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代「高考」是啥樣
。中國古代也有類似這樣的「高考」,即古代的科舉考試。這是隋唐以後,古代中國考生眼裡最重要、也最受重視的一種考試。當然,古代的科舉考試與今天的高考並不能相提並論,科舉是選拔官員的考試,而非現在的「中升大」考試。
古代「高考」有什麼講究?
預考未通過叫「落海」
古代科舉考試的規矩很多,而且相當復雜,完整程序有鄉試、會試、廷試,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級考試。大家熟知的,是考試地點設在各省的鄉試。鄉試也稱鄉闈,通過鄉試即為「中舉」,成為舉人。
鄉試為全國性考試,也是科舉的第一級考試,全省考生統一集中到省里考試,因此從形式來說,鄉試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國的「全國普通高校統一考試」,本文所說的主要是鄉試。
要想參加這個古代「高考」,比現代難度大多了。
就明清規定而言,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參加鄉試的,首選得通過小試,即俗稱的童子試,成為秀才後才有可能。秀才還要通過歲試、科試,才有資格參加鄉試,科試在鄉試之前舉行,可以看成是鄉試的預考。通過科試的秀才被允許參加古代的「高考」鄉試。如果科試沒有通過,則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補考的機會,稱為「考遺才」。
通過鄉試,成為舉人,便可以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了。因為會試的考場設在京城,故有「進京趕考」一說。通過會試的考生,稱為「貢士」,獲得參加最後、也是最高級考試廷試的資格。
廷試考場設在皇宮的奉天殿或文華殿內,故又稱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通過殿試的考生就是令人羨慕的「進士」了,成為一名天子門生。其中的第一名,就是「狀元」,如今稱高考第一名為狀元,便源於此。
古代開考定在哪幾天?
每場考試時間長達三晝夜
作為一種全國考試,早期鄉試並不像現代高考這樣每年都舉行,在哪一年舉行也不固定,北宋趙曙(英宗)當皇帝時才規定三年一次,並成為慣例。自明代起,鄉試一般在子、卯、午、寅年舉行,雅稱為「大比」,所以舉行鄉試的這一年,有「大比之年」一說,
鄉試要考三場,雖然場次沒有高考多,可不像現代的120至150分鍾一場,每場時間長達三晝夜,整個考試時間加起來,是9天7夜。
現代高考的開考日期是固定的,筆者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參加的高考,放在每年7月的7日、8日、9日三天。這個時候正是大暑天,氣溫太高,影響考生正常發揮和錄取工作,後來才提前一個月,為每年的6月。
鄉試在南宋趙構(高宗)當皇帝以前,全國並沒有統一時間,多安排在當年秋季,南方少數省份則安排在六七月份舉行。時間不統一,給考生異地冒名頂替、再考提供了可乘之機。為了封堵漏洞,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趙構詔定了全國統一考試時間:陰歷八月初一統一鎖院,禁止隨意出入考場;陰歷八月十五統一開考。從此,科舉考試有了全國統一考試時間,這也是現代高考時間「全國統一」的源頭。
元代規定更詳細,但頭場日期比南宋提前3天:一、二、三場的開考日期分別是陰歷八月的十二、二十二、二十六。明清兩代頭場開考時間又比元代提前3天,一、二、三場的開考日期分別是陰歷八月初九、十二、十五。因為鄉試固定在秋季舉行,故又稱「秋闈」,預考多安排在當年的二、三月份。
古代考場什麼樣?
