,毛長,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常被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凶惡的人。
獬豸(xiè zhì):
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它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發現**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是皇帝、「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的象徵。
犼(hǒu):
古書上說的一種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獸。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慣。但人仍一般叫它"石獅",常立於華表和房頂,也有說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犼溺著體即腐。但人仍一般叫它「石獅」。據說犼是一種極有靈性的動物,它每天蹲在華表上密切關注皇帝的行蹤。兩只面南而座的犼是專門守候皇帝出巡的,每當皇帝久出不歸,荒**作樂時,它們就會呼喚皇帝,《述異記》中描寫的是,犼乃是以龍為食,相傳是麒麟的祖宗。
腓腓(fěi fěi):
中國古代野獸,有點象狸,白色的尾巴,脖子上有類似馬鬃的鬃毛。養之可以解憂愁。
混沌:
混沌是四凶之一的神話生物,根據《左傳》記載,四凶分別是形象如同巨大的狗的「混沌」混沌、人頭羊身並且腋下長眼睛的「饕餮」、生有翅膀的大虎「窮奇」以及人頭虎腿長有野豬獠牙的「檮杌」。
火鼠(火光獸):
火鼠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生物,亦稱為火光獸。《太平御覽》卷第八百二十引用晉朝張勁的《吳錄》記載:「日南北景縣有火鼠,取毛為布,燒之而精,名火浣布。」(漢朝的日南郡的北景縣有一種火鼠,取它的毛皮來做布,經燃燒後可以得到其中精華,稱為火浣布。)
混世四猴:
神話小說中的四大奇猴,分別是孫悟空(靈明石猴)乃神通廣大,無不所知,擁有師父最多,武技最超群;其餘三猴分別為:赤**馬猴、通臂猿猴、六耳獼猴,也是武技超群,讓人贊嘆不已。
赤**馬猴:又名淮水無支祁。傳說的四大靈猴之一,善於變化,力敵九龍,且善於控水,就連水神共工也不敢稱在控水之術上稍勝他一籌。是如來座下四大靈猴之一。
六耳獼猴:假悟空,實力和真孫悟空一般無二,大戰孫悟空,鬧到上天入地下海。後如來佛道出六耳真身並用金缽盂罩住,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死。一說為孫悟空之二心,故與孫悟空本領無二。
通臂猿猴:是《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中的人物之一,千年修行**的白猿,被紂王封為大將軍。通臂猿猴在《封神演義》中,曾修行千年,以化身為人,是梅山七傑之首,名叫「袁洪」;為紂王領兵征戰,是商朝一大猛將,屢屢打敗楊戩。後被女媧打回原形,困入山河社稷圖。在梅山有七傑,是猿、豬、牛、狗、羊、蛇和蜈蚣等七種動物修煉而成。
彭侯:
出自《搜神記》,白澤圖曰:「木之精名彭侯,狀如黑狗,無尾。可烹食之。
白骨精:
屍魔,又稱為「白骨精」、「白骨夫人」。中國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角色。
螭魅:
螭魅又名魑魅,是山林中的異氣化生的鬼怪,殺人無形。
地狼:
