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古代塔樓如何建築。比如『西遊記』中唐生掃塔
中國古代的塔都是磚木結構的,一般來講矮一點的塔都是搭腳手架(木製或竹製的)一層層往上蓋,和現在蓋樓類似。高的塔(例如法門寺的塔)都是採用堆土件塔的方法,就是蓋好一層就拿土埋起來堆成斜坡,繼續蓋下一層,這樣周而復始。塔封頂後把土再一層層的鏟了就好了。
B. 順義有沒有叫「塔樓」或「塔營」的地兒,是50年前的地名
塔營好象聽說過,但是記不清了。
C. 中國古代城市裡主要有哪些建築請說清名字!
古代的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國都吧?中間是皇城,皇城有分內城和外城,都由城牆分割,內城供皇族居住,外城供王公大臣居住。外城之外就是平民區了,那裡設有衙門(公安局+法院)、寺廟、民居、商站。之後就是城牆。城牆主要有民居,耕地還有拱衛該城的軍營,官道上還有驛站。城牆上有塔樓,瞭望樓。
D. 世界前十名高樓名字在哪裡
據世界高樓協會排名,當今世界十大高樓當中,兩岸三地佔7棟。就在一個多月前台北101還是世界第一高樓,現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改寫了歷史,在不久的將來,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旁邊將會建造上海中心,到時候歷史又將被再次改寫。
第一名: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1997年年初開工後,因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工程曾一度停工。2003年2月工程復工。但由於當時中國台北和香港都已在建480米高的摩天大廈,超過環球金融中心的原設計高度。由於日本方面興建世界第一高樓的初衷不變,對原設計方案進行了修改。建築主體高度達到492米,比目前已建成的中國台北國際金融大廈主樓主體高度高出12米,仍為名符其實的世界第一高樓。工程將於2008年初,也就是北京奧運會開幕之前竣工落成。
第二名:台北101大樓
被稱為「台北新地標」的101大樓於 1998年1月動工,主體工程於2003年10月完工。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風阻尼器」,還有兩台世界最高速的電梯,從一樓到89樓,只要39秒的時間。在世界高樓協會頒發的證書里,台北101大樓拿下了「世界高樓」四項指標中的三項世界之最,即「最高建築物」(508米)、「最高使用樓層」(438米)和「最高屋頂高度」(448米)。
第三名:吉隆坡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大樓
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大樓位於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高88層,是當今世界名冠的超級建築。巍峨壯觀,氣勢雄壯,是馬來西亞的驕傲。它曾以451.9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國芝加哥希爾斯大樓保持了22年的最高記錄。這個工程於1993年12月27日動工,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頂,1997年建成使用。登上雙塔大樓,整個吉隆坡市秀麗風光盡收眼底,夜間城內萬燈齊放,景色尤為壯美。
第四名:美國西爾斯大廈
西爾斯大廈是位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的一幢摩天大樓,樓高442米,共地上108層,由建築師密斯·凡德勒所設計。於1973年竣工。西爾斯大廈由9座塔樓組成。它們的鋼結構框架焊接在一起,這樣也助於減少因其高度所造成的在風中搖動。所有的塔樓寬度相同,但高度不一。西爾斯大廈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辦公樓。每天約的1.65萬人到這里上班。在第103層有一個供觀光者俯瞰全市用的觀望台。它距地面412米,天氣晴朗時可以看到美國的4個州。
第五名:上海金茂大廈
金茂大廈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超高層建築,是上海邁向21世紀的標志性建築之一,由美國SOM設計事務所主設計。1998年8月建成。佔地23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28.95萬平方米。高420.5米,88層。
金茂大廈主樓1~52層為辦公用房,53~87層為五星級賓館,88層為觀光層。大廈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文化與現代高新科技相融合的特點,既是中國古老塔式建築的延伸和發展,又是海派建築風格在浦東的再現
第六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大廈
位於香港中環的國際金融中心一期1998年竣工,高39層,180米,自建成後便吸引了不少國際金融機構進駐。國金二期2003年落成,高420米,共88層,為香港最高建築物。被稱為「驚世之作」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外形設計概念是以一個向外地的朋友「招手」的手勢,向海外朋友表示「歡迎您」的意思。
第七名:廣州中信廣場大廈
天河中信廣場是廣州繼63層廣東國際大廈為當年全國最高建築之後,又一次奪得90年代的全國之冠,樓高達391米,80層,迄今為止仍是廣東省之最。 作為中國最高的建築之一,中信廣場有68部電梯上上下下,保利物業負責人稱,整個中信是「立起來的街道」。
第八名:深圳信興廣場大廈
信興廣場地王大廈由68層的商業大樓、32層的商務公寓、5層的購物中心及2層地下停車場組成,樓高384米,佔地1873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總投資40億港幣。