半夜進場「臭號」不受歡迎
看考場,是現代考生開考前一天必做的一件事。在古代,考生考前也要看考場,而且更重視。與現代不同的是,古代考生看了考場後,便不能再出來,一直要到全場考試結束,飯食由官府安排的「號軍」統一負責。
鄉試在考試前一天的子時(相當於23-24時)考生即可進場,隨身允許帶一隻裝有考試必備用品的考籃。此時正值半夜時分,進場考生可以領到3支蠟燭。因為得半夜進場,考生在當天下午大多不敢外出放鬆,而是老老實實地待在房間休息「補覺」,以保證夜裡有精氣神。
鄉試的考場設在各省貢院內。貢院看上去就像一個超級大院子,裡面又分割出許多有序排列的小院子,小院子里每排再隔出進深4尺、寬3尺的考室,稱為「號舍」,每舍一名考生。設在南京的江南貢院被稱為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創建於南宋時期的這座考場號舍多達20644間,也就是說,可接納20644名考生同時考試。
每排號舍有門,門額上懸掛粉牌,上書字型大小。字型大小用字來源於《千字文》中的字,但「天」、「玄」、「帝」、「皇」這類聖人名諱不用,數目字及「荒」、「吊」這類凶煞字也不用。
號舍既是考試答題的地方,也是考生夜裡住宿的地方。每舍有長4尺的兩塊木板,號舍兩邊牆體有磚托槽,上下兩道。白天考試時,兩塊木板分置上下托槽上,搭出一副簡易桌、凳;晚上則將上層的板拆下,與下層平拼成一張簡易床鋪。由於空間太小,考生晚上須屈膝而卧,民間戲稱之為「鴿籠子」。
考試期間,考生就在這樣的鴿籠中度過,吃喝拉撒俱在其間。考場談不上有衛生條件,在號舍巷道最後面,放置一隻糞桶,供考生大小便。高溫之下,臊臭難聞,蚊蠅亂飛,不要說考試,就是臭味也夠考生受的。
靠近糞桶的號舍叫「臭號」,靠近做飯地方的號舍叫「火號」,均不受考生歡迎。當年在江南貢院鄉試中,有一位成績超群的考生,因為坐在「臭號」里考試被氣味熏得發揮失常,不僅未能考中,回家後還大病了一場。
所以,考生都希望選到靠中間的號舍,生怕選在糞桶附近。因此看考場時要「搶號」,搶到一個好的號舍,考試心情也舒暢。考場龍門一開,早准備好的考生便會快速往裡面跑,將佔位置用的空考籃放在號舍的桌上,此號舍就屬於自己的考間了。
古代考場怎麼監考?
最牛槍手一場給八考生替考
號舍並沒有門,號舍與號舍之間有磚牆相隔。沒有門,是不是考生之間互相作弊很方便?非也。每一名考生都有一名「號軍」監考,如有離開座位、串換答卷、私遞紙條、出聲通氣等涉嫌作弊的情節,一經發現,「號軍」可立即將其扣考,嚴重者可立即抓起來,戴上木枷示眾。
在考試期間,整個考場頓成禁區,考場四周設有高高的圍牆,牆頭上布滿帶刺的荊棘,貢院又被稱為「棘闈」,即因此而來。圍牆四角還建有4座兩丈多高的崗樓,並調來士兵看考場。考試期間,考場內外都布滿了兵丁,戒備森嚴。加上考官巡察,考生作弊並不容易。
古代對科場作弊的處罰尤其令人畏懼。考生作弊不僅會被取消和禁止再考資格,而且可能面臨牢獄之災,明代風流才子唐寅就因作弊而終身與仕途無緣。有的甚至被處死,如清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發生的丁酉科順天鄉試舞弊案,有7名涉案者被處死,不止受賄考官被誅,獲益考生也被砍了頭。
雖然管理很嚴,但古代考場上作弊現象仍屢禁不止,作弊手段多多。據《明史·選舉志二》記載,明代科舉時
「賄買鑽營,懷挾倩代,割卷傳遞,頂名冒籍,弊端百出,不可究究,而關節為甚。」
「槍替」是最常見的作弊手法之一。所謂槍替,就是找人代考,代考者便是槍手。古代有名的槍手很多,如晚唐詩人溫庭筠、北宋文學家歐陽修都曾當過槍手。溫庭筠才思敏捷,有「溫八叉」、「溫八吟」等美譽,意思是兩手叉八下,八韻詩賦就吟出來了。他自己平生雖然未曾中舉過,但樂當槍手,幫不少考生圓了夢想。據唐末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所記,有一次溫庭筠在一場考試中給八名考生當槍手,堪稱最牛槍手。結果,溫庭筠事發後被貶,考官也跟著倒了霉。
古代考官怎麼閱卷?
