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寶寶起名 > 古代農具的圖片和名字

古代農具的圖片和名字

發布時間:2021-04-01 04:43:18

古代農具有哪些,配圖...

1#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08-6-2 13:25 只看該作者
古代農具2

漢唐以來的耕犁 我國很早就發明了耒耜,用耒耜來翻整土地,播種莊稼,進行農業生產。隨著生產的發展,耒耜發展成犁。不過在戰國時期以前,人們使用的只是石制、木製、骨制和少量的銅制整地工具。後來由於牛耕的出現和冶鐵業的興起,戰國時期便出現了鐵制的耕犁,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和河南輝縣都出土過戰國時期的鐵犁鏵。鐵犁鏵的發明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它標志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時期,也標志著人類改造自然的斗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搜索更多相關主題的帖子: 文化 中國 歷史

UID
15319
帖子
598
精華
35
積分
1050
閱讀許可權
100
在線時間
56 小時
注冊時間
2008-3-3
最後登錄
2008-7-8
查看詳細資料
TOP

瞎了

新手上路

個人空間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當前離線
2#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08-6-2 13:26 只看該作者
漢代大力推廣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耕作方法,耕犁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並且在全國各地廣泛使用。解放後出土的一百多件漢代的鐵犁中,有鐵口犁鏵、尖鋒雙翼犁鏵、舌狀梯形犁鏵,還有大型的犁鏵。從山西平陸等地漢墓中出土的幾幅犁耕圖中,可以看出漢代耕犁的構造形式。當時的耕犁是鐵制的犁鏵,已經有犁壁的裝置。山東安丘、河南中牟和陝西西安、咸陽、禮泉等地都有漢代鐵犁壁出土。犁壁的發明是耕犁的一個重大發展。沒有犁壁的耕犁達不到碎土鬆土起壠作畝的目的,還必須靠鋤類和鏟類農具的幫助才行;有了犁壁就能翻土碎土,犁壁有一定的方向,向一側翻轉土垡,把雜草埋在下面作肥料,同時還有殺蟲的作用。歐洲的耕犁直到公元十一世紀才有犁壁的記載,我國至遲到漢代就有了犁壁的裝置,比歐洲要早近一千年。漢代耕犁的木質部分由犁轅、犁梢(犁柄)、犁底(犁床)、犁箭、犁橫等部件組成。由此可以看出,漢代的耕犁已經基本定型,它除了有先進的犁壁裝置外,還有能調節耕地深淺的犁箭的裝置。漢代的犁有雙轅和單轅的,基本上是二牛抬扛式的。由於是直轅長轅犁,耕地的時候,回頭轉彎都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也不很高。盡管這樣,它比戰國時期的耕犁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唐代,陸龜蒙的《耒耜經》詳細記述了當時耕犁的部件、尺寸和作用。這種犁的構造是由金屬製造的犁鑱和犁壁,以及由木材製造的犁底、壓鑱、策■(é)、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犁盤等十一個部件組成。這些部件都各有特殊的功能和合理的形式。犁壁在犁鑱之上,它們是成一個曲面的復合裝置,用來起土翻土的;犁底和壓鑱把犁頭緊緊地固定下來,增強犁的穩定性;策■是捍衛犁壁的;犁箭和犁評是調節犁地深淺的裝置,通過調整犁評和犁箭,使犁轅和犁床之間的夾角張大或縮小,這樣就使犁頭深入或淺出;還可以通過犁梢來掌握耕地的寬窄;它的犁轅是短轅曲轅,轅頭又有可以轉動的犁盤,牲畜是用套耕索來挽犁的。整個耕犁是相當完備、相當先進的,也很輕巧,耕地的時候回頭轉彎都很靈便,而且入土深淺容易控制,起土省力,效率比較高。

陸龜蒙所敘述的耕犁是中國耕犁發展到比較完備階段的典型,它的構造要比秦漢時期的犁完備和復雜得多,和現代的耕犁基本相同。這是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斗爭實踐中不斷摸索創造的成果,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宋元以後,耕犁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各地創造了很多新式的耕犁。南方水田用犁鑱,北方旱地用犁鏵,耕種草莽用犁鎊,開墾蘆葦蒿萊等荒地用犁刀,耕種海堧地用耬鋤。

