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寶寶起名 > 古代溫縣叫什麼名字

古代溫縣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2021-03-19 13:15:40

『壹』 中國有多少個名字叫溫縣的城巿

1個
溫縣,隸屬於河南省焦作市,地處豫北平原西部,南濱黃河,北依太行。地理坐標為東經112°51′39″至113°13′20″,北緯34°52′至35°2′48″之間。溫縣轄4個街道、5個鎮、2個鄉,總面積481.3平方千米,總人口421796人(2010年)。2013年,溫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10.6億元,增長11.3%。
溫縣在夏時被稱溫國,明清隸屬懷慶府轄。溫縣誕生了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卜商、三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司馬懿、北宋著名畫家郭熙等歷史名人,是聞名中外的太極拳發源地,是溫、蘇、邢等姓氏起源地

『貳』 商丘古代時期叫什麼名字

1、梁郡

梁郡,郡治睢陽縣(今河南商丘睢陽區) 。曹魏黃初元年(220年),始置梁郡;晉朝升梁郡為梁國;後秦時,改梁郡為徐州;北周初年(557年),改梁郡置梁州;隋開皇元年(581年),

2、商

商是五帝時期至夏朝時期商丘地名。商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商族的發源地、商業、商文化的發源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丘因此被譽為「三商之源·華商之都」。

商的由來源於閼伯,閼伯為帝嚳高辛氏之子,相傳為帝嚳後妃簡狄吞燕卵而生,故《詩經商頌》雲:「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閼伯的封號為「商」,他的後代便稱為「商族」。

《左傳》載:「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閼伯在公元前2400年,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發明了以火紀時的歷法,在管火的同時曾築台觀察星辰,以此為依據測定一年的自然變化和年成的好壞,為中國古老的天文學作出了重要貢獻。

閼伯在他的居住地「商」(今商丘)做火正,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人們尊他為「火神」。閼伯死後葬於封地,由於閼伯的封號為「商」。墳墓稱丘,所以此處被稱為「商丘」,成為今商丘市的由來。

3、碭郡

碭郡,秦朝時在宋國舊地設置的一個郡。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國滅魏國,因魏國東部有碭山,改大宋郡為碭郡 。轄睢陽縣、虞縣、蒙縣、襄邑、外黃縣、陳留縣、雍丘縣、大梁縣、濟陽縣、單父縣、栗縣、酇縣、芒縣、碭縣、譙縣等21個縣,郡治睢陽縣(今河南商丘睢陽區)。

碭郡成為秦始皇滅六國前所設置的比較早的27個郡之一。至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分天下為36個郡,碭郡仍為其一。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廢碭郡,建梁國。

碭郡的芒碭山是陳勝埋骨處,也是漢高祖劉邦的發跡之地,劉邦妻呂雉以及輔佐劉邦南征北戰的張耳、彭越、申屠嘉等均為碭郡人。

4、宋州

宋州,古地名,別名睢陽郡,治所在宋城縣(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設立宋州。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又改為宋州,人口近百萬,為大唐「十望州」之一。

唐朝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於宋州置宣武軍,亦曰宋州節度。後周時,趙匡胤在宋州任歸德軍節度使,後來宋州成為宋朝的龍興之地。宋朝景德三年(1006年),宋州升格為應天府,後升格建為南京,作為宋朝陪都。

5、應天府

應天府,別名「河南郡」,為宋朝四個京城之一的南京,治所宋城縣南京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六月,趙匡胤時任殿前都點檢、兼宋州歸德軍節度使。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發動兵變。趙匡胤登基即位後,因發跡於「宋州」,遂改國號為「宋」。因宋州古為商丘,火正閼伯居商丘,商丘為大火星分野之地,宋朝自稱為「火宋」、「炎宋」。

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以帝業肇基之地升宋州為應天府。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親自駕臨應天府,主持隆重的授命儀式,建應天府為南京,改聖祖殿為鴻慶宮,並賜宴三日,又下旨修建歸德殿,接著規劃京城和宮城。

應天府成為宋朝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軍事重鎮。南京應天府有全國最高學府南京國子監(應天府書院)。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趙構於應天府南京城南門外幸山築「中興壇」。五月初一,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登基即皇帝位,為了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改元建炎,史稱南宋。