第九名:美國紐約帝國大廈
1981年4月30日,矗立在美國紐約市中心高1250英尺、共102層百萬富翁拉斯科布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決意修建一座世界最高的樓房。他找來著名的建築師威廉·拉姆,問樓房能蓋多高?拉姆沉思片刻後回答說:「1050英尺。」拉斯科布對這個高度很不滿意於是,建築師設法增加了一節200英尺高的圓塔,這座摩天大樓只用了410天就建成,也可算是建築史上的奇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帝國大廈一直是世界最高的樓房。
第十名:香港中環廣場大廈
1993年香港中環廣場大廈建成,高374米,78層,是香港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樓。也同樣躋身於世界最高建築物第10名。
大廈看起來是三角形造型,其實並不是真三角形因為它的尖角均被切去。原因有二:首先是為了能有更多便於使用的室內面積;而更重要的是避免以其稅利尖角沖向鄰居而得罪他們。這樣做不僅是不禮貌的更重要的是有礙"風水"。 大廈頂部以金字塔形狀的坡頂以及立於其上的桅桿作收束,晚間日光照耀下閃閃發光。
E. 房子的名稱有幾種,分別是叫什麼
有多種稱呼:如高層、多層、疊拼、雙拼、聯排、板樓、筒子樓等等
F. 描寫古代塔樓的佳句
鎮江北固山多景樓(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登樓便欲凌雲去;臨水應知得月先。
九江琵琶亭(白居易《琵琶行》)
燈影幢幢,凄絕暗風吹雨夜;
荻花瑟瑟,魂銷明月繞船時。
黃州赤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銅琶鐵板,大江東去;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G. 世界上各名建築名字的由來
外灘1號亞細亞大樓 曾用名:麥克倍恩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主要使用單位: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
位於中山東一路延安東路口的亞細亞大樓,有「外灘第一樓」之稱。建於1913年。原為7層,後加了1層。外觀為折衷主義風格,正立面為巴洛克式,柱式以愛奧尼克式為主,底層拱圈用鎮石,外牆用石面磚。總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外灘3號上海總會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61年由在滬英僑發起創設,當時為英國總會所用,又叫上海總會,也稱上海俱樂部。1910年1月,在原址建新樓,成為當時重要的社交場所。
新樓建築為橫直線條三段式處理,二層至三層中段增加了6根愛奧尼克柱頭,為整幢大樓增加了立體感,大樓南北兩側對稱,頂端各設置了巴洛克式的風亭,窗戶形狀變化多端,細部雕刻細膩優美。大樓的室內裝潢由日本建築師設計,裝飾華麗,長達34米的酒吧由黑白相間的大理石裝飾,在當時聞名於世。大樓總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外灘4號有利大樓 曾用名:友寧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資有限公司。
1922年,舊屋拆除後建新樓。繫上海第一幢鋼框架的大樓,據說鋼框架是向德國著名的克虜伯工廠訂制。大樓高6層,正立面仿文藝復興風格,外裝飾為巴洛克式,大門兩旁有修長的愛奧尼克式柱,外牆用花崗岩貼面。整座建築開間大,樓層高。
外灘5號日清大樓 又名:海運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華夏銀行上海分行。
1921年日清洋行在中山東一路5號新建大樓,1925建成,由英商德和洋行設計,6層鋼筋水泥結構建築,從表面上看,該大樓的基本構造與上海的其他近現代建築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其線條處理以橫線條為主,具有近代日本西洋建築的特徵。
外灘6號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又名:元芳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香港僑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此樓原是一幢3層磚木結構的房子,東印度式建築風格。1906年拆舊建新,由英商瑪禮遜洋行設計,為假4層磚木結構,大樓外觀呈英國哥德式建築風格。裝飾上具有歐洲宗教建築色彩,青紅磚鑲砌,眾多細長柱子鉤勒牆面。後因維修時用水泥粉刷牆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復存在。大門入口豎有羅馬廊柱。底層、二層為落地長窗,券狀窗框,兩肩對稱。上層為坡式屋頂,並有一排尖角形窗。四樓南面為平台,是觀光黃浦江的勝處。
外灘7號電報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泰國盤古銀行。
外灘中山東一路的7號大樓,原是旗昌洋行的產業,輪船招商局將它買下後,即歸屬下的電報總局使用,故稱「電報大樓」。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假5層磚石結構。以變化多端的古典式柱子,裝飾從2樓到4樓的窗框,使建築的立面富於變化和充滿立體感。同時在頂層兩邊建有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屋頂,使整幢大樓頗具藝術韻味。在外灘的建築群中,電報大樓體態雖然不大,但其建築藝術的特徵別具風格。
外灘9號旗昌洋行大樓 又名:港監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招商局(集團)上海分公司。