地狼是傳說中地下的狼。古代視之為凶兆。修行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變人型。
丹蝦:
《洞冥記》:「有丹蝦,長十丈,須長八尺,有兩翅,其鼻如鋸,戴紫桂之林,以須纏身急流,以為棲身之處。馬丹嘗折蝦須為杖,後棄杖而飛,須化為丹,亦在海傍。」
冰蠶:
《太平御覽》卷八百二十五〈資產部五‧蠶〉晉‧王嘉《拾遺錄》:「員嶠之山名環丘,有冰蠶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鱗,以霜雪覆之,然後作繭,長一尺,其色五彩,織為文錦,入水而不濡,投火則經宿不燎,海人獻堯以為黼黻。」
姑獲鳥:
九頭鳥,相傳是死去的產婦執念所化,**如嬰兒啼哭。晉代《玄中記》。姑獲鳥有時會變成夏獲鳥,姑獲鳥抱走孩子,而夏獲鳥收養孩子。
九尾狐:
《山海經》中記載,九尾狐乃四腳瑞獸,生有九尾,善變化,**與嬰兒啼哭相似,能吃人;如果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不中妖邪毒氣。上古時代九尾狐是祥瑞的象徵,九尾狐的出現象徵著天下太平,誰娶了九尾狐誰就能多子多孫,盛傳妖狐具絕世之容姿,蓋世之智能,而妖狐的皮毛更是珍品中的極品。
鮫人:
鮫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魚尾人身的生物。干寶《搜神記》記載,鮫人神秘而美麗 ,他們生產的鮫綃,入水不濕,他們哭泣的時候,眼淚會化為珍珠。
(鮫綃: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綃,是一種獨特的衣服,特質「南海出鮫綃紗,入水不濡。」亦泛指薄紗。 )
乘黃:
.傳說中的異獸名。《山海經·海外西經》:「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發。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產鬼:
穿著淡綠色上衣明黃色裙子的妖怪,身材短小,常出現在產房,使女子難產而死。
擔生:
又稱神蟒,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大蛇,可以掀起水患。
大風:
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怪神,是一種凶惡的鷙鳥。職掌是司風,是一位會引起狂風的災害神。其說始見於漢。因其大,振翼則起風,故又有說其為大鳳;另亦有人認為其真面目為凱同雨師協助蚩尤叛亂之風伯。堯時為害於民,被羿射殺於青丘之澤。
刀勞鬼:
原文:「臨川間諸山有妖物,來常因大風雨,有聲如嘯,能射人,其所著者,有頃,便腫,大毒。有雌雄:雄急,而雌緩;急者不過半日間,緩者經宿。其旁人常有以救之,救之少遲,則死。俗名曰「刀勞鬼」。
多即:
形狀像西方的狼狗,紅嘴紅眼白尾,一出現該地就有火災。《山海經(中山經)》有載。
當康:
是棲息在山中有獠牙的豬,**像在叫自己的名字,瑞獸。
耳中人:
會跑到人的耳朵里的妖怪,在人耳中竊竊私語,常常使修煉者誤以為修成了內丹。
蝠妖:
像狐妖一樣,蝠妖是一種精怪,由蝙蝠修煉而成,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其多為白色蝙蝠。《閱微草堂筆記》中有近似於蝠妖生物的記載。
風狸:
又稱風生獸,形似貂,藍色。會飛,不怕火燒刀砍,有風吸入口中都可復活。
蝮蟲:
《山海經》第一卷為〈南山經〉,〈南山經〉第三篇,猿翼山,屬於南山第一山系鵲山山系,位置在堂庭山向東三百八十里。山中多怪獸,水中多怪魚。山上有許多白玉,多蝮蟲,人無法攀登上去。蝮蟲,又名反鼻蟲,一種毒蟲,色如綬紋,鼻上帶刺。
⑷ 上古時代的妖怪妖獸的名稱和介紹 越多越好
一角獸:
傳說中的神獸名。麒麟類,為瑞祥之物,天下一統則至。