『叄』 河南古代叫什麼

河南的簡稱為豫,稱為「豫州」。九州之中,九州中最大的,也是處於九州中間的地理位置,也是中國之中(洛陽,是周公立桿測影,建城的地方)

【豫】是命名用的字,命名字,均是後來產生,一般不是原生字,很少用本義,很多人把豫字說成牽成大象,是一種錯誤的說法。

豫州,是九州之中,也是最大的州,象,有大、安祥的意思,用了予的音,豫州作為命名用,取象之特性,並非因為有象,才叫豫。

【豫】,猶猶豫豫,猶豫的意思,則來源來【予】的特性,織機的絲線來回推送,猶豫不定。因此,河南簡稱為【豫】,並非有象,而是造字時用了象之大、祥和的特性來命名,形容【豫州】是九州之中,最大的州。

(3)古代溫縣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洛陽古稱河南,洛陽與河南常常畫等號

去年,我市重印出版的《元河南志》,開篇便有這樣一段話:河南一詞,在唐宋以前為縣名或郡名,指洛陽附近地區。至明設河南布政司,始為省區稱號。這就是說,河南這個稱謂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洛陽獨享,外地無份,只是到了明朝之後,河南才作為省區的概念面世了。

洛陽稱河南,是與河東、河內相對應的,若從地理位置上看,河東、河內、河南這三個區域,恰恰構成一個鼎足之狀,而洛陽的孟津縣正好處於軸心,這個縣的西北為河東,北部和東北為河內,其南面正是洛陽,也就是河南。

有關史料顯示,洛陽(洛邑)東周時為國都。秦置三川郡,郡治在雒陽(洛陽),西漢時析三川郡,東部為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河南從此成為地名,一直到清末,河南郡、河南尹、河南府這樣的稱謂,都特指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

東漢時雒陽為首都,曹魏時也為首都,但改雒陽為洛陽,行政建制沿襲東漢的。西晉改河南尹為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東晉十六國時期,河洛地區仍為河南郡。

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隋代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唐代,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

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代置河南府,下領一州(陝州,治所在今三門峽市)十二縣(洛陽縣、偃師縣、宜陽縣、永寧縣、靈寶縣、閿鄉縣、陝縣、澠池縣、孟津縣、新安縣、鞏縣、登封縣)。

明代置河南府,下轄一州十三縣(在元代轄境上增加嵩縣);清代置河南府,雍正二年(1724年)後下轄十縣,少了靈寶縣、閿鄉縣、陝縣。民國時期置河洛道,下領十九縣,在清代轄境上又增加陝縣、靈寶縣、閿鄉縣、盧氏縣、臨汝縣、郟縣、寶豐縣、魯山縣、伊陽縣。

以上沿革堪稱復雜,但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一點:洛陽與河南常常畫等號,河南府這個冠冕,常常戴在在洛陽頭上。

『肆』 溫縣古代景點遺址

溫縣境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慈勝寺以及古溫國遺址、司馬故里、子夏故居、老子悟道處等眾多人文景觀。

