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有沒有丞相的名字叫宋臣的
歷代丞相春秋戰國管仲,蘇秦,張儀,范雎,晏嬰,范蠡,魏舒,商鞅,甘茂,魏冉,甘羅,吳起,鄒忌,田單,藺相如秦呂不韋,隗狀,王綰,李斯,馮去疾,趙高漢蕭何,曹參,陳平,周勃,張蒼,衛綰,竇嬰,田蚡,霍光,楊敞,蔡義,魏相,丙吉,黃霸,匡衡,王商,張禹,孔光,朱博,鄧禹,伏湛,侯霸,蔡茂,虞延,袁安,丁鴻,魯恭,楊震,劉愷,種皓,黃瓊,胡廣,楊賜,楊彪,黃琬,王允,董卓,曹操,申屠嘉,周亞夫,公孫弘,公孫賀,劉屈氂,田千秋,於定國,韋玄成,翟方進。三國漢:諸葛亮,後不再設。(後設宰輔大司馬、大將軍等職由蔣琬、費禕擔任)魏:華歆、王朗、董昭、陳矯、韓暨、衛臻、高柔、鄭沖、鍾會、何曾、司馬望、司馬昭(為丞相,加九錫)、司馬炎。吳:孫邵,顧雍,陸遜,步騭,孫峻,孫綝,濮陽興,陸凱,張悌。晉賈充,裴秀,石苞,何曾,荀勖,衛罐,楊駿,張華,王戎,王導,何充,蔡謨,桓溫,謝安,司馬孚,司馬亮,司馬倫,司馬冏,司馬乂,司馬穎,司馬越,諸葛恢,王彪之,司馬道子,司馬元顯南北朝傅亮,沈約,崔浩,元勰,江瞻,元祥,崔光,李崇,元徽,楊椿,高歡,楊愔,高儼,劉穆之,徐羨之,劉義康,何尚之,劉義恭,蕭寶夤,爾朱榮,斛律金,和士開,宇文護隋高熲,蘇威,楊素,裴蘊,宇文化及唐裴寂,蕭瑀,封倫,裴矩,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溫彥博,宇文士及,褚遂良,高儉,李靖,王珪,魏徵,戴胄,張亮,馬周,郝處俊,李義琰、裴炎,姚崇,李嶠,蘇瓌,崔湜,宋璟,司馬鍠、張說,韓休,劉文靜,楊恭仁,許敬宗,王方慶,於志寧,李義府,上官儀,劉仁軌,武承嗣,蘇良嗣,狄仁傑,蘇味道,武三思,魏元忠,張柬之,王玙,劉幽求,竇懷貞,郭元振,源乾曜,張嘉貞,宇文融,張九齡,李林甫,王摶,牛仙客,楊國忠,韋見素,苗晉卿,郭子儀,李輔國,房琯,張鎬,元載,劉晏,楊炎,盧杞,李晟,渾瑊,李勉,馬燧,韓滉,李泌,董晉,陸贄,杜佑,李藩,李絳,裴度,王涯,元稹,李訓,李紳,畢諴,楊收,鄭畋,張浚,崔胤,陸扆,李忠臣,張延賞,鄭余慶,杜黃裳,武元衡,李吉甫,權德輿,令狐楚,牛僧孺,韋處厚,李德裕,楊嗣復,崔彥昭,杜讓能,五代敬翔,劉鄩,馮道,張文蔚,桑維翰,杜重威,李守貞,蘇逢吉宋范質,趙普,呂端,寇準,丁謂,晏殊,富弼,韓琦,蔡確,蘇轍,范純仁,蘇頌,吳充,韓絳,陳旭,章惇,呂惠卿,蔡卞,蔡京,王黼,李綱,張浚,秦檜,薛居正,呂蒙正,王欽若,呂夷簡,范仲淹,王安石,司馬光,范純仁,鄭居中,張邦昌,汪伯彥,呂頤浩,洪適,賈似道,文天祥,陸秀夫遼金韓延徽,耶律隆運,完顏希尹,完顏宗翰,石盞女魯歡元安童,崔斌,伯顏,桑哥,脫脫,哈麻,成遵,史天澤,阿合馬,蕭拜住,耶律楚材,鐵木迭兒,燕鐵木兒,鐵木兒塔識明李善長,汪廣洋,胡惟庸