《文選·劉琨<進勸表>》:「一角之獸,連理之木,以為休徵者,蓋有百數。」李善註:「《春秋感精符》曰:麟一角,明海內共一主也。王者不剮胎,不剖卵,則出於郊。」
人面鴞:
傳說中怪鳥名。其形如鴞而人面,雉身犬尾,其現尾旱災之兆。其說始見於秦。
《山海經·西山經》:「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鴞而人面,雉身犬尾,其名自號,見則其邑大旱。」
人馬:
傳說中異魚名,狀似魚而具人之手足耳目鼻。其說始見於晉。一作「馬人」。
晉·崔豹《古今注·魚蟲》:「人馬,有鱗甲,如大鯉魚,但手足耳目鼻與人不邑耳。見人良久乃入水中。」
人蛇:
傳說中異蛇名。狀似蛇耳具人手足,食人,能直立行走。
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卷九十九引《蛇譜》:「人蛇,長七尺,色如墨。蛇頭、蛇尾、蛇身,尾長尺許,而人手人足,長三尺。人立而行,出則群相聚,遇人輒嘻笑,笑而已即轉噬。然行甚遲,聞其笑即速奔可脫。」
九耳犬:
傳說中的獵犬。有九耳,其耳動則主人獵有所獲。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神語·雷神》:「陳時,雷州人陳鉷無子,其業捕獵,家有九耳犬,身靈。凡將獵,卜諸犬耳,一耳動則獵一首,動多則三四耳,少則一二耳。一日出獵,而九耳俱動。鉷大喜,以為必多得獸矣,有荊棘一區,九耳犬圍繞不去。異之,得一巨卵,徑尺,攜以歸,雷雨暴作。卵開,乃一男子,其手有文,左曰雷,右曰州。」
九尾狐:
省稱「九尾」,亦稱「九尾禽」。傳說中的異獸。居青丘之山,食人。其說始見於先秦,至漢傳為瑞祥之獸,象徵王者興。又,天下太平則現,象徵王者子孫繁息。
《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耳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白虎通》:「德至鳥獸則九尾狐見。」
九尾蛇:
傳說中異蛇名。形體巨大,有九尾。
清·袁枚《續子不語·九尾蛇》:「茅八者,少曾販紙入江西。其地深山多紙廠,廠中人日將落即鍵戶,戒勿他出,曰山中多異物,不特虎狼也,一夕月皎甚,茅不能寐,思一啟戶玩月,瑟縮再四,自恃武勇尚可任,乃啟開而出。行不數十步,忽見群猴數十,奔泣而來,擇一大樹而上,茅亦上遠窺。旋見一蛇,從林際出,身入栱柱,兩目灼灼,體甲皆如魚鱗而硬,腰以下生九尾,相曳而行,有聲如鐵甲。然至樹下,乃植其尾,旋轉作舞狀。每尾有小竅,竅中出涎如彈射樹上。猴有中者,者叫號墮地,腹裂而死。乃徐啖三猴,曳尾而去。茅懼,歸,自是昏夜不敢出。」
九尾龜:
傳說中的神龜。徑尺余,有九尾。
明·陸粲《庚編·九尾龜》:「海寧百姓王屠與其子出行,遇漁父持巨龜,徑可尺余,買歸,擊著柱下,將羹之,鄰居有江右商人見之,告邸翁,欲以錢贖焉。商曰:『此九尾龜,神物也。』皆驗之,商因踏龜背,其尾兩旁露出小尾各四。便持錢乞王,王不肯,遂烹作羹,父子共啖。是夕,大水自海中來,平地三尺,逮水退,翁往視王某,但見衣衾再床,父子皆不知去向。人咸雲:為水府攝去殺卻也。」
九嬰:
傳說中怪獸名。能噴水吐火,堯時出,作害人間,被羿射殺於北狄凶水之中。其說始見於漢。
《淮南子·本徑訓》高誘註:「九嬰,水火之怪,為人害……北狄之地有凶水。」
三足烏:
1. 亦稱「踆烏」、「陽烏」。神話傳說中神鳥名。居於日中,有三足。其說始見於漢。《玄中記》:「蓬萊之東,岱輿之山,上有扶桑之樹,樹高萬丈。樹顛有天雞,為巢於上。每夜至子時則天雞鳴,而日中陽鳥應之;陽鳥鳴則天下之雞皆鳴。」
2. 神話傳說中駕馭日車的神鳥名。為日中三足烏之演化。《洞冥記》卷四:「(漢武帝)曰:『朕所好甚者不老,其可得乎?』朔曰:『東北有地日之草,西南有春生之草。』帝曰:『何以知之?』朔曰:『三足烏數下地食此草,羲和欲馭,以手掩鳥目,不聽下也。食草能不老,他鳥獸食此草則美悶不能動矣。 』」
