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寶寶起名 > 古代王朝的先後順序和帝王名字

古代王朝的先後順序和帝王名字

發布時間:2021-04-01 04:01:07

❶ 中國歷代朝代的順序和帝王名字

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少昊 金天氏
顓頊 高陽氏
帝嚳 高辛氏
帝摯 高辛氏
唐堯 放勛
虞舜 重華
夏:(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傳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發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l、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l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l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
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鉈 15年 4、厘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
春秩,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
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並,到戰國初年,
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敬請原諒。

秦:(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
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後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驁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l、王莽,始建國,l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l9年。
8、沖帝炳 永加 l年。
9、質帝鑽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
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l、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l年。
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l、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l7年。

晉:
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
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l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
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
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
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壽 5年 7、李 勢 5年。
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l、劉 淵 6年 2、劉 和 l年 3、劉 聰 8年 4、劉l 傑 l年 5、劉 曜 l3年
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閔 3年。
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堅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榮 l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l、張 茂 5年 2、張 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l年 5、張 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l2年。
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l、姚 萇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雲 3年。
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l、馮 跋 22年 2、馮 弘 6年。
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 光 13年 2、呂 紹 l年 3、呂 篡 1年 4、呂 隆 1年。
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發烏狐 3年 2、禿發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
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 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l、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l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ll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l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l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l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東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i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贇 l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l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l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l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 渥 3年。
三、楊隆演 lO年。
四、楊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長沙
一、馬 殷 35年。
二、馬希聲 2年。
三、馬希范 l5年。
四、馬希廣 3年。
五、馬希萼 2年。
六、馬希崇 l年。
閩: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義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荊南:9O7--96建都:荊州
一、高季興 22年。
二、高從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繼沖 l年。
南漢:9O5--97l 建都:廣州
一、劉 隱 12年。
二、劉

❷ 各朝代名稱及皇帝名字的排列順序是

1、秦朝:秦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秦王嬴子嬰。

2、西漢:太祖/高皇帝(世稱漢高祖)劉邦、孝惠皇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太宗/孝文皇帝劉恆、孝景皇帝劉啟、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孝昭皇帝劉弗陵、漢廢帝/昌邑王劉賀、漢武帝劉徹、中宗/孝宣皇帝劉詢、(高宗)/孝元皇帝劉奭、(統宗)/孝成皇帝劉驁、孝哀皇帝劉欣、(元宗)/孝平皇帝劉衎、孺子嬰劉嬰。

3、新朝:新皇帝王莽。

4、玄漢:更始帝劉玄。

5、赤眉漢:建世帝劉盆子。

6、趙漢:漢嗣帝王郎。

7、成家:成家公孫述。

8、東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顯宗/孝明皇帝劉庄、肅宗/孝章皇帝劉炟、(穆宗)/孝和皇帝劉肇、孝殤皇帝劉隆、(恭宗)/孝安皇帝劉祜、前少帝北鄉侯劉懿、(敬宗)/孝順皇帝劉保、孝沖皇帝劉炳、孝質皇帝劉纘、(威宗)/孝桓皇帝劉志、孝靈皇帝劉宏、後少帝/弘農懷王劉辯、孝獻(孝愍)皇帝劉協。

9、三國魏:高皇帝曹騰、太皇帝曹嵩、太祖武皇帝曹操、高祖/文皇帝曹丕(資治通鑒記載為世祖)、烈祖/明皇帝曹睿、齊王曹芳、高貴鄉公曹髦、元皇帝/陳留王曹奐。

10、三國蜀:烈祖/昭烈皇帝/先主劉備、仁宗/孝懷皇帝/後主劉禪。

11、三國吳:始祖武烈皇帝孫堅、太祖/大皇帝孫權、廢皇帝/會稽王孫亮、太宗景皇帝孫休、末帝/烏程侯孫晧。

12、西晉:高祖/宣皇帝司馬懿、世宗/景皇帝司馬師、太祖/文皇帝司馬昭、世祖/武皇帝司馬炎、孝惠皇帝司馬衷、趙王司馬倫(篡位)、孝懷皇帝司馬熾、孝愍皇帝司馬鄴。

13、東晉:中宗/元皇帝司馬睿、肅宗/明皇帝司馬紹、顯宗/成皇帝司馬衍、康皇帝司馬岳、孝宗/穆皇帝司馬聃、哀皇帝司馬丕、廢帝/海西公司馬奕、太宗/簡文皇帝司馬昱、烈宗/孝武皇帝司馬曜、安皇帝司馬德宗、恭皇帝司馬德文。

14、前涼:恆王張重華、哀王張曜靈、威王張祚、沖王張玄靚、悼王張天錫。

15、後涼:太祖/懿武帝呂光、隱王呂紹、靈帝呂纂、末主呂隆。

16、南涼:烈祖/武王禿發烏孤、康王禿發利鹿孤、景王禿發傉檀。

17、西涼:太祖/武昭王李暠。

18、北涼:文王段業、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哀王沮渠牧犍。

19、前趙:高祖/光文帝劉淵、廢帝劉和、烈宗/昭武帝劉聰、隱帝劉璨、襄宗劉曜。

20、後趙:高祖/明帝石勒、太祖/武帝石弘、正帝石虎、成帝石世、仁武帝石遵、興武帝石鑒、末帝石袛。

21、前秦:高祖景明帝苻健、越厲王苻生、世祖/宣昭帝苻堅、哀平帝苻丕、太宗/高帝苻登、越厲王苻生。

22、後秦:太祖/武昭皇帝姚萇、高祖/文桓皇帝姚興、末主姚泓。

23、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歸、太祖/文昭王乞伏熾磐、厲武王乞伏暮末。

24、前燕:高祖/武宣帝慕容皝、烈祖/景昭帝慕容雋、隱宗/幽帝慕容暐。

25、後燕: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烈宗/惠愍皇帝慕容寶、開封公慕容詳、趙王慕容麟、中宗/昭武皇帝慕容盛、高宗/昭文皇帝慕容熙、景宗/惠懿皇帝慕容雲。

26、南燕:世宗/獻武帝慕容德、太祖/穆帝慕容納、文帝慕容超。

27、北燕:太祖/文成皇帝馮跋、昭成皇帝馮弘。

28、成漢:太宗/武帝李雄、哀帝李班、幽公李期、昭文帝李壽、歸義侯李勢。

28、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劉裕、少帝劉義符、太祖/文皇帝劉義隆、廢帝劉劭(史稱「元兇」)、世祖/孝武皇帝劉駿、前廢帝劉子業、太宗/明皇帝劉彧、後廢帝劉昱、順皇帝劉准。

29、南朝齊:太祖/高皇帝蕭道成、世祖/武皇帝蕭賾、前廢帝/鬱林王蕭昭業、後廢帝/海陵恭王蕭昭文、高宗/明皇帝蕭鸞、煬皇帝東昏侯蕭寶卷、和皇帝蕭寶融。

30、南朝梁:高祖/武皇帝蕭衍、臨賀王蕭正德、太宗/簡文皇帝蕭綱、豫章王蕭棟武陵王蕭紀、世祖/孝元皇帝蕭繹、閔皇帝/貞陽侯蕭淵明、敬皇帝蕭方智、廢帝蕭庄。

31、西梁:中宗宣皇帝蕭詧、世宗孝明皇帝蕭巋、惠宗孝靖皇帝蕭琮、蕭銑。

32、南朝陳:高祖/武皇帝陳霸先、世祖/文皇帝陳蒨、廢帝陳伯宗、高宗/孝宣皇帝陳頊、長城煬公/後主陳叔寶。

33、北朝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燾、南安隱王拓跋余、高宗拓跋濬、顯祖/獻文皇帝拓跋弘、高祖/孝文皇帝元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肅宗元詡、殤皇帝元姑娘、幼主元釗、敬宗/孝庄皇帝元子攸、廢帝元曄、烈宗元恭、安定王元朗、顯宗/孝武皇帝/出皇帝元修。

34、北朝東魏:孝靜皇帝元善見。

35、北朝西魏:文皇帝元寶炬、廢帝元欽、恭皇帝元廓(拓跋廓)。

36、北朝齊:高祖/神武皇帝高歡、世宗/文襄皇帝高澄、顯祖/文宣皇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皇帝高演、世祖/武成皇帝高湛、後主高緯、安德王高延宗、幼主高恆。

