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姓蕭的古風女孩名字
蕭紜馨,蕭薴鶯,蕭玉纖,蕭藝暖,蕭雪諾,蕭錦絮,蕭盈袖,蕭音緲,蕭珣,蕭雅晴,蕭瑤,蕭瑤琴,蕭玫蕊
Ⅱ 求一些中國歷史上名簫的名字
1、洞簫:直徑為2.2厘米左右,開前五後一六 個音孔通常民間流行的就是這種簫。有種改良洞簫,開前七後一八孔,音量比較大,轉調比較方便),洞簫一般用於獨奏。唐朝。
2、琴簫:直徑比洞簫略細,開前七後一八個音孔,音量比洞簫小,通常用於與古琴合奏。一般琴簫會在中間接個銅節,為兩節簫或三節簫,目的是為了在需要調調時可以更好地調整曲調以達到與古琴音調一致。方便。宋朝。
3、玉屏簫:直徑在1.05厘米左右,比琴簫還要細,開前五後一六個音孔,常採用貴州玉屏產的黃色竹子製作,這種簫音量更小,簫外有時雕龍刻鳳,一般用於自娛或作為工藝品。宋朝。
4、紫竹洞簫,管身較粗,節數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於獨奏或合奏。宋朝。
5、九節簫,管身上有九個節並刻有各種圖案或文字雕飾,有的還在下端嵌著牛骨圈。管身外塗黑漆的又叫黑漆九節簫。這兩種九節簫,發音淳厚、音色優美,適用於地方戲曲或輕音樂,有時也用於獨奏或合奏。清朝。
Ⅲ 關於"簫"的種類和古代名簫
簫
簫又名洞蕭,也是一件非常古老的樂器。它由竹子製成,直吹,上端有一吹孔,按音孔為前五後一。
簫,又名洞簫,吹奏樂器。這種單管豎吹的簫,早在漢代陶俑中已出現。其後的壁畫、石刻中多有所見。漢代以前,橫吹豎吹的單管樂器統稱為笛或篴,所稱簫者是排簫。唐宋時期的尺八、簫管和豎篴,則是明清時期以至現代簫的前身。為區別橫吹之笛,明代將豎吹之篴稱為簫。清《律呂正義後編》:「明時乃直曰簫,不復有豎篴。今簫長一尺八寸弱,從上口吹,有後出孔。笛橫吹,無後出孔。則今之簫乃古之笛,信矣。」
簫管前面有五個按音孔,後面有一個按音孔。除靠近兩端有兩處凹陷外,其餘皆與現代竹簫相同。清代周亮工《閩小記》載:「德化瓷簫笛,色瑩白,式也精好,但累百枝無一二合調者;合則聲凄朗,遠在竹上」。可見燒造之不易。
現代簫用紫竹、黃枯竹或白竹製作,全長70-78厘米,管身內徑1.2—1.4厘米。上端留有竹節,下端和管內去節中空。上端邊沿開吹口,管身中部開六個按音孔,前面五個後面一個,後面下方開出音孔兩個,用以調音,其下開助音孔兩個,可美化音色、增大音量、拴系飄穗。不設膜孔。有的簫增至八個按音孔,並帶有銅插口,可微調音高。
常見的簫有紫竹洞簫、九節簫和黑漆九節簫。紫竹洞簫,管身較粗,節數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於獨奏或合奏;九節簫,管身上有九個節並刻各種圖案或文字雕飾,有的在下端鑲骨圈;黑漆九節簫,管身外塗黑漆。這兩種九節簫,發音淳厚、音色優美,多用於地方戲曲伴奏。
簫的定調不一。常見的為G調,可平吹和超吹,音域d1—e3。簫音色柔和、低音深沉,弱奏最具特色,善於表現樂句悠長、細膩、典雅的樂曲。適於獨奏、重奏,還用於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等器樂合奏及越劇伴奏。琴簫合奏也是常見的演奏形式之一.