3. 傳說中西王母所使之神鳥。有三,即青鳥。《河圖括地圖》:「昆侖在若水中,非乘龍不能至。有三足神鳥,為西王母取食。」
4. 省稱「三足」,亦稱「三趾」。傳說中祥瑞之鳥。國有道則現。其說始見於漢。《東觀漢記·章帝紀》:「三足烏集沛國,白鹿、白兔、九尾狐見。」
三足鱉:
亦稱「三足能(nai,音同「奈」)」。傳說中的異鱉,三足。其說始見於先秦。又傳人食之則體化而亡。
《庚巳
⑸ 有什麼妖怪的名字
物體的妖怪
紙傘∶沒有手,傘柄的部分變成腳。(紙雨傘是用紙和竹子做成的,是古代常用的傘。)
燈籠怪物∶既有用舊被扔掉的燈籠變成的怪物(付喪神),也有狐狸變成的怪物。怪異之處是眼睛和舌頭。
粉刷的牆壁∶據說這是一面看不見的牆。走著走著突然出現一看不見的牆,稱之為「粉刷的牆」。
惡作劇妖怪∶德語里所說的「騷亂的幽靈」。歐洲有這樣的傳說,沒眼睛、鼻子和手腳的東西會在空中飛來飛去(日本江戶時代也有這方面的記載)。
山裡妖怪
雪女∶別名「雪女郎」,雪精的親戚。是妖怪,也被稱為山的精靈、雪的精靈∶山神。既有可怕的一面,又有溫柔的一面,身穿白色和服,能操縱冰和雪。
山童∶獨眼,據說是能讀懂別人的心,名為「沙通利」的妖怪,也有說是其他妖怪的。
山婆∶也叫做山母、山神、山的精靈等,有各種各樣的傳說。是養育桃太郎的母親。
特殊形態的妖怪
言靈:這種妖怪很特殊,是通過人們的話語而漸漸形成的妖怪。人們所說的越多,妖怪的法力就越大。
⑹ 中國古代有哪些怪物
禺號:東海海神,人面鳥身,耳掛兩條黃蛇,足踏兩條黃蛇。
禺京:禺號的兒子,人面鳥身,耳掛兩條青蛇,足踏兩條紅蛇。風神兼北海海神。
旱魃:熱神,身著青衣,頭戴青帕,面容冷漠。性別是女的。
祝融:火神,獸身人面,駕兩條火龍。
共工:水神,蛇身人面紅發,駕黑龍。乃祝融玄孫。
後土:土神。
噎鳴:時間神。
句芒:木神,又名重,鳥面人身,駕兩條龍。
神荼,郁壘:冥府之神,居東海桃都山。
不廷胡餘:南海海神。
燭陰:鍾山之神。
帝台:中山大神。領中山之地。
西王母:人身豹尾虎齒,亂發蓬鬆的頭上精心地別著一支玉勝。大神,居西方之玉山。
英招:人面馬身,背長雙翅,通體虎紋。
陸吾:昆侖山神,人面虎身九尾。
開明獸:昆侖山神,身如巨虎,九頭,每個頭都有一張人面。
離朱:昆侖山護樹神。眼睛最明亮。
長乘:贏母山神。
帝江:天山神,六腳四翼無頭。
瑤水:型如牛,八足馬尾,兩個腦袋,喊叫地聲音象鳴號筒,他在哪裡出現,哪裡就會有戰亂。
白澤神獸:將天地間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精怪奇物描述出來的神獸。
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頭生堅角,耳旁毛發直豎如劍,以沙石金錢為食。魑魅:人面獸身四腳的怪物,以柔媚的女兒聲迷人。神輝:人面獸身,獨腳單手,能以催人入眠的哈欠聲迷人。
魍魎:象三歲小娃娃,通身黑里透紅,長耳紅眼,長了一頭烏黑的長發,能用呀呀學語的童聲迷人。
風伯飛廉:鹿身雀首,頭生尖角,通身豹紋,尾如黃蛇。
雨師屏翳:形如寸細蠶,背生鱗翅。
夔牛:牛形無角,灰身一足,進出海水,必定有大風雨伴隨,雙目如日月般明亮,吼聲如打雷震驚天地。
雷獸:龍身人頭,肚大如鼓,每自拍打肚腹,便放雷。
肥遺:六腳四翅的蛇,當人們看到它在天生翱翔的時候,地上就會發生可怕的旱災。
柃柃:牛形虎斑紋,鳴聲似人呻吟,它一出現就會發生大水災。
蜚:牛形白腦袋,一隻眼,尾似蛇,它經過水水乾枯,經過草草枯萎。它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瘟疫。
畢方鳥:象鶴,輕身白嘴,紅斑紋,一隻腳,它出現在哪,哪就會發生怪火。
酸與鳥:象蛇,四翅六眼,三隻腳,見到它的地方就會鬧恐慌。
玄丹山的五色鳥:人臉長發,棲息在哪,哪裡就會有亡國之災。
⑺ 求中國古代所有妖怪的名字和圖片!
