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姓夏的名人有哪些
唐代 中書令兼尚書令:夏 昱
宋代文學家、詩人:夏元鼎
元代教育家:夏友蘭
元代作家:夏庭芝
元代著名畫家:夏 迪
明代著名畫家:夏 昶、夏 霖、夏白眼、夏 鼎、夏仲昭
清代文學家、詩人:夏敬渠、夏 燮、
清朝出版家夏瑞芳、畫家夏之鼎、戲曲家夏倫。現代的名人
夏凡 夏川結衣 夏於喬 夏雨 夏炎 夏韶聲 夏夢
㈡ 歷史上有哪些姓夏的名人
夏啟,夏姓得姓之祖
夏 遠 (光庭):字光庭,唐肅宗寶應元年任江西,武寧縣令,是江西\湖北夏姓始祖。
明正德年間(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為明武宗皇後,夏儒成為國丈,被明武宗封為慶陰伯。
唐人夏魯奇忠貞守節,以死報國
夏 育衛國名震遐邇的勇士,據說他力舉千鈞,能生拔牛尾。
夏無且在荊軻謀刺秦王之時的侍醫,由於"以葯囊捉荊軻",而名登《史記》的「刺客傳」。
夏賀良(?—前5)西漢重平(今河北吳橋南)人。
夏 勤東漢人,歷仕京宛二縣令、零陵(今屬湖南)太守、司徒等職,以才幹見稱。
夏 恭東漢光武帝時備受人敬仰的學者。依據史籍記載夏恭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易學教授,曾經教授生徒達100餘人,可謂桃李滿天下。
夏黃公鄞(今浙江省寧波)人,西漢隱士。曾避秦匿商山中,為「四皓」之一。
夏 瞻晉代傑出畫家,工於人物、神像。其作品被載入《歷代名畫記》及《圖書集成》等書中。
夏 圭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南宋傑出的畫家。早年工人物畫,後以山水畫著稱。並與馬遠同時,號稱「馬夏」。畫風灑脫,糅合李唐、范寬與米芾的畫法,用禿筆帶水作大斧劈皴,構圖多作半邊或一角之景,時稱「夏半邊」。
夏承皓(956—1004):夏光庭(夏遠)八世孫,派名嘉靈,字承皓,又字靈石,號素葊。生於後周世宗顯德丙辰三年(公元956年)。北宋真宗太平興國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晉策,補右禁衛。宋真宗景德甲辰元年(即公元1004年)契丹內寇,公由間道發兵,夜與契丹遇於河朔,力戰虜騎,卒於陣,褒贈崇儀使。以子竦貴贈封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封魏國公。北宋仁宗天聖癸亥元年(公元1023年)奉詔招魂,御葬河南汴梁祥府縣東,敕建旌忠香火院。北宋仁宗慶歷間(公元1041-1048年)復奉敕建芙蓉祠於長慶里(今江西省德安縣車橋鎮長慶村小白水東南)以祀。事實詳《宋史》、《江西省志》、《九江府志》、《德安縣志》及秘書堂《夏氏宗譜》。
夏竦(985—1051)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文學家。夏承皓次子,派名文喬,字子喬,行(hang)第十。德安縣車橋鎮(原白水街鄉)長慶村人,生於北宋太宗雍熙乙酉二年(公元985年)。太宗至道丙申年(公元996年)拜進士姚鉉為師,為水賦,姚鉉認為「可教矣」;北宋真宗景德甲辰年(即公元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錄官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丹陽縣主簿;景德乙巳年舉賢良方正,擢光祿寺丞,通判台州(今浙江省天台縣),賦「國清寺」、「石樑」、「瓊台雙闕銘」等詩詞;真宗大中祥符庚戌年為國史編修官,後與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間出知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知鄧州,又徙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遇大飢,勸令大姓出粟,得二萬斛,救活貧者四十餘萬人;北宋仁宗天聖年間知壽州(今安徽省壽縣),又徙安州(今湖北省安陸縣),再知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