1901年,輪船招商局將旗昌洋行的舊樓拆除重建,由通和洋行設計,為三層磚木結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東向外灘為主立面,以正大門為中軸線,兩側形成對稱。大門兩側各有2扇羅馬拱券型的落地長窗,2、3層有內陽台,以古典式柱子作支撐。樓內的木製樓梯扶手處有雕花,攔桿也十分精緻。
外灘12號匯豐銀行大樓 又名:匯豐大樓、市府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為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現在使用單位:浦東發展銀行。
外灘大樓群建築中最顯眼的一幢大樓,建於1925年。外形接近正方形,高5層,中部加上隆起的建築為7層,上有一半球形屋頂。鋼框架結構,外形呈仿古典的磚石結構,內部處理採用古典主義的形式,如愛奧尼克式柱廊,藻井式天花板等。室內裝修考究,大廳內的柱子、護壁、地坪均用大理石貼面,不僅裝有暖氣,還安裝了當時最先進的冷氣設備。
外灘13號海關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海關。
建於1927年。建築風格為歐洲古典建築和近代建築相結合的折衷式。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沿外灘高7層,用金山石砌築。西部一直延伸到四川中路,高5層,二層以上用紅機磚砌築。沿外灘大門前為希臘多立克式柱廊,入口為大廳,內有繁復的石膏花飾和腳線,鑲金和彩色馬賽克的平頂。最高處為鍾樓。
外灘14號交通銀行大樓 又名:上海總工會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市總工會。
交通銀行新大樓1948年10月竣工,是上海解放前外灘最後建成的一幢樓。由鴻達洋行設計,大樓主體6層,中間為8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正面和側面均以垂直的線條來突出建築的立體感。底層門框用黑色大理石作貼面,其餘牆面均以白水泥粉刷。大門原為轉門,入內是彩紋人造大理石鋪成的過道,兩側靠牆為環狀扶梯。扶梯用大理石作台階,紫銅作欄桿。經扶梯上2樓平台,過4扇鋁框玻璃門,進入高大寬敞的大廳。大廳由36根大理石柱作支撐。大樓內有庫房、發電機、空氣調節機、2部奧的斯電梯。整幢大樓的內部設計強調實用。
外灘15號華俄道勝銀行大樓 又名:華勝大樓、中央銀行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外匯交易中心。
1902年竣工,由德國建築師海因里希·貝克設計,項茂記營造廠施工。外觀呈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復古建築風格。3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礎是以沉砂墊層代替打樁。外牆以釉面磚與花崗石鑲嵌,大門左右有4扇券窗,2、3層立面慣以6根愛奧尼克立柱,3層檐下及柱頂均飾以歐洲神話人物頭像的雕塑。進入正門,一條對稱白色大理石扶梯直通2層營業大廳。大廳中央高達3層,用彩繪玻璃作天棚,室外陽光可透過天棚照到廳內。2、3層四周有精緻典雅的彩繪玻璃迴廊,營業大廳的沿廊壁上有雕刻精美的人物浮雕。
外灘16號台灣銀行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招商銀行。
建於1924年。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幢帶有日本近代西洋風格的建築,同時又廣泛吸取各國建築的長處,成為一個多種風格建築的混合體。
外灘17號字林大樓 又名:桂林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建於1921年,由德和洋行設計。大樓總高10層,三段式立面。底層立面用拉毛花崗石作貼面,正大門兩側各有一扇落地的羅馬拱券長窗;中部立面3至7層,建築外觀採用近現代派簡潔明快的設計手法,但飾以古典柱式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浮雕,使單調的平面增加了一絲活潑;上段立面,兩側為券式窗洞,中間樹以雙柱,形成內陽台。屋檐下原有8個裸體人物雕塑,後被水泥封末。頂部的南北兩側建有塔樓。字林大樓是近現代主義風格和新古典主義風格結合較成功的一幢建築。
外灘18號麥加利銀行大樓 又名:春江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1923年。文藝復興時期折衷主義風格建築,底層以花崗石作貼面,顯得勻稱協調而又給人以資本雄厚的感覺。第二層,外牆處理簡潔,由巴洛克粗大石柱支撐,層次富於變化。
外灘19號匯中飯店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和平飯店南樓。
1906年拆舊建新,由祥泰洋行工程師施高塔設計,6層磚木混合結構,總高30米。外觀呈文藝復興樣式的建築風格。外牆用白色清水磚砌成,鑲以紅色水磚做腰線。門窗有圓弧拱,也有平拱。正大門為轉門。屋頂建有花園,花園的東西兩側各建一座巴洛克式涼亭,夏秋季節可以坐在東側的涼亭內觀望黃浦江潮水。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曾在這幢豪華飯店慶賀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
外灘22號沙遜大廈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和平飯店北樓。
建於1929年,由公和洋行設計,是上海近代建築史上出現的第一幢完全意義上的近現代派建築。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大廈高10層,局部13層,另有地下室,地面至頂端的高度為77米,是當時上海最高的建築。立面以垂直線條為主,在腰線和檐口處有雕刻的花紋。外牆除第9層和頂部用泰山石面磚外,其餘各層均用花崗石作貼面。
外灘23號中國銀行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中國銀行上海分行。