⑵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相臣有哪些
這一段時間一直在研究明清歷史,深感最能把中國權謀之術演繹到極致的並不是皇帝,而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像徐階、張居正、高士奇、張廷玉等
⑶ 古代名字有臣字的全名
來俊臣(651年—697年) ,雍州萬年人。武則天執政時的著名酷吏。因告密獲得武則天信任,先後任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司僕少卿,組織數百名無賴專事告密,又設推事院,大興刑獄,與其黨羽朱南山等撰寫《羅織經》,製造各種殘酷刑具,採取逼供等手段,任意捏造罪狀致人死地,大臣、宗室被其枉殺滅族者達數千家。
其貪贓枉法,橫行無忌,與侯思止、王弘義等結為朋黨,最後甚至企圖陷害武氏諸王、太平公主、張易之等武則天最親信的人物。又企圖誣告皇嗣李旦和廬陵王李顯謀反,被衛遂忠告發,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等乘機揭露來俊臣種種罪惡,終被武則天下令處死。來俊臣被處死後,其酷吏黨徒皆被流放嶺南,延續14年之久的恐怖「酷吏政治」才告結束。
⑷ 古代有名的宰相有哪些
宰相在歷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他們幾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權的大小,無不直接影響政治局勢能否穩定,天下能否長治久安。從歷史發展的大體形勢看,相權重,國勢強;相權輕,則國勢弱。1.先秦
姜尚(姜子牙姜太公呂尚呂望)管仲蘇秦張儀伍子胥
2.秦
呂不韋李斯趙高
3.漢
蕭何曹參陳平周勃張蒼衛綰竇嬰田蚡魏相丙吉黃霸匡衡
王商張禹孔光朱博鄧禹伏湛侯霸蔡茂虞延袁安丁鴻魯恭
楊震劉愷種皓黃瓊胡廣楊賜楊彪黃琬王允董卓曹操荀彧
申屠嘉周亞夫公孫弘公孫賀劉屈氂田千秋於定國韋玄成翟方進
4.三國
韓暨華歆鍾繇王朗陳群陳矯劉放高柔蔣琬費禕董允顧雍
陸遜步騭朱據孫峻孫綝濮陽興陸凱張悌
司馬懿司馬昭諸葛亮
5.晉
賈充裴秀石苞何曾荀勖衛罐楊駿張華王戎王導何充蔡謨
桓溫謝安
司馬孚司馬亮司馬倫司馬冏司馬乂司馬穎司馬越諸葛恢王彪之
司馬道子司馬元顯
6.南北朝
傅亮沈約崔浩元勰元禧元祥崔光李崇元徽楊椿高歡楊愔
高儼
劉穆之徐羨之劉義康何尚之劉義恭蕭寶夤爾朱榮斛律金和士開
宇文護
7.隋
高穎蘇威楊素裴蘊宇文化及
8.唐
裴寂蕭瑀封倫裴矩高儉李靖王珪魏徵戴胄張亮馬周裴炎