陳家溝
陳家溝位於溫縣城東5公里的清風嶺上,因村中原有一座常陽古寺而古名常陽村。它南臨黃河,與古虎牢關、伏羲台、河洛文化遺址等隔河相望。陳家溝是太極拳的發源地。
慈勝寺
慈勝寺(元代)位於溫縣城西番田鎮大吳村內,坐北面南,舊縣志雲寫、畫、塑世稱三絕,俗稱「三絕廟」,始建於唐代初年,歷經金、元、明、清屢修。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其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
梁所遺址
梁所遺址(新石器時代)位於溫縣溫泉鎮西梁所村西北崗地上,遺址東西長250米,南北寬300米,面積約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其為文物保護單位。[14]
王薛民居
王薛民居(清)位於溫縣楊壘鎮王薛村內王陶金家。始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為清代朝義大夫家宅。[14]
北平皋遺址
北平皋遺址(新石器時代、商、周)位於溫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趙堡鎮北平皋村,村四周皆為古文化遺址。
慈勝寺山門
遺址內涵豐富,延續時間長,經過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漢代等歷史時期。
州城遺址
州城遺址(春秋)位於溫縣城東北12.5公里處的武德鎮西張計村。北依沁河,州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700米,東西寬約1400米,大部分城牆今已無存,僅東城牆還有部分殘垣,高約10米。
遇仙觀
遇仙觀(明至清)位於溫縣城北12公里武德鎮徐堡村北沁河堤下,座北向南,兩進院落,內外總面積三千平方米。
康定國公墓
康定國公墓(元)位於溫縣城西嶽村鄉五里遠村北紙廠院內。墓冢原高7米,面積278平方米,現已削平。墓前立有元代梁國公墓碑一通,巨碑尚存,俗稱關關碑。
司馬故里舊址
司馬故里舊址(漢、清)位於溫縣城西13公里的招賢、古城、安樂寨一帶,原為溫縣故城,也是晉宣帝司馬懿的家鄉,故稱「司馬鼓裡」。
溫城遺址
溫城遺址(夏至三國)位於溫縣城西16公里處的招賢鄉上苑村北地,故城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00米,南北寬近400米,城內高處周邊地表2米,南城牆和北城牆依稀可見,夯層6~7厘米。
請採納

『伍』 司馬懿是溫縣什麼鄉人

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河內溫縣孝敬里(河南溫縣招賢鎮)人。

孝敬里,
古代的鄉里名,隸屬河內郡溫縣,主要存在於魏晉時期。溫縣孝敬里(今焦作安樂寨村)是晉朝皇族司馬氏的故鄉。

『陸』 古代中國都叫過什麼名字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 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書經》曰:「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

《尚書正義》註:「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

《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故中國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美譽。

而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區,後演變為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漢代始建蠻夷邱,並使漢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館,明代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自近代的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宗主的局勢逐步被打破了。

(6)古代溫縣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

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

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朝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

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柒』 溫縣十大名勝古跡有哪些

溫縣境內有慈勝寺、古溫國遺址、司馬故里、子夏故居、老子悟道處等十大名勝古跡。
1、陳家溝。陳家溝位於溫縣城東5公里的清風嶺上,因村中原有一座常陽古寺而古名常陽村。它南臨黃河,與古虎牢關、伏羲台、河洛文化遺址等隔河相望。陳家溝是太極拳的發源地。
2、慈勝寺。慈勝寺(元代)位於溫縣城西番田鎮大吳村內,坐北面南,舊縣志雲寫、畫、塑世稱三絕,俗稱「三絕廟」,始建於唐代初年,歷經金、元、明、清屢修。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其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梁所遺址。梁所遺址(新石器時代)位於溫縣溫泉鎮西梁所村西北崗地上,遺址東西長250米,南北寬300米,面積約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其為文物保護單位。
4、王薛民居。王薛民居(清)位於溫縣楊壘鎮王薛村內王陶金家。始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為清代朝義大夫家宅。
5、北平皋遺址。北平皋遺址(新石器時代、商、周)位於溫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趙堡鎮北平皋村,村四周皆為古文化遺址。
6、慈勝寺山門。遺址內涵豐富,延續時間長,經過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漢代等歷史時期。
7、州城遺址。州城遺址(春秋)位於溫縣城東北12.5公里處的武德鎮西張計村。北依沁河,州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700米,東西寬約1400米,大部分城牆今已無存,僅東城牆還有部分殘垣,高約10米。
8、遇仙觀。遇仙觀(明至清)位於溫縣城北12公里武德鎮徐堡村北沁河堤下,座北向南,兩進院落,內外總面積三千平方米。
9、康定國公墓。康定國公墓(元)位於溫縣城西嶽村鄉五里遠村北紙廠院內。墓冢原高7米,面積278平方米,現已削平。墓前立有元代梁國公墓碑一通,巨碑尚存,俗稱關關碑。
10、司馬故里舊址。司馬故里舊址(漢、清)位於溫縣城西13公里的招賢、古城、安樂寨一帶,原為溫縣故城,也是晉宣帝司馬懿的家鄉,故稱「司馬鼓裡」。