根據史料記載,在整個古代社會,我國耕犁的發展水平一直處於世界農業技術發展的前列。

漢代的播種機——三腳耬

我國在戰國時期就有了播種機械。漢武帝的時候,趙過在一腳耬和二腳耬的基礎上,創造發明了能同時播種三行的三腳耬。一頭牛拉著,一人牽牛,一人扶耬,一天就能播種一頃地,大大提高了播種效率。漢武帝曾經下令在全國范圍里推廣這種先進的播種機。
UID
18043
帖子
185
精華
0
積分
0
閱讀許可權
10
在線時間
15 小時
注冊時間
2008-4-14
最後登錄
2008-7-8
查看詳細資料
TOP

瞎了

新手上路

個人空間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當前離線
3#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08-6-2 13:26 只看該作者
漢代三腳耬復原模型,現在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里。它的構造是這樣的:下面三個小的鐵鏵是開溝用的,叫做耬腳,後部中間是空的,兩腳之間的距離是一壠。三根木製的中空的耬腿,下端嵌入耬鏵的銎里,上端和子粒槽相通。子粒槽下部前面由一個長方形的開口和前面的耬斗相通。耬斗的後部下方有一個開口,活裝著一塊閘板,用一個楔子管緊。為了防止種子在開口處阻塞,在耬柄的一個支柱上懸掛一根竹簽,竹簽前端伸入耬斗下部系牢,中間縛上一塊鐵塊。耬兩邊有兩轅,相距可容一牛。後面有耬柄。

播種前,要根據種子的種類、子粒的大小、土壤的干濕等情況,調節好耬斗開口的閘板,使種子在一定的時間流出的多少剛好合適。然後把要播種的種子放入耬斗里,用牛拉著,一人牽牛,一人扶耬。扶耬人控制耬柄的高低,來調節耬腳入土的深淺,同時也就調整了播種的深淺,一邊走一邊搖,種子自動地從耬斗中流出,分三股經耬腿再經耬鏵的下方播入土壤。在耬後邊的木框上,用兩股繩子懸掛一根方形木棒,橫放在播種的壠上,隨著耬前進,自動把土耙平,把種子覆蓋在土下,這樣一次就把開溝、下種、覆蓋的任務完成了。再另外用砘子壓實,使種子和土緊密地附在一起,發芽生長。

現代最新式的播種機的全部功能也不過把開溝、下種、覆蓋、壓實四道工序接連完成,而我國兩千多年前的三腳耬早已把前三道工序連在一起由同一機械來完成。在當時能夠創造出這樣先進的播種機,確實是一項很重大的成就。這是我國古代在農業機械方面的重大發明之一。

灌溉機械——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農業灌溉機械之一。龍骨車,古書上都叫翻車,據《後漢書》記載,這一灌溉機械是東漢末年發明的。最初是利用人力轉動輪軸灌水,後來由於輪軸的發展和機械製造技術的進步,發明了以畜力、風力和水力作為動力的龍骨水車,並且在全國各地廣泛使用。根據動力的不同,龍骨水車有下列幾種。

人力龍骨水車 人力龍骨水車是以人力做動力,多用腳踏,也有用手搖的。元代《王禎農書》和清代麟慶的《河工器具圖說》中關於龍骨車的敘述比較詳細。它的構造除壓欄和列檻樁外,車身用木板作槽,長二丈,寬四寸到七寸不等,高約一尺,槽中架設行道板一條,和槽的寬窄一樣,比槽板兩端各短一尺,用來安置大小輪軸。在行道板上下,通周由一節一節的龍骨板葉用木銷子連結起來,很像龍的骨架一樣,所以名叫龍骨車。在上端的大軸的兩端,各帶四根拐木,作腳踏用,放在岸上的木架之間,人扶著木架,用腳踩動拐木,就帶動下邊的龍骨板葉沿木槽往上移動,把水刮上岸來,流入田間。龍骨板葉繞過上端大軸,又在行道板上邊往下移動,繞過下端的軸,重新刮水。這樣循環不已,水從低處源源不斷地被車上岸來。這就是龍骨車的構造和工作過程。