37、北朝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孝閔皇帝宇文覺、世宗/明皇帝宇文毓、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宣皇帝宇文贇、靜皇帝宇文闡。

38、隋朝:高祖/文皇帝楊堅、世祖/明皇帝/煬皇帝楊廣、恭皇帝楊侑、皇泰帝楊侗、秦王楊浩。

39、唐朝: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則天順聖皇後/則天大聖皇帝武曌/武則天(武周代唐)、中宗李顯、殤皇帝李重茂、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適、順宗李誦、憲宗李純、穆宗李恆、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昭宗李曄、景宗李柷。

40、五代後梁:太祖 神武元聖孝皇帝朱溫(朱全忠、朱晃)、廢帝/郢王朱友圭、末帝朱友貞(朱友瑱、朱瑱、朱友鍠)。

41、五代後唐:太祖 武皇帝李克用、庄宗 光聖神閔孝皇帝李存勖、明宗 聖德和武欽孝皇帝李亶(李嗣源)、閔皇帝李從厚、末帝李從珂(本名王從珂)。

42、五代後晉:高祖 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出皇帝/少帝石重貴。

43、五代後漢:高祖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劉暠(劉知遠)、隱皇帝劉承佑。

44、五代後周:太祖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郭威、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柴榮、恭皇帝柴宗訓。

45、遼朝:太祖 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億(耶律阿保機)、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世宗 孝和庄憲皇帝耶律阮、穆宗 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景宗 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賢、聖宗 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緒、興宗 神聖孝章皇帝耶律宗真、道宗 仁聖大孝文皇帝耶律洪基、恭宗 恭懷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46、北遼:宣宗 孝康皇帝耶律淳、德妃(蕭普賢女,為皇太後,稱制;期間遙奉耶律定為帝)、神宗(梁王)耶律雅里、英宗耶律術烈。

47、西遼:德宗耶律大石、感天皇後蕭塔不煙、仁宗耶律夷列、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末帝耶律直魯古、恭帝屈出律。

48、北宋:太祖趙匡胤、太宗趙炅(趙匡義、趙光義)、真宗趙恆、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頊、哲宗趙煦、徽宗趙佶、欽宗趙桓。

49、南宋:高宗皇帝趙構、簡宗皇帝趙旉、孝宗皇帝趙昚、光宗皇帝趙惇、寧宗皇帝趙擴、理宗皇帝趙昀、度宗皇帝趙禥、恭宗皇帝趙顯、端宗皇帝趙昰、懷宗皇帝趙昺。

50、西夏:太祖 神武皇帝李繼遷、太宗 光聖皇帝李德明、景宗 武烈皇帝李元昊、毅宗 昭英皇帝李諒祚、惠宗 康靖皇帝李秉常、崇宗 聖文皇帝李乾順、仁宗 聖德皇帝李仁孝、桓宗 昭簡皇帝李純佑、襄宗 敬穆皇帝李安全神宗 英文皇帝李遵頊、獻宗李德旺、末帝李睍。

51、金朝:太祖完顏旻(完顏阿骨打)、太宗完顏晟、熙宗完顏亶、廢帝/海陵煬王完顏亮、世宗完顏雍、章完顏璟、衛紹王完顏允濟、宣宗完顏珣、哀宗完顏守緒、昭宗完顏承麟。

52、元朝:烈祖也速該、太祖成吉思汗、睿宗監國拖雷、太宗窩闊台、定宗貴由、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鐵穆耳、武宗海山、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英宗碩德八剌、晉宗也孫鐵木兒、興宗阿刺吉八、文宗圖帖睦爾、明宗和世琜、寧宗懿璘質班、惠宗妥懽帖睦爾、昭宗愛猷識理答臘。

53、明朝: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代宗朱祁鈺、憲宗朱見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載垕、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

54、南明:安宗 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朱由崧、紹宗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朱聿鍵、文宗 貞天應道昭崇德毅寧文宏武達仁閔孝節皇帝朱聿鐭、昭宗 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朱由榔。

55、清朝: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福臨、聖祖玄燁、世宗胤禛、高宗弘歷、仁宗顒琰、宣宗旻寧、文宗奕詝、穆宗載淳、德宗載湉、廢帝溥儀。

(2)古代王朝的先後順序和帝王名字擴展閱讀:

1、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後裔,舜賜其嬴姓。秦穆公時,任賢使能,虛心納諫,滅國十二,開地千里,國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

秦王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前221年,秦王政稱帝,史稱「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設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築長城以拒外敵,鑿靈渠以通水系。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國2000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前210年,秦始皇巡遊途中病死於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西北)。其子胡亥即位,為秦二世。秦王朝雖在歷史上擁有巨大影響,但濫用民力,統一僅十餘年。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2、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❸ 中國歷代朝代順序和帝王名字、 年號、 是什麼、 高手來

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少昊 金天氏
顓頊 高陽氏
帝嚳 高辛氏
帝摯 高辛氏
唐堯 放勛
虞舜 重華
夏:(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傳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發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l、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l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l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
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鉈 15年 4、厘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
春秩,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
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並,到戰國初年,
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敬請原諒。

秦:(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
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後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驁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l、王莽,始建國,l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l9年。
8、沖帝炳 永加 l年。
9、質帝鑽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
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l、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l年。
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l、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l7年。

晉:
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
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l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
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
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
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壽 5年 7、李 勢 5年。
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l、劉 淵 6年 2、劉 和 l年 3、劉 聰 8年 4、劉l 傑 l年 5、劉 曜 l3年
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閔 3年。
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堅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榮 l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l、張 茂 5年 2、張 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l年 5、張 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l2年。
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l、姚 萇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雲 3年。
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l、馮 跋 22年 2、馮 弘 6年。
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 光 13年 2、呂 紹 l年 3、呂 篡 1年 4、呂 隆 1年。
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發烏狐 3年 2、禿發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
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 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l、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l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ll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l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l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l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東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i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贇 l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l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l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l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 渥 3年。
三、楊隆演 lO年。
四、楊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長沙
一、馬 殷 35年。
二、馬希聲 2年。
三、馬希范 l5年。
四、馬希廣 3年。
五、馬希萼 2年。
六、馬希崇 l年。
閩: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義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荊南:9O7--96建都:荊州
一、高季興 22年。
二、高從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繼沖 l年。
南漢:9O5--97l 建都:廣州
一、劉 隱 12年。
二、劉

❹ 中國歷史朝代先後順序和各皇帝名字

【速記口訣】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夏:(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妣姓,共傳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發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l、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l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l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
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鉈 15年 4、厘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
春秩,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
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並,到戰國初年,
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敬請原諒。

秦:(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
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後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驁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l、王莽,始建國,l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l9年。
8、沖帝炳 永加 l年。
9、質帝鑽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
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l、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l年。
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l、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l7年。