1937年建成,是外灘(中山東一路段)眾多建築中唯一一幢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和建造的大樓,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樓之一。分東西兩幢大樓,西大樓為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東大樓是主樓,高15層,地下層2層,共17層,鋼框架結構。採用中國民族風格方形尖頂,其他欄桿及窗格等處理富有中國民族特色,每層的兩側有鏤空圖案,中國銀行大樓是近代西洋建築與中國傳統建築結合較成功的一幢大樓。
外灘24號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
建於1924年。樓高7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日本近代西洋風格建築。原先是日本橫濱正金銀行。底層石塊為貼面,橫線條清晰,產生明朗而輕快的感覺。二層至五層之間仿古典主義巨大石柱給建築增加了莊重和典雅之感。
外灘27號怡和洋行大樓 又名:外貿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市外貿局等。
始建於1920年,竣工於1922年11月,由馬海洋行設計。外觀為仿英國復古主義派建築風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高5層(1983年又加蓋2層)。建築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進,朝東立面呈三段樣式。1、2層為一段,門和長窗為羅馬拱券形,大塊拉毛花崗石作外牆貼面,平整石塊鋪砌大門台階,門的兩側裝有一對壁燈。3至5層為第二段,有4根巨大的科林斯立柱作為裝飾和支撐,立柱間為陽台和石欄桿。5層以上為第三段,層頂有較寬檐口,頂部為大平台,平台前有欄桿,中間是石屏,緊貼石屏建有一座圓頂,圓頂中心插有旗桿。
外灘28號格林郵船大樓 又名:廣播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廣電集團。
1920年建成。總體為近代復古主義建築,大門和邊門均設計為羅馬拱券,兩側建有花崗石古典柱式;從地面勒腳至二樓外牆用花崗石作貼面,造成一種厚重而又古典的情調。在臨外灘的屋頂上設計了屋頂亭,形如遠洋巨輪上的瞭望台,這種設計使此樓成為上海為數不多的仿生建築之一。
外灘29號東方匯理大樓 又名:東方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中國光大銀行上海分行。
建於1914年,由英商通和洋行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典型的法國古典主義建築,入口拱門上方有一卷渦狀的斷山花,流露出法國情調巴洛克式的設計手法,中部是愛奧尼式巨柱,橫豎向三段式處理明顯。
外灘33號英國領事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初建於1849年,1852年翻建,1870年毀於大火。現在的建築為1873年建造。具有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主樓高兩層,整個建築平面為正方形,層頂用中國蝴蝶瓦,為了讓底層有良好的通風,台基較高,立面上門窗較多,且多採用圓拱和平拱。
北蘇州路20號百老匯大廈 又名:上海大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大廈飯店。
建於1934年,22層,高88米。早期現代派風格的八字式公寓結構,外部處理與內部裝飾簡潔明朗,外觀氣勢雄偉,現為三星級飯店。該大樓曾為北外灘的制高點,其18樓寬敞的觀景平台,是鳥瞰外灘全景的佳處地點。
外白渡橋北堍黃浦路15號禮查飯店
建於1910年。外貌採用英國新古典主義建築形式,樓高5層,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和磚木混合結構的建築。五層窗旁建有大弧形拱券,三四層部分裝飾愛奧尼克式大柱頭,窗樘發券,有的採用弧拱,有採用平拱,整幢建築凹凸面多,進深很深,故室內光線較暗。
盧浮宮始建於13世紀,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但於1546年建築師皮埃爾·萊斯柯在國王委託下對盧浮宮進行改建,從而使這個宮殿具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後又經歷代王室多次授權擴建,又經過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的整體建設才算完成。
繼「賢王查理」建設了重要的圖書館而聲名遠播之後,16世紀的弗朗索瓦一世又開始大規模地收藏各種藝術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時期,盧浮宮的收藏已十分充實。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盧浮宮已經成為經常展出各種繪畫和雕塑作品的一個場所。
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從那時起,這里的收藏不斷增加,更不用說拿破崙向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徵用的藝術貢品了。總之,如今博物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400,000件,分為許多的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艾菲爾鐵塔
在法國首都巴黎,各國遊客最為集中的旅遊景點無疑是艾菲爾鐵塔。登上艾菲爾鐵塔、俯瞰「萬城之冠」的巴黎風光,這是每一位來到巴黎的訪問者和遊人最大的心願。
