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寶寶起名 > 星體古代名字

星體古代名字

發布時間:2021-04-05 02:25:36

A. 古代八大天體指哪些

測量天體的儀器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在歷史進程中,我們的祖先在不同的時期發明和製造了各種測量天體的儀器,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需求。

我國古代測量天體的儀器最著名的是渾儀和簡儀。這兩件儀器的製造,是我國天文儀器製造史上的一大飛躍,是當時世界上的一項先進技術。

渾儀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用來測量天體坐標和兩天體間角距離的主要儀器。簡儀是重要的觀測用儀器,由渾儀發展而

B. 古人是如何給星體命名的

古代星名中有一部分是生產生活用具和一些物質名詞,如斗、箕、畢(捕鳥的網)、杵、臼、斛、侖、廩(糧倉)、津(渡口)、龜、鱉、魚、狗、人、子、孫等等,這可能是早期的產物。大量的古星名是人間社會里各種官階、人物、國家的名稱,可能是隨著奴隸制和封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諸侯割據的局面而逐漸形成的。

C. 與大自然有關的中國古代星名有哪些代表

在中國古代,人們經常以自然界的事物名稱給星體命名,其中以月星、霹靂星、雷電星、雲雨星、積水星、梗河星、天陰星等星體為代表。

D. 有沒有知道所有星球星系中國古代的名字和意義

古迦勒底人創造了星區劃分法,這就是星座。我國古代也創造了自己的星區劃分體系,人們為了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把天上的恆星幾個一組,每組合定一個名稱,這樣的恆星組合稱為星官。各個星官所包含的星數多寡不等,少到一個,多到幾十個,所佔的天區范圍也各不相同。其星官數目,據初步統計,在先秦的典籍中記載有約38個星官。《史記·天官書》中記載91個。《漢書·天文志》中記載說:「經星常宿中外官凡一百一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 張衡所著《靈憲》中雲:「中外之官常名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為星兩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
春秋戰國時代,甘德、石申、巫咸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星官體系。到三國時代,吳國的太史令陳卓,綜甘、石、巫三家星官,編撰成283官1464顆恆星的星表,並繪製成星圖(該星表、星圖早已散佚),晉、隋、唐繼承並加以發展,我國的星區劃分體系趨於成熟,此後歷代沿用達千年之久,這其中最重要的星官是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每垣都是一個比較大的天區,內含若干(小)星官(或稱為星座),據《清會典》所載,甘氏、石氏、巫氏的劃分互有不同。各垣都有東、西兩藩的星,左右環列,其形如牆垣,故曰為「垣」。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於北天中央,所以又稱中宮,或紫微宮。紫微宮即皇宮的意思,各星多數以官名命名。它以北極為中樞,東、西兩藩共十五顆星。兩弓相合,環抱成垣。整個紫微垣據宋皇佑年間的觀測記錄,共合37個星座,附座 2個,正星163顆,增星181顆。它的天區大致相當於現今國際通用的小熊、大熊、天龍、獵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後、英仙、鹿豹等星座。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於紫微垣之下的東北方,北斗之南。約占天區63度范圍,以五帝座為中樞,共含20個星座,正星78顆,增星100顆。它包含室女、後發、獅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例如左執法即廷尉,右執法即御史大夫等。

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東南方向,約占天空的57度范圍,大致相當於武仙、巨蛇、蛇夫等國際通用星座的一部分,包含19個星官(座),正星87顆,增星173顆。它以帝座為中樞,成屏藩之狀。天市即集貿市場,《晉書·天文志》中雲:「天子率諸侯幸都市也。」故星名多用貨物、星具,經營內容的市場命名,如,《晉書·天文志》雲:帝座「立伺陰陽也」,斛和斗「立量者也」,斛用以量固體,斗則用以量液體,列肆「立寶玉之貨」,是專營寶玉的市場,車肆「主眾貨之區」,是商品市場,市樓「市府也,主市價、律度、金錢、珠玉」等。