勒令巫覡(男巫)一千九百餘家還農,毀其淫祠;天聖五年,為樞密副使;天聖己巳年官參知政事;天聖辛未年進兵部侍郎、兵部尚書左丞;仁宗景佑年間知青州(今山東省青州),任青州時,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陽橋,被大多數科學家認定為中國最早出現的虹橋;後遷刑部尚書;仁宗寶元年間官戶部尚書;仁宗康定年間兼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知永興軍(今陝西省西安一帶);改判河中府;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慶歷丁亥年(公元1047年)方召為宰相,因諫官、御史認為夏竦與陳執中論議不合,不可使兩人共事,遂改樞密使,封英國公;次年復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仁宗皇佑己丑年進鄭國公;仁宗皇佑辛卯年(即公元1051年)奉詔監修黃河堤決,躬冒淫雨,以疾歸京師,遂不起,農歷9月薨,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賜謚「文庄」,御葬河南許州陽翟縣三封鄉洪長源(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境內),建有旌賢院。夏竦以文學起家,自經史、百家、陰陽、律歷、至佛老之書,無不通曉;為文章,典雅藻麗;治軍尤嚴,敢誅殺,對疾病死喪者,則撫循甚至。著文集百卷、《策論》十三卷、《箋奏》三卷、《古文四聲韻》五卷、《聲韻圖》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庫全書》。事實詳《宋史》、《江西省志》、《九江府志》、《德安縣志》及秘書堂《夏氏宗譜?文庄公年譜》。
夏執中宜春(今江西省宜春)人,宋代節度使,以賢揚名。據傳朝廷舉慶禮,人皆爭獻珍奇,執中獨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進之。
夏原吉湖廣湘陰(今屬湖南省)人,明朝大臣,為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戶部尚書,主持財政27年,支應無誤,在詳定賦役,清倉場,廣屯種,修水利等方面均有政績。
夏 昶崑山(今江蘇省崑山)人,明代著名畫家。他不僅善繪畫,而且善書能詩;其詩詞清麗,書工正楷,其畫擅長寫竹石,當時推為第一,有傳「仲昭一個竹,江南十錠金」。宋代以後,是夏姓在文學領域里最為光輝的時期。
夏 言江西省貴溪人,明嘉靖年間作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旋首輔執政,兩度為相。
夏 寅松江華亭(今屬上海市)人,明代學者,官至浙江參政。其「君子三惜」說被傳為名言。
夏 燮安徽省當塗人,清代史學家。其不滿清政府賣國行徑,強烈抗議外敵入侵,贊賞國人反抗精神,著有《中西紀事》一書。
夏完淳上海松江人,南明抗清義士。生而早慧,十四歲隨父加入抗清斗爭。所著被輯為《夏完淳集》。
夏敬渠江蘇省江陰人,清代小說家。一生好游,足遍四方。崇信程朱理學。著有小說《野叟曝言》。
夏 燮安徽省當塗人,清代史學家。其不滿清政府賣國行徑,強烈抗議外敵入侵,贊賞國人反抗精神,著有《中西紀事》一書。
夏思痛(1854--1924) 名壽華,湖南桃江人,同盟會員,民主革命先驅,曾在黎元洪任總統時任民國總統府高參,後被孫中山委為武岳招撫使。
夏 衍浙江杭州人,著名劇作家。曾與魯迅等人籌建「左聯」;發起組織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建國後,致力於電影事業發展。
夏斗寅(1885-1951)湖北麻城人。1906年加入同盟會,辛亥首義新軍副大隊長,後逐步升遷,任國民黨軍梯團長、旅長、師長、軍長、湖北省政府主席、武漢警備司令、上將參議,曾鎮壓工農紅軍。武漢解放前夕,一度參加湖北和平運動,歡迎解放軍進城,1949年去香港。
夏丏尊浙江省上虞人,著名文學家,作品甚豐,有《生活與文學》、《平屋雜文》等,又有譯著《社會主義與進化論》等。
夏楚中國民軍20集團軍總司令,中將。在抗日戰爭中,參與「凇滬會戰」,「長沙戰役」的指揮.