㈡ 古代農具都有哪些

公元(976一983年)的《太平廣記》。據書中所載,當發明 於公元7世紀。 從河、湖、池塘中引水的器具則有序斗、各種翻車 (龍骨水車,圖2)、筒車、渴烏(虹吸)、鶴飲等。人力翻車,腳路翻車 (采自《農政全書)是在公元186年前後由東漢畢嵐所創制,三國時馬鈞又加以改進。以後又發展了牛轉翻車、水轉翻車和 風力翻車等。水轉筒車是在江河岸邊裝設個水輪, 水輪下部浸在水流中,由水力驅動水輪回轉。水輪圓 周上配置的若干個竹筒依次將水帶到上部,流人接水槽。唐劉禹錫(772一842年)所著「機汲,,一文,所述提 水工具就是這種水轉筒車。在王禎(農書》L載有水轉 筒車圖,還有驢轉筒車和高轉筒車『圖3)。渴烏也是 由畢嵐創制。在明王微著(新制諸器圖說)上,載有「虹吸」和「鶴飲」圖及圖說。 收獲、脫粒和清選器具在公元前5500一前4900 年的文化遺址中,曾有鋸齒刃石鐮出上。到公元前 2800一前1900年,又出現了蚌刀和沒有鋸齒的石鐮。 到商周時期有了銅鐮,但應用不廣。鐵鑲開始出現於 戰國時期,到西漢時已廣泛應用。以後又發展了許多 不同類型的收割器具。在王禎《農書》_上,就載有錢、 艾、璐鐮、推鐮、荃麥器等;還有收獲薯類用的鑊(鎬), 收獲棉桿用的鉤鐮,割草、砍柴用的鍥等。 脫粒、清選用的器具有連枷、石攀磷、扇車等。連枷 發明於春秋時期。在王禎《農書》上,有用礙礴碾場脫 粒的記載。扇車亦稱風車或蹌扇,發明於西漢時期。 農產品加工器具最早的穀物加工器具是石磨盤 圖3高轉筒車 (采自《農政全書」 和碾棒。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曾有石磨盤出土, 說明早在農業誕生以前,人類就用這種器具加工採集 到的穀物。在公元前5500一前4900年的遺址中出土 的石磨盤和服棒,就已相當工整。另一種穀物加工器 具是柞臼。在約公元前5000年的遺址中有石柞出土,自遠古至清代中葉在中國農業生產中使 用的器具。在古籍中稱農器或田器。除古籍中所載 外,在考古發掘中出土了許多古農具,包括在有文字記 載以前各個時期的器具。 各地出土的大量古農具表明,早在公元前6000一 前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初期,伴隨著原始農業的誕 生,就出現了簡單、粗糙的石制農具以及蚌器、陶器等。 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末年,鐵制農具已廣泛應用。到 公元10一14世紀的宋、元時代,已擁有開荒、耕整地、 播種、中耕、收獲脫粒、加工、蠶桑、舟車等適應不同地 區要求的各種農具300餘種。有許多農具的發明創造 和應用都早於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 耕整地農具有未招、鋒、鋒、鏡(鍬)、鎮、鉻、極、 犁、耙、秒、粉、糖、蓋、礙、碑、刮板等品種。在公元前 5500一前3300年的文化遺址中,曾有石鏟、骨鏟、骨粕 等起土翻土工具出土;公元前2900一前2800年的文 化遺址中,有用雙齒木未挖土的印痕。這種間歇動作 的來粕以後逐步為連續動作的人力犁所代替。殷代以 後又逐步為畜力犁所代替。到春秋時期,畜力犁已被 廣泛應用。戰國初期有了鐵制犁樺,戰國末年又出現 了犁壁。公元9世紀時唐代陸龜蒙所著(來招經),記 述了一個結構相當完備的畜力犁(見樺式犁)。 播種栽植器具包括條播用的樓,穴播用的靛種 器,播後壓實土壤用的撻和碑車,拔、插水稻秧苗用的 秧馬等。樓又稱樓車或按犁,是世界上最早的條播機。 在王禎著(農書)上,還載有將種子與過篩細糞或蠶沙 鈕說 拌合後一同播下的糞按,這是最早的施肥播種機。 種器(圖l)也見於王禎(農書), 圖l孤種器 (采自王禎《農書》) 明在公元14世紀初已經有了這種 穴播工具。關於秧馬的記載,最早 見於蘇軾在公元1094年寫的《秧馬 歌)。 中耕除草器具包括早地用人 力除草鬆土工具錢、鏟、鏡、褥、搏、 鋤;早地中耕用畜力按鋤;水田用 的人力中耕除草工具耘爪、耘盪等。 在龍山文化遺址中就出現了石鋤, 到戰國時期有了鐵鋤。關於樓鋤的 記載,最早是在宋、元間的著作《種 漪直說》上。在王禎《農書》上有關 於耘爪和耘盪的記載。 灌溉器具中國早在龍山文化 時期就掌握了鑿井技術,以後先後 創制了桔棒、轆護、斗式水車等井用提水工具。關於桔 棒的早期記載見(莊子·天運篇》顏淵(公元前521一 前490年)與師金的一段對話。公元147年漢武梁祠 畫像石(山東嘉祥縣)上有早期的桔梅圖。轆護在春秋 戰國時代已用於從豎井中提升銅礦石,以後也用於一 般起重和提水作業。公元6世紀賈思姆著(齊民要 術》,有「井深用轆護,井淺用桔棒」的記載。在王禎《農 書》上,還有用兩個容器交替上下提水的「雙轆護」。關 於斗式水車的早期記載,見書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 在公元前5000一前3(X)0年的遺址中有大量石柞石臼 出土。腳踏雄是由用手操作的柞臼發展而成。到西漢 末年還出現了畜力雄和水雄。晉代杜預(222一284 年)製做了連機水雄,由一個水輪驅動幾個雄。 具有上下磨盤的回轉磨最初叫皚,是由春秋時魯國 人公輸班(魯班)所發明。在戰國晚期遺址中有石 轉磨出土,到西漢時得到進一步推廣。杜預製做了 水轉連磨(圖4),同時還出現了畜力八盤連磨、水碾 等。金末元初出現了風磨。去谷殼用的曹發明於東 漢時期。在王禎《農書》上,還載有具備碾、磨、奢三種 功能的『冰輪三事」,篩麵粉用的「水擊面羅』,,將子棉加 工成皮棉的「軋車」等。加工飼草用的側刀曾見於北宋 和金元遺址中。 農村運輸工具.中國古代車、船的發明至少有 4500多年的歷史。商代已出現四匹馬拉的車子。三 國時諸葛亮、蒲元等所創「木牛流馬」,就是一種獨輪 車。在北宋張澤端所繪「清明上河圖」上,就有四輛獨 輪車。王禎《農書》列有「舟車門」,載有畜力「大車、 適用於低窪地的「下澤車」;由牲畜牽引在地面滑行的 無輪「拖車」;水鄉地區應用的「農舟氣短小輕便的 「劃船,,;在兩岸之間設置竹索,便於農民攀索渡河的 小船「野航」等。(黃顧根)