【鳳凰】
【窮奇】
【獬豸】
【鑿齒】
【夔】
【化蛇】
【英招】
【當康】
【燭龍】
白澤
英招
化蛇
玄蜂
青牛
呲鐵
山臊
火鼠
商羊
訛獸
鴖
欽原
鉤蛇
遠飛雞
腓腓
諸犍
混沌
應聲蟲
慶忌
並封
夫諸
當康
山蜘蛛
鳴蛇
南海蝴蝶
幽
狸力
孰湖
媼
患
鬼車
九嬰
飛廉
飛誕鳥
九尾蛇
奚鼠
傲因
橫公魚
吼
風狸
委蛇
傒囊
契俞
魍魎
率然
佚事
諫珂
⑻ 一些中國古典傳說妖怪的名字
冥河 冥河是洪荒時期血海之中誕生的先天神祗。有立族之功德。在洪荒世界破碎之後引渡大量怨魂來血海,創建阿修羅族。因此阿修羅族皆嗜殺。冥河是准聖人的境界,只是沒有混沌至寶,沒有證大道,手持元鼻、阿屠兩把先天靈寶(劍),一直隱居於血海。後來地藏王菩薩在血海之上鎮壓阿修羅族便沒有冥河的聲訊了
旱魃(hàn bá),也是個吸血的怪物。傳說中引起旱災的怪物。《詩·大雅·雲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 孔穎達疏:「《神異經》曰:『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杜甫 《七月三日》詩:「退藏恨雨師,健步聞旱魃。」 石靈《捕蝗者》:「本來大家商議要刨旱魃,後來袁大爹著人來叫抬龍王,不要刨旱魃,才改了主意。」
「白僵」,屍體入養屍地後,一月後渾身開始長茸茸白毛,這類僵屍行動遲緩,非常容易對付,它極怕陽光,也怕火怕水怕雞怕狗更怕人;二是「黑僵 」,白僵若飽食牛羊精血,數年後渾身脫去白毛,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幾寸長的黑毛,此時仍怕陽光和烈火,行動也較緩慢,但開始不怕雞狗,一般來說黑僵見人會迴避,也不敢直接和人廝打,往往在人睡夢中才吸食人血(黑僵與白僵合稱為「黑白僵煞」)。全世界鄉村和農場已報告出數萬起『不明吸血生物』攻擊牲口的事件,甚至有人認為「野人」就是黑僵;第三種為「跳屍」,黑僵納陰吸血再幾十年,黑毛脫去,行動開始以跳為主,跳步較快而遠,怕陽光,不怕人也不怕任何家畜(平時再能叫的狗,一旦遇到『黑僵』或『跳屍』就不叫了,但是貓見僵屍就會冷叫);第四種「飛屍」,由跳屍納幽陰月華而演變,飛屍往往是百年以上甚至幾百年的僵屍,行動敏捷,躍屋上樹,縱跳如飛,吸食精魄而不留外傷;第五種僵屍已近乎魔,名為「魃」,又稱「旱魃」「火魃 」「干魃」,飛屍吸納精魄數百年之後,相貌愈發猙獰,可謂青面獠牙啖人羅剎,還能變幻身形相貌迷惑眾人,上能屠龍旱天下能引渡瘟神,旱天瘟疫由此而發(古代,瘟疫如果伴隨著旱災蔓延,老百姓們就會堅信不疑地認為是旱魃在作怪);最後一種也是最可怕的僵屍,應該說它已不再是「屍」,而是魔王,擁有著與神叫陣的恐怖力量,數千年甚至萬年的道行,相傳華夏大地只出現過一個這樣的魔王,千年前它被地藏王菩薩收服為坐騎,賜名為「犼」。
魑魅和魍魎
⑼ 中國古代有哪些妖怪
中國古代怪物
白澤
號稱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雞毛蒜皮;通過去,曉未來(玩笑)。不過能說人言,曾應黃帝所求作鬼神圖鑒(內有萬一千五百二十種)(封神榜?)。絕對神獸中的No.1。
《軒轅本紀》、《抱朴子(極言)》、《瑞應圖》有載。
[VIVIEN補充:能夠通曉天下鬼神萬物狀貌,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獸。《雲笈七簽·軒轅本紀》「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於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因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帝乃作祝邪之文以祝之。」後世因為白澤能夠趨吉避凶,常將它的形貌使用在物品之上,《通典》記帝王之旗就繪有白澤的形貌,被稱為白澤旗。《唐書·五行志》記載中宗韋皇後的妹妹用虎豹枕以避邪,白澤枕以避魅。]
化蛇
水獸。人面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招大水。(存在象《3×3隻眼》中的MM也有可能)
《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VIVIEN補充:《山海經》中記載的妖怪。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能操縱江水,是一種低等的妖怪。許多以古中國為題材的游戲中都會有化蛇出現,比如大宇的《軒轅劍》系死中,化蛇就是玩家痛宰的倒霉妖怪之一。/山海經-中山經中記載,陽山有一種蛇,名為化蛇,身形像豺,而面如人臉,長著鳥的翅膀,行走時則與普通的蛇一樣。它能發出一種奇特的呼叫聲,如同是人們在叱呼。這種蛇一出現,預示著雨水大增,會造成水患。」/理由二:書中說畢方是化蛇的天敵,BUD各位看:
畢方屬性:火
化蛇屬性:水
五行相剋:水克火!
