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人是怎樣介紹自己姓名的
古代人的自我介紹是姓名+籍貫。
例一
聽劉蘭芳說《岳飛傳》,兩軍陣前交戰的時候,將帥一般都會自報家門,就是「來將通名」。
岳飛報的家門:河南省湯陰縣孝悌里永和庄姓岳名飛字鵬舉。
注意:岳飛沒有報所居大都市的名字,也沒有報自己的職稱,也沒有報自己的政績,就是報自己的姓名和出生地。
例二
「某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
格式是:姓,名,字,籍貫。我姓關,名字是羽,後改為雲長,是河東人士。
例三:
自己稱呼自己。《禮記·曲禮下》:「諸侯見天子曰臣某、侯某,其與民言,自稱曰寡人。
釋意是:諸侯在面見天子時,稱自己是臣,候,和平民之間,稱自己是寡人。
介紹自己姓名時的古人稱呼:
對母親的稱謂最常見的就是「母」,古今慣用。文人多以「萱堂」「堂萱」作為對母親的敬稱。萱草,又稱為忘憂草。「萱堂」原是母親所居之處的代稱,又用作對母親的敬稱,又簡稱為「堂」,故稱對方母親為令堂、尊堂。
此外,古代官紳人家一夫多妻很普遍,於是有「生母」「親母」等諸多名稱,生身母親若為父親正妻,則稱生母;若為妾出,稱己母為親母,稱父親的正妻為「嫡母」。若自己是父親正妻所生,則稱父親的妾為庶母、少母。此外,又稱父親的妾為姨、阿姨、姨娘、姨太太。
1、你:爾,汝,卿(上級對下級,或者前輩對晚輩)
2、我:吾,鄙人
3、他:彼,其
4、男老人自稱:老夫 女老人自稱:老朽
5、向官員自稱:草民 官員向上級自稱:卑職,微臣,末將,下官
6、謙稱:在下,晚輩,晚生,小生 女子自稱:小女子,奴家,妾身,賤妾,民女
⑵ 古代女子如何稱呼自己
女子自稱——「奴家」
老年婦女謙稱——「老身」
王妃、王後在皇上面前自稱——「臣妾」
王妃、王後在臣子面前自稱——「本宮」
寡居皇太後自稱——「哀家」
民間女子自稱——「小女子」、「民女」
(2)古代女子介紹自己名字擴展閱讀:
謙稱是表示謙虛的自稱。古代君主自稱孤、朕、寡人、不穀。一般人自稱臣、仆、愚、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等。女子自稱一般用妾、奴等。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一般為拙荊、賤內、內人、山荊,稱自己的兒子為小兒、犬子、小犬,稱女兒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於口語,常見於戲劇。
網路-謙稱
⑶ 古代人怎樣介紹自己的名字
古人的名和字是分開的!如諸葛亮,字孔明。曹操,字孟德。諸葛是姓,亮是名,孔明是字。
⑷ 古代女子如何介紹自己
你好,古代未婚女子一般自稱奴家。
⑸ 古代女子怎樣稱呼自己
如果是望族的年輕女子,未婚則稱自己為「小女子」,或「奴家」,一些明清的小說中許多有身份的女性,也是直接就用「我」這個稱謂的。如果已婚,則自稱為「妾」或「妾身」,或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自稱為「賤妾」。
古代女子自稱「小女子」「奴家」、「民女」、「奴婢」,古代已婚女子謙稱自己為「妾」、「妾身」、「賤妾」。
由於女子「三從四德」的約束和男尊女卑的社會意識,相對於男人來說,女人的地位都是差很多的,因此在男人面前,女子都需要採用「賤稱」,也就是有意的貶低自己,來顯示男子的地位。而「奴家」作為使用的最為廣泛的自稱用語,所有女子不論貴賤長幼都可以使用,只有極少數情況比如地位尊貴的女子或者老人才不適合使用這個詞語。
因為「賤稱」這個社會風俗的存在,把自己說的越低賤,越能顯示對對方的尊重,因此在自稱上所有女性之間是不存在大禁忌的,只有如「哀家」「本宮」「老身」這類的特定用語才有限制。
資料鏈接
⑹ 古代女子是怎麼介紹自己的
自稱妾,說姓不說名,不說年齡,繼而轉入其他話題。
一般名姓年齡都是側面打聽或轉告
⑺ 古代女子介紹自己名字一般是怎麼說的
奴家
⑻ 古代女孩怎麼介紹自己的
古代人的自我介紹是按照姓,名,字,籍貫的方式。
1、如:元代王實甫《西廂記》中張生的自我介紹:小生姓張,名珙,本貫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歲,正月十七日子時建生,並不曾娶妻。
2、又如:劉蘭芳說《岳飛傳》,兩軍陣前交戰的時候,將帥一般都會自報家門,就是「來將通名」。
岳飛報的家門:河南省湯陰縣孝悌里永和庄姓岳名飛字鵬舉。
岳飛沒有報所居大都市的名字,也沒有報自己的職稱,也沒有報自己的政績,就是報自己的姓名和出生地。
(8)古代女子介紹自己名字擴展閱讀:
古代人自我介紹時的自稱:
古代的自稱有很多,有以代詞稱的,如余、予、吾、我等等。還有以代詞「之」、「其」來反稱自己的。有時自稱還用不定代詞,如「某」,例如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某啟,昨日蒙教」。
帝王自稱「寡人」老人自稱「老朽」,年幼者在年長者面前自稱「小弟」,和尚自稱「貧僧」,道士自稱「貧道」。古代男子自稱:小生、本公子、本少爺等。古代女子自稱奴家,民間女子自稱小女子、民女等。
一般人自稱臣、仆、愚、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等。女子自稱一般用妾、奴等。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一般為拙荊、賤內、內人、山荊,稱自己的兒子為小兒、犬子、小犬,稱女兒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於口語,常見於戲劇。
當古人為向他人表示敬意時,常採用尊人和卑己的形式來自稱。這種自稱即第一人稱,但不採用「吾」「余」「予」等人稱代詞,而是有一些習慣的說法,如敝人、小人等。
⑼ 古代中是怎麼介紹自己的
古代人的自我介紹是按照姓,名,字,籍貫的方式。
1、如:元代王實甫《西廂記》中張生的自我介紹:小生姓張,名珙,本貫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歲,正月十七日子時建生,並不曾娶妻。
2、又如:劉蘭芳說《岳飛傳》,兩軍陣前交戰的時候,將帥一般都會自報家門,就是「來將通名」。
岳飛報的家門:河南省湯陰縣孝悌里永和庄姓岳名飛字鵬舉。
岳飛沒有報所居大都市的名字,也沒有報自己的職稱,也沒有報自己的政績,就是報自己的姓名和出生地。
(9)古代女子介紹自己名字擴展閱讀:
古代人自我介紹時的自稱:
古代的自稱有很多,有以代詞稱的,如余、予、吾、我等等。還有以代詞「之」、「其」來反稱自己的。有時自稱還用不定代詞,如「某」,例如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某啟,昨日蒙教」。
帝王自稱「寡人」老人自稱「老朽」,年幼者在年長者面前自稱「小弟」,和尚自稱「貧僧」,道士自稱「貧道」。古代男子自稱:小生、本公子、本少爺等。古代女子自稱奴家,民間女子自稱小女子、民女等。
一般人自稱臣、仆、愚、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等。女子自稱一般用妾、奴等。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一般為拙荊、賤內、內人、山荊,稱自己的兒子為小兒、犬子、小犬,稱女兒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於口語,常見於戲劇。
當古人為向他人表示敬意時,常採用尊人和卑己的形式來自稱。這種自稱即第一人稱,但不採用「吾」「余」「予」等人稱代詞,而是有一些習慣的說法,如敝人、小人等。
⑽ 古代女子如何自我介紹
未婚女子稱奴家.
如:
那婦人便道:「官人不知,容奴告稟∶奴家是東京人氏,因同父母來渭州投奔親眷,
不想搬移南京去了。母親在客店裡染病身故。父女二人流落在此生受。此間有個財主,叫
做「鎮關西」鄭大官人,因見奴家,便使強媒硬保,要奴作妾。誰想寫了三千貫文書,虛
錢實契,要了奴家身體。未及三個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將奴趕打出來,不容完聚,
著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錢三千貫。父親懦弱,和他爭不得。他又有錢有勢。當初不曾得
他一文,如今那討錢來還他?沒計奈何,父親自小教得家些小曲兒,來這里酒樓上趕座
子,每日但得些錢來,將大半還他,留些少父女們盤纏。這兩日,酒客稀少,違了他錢
限,怕他來討時,受他差恥。父女們想起這苦楚zA無處告訴,因此啼哭。不想誤犯了
官,望乞恕罪,高抬貴手!」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已婚女子稱妾
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後漢書>
女弟
明朝末年.柳如是仰慕陳子龍的才華,主動寫一封書信並親自拜訪,在名帖上自稱「女弟」。當時女人寫信作文,往往自稱為「妾」,柳如是以「弟」自稱,可以看出她希望與士大夫平等交流的思想。
婢子
使婢子侍執巾櫛。――《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注:「婢子,婦人之卑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