㈢ 古代中國的農具有什麼 把名字和用處寫下來。

1.風車。吹去稻穀麥類糧食的草屑癟粒等雜質的工具。上方朝一邊的出口的出雜質,下方的朝下的出口的出糧食。
2.石磨。石制的磨乾粉、水糊的工具。下盤固定,上盤旋轉,上盤的圓洞添原料,下盤的周圍出乾粉、水糊。
3.木犁。耕地的農具。用畜力、人力或機器等牽引。因主部件為木材,故稱木犁或土犁,以別於後來鐵制的雙鏵犁等。
4.耙。有釘齒耙和圓盤耙等。用於碎土、平地和消滅雜草的整地農具。
5.蓑衣和連枷。蓑衣用竹葉或草、棕編成的雨披。連枷是農具,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條構成,用來拍打穀物,使子粒掉下來。也作槤枷。
6.紡車。手搖或腳踏的有輪子的紡紗或紡線工具。此圖是手搖的。
7.草鞋器。用稻稈或草莖等編制的鞋用的工具。
8. 軋籽機。軋出棉花籽的工具。
9. 碓。舂米的工具。用腳連續踏動木杠後端,前端石頭一起一落,舂砸下面石臼中的米糧(使谷成米或使米成粉)。此圖是簡單的碓。只是一個石臼,外加一根杵或木槌。
10.水車。利用帶刮板的鏈帶(條)或系汲筒的水輪,將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的一種提水工具。通常由人力、畜力、水力、風力或電力帶動旋轉。有龍骨水車、風力水車、管鏈水車等。此圖是龍骨水車的車槽、刮板部分。龍骨水車一種由車槽、刮板、木鏈、木齒輪等組成的水車。公元168-189年逐漸應用,流傳至今。用人力、畜力或風力帶動,能連續提水,提水高度一般為1~2米。
11.簞和籠。簞是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白居易《觀刈麥》詩「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槳」。籠是用竹片編成的盛物的器具。
12.油簍和木桶。油簍是盛東西的器具,用竹或荊條等編成。木桶是盛東西的器具,多為圓形,大多有提梁。
13.石臼和舂米杵。石臼用石鑿成的舂米穀等物的器具。舂米杵都在一米左右長,兩頭粗中間把手處較細,每個重約三公斤。把東西放在石臼或缽里搗去皮殼或搗碎壓米粉的動作叫舂。是黎族人特有的一種勞動方式。
14.打穀板。打穀子用的農具。
15.畚箕。用柳條、蒲草或竹篾編織的盛物器具。也可作簸箕用。盛糧食等上下顛動,揚去糠粃塵土等物的器具。