『捌』 鄭州古代叫什麼名字

鄭州歷史上的名稱有:滎州、管州、滎陽郡、管城、故市、管城縣、鄭縣。

1、隋文帝將北周時的滎州改名為鄭州,從此,鄭州一名開始用於今鄭州地區。

2、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鄭州改稱管州。

3、隋大業二年(606年),管州又復稱鄭州。

4、唐改鄭州為滎陽郡。至758年,又取消滎陽郡名稱,仍稱鄭州。

5、金貞佑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後復名管城縣。

6、清代,鄭州為鄭縣。

7、1928年改鄭縣為鄭州市。1931年撤市復改鄭縣。

8、1948年10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鄭州,設鄭州市。

(8)古代溫縣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鄭州,是河南省省會,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鄭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歷史上曾五次為都、八代為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

北魏泰常八年 (423)改司州置北豫州。以州境在古豫州北部而得名。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改北豫州為滎州。以州境為古滎陽之地而得名。管轄成皋郡、廣武郡等,共8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鄭州置,治所在管城(今鄭州市管城回族區)。轄管城、成皋、滎陽、新鄭、苑陵、廣武、中牟等12縣。大業初年,復稱鄭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分鄭州新置管州,轄管城、須水、圃田、清池4縣。

『玖』 河南信陽古時候叫什麼名字

西周、宣王將信陽地增封申伯,稱申國。

春秋,楚滅申,信陽屬楚冥阨地。

秦置義陽鄉,屬南陽郡。

漢初,境內北部屬汝南郡安昌縣;西部屬南陽郡平氏縣義陽鄉;東南部屬江夏郡黽阝、鍾武兩縣。

東漢,廢汝南郡安昌縣,增置平春(候國),轄安昌西南部(即今遊河一帶)。

魏從南陽郡中分置義陽郡,領義陽縣,後廢。

晉初,境內復置義陽郡,領厥西、平氏、義陽三縣。江夏郡領平春,黽阝兩縣。兩郡均屬荊州。惠帝時,移義陽郡治於仁順城(今信陽市)郡縣治始同城。

南北朝時,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僑置司州,泰始中州治由汝南遷至信陽。領義陽、隨陽、安陸、汝南4郡。義陽郡領7縣:平陽、黽阝、寶城、鍾武、義陽、平春、環水、以上7縣都在今信、羅境內。

南齊、北義陽郡領6縣:平陽、義陽、寶城、黽阝、鍾武、環水,仍沿宋制(惟平春縣劃歸南義陽郡),屬司州。

南朝宋、齊後至隋初,兵連禍接,戰亂不已,疆域領屬,時南時北,境內地不過幾百里,時不過百年,置郡5,置司州4,申州2,置縣十餘,沿革交錯,興廢不定。

隋大業二年(606年),改申州為義州,後定名義陽郡。統五縣:義陽、鍾山、羅山、禮山、淮源。

唐申州義陽郡屬淮南道。領3縣:義陽、鍾山、羅山。

五代仍稱申州。
宋開寶九年(975年),改義陽郡為義陽軍。屬西北道。廢鍾山縣入義陽。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因避太宗趙光義之諱,改義為信,稱信陽軍。領信陽、羅山2縣。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軍稱府,十五年改為信陽州,均領信陽、羅山兩縣。二十年徙州治於羅山。隸屬汝寧府。

閱讀全文

與古代溫縣叫什麼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岩名字寓意 瀏覽:278
製作名字的軟體叫什麼 瀏覽:460
好聽的游戲情侶名字大全 瀏覽:856
姓名帶薇的女孩名字 瀏覽:861
冬櫻開頭名字 瀏覽:168
晞彤這個名字寓意 瀏覽:446
貓咪名字大全phpwind 瀏覽:958
李性四個字的名字 瀏覽:956
lol好聽的名字 瀏覽:909
善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295
張翊澤名字打分 瀏覽:389
帶瑾的女孩高雅名字 瀏覽:886
2016女孩名字大全及寓意 瀏覽:170
三個字酒店名字 瀏覽:658
1999年12月18男孩名字 瀏覽:807
自己名字的含義作文 瀏覽:267
貸款公司小組名字大全 瀏覽:13
古代宮賦名字 瀏覽:934
四個人的微信群名字 瀏覽:300
怎麼看名字五行缺啥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