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寶寶起名 > 墊江古代名字

墊江古代名字

發布時間:2021-03-25 22:11:25

㈠ 四川達州古時叫什麼名字

達州上古時屬巴地,夏屬梁州,殷商屬雍州,春秋戰國屬巴國,秦和西漢屆宕渠縣。東漢和帝時在今達縣城置宣漢縣,劉宋永初年間(420~422),升宣漢縣為巴渠郡,轄宣漢,始興,巴渠,東關,新安,下蒲,晉興七縣。梁大同二年(536),廢巴渠郡置萬州,轄開巴郡,新安郡,萬榮郡等七郡。西魏廢帝二年(553)改萬州為通州。隋大業三年(607)通州改為通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復名通州。 武德三年,於通川縣城置通州總管府,轄通,萬等八州。武德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貞觀五年(631),廢都督府。天寶元年(712)。改通州為通川郡。乾元元年(758)復名通州。宋乾德三年(965),通州改名達州。明洪武九年(1376),降州為縣。正德九年(1514)復升為府級州,轄東鄉,太平二縣。清嘉慶七年(1802),改達州為綏定府。 民國2年(1913)撤綏定府.民國24年,川政統一,置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區。 1950年改行政督察區為川北行署區達縣專區,1952年改為四川省達縣專區,1968年改為四川省達縣地區,1993年更名為達川地區。2000年又撤除地建市,改為達州市。達州城歷為郡,州,府,專區,地區治所。 1950年設達縣專區,屬川北行署區。達縣專署駐達縣,轄達縣、宣漢、開江、平昌(原平昌設治局改設,駐江口)、巴中、南江、通江、萬源等8縣。 1952年達縣專區屬四川省領導。 1953年原大竹專區所屬大竹、渠縣、鄰水3縣劃入達縣專區。轄11縣。 1970年達縣專區改稱達縣地區,地區駐達縣。轄達縣、萬源、宣漢、開江、鄰水、大竹、渠縣、南江、巴中、平昌、通江等11縣。 1976年由達縣析置達縣市,屬達縣地區領導。達縣地區駐達縣市。轄1市、11縣。 1979年由萬源縣析置白沙工農區(相當於縣級),工農區政府駐白沙公社。達縣地區轄1市、11縣、1工農區。 〔大竹專區〕 1950年設大竹專區,屬川東行署區。大竹專署駐大竹縣,轄大竹、梁山、墊江、鄰水、廣安、渠縣等6縣。 1952年大竹專區屬四川省領導。梁山縣改名為梁平縣。 1953年撤銷大竹專區,將大竹、渠縣、鄰水3縣劃歸達縣專區;墊江縣劃歸涪陵專區;廣安縣劃歸南充專區;梁平縣劃歸萬縣專區。(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1949-1979)史為樂編) 國務院1993年7月5日批准(國函[1993]98號):將達縣地區、達縣市更名為達川地區、達川市;將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劃給新設立的巴中地區管轄。 國務院1999年6月20日批准(國函[1999]51號):(1)撤銷達川地區和縣級達川市,設立地級達州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通川區荷葉街。(2)達州市新設通川區,以原達川市的行政區域為通川區的行政區域,將達縣的雙龍鄉劃歸通川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西外鎮。(3)達州市轄原達川地區的達縣、宣漢縣、開江縣、渠縣、大竹縣和新設立的通川區。原達川地區的萬源市由四川省直轄。

㈡ 墊江的名片,墊江什麼最出名

【位置】 重慶市

【面積】 1518平方千米

【人口】 88萬(2001年)

【代碼】 500231

【郵編】 408300

【駐地】 桂溪鎮

【區劃】 轄13個鎮、12個鄉(2000年):桂溪、新民、沙坪、周嘉、普順、永安、高安、高峰、五洞、太平、澄溪、鶴游、坪山13個鎮;曹回、長龍、沙河、杠家、大石、黃沙、汪家、包家、白家、永平、三溪、裴興12個鄉。