參考資料: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92/533808.shtml

㈣ 古代農具都包括哪些

農具是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過程中用來改變勞動對象的器具。我國古代農具具有就地取材,輕巧靈便,一具多用,適用性廣等特點。

就農具的材料來看,古代農具的發展,大致有石器階段的石斧、石鏟、石鐮、石磨盤,銅器階段的鍤、鏟、钁、鐮和銍,以及鐵器階段的耜和銚等。

㈤ 古代的農具有哪些(附圖)

古代的農具有:耒耜、犁、鋤、石斧和耬(lóu)車:

1、耒耜(lěi sì)

最原始農具是木質的耒耜。耒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它是從採集經濟時期挖掘植物的尖木棍發展而來的。在尖木棍下端安一橫木便於腳踏,使之容易入土,這便是單尖耒。後來衍生出雙尖耒,提高了挖土的功效。

㈥ 古代農具

概述
1、農業生產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機械化的,也稱農用工具、農業生產工具。
2、農具是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過程中用來改變勞動對象的器具。
農業是人們利用動植物體的生活機能,把自然界的物質和能轉化為人類需要的產品的生產部門。現階段的農業分為植物栽培(耕作、種植)和動物飼養(養殖)兩大類。
傳統農具是歷史上發明創制,承襲沿用的農業生產工具的泛稱。傳統農具具有就地取材,輕巧靈便,一具多用,適用性廣等特點。
中國農業歷史悠久,地域廣闊,民族眾多,農具豐富多彩。就各個地域而言、不同的環境而言、相應不同的農業生產而言,使用的農具又有各自的適用范圍與局限性。歷朝歷代農具都不斷得到創新、改造,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貢獻。古代傳說最先出現的農具是耒耜。有明確文獻記載的播種用農具是西漢的耬犁,耬犁由牲畜牽引,後面有人扶著,可以同時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
本詞條僅簡述中國在耕作中的七種通用農具類別。更多的農具需要你們去按分類方式歸納(如:按「地域」「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農業生產」來分)門類、總結功能作用,以生產工具的系統記錄促進生產力發展。
[編輯本段]一、耕地整地工具
耕地整地工具用於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作業。經歷了從耒耜到畜力犁的發展過程。漢代畜力犁成為最重要的耕作農具。魏晉時期北方已經使用犁、耙、耱進行旱地配套耕作;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體系。
水田耕整地工具主要有耕、耙、耖等,這套耕作體系在宋代已經形成。晉代發明了耙,用於耕後破碎土塊,耖用於打混泥漿。宋代出現了耖、礪礋等水田整地工具用於打混泥漿。秧馬,出現於北宋時期,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
[編輯本段]二、播種工具
耬車是我國最早使用的播種工具,發明於東漢武帝劉秀時期,宋元時期北方普遍使用。北魏時期出現了單行播種的手工下種工具瓠種器。水稻移栽工具――秧馬,出現於北宋時期,它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減輕了彎腰曲背的勞作強度。
[編輯本段]三、中耕除草工具
中耕工具用於除草、間苗、培土作業,分為旱地除草工具和水田除草工具兩類。鐵鋤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耘耥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時期開始使用。
[編輯本段]四、灌溉工具
商代發明桔槔,周初使用轆轤,漢代創制人力翻車,唐代出現筒車。筒車結構簡單,流水推動,至今我國南方丘陵河溪水力豐富的地方還在使用。
[編輯本段]五、收獲工具
收獲工具包括收割、脫粒、清選用具。收割用具包括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莖桿的鐮刀、短钁等。脫粒工具南方以稻桶為主,北方以碡碌為主,春秋時出現的脫粒工具槤枷在我國南北方通用。清選工具以簸箕、木揚杴、風扇車為主,風扇車的使用領先西方近千年。
[編輯本段]六、加工工具
加工工具包括糧食加工工具和棉花加工工具兩大類。糧食加工工具從遠古的杵臼、石磨盤發展而來,漢代出現了杵臼的變化形式踏碓,石磨盤則改進為磨,礱。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碾。元代棉花成為我國重要紡織原料,逐步發明了棉攪車、紡車、彈弓、棉織機等棉花加工工具。
[編輯本段]七、運輸工具
擔、筐、馱具、車是農村主要的運輸工具。擔筐主要在山區或運輸量較小時使用,車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區,其運載量較大。