晉:
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
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l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
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
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
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壽 5年 7、李 勢 5年。
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l、劉 淵 6年 2、劉 和 l年 3、劉 聰 8年 4、劉l 傑 l年 5、劉 曜 l3年
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閔 3年。
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堅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榮 l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l、張 茂 5年 2、張 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l年 5、張 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l2年。
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l、姚 萇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雲 3年。
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l、馮 跋 22年 2、馮 弘 6年。
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 光 13年 2、呂 紹 l年 3、呂 篡 1年 4、呂 隆 1年。
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發烏狐 3年 2、禿發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
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 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l、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l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ll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l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l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l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東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i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贇 l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l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l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l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 渥 3年。
三、楊隆演 lO年。
四、楊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長沙
一、馬 殷 35年。
二、馬希聲 2年。
三、馬希范 l5年。
四、馬希廣 3年。
五、馬希萼 2年。
六、馬希崇 l年。
閩: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義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荊南:9O7--96建都:荊州
一、高季興 22年。
二、高從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繼沖 l年。
南漢:9O5--97l 建都:廣州
一、劉 隱 12年。
二、劉  32年。
三、劉 玢 1年。
四、劉 晟 l6年。
五、劉 鋹 l3年。
吳越:893--978 建都:錢塘
一、錢 鏐 41年。
二、錢元瓘 lO年。
三、錢 佐 6年。
四、錢 倧 l年。
五、錢 俶 40年。
北漢:951--979 建都:太原
一、劉 崇 4年。
二、劉 鈞 l4年。
三、劉繼恩 l年。
四、劉繼元 1l年。
後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與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趙姓,歷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義,太平興國,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禎,天聖,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頊,熙寧,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國,在位25年。
九、欽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歷九帝,趙姓。建都:臨安(杭州)。
一、高宗構,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興,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紹熙,在位 5年。
四、寧宗擴,慶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寶慶,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顯,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興,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歷十一帝.奇渥溫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鐵木耳,元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愛育萬拔力八達,皇慶,在位 9年。
五、英宗碩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孫鐵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順帝阿速吉八,大順,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歷,在位 2年。
九、文宗圖鐵木耳,至順,在位 5年。
十、寧宗懿璘質班,至順,在位 l年。
十一、順帝托權鐵木耳,元統,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記載十位,天順未列入。
據明初官修《元史》記載,自成吉思汗建國迄元順帝出亡(l206--l368),通稱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歷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樂,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熾,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鎮,正統,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鈺,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鎮,天順,在位 8年。(復辟)
八、憲宗見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載垕,隆慶,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鈞,萬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啟,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檢,崇禎,在位17年。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歷十帝(入關前兩個皇帝:清太祖,年號天命和清太宗,
年號天聰不計在內)。滿族,愛新覺羅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臨,為順治,在位l8年。
二、聖祖玄燁,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歷,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顒琰,為嘉慶,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寧,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為咸豐,在位1l年。
八、穆宗載淳,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載湉,為光緒,在位34年。
十、溥 儀,為宣統,在位 3年

❺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及皇帝順序

中國朝代順序表: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

拓展資料:

朝代:建立國號的帝王世代相傳的整個統治時代 。朝代是界定某一個政權時期的名詞,「朝代名稱」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皇帝是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媧皇女媧、黃帝軒轅、炎帝神農等都不是真正帝王,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其「皇」或「帝」號,為後人所追加。

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天子稱「王」。戰國諸侯大多僭越稱王,尊周天子為「天王」。秦王嬴政統一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

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參考資料:

網路

皇帝朝代

❻ 把個個朝代和歷代皇帝按順序排列出來。。謝謝

大夏王朝BC23世紀—BC18世紀首都安邑(山西夏縣)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黃帝姬軒轅的後裔
第2任姒 啟
第3任姒太康 第4任姒仲康
第5任姒 相 第6任後羿(妻嫦娥) 第7任寒浞
第8任姒少康
第9任姒 杼
第10任姒 槐
第11任姒 芒
第12任姒 泄
第13任姒不降
第14任姒 扃
第15任姒 廑
第16任姒孔甲
第17任姒 皋
第18任姒 發
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夏王朝共19王立國440年

大商王朝BC18世紀—BC12世紀首都亳邑(河南商丘)
第1任成湯帝子天乙 原都亳邑227年
第2任子外丙 第3任子仲壬 第4任伊尹
第5任子太甲
第6任子沃丁
第7任子太庚
第8任子小甲
第9任子雍己
第10任子太戊
第11任子仲丁 一遷囂邑(河南滎陽)24年
第12任子外壬
第13任子河亶甲 二遷相邑(河南內黃)10年
第14任子祖乙 三遷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遷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15任子祖辛
第16任子沃甲
第17任子祖丁
第18任子南庚
第19任子陽甲
第20任子盤庚 五遷殷邑(河南安陽)204年(此時商朝也稱殷朝)
第21任子小辛
第22任子小乙
第23任子武丁
第24任子祖庚
第25任子祖甲
第26任子廩辛
第27任子康丁
第28任子武乙 六遷朝歌(河南淇縣)行都77年
第29任子太丁(文丁)
第30任子帝乙
第31任紂帝子受辛
大商王朝共31王立國662年

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紀—BC771年首都鎬京(陝西西安)
第1任天王姬發(武王)
第2任成王姬誦(周公姬旦攝政八年)
第3任康王姬釗
第4任昭王姬瑕
第5任穆王姬滿 中國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呂侯制定,史學家稱"呂刑".
第6任共王姬翳扈
第7任懿王姬囏
第8任孝王姬辟方
第9任夷王姬燮
第10任厲王姬胡BC841—BC828(周公召公共和執政黨BC841年中國歷史開始有紀年)
第11任宣王姬靜BC827—BC782年在位46年
第12任幽王姬宮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周結束。

大周王朝之東周BC770—BC256年首都洛邑(河南洛陽)
第13任平王姬宜臼BC770—BC720年在位51年 春秋時代開始
第14任桓王姬 林BC719—BC697年在位23年
第15任庄王姬 佗BC696—BC682年在位15年
第16任未攵厘(音西)王姬胡齊BC681—BC677年在位5年
第17任惠王姬 閬BC676—BC652年在位25年
第18任襄王姬 鄭BC651—BC619年在位33年
第19任頃王姬壬臣BC618—BC613年在位6年
第20任匡王姬 班BC612—BC607年在位6年
第21任定王姬 瑜BC606—BC586年在位21年
第22任簡王姬 夷BC585—BC572年在位14年
第23任靈王姬泄心BC571—BC545年在位27年
第24任景王姬 貴BC544—BC520年在位25年
第25任悼王姬 猛BC520—BC520年在位數月
第26任敬王姬 匄BC519—BC476年在位44年 春秋時代BC770-BC476共295年
第27任元王姬 仁BC475—BC469年在位7年 戰國時代開始
第28任貞定王姬介BC468—BC441年在位28年
第29任哀王姬去疾BC441—BC441年在位數月
第30任思王姬 叔BC441—BC441年在位數月
第31任考王姬 嵬BC440—BC426年在位15年遷都河南/洛陽西失去天子國地位成為小國
第32任威烈王姬午BC425—BC402年在位24年
第33任安王姬 驕BC401—BC376年在位26年
第34任烈王姬 喜BC375—BC369年在位7年
第35任顯王姬 扁BC368—BC321年在位48年
第36任慎靚王姬定BC320—BC315年在位6年
第37任赧王姬 延BC314—BC256年在位59年
大周王朝共37王立國879年

大秦王朝BC221—BC206年首都咸陽(陝西西安)
千古一帝秦始皇帝嬴政大帝
第1任秦始皇帝嬴 政BC246—BC209年在位37年秦王政26年庚辰BC221年滅六國,完成統一,第一次統一全國,稱始皇帝.
第2任二世皇帝嬴胡亥BC209—BC207年在位3年
第3任三世皇帝秦王嬴子嬰BC207年在位數月
大秦王朝共2帝3傳立國15年

西楚王朝BC206—BC202年首都彭城(江蘇銅山)
第1任西楚霸王項羽BC206—BC202年在位5年
西楚王朝共1王立國5年

大漢王朝BC206—公元220年
西漢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長安(陝西西安)
第1任高帝劉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劉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廢帝劉恭BC187年高後呂雉攝政
第4任廢帝劉弘BC187年高後呂雉攝政BC187—BC179年攝政8年
第5任文帝劉恆BC179—BC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劉啟BC156—BC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劉徹BC140—BC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劉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劉賀BC73年
第10任宣帝劉詢BC73—BC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劉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劉驁BC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劉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劉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劉嬰公元6—9年王莽攝政4年西漢王朝END
西漢王朝共15帝立國215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長安(陝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新王朝共1帝立國15年

玄漢王朝23—25年首都長安
第1任更始帝劉玄23—25年在位3年
玄漢王朝共1帝立國3年

東漢王朝25—220年首都洛陽
第1任光武帝劉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劉綉)
第2任明帝劉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劉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劉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殤帝劉隆106年
第6任安帝劉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嬰帝劉懿126年
第8任順帝劉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沖帝劉炳145年
第10任質帝劉纘146年
第11任桓帝劉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靈帝劉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劉辯190年
第14任獻帝劉協190—220年在位31年東漢王朝END
東漢王朝共14帝立國196年
兩漢共29帝立國411年END

