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鎏金幣有哪幾種貨幣
中國的古代貨幣制度,與其它國家不同,不存在什麼本位制度,也沒有主幣副幣之分,往往金、銀、銅、谷、帛以及後來的紙幣都同時不同程度地行使貨幣的職能,只不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各有所側重而已。古代貨幣以銅錢,白銀和黃金為主
B. 古代的錢幣有什麼
(1)先秦:商朝人善於經商,以貝為幣;戰國時期,各國出現了鐵錢,秦國使用圓形方孔錢,稱半兩錢(齊國使用刀形幣,趙國使用鏟形幣,楚國使用蟻鼻形幣)。
(2)秦漢:規定圓形方孔錢作為通行全國的貨幣。漢代以黃金和銅錢為主幣。漢代的銅錢重量幾經變化,至武帝鑄五銖錢才穩定下來。
(3)三國:那時貨幣減少,布帛、穀物成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廢止銅錢,使用實物交易,以後行廢不定。
(4)隋唐:仍鑄五銖錢,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舊幣,有利於貿易的發展。唐初改革幣制,唐高祖下令「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新鑄的「開元通寶」,成為唐朝通用的貨幣,後來發行量很大。以後歷代的貨幣都以它為範式。設櫃坊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比歐洲地中海的金融機構要早六七百年。
(5)宋元:北宋時在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由金屬貨幣發展到紙幣,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紙幣的推廣,減輕了商人攜帶金屬貨幣的負擔,有利於商品交換,反映了商業的高度發展。
(6)明清:明初,主幣是紙鈔,輔幣是銅錢,禁止民間使用金銀交易。到明中後期,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主要貨幣。
C. 中國古代的錢幣各有什麼名字
一、先秦:貝幣、楚國地區的蟻鼻錢、黃河流域的布幣、齊燕地區的刀幣和三晉兩周地區的環錢等等。
中國最早的貨幣是海貝。海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在夏代紀年范圍內的二里頭文化遺址和商周墓葬中,屢有發現。在商代晚期和西周,還出現無文字的銅仿貝。至東周發展成為有銘文的銅貝蟻鼻錢,形成正式金屬鑄幣,主要流通於南方楚國地區。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貝幣則完全退出了歷史舞台,各地區因社會條件和文化差異而形成了不同的貨幣。主要有:楚國地區的蟻鼻錢、黃河流域的布幣、齊燕地區的刀幣和三晉兩周地區的環錢。
二、秦代:秦半兩。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確定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廢止了戰國後期六國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
三、漢代:五銖錢。
漢武帝於元鼎四年 (前113年) 下令禁止郡國鑄錢,把各地私鑄的錢幣運到京師銷毀,將鑄幣大權收歸中央。
中央政府成立專門的鑄幣機構,即由水衡都尉的屬官 (鍾官、辨銅、技巧三官) 負責鑄錢。鍾官負責鑄造,辨銅負責審查銅的質量成色,技巧負責刻范。面文「五銖」二字的錢最初鑄於漢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稱為五銖錢。
四、唐代:開元通寶。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廢五銖錢,開始鑄造開元通寶,幣面上下右左有「開元通寶」四字。「開元」意為開辟新紀元,「通寶」意為通行寶貨。有人按順時針方向回環來讀作「開通元寶」,成為後世銅幣以「通寶」或 「元寶」命名的由來。
五、北宋:紙幣交子。
北宋初年,四川用鐵錢,體重值小,1000個大錢重25斤,買1匹絹需90斤到上百斤的鐵錢。流通不便。於是,商人發行一種紙幣,名為交子,代替鐵錢流通。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發行。北宋初年,成都出現了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
五、明代:白銀和大明寶鈔。
白銀在明代成為了法定的流通貨幣,大額交易多用銀,小交易用鈔或錢。
由於明朝初朱元璋推行紙幣政策,發行「大明寶鈔」與銅錢並用。但大明寶鈔不定發行限額,也沒准備金,很快就導致通貨膨脹,故明中葉嘉靖年後,寶鈔已不能通行,民間主要用白銀和銅錢。
(3)古代金幣名字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錢幣的特點
中國古代錢幣具有很強的文化屬性。錢幣貫穿於中國古代的悠久歷史長河,並體現出文化在發展中所具有的連續性、階段性及承繼性,並全方位地承載和涵蓋了中華文明歷史進程中的文化信息。
形制上,承繼了禮器玉琮的觀念,表現為圓形方孔。其中蘊含了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是古代陰陽八卦學說的具體體現。這種「外圓內方」、「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對中國古人的處事原則、行為規范,乃至中國古代的建築結構、風水習俗等都有深遠的影響。
單位上,早期鑄有面值,屬稱量貨幣,以釿、寽、銖、兩等為單位,如秦半兩、漢五銖。唐代鑄開元通寶錢,規定每十枚開元錢重一兩,每一枚開元錢稱為一錢,則十錢為一兩,這就是重量單位「錢」的由來。