簫的音量不大,強弱幅度也不大。其音色圓潤、柔和、恬靜、甘美。它經常與古琴、琵琶、二胡等樂器結合,演奏意境比較淡雅、渺遠的音樂。在樂隊中,簫經常被當作獨奏樂器使用,演奏寧靜的音樂段落。
簫,也稱為洞簫,是中國古老的氣鳴樂器。早在幾千年前,簫就在中國民間流傳了。關於它的來歷,要從排簫說起。排簫在幾千年前剛形成的時候,它就被稱為簫。後來人們在吹排簫的過程中,發現在一支管子上開出距離不等的孔,也能吹出高低不同的聲音,於是簫逐漸由多管組成的排簫,演變為單管數孔的洞簫。
今天的簫在漢代就有了,但當時被稱為」羌笛」,羌笛原為居住在四川、甘肅一帶的羌族人民的樂器,公元前1世紀時流傳到黃河流域,經過發展,逐漸演變成六孔,和今天的簫非常相似。
簫的構造比較簡單,形狀和笛子非常相像。它一般用紫竹、黃枯竹或者白竹製作,管身比笛子稍長一點,頂端用竹節封口,封口的邊緣上開有一個吹孔,管身正面還有五個音孔,背面靠上的部位還有一個音孔,另外,管身下端的背部還有三到四個出音孔和助音孔,用來調整音準,美化音色和增大音量。
簫的音色柔和、典雅,低音區發音深沉,弱奏時很有特色;中音區音色圓潤、優美。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但它的靈活程度遠不如笛子,不宜表現快捷花哨的內容,只適合於吹奏悠長細膩、恬靜抒情的曲調,多用來表現大自然的美景和抒發人物的內心情感。簫的表現力很豐富,它可以用於獨奏、重奏和合奏,還用於江南絲竹、福建南音、廣東音樂等民間器樂樂種里,另外它還用於一些地方戲曲的伴奏。
簫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紫竹洞簫、玉屏簫、九節簫等許多種。
Ⅳ 姓蕭的古代男子的名字
蕭春源
從唐詩中選取春源二字(春源盪漭,伏戰亦睢盱《全唐詩》〖鞏城東庄道中作〗)
其實蕭煜宗 蕭逸恆 也不錯 不過就是名字是我編的 沒有典故
Ⅳ 古代名蕭名瑟
呃...歷史上還真沒說啥具體的有名的簫、瑟名,牽強點說的話可以說有「弄玉簫」「簫史簫」「素女瑟」...
啊,全靠自己附會。
弄玉、簫史:【傳說一】
「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兒,她長得非常漂亮,而且很喜歡音樂,是一個吹簫高手。因此,她住的「鳳樓」中,常會傳出美妙的簫聲。有一天晚上,她又坐在「鳳樓」中,對著滿天的星星吹蕭。夜裡靜悄悄,輕柔幽婉的簫聲好像一縷輕煙,飄向天邊,在星空中回呀盪的。隱約中,弄玉覺得,自己並不是在獨奏。因為,星空中似乎也有一「縷」簫聲,正與自己合鳴。
後來,弄玉回房睡覺,做了一個夢。夢中一個英俊少年,吹著簫,騎著一隻彩鳳翩翩飛來。少年對弄玉說:「我叫蕭史!住在華山。我很喜歡吹簫,因為聽到你的吹奏,特地來這里和你交個朋友。」說完,他就開始吹簫,簫聲悠美,聽得弄玉芳心暗動,於是也拿出簫合奏。他們吹了一曲又一曲,非常開心。這是一個多甜美的夢呀!弄玉醒來後,不禁一再回想夢中的情景,對那位俊美少年再也不能忘懷。
後來,秦穆公知道女兒的心事,就派人到華山去尋找這位夢中人。沒想到果真找到一位名叫蕭史的少年,而且他也真會吹簫。等弄玉見到蕭史,她真是太高興了,因為蕭史就是她夢里的少年啊!