㈦ 中國古代農具

(耒耜)傳說最古老的工具,大約在炎帝時期。(翻土農具)
(钁)
最早出現商代,春秋戰國時較多。(似鎬的刨土工具)
(銅鏟)商代(青銅器。鏟土除草用的農具)
(牛耕)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腳踏耕具)
(犁耕)漢代。(翻土農具)
(都勻犁)春秋戰國。(翻土農具)
(鏹犁)又寫作「槍犁」或「戧犁」,時間不詳,產自山西。(翻土農具)
(曲轅犁)最早出現於唐代後期的東江地區。(翻土農具)
(耦犁)西漢。(二牛三人一組耕地)
(鐴土
鐵鏵)秦漢時期。(鐵鏵為耕犁破土的鋒刃,鐴土是耕犁的翻土器)
(犁錧)
戰國時期。(翻土農具)
(犁鑱)
周朝。(翻土農具)
(竹莜)也叫「竹爬」
出現於西漢。(翻土農具)
(銍)戰國。(翻土農具)
(鐮)周朝。(除草工具)
(疀)沒有出土文物,大約時間在春秋戰國。()
(劐子)戰國。(翻土農具)
(耨)秦代。(鋤草的農具)
(鋤)西周時代。(翻土農具)
(耰)先秦。(弄碎土塊,平整田地用)
(耰鉬)先秦。(用來平田鬆土的農具,
鋤把)
(鐙鋤)元代有記載,具體出現時間不詳。(翻土農具)
(桔槔)春秋時期。(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
(渠疏)漢代。(灌溉)
(櫝櫨)秦,漢代較為普遍。(翻土農具)
(翻車)東漢。(刮板式連續提水機械)
(水車)東漢造出雛形,完善於三國。(農業灌溉工具)
(水轉筒車)隋朝興盛於唐。(農業灌溉工具)
(浙碓)大約元代。(翻土農具)
(代耕架)源於唐代,改進於明。(人力牽引的耕地機械)
(孔明車)東漢造出雛形,完善於三國。(農業灌溉工具)
(龍骨水車)始於東漢,三國改進。(排水灌溉的機械)
(鍤)漢朝。(掘土的工具)
(鐵鍬)戰國出現鐵,杴於西漢。(耕地,鏟土的農具)
(三腳耬)戰國時期就已有一腳耬車,西漢出現三腳耬。(播種機的一種)
(六爪犁)漢朝文獻有記載,隋朝把「六爪犁」
注釋成
「楎」。()
(耙)北魏。(翻地農具)
(連枷)戰國、秦漢時代。(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條構成,用來拍打穀物、小麥、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來)
(簸颺)最早大約於戰國,最晚大約於漢朝。(簸萁)
(杵臼)西周。(臼
舂搗糧食或葯物等的工具)
(石磨)漢代以後才稱為磨,漢前稱「磑」。(把米、麥、豆等糧食加工成粉、漿的一種機械)
(踏碓)發明於西漢。(去秕、脫殼的糧食加工用具)
(風車)漢代。(機械灌溉)
(颺扇)大約源於西漢。(揚谷器,揚除糠秕的一種風力機械)
(耩)北魏有記載。(用耬播種或施肥)
(竅瓠)北魏。(播種農具)
(耘杷)元代《農器圖譜》記載。(翻地農具)
(耘盪)元代。(水田中除草松泥的農具)
(耘爪)元代。(除草和鬆土用)
(秧馬)北宋。(插秧和拔秧的工具)
(長鑱)唐已出現。(踏田農具)
(踏犁)唐代。(翻土農具)
(犁刀)「犁頭」戰國已經出現。(翻土農具)
(蹚頭)考古挖掘,出土最早的蹚頭是北宋時期。(疏鬆兩側的土壤,清除兩側的雜草)
(推鐮)也叫「青銅耨」,春秋戰國時期。(翻土農具)
(麥釤)元代。(割麥刀)
(麥綽)元代。(收麥工具)
(麥籠)元代。(收麥工具)
(水碓)魏末晉初時期。(灌溉)
(水碾)魏晉南北朝。(靠水力推動的碾子)
(船磨)元朝。(搗米器具)
(碓機)
西漢末年。(搗米器具)
(跖鏵)元朝有記載。(翻土農具)