圖飾上,不用人物或動物圖案而專為文字。錢幣上的文字,秦以前是所謂大篆,秦以後是小篆,莽泉使用的是垂針篆,劉宋孝建錢是薤葉書,北周布泉則是玉筋篆,這些都是小篆的變體。六朝以後多用隸楷,蜀漢直百五銖的直百兩字是隸書,這是中國錢幣上最早出現的隸書。
技術上,先秦使用范鑄,早期為泥范,基本是一錢一范。後來使用陶范、石范及金屬范,六朝時期開始採用疊鑄技術。到唐朝時發展為翻砂澆鑄。從漢代五銖錢開始,加鑄外郭,此項技術的採用,便於保護錢文,減少磨損,明顯較同時期歐洲的鑄錢技術先進。
無論是從形制、單位、圖飾、還是鑄造或印刷技術上,乃至對外文化交流上,錢幣都集中和典型地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內涵和特點,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和歷史進程的實物見證。
D. 有哪些字代表古代錢幣的名稱
* 爰金
也叫「金爰」、「印子金」或「餅金」。中國古代金幣名。
流通於戰國時期的楚國。方形。上面鑄有文字,如「陳爰」、「專爰」等。
* 普爾
為維吾爾語,意即為「錢」。
清乾隆年間在新疆始鑄方孔錢,因為質地為紅銅,所以又稱新疆紅錢。
* 金錯刀
一刀平五千,通稱「金錯刀」。
王莽居攝二年(公元7年)為復古改制所鑄之刀錢。
* 六泉
是王莽第三次改制時的產物。與十布並行。
共有六種: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壯泉四十、大泉五十。其中小泉直一和大泉五十在此次改制前就發行過。
* 十布
王莽時十種布幣的總稱。
鑄於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即小布、玄布、幼布、厚(或序布)、差布、中布、壯布、弟布、次布、大布,合稱布貨十品。
E. 中國最古老的古代金幣是哪一枚
目前發現的(也是記載中)最古老的金幣是20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楚國使用的金幣。其形狀為大多呈方形的金鈑,少數呈圓形,上面用銅印印為若干個小方塊,其上有銘文。金鈑上的銘文有郢爰、陳爰、專爰、穎、覃金、隔爰及盧金等等。
使用時,根據需要將金版或金餅切割成零星小塊,然後通過特定的等臂天平,稱量使用。
F. 古代金幣含量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中國錢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傳統,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古錢、紙幣、銅元、金銀幣等絢麗多彩的錢幣門類。
中國商代就已經掌握了黃金冶鑄技術。最早的金幣鑄於何年,目前尚無定論。但中國古代早有金幣,如《竹書紀年》所載湯鑄金幣;《管子》載湯以庄山之金,禹以歷山之金鑄幣。先秦史籍及青銅器銘文中,"金"有些是指銅,也有明確記載是黃金的,如《管子》說:"黃金刀幣,民之通貨也。 "西周初期,"太公為周立九府圜法,黃金方寸而重一斤。 "雖然考古發掘迄今未見西周黃金貨幣,但史籍中有關使用黃金貨幣的記載,至少能夠證明黃金的貨幣職能已在當時發揮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的貨幣形態,由實物貨幣、金屬稱量貨幣進入到金屬鑄幣階段。青銅鑄幣始終是多元化貨幣中的主流。周、晉鑄行鏟幣,齊、燕鑄行刀幣,秦國鑄行圜錢,而吳、越、宋等國直至滅亡時仍在使用實物貨幣和稱量貨幣。由於楚國境內盛產黃金,使楚國成為春秋戰國時期唯一盛行黃金鑄幣的國家,現存最早的金幣就是楚國的"郢爰"。
"郢" 乃是先秦時期楚國國都,"爰"則是重量單位或楚國金幣的專有名稱。其鑄造於公元前241-223 年之間,目前所見均系考古出土文物。此幣呈板形,幣面鑄有供分割成小塊的印痕,使用時鑿下小塊支付,每小塊重約15克左右。其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99%,也有少數含量僅80%。
"郢爰"的出土范圍較大。據統計,1950年以來,在安徽、河南、江蘇、湖北、山東、漸江、陝西等地,發現"郢爰"金幣700多塊,總重量4萬多克,其中95%以上出土於原來的楚國疆域之內。1982年江蘇盱眙南窖庄出土的窖藏金版中,有一塊"郢爰"呈長方形,重610 克,正面鈐印54個,加上6個半印,鈐印總數有60個,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郢爰"金版。 從安徽壽縣等地出土實物上保留的刻劃數字連文看,有百位數、千位數、直至萬位數,應是金幣鑄造時的數字編號,加上秦漢以來,歷代熔毀、改鑄以及至今尚埋藏地下未被發現等因素,楚國金幣鑄造和流通的總量應該是相當大的。
G. 二十個金幣求取名字……
男:彭奕軒l 女:彭奕婷
男:彭宇辰l 女:彭藝欣
男:彭詩煜l 女:彭詩如
男:彭友剛l 女:彭友顏
男:彭一辰l 女:彭一琪
男:彭月影l 女:彭月凌
男:彭穎強l 女:彭穎涵
男:彭詩園l 女:彭詩月
女:彭婉辭、彭初若、彭若嫻。
男:彭昱璽、彭鈺哲、彭蕭傑。
我回答晚了吧,?但謝謝都是我想出來的!挺有詩意的哦!
希望樓住採納!!!
H. 中國古代最早的錢叫什麼名字
交子,是北宋於仁宗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發行的貨幣。初始發明人為成都知府張詠。被認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
I. 我想知道古代金幣的含金量大概是多少
一般在80左右,如果太高可能是假的,90以上幾乎很少,當時科技沒有那麼發達提純不會太高,80的純度在古代就叫足金
J. 古代一枚金幣值多少文錢
在宋朝一枚金幣等於10枚銀幣。而一枚銀幣等於一貫銅錢,一貫銅錢等於100省文大約是77足文。而一貫銅錢相當於現在450塊左右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