真要說天敵,應該顛倒了才是!不管從屬性來看還是從生物學(鳥和蛇)來看,畢方VS化蛇的結果都是被一口吃掉才對。。。。。]
英招
人面馬身(人頭馬?),有虎紋,生鳥翼(人頭飛馬?),聲音如榴。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但看起來充其量不過是只神獸而已。
《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玄蜂
其實就是巨蜂,腹大如壺,蟄人,有毒,能殺人。
《楚辭(招魂)》有載。
青牛
出名主要是作為老子的坐騎。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
《嵩高記》、《錄異傳》有載。
呲鐵
形狀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鐵為食。排泄物利如剛(精煉?提純?),可作兵器。
《神異經(中荒經)》有載。
山臊
山神,人臉猴身,(一手)一足,能說人話,而且會變化,特別喜歡吃蝦蟹。
《神異經(西荒經)》、《國語(魯語下)》、《訴異記》有載。
火鼠
又名火光獸。生活在火山中(非現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燒的森林),重百斤(體形應甚大),毛長接近一米,細如絲,見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製成「火烷布」(如果臟了用火一燒就可變干凈)。
《神異經(南荒經)》、《十洲記》有載。
商羊
一足鳥,招大雨。(估計只是能預見天氣)
《說苑(辨物)》有載。
訛獸
別名誕。人面兔身,能說人言。喜歡騙人,言多不真。其肉鮮美,但吃了後也無法說真話了。(利用價值很高,呵呵)
《神異經(西南荒經)》有載。
民鳥(此為一字)
嘴為赤色,身為翠色。可御火。
《山海經(西山經)》有載。
欽原
鳥,形狀象蜂,和鴛鴦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種巨蜂)。蟄獸獸死,蟄樹樹枯。(玄蜂升級版?)
《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鉤蛇
蛇,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時於水中用尾巴鉤岸上動物食之。
《水經注(若水)》有載。
遠飛雞
又名翻明雞、目羽雞。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還。(鴿子的異種?)
《洞冥記》有載。
腓腓
有點象狸,白色的尾巴。養之可以解憂愁。(高級寵物?)
諸犍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
《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混沌
長毛四足,如犬,有腹無五臟。抵觸善人,憑依惡人。(絕對惡靈是也)
(另有混沌神之說,另行說明,不歸此處)
《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應聲蟲
居於人腹。宿主每發聲,腹中便有小聲效之,且會越來越大。以雷丸可治。(腹語?)
《續墨客揮犀》、《隋唐嘉話》有載。
慶忌
又名要離。澤精,人形,大概十幾公分高。黃衣黃帽,乘黃色小車,日馳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報信(亦有捉魚之說)。歷史上也有人名(吳王僚子,猛將)、塔名為此。
《管子(水地)》、《太平預覽》有載。
並封
類豬,黑色,前後皆有頭。
Ps:述盪則是左右有頭。
《山海經(海外西經)(大荒西經)》、《周書(王會)》有載。
夫諸
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
《山海經(中次三經)》有載。
當康
有牙的小豬狀,因叫聲而得名。可以預見豐年。
《山海經(東次四經)》有載。
山蜘蛛
巨蛛,大如車輪,其絲可止血。
《南部新書》有載。
鳴蛇
大體如蛇,但有四翼,發磐磐之音。見則大旱。
《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南海蝴蝶
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須足,仍有八十斤,極其鮮美。(可惜無人飼養)
《嶺南異物志》有載。
幽(安鳥)
類似有條紋的小猴子,經常發笑。看見人則躺倒(藐視?挑釁?)。因叫聲得名。
《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狸力
豬狀獸,腳後有突起,聲音就像狗叫。應該是有操土之能。
《山海經(南次二經)》有載。
(馬交)
類馬,白身黑尾,頭有一角,利齒,四足為爪,發音如鼓聲。以虎豹為食。一說可御兵。
《山海經(海外北經)(西次四經)》、《管子(小問)》、《周書(王會)》有載。
孰湖
馬身鳥翼,人面蛇尾(與英招類似)。喜歡載人(應該很適合作坐騎)。
《山海經(西次四經)》有載。
媼
似羊非羊,似豬非豬。在地下食死人腦,能人言。用柏枝插其頭方可殺之。
《搜神記》、《晉太康地誌》有載。
患
身長數丈,類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腳於土中,雖在動卻不移開。唯灌酒能消。因為其為憂傷之氣所聚,酒能忘憂,所以可消。
《搜神記》有載。
鬼車
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此疑個例)
《三國典略》、《嶺表錄異》、《正字通》有載。
九嬰
水火之怪,為羿所殺。(應可噴火吐水,為九頭蛇之類)
《淮南子(本經訓)》有載。
可和西方的九頭蛇比比?很類似吧。
或和小日本的八歧大蛇比比?