關於三垣的創始年代,尚無肯定的結論,從典籍來看,紫微垣和天市垣作為星官,首見於輯錄石申所著《石氏星經》的《開元占經》一書中,而太微垣的名稱始見於唐初的《天象詩》。但是,在《史記·天官書》中已載有和三垣相當的星官名稱。天市垣東、西兩藩的星均用戰國時代的國名命名,亦是三垣創始年代的一個佐證。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代所創星區劃分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古人把沿黃道、赤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二十八個大小不等的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宿,合稱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七宿為角、亢、氐、房、心、尾、箕,包括四十六個星座,三百餘顆星,組成的形象好似一條蒼龍。不少學者認為,《易經》乾坤「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正是描述的蒼龍七宿在春天時的天象。《石氏星經》稱:「角為蒼龍之首,實主春生之權,亦即蒼龍之角也。」《說文》稱「亢人頸也」,因此亢宿是蒼龍的脖子。氐宿又名天根,它是蒼龍的胸。房宿為蒼龍之腹,由於龍為天馬,所以房宿又稱為天駟或馬祖。心宿即大火星。尾宿是蒼龍之尾,按古代分野說(天上的星星各自對應著地上的某一區域),尾宿和箕宿對應著九江口,因此尾宿又名九江,它附近有天江星、魚星、龜星。箕宿也是蒼龍之尾,它附近還有糠星和杵星。

西方七宿為奎、婁、胃、昴、畢、觜、參,計有五十四個星座,七百餘顆星,它們組成了白虎圖案。奎宿由十六顆不太亮的星組成,狀如鞋底,它算是白虎之神的尾巴。婁宿三星,附近有左更、右更、天倉、天大將軍等星座。胃宿三星緊靠在一起,附近有天廩、天船、積屍、積水等星座,看來胃口太小難以消化如此多的食物,有點消化不良。昴宿即著名的昴星團,有關它的神話傳說特別多,昴宿內有捲舌、天讒之星,似乎是禍從口出的意思。畢宿八星,狀如叉爪,古代將網小而柄長者稱為畢,畢星又號稱雨師(箕星為雨伯),又名屏翳、號屏、玄冥(與室宿相同);我國以畢宿為雨星。觜宿三星幾乎完全靠在一起,實在是櫻桃小口一點點。參宿七星,中間三星排成一排,兩側各有兩顆星,七顆星均很亮,在天空中非常顯眼,它與大火星正好相對,我們今天稱意見不同為意見參商,以及兄弟不和為參商不相見,皆源於此。

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計有四十二個星座,五百多顆星,它的形象是一隻展翅飛翔的朱雀。井宿八星如井,西方稱為雙子,附近有北河、南河(即小犬星座)、積水、水府等星座。鬼宿四星,據說一管積聚馬匹、一管積聚兵士、一管積聚布帛、一管積聚金玉,附近還有天狗、天社、外廚等星座。柳宿八星,狀如垂柳,它是朱雀的口。星宿七星,是朱雀的頸,附近是軒轅十七星。張宿六星為朱雀的嗉子,附近有天廟十四星。翼宿二十二星,算是朱雀的翅膀和尾巴。軫宿四星又名天車,四星居中,旁有左轄、右轄兩星,「車之象也」。

北方七宿為斗、牛、女、虛、危、室、壁,共六十五個星座,八百餘顆星,它們組成了蛇與龜的形象,故稱為玄武七宿。斗宿為北方玄武元龜之首,由六顆星組成,狀亦如斗,一般稱其為南斗,它與北斗一起掌管著生死大權,又稱為天廟。牛宿六星,狀如牛角。女宿四星,形狀亦象箕。虛宿主星即堯典四星之一的虛星,又名天節,頗有不祥之意,遠古虛星主秋,含有肅殺之象,萬物枯落,實可悲泣也。危宿內有墳墓星座、虛粱、蓋屋星座,亦不祥,反映了古人在深秋臨冬之季節的內心不安。室宿又名玄宮、清廟、玄冥(水神),它的出現告訴人們要加固屋室,以過嚴冬。壁宿與室宿相類,可能含有加固院牆之意。北方玄武星宿地位甚高,北京舊有真武廟(復興門外),即供奉玄武大帝。