蕭史和弄玉結婚後,非常恩愛,兩人經常一起吹簫,秦國的山林溪邊、藍天、夜空,幾乎時時可以聽到他們的合奏。
秦國的少年男女被他們這種浪漫的行為感染,開始也愛唱歌跳舞,全國的氣氛由嚴肅變成活潑。這種現象使得朝廷臣子很憂心,怕社會風氣因此變壞,所以不斷向秦穆公反應。蕭史和弄玉為了不為難父王,也為了逃避這些煩人的閑話,於是不告而別,躲到一個別人再也找不到的地方。民間為他們的消失編了一段美麗的神話。將蕭史和弄玉說成是仙人下凡,有一天當他們夫婦正在合奏時,忽然天外飛來一隻龍和鳳,載著他們一路吹蕭,飛到華山明星崖。為紀念蕭史弄玉,後人在此修建了「引鳳亭」,在山峰上修建了玉女祠。這段奇事,《東周列國志》上有「弄玉吹蕭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的詳細記載。
【傳說二】
春秋時期,秦穆公最喜歡的小女兒在周歲是抓周,唯獨抓了一塊別國進貢的一塊碧玉.不舍放下.於是秦穆公給她取名為弄玉.弄玉不僅活潑聰穎、美艷伶俐,而且能歌善舞,還吹得一口悅耳的竹笙。秦穆公素來疼愛這個小女兒,於是將她周歲時所抓寶玉打製成笙賜於弄玉弄玉長大以後,出落得容貌非常美麗,而且聰明無比,善喜吹笙,並無師自通,技藝精湛。每每在鳳凰台上吹碧玉笙,定能招來百鳥合鳴。秦穆公自視為掌上明珠。欲為女兒召鄰國王子為婿,將來可做國君夫人。但弄玉不從,自有主張,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弄玉寧可不嫁。穆公珍愛女兒,只得依從於她。
一天仲夏之夜,月華如水。弄玉正在鳳凰台上吹笙。一陣陣微風拂面而過。弄玉耳畔忽聞一派優美輕柔的音樂之聲。這樂聲從天邊遠遠傳來,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深沉凄惋,彷彿在召喚遠的親人。弄玉又驚奇、又佩服。再吹笙時,這樂聲竟應和著弄玉吹奏的節拍、曲調,吹起和音。好像合奏者就在呼吸相聞的咫尺之間,若遠若近,配合得水乳交融,天衣無縫,襯托著弄玉的笙聲更加細膩悅耳。啊,這是簫!只有如此技藝高超的吹簫人才是弄玉夢寐以求的夫君。
秦穆公派人從百里外的太華山把名字叫做「蕭史」的吹簫者請上鳳凰台。只見他少年英俊,氣宇軒昂,舉止瀟灑,落落大方。蕭史取出一支赤玉簫,在陽光照耀下,玉簫閃著赤紅的光輝,耀眼奪目。他吹第一曲,天上就飄來陣陣清風;吹第二曲,彩雲從四方聚合;吹到第三曲時,只見一雙雙丹頂白鶴在空中來回飛舞,一對對開屏的孔雀相伴棲息在樹林之中;百鳥隨著飛來,爭相鳴叫。穆公、弄玉及群臣百姓陶醉在美妙的簫聲之中。
蕭史和弄玉彼此仰慕,即結成夫妻,他們相親相愛,生活十分美滿。
一天,夫妻二人正在月下吹簫捧笙,忽見天上冉冉飛來一龍一鳳。那紫色的翔鳳停在鳳台左邊,金色的騰龍盤在鳳台右邊。這一龍一鳳舒頸、展翅,鳳鳴龍吟顯得親切和善,彷彿在向他們召喚。弄玉帶著碧玉笙乘上紫鳳,蕭史帶上赤玉簫跨上金龍,一時間龍鳳雙展翅,駕著祥雲飛入皓月太空。至今,人們還能隱隱約約聽見他們那象鳳鳴般悅耳動聽的合音呢。
吹簫引鳳,隨鳳而去,達到仙境,後世歷代文人墨客紛紛吟詩作賦歌誦這段佳話。
《東周列國志》記載:弄玉吹簫雙跨鳳。
素女:一說是鼓瑟神女,創造瑟的神,而《漢書 郊祀志上》記載: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可見這名秦朝女子(「素女」應該是其代稱)琴技的高超。
ps:柯亭笛泛指用柯亭竹製的笛(簫)。不過蔡邕的柯亭笛(簫),應該也算名笛(簫)了......