夏曾佑(1863—1924):浙江杭州人,字穗生,號別士、穗鉚、碎佛。光緒進士。授禮部主事。與梁啟超、譚嗣同相契。能詩,精佛學。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在天津與嚴復等創辦《國聞報》,宣傳新學,鼓吹變法。後致力於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用章節體編著《最新中國學中國歷史教科書》,重版時改名《中國古代史》,是近代中國嘗試用進化論研究中國歷史的第一部著作。民國時,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長。後調任京師圖書館館長。
夏明翰湖南省衡陽人,著名無產階級革命烈士,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生。臨刑詩中:「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革命氣節。
夏世厚(1912— ):河南固始人,當為夏光庭(夏遠)九世孫夏竦的後裔。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二十五軍交通隊隊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新四軍第五師團長。1946年中原突圍時,在平漢路柳林車站和鄖縣南化塘戰斗中,帶領突擊隊沖殺,兩戰皆捷。後任鄂豫陝軍區分區副司令員、第二野戰軍縱隊副旅長。建國後,歷任湖北軍區分區司令員,湖北省農林廳廳長、副省長,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是中顧委委員。
夏征農(1904- ):江西新建鎮坊(鎮坊今屬江西豐城)人,夏光庭(夏遠)40世孫。金陵大學肄業。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參加左聯。曾任新四軍軍政治部民運部部長、中共蘇中四地委宣傳部部長、蘇中公學校長、蘇中建設大學副校長、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部長。建國後,歷任中共濟南市委副書記,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宣傳部部長,中共山東省委、濟南市委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部長,復旦大學黨委書記,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社聯、文聯主席,中國大網路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副主任,《辭海》主編。是中顧委委員。
夏雲傑東北抗日聯軍高級指揮員。1903年生,山東沂水人。家境貧寒,1926年3月逃荒到黑龍江湯原。以耕地為業,農閑季節到黑河金礦做臨時工。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投身抗日斗爭的行列。193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8月任中共湯原中心縣委委員,負責軍事工作。經過努力,將分散在湯原各地的抗日游擊隊員500餘人組織起來,成立東北民眾義勇軍,夜襲湯原縣城,給敵偽政權以沉重打擊。夏雲傑身先士卒,在作戰中多次負傷,在部隊中享有很高威望。中共滿洲省委曾稱贊湯原游擊隊是松花江下游地區「反日反滿的唯一中心力量」。1934年10月任湯原民眾反日游擊總隊政治委員。領導游擊隊聯合抗日義勇軍共同作戰,挫敗日偽軍冬季「討伐」,創建湯原太平川抗日游擊根據地。1936年1月所部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6軍後,任軍長,率部在湯旺河地區創建後方基地。9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6軍軍長,被選為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委員。同年11月21日率部籌集給養裝備時,在湯原丁大千屯遭偽治安隊襲擊,身負重傷。26日壯烈犧牲,時年33歲。
㈢ 歷史上有哪些姓夏的名人
秦代有宰相夏說。西漢有城陽內史夏寬;東漢有交阯刺史夏方,泰州都尉夏恭。西晉有仁義都尉、中郎將夏方。隋代有左武侯執旗官夏侯朗。五代有鄭州防禦使、河陽節度使夏魯奇。宋代有漣水知軍、武節郎夏俊,開封府少尹夏承,陝西副都總管兼緣邊招討副使夏隨,秦國軍節度使夏執中,翰林學士夏師堯,評論家夏元鼎。朝議大夫夏廷華,定州路都總管、高陽都管夏守贇,國子博士、著作佐郎夏尚,孝宗夏皇後。畫家夏迪、夏文彥、夏子言、夏廷器、夏老昌、夏汲清。元代有太史院都事夏以忠,畫家夏奕,夏珪、夏森、夏東叟、夏子文。明代有衢州知府夏升,陝西按察副使夏禮,御史夏璣,廣西左布政使夏時,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夏言,延平知府夏英,工部左侍郎夏昂,大名知府夏忠,北地太守夏育,中書舍人夏昺,福建右布政使夏祚,太常寺卿夏昶,廣東按察使夏塤,江州知州夏倪,刑部尚書夏恕,山東右布政使夏寅,太常卿夏寅,臨清知州夏鼎,河南知府夏竦,南京太常少卿夏瑄,零陵太守夏勤,中書省博士夏煜,南京大理評事夏 ,金華衛指揮夏毅,山西鄉試正考官夏力恕,按察使夏萬亨,御史夏之令,南京戶部尚書夏邦謨,沂州總兵夏成德,中書舍人夏完淳,南京太常少卿夏良勝,南京太僕少卿夏尚朴,太子太保夏原吉。畫家夏義甫、夏昺、夏 、夏衡、夏鼎、夏芷、夏葵、夏美、夏厚、夏永。清代有湖南布政司庫大使夏之翰,吏部右侍郎夏同善,登州鎮總兵、雲南提督夏辛酉,潯州知府夏敬頤、畫家夏基、夏沚、夏森、夏雯、夏大貞、夏時行、夏雲、夏維、夏官、夏杲、夏正、夏霖、夏大易、夏廷香、夏翚、夏東旭、夏琳、夏鳳儀、夏之勛、夏之鼎、夏柔嘉、夏之成、夏敬聲、夏之霖、夏煌、夏鳳翔、夏鑾翔、夏培、夏鑾、夏穎、夏華士;文學家夏之蓉等。