落榜考生可以查「落卷」
考試結束後,便是重要的閱卷工作,但古代送給閱卷人員的並不是考生的原卷。科舉考試有一套嚴格的防止作弊規定,其中之一是將考生的答卷重新謄錄一份,以防考生在試卷上留記號,或是閱卷人員認出自己熟悉考生的卷子。
謄錄員不是字寫得好就能擔任,為了防止謄錄員作弊,一般情況下不用本省學官的人員擔任謄錄員,而是從各府、州、縣的書吏中間抽調。各張卷子謄錄所用紙張數、墨水顏色均要一致,統一使用硃砂紅筆謄錄,現在大家看到有的狀元卷子是紅筆作答,就是這么回事。
清代規定的閱卷時間大概是10天。這時間是很緊張的,因為謄錄後還要進行對讀,即校對,最後才能送給閱卷人員評閱。大部分閱卷時間都耗在前面這些環節上了,實際閱卷時間很少,也不過三四天而已。在沒有現代電腦閱卷手段的古代,閱卷人員根本沒有時間細看考卷。
為了加快閱卷速度,按時完成閱卷工作,閱卷人主要看考生的頭場卷子,頭場卷子也只能看個大概。一般情況下,如果頭場卷考得好,閱卷時給了高分(好評),基本上便考中了;如果頭場考砸了,即便後兩場發揮再好,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戲,所以考生都特別看重頭場考試。
雖然閱卷的主觀因素對考生成績影響很大,但比現代高考更人性化的地方也有:落榜考生可以查卷。未考中的試卷稱為「落卷」,在考試成績張榜公布後10天內,落榜考生可以查看自己的試卷。落卷上會有考官的簡單批語,落榜考生一看就明白為何未被錄取。
2. 古代高考考場叫什麼
好像是叫「貢院」吧
3. 我國古代「高考」是什麼樣的
古代沒有高考,古代的高考就是科舉,科舉制是隋朝發明的,唐朝更完備。在科舉制之前,都是推舉做官,叫「舉孝廉「。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
明朝: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
清朝: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滅亡
4. 高考在古時叫什麼
科舉
科舉制是中國歷史上通過科目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制度,是中國人才選拔史上的一個創舉,與造紙術、印刷術、火葯、指南針等四大發明一樣,具有世界意義。它從公元7世紀的隋代誕生到20世紀初的清朝末年廢止,中間經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前後延續了一千多年。
科舉制的最大特點就是徹底否定了以門第和出身作為選拔標準的特權制度,為封建國家選官用人搭建了一個相對公開、公平、公正的平台,為社會精英的流動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使成百上千的中小地主階級、甚至平民階層的子弟有機會進入治國行列,這就為國家的發展增添了活力。
(4)古代高考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科舉制度對社會流動起過促進作用。科舉制度具有相當的開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競爭性,造成封建社會的人才流動」。有一些平民通過科舉考試可以上升為統治者;另一些官宦子弟卻因科舉失利而淪為平民。科舉制度推動了不同等級成員之間的流動,為歷代統治者甄拔了一批又一批的臣僚百官,對中國封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5. 中國古代高考 你知道是什麼樣的嗎
學習歷史不是為了高考。 「學史使人明智」,學習歷史可以吸收及總結前人的經驗,在前人的基礎上看得更高、想得更遠、行得更久,這才是學史最大的作用,這樣才可以避免再犯前人的錯誤,「前車之鑒,後事之師」就是這個意思。歷史還是文明傳承的寫照,只有完整的歷史,文明的傳承才會完整,因為文明的發展也是一種歷史,承上啟下。歷史的傳承還可以讓人不致於忘本,有祖宗觀念才會有國家和民族情結,才會有民族認同感和使命感及凝聚力,才會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來歷有清晰的認識和深切的認同,悲同悲,喜同喜。可以說歷史文獻是國家和民族最寶貴的資料和財富,可以指導前進的目標和方向,也能讓人不斷進步,思慮不斷健全,人也會更加聰明,可以說人都應該或多或少的學習歷史。
6. 中國古代的「高考」是啥樣
中國古代也有類似這樣的「高考」,即古代的科舉考試。這是隋唐以後,古代中國考生眼裡最重要、也最受重視的一種考試。當然,古代的科舉考試與今天的高考並不能相提並論,科舉是選拔官員的考試,而非現在的「中升大」考試。
古代「高考」有什麼講究?