三國時代(魏蜀吳)220—280年歷時61年

曹魏帝國220—265年首都許昌遷回洛陽
第1任文帝曹丕220—227年在位8年
第2任明帝曹睿227—240年在位14年
第3任齊王曹芳240—254年在位15年
第4任高貴鄉公曹髦254—260年在位7年
第5任元帝曹奐260—265年在位6年
曹魏帝國共5帝立國46年END

蜀漢帝國221—263年首都成都
第1任昭烈帝劉備221—223年在位3年
第2任後主劉禪223—263年在位41年
蜀漢帝國共2帝立國43年END

東吳帝國222—280年首都建業(江蘇南京)
第1任大帝孫權222—252年在位31年
第2任會稽王孫亮252—258年在位7年
第3任景帝孫休258—264年在位7年
第4任烏程侯孫皓264—280年在位17年
東吳帝國共4帝立國59年END

大晉王朝265—420年立國156年
西晉王朝265—317年首都洛陽
第1任武帝司馬炎265—290年在位26年
第2任惠帝司馬衷290—307年在位18年
公元291年西晉爆發八王之亂
八王之一汝南王司馬亮
八王之二楚王司馬瑋
八王之三趙王司馬倫
八王之四齊王司馬冏
八王之五長沙王司馬乂
八王之六成都王司馬潁
八王之七河間王司馬顒
八王之八東海王司馬越
晉自五馬(司馬)渡江天下遂分為二,又有五胡亂華十九國並立
第3任趙王司馬倫301年在位四個月
大分裂時代公元304—589年共286年
其中五胡亂華十九國時代304—439年共136年
第4任惠帝司馬衷290—307年
第5任懷帝司馬熾307—313年在位7年公元311年八王之亂END
第6任愍帝司馬鄴313—317年在位5年
西晉王朝共6帝立國53年
東晉王朝317—420年首都建康(江蘇南京)
第7任元帝司馬睿317—322年在位6年
第8任明帝司馬紹322—325年在位4年
第9任成帝司馬衍325—343年在位19年
第10任康帝司馬岳343—345年在位2年
第11任穆帝司馬聃345—362年在位18年
第12任哀帝司馬丕362—366年在位5年
第13任廢帝司馬奕366—371年在位6年(海西公)
第14任簡文帝司馬昱371—373年在位3年
第15任孝武帝司馬曜373—397年在位25年
第16任安帝司馬德宗397—419年在位23年
第17任恭帝司馬德文419—420年在位2年
東晉王朝共11帝立國104年
兩晉共17帝立國156年END

五胡亂華十九國
五胡指:匈奴〈羯〉鮮卑 羌〈氐〉實為三胡,依古老的說法,他們都是黃帝姬軒轅的後裔
十九國:開國年 國別 開國君主 民族 首都 亡國年 年數 亡於
304 成漢帝國 李雄 氐 成都 347 44 晉
304 漢趙帝國 劉淵 匈奴 平陽(山西臨汾) 329 26 後趙
319 後趙帝國 石勒 羯 襄國(河北邢台) 351 33 冉魏
320 前涼王國 張茂 漢 姑藏(甘肅武威) 376 57 前秦
337 前燕帝國 慕容皝 鮮卑 鄴城(河南臨漳) 370 34 前秦
350 冉魏帝國 冉閔 漢 鄴城(河南臨漳) 352 3 前燕
351 前秦帝國 苻健 氐 長安 394 44 西秦
384 後燕帝國 慕容垂 鮮卑 中山(河北定縣) 407 24 北燕
384 西燕帝國 慕容泓 鮮卑 長子(山西長子) 394 11 前燕
384 後秦帝國 姚萇 羌 長安 417 34 晉
385 西秦王國 乞伏國仁 鮮卑 金城(甘肅蘭州) 431 39 胡夏
386 後涼王國 呂光 氐 姑藏(甘肅武威) 403 18 後秦
397 南涼王國 禿發烏孤 鮮卑 樂都(青海樂都) 414 18 西秦
397 北涼王國 1任段業 漢 張掖(甘肅張掖) 439 43 北魏
2任沮渠蒙遜 匈奴
398 南燕帝國 慕容德 鮮卑 廣固(山東益都) 410 13 晉
400 西涼王國 李暠 漢 酒泉(甘肅酒泉) 421 22 北涼
405 西蜀王國 譙縱 漢 成都 413 9 晉
407 胡夏帝國 赫連勃勃 匈奴 統萬(陝西橫山) 431 25 吐谷渾
407 北燕帝國 1任高雲 朝鮮 和龍(熱河朝陽) 436 30 北魏
2任馮跋 漢 和龍(熱河朝陽)

南北朝時代439—589年共151年

南朝劉宋帝國420—479年首都建康(江蘇南京)
第1任武帝劉裕420—422年在位3年
第2任少帝劉義符423—424年在位2年
第3任文帝劉義隆424—453年在位30年
第4任廢帝劉劭453—454年在位1年
第5任孝武帝劉駿454—465年在位12年
第6任前廢帝劉子業465年
第7任明帝劉彧465—473年在位9年
第8任後廢帝劉昱473—477年在位5年
第9任順帝劉准477—479年在位3年
劉宋帝國共9帝立國60年END

南朝蕭齊帝國479—502年首都建康(江蘇南京)
第1任高帝蕭道成479—483年在位5年
第2任武帝蕭賾483—494年在位12年
第3任鬱林王蕭昭業494年
第4任海陵王蕭昭文494年
第5任明帝蕭鸞494—499年在位6年
第6任東昏侯蕭寶卷499—501年在位3年
第7任和帝蕭寶融501—502年在位2年
蕭齊帝國共7帝立國24年END

南朝蕭梁帝國502—557年首都建康(江蘇南京)
第1任武帝蕭衍502—550年在位49年
第2任簡文帝蕭綱550—551年在位1年
第3任豫章王蕭棟551年8月—552年
第4任武陵王蕭紀552年4—11月
第5任元帝蕭繹552-—554年在位3年
第6任貞陽侯蕭淵明555年5—10月
第7任敬帝蕭方智555—557年在位3年
蕭梁帝國共4帝7傳立國56年END

後梁王國第1任蕭察557
後梁王國第末任蕭巋587立國30年共86年END

南朝陳陳帝國557—589年首都建康(江蘇南京)
第1任武帝陳霸先557—560年在位4年
第2任文帝陳蒨560—567年在位8年
第3任廢帝陳伯宗567—569年在位2年
第4任宣帝陳頊569—583年在位15年
第5任後主陳叔寶583—589年在位7年
陳陳帝國共5帝立國33年END

北朝北魏帝國386—534年首都平城(山西大同)遷洛陽
第1任道武帝拓拔珪386-—409年在位24年
第2任明元帝拓撥嗣409—424年在位16年
第3任太武帝拓撥燾424—452年在位29年
第4任南安王拓撥餘452年
第5任文成帝拓撥浚452—466年在位15年
第6任獻文帝拓撥弘466—471年在位6年
第7任孝文帝拓撥宏(改漢姓元宏)471-—500年在位30年
第8任宣武帝元恪500—516年在位17年
第9任孝明帝元詡516—528年在位13年
第10任孝庄帝元子攸528—530年在位3年
第11任長廣王元曄530—531年
第12任節閔帝元恭531年
第13任安定王元朗531年
第14任孝武帝元修(攸月)532—534年在位3年
北魏帝國共11帝14傳立國150年END

北朝東魏帝國534—550年首都鄴城(河南臨漳)
第1任孝靜帝元善見534—550年在位17年
東魏帝國共1帝立國17年END

北朝西魏帝國535—556年首都長安
第1任文帝元寶炬535—551年在位17年
第2任廢帝元 欽551—553年在位2年
第3任恭帝拓撥廓554—556年在位3年
西魏帝國共3帝立國22年END
北魏東魏西魏合稱後魏共計15帝18傳立國171年

北朝北齊帝國550—577年首都鄴城(河南臨漳)
第1任文宣帝高洋550—559年在位10年
第2任廢帝高殷559年10月—560年在位1年
第3任孝昭帝高演560/8—561/11月在位1年
第4任武成帝高湛561—564年在位3年
第5任後主高緯565/4—576年在位11年
第6任幼主高恆576—577年在位1年
北齊帝國共6帝立國28年END