艾菲爾鐵塔矗立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岸的戰神廣場上,它是為迎接在巴黎召開的世界博覽會而於1889年建成的。它以鐵塔的設計者、傑出的建築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的名字命名。
艾菲爾鐵塔高320.7米,塔身為鋼架鏤空結構,重達9000噸,共用了1.8萬余個金屬部件,以100餘萬個鉚釘鉚成一體,全靠四條粗大的用水泥澆灌的塔墩支撐。全塔分為三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高115米,第三層高276米。每層都設有帶高欄的平台,供遊人眺望那獨具風採的巴黎市區美景。晴空萬里之時,人們可以從鐵塔上看到遠達70公里處的景色。據說,登上艾菲爾鐵塔的遊客早已超過1億人次。
從建成之日起,艾菲爾鐵塔就被人們廣為頌揚。美國科學家愛迪生把鐵塔設計者艾菲爾贊譽為「宏偉建築的勇敢建造者」;畫家畢加索曾為鐵塔畫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音樂家阿波利內爾則為鐵塔譜寫了不朽的頌歌《橋梁之父》。
今天,艾菲爾鐵塔這一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宏偉建築仍展示著人類的聰明才智。它不僅是一座吸引遊人觀光的紀念碑,而且是巴黎這座美麗而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的象徵。
艾菲爾鐵塔的精美、壯觀和氣勢磅礴是無與倫比的。它高達320米,使用鋼鐵7000噸,由1.2萬個金屬部件組成,用250萬個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鉚釘將所有的部件連成一體。鐵塔從1887年1月26日動工到1889年4月5日完工,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盡管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風雨剝蝕,鐵塔依然高高矗立、穩固如初,這與設計和主持施工全過程的建築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的精心設計有著直接關系。當年,艾菲爾的設計方案是從700個方案中經過嚴格評審遴選出來的。施工時,艾菲爾先在工地上用搭積木的方式進行試驗,全部試驗要求精確度必須達到0.1毫米,也就是說所有的部件和鉚釘的接茬與搭口的誤差,均不得超過0.1毫米,這使得在塔柱合龍與鋼板安裝時,每一個孔洞的大小和形狀都精確得不需要再用銼刀去銼一下,真可謂嚴絲合縫。艾菲爾不僅設計超群,而且施工過程極為認真。不僅使竣工時間有所提前,而且比預算的工程開支800萬法郎還節省了20萬法郎。艾菲爾以自己的智慧為法蘭西贏得了榮譽,為世界建築史創造了奇跡,特別是在1889年5月15日11時50分,當艾菲爾親自為國際博覽會的開幕式剪綵並親手將法蘭西的國旗第一次升到了300多米高的塔頂時,現場人群歡聲雷動,全法國都在為他喝彩。人們為了紀念他,將鐵塔以艾菲爾命名,並在塔下為他鑄成一尊半身銅像。如今,前來參觀鐵塔的人,還能同時瞻仰到這位蜚聲世界的卓越的建築師。艾菲爾和他的鐵塔,同樣都是不朽的。
建造艾菲爾鐵塔的初衷,是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在巴黎舉辦的國際博覽會,原本誰也沒有把它當回事,甚至還有待博覽會閉幕便將鐵塔拆掉的想法。豈料,鐵塔一旦建成,竟產生了世界性的轟動效應,一舉成為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的最具代表性和象徵性的建築。全世界的人們都會認為:艾菲爾鐵塔就是巴黎,巴黎就是艾菲爾鐵塔。艾菲爾鐵塔成為巴黎的脊樑,為巴黎鑄造了靈魂。100多年來,從世界各地到巴黎造訪鐵塔的人數已超過2億,至於由此帶來的經濟收入和社會效益,就更難以統計了。據說,在鐵塔建成後的頭15個月,建塔的全部成本就收回來了,而從那時到現在,鐵塔所創造的價值又該是多少呵!
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義大利語: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鍾樓,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跡廣場的三大建築之一。
鍾樓始建於1173年,設計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開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松軟而傾斜,1372年完工,塔身傾斜向東南。
比薩斜塔是比薩城的標志,1987年它和相鄰的大教堂、洗禮堂、墓園一起因其對11世紀至14世紀義大利建築藝術的巨大影響,而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
自由女神像(英文:Statue of Liberty ;法文:Statue de la Liberté )
美國,自由女神像,文化遺產,198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女神像的鋼鐵骨架由設計巴黎鐵塔的埃菲爾設計,雕像由法國雕刻家維雷勃杜克設計,並在巴黎完成。法國政府將這一標志自由的紀念像,作為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贈給美國。自從1886年落成以來,它聳立在紐約港的入口。
自由女神像,作為美國象徵,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以西的一個小島--自由島上,她手持火炬,矗立在紐約港入口處,日夜守望著這座大都會,迎來了自19世紀末以來到美國定居的千百萬移民。1984年,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自由女神像是法國人民贈給美國人民的禮物,是自由的象徵,女神像高46米,連同底座總高約100米,是那時世界上最高的紀念性建築,其全稱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整座銅像以120噸的鋼鐵為骨架,80噸銅片為外皮,以30萬只柳釘裝配固定在支架上,總重量達225噸,銅像內部的鋼鐵支架是由建築師維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埃菲爾鐵塔聞名於世界的法國工程師埃菲爾設計製作的。