二十八星宿的全稱

一字青紗腦後飄,道袍水合束絲絛;元神一現群龜滅,斬將封為角木蛟。

九揚紗巾頭上蓋,腹內玄機無比賽;降龍伏虎似平常,斬將封為斗木豸。

三綹髭須一尺長,煉就三花不老方;篷萊海島無心戀,斬將封為奎木狼。

修成道氣精光煥,巨口獠牙紅發亂;碧游宮內有聲名,斬將封為井木犴。

碧玉霞冠形容古,雙手善把天地補;無心訪道學長生,斬將封為尾火虎。

截教傳來煉玉樞,玄機兩擠用工夫;丹砂鼎內龍降虎,斬將封為室火豬。

秘授口訣仗妖邪,頂上靈雲天地遮;三花聚頂難成就,斬將封為翼火蛇。

不變榮華止自修,降龍伏虎任悠遊;空為數載丹砂力,斬將封為觜火猿。

五嶽三山任意游,訪玄叄道守心修;空勞爐內金丹汞,斬將封為斗金牛。

腹內珠璣貫八方,包羅萬象道汪洋;只因殺戒難逃躲,斬將封為鬼金羊。

難龍坎虎相匹偶,煉就神丹成不朽;無緣頂上現三花,斬將封為婁金狗。

金丹煉就脫樊籠,五遁三除大道通;未滅三屍夭六氣,斬將封為亢金龍。

自從修煉玄中妙,不戀金章共紫誥:通天教主是吾帥,斬將封為箕水豹。

出世虔誠悟道言,勤修苦行反離魂;移山倒海隨吾意,斬將封為叄水猿。

箬冠道服性聰敏,煉就白氣心無損;只因無福了長生,斬將封為軫水蚓。

五行妙術體全殊,各就玄中自丈夫;悟道成仙無造化,斬將封為璧水嵛。

跨虎登山觀鶴鹿,驅邪捉怪神鬼哭;只因無福了仙家,斬將封為女土蝠。

頂上祥光五彩氣,包含萬象多伶俐;無分無緣成正果,斬將封為胃土雉。

煉采陰陽有異方,五行攢簇配中黃;不歸闡教歸截教,斬將封為柳士獐。

赤發紅須情性惡,游盡三山並五嶽;包羅萬象枉徒勞,斬將封為氏土貉。

修成大道真瀟灑,妙法玄機有真假;不能成道卻凡塵,斬將封為星日馬。

鐵樹開花怎能齊,陰陽行樂跨紅霓;只因無福為仙侶,斬將封為昴日雞。

面加藍靛多威武,赤發金睛惡如虎;喚風呼雨不尋常,斬將封為虛日鼠。

三昧真火空中露,霞光前後生百步;萬仙陣內逞英雄,斬將封為房日兔。

道術精奇蓋世無,修真煉性握兵符;長生妙訣貪塵劫,斬將封為畢月烏。

發似硃砂面似靛,渾身上下金光現:天機玄妙總休言,斬將封為危月燕。

面加赤棗落腮鬍,撒豆成兵蓋世無;兩足登雲如掣電,斬將封為心月狐。

腹內玄機修二六,煉就陰陽超凡俗,誰知五氣末朝元,斬將封為張月鹿。

此外還有貼近這些星官與它們關系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墳墓、離宮、附耳、伐、鉞、積屍、右轄、左轄、長沙、神宮等,分別附屬於房、危、室、畢、參、井、鬼、軫、尾等宿內,稱為輔官或輔座。唐代的二十八宿包括輔官或輔座星在內總共有星183顆。

在實踐中,古人醒悟到,季節的變化和太陽所處的位置有關,星象在四季中出沒早晚的變化,反映著太陽在天空上的運動,但直接測定太陽的位置又難於辦到,於是古人想出了間接辦法,即由月球所處的星象位置去推算太陽所處的位置。月球圍繞地球運轉一周是27日多(恆星月),恰好一天經過一宿。可見,二十八宿的創設是古代天文學史上的一大進步。

英國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評論道:「現在無疑已經證實,中國古代的天文學雖然在邏輯性和實用性方面決不遜於埃及、希臘以及較晚的歐洲天文學,然而它卻是以大不相同的思想體系為基礎的。」他又說:「二十八宿的界限一經劃定,不論星群離開赤道的遠近如何,中國人都能夠知道它們的准確位置。甚至當星群在地平線以下時,只要觀測和它們聯系在一起的正在頭頂的拱極星,就可知道了。」

二十八宿創設之後,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它的作用亦不斷擴大,它不僅在觀象授時,制訂歷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現代天體測量學形成之前,在推算、測定太陽、月亮、五大行星以及流星、慧星、新星乃至滿天星辰的位置等,無不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推算方法是,古人在每一宿中選取一顆星作為定標星,古人稱它做「距星」。某一宿的距星與下鄰宿距星的赤經差,稱做某一宿的赤道距度(簡稱距度),中國古代表述天體位置的兩個量叫去極度和八宿度。「去極度」是指被測星辰與北天極的角距離;「八宿度」是指該天體與它西側相鄰一宿距星的赤經差,這個度量體系就是中國天文學家們建立的赤道坐標系統。