姚崇李嶠蘇瓌崔湜宋璟張說韓休房琯張鎬元載劉晏楊炎
盧杞李晟渾瑊李勉馬燧韓滉李泌董晉陸贄杜佑李藩李絳
裴度王涯元稹李訓李紳畢諴楊收鄭畋張浚崔胤陸扆
劉文靜楊恭仁房玄齡杜如晦褚遂良許敬宗於志寧李義府上官儀
劉仁軌武承嗣蘇良嗣狄仁傑蘇味道武三思魏元忠張柬之劉幽求
竇懷貞郭元振源乾曜張嘉貞宇文融張九齡李林甫牛仙客楊國忠
韋見素苗晉卿郭子儀李輔國李忠臣張延賞鄭余慶杜黃裳武元衡
李吉甫權德輿令狐楚牛僧孺韋處厚李德裕楊嗣復崔彥昭杜讓能
長孫無忌宇文士及
9.五代
敬翔劉鄩馮道
張文蔚桑維翰杜重威李守貞蘇逢吉
10.宋
范質趙普呂端寇準丁謂晏殊富弻韓琦蔡京王黼李綱張浚
秦檜
薛居正呂蒙正王欽若呂夷簡范仲淹王安石司馬光范純仁鄭居中
張邦昌汪伯彥呂頤浩賈似道文天祥
11.遼金
韓延徽耶律隆運完顏希尹完顏宗翰石盞女魯歡
12.元
安童崔斌伯顏桑哥脫脫哈麻成遵
史天澤阿合馬蕭拜住
耶律楚材鐵木迭兒燕鐵木兒鐵木兒塔識
13.明
徐達楊榮解縉彭時李賢萬安張璁嚴嵩夏言徐階高拱
李善長汪廣洋胡惟庸楊士奇徐有貞李東陽楊廷和張居正葉向高
吳道南錢龍錫溫體仁徐光啟楊嗣昌周延如
14.清
希福圖海張英傅恆阿桂和珅劉墉松筠長齡琦善耆英桂良
肅順榮祿
寧完我洪承疇範文程熊賜履徐元文李光地隆科多張廷玉鄂爾泰
史貽直劉統勛尹繼善舒赫德於敏中福康安孫士毅曹振鏞穆彰阿
葉名琛曾國藩李鴻章翁同龢張之洞15 新中國周 恩來、華 國鋒、趙 紫陽、李 鵬、朱 鎔基、溫 家寶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⑸ 中國古代皇的大臣有那些填名稱如丞相
比如秦朝三公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漢承秦制,漢初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漢中漢武帝為削相權,設立中朝,大司馬大將軍錄尚書事實權丞相之上。
東漢設立司徒、司空、司馬為三公,漢和帝時外戚開始弄權,大將軍權在三公之上。漢末曹操恢復丞相職位,位列班首。
到魏晉南北朝,丞相之位顯赫。但都督中外諸軍事,往往可以傾覆皇朝。
隋朝設立三省六部制,中書、門下、尚書省三省制衡,一相為三相。唐承隋制,但唐睿宗後特別是唐肅宗後三省首長比如中書令等僅成榮譽官銜,真正的丞相變成了同中書門下侍郎平章事。到了元朝中書令為最高長官,但多是設而不授,右丞相為最高行政辭官,。
到了明朝,朱元璋廢相,皇帝直管六部,但後來皇帝無力事事躬親、無法親力親為,故設立內閣,有大學士代管,有首輔次輔,成為實際丞相。
清承明制,但到了雍正朝,設立軍機處,皇權到了頂峰,軍機處成了最高權力機關。但軍機處需要跪受皇帝指令,所以權力受到極大限制。
⑹ 古代文臣武將名單
我來幫你答清朝皇帝吧!