Ⅵ 姓蕭男名,兩個字古風
蕭隱 蕭致 蕭憐 蕭玉 蕭墨 蕭衍 蕭桓 蕭泊 蕭辰 蕭憬 蕭雲 蕭南
Ⅶ 古代才人姓蕭名字()
蕭遙
蕭劍
Ⅷ 關於古代名簫名箏名笛的具體名稱有哪些
古代名琴:
「海月清輝」——宋。栗殼色漆,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隸書「海月清輝」,下刻篆書「乾隆御府珍藏」印。
「九霄環佩」——這張琴聲音溫勁松透,純粹完美,形制極渾厚古樸,自清末以來即為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視為「鼎鼎唐物」和「仙品」。因為它在傳世唐琴中最為獨特,最為古老,聲音更是完美盡善,所以成為舉國知名的瑰寶。
「太古遺音」——唐初貞觀年間斫制。原黑漆,大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太古遺音」,池下刻篆書「清和」印,左側刻「吳景略重修甲子中秋」。
「清角」——黃帝所用
「繞梁」——楚庄的琴。宋明帝大明中,沈懷遠被徙廣州,作琴也名之。
「焦尾」——漢吳人有燒桐爨者,蔡邕聽到火烈聲,知道是良材,請用它來制琴。果然有美音,而尾特別焦,故名焦尾
「綠椅」——司馬相如的琴。
「鳳皇」——趙飛燕的琴。
「春雷」——唐所斫,宋時藏宣和殿萬琴堂,稱為第一
「冰清」——為唐開成中郭亮所制
「霧中山」——伊南田戶店篔簹谷隱士趙彥安,獲一古琴,斷紋奇古,真蛇蚹也。聲韻雄遠,中題雲霧中山三字,人莫曉也。後見《蜀郡三山閑話》雲,雷氏斫琴,多在峨嵋、無為、霧中三山,方知為雷琴耳。
「夜雪鍾聲」——明朝,仲尼式。琴底有隸書刻的「夜雪鍾聲」四字,龍池下文刻有「青臣氏」方印
Ⅸ 中國古代十大古蕭的名字和介紹
十大古蕭是是漢族傳統音樂的精髓。有高山流水(古琴曲)、廣陵散(古琴曲)、平沙落雁(古琴曲)、梅花三弄(古琴曲)、十面埋伏(琵琶曲)、夕陽簫鼓(琵琶曲)、漁樵問答(琴簫曲)、胡笳十八拍(古琴曲)、漢宮秋月(二胡曲)、陽春白雪(琵琶曲)。
中文名:十大古曲
對象:高山流水
年代:先秦
人物:琴師伯牙
· ·十大古曲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古琴曲)
1.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與吾心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俞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俞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俞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會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盪,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分別約定,此時此刻還在這里相會。第二年,伯牙如期赴會,但卻久等子期不到。於是,伯牙就順著上次鍾子期回家的路去尋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打聽子期的家。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親。老人告訴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讀書,再加上家境貧寒,積勞成疾,已經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時擔心伯牙會這在里久等,叮囑老人一定要在這一天來通知伯牙。聽到這個消息後悲痛欲絕。他隨老人來到子期的墳前,撫琴一曲哀悼知己。曲畢,就在子期的墳前將琴摔碎,並且發誓終生不再撫琴。自此始有高山流水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