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什麼好聽的古代羅馬名字 兩個字的 像凱撒一樣的比較霸氣的
漢尼拔 屋大維 龐貝 這些名字都不錯呀
2. 古羅馬人是怎麼取名字的
羅,古羅馬的人像取名字,你必須得通過古羅馬的那種信教的那種方式才能去起名,他們的起名的方式是很特別的。
3. 古代羅馬現在的國家名字是什麼
義大利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Italiana),簡稱「義大利」(義大利語:Italia),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02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4. 古羅馬名字的由來
是由建城者「羅慕路斯」的名字而來的。
羅馬人一直認為羅馬是被母狼撫養大的羅慕路斯和勒莫建立的,他倆的外祖父本來是亞爾巴龍伽的國王,亞爾巴龍伽位於台伯河一帶,老國王有一個弟弟叫做阿慕留斯,生性殘忍,而且野心極大,他趕走了哥哥,殺死了自己的侄子,並強逼自己的侄女擔任祭司,(按當時規定,祭司是不可以結婚的)。可是阿慕留斯的侄女卻產下了孿生兄弟,阿慕留斯下令把這兩個嬰兒扔到台伯河裡,誰知道反被母狼所救並且撫養,最後兩個兒童被一個牧羊人所救,並取名羅慕路斯和勒莫,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兄弟倆遇見了自己的外祖父,從此知道了自己 真實的身份,他們奮起抵抗最後殺死了阿慕留斯,把政權交給了自己的外祖父。
故事並沒有結束。兄弟倆想去建立自己的新城,就在當年母狼當年救他們的河岸旁——帕拉丁山岡。但是決定誰是新城的命名人呢?兄弟倆決定用飛來的鳥來卜問神的旨意,兄弟倆各坐一旁,勒莫先看到六隻飛翔的鷂子,然後一陣電閃雷鳴,從羅慕路斯身邊飛過十二隻鷂子。勒莫說神鳥先向他顯現,所以他贏了。但是羅慕路斯卻說他是王者,因為從他身邊飛過的神鳥最多,一下子矛盾越來越激烈,勒莫跳過了羅慕路斯挖掘的壕溝,並且嘲笑羅慕路斯,羅慕路斯一怒之下殺死了自己的兄弟,成了新城的統治者,並且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新城,這就是羅馬名字的由來。
5. 請問:古羅馬名字
在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時代,羅馬男性公民名字的命名通常採用三名法(拉丁語:tria nomina),即組成名字的三個部分依次為個人名(拉丁語:praenomen)、氏族名(拉丁語:nomen)和家族名(拉丁語:cognomen),在三名之外還可能有附加名(綽號,拉丁語:agnomen)。羅馬女性公民一般沒有個人名和附加名. 個人名第一名或個人名是由父母選擇的,通常是以男性家長本人的名字命名。由於可選擇的范圍僅限於諸如蓋烏斯(拉丁語:Gaius),格奈烏斯(拉丁語:Gnaeus),馬爾庫斯(拉丁語:Marcus),昆圖斯(拉丁語:Quintus),普布利烏斯(拉丁語:Publius),提貝里烏斯(拉丁語:Tiberius),提圖斯(拉丁語:Titus)這樣的名字,因此很可能出現數代人名字完全相同的情況。因而可能會必須使用其他名字(家族名,以及後來作為綽號使用的附加名)來區分不同的個人。一般情況下,只有摯友才會彼此稱呼個人名。氏族名 第二名,或氏族名來自氏族的名字,在男子名中以陽性的形式(通常為-ius)出現,在女子名中以陰性形式(通常為-ia)出現。最早的氏族源自於最早定居羅馬的家庭,這些家庭最終發展成了完整的氏族,控制著某一特定的區域。隨著羅馬的擴張,部族數量也在增加,並不是每一個部族都是源自於最初的定居者。其中有些氏族名來自於伊特魯里亞人,有些來自於當地部落,還有些則來自周圍顯著的地理特徵.家族名Caesar一詞可能來自於長而密的頭發caesaries,然而事實上他是個禿頭 第三名,或家族名最初是用作區分擁有相同名字者的綽號或者個人的名字,直到前100年左右才在官方文檔中出現。通常,家族名都是根據身體或個性特徵而起的,有時還頗具諷刺意味:尤利烏斯·愷撒的第三名「愷撒」(拉丁語:Caesar)的意思可能是指長而密的頭發(拉丁語:caesaries)[1],而事實上他是個禿頭,而塔西佗的第三名(拉丁語:Tacitus)意為沉默,他本人卻是一個著名演說家。但是到了共和國時期,第三名不再作為綽號,而是成了用以區分同一氏族內不同家庭,由父親傳給兒子的家族名。附加名由於第三名作為家族名被繼承因而失去了原先的綽號作用,因此新的綽號——附加名(第四名)出現了。附加名經常在出生後,但不是立即被添加在孩子的名字後面,用以表示某些個性或成就。一個常見的附加名庇烏斯(拉丁語:Pius),代表某人擁有諸如誠實,尊敬諸神,甘於為城邦或者家庭奉獻這樣的美德。與氏族名和家族名不同的是,附加名常常不被後代繼承,除非此子擁有與其父相同的品質或者完成了相同的事業。當然,類似於「奧古斯都」(拉丁語:Augustus,用於羅馬皇帝)或「日耳曼尼庫斯」(拉丁語:Germanicus,日耳曼的)這樣的附加名最終變成了額外的家族名被世襲。 外國名 隨著羅馬人征服的腳步到達義大利半島以外的地區,許多外國名字被吸納了進來。