㈣ 現代姓夏的古代姓什麼
主要起源
1、源於姒姓,出自夏王朝大禹之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史記·夏本紀》記載,相傳帝堯之時,堯命顓頊帝的後裔鯀治理洪水,鯀採用堵塞之法,九年治水不成功。舜繼承堯的帝位後,把鯀放逐於羽山,起用鯀之子禹來治水,禹改用疏導之術,歷經13年平息了水患,封於陽翟(今河南禹州)。公元前2070年禹繼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世襲封建王朝夏朝,國號夏後氏,姒姓。夏朝傳十四世,十七王。至夏王桀時,於公元前1600年為商湯所滅,湯放桀於南巢(今安徽巢湖市北),子孫以禹時國號夏後氏為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封禹在南巢的後裔為巢伯,封禹的後裔東樓公為杞侯。其餘不得封的夏禹後裔以夏為氏。[1]
2、源於媯姓,出自帝舜之後媯滿的後裔陳國第十六位君主陳宣公庶子子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公元前2070年,禹繼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夏王封舜之子商均於虞,在今河南虞城西南,史稱有虞氏。又把舜的另一後裔虞遂封於遂,在今山東寧陽西北。商朝時,商王改封虞遂的後裔於陳,在今河南淮陽東南。陳所處之地即為帝堯的母親陳鋒氏部落的故地,因而稱為陳。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以取代親商朝的虞遂後裔的陳國。媯滿,謚號胡公,史稱胡公滿。陳國在西周時期是十二諸侯之一。陳宣公杵臼(公元前692-前648年在位)之庶子西,字子夏,別其族為少西氏,生御叔,御叔娶鄭穆公之女夏姬為妻,生徵舒,字子南,徵舒始以先祖之字為夏氏,稱為夏徵舒,其後遂沿襲夏氏。[1]
3、源於姒姓,出自夏禹的後裔東樓公後裔杞簡公之弟姒佗的封號,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公元前十一世紀的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分封諸侯,夏禹的後裔東樓公受封於杞(今河南杞縣),為杞侯。杞國傳至至杞簡公時,被楚國所滅。杞簡公之弟姒佗出奔魯國,魯悼公因其為夏禹的後裔,給予采地為侯,稱為夏侯,其後裔便以其爵位為姓氏,稱夏侯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夏氏者。據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姓譜》等記載:「魯悼公封夏禹後裔佗為侯,賜采邑,佗為紀念先祖,以夏為氏,後遷居沛地之譙郡(今安徽亳州)」。
4、源於官位,出自古代夏、商、周時期官吏大司樂,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大夏,大禹時期音樂名稱,代表了國祚,傳說是大禹的兒子啟從九天上偷來的天庭之樂。大夏後來演變為官職稱謂,即大司樂。在典籍《周禮·春官》中就記載:「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鍾鼓奏九夏。」著名的隋朝學者杜子春解釋:「王出入奏王夏,屍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賓客至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驁夏。齊音齋,裓音陔,驁音遨。」在大司樂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或職業稱呼為姓氏者,稱大夏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夏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5、源於官位,出自周王朝時期官吏夏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夏官,是西周時期所設置的官位,為六卿之一,即後來的司馬,是主掌軍政、軍賦、並兼掌天文歷法的官員,歷朝歷代、各諸侯大國皆沿襲,一直到唐朝時期才改稱為兵部,將夏官單獨保留改在司天監中,專職負責天文歷法。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曾仿照周禮設春夏秋冬四官,稱之為「四輔」,其中的夏官就是主要負責軍事方面的官員。在夏官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夏官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夏氏、官氏。