由上述可知,選取距星、測量距度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因此歷代天文學家無不注重實測。需要指出,由於歲差的原因,各宿的距度有緩慢的變化,盡管在歲差未被發現之前,天文學家們不知道距度發生變化的這一重要原因,但歷代所測數據卻為現代人人研究歲差提供了難得的史料。

四象

古人將全天二十八星宿按東、北、西、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七個星宿,並根據各部分中的七個星宿組成的形狀,用四種與之相象的動物命名這四個部分,叫做四象或四陸,對應關系如下:

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龍,故稱為東官蒼龍;

北方七宿似夏末秋初夜空的蛇、龜,故稱北官玄武;

西方七宿猶猛虎越出深秋初冬,稱西官白虎;

南方七宿像寒冬早春出現在天空中的朱雀,故稱南官朱雀。

蒼龍、玄武、白虎、朱雀、統稱為「四象」。

對於四象,中國的不少典籍多有敘述,如《考工記》、《御龍子》、張衡《靈憲》、孔穎達《尚書疏》等,其中以《靈憲》中的敘述最生動,張衡寫道:「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據於右,朱在奮翼於前,靈龜圈首於後。」

中國典籍中有的稱「四象」為「四維」,如 《史記·天官書》、《石氏星經》、魏人張揖的《博雅》、元黃鎮成的《尚書通考》等,這些記述又互有不同,按《石氏星經》所載,不是四象,而是分為若干小象,且西方、北方都沒有完整的形象,書中寫道:「奎為白虎,婁、胃、昂、虎三子也。畢象虎,觜、參家璘。」又曰:「牛蛇象,女龜象。」《史記·天官書》的記載與《靈憲》所載基本相同,即:蒼龍、朱雀、白虎、玄武分別代表著四季星象。中國天文學家高魯以《史記·天官書》為依據,設計了二十八宿與四象的關系圖,堪為精彩。

就現代國際通用的88星象而言,東方蒼龍大約是占室女、長蛇、半人馬、牧夫、天秤、天蠍、豺狼、蛇夫等座。北方玄武大約占人馬、摩揭、寶瓶、飛馬、天鵝、仙女、雙角、鯨魚等座。西方白虎大約占仙後、白羊、黃仙、金牛、波江、獵戶、天兔等腐。南方朱雀大約占雙子、御夫、巨蟹、大犬、南船、獅子、長蛇等座。

E. 求古代奇異天象的名稱,滿意的再加50分

1、熒惑守心

「熒惑」是指火星,由於火星熒熒似火,行蹤捉摸不定,因此我國古代稱它為「熒惑」。但火星無論在東方或是西方都被認為是戰爭、死亡的代表。

熒惑又名赤星、罰星、執法。又視火星在東方叫懸息,在西方為天理,在南方為火星。歷史上所有實際發生過的「熒惑守心」天象共38次。中國史籍中全部 「熒惑守心」記錄共23次。

2、五星連珠

五星連珠,也叫「五星聚」。古代用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時出現在天空同一方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常發生,所以古人曾認為它是祥瑞之兆。

3、日食

日食,又叫做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在民間傳說中,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

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日食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全環食。觀測日食時不能直視太陽,否則會造成短暫性失明,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永久性失明。

4、月食

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指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

在漢朝時,張衡就已經發現了月食的部分原理,他認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陽的光擋住了,「當日之沖,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謂暗虛,在星則星微,遇月則月食。」

5、彗星

我國很古代就有彗星記事,並給彗星以孛星、長星、蓬星等名稱。最可靠的記錄,開始見於《春秋》:「魯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魯文公十四年是公元前613年,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哈雷彗星記錄。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平均周期是七十六年,出現的時候形態龐然,明亮易見。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清末的二千多年,共出現並記錄的有三十一次。其中以《漢書·五行志》漢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記載的最詳細。

F. 古代天象名稱

《史記·天官書》中記載:「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將「五行」分別與五顆星相配,即為沿用至今的水、金、火、木、土的名字。因為這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均衡向劃過,類似於緯線,所以古合稱「五緯」。「五緯」、「五星」也就稱作「五曜」。

1、水曜

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陽系裡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從地球上觀測「水星」時,它一般都出現在太陽的兩側,距太陽的距離總保持在三十度內。