許多老兵從各輔助兵軍團中退役,繼而獲得了羅馬公民權,其中的很多人仍然至少在名字中保留原來的一節,其中很多名字源自於希臘。被授予公民權的輔助兵軍團士兵往往會使用皇帝的氏族名,並以原來的名字作為家族名。其他新近獲得公民權者也會使用皇帝的氏族名。例如當皇帝卡拉卡拉("Marcus Aurelius Septimius Bassianus Antoninus") 授予帝國境內所有出生自由者以羅馬公民權時,很多人選擇了奧雷利烏斯(拉丁語:Aurelius)作為氏族名(卡拉卡拉的真實氏族名是 Septimius, Aurelius是他為了顯示血統高貴)。 女子名 羅馬婦女通常沒有個人名,而是使用其父的氏族名的陰性形式(通常是-ia)。如果需要更詳細的描述,那麼在氏族名後會添加其父(婚後為其夫)的家族名。因此,當西塞羅提及一個叫做「Annia P. Anni senatoris filia」的婦女,他指的是元老普布利烏斯· 安尼烏斯(P. Annius)的女兒,簡稱安妮婭(Annia)。在共和國末期,已婚婦女們已經使用父親的家族名的陰性形式,而且偶爾還會在變陰性時發生細小的變化。例如,奧古斯都之妻莉薇婭(Livia Drusilla)是馬爾庫斯·李維·杜路蘇斯·克勞狄亞努斯(M. Livius Drusus)之女。如果只有兩個女兒活下來,那麼可以使用「大」和「小」來區分。馬克·安東尼之女是「大安東尼婭」(尼祿的祖母)和「小安東尼婭」(克勞狄烏斯的母親),當然「大」和「小」還能用於區分同名的母女。如果有超過兩個女兒,則用拉丁文的序數詞排序:「科內莉婭·昆塔」(Cornelia Quinta)是科爾內利烏斯第5個女兒。
6. 古羅馬又稱為什麼
古羅馬的正式名稱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中國古書稱為大秦,是古代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理論上仍是共和制,實際上是一個專制的政體。
羅馬帝國可以用來表示所有在羅馬統治之下的土地。羅馬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帝國。羅馬疆域的全盛時期是圖拉真統治時期,羅馬帝國此時總共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屋大維建立帝國後,創立元首制,稱奧古斯都。羅馬帝國一般被分為前期帝國(前27年—192年)和後期帝國(193年—476年兩個階段。前期帝國經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賢帝時代)達到鼎盛。國家穩定、社會繁榮,被稱之為羅馬的黃金時期。後期帝國從三世紀危機起,經伊利里亞諸帝、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國,至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將帝國正式分為兩部分(395年)。西部在內憂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奧古斯都路斯,西羅馬帝國滅亡。而東部帝國直到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史學家更多稱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庭帝國。
7. 古代歐洲皇帝的名字
這個問題把你繞死了 也把很多想得分的人繞死了。
查理」「詹姆斯」 「路易」都是君主的名字 當第一個當國王了么就叫一世啊。
樓主還有個問題你弄錯了。是長子不能與父親同名,不是所有兒子。
歐洲王子和公主的命名在中世紀是很嚴格的,尤其是法國宮廷,
長子往往和祖父同名,長女往往和祖母同名,次子和父親同名,次女和母親同名,以示尊敬。例如腓力二世·奧古斯都的長子路易八世和他的父親路易七世同名,而路易八世的長子王太子腓力和腓力二世同名,次子路易九世和父親同名。又如詹姆斯二世的長女瑪麗二世和她的祖母亨利埃塔·瑪麗王後同名,次女安妮和她的母親安妮·海德王後同名。但是這種習俗在中世紀以後已經漸漸淡化了,給孩子起一個和親戚相同的名字無非為了表示尊敬或紀念。
再來說歐洲名字由來
大致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繼承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標注為某某人的兒子,如Johnson,就是約翰的兒子(單詞可分解為John—son),譯成中文為約翰遜
第二類以居住地來判別。比如,布魯克斯(Brooks,小溪)
第三類以職業來判別。比如,德萊弗(「Drivers」,趕牲口的人)
第四類有一部分家庭是外來的,比如弗萊明(Fleming,佛蘭芒人)、法蘭奇(French,法國人)、霍蘭德(Holland,荷蘭)。
最後說這個查理到底是什麼個意思。
歐洲人起名字 和中國一樣帶有象徵性意義,
比如查理Charlie"是男名,它是「Charles查爾斯"的昵稱。
它起源於德國的人名「Karl 卡爾「,意為有男人味的,勇士。