北朝北周帝國557—581年首都長安
第1任孝閔帝宇文覺557年
第2任明帝宇文毓557—560年在位3年
第3任武帝宇文邕560—578年在位18年
第4任宣帝宇文(文武貝)578/6—579年
第5任靜帝宇文闡579/2—581/2月在位2年
北周帝國共5帝立國25年END

隋國公楊堅第二次統一全中國結束了長達286年之久的大分裂時代
大隋王朝581—619年首都大興(長安)(陝西西安)
第1任高祖文皇帝楊堅581—604年在位24年(有著名的開皇之治)
第2任煬帝楊廣604—618年在位15年(當2年太上皇)
世宗孝成皇帝楊昭
第3任恭帝楊侑617—618年在位2年
第4任秦王帝楊浩618年
第5任皇泰帝楊侗618—619年在位2年
大隋王朝共5帝立國39年

大唐王朝618—907年首都長安
第1任高祖李淵618—626年在位9年
第2任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23年
第3任高宗李治649—683年在位35年
第4任中宗李顯683年12月在位數月
第5任睿宗李旦684年2月在位數月
唐朝立國73年武後武曌武則天臨朝執政7年公元690年滅唐朝建立自己的武周王朝

武周王朝690—705年首都長安
第1任女帝武曌武則天690—705年在位16年
武周王朝共1帝立國16年

唐朝復辟
第6任中宗李顯705—709年在位5年
第7任少帝李重茂710年6月在位幾日
第8任睿宗李旦710年6月—712年在位3年
第9任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45年
第10任肅宗李亨756—762年在位6年
第11任代宗李豫762—779年在位17年
第12任德宗李適779—804年在位25年
第13任順宗李誦805/1—8月
第14任憲宗李純805—820年在位15年
第15任穆宗李恆820—824年在位4年
第16任敬宗李湛824—826年在位2年
第17任文宗李昂826—840年在位14年
第18任武宗李炎840—846年在位6年
第19任宣宗李忱846—859年在位14年
第20任懿宗李漼859—873年在位15年
第21任僖宗李儇873—888年在位16年
第22年昭宗李曄888—900年在位13年
第23任廢帝李裕900—901年
第24任昭宗李曄901—904年在位4年
第25年哀帝李柷904—907年在位4年
唐王朝共25帝立國276年END

小分裂時代公元907—979年共73年
五代十一國時代907—979年共73年
區分 國別 開國帝王 民族 首都 興亡 年數 亡於
五代 後梁帝國 朱溫 漢 大梁(河南開封)907—923 17 後唐
(遼帝國) 916—1218 303
後唐帝國 李存勖 沙陀人 洛陽 923—936 14 後晉
後晉帝國 石敬瑭 沙陀人 大梁 936—946 11 遼國
後漢帝國 劉知遠 沙陀人 大梁 947—979 33 大宋
後周帝國 郭威 漢 大梁 951—960 10 大宋
(宋帝國) 960—1279 320
十一國 岐王國 李茂貞 漢 鳳翔(陝西鳳翔)907—924 18 後唐
南楚王國 馬殷 漢 潭州(湖南長沙)907—951 45 南唐
吳越王國 錢鏐 漢 錢塘(浙江杭州)907—978 72 大宋
前蜀王國 王建 漢 成都 907—925 19 後唐
南吳帝國 楊渭 漢 揚州(江蘇江都)910—937 28 南唐
桀燕帝國 劉守光 漢 幽州(北京) 911—913 3 後唐
南漢帝國 劉岩 漢 廣州 917—971 55 大宋
南平王國 高季昌 漢 江陵 924—963 40 大宋
閩帝國 王延鈞 漢 福州 933—945 13 南唐
後蜀帝國 孟知祥 漢 成都 934—965 32 大宋
南唐帝國 徐知誥 沙陀人 金陵(南京) 937—975 39 大宋

宋州節度使趙匡胤第3次統一全中國結束了73年的小分裂時代
大宋王朝960—1279年共320年
北宋王朝960—1127首都開封
第1任太祖趙匡胤960—976年在位17年
第2任太宗趙匡義976—997年在位22年
第3任真宗趙恆997—1022年在位25年
第4任仁宗趙禎1022—1063年在位41年
第5任英宗趙曙1063—1067年在位4年
第6任神宗趙頊1067—1085年在位18年
第7任哲宗趙煦1085—1100年在位15年
第8任徽宗趙佶1100—1125年在位25年
第9任欽宗趙桓1125—1127年在位2年
北宋王朝共9帝立國168年

南宋王朝1127—1279首都杭州
第10任高宗趙構1127—1162年在位36年
第11任孝宗趙昚1162—1189年在位27年
第12任光宗趙敦1189—1194年在位5年
第13任寧宗趙擴1194—1224年在位30年
第14年理宗趙昀1224—1264年在位40年
第15任度宗趙禥1264—1274年在位10年
第16任恭帝趙顯1274—1276年在位1年
第17任端宗趙昰1276—1278年在位2年
第18任末帝趙昺1278—1279年在位2年
南宋王朝共9帝立國153年
兩宋共18帝立國320年END

蒙古帝國(大元王朝)1206—1368年首都大都(北京)
第1任太祖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1206—1227年在位22年
第2任監國孛兒只斤拖雷1228—1229年在位1年
第3任太宗孛兒只斤窩闊台1229—1241年在位13年
第4任乃馬真後1242—1246年在位5年
第5任定宗孛兒只斤貴由1246—1249年在位3年
第6任海迷失後1249—1251年在位3年
第7任憲宗孛兒只蒙哥1251—1259年在位9年
第8任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1259—1271年改國號元—1294年在位36年
第9任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1294—1307年在位13年
第10任武宗孛兒只斤海山1307—1311年在位4年
第11任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311—1320年在位9年
第12任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1320—1323年在位3年
第13任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1323—1328年在位5年
第14任天順帝孛兒只斤阿速吉八1328年9月
第15任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耳1328—1329年在位1年
第16任明宗孛兒只斤和世(王束)1329年1月
第17任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耳1329—1332年
第18任寧宗孛兒只斤懿璘質班1332年10月在位
第19任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1333—1368年在位36年
蒙古帝國共15帝19傳立國136年大元王朝1271—1368年北遷共立國98年END

大明王朝1368—1644年首都北京
第1任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31年
第2任惠帝朱允炆1398—1402年在位4年
第3任成祖朱 棣1402—1424年在位22年
第4任仁宗朱高熾1424—1425年在位1年
第5任宣宗朱瞻基1425—1435年在位10年
第6任英宗朱祁鎮1435—1449年在位14年
第7任代宗朱祁鈺1449—1456年在位7年
第8任英宗朱祁鎮1457—1464年在位8年
第9任憲宗朱見深1464—1487年在位23年
第10任孝宗朱佑樘1487—1505年在位18年
第11任武宗朱厚照1505—1521年在位16年
第12任世宗朱厚充1521—1566年在位45年
第13任穆宗朱載垕1566—1572年在位6年
第14任神宗朱翊鈞1572—1619年在位48年
第15任光宗朱常洛1620年在位1年
第16任熹宗朱由校1620—1627年在位7年
第17任思宗朱由檢1627—1644年在位17年
大明王朝共16帝17傳立國277年END

大清王朝1644—1911年首都北京(包括後金1616—1644年計28年)
第1任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616—1627年在位11年
第2任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1627—1643年在位17年
第3任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43—1661年在位18年
第4任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61—1722年在位61年
第5任世宗愛新覺羅胤(衤真)1722—1735年在位13年
第6任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35—1795年在位60年
第7任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96—1820年在位25年
第8任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820—1850年在位30年
第9任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50—1861年在位11年
第10任穆宗愛新覺羅載淳1861—1874年在位13年
第11任德宗愛新覺羅載(氵恬)1874—1908年在位34年
第12任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1908—1912年2月11日在位3年
滿清帝國共12帝立國296年大清王朝立國268年END
1912年2月12日清晨愛新覺羅溥儀宣布退位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帝制時代