預考未通過叫「落海」
古代科舉考試的規矩很多,而且相當復雜,完整程序有鄉試、會試、廷試,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級考試。大家熟知的,是考試地點設在各省的鄉試。鄉試也稱鄉闈,通過鄉試即為「中舉」,成為舉人。
鄉試為全國性考試,也是科舉的第一級考試,全省考生統一集中到省里考試,因此從形式來說,鄉試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國的「全國普通高校統一考試」,本文所說的主要是鄉試。
要想參加這個古代「高考」,比現代難度大多了。就明清規定而言,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參加鄉試的,首選得通過小試,即俗稱的童子試,成為秀才後才有可能。秀才還要通過歲試、科試,才有資格參加鄉試,科試在鄉試之前舉行,可以看成是鄉試的預考。通過科試的秀才被允許參加古代的「高考」鄉試。如果科試沒有通過,則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補考的機會,稱為「考遺才」。
通過鄉試,成為舉人,便可以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了。因為會試的考場設在京城,故有「進京趕考」一說。通過會試的考生,稱為「貢士」,獲得參加最後、也是最高級考試——廷試的資格。
廷試考場設在皇宮的奉天殿或文華殿內,故又稱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通過殿試的考生就是令人羨慕的「進士」了,成為一名天子門生。其中的第一名,就是「狀元」,如今稱高考第一名為狀元,便源於此。
古代開考定在哪幾天?
每場考試時間長達三晝夜
作為一種全國考試,早期鄉試並不像現代高考這樣每年都舉行,在哪一年舉行也不固定,北宋趙曙(英宗)當皇帝時才規定三年一次,並成為慣例。自明代起,鄉試一般在子、卯、午、寅年舉行,雅稱為「大比」,所以舉行鄉試的這一年,有「大比之年」一說,
鄉試要考三場,雖然場次沒有高考多,可不像現代的120至150分鍾一場,每場時間長達三晝夜,整個考試時間加起來,是9天7夜。
現代高考的開考日期是固定的,筆者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參加的高考,放在每年7月的7日、8日、9日三天。這個時候正是大暑天,氣溫太高,影響考生正常發揮和錄取工作,後來才提前一個月,為每年的6月。
鄉試在南宋趙構(高宗)當皇帝以前,全國並沒有統一時間,多安排在當年秋季,南方少數省份則安排在六七月份舉行。時間不統一,給考生異地冒名頂替、再考提供了可乘之機。為了封堵漏洞,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趙構詔定了全國統一考試時間:陰歷八月初一統一鎖院,禁止隨意出入考場;陰歷八月十五統一開考。從此,科舉考試有了全國統一考試時間,這也是現代高考時間「全國統一」的源頭。
元代規定更詳細,但頭場日期比南宋提前3天:一、二、三場的開考日期分別是陰歷八月的十二、二十二、二十六。明清兩代頭場開考時間又比元代提前3天,一、二、三場的開考日期分別是陰歷八月初九、十二、十五。因為鄉試固定在秋季舉行,故又稱「秋闈」,預考多安排在當年的二、三月份。
古代考場什麼樣?