6、源於官位,出自周王朝時期官吏夏采,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夏采,是西周時期所設置的官位,為祭祀之官,專職負責君王的喪采,掌管大喪之事務,隸屬於天官府司管轄。夏,就是為死者招魂復魄。在典籍《周禮·天官》中記載:「夏采,掌大喪。以冕服復於大祖,以乘車建綏復於四郊。」夏采位在下大夫序列。在夏采屬下,有下士四人,史一人,徒四人,官秩為正四命,相當於後來的正五品。在夏採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夏采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夏氏、采氏。
7、源於官位,出自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官吏夏卿,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夏卿,是南北朝時期南朝梁武帝蕭衍首先創制的官位,實際上是「三卿」的統稱。三卿,就是太府卿、少府卿、太僕卿。太府卿負責掌管國家的金帛財帑,也就是政府財政,南朝陳國、北魏王朝依南朝制度設置。從北齊至隋、唐、宋諸朝,均以太府卿為太府寺主官,遼、金、元時期改寺為監,主官亦因而改稱太府監。太僕卿為九卿之一,主要掌管帝王的輿馬和全國馬政。少府卿亦為九卿之一,負責掌管山海地澤收入和皇室手工業製造,為皇帝的私府。還在西漢時期,諸侯王也設有少府,各地郡守亦設有少府。至東漢時期仍為九卿之一,掌宮中御衣、寶貨、珍膳、紡織、印染等。宋、明兩朝改歸工部,清朝時期稱內務府,多由宗族權貴主理。在夏卿的後裔子孫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即稱夏氏。
8、回族中的夏姓,據說取自元皇慶年間(1312年-1313年)從西亞來泉州,後應聘主持清真寺教務的漢字譯音或諧音:夏不魯罕丁名字的首音。當時,夏不魯罕丁被人們推崇為「攝思廉(伊斯蘭教)夏(長老)。」故又說,回族中的夏姓是從夏不魯罕丁的教務等稱漢字譯音或諧音「夏」而來。另,明永樂年間來中國的蘇祿東王守墓人夏乃馬當,在當地生息繁衍,遂成了山東德州北營夏姓回民之先祖。在江蘇鎮江,有《明德堂夏姓》。夏姓「原有老譜,清咸豐年間,在原籍揚州被毀,民國五年(1916年),由鎮江、南京始祖中醫師子衡公重纂,序文中有我族自前明人關以來定居揚州,堂開明德,已有五百年光景,歷傳三十世之譜的記載。1983年,鎮江後裔(夏)容光在此基礎上,建立活頁新譜,並在排輩十字後加添二十字。」(《鎮江回回》)夏姓回族以西北居多。
9、土家族中的夏姓,湖南湘西土家族中有夏姓,如湖南龍山人、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夏家駿。
10、蒙古族中的夏姓,明朝時有蒙古人改姓漢姓夏。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蒙古族中有夏姓,如:內蒙古准格爾旗人、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夏日,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佛教協會會長夏立宛。
11、滿族中的夏姓,清朝初滿洲八旗中有夏姓,滿族的夏姓其先出自漢人,入旗滿化成為滿族一員,到清末民初,旗人紛紛漢化融入漢族,夏姓旗人同樣也回歸了漢族,但其族人中已經混合了滿族的血液。遼寧省沈陽市等地滿族中有夏姓。
12、錫伯族中的夏姓,錫伯族夏氏歷史與滿族夏氏相似。遼寧省沈陽市、新疆等地錫伯族中有夏姓。
13、侗族中的夏姓,貴州省玉屏縣等地侗族中有夏姓。
14、北宋西夏國鮮卑黨項族有夏姓。
㈤ 古往今來,姓夏的名人有……
夏姓歷史名人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夏姓歷代名人146名,占名人總數的0.3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七十位;夏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3%,排在並列第七十四位;夏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29%,排在第七十位。