【歷史】 墊江建縣於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建縣前,先後為巴國、秦巴郡和漢至晉的巴郡臨江縣地。建縣後,唐初析臨江縣地置清水縣,後改名為桂溪縣。宋時,省入墊江縣。元代省墊江入豐都縣,置臨江巡檢司。元末復置,直至清代,先後隸重慶府忠州和忠州直隸州。民國時期,墊江先後隸東川道和第十行政督察區。新中國成立後,墊江縣先後隸屬大竹、涪陵專(地)區。 墊江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有記載的抗日戰爭中陣亡官兵257名,各時期烈士486人,歷代名人79人,高級科技人員50人,唐朝至民國時期行政長官216人。其中,明代有抗倭英雄胡帛,清代有被譽為八大才子之一的文學家、教育家李惺,民國有在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中作出貢獻的林少芬、李英,著名化學家任鴻雋。現代著名人物有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化學家陳榮悌,數學家董澤清,地球物理學家郭自強,材料科學與應用化學家譚自烈,僑居美國著作宏富的農業經濟學家董時進等。

【名勝】 華夏牡丹花海生態旅遊區、油菜花大觀園、墊江卧龍鹽浴度假區、迎鳳湖生態旅遊度假區……

㈢ 千年古縣墊江

一是具有古老的龍圖騰文化色彩的地名較多。在眾多的聚落地名和自然地名中,如九龍寨、五龍場、龍井鄉、長龍寨、龍鳳場、回龍場、龍居灣、騎龍穴、龍坡、龍洞灣、九節龍、龍橋、聚龍橋、回龍寨、石龍、青龍寨、青龍觀、騎龍形、騎龍斜、元龍嘴、金龍、魚龍、石龍坡、三龍、龍安、龍門、興龍、龍崗、龍亭、龍泉、龍躍、雲龍、雙龍、排龍、接龍、龍頭、火龍寨、活龍寨、蟬龍鞍、龍溪河、卧龍河、龍滾灘、黑龍洞、青龍洞、黃龍洞、白龍洞、龍王洞、老龍洞、龍洞溝等,皆含有濃郁的龍文化色彩。有的根據古老傳說而得名,也有因地貌特徵而得名。

二是由地面文物和古跡衍生的地名較多。如千佛岩、高塔、金塔、八角廟、大通、白象、石塔、南印寺、川主廟、飛雲庵等。有的地名與古代軍事活動有關,如梅子關、楊柳關、沙坪關、峰門關、永坪寨、羅漢寨、天寶寨、觀音寨等。

三是由古老傳說形成的地名較多。如太平、禪岩、石腳跡、拴牛壩、玉皇溝、五老岩、老官坡、百草、雨山台、鶴山、鶴游坪、燕口、福祿壩、女橋、因緣灣、漏灘、插旗山、老君灘等。其中,太平為今太平鎮治地,據《墊江縣志》載,因巴國時一名叫姚皇的王子在此大擺太平宴而得名;禪岩為唐貞觀初年高僧馬祖創大通寺時的修身之所,因其精誠所至而令蒼岩石壁發五色圓光;石腳跡為老子雲游路過時所留下,明曹學佺在《蜀中名勝記》中有記載。

四是部分地名具有明顯的地理景觀特徵。墊江縣境東部和西部皆為連綿的山脈,中部為起伏的丘陵,溪河夾繞,地理景觀獨特。如雙乳峰、石人山、鍾嘴寨、虎山、鳳凰嘴、獅子岩、貓鼻樑、石嶺、三河口、雙河口、壇子口、鼻橋、石坪、碓窩凼、驢子塘、尖山、高石坎、牛頭寨、老鷹岩、石牛灘、石蛋坡、棋盤石、三塊石、烏龜堡、馬鞍山、瞎馬寨、火燒岩、雀兒山、犀牛望月等地名,皆與地形特徵相符。

五是境內地名多具有移民文化特徵。墊江縣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分別經歷了兩次大的戰亂,人口銳減,土地荒蕪,由此在明初和清初有兩次大規模「湖廣填四川」移民活動。外來移民「插標為業」,聚族而居,因而多以大戶、望族姓氏或戶主姓名冠地名。如嚴家場、包家場、裴興場、曹家場、董家場、蔣家店、熊家溝、程福溝、甘家灣、李白大壩等,約占集鎮和自然村總數的20%左右。