漢殤帝劉隆(100日登基,1歲死)漢沖帝劉炳(2歲登基,3歲死)北魏幼主元釗(3歲登基,3歲死) 宋後廢帝劉子業(12歲登基,13歲死)
北齊幼主高恆(8歲登基,8歲死)宋恭帝(4歲登基,5歲死)
宋幼主(7歲登基,8歲死)
元寧宗(7歲登基,7歲死)

❼ 歷史,所有皇帝的先後順序

1、秦朝:秦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秦王嬴子嬰。

2、西漢:太祖/高皇帝(世稱漢高祖)劉邦、孝惠皇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太宗/孝文皇帝劉恆、孝景皇帝劉啟、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孝昭皇帝劉弗陵、漢廢帝/昌邑王劉賀、漢武帝劉徹、中宗/孝宣皇帝劉詢、(高宗)/孝元皇帝劉奭、(統宗)/孝成皇帝劉驁、孝哀皇帝劉欣、(元宗)/孝平皇帝劉衎、孺子嬰劉嬰。

3、新朝:新皇帝王莽。

4、玄漢:更始帝劉玄。

5、赤眉漢:建世帝劉盆子。

6、趙漢:漢嗣帝王郎。

7、成家:成家公孫述。

8、東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顯宗/孝明皇帝劉庄、肅宗/孝章皇帝劉炟、(穆宗)/孝和皇帝劉肇、孝殤皇帝劉隆、(恭宗)/孝安皇帝劉祜、前少帝北鄉侯劉懿、(敬宗)/孝順皇帝劉保、孝沖皇帝劉炳、孝質皇帝劉纘、(威宗)/孝桓皇帝劉志、孝靈皇帝劉宏、後少帝/弘農懷王劉辯、孝獻(孝愍)皇帝劉協。

9、三國魏:高皇帝曹騰、太皇帝曹嵩、太祖武皇帝曹操、高祖/文皇帝曹丕(資治通鑒記載為世祖)、烈祖/明皇帝曹睿、齊王曹芳、高貴鄉公曹髦、元皇帝/陳留王曹奐。

10、三國蜀:烈祖/昭烈皇帝/先主劉備、仁宗/孝懷皇帝/後主劉禪。

11、三國吳:始祖武烈皇帝孫堅、太祖/大皇帝孫權、廢皇帝/會稽王孫亮、太宗景皇帝孫休、末帝/烏程侯孫晧。

12、西晉:高祖/宣皇帝司馬懿、世宗/景皇帝司馬師、太祖/文皇帝司馬昭、世祖/武皇帝司馬炎、孝惠皇帝司馬衷、趙王司馬倫(篡位)、孝懷皇帝司馬熾、孝愍皇帝司馬鄴。

13、東晉:中宗/元皇帝司馬睿、肅宗/明皇帝司馬紹、顯宗/成皇帝司馬衍、康皇帝司馬岳、孝宗/穆皇帝司馬聃、哀皇帝司馬丕、廢帝/海西公司馬奕、太宗/簡文皇帝司馬昱、烈宗/孝武皇帝司馬曜、安皇帝司馬德宗、恭皇帝司馬德文。

14、前涼:恆王張重華、哀王張曜靈、威王張祚、沖王張玄靚、悼王張天錫。

15、後涼:太祖/懿武帝呂光、隱王呂紹、靈帝呂纂、末主呂隆。

16、南涼:烈祖/武王禿發烏孤、康王禿發利鹿孤、景王禿發傉檀。

17、西涼:太祖/武昭王李暠。

18、北涼:文王段業、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哀王沮渠牧犍。

19、前趙:高祖/光文帝劉淵、廢帝劉和、烈宗/昭武帝劉聰、隱帝劉璨、襄宗劉曜。

20、後趙:高祖/明帝石勒、太祖/武帝石弘、正帝石虎、成帝石世、仁武帝石遵、興武帝石鑒、末帝石袛。

21、前秦:高祖景明帝苻健、越厲王苻生、世祖/宣昭帝苻堅、哀平帝苻丕、太宗/高帝苻登、越厲王苻生。

22、後秦:太祖/武昭皇帝姚萇、高祖/文桓皇帝姚興、末主姚泓。

23、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歸、太祖/文昭王乞伏熾磐、厲武王乞伏暮末。

24、前燕:高祖/武宣帝慕容皝、烈祖/景昭帝慕容雋、隱宗/幽帝慕容暐。

25、後燕: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烈宗/惠愍皇帝慕容寶、開封公慕容詳、趙王慕容麟、中宗/昭武皇帝慕容盛、高宗/昭文皇帝慕容熙、景宗/惠懿皇帝慕容雲。

26、南燕:世宗/獻武帝慕容德、太祖/穆帝慕容納、文帝慕容超。

27、北燕:太祖/文成皇帝馮跋、昭成皇帝馮弘。

28、成漢:太宗/武帝李雄、哀帝李班、幽公李期、昭文帝李壽、歸義侯李勢。

28、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劉裕、少帝劉義符、太祖/文皇帝劉義隆、廢帝劉劭(史稱「元兇」)、世祖/孝武皇帝劉駿、前廢帝劉子業、太宗/明皇帝劉彧、後廢帝劉昱、順皇帝劉准。

29、南朝齊:太祖/高皇帝蕭道成、世祖/武皇帝蕭賾、前廢帝/鬱林王蕭昭業、後廢帝/海陵恭王蕭昭文、高宗/明皇帝蕭鸞、煬皇帝東昏侯蕭寶卷、和皇帝蕭寶融。

30、南朝梁:高祖/武皇帝蕭衍、臨賀王蕭正德、太宗/簡文皇帝蕭綱、豫章王蕭棟武陵王蕭紀、世祖/孝元皇帝蕭繹、閔皇帝/貞陽侯蕭淵明、敬皇帝蕭方智、廢帝蕭庄。

31、西梁:中宗宣皇帝蕭詧、世宗孝明皇帝蕭巋、惠宗孝靖皇帝蕭琮、蕭銑。

32、南朝陳:高祖/武皇帝陳霸先、世祖/文皇帝陳蒨、廢帝陳伯宗、高宗/孝宣皇帝陳頊、長城煬公/後主陳叔寶。

33、北朝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燾、南安隱王拓跋余、高宗拓跋濬、顯祖/獻文皇帝拓跋弘、高祖/孝文皇帝元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肅宗元詡、殤皇帝元姑娘、幼主元釗、敬宗/孝庄皇帝元子攸、廢帝元曄、烈宗元恭、安定王元朗、顯宗/孝武皇帝/出皇帝元修。

34、北朝東魏:孝靜皇帝元善見。

35、北朝西魏:文皇帝元寶炬、廢帝元欽、恭皇帝元廓(拓跋廓)。

36、北朝齊:高祖/神武皇帝高歡、世宗/文襄皇帝高澄、顯祖/文宣皇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皇帝高演、世祖/武成皇帝高湛、後主高緯、安德王高延宗、幼主高恆。

37、北朝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孝閔皇帝宇文覺、世宗/明皇帝宇文毓、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宣皇帝宇文贇、靜皇帝宇文闡。

38、隋朝:高祖/文皇帝楊堅、世祖/明皇帝/煬皇帝楊廣、恭皇帝楊侑、皇泰帝楊侗、秦王楊浩。

39、唐朝: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則天順聖皇後/則天大聖皇帝武曌/武則天(武周代唐)、中宗李顯、殤皇帝李重茂、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適、順宗李誦、憲宗李純、穆宗李恆、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昭宗李曄、景宗李柷。

40、五代後梁:太祖 神武元聖孝皇帝朱溫(朱全忠、朱晃)、廢帝/郢王朱友圭、末帝朱友貞(朱友瑱、朱瑱、朱友鍠)。

41、五代後唐:太祖 武皇帝李克用、庄宗 光聖神閔孝皇帝李存勖、明宗 聖德和武欽孝皇帝李亶(李嗣源)、閔皇帝李從厚、末帝李從珂(本名王從珂)。

42、五代後晉:高祖 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出皇帝/少帝石重貴。

43、五代後漢:高祖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劉暠(劉知遠)、隱皇帝劉承佑。

44、五代後周:太祖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郭威、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柴榮、恭皇帝柴宗訓。