國王希望自己像個勇士一般。 因為他是第一個做國王,所以叫查理一世。後繼者為了尊敬家族的長者叫做二世等等幾世,
法國路易的名字則有長久的意思。可能是希望自己活的更長久些吧
8. 歐洲古代各國名稱
1、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是一個地跨中歐、南歐、東歐和東南歐部分地區的龐大帝國,國土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1804年),人口約2120萬人(1804年)。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北義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亞等廣大地區。
帝國的首都為奧地利皇室領地內的維也納,奧地利皇帝世襲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806年,拿破崙勒令弗朗茨二世放棄羅馬皇帝尊號,神聖羅馬帝國瓦解。
奧地利是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和神聖同盟的三巨頭之一,也是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波西米亞王國等其他領地的統稱。
1867年2月,匈牙利獲得自治,6月奧地利帝國正式改組為奧匈帝國,奧匈帝國是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的政合國,1867年後匈牙利從法理上已經脫離奧地利帝國獨立,但兩國的外交立場保持一致。1918年一戰戰敗後解體。
2、瑞典帝國
瑞典帝國是1611年至1721年期間存在的一個帝國。這一時期瑞典曾晉身歐洲列強之一,在近代史上又稱為帝國時代(瑞典語:stormaktstiden)。直到18世紀大北方戰爭後地位被俄羅斯帝國取代。
瑞典在十七世紀期間曾崛起為一個歐洲強國。原先瑞典只是北歐一個貧困、人口稀疏的國家,缺乏任何國際影響力或重要性。她的國力得以迅速在歐洲提升至領導地位,很大程度上是歸功於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及首相亞塞爾·奧辛斯達拿的努力。
由於成功介入三十年戰爭,以及在俄羅斯及波蘭立陶宛聯邦奪取不少領土,瑞典儼然成為歐洲新教國家的領導者。
3、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是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君主制帝國,版圖以日耳曼尼亞為核心,包括一些周邊地區,在巔峰時期包括了義大利北部和中部(原屬中法蘭克王國)和勃艮第還有弗里西亞(今低地國家)。
962年德意志(前身是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後腓特烈一世改國名為神聖羅馬帝國。
在帝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其由數百個更小的附屬單位組成,其中有侯國、公國、郡縣、自由城市。早期是皇帝擁有實際權力的封建帝國,14世紀時演變成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邦聯。選帝侯是諸侯中有權選舉德意志神聖羅馬皇帝的諸侯。
選帝制度從13世紀中實行,一直到1806年帝國滅亡為止。
初期有七個選帝侯,分別是三個教會選帝侯: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爾大主教,和四個世俗選帝侯:薩克森選侯,勃蘭登堡藩侯,普法爾茨選侯(或稱萊茵行宮伯爵),以及波希米亞國王(後期由奧地利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皇帝兼任) 。
1806年拿破崙勒令弗朗茨二世於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僅保留奧地利帝國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4、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地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
一般認為,1688年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英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使其經濟、軍力、科技、文化迅猛發展,標志著英國的崛起。