女神雙唇緊閉,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著羅馬式寬松長袍,右手高擎象徵自由的幾米長的火炬,左手緊握一銅板,上面用羅馬數字刻著《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日期--公元1776年7月4日,腳上散落著已斷裂的鎖鏈,右腳跟抬起作行進狀,整體為掙脫枷鎖、挺身前行的反抗者形象,女神氣宇軒昂、神態剛毅,給人以凜然不可侵犯之感。而其端莊豐盈的體態又似一位古希臘美女,使人感到親切而自然。當夜暮降臨時,神像基座的燈光向上照射,將女神映照得宛若一座淡青色的玉雕。而從女神冠冕的窗孔中射出的燈光,又好像在女神頭上綴了一串閃著金黃色的亮光,給熱鬧而喧囂的大都會平添了一處頗為壯觀的夜景。創造這一藝術傑作的是法國雕塑家巴特爾迪,女神的形象源於他在17歲時親眼目睹的激動人心的一幕: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了推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政變。一天,一群共和國黨人在街頭築起防禦公事,與政變者展開巷戰。暮色時分,一位忠於共和政權的年輕姑娘,手持燃燒的火炬,躍過障礙物,高呼"前進"的口號向敵人沖去,不幸中彈犧牲。從此,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徵,另外,女神像的形體以巴特爾迪後來的妻子為原型創作,面容則取自他的母親。
1869年,巴特爾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草圖設計。1874年造像工程開工,到1884年完全造竣,前後歷時十年,雕像僅食指就有2.5米長,1米寬,指甲則有75厘米厚。
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贈送給美國。8月5日,神像底座奠基工程開始,基座高約27米,由花崗石混凝土製成。基座下面是打入弗特伍德古堡中心部位6米深處的混凝土巨柱。該古堡是一座軍用炮台,呈八角星狀,於1808-1811年為加強紐約港的防衛而建,1840年翻新。1885年6月,整個塑像被分成200多塊裝箱,用拖輪從法國里昂運到了紐約。1886年10月中旬,75名工人在腳手架上將30隻鉚釘和約100塊零件,組合一處。28日,美國總統克利夫蘭親自主持了萬人參加的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典禮。1916年,威爾遜總統為女神像安裝了晝夜不滅的照明系統並主持了竣工儀式。1942年美國政府做出決定,將自由女神像列為美國國家級文物。
一個多世紀以來,聳立在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銅像已成為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的象徵,永遠表達著美國人民爭取民主、嚮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自由女神像內部中空,可搭電梯直達神像頭部。且有一道通向神像手臂的樓梯。雙向螺旋樓梯共171級。此外,還有新設的移民博物館Immigration Museum。]
皇冠上有望台,皇冠上的7個角標是自由越過7大海向7個大陸放射
自由女神像基石上銘刻的猶太女詩人愛瑪·拉扎露絲的十四行詩《新巨人》中的詩句:
歡迎你、
那些疲乏了的和貧困的,
擠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眾,
那熙熙攘攘的被遺棄了的,
可憐的人們。
把這些無家可歸的
飽受顛沛的人們
一起交給我。
我高舉起自由的燈火!
H. 塔樓牌的12法則,有12部,分別就什麼名字啊
暗夜之星-
神使
惡魔使令-守護
高塔天使-純愛
假面王子
-吊人
玫瑰的戰車
-騎士
逆位的太陽-寶貝
世界的徽章-天使盟
為愛決斗吧-勇士
掌心戀人·惟一
命運之輪-今生
羽翼天使-魔術師
月亮的詛咒·戒愛
I. 世界著名宮殿名稱
世界五大宮殿,是指中國故宮、法國的凡爾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和美國的白宮。——常識建築篇。
J. 古代有哪些宮殿
凡爾賽宮
聞名於世的法國王宮,它坐落在巴黎西南郊18km處的凡爾賽鎮上。原是王室狩獵的行宮,從路易十四開始建宮,於1661年動工,直至1689年落成,歷時28年,成為西方古典建築的瑰寶。面積11萬m2,其中園林面積達100萬m2,花園為幾何圖形,並有雕像、噴泉、草坪、花壇、柱廊等,宮殿主體長707m,中間是正式的王宮。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點文物。
彼得宮
被世界稱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宮」的彼得宮,它坐落在彼得堡市29km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原是沙皇的夏宮,於1710年興建,到1754年重建,面積800hm2,以其豪華雄偉壯觀聞名於世。整個皇宮由大宮殿、下花園、瑪爾麗宮、奇珍閣、亞歷山大花園及茅舍宮等組成。十月革命勝利後,曾被辟為一系列畫廊和歷史博物館向世人展示。
無憂宮
是著名於世的法國凡爾賽宮的模仿品,它坐落在德國波茨坦市的北部,是在1745~1757年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所建,佔地面積為270hm2,因此宮建在一沙丘上,故也有「沙丘上宮殿」之稱。宮內有1000多座絕妙無比的希臘神話的石刻雕像和珍藏的124幅名畫的畫廊。該宮是18世紀德國建築藝術的精華,全部建築工程持續了50年之久。其宮名的趣味是來自於法文中的「無憂」或「莫愁」,得此宮名。