戰國有秦孝王姬夏太後。秦代有宰相夏說。西漢有城陽內史夏寬;東漢有交阯刺史夏方,泰州都尉夏恭。西晉有仁義都尉、中郎將夏方。隋代有左武侯執旗官夏侯朗。五代有鄭州防禦使、河陽節度使夏魯奇。宋代有漣水知軍、武節郎夏俊,開封府少尹夏承,陝西副都總管兼緣邊招討副使夏隨,秦國軍節度使夏執中,翰林學士夏師堯,評論家夏元鼎。朝議大夫夏廷華,定州路都總管、高陽都管夏守贇,國子博士、著作佐郎夏尚,孝宗夏皇後。畫家夏迪、夏文彥、夏子言、夏廷器、夏老昌、夏汲清。元代有太史院都事夏以忠,畫家夏奕,夏珪、夏森、夏東叟、夏子文。明代有衢州知府夏升,陝西按察副使夏禮,御史夏璣,廣西左布政使夏時,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夏言,延平知府夏英,工部左侍郎夏昂,大名知府夏忠,北地太守夏育,中書舍人夏昺,福建右布政使夏祚,太常寺卿夏昶,廣東按察使夏塤,江州知州夏倪,刑部尚書夏恕,山東右布政使夏寅,太常卿夏寅,臨清知州夏鼎,河南知府夏竦,南京太常少卿夏瑄,零陵太守夏勤,中書省博士夏煜,南京大理評事夏 ,金華衛指揮夏毅,山西鄉試正考官夏力恕,按察使夏萬亨,御史夏之令,南京戶部尚書夏邦謨,沂州總兵夏成德,中書舍人夏完淳,南京太常少卿夏良勝,南京太僕少卿夏尚朴,太子太保夏原吉。畫家夏義甫、夏昺、夏 、夏衡、夏鼎、夏芷、夏葵、夏美、夏厚、夏永。清代有湖南布政司庫大使夏之翰,吏部右侍郎夏同善,登州鎮總兵、雲南提督夏辛酉,潯州知府夏敬頤、畫家夏基、夏沚、夏森、夏雯、夏大貞、夏時行、夏雲、夏維、夏官、夏杲、夏正、夏霖、夏大易、夏廷香、夏翚、夏東旭、夏琳、夏鳳儀、夏之勛、夏之鼎、夏柔嘉、夏之成、夏敬聲、夏之霖、夏煌、夏鳳翔、夏鑾翔、夏培、夏鑾、夏穎、夏華士;文學家夏之蓉等。
錄《中國.蒼南網》
㈥ 歷史上的夏姓名人
夏區夫(?-前482):春秋時期陳國的卿大夫。
夏育:衛國名震遐邇的勇士,據說他力舉千鈞,能生拔牛尾。
夏無且:在荊軻謀刺秦王之時的侍醫,由於"以葯囊捉荊軻"。
夏寬:漢武帝時陽城內史。
夏勤:漢武帝時零陵太守。
夏勤:東漢人,歷仕京宛二縣令、零陵(今屬湖南)太守、司徒等職,以才幹見稱。
夏恭(前20-約29):東漢光武帝時備受人敬仰的學者。
夏瞻:晉代傑出畫家,工於人物、神像。
夏赤松:南朝宋著名棋手。
夏昱:唐代中書令兼尚書令。
夏圭: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南宋傑出的畫家。
夏遠:浙江會稽金華人,唐肅宗上元間(七六一)舉進士第,授秘書郎。
夏承皓(956-1004):北宋真宗太平興國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晉策,補右禁衛。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即公元1004年)契丹內寇,夏承皓由間道發兵,夜與契丹遇於河朔,力戰虜騎,卒於陣,褒贈崇儀使。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喬。江州德安(今屬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夏承皓之子。初謚「文正」,後改謚「文庄」。
夏執中(?-1196):宜春(今江西省宜春)人,宋代節度使,以賢揚名。據傳朝廷舉慶禮,人皆爭獻珍奇,執中獨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進之。
夏元鼎:南宋文學家、詩人。
夏友蘭:元代教育家。
夏庭芝:元代作家。
夏迪:元代畫家。
夏原吉(1367-1430):湖廣湘陰(今屬湖南省)人,明朝大臣,為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戶部尚書。
夏昶(1388—1470):明代著名畫家。
夏白眼::明代欖雕「聖手」。
夏言(1482-1548):明代政治家、文學家。明朝二十四臣之一,以正直敢言自負。
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字彝仲,號瑗公,松江華亭(今屬上海松江)人。崇禎十年中進士,任福建長樂縣知縣,體恤民情,革除弊俗,政績優秀,為崇禎皇帝接見嘉獎。然逢喪母及國難,未能升遷。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室福王在南京監國,任命他為吏部考功司主事。弘光元年,清軍進攻江南,夏允彝與陳子龍等在江南起兵抗清,兵敗後,拒不降清。於同年九月十七日投水殉節,時年50歲,謚「忠節」。
夏完淳(1631年—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別名復,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詩人,松江華亭人,祖籍會稽(今浙江紹興)。為夏允彝之子,師從陳子龍。夏完淳自幼聰明,有神童之譽,「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隨父抗清。其父殉難後,他和陳子龍繼續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年僅十七歲。被俘後怒斥洪承疇,拒不降清,名揚後世。
夏敬渠:清代文學家、詩人。
夏燮:清代文學家、詩人。
㈦ 古代姓夏的名人都有誰
夏承皓 、夏恭 、夏完淳、夏允彝、夏竦等。
1、夏承皓
夏承皓(956—1004)夏光庭(夏遠)八世孫,派名嘉靈,字承皓,又字靈石,號素葊。生於後周世宗顯德丙辰三年(公元956年)。
北宋真宗太平興國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晉策,補右禁衛。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即公元1004年)契丹內寇,夏承皓由間道發兵,夜與契丹遇於河朔,力戰虜騎,卒於陣,褒贈崇儀使。
以子夏竦貴贈封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封魏國公。
2 、夏恭