這里的「度」,為中國古代的單位,三十度左右約為一「辰」,《新唐書·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說法,所以由運動距離來定「水星」名為「辰星」。

「水星」用肉眼是比較難觀測到的,因為「水星」的公轉軌道半徑最小,是地內行星,一般都是隨太陽在天空中劃過,太陽的強光蓋過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幾天的條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觀測到「水星」。

2、金曜

金星,古名「太白」。緣於其反射光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顆。其銀白色的亮光最亮時比淡藍色的「天狼星」還要耀眼。

《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大東》中有;「東有啟明,西有長庚。」這里所說的「啟明」和「長庚」似乎為兩顆不同的星,其實兩者實際上都是「金星」,當其在日出前可見時,就是所謂的「啟明」,而在日落後可見時,就是「長庚」了。

3、火曜

火星,古名「熒惑」。由於「火星」表面的土壤及岩石都為紅色,所以其反射光為淡淡的火紅色,類似於熒光;另外,「火星」是第一顆地外行星,它與地球的相對運動,使其在地球上自視的運動方向會產生變化,令人迷惑,

《後漢書·志第十一·天文中》就有「熒惑逆行」的記載,所以古代中國人民稱其為「熒惑」。「火星」是「類地行星」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最 近,「火星」曾達到距離地球相當近的距離,給對其的觀測提供了良機。

4、木曜

木星,古時又名「歲星」。因其在黃道帶里每年經過一個「星次」(即歲行一「次」)而得名。我國古代天文觀測認為「木星」的運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將黃道帶分成十二個部分,每個部分稱為「次」,那麼「木星」每年經過一個「次」,即上面所謂的「歲行一『次』」。

這里的「十二次」分別為:星紀、玄枵、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木星」為目前已知的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其「木星大紅斑」曾經是天文界一項著名的謎題。

5、土曜

土星,古名「鎮星」。「土星」古代中國人民測其約二十八年繞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經「二十八宿」之一,好象輪流駐扎於「二十八宿」,即稱「歲鎮一宿」,所以稱「土星」為「鎮星」。

另外,也稱「土星」為「填星」,其中「填」同「鎮」,應為通假字。「土星」最初令人驚異的,就是它的「環」,從地球上觀測,似乎長了兩個「耳朵」一樣。

G. 好聽的星體的名字

冥王星 天狼星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個人認為北斗七星的名字都不錯的...)

H. 5大行星的古名...

1、金星: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

2、木星:古名歲星或歲,有人認為甲骨文中的歲字即指歲星。

3、水星:古名辰星,離太陽最近。

4、火星:古名熒惑,因其紅光熒熒似火而得名。

5、土星:古名鎮星,星每約二十八年繞天一周,每年進入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叫歲鎮一宿,好像輪流坐著二十八宿一樣。

(8)星體古代名字擴展閱讀: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介紹:

1、金星:類地行星,近日點為107,476,259千米;

2、木星:氣態巨行星,近日點為5.458104AU(816,520,800km);

3、水星:類地行星,近日點為46,001,200 km;

4、火星:類地行星,近日點為2.066 2×10^8 km;

5、土星:氣態巨行星,近日點為1,353,572,956km 。

I. 求太陽系星體古代對應名稱(例:太歲= 木星)

太白,金星,金星古稱「明星」,又稱「太白」,黎明見於東方,稱「啟明」,黃昏見於西方,稱「長庚」;

木星古稱「太歲星」;
水星又名「太晨星」;
火星古稱「熒惑」;
土星古稱「鎮星」。

閱讀全文

與星體古代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岩名字寓意 瀏覽:278
製作名字的軟體叫什麼 瀏覽:460
好聽的游戲情侶名字大全 瀏覽:856
姓名帶薇的女孩名字 瀏覽:861
冬櫻開頭名字 瀏覽:168
晞彤這個名字寓意 瀏覽:446
貓咪名字大全phpwind 瀏覽:958
李性四個字的名字 瀏覽:956
lol好聽的名字 瀏覽:909
善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295
張翊澤名字打分 瀏覽:389
帶瑾的女孩高雅名字 瀏覽:886
2016女孩名字大全及寓意 瀏覽:170
三個字酒店名字 瀏覽:658
1999年12月18男孩名字 瀏覽:807
自己名字的含義作文 瀏覽:267
貸款公司小組名字大全 瀏覽:13
古代宮賦名字 瀏覽:934
四個人的微信群名字 瀏覽:300
怎麼看名字五行缺啥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