飛廉
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說其為風伯。但我覺得應該是操縱風力大氣的神獸更合理。
《楚辭(離騷)》有載。
飛誕鳥
鳥,似鼠,赤足。口可分泌粘膠,用其灑在樹上粘取飛禽食用,亦有時用其噴射,百發百中。(澳洲土著亦有用其法捕獵)
《廣博物志》有載。
九尾蛇
巨蛇,體有鱗甲,腰以下有九尾,拖行,有鐵碰撞之聲。尾端有小孔,會噴射,如槍彈,中者非死即殘。(神話氣息不濃,但可算是比較標準的怪獸,而且還是滿強的)
《續子不語》有載。
奚鼠
巨鼠,居於冰下,重千斤,肉可食。皮毛可以制衣被,為禦寒上品。用其皮蒙鼓,其聲可以傳千里,它的毛發可以召集鼠類。(鼠王的說)
傲因(字打不出來啊,痛苦中)
類人,穿著破爛衣服,手為利爪。襲擊單身旅人,喜食人腦。舌頭暴長,有時伸出盤在地上休息,用燒燙的大石擲之,可殺。(有相當智能,懂偽裝。可能感覺敏銳,尤其是舌頭(痛死的?)。可推見其反應甚快,為搏鬥型。)
《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吼
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虎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強酸?)。(不過還是比犼弱太多了啊)
《偃曝餘談》有載。
橫公魚
生於石湖,此湖恆冰。長七八尺,形如鯉而赤,晝在水中,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烏梅二枚煮之則死,食之可卻邪病。
《神異經(北方荒經)》有載。
傒囊
象小孩子,見到人就伸手牽引,但人一到它住的地方就立刻死去。(應該不是動物,而是一種鬼怪吧。吸人魂氣?)
《搜神記》有載。
風狸
別名風生獸。似貂,青色。火燒不死,刀砍不入,打之如打皮囊。用錘擊其頭數千下方死,但只要其口入風立即復活。用菖莆塞其鼻方可殺之。其溺可入葯,其腦和菊花服滿十斤可壽五百。(此獸滅絕多半就是因為那個『壽五百』上了,人類真是恐怖啊)
《抱朴子(仙葯)》有載。
(角圭)(角虎)
又名任法獸。如羊,一角,青色,性忠直。看見有人相鬥就觸理虧的一方。皋陶(人名)曾用其斷案。(疑可識人心,故能斷對錯。生物測謊儀?)
《訴異記》、《神異經》有載。
委蛇
又名延維。人首蛇身,有兩頭,紫衣朱冠,和車轅長度相當。厭惡雷聲,聞之則捧首而立。見則能霸天下。
《山海經(海內經)》有載,《莊子(達生)》則說齊桓公曾見之。
Ps:聞一多《伏羲考》中則說此為人首蛇身之伏羲女媧交尾神象。(搞笑吧?)
契俞(不好意思,用了別字)
獸中最大者,龍頭馬尾虎爪,長四百尺,善走,以人為食。遇有道之人則隱藏,遇無道之人則食之。(懲惡揚善?不過依此之言,無法理解其捕食方式?如此大的體形,速度要多快才能......)