夏恭[公元前二0年左右至後二九年左右]字敬國,梁國蒙人。約生於漢成帝鴻嘉初年,約卒於光武建武五年左右。
習韓詩及孟氏易,為講授,門徒常千餘人,王莽末,盜賊縱橫,攻沒郡縣。恭以恩信為眾所附,擁兵固守,獨安全。
光武即位,召拜郎中,再遷太山都尉,甚得百姓歡心。卒於官,諸儒共謚曰宣明君。恭所著文,有賦、頌、詩、勸學,凡二十篇,傳於世。
3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別名復,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明末(南明)詩人,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人,祖籍浙江會稽。
父親夏允彝,江南名士。老師陳子龍,抗清將領。夏完淳幼聰慧,「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從軍征戰抗清,十七歲英勇就義。
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領兵激戰,戰敗自殺殉國殉後,夏完淳和陳子龍繼續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年僅十六歲。殉國前怒斥了洪承疇一事,稱名於世。有《獄中上母書》等。
身後留有妻子錢秦篆、女兒和遺腹子,出世後夭折, 家絕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於松江區小崑山鎮盪灣村華夏公墓旁。
4、夏允彝
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字彝仲,號瑗公,松江華亭(今屬上海松江)人,夏完淳之父。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舉人,崇禎初年,與同郡陳子龍、徐孚遠等人結成「幾社」。崇禎十年(1637年)進士,任福建長樂縣知縣,能體恤民情,革除弊俗。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室福王在南京監國,任命他為吏部考功司主事。
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進攻江南,夏允彝與陳子龍等在江南起兵抗清,兵敗後於同年九月十七日投水殉節,時年50歲,謚「忠節」。
著有《夏文忠公集》、《私制策》、《倖存錄》等。夏允彝在明末因為幾社活動等原因,和陳子龍齊名,世稱「陳夏」。
5、夏竦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喬,別稱夏文庄、夏英公、夏鄭公。德安縣(今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車橋鎮(原白水街鄉)人。北宋副宰相。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錄官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丹陽縣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為國史編修官,後與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參與編寫王欽若的千卷本《冊府神龜》。
真宗天禧年間出知黃州、知鄧州,又徙襄州,遇大飢,勸令大姓出粟,得二萬斛,救活貧者四十五萬人;宋仁宗天聖年間知壽州,又徙安州,再知江西洪州(南昌),勒令巫覡一千九百餘家還農,毀其淫祠。
天聖五年,為樞密副使;天聖七年(1029年)官參知政事;天聖九年(1031年)進兵部侍郎、兵部尚書左丞;仁宗景祐年間知青州,任青州時,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陽橋,被大多數科學家認定為我國最早出現的虹橋。
後遷刑部尚書;仁宗寶元年間官戶部尚書;仁宗康定年間兼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知永興軍(今陝西省西安一帶);改判河中府;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大名府。
仁宗慶歷七年(1047年)方召為宰相,因諫官、御史認為夏竦與陳執中論議不合,不可使兩人共事,遂改樞密使,封英國公;次年復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進鄭國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詔監修黃河堤決,躬冒淫雨,以疾歸京師,遂不起,農歷九月薨,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謚「文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夏姓
㈧ 好聽的古風名字,女生用,姓夏的
夏薴蘿
夏薴蝶
夏沉妤
夏流螢
夏薇思
夏瑤碧
夏疏雨
夏欣可
夏萱妍
㈨ 有沒有古代女子名字,姓夏,或慕容
夏蘇葉、夏紫蘇、夏蓯蓉、夏苓
慕容紫芝、慕容紫苑、慕容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