1.努爾哈赤(入關前的皇帝)
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號淑勒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遼寧省新賓縣)的一個滿族奴隸主的家庭。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不屈奮起,以父,祖遺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稱王」。他率領八旗子弟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臨大敵不懼,受重創不餒,以勇捍立威,受部眾擁戴,歷時30多年,統一女真各部,推動了女真社會的發展和滿族共同體的形成。萬曆四十四年(1616),在赫圖阿拉建元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努爾哈赤兵勢漸強,勢力日增,萬曆四ten+six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師征明,開始了為清王朝的建立艱苦創業。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典冊中,他的英明和業績將與世長存。與明將袁崇煥在寧遠交戰中,大敗而回並受傷,於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終年68歲,葬於沈陽城東,稱之「福陵」。廟號「太祖」。
2、皇太極(入關前的第二位皇帝)
愛新覺羅。皇太極,是清朝開創者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其母葉赫那拉氏。皇太極生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爾哈赤寧遠戰敗身亡後即後金汗位,在位17年,卒於清崇德八年(1643)。廟號「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統一整個東北,並南下朝鮮,西征蒙古,屢挫大明官兵。天聰十年(1636)四月,改稱帝號,建立起關東一統的大清帝國,將族名改稱「滿洲」。他雄心勃勃地揮師西進,兵鋒所指,京畿震驚。經過松錦兩次決戰,盡殲明軍精銳,山海關外,僅存寧遠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皇太極博覽群史,氣度恢弘,軍事上有勇有謀,政治上極富開拓精神,既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又十分嚮往漢族文化,興利除弊,優禮漢官,勘稱「上承太祖開國之緒業,下啟清代一統之宏圖」的創業之君。他促死於清軍入關前夕,未能實現奪取全國政權的夙願。
3、順治--福臨
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於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沈陽即位,改元順治,在位18年。卒於順治十八年(1661),終24歲。
順治即位後,由叔父多爾袞輔政。順治七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塞外。14歲的福臨提前親政。順治帝天資聰穎,讀書勤奮,他吸收先進的漢文化,審時度勢,對成法祖制有所更張,且不顧滿洲親貴大臣的反對,倚重漢官。為了使新興的統治基業長治久安,他以明之興亡為借鑒,警惕宦官朋黨為禍,重視整飭吏治,注意與民休息,取之有節。但他少年氣盛,剛愎自用,急噪易怒,當他寵愛的董妃去世後,轉而消極厭世,終於匆匆走完短暫的人生歷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歸依禪門的皇帝。
4、康熙--玄燁
順治的第三子,生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奮好學,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統一台灣,平定準葛爾叛亂等一系列軍事行動中或御駕親征,或決勝千里,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慎選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等行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燁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並不美滿,諸皇子奪儲之爭,使他心力憔悴。
玄燁盡管是以為勵精圖治,關心民生的好皇帝。當然,作為站在歷史潮流前面,引導國家,民族快速進步的偉大人物,他則遜色得多了。
5、雍正--胤禎
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歲的胤禎繼承帝位,在位13年,死於圓明園。廟號世宗。
胤禎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會出現停滯的形式下登上歷史舞台的。復雜的社會矛盾,為胤禎提供了施展抱負和才乾的機會。他有步驟地進行了多項重大改革,高瞻遠矚,又惟日孜孜,勵精圖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為後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實雄厚的基礎,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時期達到了頂峰。他的歷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遜色。盡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統治嚴酷,但比起他的業績來,畢竟是次要的。