㈣ 重慶墊江為什麼叫墊江

墊江縣名的由來 「墊江」地名的由來,歷史悠久。早在巴國時已有墊江之名。秦國在江洲設置巴郡,下轄有墊江縣(今合川市合陽鎮),是「墊江」作為縣名之始。其後,歷代均有墊江縣的設置,西漢至南朝劉宋的墊江縣在今合川市合陽鎮,南朝齊、梁和北朝西魏的墊江縣在今重慶市渝中區。
今之墊江得名有三種說法,經考證正確的理解應是「墊」字從土,有「下」、「隘」之義。其一,《說文解字》:「墊,下也。《春秋傳》曰『墊,隘。從土從聲。』」有淹沒、下陷的意思。《書·益稷》載:「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等義項,均系「下」的引申之義。其二,從地理形勢看,與「墊」的含義甚為符合,因此處山山之間的狹長槽谷地帶,地勢低下,溪水匯流,每遇暴雨山洪,沙水並行,以致下流淤塞汜溢。因此,墊江縣名的由來,系取其地勢低夷,下湮墊隘之義

㈤ 墊江有哪些名人,請告訴我,寫出四個名人的名字

程伯鑾(1779-1826),字次坡。清嘉慶十年中進士,入常館,三年後授翰林院編修。嘉慶二十三年,出任陝西道監察御史,人稱「鐵面御史」。有《秦議稿》、《桂溪竹枝詞》16首、《七經文選》、《陶村詩集》、《古文制義》等行於世。

李惺(1785-1864),字伯子,號西漚。清嘉慶二十二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吉士入常館。後歷任翰林院檢討、國史館纂修、文淵閣校里、國子監司業,詹事府左春坊左贊善等職。有《葯言》、《冰言》、《老學究語》、《試貼》等著作。

任鴻雋(1886-1961),字叔永。清光緒三十五年考入東京高等工業學校,並加入同盟會,任四川分會支部長。辛亥革命後任孫中山南京臨時大總統秘書。著有《科學概論》、譯著有《教育論》、《大宇宙與小宇宙》等。

陳榮悌(1919-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41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化學系。1952年獲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博士學位。曾任南開大學化學系教授。

孫才新(1944-2011),中國工程院院士。1969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在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特別是在高電壓絕緣和故障診斷技術研究領域有突出貢獻。

參見:http://ke..com/view/72225.htm

㈥ 墊江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墊江縣名的由來 「墊江」地名的由來,歷史悠久。早在巴國時已有墊江之名。秦國在江洲設置巴郡,下轄有墊江縣(今合川市合陽鎮),是「墊江」作為縣名之始。其後,歷代均有墊江縣的設置,西漢至南朝劉宋的墊江縣在今合川市合陽鎮,南朝齊、梁和北朝西魏的墊江縣在今重慶市渝中區。

今之墊江得名有三種說法,經考證正確的理解應是「墊」字從土,有「下」、「隘」之義。其一,《說文解字》:「墊,下也。《春秋傳》曰『墊,隘。從土從聲。』」有淹沒、下陷的意思。《書·益稷》載:「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等義項,均系「下」的引申之義。其二,從地理形勢看,與「墊」的含義甚為符合,因此處山山之間的狹長槽谷地帶,地勢低下,溪水匯流,每遇暴雨山洪,沙水並行,以致下流淤塞汜溢。因此,墊江縣名的由來,系取其地勢低夷,下湮墊隘之義。

㈦ 重慶在古代叫什麼名字,他有什麼樣的歷史典故

先秦時期,諸侯國巴國先後在枳(今重慶市涪陵區)、江州(今重慶渝中區)、墊江(今重慶市合川區)建都。
張儀帶兵滅巴之後,屯兵江州,築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區長江、嘉陵江匯合處朝天門附近。是為史載重慶建城之始。後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
漢朝時候巴郡稱江州,為益州刺史部所管轄。三國時期,蜀漢李嚴在江州築大城。魏晉南北朝時期,巴郡先後是荊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個轄區。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這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
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改渝州為恭州。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升恭州為重慶府。至此,重慶得名已有八百餘年。