㈧ 古代的農具圖片加名稱作用

1#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08-6-2 13:25 只看該作者 古代農具2 漢唐以來的耕犁 我國很早就發明了耒耜,用耒耜來翻整土地,播種莊稼,進行農業生產。隨著生產的發展,耒耜發展成犁。不過在戰國時期以前,人們使用的只是石制、木製、骨制和少量的銅制整地工具。後來由於牛耕的出現和冶鐵業的興起,戰國時期便出現了鐵制的耕犁,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和河南輝縣都出土過戰國時期的鐵犁鏵。鐵犁鏵的發明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它標志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時期,也標志著人類改造自然的斗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搜索更多相關主題的帖子: 文化 中國 歷史 UID 15319 帖子 598 精華 35 積分 1050 閱讀許可權 100 在線時間 56 小時 注冊時間 2008-3-3 最後登錄 2008-7-8 查看詳細資料 TOP 瞎了 新手上路 個人空間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當前離線 2#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08-6-2 13:26 只看該作者 漢代大力推廣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耕作方法,耕犁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並且在全國各地廣泛使用。解放後出土的一百多件漢代的鐵犁中,有鐵口犁鏵、尖鋒雙翼犁鏵、舌狀梯形犁鏵,還有大型的犁鏵。從山西平陸等地漢墓中出土的幾幅犁耕圖中,可以看出漢代耕犁的構造形式。當時的耕犁是鐵制的犁鏵,已經有犁壁的裝置。山東安丘、河南中牟和陝西西安、咸陽、禮泉等地都有漢代鐵犁壁出土。犁壁的發明是耕犁的一個重大發展。沒有犁壁的耕犁達不到碎土鬆土起壠作畝的目的,還必須靠鋤類和鏟類農具的幫助才行;有了犁壁就能翻土碎土,犁壁有一定的方向,向一側翻轉土垡,把雜草埋在下面作肥料,同時還有殺蟲的作用。歐洲的耕犁直到公元十一世紀才有犁壁的記載,我國至遲到漢代就有了犁壁的裝置,比歐洲要早近一千年。漢代耕犁的木質部分由犁轅、犁梢(犁柄)、犁底(犁床)、犁箭、犁橫等部件組成。由此可以看出,漢代的耕犁已經基本定型,它除了有先進的犁壁裝置外,還有能調節耕地深淺的犁箭的裝置。漢代的犁有雙轅和單轅的,基本上是二牛抬扛式的。由於是直轅長轅犁,耕地的時候,回頭轉彎都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也不很高。盡管這樣,它比戰國時期的耕犁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唐代,陸龜蒙的《耒耜經》詳細記述了當時耕犁的部件、尺寸和作用。這種犁的構造是由金屬製造的犁鑱和犁壁,以及由木材製造的犁底、壓鑱、策■(é)、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犁盤等十一個部件組成。這些部件都各有特殊的功能和合理的形式。犁壁在犁鑱之上,它們是成一個曲面的復合裝置,用來起土翻土的;犁底和壓鑱把犁頭緊緊地固定下來,增強犁的穩定性;策■是捍衛犁壁的;犁箭和犁評是調節犁地深淺的裝置,通過調整犁評和犁箭,使犁轅和犁床之間的夾角張大或縮小,這樣就使犁頭深入或淺出;還可以通過犁梢來掌握耕地的寬窄;它的犁轅是短轅曲轅,轅頭又有可以轉動的犁盤,牲畜是用套耕索來挽犁的。整個耕犁是相當完備、相當先進的,也很輕巧,耕地的時候回頭轉彎都很靈便,而且入土深淺容易控制,起土省力,效率比較高。 陸龜蒙所敘述的耕犁是中國耕犁發展到比較完備階段的典型,它的構造要比秦漢時期的犁完備和復雜得多,和現代的耕犁基本相同。這是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斗爭實踐中不斷摸索創造的成果,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宋元以後,耕犁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各地創造了很多新式的耕犁。南方水田用犁鑱,北方旱地用犁鏵,耕種草莽用犁鎊,開墾蘆葦蒿萊等荒地用犁刀,耕種海堧地用耬鋤。 