6、乾隆--弘歷
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卒於嘉慶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
乾隆即位之初,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桑,停止捐納,平定叛亂等一系列活動中,充分體現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風雅,精於騎射,筆墨留於大江南北,並是一個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宮書畫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間編纂的《四庫全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其卷數是《永樂大典》的三倍,成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的總匯。
但乾隆為人重奢靡,晚年時國庫財用耗竭,並重用貪官和紳,以至農民起義在其晚年也已層出不窮,是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敗的標志。
7、嘉慶--融琰
清高宗弘歷的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慶,在位25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終年61歲。廟號「仁宗」。
嘉慶帝是一位勤政圖治的守成君主。他親政後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對於改變乾隆後期的種種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清代中衰之勢。從嘉慶帝個人來說,他始終開不出一個根治日趨嚴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葯方,對一大批「屍祿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嚇,最終徒呼奈何而已。他對西方殖民主義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認識,但對於一個日趨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國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對付外來侵略者,此後只能沿著衰敗的道路滑下去。
8、道光--綿寧
清朝入關後的第六代皇帝,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於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終年69歲。廟號宣宗,葬慕陵。
才智平庸的道光帝徒以儉德著稱。他處於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守其常而不知其變」。來自東南海上的鴉片流毒和英軍入侵,使他寢食不安。他想嚴厲禁煙,也曾下決心抗擊侵略者,但他不知英國來自何方,不知殖民主義為何物。平素無知人之明,臨危無應變之策,以至戰守茫然,毫無方略,只能在自恨自愧中頓足嘆息,結果忍辱接受英國的城下之盟,簽定了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江寧條約》。
道光帝柄政30年。朝綱獨斷,事必躬親,但內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運,禁煙等均無起色。勤政圖治而鮮有作為,正是他一生的悲劇所在。
9、咸豐--奕寧
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圓明園。咸豐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咸豐即位時,以洪秀全為首的太平天國起義在廣西紫荊山前金田村爆發。接踵而來的又有英法聯軍之役,迫使咸豐逃往熱河承德。咸豐在位11年,民怨沸騰,並不任戰,「大局糜爛,不可收拾」,他往往中夜彷徨,一籌莫展,於是沉湎於聲色,縱欲自戕,臨死前兩天還傳諭「如意洲花唱照舊」。
志高才疏的咸豐帝陷於祖宗的框框之中,終未能跨過著一門檻,帶者無窮的憂慮,去了那個沒有憂慮的世界。
10、同治--載淳
載淳是咸豐與葉赫那拉氏的獨生子。生於咸豐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親政。次年卒,年19。廟號「穆宗」。
同治帝在位14年,在此期間,清朝政府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等一系列的農民起義。也辦了一些所謂的「洋務新政」。但這些與同治皇帝都沒多大關系。當時的統治者實際上是慈禧。載淳幼年是一個少不更事的頑童,親政以後,作為一個青年皇帝,確實是辜負了朝野上下對他的殷切期望。親政兩年後,死於天花。
11、光緒--載恬
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這種特殊的家庭環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後被指定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緒十三年病死,終年38歲,廟號德宗,葬於河北易縣崇陵。