45、遼朝:太祖 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億(耶律阿保機)、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世宗 孝和庄憲皇帝耶律阮、穆宗 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景宗 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賢、聖宗 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緒、興宗 神聖孝章皇帝耶律宗真、道宗 仁聖大孝文皇帝耶律洪基、恭宗 恭懷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46、北遼:宣宗 孝康皇帝耶律淳、德妃(蕭普賢女,為皇太後,稱制;期間遙奉耶律定為帝)、神宗(梁王)耶律雅里、英宗耶律術烈。

47、西遼:德宗耶律大石、感天皇後蕭塔不煙、仁宗耶律夷列、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末帝耶律直魯古、恭帝屈出律。

48、北宋:太祖趙匡胤、太宗趙炅(趙匡義、趙光義)、真宗趙恆、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頊、哲宗趙煦、徽宗趙佶、欽宗趙桓。

49、南宋:高宗皇帝趙構、簡宗皇帝趙旉、孝宗皇帝趙昚、光宗皇帝趙惇、寧宗皇帝趙擴、理宗皇帝趙昀、度宗皇帝趙禥、恭宗皇帝趙顯、端宗皇帝趙昰、懷宗皇帝趙昺。

50、西夏:太祖 神武皇帝李繼遷、太宗 光聖皇帝李德明、景宗 武烈皇帝李元昊、毅宗 昭英皇帝李諒祚、惠宗 康靖皇帝李秉常、崇宗 聖文皇帝李乾順、仁宗 聖德皇帝李仁孝、桓宗 昭簡皇帝李純佑、襄宗 敬穆皇帝李安全神宗 英文皇帝李遵頊、獻宗李德旺、末帝李睍。

51、金朝:太祖完顏旻(完顏阿骨打)、太宗完顏晟、熙宗完顏亶、廢帝/海陵煬王完顏亮、世宗完顏雍、章完顏璟、衛紹王完顏允濟、宣宗完顏珣、哀宗完顏守緒、昭宗完顏承麟。

52、元朝:烈祖也速該、太祖成吉思汗、睿宗監國拖雷、太宗窩闊台、定宗貴由、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鐵穆耳、武宗海山、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英宗碩德八剌、晉宗也孫鐵木兒、興宗阿刺吉八、文宗圖帖睦爾、明宗和世琜、寧宗懿璘質班、惠宗妥懽帖睦爾、昭宗愛猷識理答臘。

53、明朝: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代宗朱祁鈺、憲宗朱見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載垕、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

54、南明:安宗 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朱由崧、紹宗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朱聿鍵、文宗 貞天應道昭崇德毅寧文宏武達仁閔孝節皇帝朱聿鐭、昭宗 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朱由榔。

55、清朝: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福臨、聖祖玄燁、世宗胤禛、高宗弘歷、仁宗顒琰、宣宗旻寧、文宗奕詝、穆宗載淳、德宗載湉、廢帝溥儀。

(7)古代王朝的先後順序和帝王名字擴展閱讀:

一、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社會里,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據統計,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22人。秦始皇嬴政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朝是中國第一個帝制朝代。

二、中國皇帝雖然自命天子,被稱萬歲,但長壽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歲以下的佔一半以上(秦始皇帝以前的不算在內。其餘約30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1、超過80歲的皇帝有五位:清高宗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歷(89)、梁武帝蕭衍(86)、則天大聖皇帝武曌(82)、宋高宗趙構(81)和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80)。

2、70歲到79歲的皇帝有12位:十國楚武穆王馬殷(79),唐玄宗李隆基(78)、十國前蜀高祖王建(72)、明太祖朱元璋(71),三國吳大帝孫權(71),五代南平高季興(71)、十六國後燕高祖慕容垂(71)、漢武帝(70)、唐高祖李淵(70)、遼道宗耶律洪基(70)、西夏仁宗李仁孝(70)、十六國南燕高祖慕容德(70)。

3、60歲到69歲的皇帝有38位:新建興帝王莽(69),清聖祖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69)、清宣宗道光帝愛新覺羅·旻寧(69)、十六國西涼武昭王李暠(68),宋孝宗趙昚(68)、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68)、周帝吳三桂(67)、十六國北涼高祖沮渠蒙遜(67)

後唐明宗李嗣源(67)、金世宗完顏雍(67)、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66)、蜀漢懷帝(後主)劉禪(65)、明成祖朱棣(65)、隋文帝楊堅(64)、蜀漢昭烈帝劉備(63)、唐德宗李適(64)、西夏神宗李遵頊(64)、漢光武帝劉秀(63)、十六國後涼高祖呂光(63)

漢高祖劉邦(62)、宋武帝劉裕(62)、清末帝愛新覺羅·溥儀(62)、金太宗完顏晟(61)、後蜀高祖孟知祥(61)、遼聖宗耶律隆緒(61)、十六國後秦高祖姚興(61)、清仁宗嘉慶帝愛新覺羅·顒琰(61)、後梁太祖朱溫(61)、明世宗朱厚熜(60)、宋理宗趙昀不(60)等。

❽ 朝代的順序和對應的皇帝分別是什麼

1.秦始皇(贏政)——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2.漢惠帝(劉盈)——來去匆匆,過眼雲煙
3.漢景帝(劉啟)——政績並不代表著其成功
4.漢武帝(劉徹)——開天闢地的帝王
5.漢宣帝(劉詢)——中興之主
6.漢哀帝(劉欣)——「同志」皇帝
7.漢新帝(王莽)——奪權容易,守權難
8.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
9.漢明帝(劉庄)——東漢時期小有作為的皇帝
10.漢章帝(劉炬)——「章草」皇帝
11.漢桓帝(劉志)——碌碌無為的皇帝
12.漢獻帝(劉協)——東漢最後一個皇帝
13.三國魏武帝(曹操)——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
14.三國魏文帝(曹丕)——政壇、文壇雙峰並峙的皇帝
15.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智慧與魅力並存的皇帝
16.三國吳大帝(孫權)——智勇兼備的英雄
17.西晉武帝(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
18.西晉惠帝(司馬衷)——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亡國之君
19.東晉元帝(司馬睿)——東晉的第一代皇帝
20.東晉孝武帝(司馬曜)——中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皇帝
21.十六國漢光文帝(劉淵)——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國開國皇帝
22.十六國昭武帝(劉聰)——匈奴漢國第二代國君
23.十六國前趙皇帝(劉曜)——神射手
24.十六國後趙高祖(石勒)——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少數民族皇帝
25.十六國後趙國太祖(石虎)——殘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國前秦宣昭帝(苻堅)——古代三位最傑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劉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劉義隆)——有著雄圖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齊高帝(蕭道成)——「魚鱗子」
30.南北朝齊廢帝(蕭寶卷)——歷史上最為昏庸、荒淫的皇帝
31.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
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鮮卑驕子
33.南北朝北齊文宣帝(高洋)——歷史上最癲狂的皇帝
34.隋文帝(楊堅)——歷史上有名的「懼內」皇帝
35.隋煬帝(楊廣)——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
36.唐高祖(李淵)——大唐帝國的奠基人
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範
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39.唐中宗(李顯)——被3個女人左右的皇帝
40.唐睿宗(李旦)——兩次即位繼承大統的皇帝
41.武周聖神皇帝(武則天)——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2.唐玄宗(李隆基)——音樂皇帝
43.唐肅宗(李亨)——兩耳不聞窗外事
44.唐代宗(李豫)——唐朝歷史上第一個以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45.唐德宗(李適)——飽嘗戰火的洗禮和考驗
46.唐順宗(李誦)——進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
47.唐憲宗(李純)——中興之主
48.唐穆宗(李恆)——縱情享樂終其一生
49.五代十國後梁太祖(朱晃)——五代時期的第一個皇帝
50.五代十國後唐庄宗(李存勖)——喜歡唱戲的皇帝
51.五代十國後晉高祖(石敬瑭)——五代時後晉王朝的建立者
52.五代十國後晉出帝(石重貴)——善始未能善終
53.五代十國後漢高祖(劉禺)——後漢王朝的開國皇帝
54.五代十國後周太祖(郭威)——五代時期後周的建立者
55.五代十國後周世宗(柴榮)——五代十國時期最有作為的帝王
56.五代十國吳武帝(楊行密)——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
57.五代十國南唐烈祖(李界)——後廢吳主自立,建立南唐
58.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李煜)——亡國之後成詞宗
59.五代十國吳越武肅王(錢鎦)——「海龍王」
60.五代十國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國的建立者
61.宋太祖(趙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
62.宋真宗(趙恆)——信小人、遠賢臣
63.宋仁宗(趙禎)——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64.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契丹民族的英雄
65.遼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強盛的人
66.遼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
67.遼景宗(耶律賢)——遼朝皇帝中比較有作為的皇帝
68.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
69.西夏景宗(李元吳)——中國西夏第一位皇帝
70.元太祖(鐵木真)——一代天驕
71.元太宗(窩闊台)——蒙古帝國第二任可汗
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國的締造者
73.元成宗(鐵穆耳)——守成之君
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
75.明惠帝(朱允墳)——帝王之旅四年告終
76.明成祖(朱棣)——馬上天子
77.明仁宗(朱高熾)——一個平庸老實人
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
79.明英宗(朱祁鎮)——玩童皇帝
80.明代宗(朱祁鈺)——「代替他人當皇帝」
81.明憲宗(朱見深)——糊塗皇帝
82.明武宗(朱厚照)——頑童皇帝
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統
84.明穆宗(朱載重)——平平淡淡才是真
85.明神宗(朱翊鈞)——一代英主卻背負千古罵名
86.明光宗(朱常洛)——賦予傳奇色彩的皇帝
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
88.明思宗(朱由檢)——歷史劇中的悲劇人物
89.清太祖(努爾哈赤)——開疆擴土、驍勇善戰的英雄
90.清太宗(皇太極)——血腥人生
91.清世祖(順治)——清人關後的第一位皇帝
92.清聖祖(康熙)——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93.清世宗(雍正)——一位撲朔迷離的皇帝
94.清高宗(乾隆)——歷史上有名的風流天子
95.清仁宗(嘉慶)——勵精圖治卻未能扭轉歷史
96.清宣宗(道光)——滿清唯一的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帝王
97.清文宗(咸豐)——有重整江山之心,卻無回天之力
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
99.清德宗(光緒)——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選而繼承大統的皇帝
100.末代皇帝(宣統)——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❾ 古代朝代順序及相應歷史人物