半夜進場「臭號」不受歡迎
看考場,是現代考生開考前一天必做的一件事。在古代,考生考前也要看考場,而且更重視。與現代不同的是,古代考生看了考場後,便不能再出來,一直要到全場考試結束,飯食由官府安排的「號軍」統一負責。
鄉試在考試前一天的子時(相當於23-24時)考生即可進場,隨身允許帶一隻裝有考試必備用品的考籃。此時正值半夜時分,進場考生可以領到3支蠟燭。因為得半夜進場,考生在當天下午大多不敢外出放鬆,而是老老實實地待在房間休息「補覺」,以保證夜裡有精氣神。
鄉試的考場設在各省貢院內。貢院看上去就像一個超級大院子,裡面又分割出許多有序排列的小院子,小院子里每排再隔出進深4尺、寬3尺的考室,稱為「號舍」,每舍一名考生。設在南京的江南貢院被稱為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創建於南宋時期的這座考場號舍多達20644間,也就是說,可接納20644名考生同時考試。
每排號舍有門,門額上懸掛粉牌,上書字型大小。字型大小用字來源於《千字文》中的字,但「天」、「玄」、「帝」、「皇」這類聖人名諱不用,數目字及「荒」、「吊」這類凶煞字也不用。
號舍既是考試答題的地方,也是考生夜裡住宿的地方。每舍有長4尺的兩塊木板,號舍兩邊牆體有磚托槽,上下兩道。白天考試時,兩塊木板分置上下托槽上,搭出一副簡易桌、凳;晚上則將上層的板拆下,與下層平拼成一張簡易床鋪。由於空間太小,考生晚上須屈膝而卧,民間戲稱之為「鴿籠子」。
考試期間,考生就在這樣的鴿籠中度過,吃喝拉撒俱在其間。考場談不上有衛生條件,在號舍巷道最後面,放置一隻糞桶,供考生大小便。高溫之下,臊臭難聞,蚊蠅亂飛,不要說考試,就是臭味也夠考生受的。
靠近糞桶的號舍叫「臭號」,靠近做飯地方的號舍叫「火號」,均不受考生歡迎。當年在江南貢院鄉試中,有一位成績超群的考生,因為坐在「臭號」里考試被氣味熏得發揮失常,不僅未能考中,回家後還大病了一場。
所以,考生都希望選到靠中間的號舍,生怕選在糞桶附近。因此看考場時要「搶號」,搶到一個好的號舍,考試心情也舒暢。考場龍門一開,早准備好的考生便會快速往裡面跑,將佔位置用的空考籃放在號舍的桌上,此號舍就屬於自己的考間了。
古代考場怎麼監考?
最牛槍手一場給八考生替考
號舍並沒有門,號舍與號舍之間有磚牆相隔。沒有門,是不是考生之間互相作弊很方便?非也。每一名考生都有一名「號軍」監考,如有離開座位、串換答卷、私遞紙條、出聲通氣等涉嫌作弊的情節,一經發現,「號軍」可立即將其扣考,嚴重者可立即抓起來,戴上木枷示眾。
在考試期間,整個考場頓成禁區,考場四周設有高高的圍牆,牆頭上布滿帶刺的荊棘,貢院又被稱為「棘闈」,即因此而來。圍牆四角還建有4座兩丈多高的崗樓,並調來士兵看考場。考試期間,考場內外都布滿了兵丁,戒備森嚴。加上考官巡察,考生作弊並不容易。
古代對科場作弊的處罰尤其令人畏懼。考生作弊不僅會被取消和禁止再考資格,而且可能面臨牢獄之災,明代風流才子唐寅就因作弊而終身與仕途無緣。有的甚至被處死,如清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發生的丁酉科順天鄉試舞弊案,有7名涉案者被處死,不止受賄考官被誅,獲益考生也被砍了頭。
雖然管理很嚴,但古代考場上作弊現象仍屢禁不止,作弊手段多多。據《明史·選舉志二》記載,明代科舉時 「賄買鑽營,懷挾倩代,割卷傳遞,頂名冒籍,弊端百出,不可究究,而關節為甚。」
「槍替」是最常見的作弊手法之一。所謂槍替,就是找人代考,代考者便是槍手。古代有名的槍手很多,如晚唐詩人溫庭筠、北宋文學家歐陽修都曾當過槍手。溫庭筠才思敏捷,有「溫八叉」、「溫八吟」等美譽,意思是兩手叉八下,八韻詩賦就吟出來了。他自己平生雖然未曾中舉過,但樂當槍手,幫不少考生圓了夢想。據唐末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所記,有一次溫庭筠在一場考試中給八名考生當槍手,堪稱最牛槍手。結果,溫庭筠事發後被貶,考官也跟著倒了霉。
古代考官怎麼閱卷?