㈧ 合川古代叫什麼

合川古名墊江(原為褻江,取嘉、涪二江在城北鴨咀的匯合之水如衣重疊之意,《漢書·地理志》誤記為墊江並沿襲至今),在巴人入川前是濮族人主要居住地,合川古城邑"巴子城"(今城區銅梁山下)曾是巴國別都。公元前314年始設墊江縣,縣域轄今合川、武勝、銅梁、安岳、岳池縣地,隸屬巴郡,治所在今合川。南朝元嘉年代升墊江縣為宕渠郡,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改為合州,轄墊江、清居、東遂寧、懷化4郡及郡屬石鏡(合川)、漢初(武勝)、清居(南充市南)、方義(遂寧城區)、德陽(遂寧市中區東南)、長江(蓬溪)、始興潼南7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合州更名涪州,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名涪陵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復名合州。宋淳祜三年(1234年)為抗蒙兵,在州城之東5公里的釣魚山築新城,州治所遷居釣魚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返回原址。以後,合州轄縣陸續劃出,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成為不再轄縣的單州,屬重慶府管轄。民國二年(1913年),合州改名合川縣。

㈨ 墊江縣並沒有大江,為什麼還叫「墊江」

地名往往和地理環境有關,比如重慶的合川區,因三江匯流而得名;永川區因城區三河匯流、形如篆文“永”而得名。那麼墊江縣呢?墊江縣內並無大江,又為何叫“墊江”呢?

㈩ 墊江本來是個縣城的名字,墊江兩個字還有不有其它含義

1.縣志裡面是這么說的墊江的來歷:墊江原來就有桂溪河,不過不叫桂溪河,也不知道叫什麼.古時候,一個女的告狀,被縣太爺冤枉,就跳下去死了,然後上面來查這件事,為了紀念這個女孩,這條河就叫奠江.後來一個知府覺得不好聽,就改了個名字叫墊江!
2.墊江地理上說的墊江的來歷:墊江以前不叫墊江,叫合江,是指有幾條小河匯流而成,後來由於長年累月的泥沙沖洗,那塊本來地勢低的地方就墊高了,所以就叫墊江了。
3.墊江以前聽說是叫臨江縣,因為長江不從這點過,但又隔得不遠,所以叫臨江。
4. 查過《辭海》,上面說「墊江」的來歷:墊江本來是古水名,流過今重慶合川,合川古名就叫做「墊江」,後來北魏時期,墊江置縣,取名「墊江」,大概是從古地名而來,而跟本地風物無太大聯系!
5.墊江以前叫特江的.
6.看三國演義裡面,劉備進蜀的時候路過有個地方叫墊江,我還以為是我們墊江,後來查了一下三國時候的地圖,才發現以前合川叫墊江。

閱讀全文

與墊江古代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岩名字寓意 瀏覽:278
製作名字的軟體叫什麼 瀏覽:460
好聽的游戲情侶名字大全 瀏覽:856
姓名帶薇的女孩名字 瀏覽:861
冬櫻開頭名字 瀏覽:168
晞彤這個名字寓意 瀏覽:446
貓咪名字大全phpwind 瀏覽:958
李性四個字的名字 瀏覽:956
lol好聽的名字 瀏覽:909
善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295
張翊澤名字打分 瀏覽:389
帶瑾的女孩高雅名字 瀏覽:886
2016女孩名字大全及寓意 瀏覽:170
三個字酒店名字 瀏覽:658
1999年12月18男孩名字 瀏覽:807
自己名字的含義作文 瀏覽:267
貸款公司小組名字大全 瀏覽:13
古代宮賦名字 瀏覽:934
四個人的微信群名字 瀏覽:300
怎麼看名字五行缺啥 瀏覽:724