根據史料記載,在整個古代社會,我國耕犁的發展水平一直處於世界農業技術發展的前列。 漢代的播種機——三腳耬 我國在戰國時期就有了播種機械。漢武帝的時候,趙過在一腳耬和二腳耬的基礎上,創造發明了能同時播種三行的三腳耬。一頭牛拉著,一人牽牛,一人扶耬,一天就能播種一頃地,大大提高了播種效率。漢武帝曾經下令在全國范圍里推廣這種先進的播種機。 UID 18043 帖子 185 精華 0 積分 0 閱讀許可權 10 在線時間 15 小時 注冊時間 2008-4-14 最後登錄 2008-7-8 查看詳細資料 TOP 瞎了 新手上路 個人空間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當前離線 3#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08-6-2 13:26 只看該作者 漢代三腳耬復原模型,現在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里。它的構造是這樣的:下面三個小的鐵鏵是開溝用的,叫做耬腳,後部中間是空的,兩腳之間的距離是一壠。三根木製的中空的耬腿,下端嵌入耬鏵的銎里,上端和子粒槽相通。子粒槽下部前面由一個長方形的開口和前面的耬斗相通。耬斗的後部下方有一個開口,活裝著一塊閘板,用一個楔子管緊。為了防止種子在開口處阻塞,在耬柄的一個支柱上懸掛一根竹簽,竹簽前端伸入耬斗下部系牢,中間縛上一塊鐵塊。耬兩邊有兩轅,相距可容一牛。後面有耬柄。 播種前,要根據種子的種類、子粒的大小、土壤的干濕等情況,調節好耬斗開口的閘板,使種子在一定的時間流出的多少剛好合適。然後把要播種的種子放入耬斗里,用牛拉著,一人牽牛,一人扶耬。扶耬人控制耬柄的高低,來調節耬腳入土的深淺,同時也就調整了播種的深淺,一邊走一邊搖,種子自動地從耬斗中流出,分三股經耬腿再經耬鏵的下方播入土壤。在耬後邊的木框上,用兩股繩子懸掛一根方形木棒,橫放在播種的壠上,隨著耬前進,自動把土耙平,把種子覆蓋在土下,這樣一次就把開溝、下種、覆蓋的任務完成了。再另外用砘子壓實,使種子和土緊密地附在一起,發芽生長。 現代最新式的播種機的全部功能也不過把開溝、下種、覆蓋、壓實四道工序接連完成,而我國兩千多年前的三腳耬早已把前三道工序連在一起由同一機械來完成。在當時能夠創造出這樣先進的播種機,確實是一項很重大的成就。這是我國古代在農業機械方面的重大發明之一。 灌溉機械——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農業灌溉機械之一。龍骨車,古書上都叫翻車,據《後漢書》記載,這一灌溉機械是東漢末年發明的。最初是利用人力轉動輪軸灌水,後來由於輪軸的發展和機械製造技術的進步,發明了以畜力、風力和水力作為動力的龍骨水車,並且在全國各地廣泛使用。根據動力的不同,龍骨水車有下列幾種。 人力龍骨水車 人力龍骨水車是以人力做動力,多用腳踏,也有用手搖的。元代《王禎農書》和清代麟慶的《河工器具圖說》中關於龍骨車的敘述比較詳細。它的構造除壓欄和列檻樁外,車身用木板作槽,長二丈,寬四寸到七寸不等,高約一尺,槽中架設行道板一條,和槽的寬窄一樣,比槽板兩端各短一尺,用來安置大小輪軸。在行道板上下,通周由一節一節的龍骨板葉用木銷子連結起來,很像龍的骨架一樣,所以名叫龍骨車。在上端的大軸的兩端,各帶四根拐木,作腳踏用,放在岸上的木架之間,人扶著木架,用腳踩動拐木,就帶動下邊的龍骨板葉沿木槽往上移動,把水刮上岸來,流入田間。龍骨板葉繞過上端大軸,又在行道板上邊往下移動,繞過下端的軸,重新刮水。這樣循環不已,水從低處源源不斷地被車上岸來。這就是龍骨車的構造和工作過程。

閱讀全文

與古代農具的圖片和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岩名字寓意 瀏覽:278
製作名字的軟體叫什麼 瀏覽:460
好聽的游戲情侶名字大全 瀏覽:856
姓名帶薇的女孩名字 瀏覽:861
冬櫻開頭名字 瀏覽:168
晞彤這個名字寓意 瀏覽:446
貓咪名字大全phpwind 瀏覽:958
李性四個字的名字 瀏覽:956
lol好聽的名字 瀏覽:909
善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295
張翊澤名字打分 瀏覽:389
帶瑾的女孩高雅名字 瀏覽:886
2016女孩名字大全及寓意 瀏覽:170
三個字酒店名字 瀏覽:658
1999年12月18男孩名字 瀏覽:807
自己名字的含義作文 瀏覽:267
貸款公司小組名字大全 瀏覽:13
古代宮賦名字 瀏覽:934
四個人的微信群名字 瀏覽:300
怎麼看名字五行缺啥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