落榜考生可以查「落卷」
考試結束後,便是重要的閱卷工作,但古代送給閱卷人員的並不是考生的原卷。科舉考試有一套嚴格的防止作弊規定,其中之一是將考生的答卷重新謄錄一份,以防考生在試卷上留記號,或是閱卷人員認出自己熟悉考生的卷子。
謄錄員不是字寫得好就能擔任,為了防止謄錄員作弊,一般情況下不用本省學官的人員擔任謄錄員,而是從各府、州、縣的書吏中間抽調。各張卷子謄錄所用紙張數、墨水顏色均要一致,統一使用硃砂紅筆謄錄,現在大家看到有的狀元卷子是紅筆作答,就是這么回事。
清代規定的閱卷時間大概是10天。這時間是很緊張的,因為謄錄後還要進行對讀,即校對,最後才能送給閱卷人員評閱。大部分閱卷時間都耗在前面這些環節上了,實際閱卷時間很少,也不過三四天而已。在沒有現代電腦閱卷手段的古代,閱卷人員根本沒有時間細看考卷。
為了加快閱卷速度,按時完成閱卷工作,閱卷人主要看考生的頭場卷子,頭場卷子也只能看個大概。一般情況下,如果頭場卷考得好,閱卷時給了高分(好評),基本上便考中了;如果頭場考砸了,即便後兩場發揮再好,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戲,所以考生都特別看重頭場考試。
雖然閱卷的主觀因素對考生成績影響很大,但比現代高考更人性化的地方也有:落榜考生可以查卷。未考中的試卷稱為「落卷」,在考試成績張榜公布後10天內,落榜考生可以查看自己的試卷。落卷上會有考官的簡單批語,落榜考生一看就明白為何未被錄取~
7. 有哪些詞語稱呼古代高考錄取
1、狀元: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2、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里「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是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雲爾。」「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3、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讀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貢士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據統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至少是98749人。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4、會元:舉人參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餘考中的稱貢士。
5、解元: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其餘考中的稱舉人。
6、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會、殿三試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據統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歐陽修《賣油翁》中提到的「陳康肅公堯咨」,陳堯咨與其兄陳堯叟都曾考中狀元,而陳堯叟則是連中三元。
7、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8、貢士:參加會議而被錄取的稱貢士。9、舉人:參加鄉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儒林外史》第三回寫范進中舉後,張鄉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興得發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後便可陞官發財。
10、生員: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秀才觀之」。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為茂才,《阿Q正傳》中稱趙少爺「茂才公」,表示諷刺。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破題」規定兩句,說破題目意義:「承題」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加以說明;「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入手」引入文章主體;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為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相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八股文的內容,不許超出《四書》、《五經》范圍,要模擬聖賢的口氣,傳達聖賢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發揮。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縛思想、摧殘人才的作用。
8. 古代高考金榜題名叫什麼
第一名 狀元
第二名 榜眼
第三名 探花
其他的進入名次的是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