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從法國手裡奪取整個加拿大,標志著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這一時期,被人們稱為「不列顛治世」。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大英帝國與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的矛盾無法調和,1914年英國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一戰結束後的1922年,根據巴黎和會奪取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為了世界歷史上跨度最廣的國家。
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大英帝國逐漸瓦解。
5、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或西班牙殖民帝國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帝國和殖民帝國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被認為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16世紀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和殖民擴張的先驅,並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路線從西班牙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西班牙征服者摧毀了阿茲特克、印加帝國和瑪雅文明,並對美洲大片領土宣稱主權。
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憑著其可怕、訓練有素的步兵方陣(Tercio),它主宰歐洲戰場。法國著名歷史學家皮埃爾·維拉爾稱之為「演繹出人類歷史最非凡的史詩」,西班牙在16世紀至17世紀間經歷其黃金年代。
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斗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沖突,都使得西班牙國力在17世紀中葉開始下滑。在地中海與奧斯曼帝國戰事頻繁;在西歐,法蘭西殖民帝國逐漸崛起並威脅西班牙的霸權;
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帝國競爭,後來的對手還包括大英帝國和荷蘭殖民帝國,而且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西班牙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污漸趨嚴重以及軍費導致經濟停滯,最終導致帝國的衰落。
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在亞平寧半島和低地國家的剩餘領土,結束其歐陸帝國的歷史。
9. 羅馬名字來源
是由建城者[羅慕路斯"的名字而來的. 羅馬人一直認為羅馬是被母狼撫養大的羅慕路斯和勒莫建立的.他倆的外祖父本來是亞爾巴龍伽的國王.亞爾巴龍伽位於台伯河一帶.老國王有一個弟弟叫做阿慕留斯.生性殘忍.而且野心極大.他趕走了哥哥.殺死了自己的侄子.並強逼自己的侄女擔任祭司.(按當時規定.祭司是不可以結婚的).可是阿慕留斯的侄女卻產下了孿生兄弟.阿慕留斯下令把這兩個嬰兒扔到台伯河裡.誰知道反被母狼所救並且撫養.最後兩個兒童被一個牧羊人所救.並取名羅慕路斯和勒莫.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兄弟倆遇見了自己的外祖父.從此知道了自己 真實的身份.他們奮起抵抗最後殺死了阿慕留斯.把政權交給了自己的外祖父. 故事並沒有結束.兄弟倆想去建立自己的新城.就在當年母狼當年救他們的河岸旁--帕拉丁山岡.但是決定誰是新城的命名人呢?兄弟倆決定用飛來的鳥來卜問神的旨意.兄弟倆各坐一旁.勒莫先看到六隻飛翔的鷂子.然後一陣電閃雷鳴.從羅慕路斯身邊飛過十二隻鷂子.勒莫說神鳥先向他顯現.所以他贏了.但是羅慕路斯卻說他是王者.因為從他身邊飛過的神鳥最多.一下子矛盾越來越激烈.勒莫跳過了羅慕路斯挖掘的壕溝.並且嘲笑羅慕路斯.羅慕路斯一怒之下殺死了自己的兄弟.成了新城的統治者.並且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新城.這就是羅馬名字的由來.
10. 古代羅馬的城市有幾座名稱分別是什麼
古羅馬的城市非常多,它由城邦開始發展,所以非常重視城市建設,.
其中最著名的有亞平寧的羅馬,拉文納,波諾馬,穆提那,帕爾馬,普拉辛提亞,伊潑雷提亞,米德奧蘭姆
高盧的那波,魯格頓路,布迪迦納,杜洛克土隆和科隆
東方的雅典,君士坦丁堡,以弗所
西西里的希拉庫薩
伊比利亞的卡塔黑那
非洲的迦太基和亞歷山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