阿爾汗布拉宮
被譽為「宮殿之城」的西班牙著名故宮,是格拉納達王國的王宮,但因是摩爾人抵禦西班牙人進攻的最後要塞,又稱「摩爾宮」。始建於13世紀阿赫馬爾王時期,到14世紀尤素福一世及其親子擴建,於1821年遭地震毀壞,直到1828年重又修建。它坐落在格拉納達城東的山丘上,面積約1416hm2。宮廷造型雄勁,氣勢磅礴。
萬國宮
坐落在日內瓦東北部的萊蒙湖畔之山丘上,與阿爾卑斯山相遙望,環境幽美,是瑞士聞名於世的建築物,面積為2?郾5萬m2。其最大特色就是建有50個門,是世界上有門最多的王宮,並由大會廳、圖書館和新樓、理事會廳4座宏偉建築組成。是二次大戰前的國聯大廈舊址,現為聯合國歐洲總部所在地,成了重要會議舉行的中心。
美泉宮
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西南部,一座哈布斯堡王室的避暑離宮,於1694年由瑪利亞·特利薩女皇下令修建,面積2?郾6萬m2,全宮有1400間房,有17世紀巴羅克式、18世紀的洛可可式、中國式、日本式。宮內有哈布斯堡王朝歷代皇帝人像和記錄畫,以及女皇所生的16個兒女肖像畫。最為典雅精美的是宮殿後面有一座巴羅克式大花園,百花芬芳,絢麗多姿,增添離宮之美感,又稱為「舍恩布龍宮」。1814~1815年6月,震驚世界的瓜分歐洲的維也納會議在這里舉行。
溫莎堡皇宮
位於英國倫敦西22km溫莎鎮,瀕臨泰晤士河南岸山崗之上,於11世紀勝利王威廉建成的木構城堡,到19世紀喬治四世又擴建,成為今日的「皇室行宮」。迄今已有900多年歷史,佔地526hm2,是英國最大的城堡。每年4月、6月女王要在此短期逗留居住,每逢聖誕節,王室成員也會在城堡內慶祝。直到1917年,正式被英國王室命名溫莎王室——即溫莎堡「皇室行宮」。
女王宮
位於柬埔寨暹粒省吳哥城東北約25km處,建於耶跋摩5世元年(968年),宮殿長200m,寬約100m。女王宮原名「濕婆宮」,到5世紀時,婆羅門教從印度傳入柬埔寨,建成了這座雄偉壯麗的「濕婆宮」。1431年吳哥城被攻陷,王國京都遷至金邊,從此女王宮一直湮沒在林海之中,20世紀才重新引起世人注目,是柬埔寨三大聖廟之一,被譽為「吳哥古跡的明珠」。
紅堡古宮
位於印度德里舊城東北部亞穆拉河畔。是1639~1648年由莫卧兒王朝沙賈漢大帝從亞格拉堡遷都德里後,全部採用紅砂石砌成的城堡,故有「紅堡」之稱。整座城呈現出不規則的八角形,內有四方形花園、鼓殿、教堂及聞名全印度的「覲見宮」,造形富麗堂皇,莊重豪華,並在內宮中央建有專門歌舞昇平的「娛樂宮」,精美艷麗。
紫禁城——世界最宏大的古宮殿群
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她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到79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故宮的整個建築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9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寬8.69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築中的傑作。
偌大的故宮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南為工作區,即外朝,北為生活區,即內廷。外朝內廷的所有建築排列在中軸線上,東西對稱,秩序井然。
不可不看的外朝主體建築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築在8米高的巨大平台上,總面積約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為高大、輝煌,它寬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儀式,其時數千人山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鍾鼓齊鳴,極盡人間氣派。太和殿 後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
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寧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稱為「三宮六院」。在居住區以北還有一個小巧別致的御花園,是皇室人員遊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宮,皇後住坤寧宮,交泰殿則是皇後的活動場所。清朝中後期,皇帝和皇後都搬至西六宮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養心殿,從雍正皇帝起、這里就成為帝王理政和寢居之所,慈禧太後也在此垂簾聽政,時間長達40餘年。
冬宮
冬宮 (Winter Palace)坐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辟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奇博物館的一部分。它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羅克式建築的傑出典範,與美國的大都會、法國的盧浮宮並稱為世界三大博物館。
冬宮初建於1754年,1762年完工,1837年一場大火將其焚毀,1838年—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冬宮再次遭到嚴重破壞,戰後修復,由著名建築師拉斯特列里設計。冬宮 是一座蔚藍色與白色相間的建築,高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整座建築佔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逾4.6萬平方米。宮內有廳室1057間,門1886座,窗1945個。冬宮的亞歷山大柱於1830-1839年建成,以紀念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率俄軍戰勝拿破崙軍隊這一偉績。