《爾雅(釋獸)》有載。
魍魎
木石之怪,亦有說為山川之精。狀如三歲小孩,紅眼長耳,赤黑色,喜歡模仿人聲用以迷惑人。
《國語(魯語下)》、《說文》有載。
(鼠勺)犬
類狗,能飛,食虎豹。
《周書(王會)》有載。
率然
五彩蛇,亦有說為兩頭。人物觸之,中頭則尾至,中尾則頭至,中腰則頭尾並至。(登它主要是因為《孫子兵法》中『三軍勢如率然』即為此蛇)
《神異經(西荒經)》、《博物志(異聞)》有載。
佚事:
劍光射人(invincibility提供)
漢帝相傳。以秦王子嬰所奉白玉璽。高帝斬白蛇劍。劍上有七朵珠九華玉以為雜廁五色琉璃為劍匣。劍在室中光景猶照於外與挺劍不殊。十二年一加磨瑩。刃上常若霜雪。開匣拔鞘輒有風氣光彩射人。
諫珂
平公有一天出朝,有隻鳥圍著他飛不離去,他就對師曠(人名)說:「我聽說如果是霸王之人,鳳亦為之下;今天有鳥整天圍著我傳,那是鳳嗎?」師曠說:「東邊有一種鳥,名叫諫珂,文身朱足,喜狐,今天主上必然穿狐裘大衣上朝。」平公說:「是。」師曠說:「今天鳥圍著你飛是因為狐裘,而不是你的德義。你為什麼要自己yy呢!」平公聽後很不開心。
饕餮: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狠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穀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改)。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神異經》所謂「《春秋》言」,即此。
4 中國古代怪物
《呂氏春秋·先識》雲:「周期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雲:「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說,殆亦饕餮。
《左傳》謂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而《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賈玄曰:「縉雲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在縉雲之官也。」蚩尤姜姓,亦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傳》),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經·北次二經》所記「狍(號鳥)」,郭璞注以為即《左傳》之饕餮。
附:狍(號鳥):《山海經·北次三經》:「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號鳥),是食人。」郭璞註:「為物貪(忄林),食人未盡,還害其身,像在夏鼎,《左傳所謂》饕餮是也。」
貔貅
大熊貓專濃家張和民教授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大熊貓人工飼養可能開始於4000多年前。
張和民說,在古籍中, 大熊貓被稱為稱為貔貅(pixiu)。《史記·.五帝本紀》中,敘述了中國「五帝」之首的黃帝,他的國號為「有熊氏」,不僅尊重熊這種野生動物,而且能將熊(黑熊)、羆(棕熊)、貔貅(大熊貓)等野生動物明確區分開來。
這本史書還追述了一個故事:4000多年前,黃帝指揮馴養過虎豹、熊、羆、貔貅等猛獸的部落,在坂泉(河北涿鹿縣)打敗了另一個部落的首領蚩尤。由於板泉之戰比較著名,所以西漢的史學家司馬遷將它加以記載。
張和民說,這表明中國人工馴養 大熊貓,可能開始於距今4000多年前。
除了《史記》外,中國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跡的《尚書》,在《牧誓》篇中也曾敘述,距今3000多年前,周武王的部隊「如虎如貔」,在牧野大敗商紂五的軍隊,一直到後代,還用貔貅比喻勇猛的軍士,戰無不勝。
另(JohnnyHe提供):
鯤鵬: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
鬼母:南海小虞山,有鬼母,能產天地鬼,一產十鬼,朝產之,暮食之。《述異記》
神鳥帝江:天山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山海經》
恆山神鳥:恆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四海,悲鳴而送之。《藝文類聚》
海中大蟹:昔有海商海中行,遇洲港,林要茂甚,乃維舟登岸,息於水旁,半炊而林沒,鈀斷纜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山海經補注》
龍魚: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狸(鯉),一日蝦,即有神聖乘此以行九野。《山海經》
犼(超強)
形類馬,長一二丈,有鱗片,渾身有火光纏繞;會飛,食龍腦,極其兇猛。與龍相鬥時,口中噴火,龍即不敵。
有人嘗見一犼獨斗三蛟二龍,斗三日夜,殺一龍二蛟方斃。
《訴異記》有載。
更新異獸:
牛魚
形如小牛,毛色青黃,喜歡睡卧,受驚動聲如大牛,可傳一里。把它的皮懸起,潮漲則毛起,潮退則毛伏。
《博物志》、《太平御覽》有載。
酸與
鳥類。形狀象蛇,四翼六眼三足。自呼其名。現之則該地有恐慌。
《山海經(北次三經)》有載。
⑽ 求中國古代女性妖怪的名字
聶小倩
嬰寧
青鳳
辛十四娘
小翠
白秋練
香玉
公孫九娘
嬌娜
畫皮
小青
白素貞
小陶(陶小妖,是一個牡丹花精)
妲己
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