光緒帝19歲親政,他富有年輕人的進取精神,願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國之君」,積極支持變法,一度成為維新派心中的「救世主」。但變法危及封建守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為主的清室貴族的阻撓。戊戌變法的失敗,使清王朝改變舊章的一線生機被扼殺。光緒帝沒有勇氣沖破封建倫理思想的束縛,「天顏戚戚,常若不悅」,心境悲愴,終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劇命運。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慈禧只好挾光緒帝倉皇逃到西安。義和團運動後,各地反清武裝起義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國廣泛傳播,清王朝瀕於覆滅的邊緣。
12、宣統--溥儀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於北京什剎海邊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勢,終年61歲。著有自轉《我的前半生》。
宣統帝即位三年,孫中山倡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條件日趨成熟,清王朝的敗亡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清庭只得以光緒帝的未亡人隆裕皇太後和末代皇帝宣統的名義頒發退位詔書。
1931年溥儀在侵華日軍策劃下被挾持至東北。1932年3月出任日本傀儡政權「滿洲國」執政。日軍戰敗後被服,經改造,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協委員。
⑺ 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宰相排行榜:古代名相有哪些
1、才高其天謀深如海--秦相李斯
功過昭著的秦王朝名相,一生都在毫不偽飾地追逐功利權勢。少年出道,研學帝王術,初投呂不韋,後宮幃進言,獻剪諸侯,滅六國,成帝王之策,得始皇信賴,馳鶩於秦都。上《諫逐客書》、倡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創「小篆」一統文字。他也曾助秦始皇焚書坑儒,附趙高沙丘謀逆,最終為小人構陷,一代權謀大師腰斬於咸陽。
2、功冠群臣聲施後世--西漢開國名相蕭何
初乃秦末一刀筆小吏,卻能乘勢而起,擁立沛公。勸劉邦避項羽鋒芒,屈尊漢中王,徐圖天下;慧眼獨具,月下追韓信,使「漢興三傑」到了劉邦一人手下。楚漢相爭,留守後方,為劉邦提供充足支援;漢朝初定,治國安邦,頒法立規,更的「蕭規曹隨」之譽。
3、奇謀善變不下三傑--漢初名相陳平
年青俊美,偏納他人之遺孀,六齣奇計,助高祖解白登之圍,王陳並相,結交周勃,終滅呂後勢力。漢初三傑,韓信受謗,被擒於雲夢澤,死於鍾室;蕭何遭讒,曾械於牢獄;張良懼禍,託言閑游。陳平卻能久居相位,且得善終,足見他官場權謀之老到,遠在三傑之上。
4、一語可破天下事--初唐房玄齡
唐開國大臣,貞觀名相,也是唐初居相位最久之人。他為人多智,有奇謀。被譽為「漢之蕭何」武門事變是主謀,助李世民得帝位,可謂一策定乾坤,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終至輝煌,兒子當了附馬,女兒作了王妃,如此功績,如此殊榮,也不枉其為大唐天下謀盡一生。
5、千古諍臣--大唐名相魏徵
以直諫揚名天下,玄武兵變,易主輔秦王,太宗時進為宰相。他有膽,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且不達目的不罷休,創了歷史上君「畏」臣的先例,樹立了歷代君臣關系的典範。唐太宗有魏徵,成就了天下盛世--貞觀之治,難怪魏徵一死,太宗大發感慨「魏徵沒,朕亡一鏡」!
6、中國歷史上最受爭議的宰相--王安石
北宋神宗時名相,他領導了一場轟烈而悲壯的熙寧變法,變法前被為「當世聖人」,變法後,司馬光大罵其欲謀朝篡位的大奸臣。後徽宗對他推崇備至,欽宗卻把他作為北宋滅亡的魁首;朱熹斥之為心懷叵測、沽名釣譽的偽君子,陸九淵贊其為「潔白之操,寒於冰霜」;而楊慎將之數落成「古今第一小人」,梁啟超稱他是「三代以下唯一的完人」;列寧贊之為「中國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改革家」。
7、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北宋名相寇準
堅主抗遼,促成「澶淵之盟」,後補被奸臣與皇後傾陷,一代直臣「寇老西」鬱郁而死。他「有官居鼎鼎,無宅起樓台」清正廉潔,為世代楷模。
8、北國卧龍--元代名相耶律楚材
人稱「神人」,元太宗時,上諫針砭時弊的十八條,保證了江山的初步穩定,後改革稅制,大力培養「治天之才」,終使「武功」盛極的蒙古統治者收到「文治」之效。
9、救時宰相--明朝宰相張居正
機巧善謀,治世有方:創考成法,整頓吏治,清丈土地,推行「一條鞭法」治黃整淮,修整邊防,功在社稷,名垂後世。主政十年,救了明王朝,而得「救時宰相」之譽。他身為帝王之師,力育天子,行非常之師德,可謂用心良苦。然其死後,被一幫小人「秋後」算帳,罷了相位,削了謚號,抄了家!舍家為國者,卻成世間罪人。
10、文膽武略官場楷模--清朝名相曾國藩
一代名相,更是個官精。曾十年七遷,連躍十級,37歲就當上了二品京官。他奉行「立言、立功、立德」,立言,他著述、家書、日記,廣為流傳;立功,挽救了大清朝;立德,事事以身作則。他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洋務運動領袖」「聖相」「近代史之父」。他的一生是極其成功的,名譽地位,別人所有的,他皆有,別人沒有的,他也有,成了毛澤東惟獨佩服的人物,成了蔣介石心中完美的老師形象。縱觀其一生,他那變化無窮的謀略智慧,他那獨特的修身之道,他那行之有效的權術哲學,他那居官不敗的當官真經,他那一眼見底的觀人秘訣,無不令人拍案叫絕!
希望採納!謝謝!