夏:大禹,啟,少康,桀
商:湯,盤庚,紂
周: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姜子牙,周厲王,周幽王(西周)
周平王,齊桓公 晉文公 秦穆公 楚莊王 宋襄公 吳王夫差 越王勾踐等諸侯,孔子 老子 孟子 莊子 墨子 韓非子等諸子百家的創始人及代表人物,孫武(孫子) 吳起 孫臏的軍事家,管仲 田忌 范蠡 伍子胥等士大夫,四大美女之西施 扁鵲 (魯班)公輸班(春秋戰國)
秦:秦始皇(嬴政)二世(胡亥)趙高 李斯 王翦 白起,陳勝吳廣 項羽虞姬
西漢:漢高祖(劉邦)蕭何韓信 漢文帝漢景帝 漢武帝(劉徹)衛青 霍去病 董仲舒 王昭君 蔡倫 王莽
東漢:光武帝劉秀 張衡
三國:(魏)曹操曹丕曹植 司馬懿 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等建安七子,(蜀)劉備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 諸葛亮,(吳)孫權周瑜黃蓋魯肅呂蒙,董卓 呂布 袁紹 貂蟬 華佗 張仲景等
西晉:司馬炎
東晉:謝安 王羲之 王獻之 顧愷之 葛洪 羊欣 等
南北朝:拓跋弘等
隋:隋文帝 隋煬帝楊堅
唐:高祖李淵 太宗李世民 武則天 唐玄宗,魏徵 杜如晦 房玄齡 長孫無忌 狄仁傑,郭子儀 李光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勃 李商隱 杜牧等等著名的詩人
吳道子 楊貴妃 孫思邈
五代十國:李煜等
遼宋金西夏: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宋太祖趙匡胤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西夏皇帝元宏 宋徽宗 等皇帝 :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著名詞人;岳飛,寇準的民族英雄;張擇端等著名畫家 宋括
元:成吉思汗鐵木真,太祖忽必烈,關漢卿 賈仲明等著名作曲家
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明成祖朱棣,萬曆皇帝,崇禎皇帝等;吳承恩,羅貫中,施耐庵等小說家;魏忠賢等著名宦官;戚繼光,鄭成功,袁崇煥的民族英雄
清: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光緒,溥儀等皇帝;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洋務大臣;曹雪芹等小說家

❿ 歷史朝代的順序和各代帝王名字

秦朝 贏政 胡亥
西漢 劉邦 劉盈 劉恭 劉弘 劉恆 劉啟 劉徹 劉弗陵 劉賀 劉詢(劉病已)
劉爽 劉驁 劉欣 劉衎 劉嬰
新 王莽
東漢 劉秀 劉庄 劉炟 劉肇 劉隆 劉慶 劉祜 劉懿 劉保 劉炳 劉纘 劉開 劉
翼 劉志 劉淑 劉萇 劉宏 劉辯 劉協
三國 魏 曹丕 曹睿 曹芳 曹髦 曹奐(曹丕之前有曹騰 曹嵩 曹操)
蜀 劉備 劉禪
吳 孫權 孫亮 孫休 孫皓(孫權之前有孫鍾 孫堅 孫策)

秦始皇死後,趙高勾結胡亥與李斯,偽造遺詔立胡亥為帝,並賜秦始皇長子扶蘇死。秦二世胡亥昏庸,沒有秦始皇對各地反抗力量的駕馭力。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勝、吳廣因可判死罪的失職而領導民工起義。反秦斗爭隨後由項羽與劉邦分別領導,西入關中攻秦。這時趙高殺丞相李斯,殺二世,立始皇孫子嬰為秦王。公元前207年,項羽大破秦軍,巨鹿一戰,秦軍被殲滅殆盡。公元前206年劉邦入關,子嬰出城降,秦朝滅亡。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稱皇帝,定國號為漢。6月定都長安,西漢王朝誕生。後王莽殺孝平帝,廢孺子,於9年1月10日正式稱帝,改漢為新,西漢亡。
公元9年,王莽自立為帝,國號「新」,年號為「始建國」,公元14年改元「天鳳」,公元20年又改元「地皇」。 新朝末期,社會混亂,爆發了綠林赤眉農民大起義。公元23年,在昆陽,王莽軍被更始帝大軍打敗。同年,赤眉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滅亡。
新朝滅亡之後,曾與綠林軍並肩作戰的劉秀北渡黃河,與綠林軍徹底決裂,從而開始了他佔有河北,逐鹿中原,進而兼並天下的霸業。公元25年,即東漢建武元年,劉秀在河北登基稱帝,因劉秀系西漢皇族的後裔,故國號仍為「漢」,劉秀就是漢世祖光武皇帝。後來由於皇帝年幼,導致了東漢後期的宦官與外戚專權的局面。 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漢獻帝讓位,東漢宣布滅亡,中國歷史又進入了一個長期分裂的時期——三國時期。

閱讀全文

與古代王朝的先後順序和帝王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岩名字寓意 瀏覽:278
製作名字的軟體叫什麼 瀏覽:460
好聽的游戲情侶名字大全 瀏覽:856
姓名帶薇的女孩名字 瀏覽:861
冬櫻開頭名字 瀏覽:168
晞彤這個名字寓意 瀏覽:446
貓咪名字大全phpwind 瀏覽:958
李性四個字的名字 瀏覽:956
lol好聽的名字 瀏覽:909
善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295
張翊澤名字打分 瀏覽:389
帶瑾的女孩高雅名字 瀏覽:886
2016女孩名字大全及寓意 瀏覽:170
三個字酒店名字 瀏覽:658
1999年12月18男孩名字 瀏覽:807
自己名字的含義作文 瀏覽:267
貸款公司小組名字大全 瀏覽:13
古代宮賦名字 瀏覽:934
四個人的微信群名字 瀏覽:300
怎麼看名字五行缺啥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