19世紀中葉,當時的俄國有一項特別的法律規定,聖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築物,除教堂外,都要低於冬宮。冬宮內珍玩收藏極其豐富且價值連城。18世紀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時,創建了「奇珍樓」,並專門從德國購進225幅名畫,藏於樓內,並將奇珍樓稱之為「艾爾米塔奇」(隱宮)。如今,在冬宮寬敞明亮的展廳里,共有各類文物270萬件,其中繪畫約1.5萬幅,雕塑約1.2萬件,版畫和素描約62萬幅,出土文物約60萬件,實用藝術品26萬件,錢幣和紀念章約100萬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錢幣、工藝7個部分,並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在350多間展廳里,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里長,因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曾有人統計,遊人如果對冬宮里的每件藏品都看上一分鍾,則需要8年的時間才能欣賞完整個冬宮。
夏宮
夏宮又稱彼得宮(Summer Palace Of Peter),曾經是彼得大帝的避暑行宮。這里寬闊的草坪、花園、擁有相當多的噴泉與鍍金雕像,是夏宮花園的最大特色。150個噴泉的2000多個噴柱,不停地向藍天噴放出水柱,形成瀑布和千姿百態的造型,令人目不暇接,還有幽靜、高大的森林,更使人流連忘返。由於建築豪華壯麗,夏宮被人們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成為世界各地遊客來聖彼得堡的必游之地。
克里姆林宮
克里姆林宮就在紅場正中,南臨莫斯科河,東宮牆左右兩邊對稱聳立著斯巴斯基塔樓和尼古拉塔樓,雙塔凌空,異常壯觀;而周遭的20多座塔樓錯落分布在三角形宮牆邊,加上城門塔樓和箭樓,遠看似座雄偉森嚴的堡壘,氣宇軒昂。
12世紀初,多爾戈魯基大公修築了這個木製結構的城堡,從15世紀開始,莫斯科就是以城堡為基礎而逐漸發展起來的,而克里姆林宮也成為俄國歷代帝王的宮殿,成為俄羅斯國家命運的大權所在。現在,普京和他的班子就在裡面辦公。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一座融宮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古建築群,始建於公元七世紀四十年代松蕃王朝松贊干布時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它座落在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中心、古城西北約2公里的瑪布山(紅山)上,最高處海拔3767.19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宮殿。1961年國務院將布達拉宮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XX年,布達拉宮被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
布達拉宮是西藏自治區內最完整最宏偉的一座古建築。「布達拉」是普陀羅(普陀)的譯音,意即菩薩住的宮殿,相傳公元七世紀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與唐聯姻,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成此宮,今尚存法王修法洞和觀音佛堂兩處早期建築。現有建築群為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受清朝冊封後開始興建,並經過歷代達賴不斷擴建而成。1959年前,布達拉宮是五世達賴之後歷代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從事政治活動的場所,是舊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權力中心,從七世紀起,先後共有九個贊普 (藏王)和十位達賴在這里居住過。
布達拉宮由紅山南麓奠基,緣山而上,依勢迭砌,從平地直達山頂,幾乎佔了整座瑪布山(紅山)。布達拉宮高117米,東西長360米,外觀13層,實為9層,面積約12萬平方米,殿宇巍峨,金頂輝煌,共有佛堂、經堂、靈塔殿、習經室15000多間(按西藏建築計算辦法以柱計算)。整個建築系石木結構。用塊塊方石壘砌,高大寬敞的殿堂牆上繪有各種色彩鮮艷的壁畫,室內陳設有幾十萬個用金、銀、銅、玉和檀香木等雕鑄的大小佛像,造型生動。集中體現了藏族人民高度的建築成就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宮城佔地41公頃,包括四大部分:紅山之上的紅宮、白宮、山後的龍王潭和山腳下的「雪」。其中紅宮為歷代達賴的靈塔殿和各類佛堂,位於整個建築的中心和頂點,也是須彌佛土和宇宙中心的象徵;白宮合抱於紅宮外側,是歷代達賴的宮殿、大經堂、噶廈政府機構和僧官學校等,達賴的寢宮位於白宮最高處,又稱日光殿;龍王潭為布達拉宮後園,方圓3公里,中為湖,湖中小島上 建有龍王宮和大象房等;「雪」在布達拉宮腳下,其中安置有噶廈政府的監獄、印經所、作坊、馬廄,周圍是宮牆和碉堡。站在紅山腳下,可以看 到布達拉宮的整體布局,由下到上分別是「雪」、白宮和紅宮,充分體現了藏傳佛教中「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說」,通過建築布局藝術的對比、誇張和渲染,表現了佛法的神威,令人在千年之下,仍望之而生對天國佛境的凜遵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