⑻ 中國古代十大有名丞相是哪些人
1 西周的周公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周公即是姬旦,武王的弟弟。不僅協助武王伐紂,而且國輔助成王,平定諸候國之亂,教化國民,以禮治國。
2 齊桓公之相管仲
春秋時傑出的政治家、著名的軍事家、軍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謀略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管仲的言論見《國語·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3 秦朝的李斯
李斯在中國歷史上是個頗有爭議的人物。但不管怎麼說,他還是個名相。李斯在秦做官曾遭排擠,但他寫下了反逐客令,為秦朝吸引外來人才奠定了理論基礎。他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方略,使秦王得一寸土即為一寸土的一統六國。他用各種手斷對六國進行分化瓦解。他提出要統一文字和度量衡......當然他也是個罪人,後人有對他作了「死有餘辜」的評論。
4 西漢的蕭何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劉邦的評功大會,十分熱鬧,諸將「拔劍擊柱」。但是劉邦還是作出了蕭何功為第一的評價,把別的將領比作狗。事實就是如此,蕭何相中了韓信人為將,使以後漢軍很少敗過。漢建後,蕭何治賦後方支持前方作戰。楚滅後,蕭即為了丞相,與民休養,出謀平定諸將的叛亂。
5 東漢末年的曹操
當然了也有人把他作為一個皇帝即魏武。事實上他並未稱帝,故作為一名大臣來看。有人說曹操是個奸臣,但從今天的眼光來看,「治國之能臣,亂世這奸雄」這句話的評論還是公允的。一個建安時代,沒有曹操是很難想像的。
附:諸葛亮的才能,更多是被《三國演義》吹棒而成。而其真正的能力,從蜀國的國力應可看一二。別說相比曹操,就算郭嘉,魯肅恐怕也難以超過。《三國志》有雲:「魯肅者,不遜於諸葛亮也」。可見諸葛亮與魯肅是同一水平左右。
6 唐朝的房玄齡
提到唐朝,很多人會想起魏徵,其實魏徵沒有當過相,他是個諫官,當然是個名臣,但不是個名相了。我們也許聽說過「房謀杜斷」吧,這里的房和杜就是房玄齡、杜如晦。他們都是宰相。唐朝的很律令都是他們在位時制定的,中國的封建制度的完善,並走向鼎盛。他們是出了不少力的。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7 宋朝的王安石
宋朝是個既有內憂又有外患的朝代,在北宋的中期王安石力圖變法,但阻力很大,他失敗了。但不能否認他的確是一個有見識名相。
8 元朝的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公元119——244年)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因住在玉泉山一帶,所以又稱玉泉居士,契丹人。耶律楚材是我國著名的政治家,他博覽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醫卜及釋道之學,並善詩文。燕京被蒙兵破後,他應召會見成吉思汗,並作為顧問留在朝中。元太宗窩闊台當政後,他任中書令(宰相),協助蒙古人管理元朝作出了的貢獻。也為蒙元的漢化,文明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9 明朝的劉基
明朝卓越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傑出的文學家、哲學家。生於元末,自幼聰敏,長大後博覽群書,因而才幹、學識大大長進。他胸懷救時濟世之志,於23歲考中進士,投身仕途。後棄官歸家。受朱元璋應邀而復出。劉基在統一中國創建明王朝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0 明朝的張居正
張居正也是個很有爭議的人。對他貶也很多,甚至褒大於貶。可想而知在明朝那個走向末落的王朝,當官的確很難,當好官更是很難。張居正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當官的。他給明朝後期的政治的確帶來了活力,他提出了一條鞕法,也是中國賦治一大大的進步。使得戚繼光這樣的人才,才有發揮之地!!
⑼ 歷史上的賢臣名相
http://hi..com/%BA%C3%BC%D2%BB%EF%D2%D4%BA%F3/blog/item/3dc678172bcfaa044a90a7ea.html
這里有最詳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